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丝绸之路PPT3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件(30张PPT)

学习目标
1.通过解读地图,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过程及结果,认识
其重要意义,学习其为报效祖国不惧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重点
2.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绘制丝绸之路的路线;阅读课本并结合
材料,列举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内容,分析丝绸之路的
意义;归纳丝路精神的内涵,谈谈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重3.难点 阅读课本,列表归纳西域都护府设立的概况。 重点
D.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2023·湖北荆州)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 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 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C) A.汉朝科技的进步 B.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随堂练习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开通了丝绸之路
1.《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
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中把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称之为
“凿空”。对于这一举动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建立了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B.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
C. 实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理想
派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各国重新与 汉朝建立联系。
甘英出使大秦,开辟 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超的儿子班勇 继承父业,再次
出使西域。
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课堂小结
原因
匈奴严重威胁着西汉边境 西域小国林立,被匈奴奴役
丝
张骞通 西域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最终到达大月氏 路线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人教版古代史第二章两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PPT课件

鉴于此,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分析,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明 确给予肯定和否定。
(一)与匈奴的关系
秦
攻守 兼顾
攻 守
北击匈奴,收回河南地 修长城
① 汉初和亲---国力衰弱
关 西 时战 ②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
系 汉 时和 病三败匈奴 ,匈奴分裂
西域社会
物质生活
进步
班超
BC60年
西域都护
西南夷
汉武帝
九郡
百越
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 的。由于各种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但 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或否定其他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作
的贡献。因此,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而应
2010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件
两汉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 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江西泰和二中李文华整制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境内有哪些少数民族? 北方有匈奴和东胡.西方有戎.南有越等.
秦朝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 北方有匈奴和东胡.西方有月氏和羌.南 有越等. 两汉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
,
为葱两 西岭汉 域以时 。东期
也, 就人 是们 现把 在今 新天 疆甘 地肃 区玉 和门 更关 西和 的阳 地关 方以 ,西 称,
1回答下列有关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问题:
(1)西汉武帝使,(甲)曾两次出使西域。 (甲)是 谁?这个人出使西域,开辟孔道,在我国历史上称为什 么?
( 2 )试从与西域建立联系、发展国际交通与促进中西 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说明(甲)通西域的贡献。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堂小结
古 代
农耕文明的拓展: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古代文明的扩展 海洋文明的扩展:古希腊
世
促
界 帝
进
了
波斯帝国
国 古代世界的帝国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与
推
罗马帝国
文 明
动
了
文明的多领域传播:农耕技术、冶铁技术、
交 文明的交流
神话故事、雕刻艺术、字母文字流丝绸之路传播途径技 术
农 耕 技 术 冶
西亚:向东→伊朗高原 向西→希腊→西欧和北欧 向南→埃及和非洲
铁 西亚→埃及和希腊等地
技 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术
2.文明的多领域传播
领域
传播途径
神
话 西亚→希腊
艺 术
故 事 雕
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公 元 前 三 千
刻 艺
埃及→希腊
术
纪 埃 及 雕
刻
公 元 前 六 七 世 纪 希 腊 雕 刻
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 展奴隶制
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2.地方实行行省制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基督教兴起,4世纪
3.推广希腊文化
末成为国教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 4C末帝国分裂,5C后期西 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罗马帝国灭亡,东AD1453
亡
古代亚非欧文明的交流示意图 技术
思想、文化
西亚神话、西亚字母
向西
向东
政治
中央:实行帝制 地方:行省制
2.统治:
奴隶制社会
经济 发展海外贸易,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法律 罗马法
文化 4世纪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3.分裂和灭亡
由于贪污盛行,政治动荡不安;罗马国内赋税的增加及对行省的搜刮,造 成 争①力不了逐原断国渐因,内加:宫及大3世廷其纪政盟以变国后市的,的不官政满僚权,体更故系迭人和频民职繁起业;义军腐、队败奴使使隶人帝起民王义的对不负军断担队;不过官断分僚加倚集重重团;和内边娇部境宠纷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27张PPT)

造纸术
6、海上丝绸之路 (1)开通时间: 汉朝 (2)路线: (3)含义:
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诸岛
古道新途
专家点评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
大陆它经见济证、了文公化见元、证前社2会亚世发欧纪展至交之公流间元的1交6世流纪,期尤间其,是亚游欧
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它在长途贸推易推动动城大市型发城镇展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是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 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汉朝设立了西域都护,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时间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19年
目的
结果
联络大月氏 ,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 情况
加强和西域各国的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
友好往来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相同点:都增进了汉对西域的了解,为汉与西域的友好交往奠定了基础
二、丝绸之路
1、背景:
2、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
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
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立……
西域都护
西汉
公元前60年,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 属中央政权
2《丝绸之路》ppt课件

• 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 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 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 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中国使者为 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 将自己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 “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 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 的作用。
张骞拜别汉武帝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4)事情:安息国将军热情迎接中国使者, 双方交换礼物。
•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 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
• 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 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 矗立 古朴 栩栩如生 戎装 守候
• • • • 高头大马 循着 浩浩荡荡 迅疾 欢腾 作揖 陛下 商贸 绫罗绸缎 缫丝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美轮美奂 凝望 遐想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 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 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 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 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 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 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 大的路”。)
• 体会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 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 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 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 你有什么体会?
• 再读13自然段。
• 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 路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 张骞通西域》PPT课件 (2)

√
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都是奉汉武帝之命,促进西汉与西 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 提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寻求军事同盟,进攻匈奴。 4骏.张马骞、两瓜次果出、使蔬西菜域、后音,乐内、地舞与蹈西和域魔的术联等×系传日入益西密域切。,( 内) 地的 提示:应是西域的骏马、瓜果、蔬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 入内地。
探究主题2 西域都护的设置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西域传》
【探究思考】 (1)举例说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情况。 参考答案:内地精美的丝绸和铁器等产品和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骏马、瓜果、蔬 菜、音乐、舞蹈和魔术等传入内地。
探究主题1 张骞通西域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探究思考】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界定西域有关的三个标志性地名。狭义的西域指哪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哪一地区, 广义的西域又指哪里?
参考答案:①玉门关、阳关、葱岭。 ②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新疆天山南北地区。 ③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
【判断抢答】
1.玉门关和阳关是区别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的标志。( )
提示:葱岭是区别狭义西域和广义西域的标志。
2.长安是西汉都城,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大月氏人生活 的地区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 )
×
提示:汉武帝想借用西域大月氏的力量,夹击匈奴。公元前
138年,张骞奉命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
(2)为了保护往来商旅,管理西域的军事和政治,西汉在材料二中的A处设置了怎样的机构?该机构的设置 具有怎样的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2单元:丝绸之路(共21张PPT).ppt

下面欣赏 《丝绸之路》主题音乐
再次欣赏歌曲。
聆听歌曲,同学们整体感受歌曲,在节拍、节 奏、速度、力度及音乐情绪方面的基本特点。
想一想,说一说
音乐描写什么?听了之后有什么感 觉呢?
。
西域歌舞,大漠驼铃,黄沙万 里……丝绸之路早已成为历史,淡出了 人们的视线。作为经济之路,丝绸之路 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作为文化 之路,它却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值 得人们去品味、去探索,去研究,去永 久珍藏……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 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 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 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 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 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 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 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 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 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 绸之路。
作品介绍
这首乐曲是电视风光片《丝绸之路》中的配乐, 创作于1980年。乐曲用电子合成器演奏,声音的层次 和色彩比较丰富,但音响效果和交响乐队有显著区别。
电子音乐合成器
电子音乐合成器又简称电子合成器。是由电子设备代替乐队进行演奏 和进行自动化编曲的一种电子化设备. 用合成器制作声音的方法很多,起先 是把若干个正弦波振荡器连在一起,改变各自的频率、振幅,就可以产生 不同音色。后来,又采用压控方法,对频率、振幅、波形、时值、包络线 等进行调制。近年来,又采用了调频的方法,波形记忆方法,脉冲数码调 制方法等。也可以把以上各种方法混合使用。电子合成器和MIDI控制器的 不同在于一个是不需要控制软件的,一个是必须控制软件的。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美丽的丝路》中的《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学习歌曲《丝绸之路》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
2. 学会歌曲《丝绸之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高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丝绸之路》的学唱和表演,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播放歌曲《丝绸之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分组讨论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c.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进行节奏和音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用歌曲《丝绸之路》进行表演。
5.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音高,并进行示范演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丝绸之路》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谱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丝绸之路》,并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和历史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丝绸之路》的节奏和音高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终于到达了西域各国。当时出发时的
一百多随从现在只剩下一个人了。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远道而来
友好使节 盼望已久
五彩缤纷 美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奂
绫罗绸缎 丰富多彩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西域。他带着一百 多人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浩瀚的沙漠。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
别方向,日夜兼程,想躲开剽(piāo)悍(hàn)的匈奴骑兵。但还
是被匈奴骑兵发现了。战斗中,张骞一行死的死,伤的伤,活下 来的都当了俘虏。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举一动都受 人暗中监视。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张骞学会了匈奴话, 同时默记地形、道路的分布情况。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 准备着。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他们在一个黑夜里逃走了。张骞 等人马不停蹄,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jiān)熬(áo),穿过沙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不计其数 浩浩荡荡
远道而来 友好使节
夹道欢迎
一片欢腾
绫罗绸缎 五彩缤纷
丰富多彩 美轮美奂
盼望已久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 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不计其数
夹道欢迎
浩浩荡荡 一片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