美国学医之路
我的弃理学医之路-易医堂堂主张弘著

楔子:大家来算命---------------------------------------------------------------------------------------------易医堂堂主张弘著/forum/index.php 在2005年的夏天,医易堂还在普渡大学念电机博士,那时请了个假回台湾,除了看父母之外,就是找朋友聚聚。
医易堂在台湾有个好朋友李某,他向医易堂谈起他最近在学算命,怎么算呢?用星相。
这个跟西洋的占星学略有不同,是中国式的星相学,名曰七政四余。
七政的意思日月火水木金土七颗星;四余是指天上四个重要的点。
由一个人的星盘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命运的趋势,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此医易堂乘这个机会向各位解释算命真正的意义:各位常常可以听到,或从电视剧上看到,某某“江湖术士”会说你某天几点几分会发生什么事。
算命真的是这样吗?各位朋友,你们都被骗了,那个叫魔术,不叫算命。
现代人的周围有太多似是而非的观念,加上大部分的人只会人云亦云,最后的结果就是算命被人认定是“封建迷信”,或是“易学”。
一个聪明人要能够收集资料并且去判断一个消息的真伪,才不会被外界事物所迷惑,这也就是医易堂上面才说的:“聪明的人知道什么该听,什么不该听”。
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算命的意义在于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自己擅长发展什么,还有生命中的趋势。
比如说,如果有某个人的命盘显示这个人在某时有很好的发展机会,那么就在最好的时候好好发展;但是反过来如果在某时情势不对,就好好地安心躲在家里修行充实自己,等待时机来临,好好发挥。
一个人永远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天而行。
诸葛孔明才高八斗,终究斗不过天时,连年伐魏,弄得蜀国民不聊生;刘备年轻时不得势,但他能够等待时机,不放弃希望,厚积薄发,终成大业。
所以算命终归而言就是知天命。
孔圣人说他五十岁才知天命,如果能够及早知道天命,又何必在年过半百前,四处冲撞失败弄得自己满头包呢?说到算命的原理,说实在的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个让人完全可信的说法,现行主要的理论有两个,正好这两个理论是相反方向的:1.天上的行星及卫星离地球近,尤其是月球,这些行(卫)星的重力及气影响了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所以由这些行星的动态可以“知天命”。
我的学医之路3

我的学医之路阅读:194 收藏:1 分类: 作者:赵医生发布时间:2011-07-21 01:42:55我今年是90岁,现在是四代同堂。
前几天,我去上海的一个社区医院拿点保健药,病友们听说我90岁了,纷纷围上来,说怎么看都看不出有这个岁数,问我保健之秘密。
我想我应该开博,把我学医从医之路放到网上来。
假如有人能从我的博文里得益,我会很高兴。
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为人类贡献一点我的智慧与经验。
我是上海人,出生在一个职员家庭。
我小时候就爱上了画画,没有人教我,只是在我们邻居画画时,我在一边用心记住,而后马上回去可以画出同样的画。
当我是妙龄少女时,我就进入了在上海的影片公司画画。
那时的我被誉为卡通部的西施,呵呵!我和我们的邻居,沈家公子保森,华商电气公司的高职结婚后,我就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学医是我35岁时,已经是一个有了五个儿女的时候。
学医实在是我和中医的一种缘分。
我的婆婆有高血压病,她去了在八仙桥的易茂林诊所治疗几次后,竟然痊愈了,以后再也没有用过任何药物。
有一天,我忽然手臂酸痛,不能上举,先生和婆婆很着急,婆婆马上带我去看易医生。
那是1955年,因我们的那幢楼被苏联大使馆看中,我们从宛平路搬到了上海霞飞路上的永业大楼。
从霞飞路,我们坐着三轮车,一路上我的手臂真是又酸又疼,不知放在哪儿好。
到了易医生的诊所。
因为婆婆认识易医生,就由他亲自来给我治疗。
他轻轻地触摸着我的手臂,又搭了我的脉,和蔼地说那是风寒侵袭而至,问我有无受凉了。
我这才想起,我晚上睡觉时,一个手臂没有放入被子里。
易医生就开始为我治疗,他用的是刺激神经疗法,,就是七星针,梅花针疗法。
易医生用七星针轻轻地开始在我的手臂上下叩刺,一会儿,手臂上就有红色的星星点点呈现出来。
医生说这是好的针感,皮肤正在排出寒气。
他又为我叩刺了背部,大概半小时后他让我在一边休息。
回家的路上,我已经能伸展手臂了。
嘿,这七星针疗法还真神奇。
刺激神经疗法是孙惠卿医生(1883-1968)在“内经”里提到的五星针的基础上延伸的一种针灸的疗法。
学医八年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走过了八个春秋。
这八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充实的时光。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感悟。
以下是我在学医八年中的心得体会。
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是医学的根本宗旨。
这八个字在我心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每一次面对患者,我都将他们视为亲人,尽我所能去救治。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
首先,医者仁心体现在关爱患者。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健康的追求。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始终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用温暖的言语和行动去安慰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其次,医者仁心体现在严谨治学。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严谨治学,对待每一个病例都要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后,医者仁心体现在无私奉献。
医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职业,但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在面对生死关头时,依然坚定地走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
二、医学之路,永无止境学医八年,我深刻体会到医学知识的浩瀚无边。
医学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
这让我认识到,医学之路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首先,医学知识更新迅速。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时刻关注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其次,临床实践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要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最后,医学伦理道德要求严格。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要具备高尚的医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时刻警醒自己,严守医学伦理道德,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医生。
【纯干货】美国学医之路,最专业美国医学申请分析,没有之一!!(中)

美国学医之路,最专业的医学申请分析,没有之一!!!(中)【序言】美国是个把医学教育当作神的国度,他们会不惜重金将每个学科专业化细化,绝对会不厌其烦地设置各大分院。
我来举个例,童鞋们也就懂了。
上文我们提到的医学博士(M.D)隶属于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下,牙医有专门的School Of Dental,而药学属于School Of Pharmacy。
这还没完,包括专门负责检验医学的的School Of Medical Imaging & Therapeutics,学习护理专业的School Of Nursing,再加上涵盖康复治疗——Physical Therapy专业的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
这哪像我们国内,就杂乱地把专业扔到医学院内,特别没劲。
小编在没去美国之前,真的天真地以为,去医学分院就肯定能找到各色专业了。
Too young too naive,大错特错!【药学究竟是个什么鬼】坦白说,在美国拥有药学院的大学并不多,加起来像样的也就80多所,就算药学院排名顶级,综合排名也未必出色。
所以,奉劝学医的小盆友们,就别那么在乎学校名声响不响了,或许你没听过的那些医科大学专业培养都是杠杠的!首先当然是来介绍美国特有的药剂师专业Pharm D (Doctor of Pharmacy)——药剂师成才之路Pharm D是参加美国各州执业药师考试的唯一认可学位。
简洁明了地说,没读这学位,你就甭想成为美国的Pharmacist咯。
Pharm D这么个特别的执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应运而生,这一生只为药剂师提供,哈哈,满足了专一性的特质。
正常完整的课程设置需要六年完成,包括先修课程(Pre-pharmacy Course)和专业课程学习(Professional Session)。
毕业之后,参加全美药剂师执业资格考试,成为一名执业药剂师,使命才最终完成!既然Pharm D 那么特别,那我们就来看看她傲娇奇葩的流程图:看完了流程图,小编觉得还是需要给看得略微云里雾里的学生来捋捋毛1. PCAT(Pharmacy College Admission Test)考试用途:只有申请Pharm D才需要,这有点类似于上文我们所提到的MCAT。
学医之路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从踏入医学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便深知自己肩负着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使命。
学医之路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它考验着我们的意志、毅力和责任感。
在这条道路上,我收获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
以下是我对学医之路的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医者仁心,责任重大医学是一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科。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那就是以仁心仁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在临床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意义。
每当看到患者从病痛中解脱出来,重获健康,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同时,我也明白了责任重大,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危。
二、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医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我们对待知识要有敬畏之心。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首先,我们要打好基础,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学习,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同时,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在医学领域有所作为。
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我们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病例讨论、手术操作还是患者护理,都需要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也明白了团队精神的力量。
四、关注患者,关爱生命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要时刻关注患者,关爱生命。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关心他们的病情和生活。
我们要学会倾听患者的诉求,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要尊重患者的意愿,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五、终身学习,追求卓越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要求我们终身学习,追求卓越。
在学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
我们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感悟人生,珍惜时光学医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道路,但也是一条充满希望和光明的道路。
我的医学之路:从入门到出师

我的医学之路:从入门到出师2023年,医学已经成为了一门不可或缺的科学,能够改善和拯救人类的生命。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的医学之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入门到出师,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不停歇地前进,终究能够在医学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我的医学之路,起始于高中期间。
那时候,我开始对生命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慢慢地领略到了医学的崇高和神圣之处。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研究了新型病毒的传染途径,了解了病毒的进化规律,更是阅读了医学界的科研成果,如基因灭活技术和基因编辑疗法等。
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强烈的兴趣和天赋。
于是,在高中毕业后,我决定考进一所享誉中外的医学院校。
在大学里,我的医学之路更加精彩。
除了严谨的理论和临床课程之外,我还利用寒暑假和假期亲身体验了医学的真实世界。
我去参加科研项目,从事新药研发,和医生一起看诊病人,出诊社区和乡村,与不同的人一起打交道。
这些机会一次次地深刻地影响着我,成为我的灵感和动力。
但是,医学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我曾经因为一点小问题而旁落了实验室,因为考试成绩不如意而自闭,因为太过疲倦而丧失耐心。
在这些经历中,我逐渐明白了医学的艰难与卓越。
医学不仅要求科学严谨的质量,还要求医师全面的素质。
医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拥有关怀照顾病人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是长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所无法代替的。
2023年,我终于要毕业了。
我将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并有望成为一名初阶医生。
回首我的医学之路,从入门到出师,充满了无数的努力和奋斗。
从校内的学术竞赛,到校外的志愿者活动;从校园内的学习讨论,到临床外的实践活动;我始终用心去经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我相信,我的医学之路也会迎来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将在医学行业中探索更广阔的领域,深入探究医疗解决方案并以患者为中心来思考。
我将成为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并积极参与不同的讨论,以便不断创新和提高。
最重要的是,我将发扬人道、关爱和奉献的精神,始终在未来的医学之路上追求着成长与进步。
同学学医赠言

同学学医赠言
以下是一些送给学医同学的赠言:
1. 愿你的医学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希望你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患者的关怀。
2. 医学是一门高尚的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希望你在学医的道路上坚定信念,不断追求卓越,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学医之路艰辛,但每一次的努力和付出都将成为你成长的基石。
愿你在求学的道路上坚定自信,勇往直前。
4. 你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和使命。
愿你在今后的日子里,用你的智慧和双手,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
5. 祝你在学医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学业有成。
希望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用你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6. 医学是一门充满爱的学科,愿你在学习和实践中,始终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关爱,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7. 学医是一场修行,需要耐心、勤奋和执着。
愿你在这场修行中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家。
8. 你有着坚强的毅力和对医学的热情,相信你一定能够在医学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从医之路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古以来,医学就被视为神圣而崇高的职业。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这条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在这条从医之路上,我经历了无数次的困惑、挣扎与成长,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感悟分享如下。
一、医者仁心,责任如山在从医的道路上,我逐渐领悟到“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
在临床实践中,我目睹了无数患者因为疾病而痛苦不堪,他们的信任与期待让我深感责任重大。
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年患者因突发心脏病被紧急送往医院。
当时,患者病情危急,心跳微弱,血压低至危险水平。
在抢救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最终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
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医者仁心的真谛,也明白了责任的重要性。
二、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的重任。
因此,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医学知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与时俱进。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医学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三、团队协作,共克时艰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取得显著成果。
在从医之路上,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还是患者的康复护理,都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有一次,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位患有罕见病的患者。
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会诊,共同探讨治疗方案。
最终,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团队协作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基石。
四、医患沟通,架起信任桥梁在医患关系中,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知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也深知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专业的美国医学申请分析,没有之一!(上)
众所周知,医学这板块博大精深,可究竟怎么个复杂法,不是走医学这条道的芸芸众生都弄不清楚。
也许在寻常老百姓眼中,穿白大褂的都是医生,感觉这些个辛苦考出医师执照的“Doctor”都要各种喊冤。
在美国,并不是在医院的某某某都能被尊敬的称为‘Doctor’。
医学系统分工明确,包括临床医学、检验医学、药剂学、物理治疗、医技、护理等,所需要走的留学道路以及报考的从业资格证也截然不同。
在未来的一个月内,就让小编带领各位领略美国医学各行业的求学之路
首先,当然是从最炙手可热,也是人们最追捧的临床医学开始讲起。
简单说来,读临床医学的人类,也就是真正意义上,负责看病、治疗、动手术、开药等等的医生。
美国学医之路,漫漫长而修远兮
在美国留学这块,临床医学专业对于中国大陆学生来说始终是块禁区。
白色巨塔,登上难,难于上青天,且看以下详解。
首先,要强调一点,美国本科不设置临床医学专业。
美国医学院不招本科生,想入读医学院的学生必须是本科毕业或具有相同学历才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
医生这一职业在美国是特别受人敬仰的,对于学医的要求也特别高。
鉴于此原因,医学院希望招收的学生是已具备人文素养及生物、化学、物理等科学知识的优秀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明确把握。
一入医门深似海,从读取MD(医学博士)学位,再考取医师从业资格证(USMLE)再进入住院医师项目,最后才成为正式医生,前后长达十多年。
没有一颗励志当大医生的决心,这行千万别轻易踏入。
M.D. (Doctor of Medicine)医学博士
M.D就是想成为美国正式医师所必须修读的医学博士学位,否则连考取医师执照的资格都没有。
学制一般为4年,学习期间大多数学校会要求学生参加全美医学执照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Step1 and Step2). 毕业后得到医学学位后还不能立刻成为医生,还须申请住院医生项目——Residency Program(通常第一年为实习医生),在医院实习的这个项目阶段(3到7年不等),同时参加全美医学执照第三阶段的考试,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受聘为正式医生。
Requirements:
1.拥有本科或相同学历的学位,不限制学生本科专业及背景,但医学院的招收尤其偏爱理工科的学生。
有点拙计的是,很多学校竟然直接要求学生拥有北美地区(美国或加拿大)的本科学位,赤裸裸地将国际学生拒之门外,也是很悲剧。
很大程度上第一关就被卡了。
这就是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要求。
当然,也有些学校酌情考虑国际申请者。
比方说鼎鼎有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就给国际学生特意开了个小板块。
不过要求神高,需要学生在所认定的美国学校至少有一年的相关经历,包含先修课程的研习,这说得模棱两可的!没绿卡谁平白无故可以来美国修个类似于Pre-medicine的课程,然后再达到申请标准哦。
特别想问问招生官,这标准给谁定的哦
2. GPA:对一般的申请者而言,GPA
3.0以上,对前10名的医学院,GPA至少为3.6左右
3. TOEFL成绩
这是对于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所要求的。
同时,医生未来会需要完成医学论文以及与病人、家属等日常交流,更涉及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
因此,在写作和口语单科也会要求甚高。
4. MCAT Test -- 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这是申请攻读北美医学类院校的学生所必备的一项机考(cBT)标准化考试。
MCAT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Physical Sciences(PS,包括物理与无机化学),Verbal Reasoning (VR ),Writing Sample (WS),Biological Sciences (BS,包括生物与有机化学)。
同时,大陆并没有MCAT的考点,只能去香港报考。
而且!!!如果你以为GRE/GMAT/LSAT这种很痛苦的话,那MCAT的难度绝对是你想象不到的。
千奇百怪的恶心词汇,一定让你见识到语言究竟有多大魅力。
嘿嘿!
5.Prerequisite Course 先修课程
先修课程是申请M.D的核心点。
与其他专业不同,在申请临床医学专业之时,学校明确要求学生修读过医学先修课程。
一般包括人类学(1年)、生物科学(1年)、物理(1年)、化学(1年)、数学(1年)等,尤其需要包括在实验室的经历。
关于Pre-medicine,也就是医学预科课程,即美国大学在本科阶段为将来有志于读医学院的学生所准备的一个“方向”,不是专业,如果你选择了这个方向,你需要偏重学习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等课程。
像UCLA、南加大、约翰霍布金斯、波士顿大学、西北、布朗等名校都提供该课程。
也有很多同学毕业之后会在大学修读1到2年的医学预科课程,或是在大三大四时就转去修读该方向课程,以达到申请医学专业的要求。
6.推荐信:最好包含医学预科委员会的推荐信,含金量会高很多
7.实践经验:老美对于学生的社会工作是特别看重的。
在他们眼中,医生是救死扶伤的天使,既然想要以医生这一职业为终生导向,那就该有颗愿意为社会奉献的公德心。
奉劝想要申请医学的童鞋积极投入公益工作之中,义工/志愿者的经历绝对比你想象中威力大多了
8.财产资助:对医学专业的经济担保是要求最高的。
一般我们做资产证明,拿出四五万美金,也就是一年的学杂费就绰绰有余了。
而医学院会要求学生一次性拿出四年的学费作为担保,四年三四十万美金的高昂学费,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以上只是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的硬性要求,是不是就被吓到了。
好滴,那我们继续。
就算学生达到了所有的标准,但说真的医学专业录取国际学生的比例极低。
我们来看看审核流程就明白了。
Primary Application:MD的申请报名是由AMCAS统一受理,负责核实(Verify)所有文件的真实性。
经过核实後的申请书才会被转送到各个医学院。
但是AMCAS只负责美国以及加拿大的正规四年大学,符合资格的大学会有一个代码。
野鸡学校以及外国大学都没有。
毕业自外国大学的申请人在申请书必须注明Transcript Waiver。
医学院收到经过Primary认证的申请书後会根据学校自己的淘汰标准,先刷掉1/3,并且邀请符合资格的其他申请人继续完成程序,包括了大量的作文。
Secondary Application:这个时候才正式进入申请程序。
进入Secondary的申请人大约有1/3会被学校邀请参加面试,参加面试的申请人大约有1/4~1/3最後被录取。
任何医学院只要看到申请书有Transcript Waiver,99.9%会直接放弃。
毕竟医学院已经付给AMCAS 一笔钱负责认证,也就懒得花精神认证个别外国大学成绩单、推荐书、以及活动证明。
除非申请人本身有非常不凡的经历举世闻名,不然会获得Secondary邀请的可能性已经为零,当然後面就更甭提了。
为何呢?美国的医学水平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家凭什么放如此多的外国人进来把自己的核心技术学走。
而且,临床医学专业只要读出,考出医师执照,根本不用害怕会找不到工作。
说白了,移民倾向如此严重的专业怎么能随随便便放人进来,移民局的人也不傻哈
啦啦啦,写到最后了
如果真的励志要在美国从医,小编也给几个建议哈
1.BA + MD
先去美国念本科,最好是读生物、化学等偏理工科的专业,在大学阶段修读Pre-Medicine课程,并好好准备MCAT考试,那研究生阶段学医也是完全可能的。
小编身边还是存在这样的大牛滴。
同时,美国一些大学也为励志从医的学生开设一些项目,在本校直接从本科升读医学院,大大减少申请医学院的压力。
比较出色的BA + MD(4年加4年)有UCSD,Brown,USC及Rice+Baylor,甚至像波士顿大学接受BA + MD(3年加4年),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完成三年本科达到90学分之后就可以申请入读本校的MD
小编尤其推荐本科转学,在国内读两年相关专业,再转学到美国,就可以拿到美国的本科学位。
而且,只有真的去到美国,才有机会念医学预科,国内压根就没啥学校给学生读先修课程。
这样,两到三年的美国本科就可以在硕士阶段念临床医学,也是省了一大笔钱了呢。
2.申请医学相关方向的PhD. 其实从理论上来说,本科在国内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是符合报考美国职业医师执照考试的。
经过正规的手续进行学位认证,老美是承认大中国大学医学学位的。
但是,关键是你有该学位,要如何来美国考呢。
要么你有绿卡,哈哈,其实要有绿卡了,身份问题搞定也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要么只能换个相关专业的PhD,多呆点时间,学习考证两不误,申请难度也大大减少。
以一句当年念书时期的一位医学Professor的名言来结尾:
“你们每一个人在穿上这光荣的白服时就被这个社会注入了无数信任与责任和无形的监督,你们的医德是这个社会道德思想下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是人类对生命最起码的珍视与尊重!”
下一期,我们将会介绍美国药剂师的成长道路。
各位童鞋,敬请期待,不要太想念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