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七夕背景故事

李商隐七夕背景故事
李商隐,一个聪颖的诗人,被称为“汉朝诗坛的鼻祖”,他的优
美的诗歌深入人心,更被认为是七夕的形象的象征。
关于他的七夕背景故事,有不同的说法。
有些说法认为他曾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爱情的思念,并最终对其中一位美丽的姑娘表示爱意。
另一种说法认为,他曾与一位得力的同伴一起去采花,可惜最终却失去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看出,李商隐身上带有一种把七夕这一节日赋予了爱情色彩的力量。
李商隐的诗歌是七夕上最最受欢迎的诗歌,他的故事也成为七夕的传统节日。
他常常在他的诗歌中把他的爱情比作七夕的景象,用天上的仙女,用从中国传统中流传下来的七夕传说来表达他的爱情。
如今,每当七夕到来,李商隐的古风诗歌就会响彻人们的耳边,表达着他对爱情的深情思念。
李商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爱情与七夕之间的美好关系。
对于李商隐及其情感之深,不仅在他的诗歌中,在当今七夕节日也依旧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此刻,许多人与亲友共度七夕,七夕的传统习俗也仍然存在,比如问天鹅、赏月、插花,甚至象征着攀比和向爱情发出祝愿的情侣桥,都是这个节日的精萃。
而李商隐的诗歌,也成为这个节日的灵魂,此时此刻,他的情歌伴随着人们,撩动着心弦,发出温润的爱情信息。
李商隐的七夕背景故事源于一个古老而又传奇的历史,也反映出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涵义,无论在古代汉朝,还是在今天的生活
中,爱情始终都是幸福生活的核心。
虽然李商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人物,但是他对爱情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似乎永远不会过时。
因此,无论是文艺青年,还是拥有爱情梦想的人,都可以从李商隐的故事中感受到温馨而心灵的滋味。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婉约清新的诗风和倾情的爱情诗歌而闻名于世。
他的一生中,有着几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爱情故事,是与他的初恋情人薛涛有关。
薛涛是李商隐早年的恋人,她出身名门,才艺出众,深得李商隐的喜爱。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两人最终不能在一起。
李商隐在后来的诗歌中多次提及薛涛,表达了对她深深的思念和爱恋之情。
李商隐的另一段爱情故事,是与他的妻子杜荀鹤有关。
杜荀鹤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和李商隐于长安相识,两人一见钟情。
杜荀鹤在后来的生活中,一直支持着李商隐的创作,为他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灵感。
李商隐曾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一诗,表达了对杜荀鹤的感激和爱意。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虽然有着不少曲折和遗憾,但却流淌着真挚纯粹的爱情之情。
他用他的诗歌,记录下了那些曾经美好而又短暂的爱情,抒发了他对爱情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爱情故事,不仅是李商隐一生中的重要经历,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为后世爱情诗歌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歌来表达对他爱情故事的赞美和祝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多情种子李商隐的恋爱史,一生经历过数段感情,但每段都是烂桃花

多情种子李商隐的恋爱史,一生经历过数段感情,但每段都是烂桃花李商隐的诗那叫一个多情,在晚唐如此多著名的诗人中,李商隐却能独树一帜,并且与杜牧起名合称小李杜,还能和李白、李贺齐名成为三李,这就足见李商隐在当时诗坛中的地位了,那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曾经有一位作家专门研究了一下李商隐的恋爱史,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发现,这李商隐都烂了桃了,他这一生的感情史简直可以用奇葩来形容了。
看一个人的感情史,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最早的初恋、然后是第一任、第二任、再就是婚外恋、或者是绯闻女友。
当然,上面说的这些,李商隐一个人都经历了个遍。
开成元年,李商隐20岁出头,这个时候的感情应该是初恋了,他在这个时候写了一组诗叫《柳枝五首》,在序言中,他讲述了一个叫做“柳枝”的富家女,这个富家女也是被李商隐的才华所吸引,原本柳枝主动邀请李商隐到“家中一坐”,但是李商隐愣是没去,后来再听到柳枝的消息时就悲剧了,柳枝被强纳为小妾,李商隐自然也是非常的崩溃了,但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看,这个应该是李商隐的初恋了。
李商隐的第一任妻子应该是民间的一位叫做“荷花”的女子,但是在李商隐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患上疾病,并且最终过世了,所以在之后的诗中他常常以荷花为题,荷花走后,就是李商隐的第二任了,也是著名的王氏,这个王氏可是晚唐将领王茂元的女儿,正儿八经一大家闺秀,而且历史中记载王氏美若天仙,而且聪慧伶俐,而李商隐在当时因为“牛李党争”,官位非常不稳定,所以说一直鲜花插在牛粪上这一点不为过,而且王氏为李商隐付出了很多,而且重情重义对他不离不弃。
对于李商隐来说,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而且这段爱恋最后还弄出了孩子,这个故事的女主角是一位叫宋华阳的女道士,她原本是公主身边的宫女,后来公主出家了,她也就出家了,当时李商隐在玉阳山修道,然后两个人就坠入了爱河,并且最终还生下了一个孩子。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如意,宋华阳失踪,李商隐也被逐下了山。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导语: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下面是关于李商隐的爱情故事,欢迎参考!中国古代的诗人都有一颗想要入仕的心思,但是大部分诗歌文学成就较高的文人,在仕途上都不顺利,以至于古往今来的隐逸派诗人只多不少。
李商隐也是其中的一员,虽自称是皇室宗亲,但是却无人理他,估计是很远的皇室宗亲了吧,这对他的仕途没有任何帮助。
文人都需要推荐和知遇,因为文人本身,说得不好听是生活水平比较一般,有些甚至比较穷,不事生产,根本活不下去。
前半生的他基本上平平淡淡,直到19岁时,才被当时的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赏识,令狐楚对李商隐有知遇之恩,有了一个好的靠山之后,李商隐便能专心科考,可惜的是晚唐官府渐渐腐朽,李商隐考了多次还是没考上,令狐楚的儿子一次便考上了,这当然不是才华能力的问题,大家都懂的,后来李商隐实在太烦躁,就给令狐楚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发发牢骚,当年中举,与令狐楚的施压脱不了关系。
但是可惜的是,晚唐时期牛李之争如火如荼,刚考上进士不久的李商隐被王茂元给招为了女婿,把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但是王茂元当时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
这下子,李商隐就开始被唾骂了,说他抛弃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令狐家,离开牛党去了李党,中间的波折起伏不多赘述。
李商隐的成就是诗,而且广为人知的是他的情诗。
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的表达。
诗人重感情,李商隐是其中的翘楚。
李商隐在得到令狐楚的赏识之后,便跟随在令狐楚的身边学习,令狐楚还有一个女儿,叫令狐函玉,青梅竹马的桥段就来了,但是李商隐这个人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认为自己出身不高(虽自诩李唐宗亲,但是那并没有什么作用,他自己也明白),又没钱,还没有考取功名,于是,一段姻缘便错过了。
之后,太和九年,李商隐上玉阳东峰学道,遇到了一个女道士宋华阳,李商隐有诗《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曲折的记述了这一件故事,但是超出常规戒律,道士的清规戒律可一点都不比佛教的弱,这段感情被发现后便只能悲痛分离。
心有灵犀的典故由来的故事

心有灵犀的典故由来的故事心有灵犀是指心心相印。
那么你知道心有灵犀的典故是什么吗?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心有灵犀的典故由来的故事吧!心有灵犀的典故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商隐参加了岭南节度使王茂元举行的一次宴会。
在宴会上,他认识了王茂元的小女九朝云。
朝云长得端庄秀丽,李商隐对她一见倾心,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席终人散,李商隐回到自己的寓所。
这短暂的相遇,使他难以忘怀。
于是,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他多次情不自禁地托人传递诗笺,向朝云倾吐自己的爱意,但使他遗憾的是、朝云却始终没有给他任何回音。
不久以后,朝云随家从洛阳迁居长安。
李商隐得知这一消怠,也将寓所搬到了长安,希冀能再次见到朝云。
第二年春天,李商隐独自去郊外曲江池风景区踏青游玩,碰巧,朝云带着侍女秋玉也来到曲江池畔春游。
两人邂逅重逢,李商隐不由喜出望外,而朝云在上次的宴会上,也对李商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商隐的才华和品貌,也早已使朝云心有所属。
李商隐给她的几封传情的诗笺,她也一直珍藏着。
虽然她也能写诗,却不敢用同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意。
这次重逢,终于使两人有机会相互表白了自己的爱意。
朝云含情脉脉地对李商隐说:‘‘我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我的终身大事必须得到父亲的同意,希望你能及早托人前来说媒...-”李商隐回到寓所,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
他想马上托人前去做媒,但考虑到自己至今还是个白衣秀才,怕遭到王茂元的拒绝,不由十分踌躇。
他思虑再三,想到大比之年即在眼前,便决定等自己功成名就,再托人前去求婚。
第二年,李商隐凭着自己的学识才华,果然应试及第,考中了进士。
这时,王茂元已被调任为渭原节度使,驻扎在离长安不远的泾州。
王茂元的大女婿韩畏之是李商隐的同榜进士。
李商隐得到韩畏之的推荐,被王茂元召请到渭原幕府担任书记之职。
朝云得知李商隐中了进土,并来到泾原任职,便在一天晚上约他到内宅相会。
约会的地点是在她闺房附近的一处幽静的水轩,西面是一座画楼,东面是一幢桂堂。
李商隐依约而来,两人坐在水榭中,相拥相依,畅叙相思之情。
李商隐的爱情

李商隐的爱情
李商隐一生有三段恋情。
第一段恋情是十六岁在玉阳山修道,爱上了修道公主的女官。
从年龄上来讲,那个女子应该比李商隐大几岁,但也大不太多。
唐朝公主以修道的方式独立于世俗婚姻之外,无可厚非,但是会裹挟她身边的陪侍一同进入这个体系,并占据较高的职位。
皇家教养,道家修行,玉女仙风,李商隐无可救药地爱上其中一位,迸发了最年轻最炙热的感情。
相思,相恋,聚少离多,最终因为女子的身份无法相守成为眷属。
这段感情是李商隐无题诗最初的起源,他放不下,又不能正当光明地提起,因为关系到对方的生死名节。
对于从小就缺乏亲密家庭之爱的李商隐,这段感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第二段感情是李商隐遇到的柳枝姑娘。
这位柳枝姑娘非常喜欢李商隐的诗,想让他替自己写一首,但是李商隐因为要赶考,又中途被同学偷掉行李,只好不辞而别。
李商隐之所以不隐瞒这个姑娘的存在,因为这是一段藏在心里,没有太多交集的情愫。
后来那个姑娘嫁给王侯做小妾,李商隐颇有愧疚。
因为他知道这样的婚姻对于这个女孩子意味着一生都毁了。
他甚至连一首诗都不曾写给她。
为了表达自己的惭愧,他叫同乡将自己的诗写在她人去楼空的旧居门上。
那么李商隐的第三段感情,是他24岁登进士榜,被邀请到王茂元家,看到的这位蔷薇花一样的小小姐。
这也正是李商隐感情的空
窗期。
李商隐的爱情

李商隐的爱情李商隐,从小丧父的他与母亲扶柩回乡,相依为命,在贫苦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因为好学多才,李商隐十六岁那年终得权贵令狐楚的赏识,被招为幕僚,情同父子又如师生,并和令狐楚的女儿函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
在函玉表明心迹之时,无奈李商隐自觉出身寒微,不敢接受师妹的爱意,一段约好的姻缘就此错过,成为终生憾事。
这是第一次错过。
太和九年,李商隐上玉阳山东峰学道。
于是,李商隐邂逅了宫女宋华阳,观里观外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李商隐有诗《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曲折地证明了这一段故事。
两个月的欢愉被发现后,李商隐被逐下山,宋华阳怀孕被遣返回宫。
这一段超出常规戒律的爱恋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离开玉阳山的李商隐寄居在洛阳堂弟李让山家中,一次在洛阳西郊,他遇上了商人的女儿柳枝。
柳枝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也正是以诗为媒,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
柳枝将自己上衣的长带系成结,隔墙投赠,并约了见面的日子。
但李商隐因令狐綯(令狐楚的儿子)所荐急赴长安应举,终未能见面,再次归来时,他的堂弟告诉他,柳枝已“为东诸侯娶去”。
李商隐伤感不已,作《柳枝诗》五首题在柳枝故居墙上。
这是第二次错过,这一年他二十三岁。
《杜阳杂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宝历二年,浙东貢女二人曰飞鸾轻凤。
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
歌舞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这一对姐妹花就是李商隐钟爱的宫嫔,一名飞鸾,一名轻凤。
开成元年,李商隐以羽士的身份参加王德妃的醮祭,与鸾凤姊妹相识,于是在长安水边,曲江池畔的避暑宫中开始了约会。
开成四年,文宗借追查毁谤太子的由头,来肃查禁宫,杀掉伶官侍女多名。
鸾凤二嫔因李商隐赠与的玉盘被搜到,畏罪双双投井而死。
李商隐听到噩耗,悲愤异常却又无能为力,写了许多悼念的诗篇,一场浪漫最终化成了无限的梦。
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李商隐爱情故事

李商隐爱情故事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深情的爱情诗闻名于世。
他的爱情故事,至今仍让人动容。
李商隐少年时代,家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文思
敏捷,才华横溢。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邂逅了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名叫王氏。
王氏容貌娇艳,举止优雅,深得李商隐的喜爱。
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他们相互倾诉心声,互诉衷肠,共同谱写
了一曲动人的爱情之歌。
李商隐为王氏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锦瑟》、《夜雨寄北》等,这些诗篇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然而,命运的捉弄让这段美好的爱情悄然发生了变化。
李商隐因为家族的原因,被迫离开了故乡,前往他乡谋生。
他们的爱情因此受到了考验,距离让两人的感情愈发深沉。
李商隐在异乡思念故土和心爱的人,写下了《夜泊牛渚怀古》、《无题》等诗篇,表达了对故乡和爱人的深情思念。
然而,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拉开,最终还是让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李商隐在
异乡遇到了另一位女子,而王氏也在故乡嫁给了他乡的一位贤良之士。
他们的爱情故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虽然最终没有圆满,却依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感动
了后人。
他的爱情经历,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它让人感到幸福,也让人感到痛苦。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或许并不完美,但它却是真实的,充满了情感的真挚和执着。
这段爱情故事,永远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的爱情故事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为李商隐的追忆之作,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不惑之年,他孑然一身,独上西楼,秋风拂面,往事如烟,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无限感伤的《锦瑟》,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和他曾经有过的青春年华。
写完《锦瑟》后二年,李商隐忧郁中死去,年仅四十五岁。
知道李商隐,因为他的另外两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是纪念一个叫柳枝的女子,记录他刻骨铭心的初恋。
其实李商隐是唐朝最出色的爱情诗高手。
很不幸,李商隐和柳宗元一样,八岁时父亲就已经去世,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担,十岁的时候就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他曾经是唐朝王室家族的一员,可惜像他这样沦落到民间的王室后裔太多了,他与唐王室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没有人记得他了。
少年时的落魄生活促使李商隐有一种强烈的走上仕途,求取功名的愿望,这好比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希望通过考上大学来改变他的命运一样。
父亲不在的日子,李商隐的叔叔成了他
的启蒙老师,他的这位叔叔上过太学,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只是由于性情的原因,终身不仕,过着平淡的隐居生活。
叔叔的古文非常好,在叔叔的教导下,聪明的李商隐很快就成为写古文的高手。
后来李商隐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个人在李商隐往后的人生道路中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上司等等。
这就是令狐楚。
十六七岁时,李商隐写出了两篇优秀的古文:《才论》、《圣论》。
这两篇古文很快就传到了当时在洛阳任太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的手中,同样也是古文高手的他对年纪轻轻的李商隐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很快就接见了他,并聘他为自己的幕僚。
就这样,李商隐离开了他的家乡荥阳,来到了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洛阳。
就在洛阳,他邂逅了他的初恋情人柳枝。
比之于长安,洛阳是一个更容易发生艳遇、滋生爱情的城市,只因为那里有一种名为牡丹的花,开遍洛阳的每一个角落,而洛阳的女子亦如牡丹花一样,灼灼其华。
每一个来到洛阳的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无不为洛阳的牡丹花和身如牡丹花一样的洛阳女子而叹为观止。
洛阳每年都有举办百花会的传统,期间全城出动,大摆宴席,以牡丹花作屏,把房子的梁、柱、栋、拱上都以竹筒储水,插上牡丹花,一次要用牡丹花上万朵。
洛阳的豪
门望族、官宦学士还通过赏花、赛花来评选牡丹名次,据说谁家的花开得好,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还可以加官晋级。
她是当年的牡丹花女,洛水河畔的长堤上摆满了各色花朵,姹紫嫣红,其中尤以牡丹为最,而她就是站在牡丹花丛中的绝代佳人,其妖娆妩媚之态比之牡丹更胜几分。
满街都是看花人,懂花人看门道,不懂花的人看热闹。
风流雅士,会聚一团,赏花品茗,举酒作赋,好不快活。
他看到了她,他像着了魔似的向她走近,他不敢正面看她,只是隔了牡丹花丛,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她的背影。
不料,她突然回过头来,目光正好落在他的面庞上,那一瞬间,四目相对,他七魂没了六魄,爱情产生了。
有时候爱情就这么简单,仅仅需要一个眼神,如此而已。
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叫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
她知道了他的名字叫李商隐,是客居在当时名声显赫的令狐楚府中的一位年轻有为的诗人。
他爱慕她的芳华,她渴慕他的才华,落花有意,流水有情,两个年轻人相爱了。
他们开始频繁的约会,记不清有多少次约会了,每一个次约会都是那么艰难,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阶级的人,他们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她躲避着她的父母,悄悄的和他来往。
每一次约会都是那么浪漫都是那么幸福,每一次约会他都会为她写一首诗。
每一首诗她都如获至宝,捧在怀里,晚上,枕着
它入眠。
可是好景不长,这场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两年后随风而去,柳枝被她的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她没有半点反抗能力。
最后一次约会了,从此两个人相忘于江湖。
可是,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秒钟,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
他怎么忘得了呢?于是,他为她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虽无力,也令百花残,百花虽无力,也令东风难,东风若有意,莫叫百花残,百花若有情,莫叫东风难。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对柳枝的爱情宣言。
走了柳枝,来了宋华阳。
宋华阳是李商隐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他与她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而遭到后
人的非议。
他们的爱情发生在一座道观里,李商隐和宋华阳都是修道之人。
两个修道之人发生恋情,不亚于和尚犯了淫戒,这在任何时代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商隐也是有文化修养的人,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一切得益于那个开放的朝代。
在唐朝,由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榜样作用,很多女子纷纷进入道观,明里修道,暗地里和纨绔子弟干着偷且之事。
更有开放的女子,比如鱼玄机,把道观当成了青楼,明目张胆的
诱惑一个又一个男人前来和她共渡春宵。
原以为此生只爱柳枝一人,她走了之后,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带着一颗看破红尘的心,他登上了玉阳山,企图以修道之心来减轻他失恋的痛苦。
无奈,他尘缘未了,六根未净,道术还未修完一半,他又被爱情狠狠的撞了一下腰。
他遇见了比柳枝更让他心动的如花美眷——宋华阳。
宋华阳是公主的侍女,陪伴公主到玉阳山修道,居住在西峰的灵都观里,而李商隐就居住在灵都观对面的灵隐观,两观只相隔三百余尺。
公主是不是真心来修道,我们不得而知,但宋华阳肯定不是真心来修道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有着的七情六欲,只是迫于公主的权威,她才入了道观。
于是,这个可怜的女子一面陪着公主心不在焉的研
习道术,一面在脑海里憧憬着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快点到来。
感谢上天对她不薄,就在那个春雨潇潇的午后,她遇见了她的白马王子李商隐。
当时李商隐走在路中,突然下起了雨,没有带雨具的他正在踌躇之际,一把芬芳的雨伞已经悄然举过了他的头顶,他回过头来,一双清澈的眸子炽烈的看着他。
那一刻,他忍不住牵起她的红酥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这样牵着一个陌生女子的手,漫步在雨中。
很短的一段路程,他们走了很长时间。
到了她的道观,他们分别。
她把伞送给他,目送他离开。
就是那把
伞吧,李商隐不做道士了,他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他与她,干柴遇到烈火,很快就坠入情网。
疯狂的结果是宋华阳的肚子有了他们
爱的结晶,纸包不住火,在一次干呕中,同为女人的公主觉察出了宋华阳的异样,在公主咄咄逼人的质问中,不谙世事,处于极度紧张与恐惧之中的宋华阳,把她与李商隐之间的风流韵事和盘托出。
公主的脸上只写了两个字:惊怒。
悲剧就这样发生,李商隐被公主赶下了山,而宋华阳却不知所终。
不知道结局的结局是最不好的结局,反正从那以后,李商隐再也没有见到宋华阳,也许她已经被遣回了宫,也许公主给了她三尺白绫……
站在山脚下回望玉阳山,他热泪汪汪,他永远会记得这座山,记得一个叫宋华阳的女子。
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李商隐的心开始如一潭死水。
B 他的忘年交,视他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的令狐楚看到
他的情绪低落,关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令狐楚,李商隐只有感激,没有隐瞒,尽管这属于一个人的隐私。
他把他与宋华阳的故事告诉了令狐楚,令狐楚听了他的诉说,明白了他的心,觉得李商隐也应该成家了。
一天,令狐楚把一个姓王的女子带到了李商隐的面前,问他是否满意,如果满意就结为连理。
李商隐只是麻木的点了点头,他不再奢
望爱情,只想有一个家。
与元稹一样,李商隐对王小姐的情感相当冷淡,甚至可以说没有感觉,然而日久生情,李商隐心中的那潭死水开始微澜。
慢慢地,他开始对妻子笑了,开始牵挂妻子了。
李商隐成家之后,为了生计和功名曾多次离家,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万般柔情化作了无尽的思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让一个起初不愿意回家的男人变得频
繁的回家,王小姐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
可是,就是这样的好女子,命不长久,还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不幸染病身亡。
王小姐死后,他悲痛不已,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
他开始相信宿命,他这一辈子注定没有完整的爱情。
这一年,他唯一的良师益友,令狐楚也老去,一种莫大的孤独感寂寞感侵袭了他。
他截然一身,独上西楼,眼含热泪,写了不朽名篇《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凄凉的锦瑟啊,为什么有五十根柔弦?这一弦一柱的交错声中,使
我想起了我曾经美丽的青春年华。
就像庄子梦见了蝴蝶,引起他的痴念;又宛如望帝变成杜鹃,对故土无限流连。
月华如水一样流泻在大海上,鲛人哭出了眼泪;温暖的太阳照射在蓝田上,金玉化作了云烟。
曾经多情的往事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即使在当时也感到惆怅难言。
李商隐,谨以这首诗来纪念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让我们记住她们的名字:柳枝、宋华阳、王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