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交
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中职语文课中,口语交际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围绕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进行探讨,分析信息化教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并设计一套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一、信息化教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1.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化教学能够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使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感受语言环境,加深理解。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3. 促进师生互动。
信息化教学可以使教师更加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参与,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1. 制定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期望,明确学生所应具备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依据这些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与资源。
2. 设计教学内容。
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的教学内容,如口语练习、情景对话等,同时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呈现这些内容,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3. 选择教学方法。
信息化教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同时结合信息化手段,如使用视频录制学生口语表达情景,进行模拟对话等。
4. 教学过程设计。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的流程和环节,尽可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如利用录音设备、视频设备等,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以下是一个针对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例子。
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进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语交际,例如自我介绍、问路、讨论问题等。
2. 培养学生使用正确语音、语调和流利口语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倾听、回应和主动发起对话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笔记本电脑或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教学工具。
2. 计算机和网络连接。
3. 学生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或手机)。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音频,展示一个日常生活场景,例如在商店购物或在餐厅点餐。
然后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对话,学生可以根据语境来理解对话的内容。
2. 提供词汇和语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词汇和常用口语表达。
可以通过幻灯片或电子白板来展示这些词汇和句子,并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3.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不同的场景下练习口语交际。
学生可以分为两人一组,一人扮演销售员,一人扮演顾客,在商店中进行对话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他们的电子设备来查找相关的信息来增加对话的真实感。
4. 录制口语对话:学生可以使用他们的电子设备录制他们的口语对话。
他们可以分组进行对话练习,并互相评价对方的口语表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评价标准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反馈和讨论:学生可以将他们的录音上传到教师提供的网上平台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学生的录音,并给予反馈和评价。
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彼此的表达方式,讨论如何改进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6.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拓展活动,例如播放一些英语学习视频或音频,让学生继续练习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口语交际问题。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反思摘要:一、引言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三、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2.学生参与度3.教学改进措施四、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我们应探索适合中职生的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二、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选择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感的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等素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3.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问卷、微课、微信群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在线学习时长、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信息化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了显著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同时,学生的语文成绩也有所提高,表明信息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学生参与度在信息化教学中,我们关注到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投入,提高学习效果。
3.教学改进措施尽管信息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不断改进。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堂纪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我们将继续探讨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论总之,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一、前言嗨,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
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话题的背景。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也是我们沟通交流的基础。
那么,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让中职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呢?这就涉及到了专业教学设计的问题。
二、专业教学设计的初衷1.1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我们要明确一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
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语文人才。
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设备进行信息处理,还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1.2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有哪些优势?通过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专业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融合的专业教学设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吧!2.1 课程设置与优化我们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梳理和优化。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知识相结合,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写作”、“网络语言表达”等。
我们还可以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和整合,使之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2.2 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与实践。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在线讨论平台等。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3 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与完善我们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写作比赛、网络语言传播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与语文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中职一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中职一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中职的课堂总是有种别样的味道,既不想死板,又得讲点实际。
信息技术和语文这两门学科,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其实结合起来,简直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你想啊,信息技术是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咱们平时都离不开手机、电脑;而语文呢,不仅仅是识字写字,它的核心是思维、语言的表达。
要是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学生不仅能学到硬技能,软实力也一点都不落下。
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把这两门看似不搭界的学科,捏合成一块儿“馅饼”。
先说说目标吧,咱们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搞定”信息技术和语文两个学科的教学任务。
你要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背诗、背课文,还是培养思维的工具。
而信息技术,不单单是学会怎么开机、上网,还是个培养现代人解决问题的利器。
咱得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可以让语文的学习更有趣,语文也可以让信息技术的使用不那么死板。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能通过课文中的人物、场景设计出自己的网页;而在学习语文的时候,能利用一些简单的编程技巧,把自己的作文制作成互动的小动画,这样一来,语文就不只是枯燥的文字,它还能动起来,能“活”起来。
再说了,学生对这些传统的知识点总是容易感到乏味,听得多了,能不走神吗?可当你把信息技术给搀和进来,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拿“写作”来说,很多学生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如果你告诉他们,写作不止是动笔纸写字,还能用电脑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小电影”,这不就让他们有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用各种图文视频工具做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你看,一个枯燥的课文,瞬间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创作天地”。
这可不是小事,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锻炼他们的创造力。
到了考试时,作文的分数也能蹭蹭上涨。
教学设计嘛,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让学生既能学到硬知识,又不失去对知识的兴趣。
语文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最好就像“鸡汤”和“面包”搭配一样,既能让人觉得温暖,又能让人有满足感。
你说,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呢?信息技术带来的创意性表达,语文则提供了语言的深度与美感。
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

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信息化的时代。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针对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信息化教学设计运用进行具体分析。
1.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信息化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口语模仿材料。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录音、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聆听,模仿各种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利用录音软件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和评测,可以帮助学生自我纠正发音错误,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2.鼓励学生的口语表达3.拓宽学生的口语话题信息化教学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口语话题。
在中职语文课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口语话题,如实景模拟对话、短视频讨论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加生活化、实用的口语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口语表达范围。
4.提高口语交际的互动性信息化教学可以增加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借助网络语音对话软件,可以让学生进行实时的语音交流,增强学生间的口语互动,提高口语交际的实践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虚拟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口语交际情景。
5.个性化教学和评价信息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和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学习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口语练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针对性的口语培训。
在口语表达评价方面,利用录音软件进行个性化评价,给予每位学生专门的口语表达建议,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口语交际的教学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和评价,提升口语交际的实践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口语交际技能的培养目标。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案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2.运用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1.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
2.运用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
2.难点: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教学方法:
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回顾已学知识。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方式。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教学过程:
1.导入: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讲授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
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巩固练习: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
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观察、口头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作业布置:
1.思考如何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
2.收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为下节课做准备。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大赛《语文》(基础模块)《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设计+说课稿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语文(基础模块)教学内容:《我愿意是急流》参赛教师:工作单位:《我愿意是急流》说课稿一、说课流程大家好!我参赛的课题是《我愿意是急流》,我的说课流程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进行: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法学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
二、教材分析《我愿意是急流》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中的一首外国爱情诗。
按照《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通过本诗的学习,使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掌握诗歌基本阅读与欣赏方法,把握诗歌特点,重在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而本文的教学要求是强化意象学习,使学生学会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培养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念,并升华到对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和本单元的教学实际及学生能力水平,我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首先是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诗歌意象,通过诗歌触动情感。
其次是能力目标: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结合专业技能,激发学习兴趣。
最后是情感目标:通过对爱情的理解升华到对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理解、感悟和表达。
四、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品读诗歌意象,把握意象特点,难点放在通过意象准确表达情感,这两点主要是完成能力目标,实现情感升华。
五、学情分析我所教的是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她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易放难收,同时也是催熟的一代,她们是外表熟透,内心却生涩的一群孩子,需要我们对她们进行更多的情感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她们制定了有效学习的四个阶段,感知、模仿、内化、应用,而这四个阶段将围绕导听诵析诉绘这一教学主线来设计我的教法和学法。
六、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我将教法和学法设计如下:1.情景教学和视听感悟:通过艳丽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名家范读营造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听读感悟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2.品读感悟和小组探究:通过朗读评价表、学案、爱情歌曲、意象来品读感悟诗歌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品味诗歌的意象美;3.绘画仿说和联想想象:通过诗句创作、绘画意象、手工贺卡制作等仿说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来感悟诗歌的情感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交流活动
获奖名单
展示选手获奖名单:
序号展示教师学校奖项1田春霞十堰高级职业学校一等奖2孟庆颜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一等奖3杨锦海宁卫生学校一等奖4张燕敏南京财经高职校一等奖5崔金韵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6黄晓娜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一等奖7林晓颖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8梁燕江苏省徐州市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9邓宇四川省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一等奖10李君宿州应用技术学校一等奖11褚晶晶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12赵欣艳河北省廊坊市工程技术学校一等奖13谢玲莉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14王月华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15肖文丽湖北省潜江市职业教育中心一等奖16史梦倩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等奖17魏永祥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18蒋勤凤合肥工业学校一等奖19张晓华陕西省镇安县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20颜开大连长兴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等奖21卢晨晨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22仇敏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一等奖
23汤辰祥苏州建设交通高职校一等奖24胡寅迪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25江薇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一等奖26朱丹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27方红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一等奖28任宁涵三门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等奖29吕娜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一等奖30刘园园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一等奖31潘秀平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等奖32刘田田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一等奖33彭静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一等奖34杨雅惠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二等奖35徐明月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百万庄校区)二等奖36陈志红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二等奖37刘子蔚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38吴箫箫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二等奖39周珍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二等奖40刘婉荣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41常静张家口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二等奖42邢明轩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二等奖43刘慧琳洛阳市第四职业高中二等奖44吴楠柘城县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45王淑娟濮阳市卫校二等奖46董艳鄂郑州国防科技学校二等奖47冯晓爽襄城区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48周艳湖南省衡阳幼儿师范学校二等奖49全苗苗湖南省茶陵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50寇梓琪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51石娟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
52唐星页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53郁春兰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54孙碧清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二等奖55李美颖延吉国际合作技术学校二等奖56孙兢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57王莹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二等奖58兰孝丰本溪市交通学校二等奖59黄子桐沈阳市城市建设管理学校二等奖60张微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二等奖61李懿芳大连市建设学校二等奖62林枫晚大连市旅游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二等奖63张刚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二等奖64温召鹏济南市公共交通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65刘秀萍青岛市房地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等奖66张丕荣青岛艺术学校二等奖67代艳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二等奖68范小彦陕西省岐山县职业教育中心二等奖69屈颖西安市鄠邑区职教中心二等奖70刘超月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二等奖71杨萧锦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二等奖72蒋思四川省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73代晶晶澄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二等奖74张玲玲池州市旅游学校三等奖75张春阳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百万庄校区)三等奖76钟飞海淀卫生学校三等奖77杨莹北京市房山区第二职业高中三等奖78李子芸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三等奖79何婉儿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三等奖80白志荣柳州市交通学校三等奖
81陈润青钦州市合浦师范学校三等奖82叶婷广西桂东机电工程学校三等奖83陈红帅深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三等奖84王冬玲泊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三等奖85李丹漯河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三等奖86姜玲湖北省鄂州市鄂州中专三等奖87尤蕾湖北省武穴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三等奖88吴佩佩湖南双峰县职业中专三等奖89郑丽娜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三等奖90徐洪伟吉林女子学校三等奖91刘亚男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三等奖92王帝辽宁省兴城市职业教育中心三等奖93冯敏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三等奖94赵爱华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三等奖95马翔山西省太原市信息技术学校三等奖96袁一如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等奖97罗丹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三等奖98赵静玉溪体育运动学校三等奖99张菊昆明市盘龙职业高级中学三等奖100姜之颖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三等奖团体获奖名单:
序号单位名称奖项1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2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优秀组织奖3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4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优秀组织奖5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6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优秀组织奖
7吉林省教育学院职成研训学院优秀组织奖8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优秀组织奖9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10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优秀组织奖11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12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13大连教育学院优秀组织奖14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15玉溪市教科所优秀组织奖16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17南京市职业教育教研室优秀组织奖18广东省职教学会语文与文秘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优秀组织奖19辽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优秀组织奖20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