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要求

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封面:包括设计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等。

2.摘要:是设计说明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应涉及设计的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文字要简练,约300字左右。为了便于文献检索,论文摘要后要注明本论文的关键词3-6个。3.目录:目录是设计说明书的提纲,应将论文的主要章节按顺序列出,并标出页码,页码居页面右侧并对齐。目录应自动生成。

4.正文:是说明书的核心。

(1)内容要求,正文一般应包括下面内容:

①绪论: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②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③总体设计:画出软件功能模块图和硬件装置方框图,确定设计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法。

实体设计,包括必要的硬件连接、软件说明、程序设计、必要的计算、图表等;

④软硬件调试及结果分析;

⑤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

(2)正文中的图、表格要求:

①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要看图、图名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图应有编号、图名,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如“图1.2”、“图3.6”;图名应置于图的编号之后,图的编号和图名应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

②表

表也应有“自明性”,表的编排尽可能按内容(或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排、数据依序竖排,表的各栏应标明量纲、单位或标准规定的符号,只有在无必要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表应有编号、表名,表的编号方法与图的编号方法相同,如“表1.5”“表3.2”;表名应置于表的编号之后,表的编号和表名应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下页编排,在随后的各页上要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或跟“续”,如表1.5(续)。

5.谢辞

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正文标注序号的顺序列出。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一般为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或出版的书籍等。

根据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论文常用的参考文献编写项目,顺序及标点符号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

[序号]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翻译图书

[序号]作者. 书名. 译者. 版次.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期刊

[序号]作者. 文章名. 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会议文献(编者可以省略)

[序号]编者. 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 论文题目.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 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起~止页码. 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

网络文献

[序号]发表者. 文章标题. 网址. 发表日期.

例: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7.附录部分

附录可包括重要的原始数据、源程序清单、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等。附录作为设计(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须的。

附录的序号编排按附录A,附录B…编排,附录(例如附录B)内的顺序可按B.1,B.2.1,B.2.1.2规律编排。图表按:图B1,图B2,表B1,表B2的规律编排。附录的页码与正文连续编码。8.设计说明书的字数应不低于5000字(其中不包括程序清单、图纸);

9.以产品开发为主的工程类课题应有实物成果及实物的性能测试报告;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有效程序光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及使用说明书、软件测试分析报告、项目总结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

一、设计说明书统一按word格式A4纸(210mm×297mm)编排,单面打印。上边距:3.0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8cm;右边距2.5cm。

二、设计说明书封面使用统一格式(附后)。

三、页眉和页码

页眉采用设计说明书章节及题目,用小5号宋体居中。页码从前言部分开始编排,以小写的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位于页脚下方居中排列,5号字体。摘要和目录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即Ⅰ、Ⅱ、Ⅲ等)编号。

四、摘要

“摘要”两字用三号黑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关键字需加粗。

五、目录

“目录”两字用三号黑体居中,下面可采用小四号宋体。章、节、小节分别以一,1.1,1.1.1等数字依次标出。

六、字体、字号、间距要求

大标题第一章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段前与段后间距为1.5行

一级标题(1.1)四号黑体居左打印段前与段后间距为1行

二级、三级标题(1.1.1、1.1.1.1)小四号黑体居左打印段前与段后间距为0.5行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0磅

图名、表名及附注宋体5号

参考文献宋体5号

字间距采用标准间距

七、参考文献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如“液态法制备[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则用小4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注置于各级标题处。

八、文中所用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九、每章的首页不应紧随上一章的内容编辑,而应另起一页编辑。

十、装订次序:(1)封面(2)摘要(3)目录(4)正文(5)致谢(6)参考文献(7)附件(如程序源代码等)。

扬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系别: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辽宁工业大学 工艺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 Al-12.5 Si-3 Cu-2-2Ni-0.5Mg铸造合金热处理工艺设计 院(系): 光伏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工程技术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杨向天 指导教师: 李青春 教师职称: 副教授 起止时间: -7-5~ -7-16

前言 合金工具钢的淬硬性、淬透性、耐磨性和韧性均比碳素工具钢高, 按用途大致可分为刃具、模具和检验尺寸使用的量具用钢三类。合金工具钢广泛用作刃具、冷、热变形模具和量具, 也可用于制作柴油机燃料泵的活塞、阀门、阀座以及燃料阀喷嘴等。 此设计是经过在课堂学习热处理理论知识后的探索和尝试, 其内容讨论如何设计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 重点是制定合理的热处理规程, 并按此完成Al-12.5Si-3Cu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目录( 小二号黑体, 段前段后1行, 1.25倍行距, 居中排列) 1 低合金刃具钢热处理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圆板牙钢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圆板牙钢的服役条件、失效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圆板牙技术要求及示意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圆板牙钢的材料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圆板牙9SiCr钢的C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圆板牙9SiCr钢加工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9SiCr圆板牙(M12)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9SiCr圆板牙钢退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理论错误!未定义书 签。 2.8 选择设备、仪表和工夹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9 圆板牙热处理质量检验项目、内容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0 圆板牙热处理常见缺陷的预防及补救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课程设计方案

Y082231本科(自考)综合课程设计 任务书指导书 西南交通大学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目录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二、综合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三、综合课程设计成果及格式要求 四、设计方法和要求 五、综合课程设计答辩要求及成绩评定附件1:综合课程设计成果格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目标和程序 (一)综合课程设计的意义 综合课程设计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要求,通过综合 课程设计,可以培养考生用所学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和相关技能,解决具体的工程造价实际问题 的综合能力。本次综合课程设计要求考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单项工程的造价的编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熟悉定额、手册、标准图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考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其他教学环节 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综合课程设计是考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所学 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考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考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考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综合课程设计的目标 综合课程设计基本教学目标是培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升华,初步形成经济、环境、市场、管理等大工程意识,培养考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使考生通过综合课程设计在具备工程师素质方面更快地得到提高。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综合课程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主要任务 本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考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提交综合课程设计计算书。 2.专业知识 考生应在综合课程设计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提高。 3.工作能力 考生应学会依据综合课程设计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搜集、调查研究、方案论证、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理论分析、言语表达、撰写技术文件以及独立解决专题问题等能力。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及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及评分标准 一、课程设计报告基本要求 课题名称与技术要求 约200~500字的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 设计方案的原理框图、总体电路图、接线图及说明(图不能手绘或网上拷贝,要用仿真软件画,软件的器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应加以说明,在哪一点到哪一点接什么器件等)。 单元电路设计、主要元器件选择和电路参数计算(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的资料和手册)(重点)。 自行选择购置元器件的过程。 组装调试并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在焊接、调试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重点)。 结果分析。有何收获和体会,有哪些意见和建议(重点)。 附件(如元件材料清单或其他说明)。 参考文献。 要求文字清晰、语句通顺、描述准确、基本理论知识运用正确、电路图绘制规范。 二、格式 页面设置为纸型:A4;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cm。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 1.封面(模板见最后一页) 2.第二页:设计题目要求。约200字的中文摘要(宋体,小四号字) 3.第三页:目录(宋体,小四号) 4.正文为宋体(五号字) 5.画出“课程设计评分标准”(见第二页(四)) 6.附录(五号字) 7.参考文献(五号字) 三、课程设计进度要求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备注:成绩等级: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要酌情减分: 1.选做内容的难度小、或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独立完成任务。 2.有抄袭行为,减20-30分。 3.损坏或丢失实验室的物品,包括元器件、仪器设备和工具。 4.不按时交课设报告。 5.因报告不规范,语言不通顺,行距、字体不对,图不清楚、没有计算,实测数据等退回重写 的。 打印的报告和电子文档交给课代表。

专利撰写说明书附图的绘制要求

说明书附图的绘制要求 1、附图不应使用工程蓝图、照片; 2、附图应使用制图工具按制图规范绘制,周围不得使用框线,图形线条和引出线应为黑色并且均匀清晰,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彩色笔绘制,图上不得着色 3、附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排列,用"图1、图2……"表示 4、附图的清晰度和大小应当保证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清楚地分辨出图的细节 5、同一零部件的附图标记应当前后一致,并且与说明书相同,附图中不应缺少说明书中提到的附图标记 6、多页附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7、附图中除必要的关键词外,不得有文字注释;关键词应当使用中文,必要时须用外文作出说明,可将外文加括号注于中文的一侧; 8、结构框图、逻辑框图、工艺图应当在其框内缎带出必文字和符号,框内的文字必须打字或用仿宋体、楷体书写工整、清晰; 9、同一幅附图中应用采用相同比例绘制,为清楚显示其中某一部分,可啬一幅放大图。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制图要求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申请人应当就每件外观设计产品所需要保护的内容提交有关视图(图片或者照片),清楚地显示请求保护的对象。 其中的"有关视图(图片或者照片)",就立体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六个面的,应当提交六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仅涉及一个或几个面的,可以仅提交所涉及面的正投影视图和立体图;就平面外观设计产品而言,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一个面的,可以仅提交该面正投影视图;产品设计要点涉及两个面的,应当提交两面正投影视图。 六面正投影视图的名称,是指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和仰视图。各视图的名称应当标注在相应视图的下方。 对于绘制的图,应当按照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并使用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不得使用铅笔、蜡笔、圆珠笔绘制,也不得使用蓝图、草图、油印件。 对于照片,其拍摄应按照正投影规则制作,轮廓应当清晰,应当避免强光、阴影、衬托物。 其中的图应按正投影制图法绘图,照片按照应按正投影规则拍摄,各视图比例应一致; 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的,应当提交彩色图片或照片一式两份。彩色图片应采当用着色牢固、不易褪色的颜料绘制。 外观设计有几种不同变化状态(如一种折叠棋箱,打开状态是棋桌、棋盘,折叠状态是棋箱),应当提交不同变化状态的相应视图。 外观设计图片或照片中不应包含不能作为要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具体内容的图形、文字,如人物肖像、商标、标志、名著、著名建筑物等,或者包含有应删除的线条,如视图中的阴影线、指示线、虚线、中心线、尺寸线等。 六面视图或两面视图不能充分表达外观设计的,还应当有表达该外观设计所必要的展开图、剖视图、放大图、立体图等图面。 细长物品如量尺、型材等,绘图时可省略中间一段长度,并用两条平行的双点划线或自然断裂线断开。 透明物品的外观设计如果外层无色无图案,内层有图案,应按透明可见部分的实际图案绘制,外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方案(模版).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华东某市在城西地区兴建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完善该地区的市政工程配套,控制日益加剧的河道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该城市现状叙述如下: 1、2号居住区人口3万,污水由化粪池排入河道;3、4号居住区人口5万,正在建设1年内完成;5号居住区人口4.5万,待建,2年后动工,建设周期2年。还有部分主要公共建筑,宾馆5座,2000个标准客房;医院2座,1500张床。以上排水系统均采用分流制系统。同时新区内还有部分排污工厂:电子厂每天排水1500m3,BOD5污染负荷为3000人口当量;食品厂每天排出污水量500 m3,污染负荷为1500人口当量。 旧城区原仅有雨水排水系统,污水排水系统的改造和建设工程计划在10年内完成,届时整个排水区域服务人口将达到18万。 依据上述情况,整个工程划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建设阶段,现在实施的工程为近期建设。近期建设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设计服务范围应该包括新区5个已建和待建的居住区、新区内部分主要公共建筑以及2个工厂。依据环保部门以及排放水体的状况,排放水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1.2 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标准》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0册技术经济 城市污水处理以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200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81-2000 1.3设计任务和范围 (1)收集相关资料,确定废水水量水质及其变化特征和处理要求; (2)对废水处理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适宜的处理工艺方案和工艺流程; (3)确定为满足废水排放要求而所需达到的处理程度; (4)结合水质水量特征,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比较,确定各处理构筑物的型式; (5)进行全面的处理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各构筑物尺寸和设备选型; (6)进行废水处理站平面布置及主要管道的布置和高程计算; (7)进行工程概预算,说明废水处理站的启动运行和运行管理技术要求 2 原水水量与水质和处理要求: 2.1 原水水量与水质 一期工程: Q=36000m3/d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java课程设计报告 标准化考试系统

甘肃政法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标准化考试系统 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11级专升本班 学号:201181210115 姓名:刘昆明 指导教师:李瑞生 成绩: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2011年 11月

目录 1.设计内容及要求 (1) 1.1 标准化考试系统的基本要求 (1) 1.2 需实现的主要功能 (1) 2.需求分析 (2) 2.1数据库设计 (2) 2.2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方式 (2) 2.3 服务器端功能设计 (2) 2.4客户端功能设计 (3) 3.总体设计 (4) 3.1 总体功能图 (4) 3.2 总体流程图 (6) 4.数据库设计 (7) 4.1 数据库及表结构的建立 (7) 4.2 JAVA 数据库的连接 (8) 5. 主要功能设计流程 (8) 5.1服务器端设计流程图 (8) 5.2客户端设计流程图 (9) 6.代码实现 (10) 6.1类之间关系图 (10) 6.2 运行效果图 (11) 6.3 程序打包发布过程 (17) 7. 总结与说明 (18) 8. 参考文献 (18)

标准化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教学的质量和怎样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成了各大院校的首要任务。找题、选题和出卷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每学期教师都要为各类考试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工作,尤其是一位教师教授多门学科的时候,工作量将成倍增加。因此开发此考试系统,对各专业课程的问卷进行整理入库,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方便、快速的对学生进行各级测试,从而使考试过程趋于简单化,减少教师在这方面的工作负担。 因此,使用现在的新技术,开发出适应新的需求的新系统刻不容缓。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既逝,在这四年中,我系统的学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所有课程。深入的学习了各个科目的理论知识,对专业知识有了整体的掌握。在即将毕业之际,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我选择了这个题目作为课程设计。在此毕业设计的完成过程中,我严格遵循软件开发的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在应用程序开发中我一方面学习了软件编程思想,另一方面具体的运用了JAVA语言。体会了他的诸多功能和特色。熟悉了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原理。确实达到了学校和辅导教师对我们应届毕业生的各种要求。 【关键词】:J2ME;标准化考试;设计与实现 1

说明书附图(申请专利) - 法律文书

说明书附图(申请专利)-法律文书 格式 (图表要求清晰、准确,填制符合国家规定) 附: 一、申请发明专利(如有附图)或实用新型专利时必须提交说明附图,一式2份(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二、附图首页用此页,续页可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绘制。纸张只限使用正面,四周应当留有空白:左侧和顶部各2.5厘米,右侧和底部各1.5厘米。 三、邮寄申请文件不得折叠。 四、图的布局 1.图应昼竖向布置,必要时(例如宽度大小高度而且宽度在17cm以内布置不下),允许横向布置。此时应把图的上部置于纸的左边。同一页中还有其他图时也应按横向布置。 2.一幅图无法绘在一张纸上时,可以绘在几张图纸上,但应另外绘制一幅缩小比例的整图,并在此整图上标明各分图的位置。 五、图的编号 附图中的图在两幅以上时,应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此编号与图的编页无关),在编号前冠以“图”字,如“图1”……只有一幅图时汪必编号。 六、图的绘制 1.线条 所有线条应为黑色,不易褪色,足够深,不得着色,符合复制要求。 ①不得用蓝图。 ②必须使用绘图仪器绘制。

2.剖视图应标明剖视的方向和被剖视的图的布置。 3.剖面线 剖面线间的距离应与剖视图的尺寸相适应,不得影响图面整洁(包括附图标记和标记引出线)。 4.比例 图中各部分应按比例绘制。 5.尺寸 应保证在该图缩小至2/3(线件)时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 七、图中文字 除一些必不可少的简短的关键词,例如:“水”、“蒸气”、“开”、“关”、“A-A剖面”……外,图中不得有文字。 八、附图标记 同一申请文件使用的附图标记应当前后一臻说明书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X-Y数控工作台设计说明书 学校名称:湖北文理学院 班级学号:2013279129 学生姓名:张亮 班级:机电1321 2015年11月

一、总体方案设计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数控X-Y工作台及其控制系统。该工作台可用于铣床上坐标孔的加工和腊摸、塑料、铝合金零件的二维曲线加工,重复定位精度为±0.01mm,定位精度为0.025mm。 设计参数如下:负载重量G=150N;台面尺寸C×B×H=145mm ×160mm×12mm;底座外形尺寸C1×B1×H1=210mm×220mm×140mm;最大长度L=388mm;工作台加工范围X=55mm,Y=50mm;工作台最大快移速度为1m/min。 1.2 总体方案确定 (1)系统的运动方式及伺服系统 由于工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切削,故应用点位控制系统。定位方式采用增量坐标控制。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采用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驱动X-Y工作台。 (2)计算机系统 本设计采用了及MCS-51系列兼容的AT89S51单片机控制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有较高的性价比。 控制系统由微机部分、键盘、LED、I/O接口、光电偶合电路、步进电机、电磁铁功率放大器电路等组成。系统的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通过键盘操作实现。LED显示数控工作台的状态。

(3)X-Y工作台的传动方式 为保证一定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又要求结构紧凑,所以选用丝杠螺母传动副。为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采用预加负荷的结构。 由于工作台的运动载荷不大,因此采用有预加载荷的双V形滚珠导轨。采用滚珠导轨可减少两个相对运动面的动、静摩擦系数之差,从而提高运动平稳性,减小振动。 考虑电机步距角和丝杆导程只能按标准选取,为达到分辨率的要求,需采用齿轮降速传动。 图1-1 系统总体框图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号: 0901******** 学生姓名:乔旋 指导教师:许立忠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分析................................... ..........................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 六、键的选择校核............................................................ 七、轴承的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 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 十二、设计小结............................................................. 参考资料...................................................................

C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号:02 姓名:李尾冬 班级:09030301 教师:

沈阳理工大学 信息学院 课程设计名称:小型特殊计算器 1.设计内容: 实现一个特殊的计算器,可以实现复数、有理数、矩阵和集合的特殊计算。程序可以实现复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可以实现矩阵的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也可以实现集合的求交集、并集、子集的运算。 2.设计目的与要求: 设计目的 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 设计要求 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C++的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类层次; 在系统的设计中,至少要用到面向对象的一种机制。 3.系统分析与设计 主要知识点 运算符重载增加了C++语言的可扩充性。运算符的重载实际上就是一种函数调用的形式,可以用成员函数重载运算符,就是将运算符重载定义为一个类的成员函数的形式;也可以用友元函数重载。用友元重载运算符的友元函数是独立于类以外的一般函数。 关键技术 程序中每一种数据类型用一个类来实现,共设计了4个类。复数类complex,矩阵类matrix,有理数类rational以及集合类set。每一种类都定义了相应的运算符重载函数。具体定义如下所示: (1)类complex 类complex中,成员变量image表示虚部,real表示实部。成员函数print()用来显示数据。运算符重载函数都是用友元函数来实现的。分别重载+、-、*、/运算符。 (2)类matrix 类matrix中,成员变量elems用来存放矩阵的所有元素,rows表示矩阵的行,cols表示矩阵的列。成员函数SetElems()用来给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赋值,

怎样绘制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

怎样绘制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 说明书附图,是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补充说明书中文字部分的。发明说明书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有附图,也可以没有附图。实用新型说明书必须有附图。附图和说明书中对附图的说明要图文相符。文中提到附图而实际上却没有提交或光少交附图的,将可能影响申请日。 说明书附图的形式可以是基本视图、斜视图、剖视图,也可以是示意图或流程图。只要能完整、准确地表达说明书的内容即可,不必画成详细的工程加工图或装配图。复杂的图表一般也作为附图处理。有关具体要求为: a.附图应当在专门的说明书附图表格上绘制。如有多幅图一页纸画不下时,从第 2页开始可用同说明书附图专用表格大小和纸质相同的白纸绘制,并编页码序号。 b.图形大小要求其在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但为保证版心,图形不宜过大,最大不超过220X 145毫米。如果一张纸画不下,可以用截断线分割后连续画在几张纸上。 c.附图要使用黑色绘图墨水和绘图工具绘制。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不得着色,不得用照片、蓝图、油印件,但可以使用复印件。 d.图形线条要均匀清晰,适合复印要求。图形应当大体按各部分尺寸的比例绘制。发明创造的关键部位,或者为了表明与现有技术的差别,可以绘制局部放大图和剖面图等。 e.图形应当尽量垂直布置,如要横向布置时,图的上都应当朝向图纸的左边。 f.几幅图可以画在一张图纸上,也可以一幅图连续画在几张纸上。不论附图种类如何,都要连续编号,标明“图1”“图2”等。如有几张图纸的。应当在图纸的下部边线正中标明页码。 g.为了标明图中的不同组成部分,可以用阿拉伯数字作出标记。附图中作出的标记应当和说明书提到的标记—一对应。申请文件各部分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的标记应当一致。 h.附图中除少量简单的文字外,例如:“水”、“汽”、“开”、“关”、“A一A”剖面,不应有其它注释。对附图图面的说明或解释应当放在说明书相应的段落中。物件的尺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论文统一用A4打印纸书写(不允许用铅笔书写文字) 封面格式:教务处统一印制格式 扉页:装订设计任务书 目录页:书写目录 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成绩评定表资料袋上的相关部分都要填写,资料袋底部写学号。 目录 1. 设计任务------------------------------------------------------1 2. 传动方案分析-----------------------------------------------页码 3.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页码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页码 5.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页码5.1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页码 5.2 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页码 6. 轴的设计计算-----------------------------------------------页码 7.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页码 8.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页码 9. 联轴器的选择-----------------------------------------------页码 10. 润滑与密封-------------------------------------------------页码 11. 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页码 12. 设计小结---------------------------------------------------页码 13. 参考资料---------------------------------------------------页码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要求与示例

课程设计和调试过程规范化要求 1)需求分析 分析系统功能需求以及用户操作流程。 2)概要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总体框架(系统功能结构图)。 3)详细设计 定义数据存储结构,并设计实现系统功能的具体算法,画出各算法的工作流程图。4)代码设计 根据所设计的算法,定义相应函数分别实现系统的各子功能模块,同时由主程序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通过选择主菜单来调用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的各个功能模块,子程序执行完后还可以返回到主菜单,继续选择其他功能执行。源程序要求书写规范,结构清晰。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重点功能部分均要求给出清晰的程序注释。 5)程序调试 程序编译、链接成功后,自己设计实现程序功能的一组或多组测试数据,并严格按照此测试数据进行测试,然后分析测试结果。如果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结果不正确,则需对程序进行单步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认真查找算法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和改正。 如果程序能够基本正确地运行,可考虑增加若干基本的容错功能(如避免用户操作错误时程序出现死循环等);另外尽量对现有算法给出改进方案,并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优缺点。 课程设计报告及书写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后,每位同学必须独立书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注意:不得抄袭他人的报告(或给他人抄袭),一旦发现,成绩为零分。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需求分析: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概要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图; 3)详细设计。包括主要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思路以及对应的工作流程图; 4)主要源程序代码。包括存储结构设计说明,以及完整源程序清单; 5)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调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 思考(列出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解决方法及效果等);

1.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

1.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说明书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说明,应当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也就是说,说明书应当满足充分公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要求。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称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但他不具有创造能力。如果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促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其他技术领域寻找技术手段,他也应具有从该其他技术领域中获知该申请日或优先权日之前的相关现有技术、普通技术知识和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 1.1清楚 说明书的内容应当清楚,具体应满足下述要求: (1)主题明确。说明书应当从现有技术出发,明确地反映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切地理解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主题。换句话说,说明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应当相互适应,不得出现相互矛盾或不相关联的情形。 (2)表述准确。说明书应当使用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术语。说明书的表述应当准确地表达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不得含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以致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清楚、正确地理解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1.2完整 完整的说明书应当包括有关理解、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需的全部技术内容。 一份完整的说明书应当包含下列各项内容: (1)帮助理解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可缺少的内容。例如,有关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状况的描述以及说明书有附图时的附图说明等。 (2)确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需的内容。例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需的内容。例如,为解决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克服了技术偏见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说明书中还应当解释为什么说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克服了技术偏见,新的技术方案与技术偏见之间的差别以及为克服技术偏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应当指出,凡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能从现有技术中直接、唯一地得出的有关内容,均应当在说明书中描述。 1.3能够实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是指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就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且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 说明书应当清楚地记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细地描述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公开对于理解和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不可少的技术内容,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程度。审查员如果有合理的理由

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车辆工程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某轿车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蹄或钳及轮缸部分)——1 专业车辆工程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已知条件:总质量为2200kg;前轴负荷率为35%;质心高度为1m;轴距为3.05m。轮胎型号:225/60R16。制动性能要求:初速度为50km/h,制动距离为15m. 在以上条件下,完成制动器主要基本参数的选择、确定(与后轮制动器设计的同学共同完成);完成制动器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完成前轮制动器主要零件设计的设计图纸。 工程图纸须规范化,计算说明书须用国际单位制量纲。 参考资料: [1]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国权,龚国庆.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王丰元,马明星.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陈家瑞.汽车构造(第3版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张海青.耐高温的盘式制动片.非金属矿.2008

完成期限 2017.8.28至2017.9.22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4年 9月 18 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0 2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与选择 0 2.1鼓式制动器 0 2.2盘式制动器 (2) 3前轮制动器设计计算 (6) 3.1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6) 3.1.1相关的汽车主要参数 (6) 汽车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7) 表3-1 汽车相关参数 (7) 3.1.2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计算 (7) 分析表明,汽车在同步系数为 的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其制动减速度g qg dt u 0d ?==,即q=,q 为制动强度。而在其他附着系数 的路面上制动时,达到前轮或者后轮即将抱死的制动强度q<,这表明只有 在=的路面上,地面的附着条件才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模拟电子技术》为了保证课程设计文档的质量,做到说明书格式的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及格式课程设计说明书应用汉语撰写,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 文字简练, 说明透彻,推理严谨. 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 依次为:1. 封面,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 4. 说明书正文,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 7. 附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格式:XXXXXXXX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一———————专业名称————————学生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目录列出说明书的大标题, 一级和二级节标题,逐项标明页码,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点出各部分主要内容. " 目录"两字居中, 下空两行为章,节, 小节及其开始页码. 章,节, 小节分别以如下方式: 第 1 章,1.1,1.1.1 依次标出,章, 节,小节与页码之间用"..." 连接.每一... 级标题标题依次往后退一个汉字. 4. 说 明书正文正文是主体,一般可包括设计要求与指标, 理论分析, 计算方法, 具体设计内容,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讨论,结论等. 标题:每章标题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 " 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 节"下为"小节" , 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换行后空二个汉字打印论文正文.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 正文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例:第1章XXXX 1. 1 XXXX 1.1.1 XXXX 图, 表,公式:文中的图,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 表3-2, 公式等.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所用一致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图序及图名,表序及表名采用五号楷体字.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 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定的行间距. 5. 结束语设计总结,主要成果或结论,存在的问题等 6.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 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在引用别人的结论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抄袭现象的发生.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 参考文献"四字居中用三号黑体字,空一行左起按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用小四号宋体字.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 文题.刊名[J],年,卷号:起~止页 码专或编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 [1] 周绥平,陈宗基. DR 算法的更新时间间隔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J],1999,7 :13~18 [2] 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 社,1994-11-01 7. 附录主要列入设计过程所做的实物图,公式推导,与正文分开. 8.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标准

黑龙江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项目名称:瓦斯浓度检测系统设计 所属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践日期:— 班级测控08---3班 学号04号 姓名王蕊 成绩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其具有两个通道,每个通道的增益范围为-10~30 dB,因此两个通道串连起来可以实现的增益控制范围为:-20~60 dB。图2为瓦斯传感器及信号放大电路。 2.3 A/D转换电路设计系统使用的数模转换器LTC1865是凌力尔特推出的16位SAR ADC,采用单5 V电源工作,并能保证在-40℃~+12.5℃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每个器件最大电流为8.50 uA,最大采样率达250 kS/s,供电电流随着采样速率的降低而变小。MSOP-10封装的LTC1865提供2路软件可编程的通道,并且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参考电压的大小。A/D转换电路设计如图3所示。 2.4 报警模块电路设计本设计的报警模块采用普通的蜂鸣器来完成。蜂鸣器一端接地,一端接用来驱动它工作的PNP晶体管的发射极,晶体管基极连接AT89S52的P3.3口。 2.5 键盘模块电路设计本系统中的按键主要用来设定瓦斯浓度的报警值,采用独立按键式键盘,共3个按键,它们分别与AT89S52的P2.0~P2.2口连接,平时这三个引脚输出高电平,当按键被按下时引脚变成低电平,因此,只要在软件中查询这几个引脚的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否有按键按下,从而进人相应的子程序。 3 系统软件设计系统软件主要包括系统主程序和数据采样处理子程序两部分,主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数据采样处理子程序如图5所示。 系统开机上电工作后,首先进行初始化,接着进入主循环扫描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检测到有键按下,则设定系统的瓦斯浓度报警上限值,否则直接调用数据采集处理子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主程序调用数据采样处理子程序后,就进入该子程序运行,首先启动A/D转换进行数据采样,得到的数据信号输入到AT89S52进行滤波、零点修正并计算瓦斯气体浓度值,若浓度超限则启动扬声器声音报警,否则关闭蜂鸣器并返回。 4 实验结果及分析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通常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空气中氧气浓度达到10%时,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就会发生爆炸。 根据MJC4/3.0L的技术指标(甲烷浓度为1%时,其灵敏度为20~40 Mv),因此设定瓦斯的爆炸上限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