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桨系统
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

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变桨系统是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用于控制风机的叶片角度,以适应不同风速下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它由电气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和叶片角度测量系统组成。
本文将介绍变桨系统的原理和维护。
首先,变桨系统的原理是根据环境气象条件和主轴转速实时监测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和功率输出,通过调整叶片角度控制风机的输出功率。
当风速较低时,变桨系统将自动调整叶片角度,使风机转矩增加,从而提高转速和功率输出;当风速较高时,变桨系统将减小叶片角度,减少风机转矩,以防止过载。
变桨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风机在不同风速下的安全运行和最大功率输出。
变桨系统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工作。
首先,需要定期检查变桨系统的电气控制部件,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电机和电缆等,确保其运行正常。
其次,需要检查机械传动系统,包括转动轴、齿轮和传动带等,保证其没有松动或磨损,并注油润滑。
同时,应定期检查叶片角度测量系统,确保测量准确,及时调整或更换传感器。
另外,还需检查电缆连接是否牢固,机械部件是否有异常噪声和振动等。
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应及时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
对于变桨系统的维护,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定期清洁变桨系统的尘埃和污垢,以防止对系统运行产生干扰。
其次,应定期校准传感器,确保测量准确。
此外,需要备好备件,以备紧急更换。
在维护期间,应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最后,为了保证变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通过数据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此外,还应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
总之,变桨系统是风力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件,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实现对风机输出功率的控制。
正确维护和保养变桨系统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需不断通过技术升级和改进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变桨工作原理

变桨工作原理一、引言变桨是风力发电机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根据风速的变化调整桨叶的角度,以最大限度地捕捉风能并转化为电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桨的工作原理,包括变桨的类型、传动系统、控制方式以及其在风力发电中的作用。
二、变桨的类型1. 常规变桨系统:常规变桨系统通过液压或电动机驱动桨叶的角度调整,以适应不同风速下的风能捕捉需求。
液压变桨系统通常采用液压泵和液压缸,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来实现桨叶的角度调整。
电动机变桨系统则通过电动机驱动桨叶的转动,实现角度的调整。
2. 主动变桨系统:主动变桨系统通过风向传感器和控制器来感知风的方向和速度,并根据预设的参数来调整桨叶的角度。
这种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风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捕捉风能。
3. 被动变桨系统:被动变桨系统是根据风的压力来调整桨叶的角度。
当风速增加时,风的压力也增加,使得桨叶自动调整为较小的角度,以减少对风的阻力。
当风速减小时,桨叶又会自动调整为较大的角度,以增加对风的捕捉。
三、变桨的传动系统变桨的传动系统是将驱动力传递给桨叶,使其能够调整角度。
常见的传动系统包括:链条传动、液压传动和电动传动。
1. 链条传动:链条传动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传动方式,通过链条将电动机或液压泵与桨叶连接,当电动机或液压泵工作时,链条传递动力,使桨叶发生角度调整。
2.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系统通过液压泵和液压缸来实现桨叶的角度调整。
液压泵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来产生驱动力,推动液压缸使桨叶发生角度变化。
3. 电动传动:电动传动系统通过电动机来驱动桨叶的转动,实现角度的调整。
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或直接连接桨叶来传递动力,使桨叶调整角度。
四、变桨的控制方式变桨的控制方式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
1. 手动控制:手动控制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来调整桨叶的角度。
操作人员根据风速的变化,通过控制开关或操作杆来改变桨叶的角度。
这种控制方式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变桨系统的工作原理

变桨系统的工作原理
变桨系统是指风力发电机组中的一种机电系统,用于调整叶片的角度,以最大化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
这种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
1. 变桨驱动机构: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组成。
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将转动力传递给叶片的桨叶根部,驱使桨叶进行转动。
2. 桨叶角度传感器:用于感知当前桨叶的角度。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角度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
3. 控制系统:根据风速、转速和其他相关参数,通过对桨叶角度进行调整,以最大化风能转化效率。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制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执行器。
主控制器负责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数据,并制定相应的桨叶调整策略。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制器。
执行器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调整变桨系统的工作状态。
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控制系统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取当前的风速和转速等参数。
2. 主控制器根据当前的参数,计算出最优的桨叶角度。
3. 主控制器将桨叶角度指令发送给执行器。
4. 执行器根据指令,调整变桨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工作状态,实现桨叶角度的调整。
5. 变桨驱动机构将桨叶转到指定的角度。
6. 控制系统持续监测风速和转速等参数,并不断更新桨叶角度,以确保风能转化效率的最大化。
通过不断调整桨叶角度,变桨系统能够根据当前的风速和转速,使得风能能够以最高效率地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提高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变桨系统介绍范文

变桨系统介绍范文变桨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风力发电机的桨叶角度,以实现风力发电机的最佳风能捕捉和发电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桨系统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类型和应用。
一、工作原理变桨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风力发电机的工作状态和风速的变化来调整桨叶角度,从而确保风能的最大化转换和最佳发电效率。
当风速较低时,变桨系统会调整桨叶角度使风能更好地捕捉并转化为机械能;当风速较高时,变桨系统会调整桨叶角度以减小风力对发电机组的影响,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二、组成部分1.桨叶:桨叶是变桨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的特点。
桨叶的角度调节直接影响到风能捕捉和发电效率。
2.变桨机构:变桨机构是用于调整桨叶角度的装置。
常见的变桨机构有液压变桨机构、电动变桨机构和气动变桨机构等。
液压变桨机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可以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桨叶角度的快速调整。
3.桨叶角度传感器:桨叶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桨叶的实际角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变桨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桨叶角度的准确控制。
4.变桨控制系统:变桨控制系统是整个变桨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桨叶角度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风速和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来调整桨叶角度。
三、类型1.常规变桨系统:常规变桨系统通过调整桨叶角度来响应风速变化,以实现风能捕捉和发电效率的最大化。
常见的常规变桨系统包括液压变桨系统和电动变桨系统。
2.主动变桨系统:主动变桨系统是基于外部风速信息来主动调整桨叶角度的变桨系统。
通过接收来自气象站或其他风速监测设备的风速信息,主动变桨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风速变化来调整桨叶角度,以实现最佳风能捕捉和发电效率。
3.响应变桨系统:响应变桨系统是基于发电机组内部状态变化来调整桨叶角度的变桨系统。
它通过监测发电机组的负载情况和发电机组的机械振动等指标,调整桨叶角度以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应用变桨系统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中。
变桨系统的组成

变桨系统的组成
变桨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组成:
1. 桨叶 (blades):变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常由玻璃纤维
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而成。
桨叶的设计和形状会影响风能的利用效率和噪音水平。
2. 转子轴承 (rotor bearings):转子轴承支持桨叶转动,并能够
承受桨叶风力和旋转时的负载。
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3. 变桨机构 (pitch control mechanism):变桨机构用于调整桨叶
角度,以便在不同的风速下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
它通常由电机、链条或齿轮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4. 桨轮轴 (hub):桨叶连接到桨轮轴上,通常使用螺栓或焊接
方式固定。
桨轮轴将桨叶的旋转动力传递给风力发电机。
5. 风力发电机 (wind generator):风力发电机将桨叶的旋转动力转化为电能。
它通常由发电机和变流器组成。
6. 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变桨系
统的运行。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风速和转子状态信息,并通过电控系统调整桨叶角度和发电机输出等参数。
7. 转子支架 (rotor support):转子支架用于支撑变桨系统的转
子部分。
它通常由塔架和轮毂组成。
塔架用于支撑整个风力发电机,并使其能够高出地面,以获得更高的风速。
轮毂连接桨
叶和风力发电机部分。
以上是变桨系统的一般组成部分,不同的风力发电机设计可能略有差异。
变桨工作原理

变桨工作原理标题:变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变桨是现代风力发电机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调整叶片的角度来适应不同的风速和风向,从而优化发电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桨的工作原理,包括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叶片角度调整原理、风速和风向检测以及变桨的效益。
一、传动系统1.1 齿轮箱:变桨系统中的齿轮箱负责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并传递给叶片。
齿轮箱通常由多级齿轮组成,通过传动比例来适应不同的风速。
1.2 转子轴:转子轴是连接齿轮箱和叶片的重要部分,它承受着旋转力和扭矩。
转子轴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制造,以确保其耐用性和可靠性。
1.3 联轴器:联轴器连接转子轴和叶片轴,它能够传递转矩并允许叶片在变桨过程中调整角度。
联轴器的设计要考虑到叶片的旋转速度和扭矩传递的平稳性。
二、控制系统2.1 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是变桨系统的核心,它负责监测风速、风向和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参数来调整叶片的角度。
主控制器采用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技术,以实现高效的风能利用。
2.2 电动机:电动机是控制叶片角度调整的执行器,主控制器通过电动机来实现叶片的旋转。
电动机的选择要考虑到扭矩输出和响应速度,以确保叶片能够及时调整角度。
2.3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风速和风向,以提供准确的数据给主控制器。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它们能够实时检测风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叶片的角度。
三、叶片角度调整原理3.1 风速检测:主控制器通过风速传感器获取当前的风速数据。
根据风速的大小,主控制器可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叶片的角度。
3.2 风向检测:风向传感器用于检测风的方向,主控制器可以根据风向的变化来调整叶片的角度,使其始终面向风的方向。
3.3 叶片角度调整:主控制器根据风速和风向的数据,通过控制电动机来调整叶片的角度。
当风速增大时,叶片的角度会增加,以提供更大的扭矩;当风速减小时,叶片的角度会减小,以避免过载。
四、风速和风向检测4.1 风速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通常采用超声波或热线等技术来测量风速。
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

变桨系统原理及维护一、变桨系统原理变桨系统是风能发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负责控制风轮桨叶的角度,以实现最佳风能转换效率。
其主要原理如下:1.控制原理:变桨系统通过感知风速、桨叶角度和发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并根据实时监测的风速变化情况来控制桨叶的角度调整,以使风轮桨叶能够始终迎向风速的最佳方向。
2.传动原理:变桨系统通过主轴和传动电机等组件完成角度调整。
其中,主轴连接了风轮和齿轮箱,通过传动电机以及相应的齿轮传动机构控制风轮桨叶的角度调整。
3.控制模式:一般来说,变桨系统可以采用定角控制模式和变角控制模式。
定角控制模式适用于大部分工况,根据实时风速的大小选择恰当的桨叶角度。
而变角控制模式则可以在遇到特定工况时,根据不同的发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来调整桨叶角度。
4.安全保护机制:变桨系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保护机制,以应对突发情况。
比如,当变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断桨叶的调整功能,确保风轮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变桨系统维护为确保变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维护措施:1.日常巡检:定期对变桨系统进行巡视,检查主轴、传动电机以及传动装置的工作情况。
特别要关注是否存在松动、磨损或损坏等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清洁保养:通过对变桨系统的清洁保养,去除积灰、杂物等异物,防止其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3.润滑维护:应定期对润滑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润滑油的质量符合要求,并及时更换润滑油,以保持传动装置的正常运转。
4.故障排除:一旦发现变桨系统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故障。
对于无法解决的故障,应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数据分析:通过对变桨系统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异常,对系统进行精确的调整和维护。
综上所述,变桨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感知风速和发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控制风轮桨叶角度的调整,以实现最佳风能转换效率。
为保证变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日常巡检、清洁保养、润滑维护、故障排除和数据分析等措施。
变桨系统的基本操作

变桨系统的基本操作变桨系统是一种高效利用风能的技术工具,它能够根据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桨叶的角度和转速,以使风能被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电能。
下面将介绍变桨系统的基本操作。
一、变桨系统的概述变桨系统主要由变桨控制器、变桨驱动机构和变桨机构组成。
变桨控制器负责监测风速和风向,根据设定的参数控制变桨驱动机构的动作,进而调整桨叶的角度。
变桨驱动机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通过液压或电动机等手段实现桨叶的转动。
变桨机构则是桨叶和驱动机构的连接部分,它能够使桨叶绕轴心转动。
二、变桨系统的基本操作步骤1.初始化:启动变桨系统前,需要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包括检查并确保变桨控制器和驱动机构的工作状态良好,检查桨叶和机构的连接是否牢固,以及确认各通信线路是否连接正确。
2.监测环境:变桨系统需要实时监测环境中的风速和风向,通常会配备风速风向传感器。
传感器将风速和风向信息传递给变桨控制器。
3.判断风速:变桨控制器接收到风速信息后,根据预设的参数判断当前风速是否超过了设定值。
如果风速低于设定值,则不需要调整桨叶的角度;如果风速高于设定值,则需要根据参数设定的规则调整桨叶的角度。
4.调整桨叶角度:当风速超过设定值时,变桨控制器会通过信号传递给变桨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调整桨叶的角度。
如果风速过大,驱动机构会将桨叶的角度调整为最佳状态,以减小风对桨叶的影响,保证风能的最大利用率。
如果风速逐渐减小,则桨叶的角度也会随之调整。
5.监测桨叶状态:变桨系统还需要监测桨叶的工作状态,包括桨叶的转速、角度以及叶片表面的磨损程度等。
如果发现桨叶存在异常情况,如转速过高、角度偏差过大或磨损过度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同时,系统也应该随时准备好进行维护和保养。
6.停止系统:当风力不足或需要对系统进行检修时,可以选择停止变桨系统的运行。
这时,变桨控制器会发送停止信号给变桨驱动机构,桨叶会被固定在一些角度上,不再调整。
三、变桨系统的注意事项1.变桨系统的操作和维护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桨开关电源NG5
• 型号:Zivan Battery Charger NG5 • 输入电压:400VAC(+/-15%) • 输出电压:60VDC • 输出电流:80ADC 优点: • 效率高; • 体积小; • 充电时间短; • 充电不受交流电源变化的约束; • 能够提供理想的充电曲线。
• • • • •
电 机 温 度
DC 60V 开关电源 U 电源开关 DC 0V
变桨逆变器 叶 片 桨 距 角
V
W
电 机 刹 车
电机 转速 反馈
变桨电机
旋转编码器 90 度 限 位 开 关 0 度 接 近 开 关
变桨控制系统实现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控制,在额定功率以上通过控制叶片桨 距角使输出功率保持在额定状态。变桨控制柜主电路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回 路,由逆变器为变桨电机供电,变桨电机采用交流异步电机,变桨速率由变桨 电机转速调节。 每个叶片的变桨控制柜,都配备一套由超级电容组成的备用电源,超级电容储 备的能量,在保证变桨控制柜内部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足以使叶片以 7°/s的速率,从0°顺桨到90°。当来自滑环的电网电压掉电时,备用电源直 接给变桨控制系统供电,仍可保证整套变桨电控系统正常工作。相比密封铅酸 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的变桨系统,采用超级电容的变桨控制系统具有下列优点: a、充电时间短; b、交流变直流的整流模块同时作为充电器,无须再单独配置充放电管理电路; c、超级电容随使用年限的增加,容量减小的非常小; d、寿命长; e、无须维护; f、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g、充电时产生的热量少。
BC3150有一个 PROFIBUS-DP 现场总线接口,可在 PROFIBUS-DP 系统中作为智能从站使用。 “紧凑型”总线端子控制器 BC3150 比较小巧而且经济BC3150 通过 K-BUS 总线扩展技术,可连接 多达 255 个总线端子。 KL1104 数字量输入端子从现场设备获得二进制控制信号,并以电隔离的信号形式将数据传输到 更高层的自动化单元。每个总线端子含 4 个通道,每个通道都有一个 LED 指示其信号状态。 KL2408(正极变换)数字量输出模块将自动化控制层传输过来的二进制控制信号以电隔离的信 号形式传到设备层的执行机构。 KL2408有反向电压保护功能。其负载电流输出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 能。每个总线端子含 8 个通道,每个通道都有一个 LED 指示其信号状态。 KL3404模拟量输入端子可处理 -10 V 和 +10 V 或 0 V 和 10 V 范围的信号。分辨率为 12 位,在 电隔离的状态下被传送到上一级自动化设备。在 KL3404总线端子中,有 4 个输入端为 2 线制型,并 有一个公共的接地电位端。输入端的内部接地为基准电位。
名称
开关电源
型号
ZIVAN
功能及端口定义
功能:将50HZ线电压400V(三相)交流电输入转换为60V直流电输出。 AUX1 C\AUX1 NO=开关电源正常输出信号
额定60V/80A
ON/OFF=开关电源工作/停止工作信号 LSENSE 电流检测通道
变频器
SW:AC2T2IFWMF145_HYSO4
变桨超级电容
• • • • • • •
型号:4-BMOD2600-6 额定电压:60VDC 总容量:125F 总存储能量:150kJ 四组串联 单组电容电压:16VDC 单组电容容量:500F
• 自动变桨:正常工作,程序 控制; • 手动变桨:调试、维护;只 有当两只叶片的位置在86度 附近,第3只叶片才能朝0度 变桨; • 强制手动变桨:调试、维护; 3只叶片都可以朝0度变桨, 不受86度限制; • Forward:朝0度变桨; • Backward:朝90度变桨
• 上面的插头:5芯线+屏蔽,24VDC, 机舱到变桨的安全链; • 中间的插头:Profibus DP现场总线, 2芯线+屏蔽,10VDC; • 下面的插头:5芯线,400VAC,机 舱到变桨系统的电源 • Profibus DP数据传输速率:3Mbit/s
Harting连接端子
变桨电机 • 类型:IM3001(3相笼型转子异 步电机) • 额定功率:4.5kW,1500rpm, S2 60min • 最大转矩:75Nm • 制动转矩:100Nm • 额定电压:29V • 额定电流:125A • 额定功率因数:0.89 • 绝缘等级:F • 转动惯量:0.0148kgm2 • 防护等级:IP54
功能:采集超级电容高低电压; X4:4=/X4:3分别采集电容高低60V/30V直流输入电压; X4:5=模块24V电源的接口;X4:9/X4:10=电压检测模拟量输出; X4:11=电流检测模拟量输出
A10自制模块
旋转编码器
1=旋边电源;3/7=正/负向SSI脉冲输入;5=清零端;8/9=速度和位移 反馈;10=反馈旋边工作正常信号;
金风1.5MW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系统介绍
作者:李磊
修改:孙伟
一、变桨系统的机械结构 二、变桨距控制的目的 三、变桨系统的硬件组成 四、变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 五、功率曲线
一、变桨系统的机械结构
控制系统
二、变桨距控制的目的
在风力发电领域中应用的几种控制方式: 定速定桨控制 (FSFP)
成本低、功率曲线较差
注意:强制手动模式中,叶片能在-2°~95°桨距角范围内任意转动,而在非强制手动模式中,若要维护 某一叶片,如叶片朝0°方向变桨,其桨距角不能小于5°,如叶片朝90°方向变桨,当碰到限位开关后, 不能再变桨,若要继续变桨,可采取强制变桨模式变桨,而其余两个叶片则要求转到桨距角不能小于86° 的位置。强制手动模式时,叶片角度不被任何限定值控制或限制,这样叶片能转到任何可能的位置,操作 不当对机械部件可能引起相当大的损害。
电机控制 及信号线
变桨系统分布结构
90度限位开关 0度接近开关 变桨电机1 旋转编码器 电磁刹车 动力电源线 连接器 变桨柜1 滑环
90度限位开关 0度接近开关 变桨电机2 旋转编码器 电磁刹车 动力电源线 变桨柜1
90度限位开关 0度接近开关 变桨电机3 旋转编码器 电磁刹车 动力电源线 变桨柜1
KL5001 SSI 接口模块可直接连接 SSI 传感器。传感器电源由 SSI 接口提供。接口电路产生一 个脉冲信号以读取传感器数据,读取的数据以字的形式传送到控制器的过程映像区中。各种操作模式、 传输频率和内部位宽可以永久地保存在控制寄存器中。 KL4001 模拟量输出模块可输出 0 V 到 10 V 范围的信号。该模块可为处理层提供分辨率为 12 位的电气隔离信号。总线端子的输出通道有一个公共接地电位端。KL4001是单通道型,适用于带有 接地电位的电气隔离信号。它通过运行 LED 显示端子与总线耦合器之间的数据交换状态。 KL3204 模拟量输入端子可直接连接电阻型传感器。总线端子电路可使用 2 线制连接技术连接传 感器。整个温度范围的线性度由一个微处理器来实现。温度范围可以任意选定。总线端子的标准设置 为:PT100 传感器,分辨率为 0.1 °C。
四、变桨系统的维护和故障诊断
4.1 变桨系统的维护 • 定期检查变桨控制支架连接螺栓和所有附件连接 螺栓是否松动,如有松动,应紧固。 • 定期检查变桨控制柜是否有破损、裂纹、焊缝开 裂等现象。 • 定期检查与变桨控制柜相连的电缆,接头是否牢 固,是否磨损,变桨控制柜风扇是否工作正常。 • 定期检查漆面的完好程度,检查门锁是否完好。 • 定期检查变桨系统90°限位开关、0°接近传感 器工作是否正常。
相同容量的定桨距和变桨距机组功率曲线的对比
三、变桨系统的硬件组成
变桨控制柜内的布局
3.1 变桨系统驱动原理
Profibus DP 状态 自动/手动切换 Beckhoff I/O system 向0度变桨 向90度变桨 手动 控制 状 态 信 息 控 制 命 令 A10电压/ 电流转换 电压 电流 信号 DC 24V DC/DC 变换 风扇 温 度 信 号 Pt100 状 态 信 号 控 制 命 令 变 桨 速 度
BC3150及beckoff模块
B C 3 1 5 0
KL 1 1 0 4
KL 1 1 0 4
KL 1 1 0 4
KL 2 4 0 8
KL 3 4 0 4
KL 5 0 0 1
KL 3 2 0 4
KL 4 0 0 1
KL 9 0 1 0
变桨控制柜中都有一个总线控制器BC3150,它是每个变桨控制系统的 核心,其内部有变桨控制程序。此程序一方面负责变桨控制系统与主控 制器之间的通信,另一方面负责变桨控制系统外围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对 变桨执行机构的控制。紧急状态下(例如变桨控制系统突然失去供电或 通信中断),三个变桨控制柜中的控制系统,可以分别利用各自柜内超 级电容存储的电能,分别对三个叶片实施90度顺桨停机动作。
型号:Zapi AC-2 电力电子器件:MOSFET 开关频率:8kHz 额定直流输入电压:60VDC 最大输出电流:450A
A10自制模块
绝对值式旋转编码器
• 25位分辨率,8192脉冲/4096 圈 • 格雷码或二进制码输出 • 自诊断功能 • 电子清零 • 可选组件:增量通道A,B;
旋转编码器
定速变桨控制 (FSVP)
叶轮转速基本保持不变、额定风速以上可以实现恒功率
变速失速控制 (VSFP)
额定风速以下可以实现最优Cp、但额定风速以上功率曲线较差
变速变桨控制 (VSVP)
额定风速以下通过控制发电机的转速使其跟踪风速,这样可以跟 踪最优Cp;额定风速以上通过扭矩控制器及变桨控制器共同作 用,使得功率、扭矩相对平稳;功率曲线较好。
限位开关
2× 1mm2 Motor 10× 1mm2
限位开关
Motor
限位开关
10× 1mm
2
8× 1mm2
8× 1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