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梦》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我的写作梦课文原文

我的写作梦课文原文

我的写作梦课文原文我的写作梦在绿色的邮筒前,我踮起脚,塞进一封沉甸甸的信,里面装着我的一篇作品。

就像托起双手,放飞一只鸽子,它扇动翅膀,矫健的身影飞得很高、很远。

打开明天的报纸,第一眼就会看见我的名字,还有那篇作品,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假如明天不登载,那么还有后天、大后天,我要一天天等待。

没有谁知道这个秘密。

七天以后,我自己也会把它忘得干干净净。

我已有过这样的教训。

那是一张铅印退稿信。

收到它时,心里“咯噔”一下,于是悄悄地把它夹进课本。

吹起口哨,又和伙伴们一起飞奔。

绿色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我存进去童年时代的一个梦。

(我的写作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查查字表中的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查查字表中的2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中作者的写作之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2.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梦想。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歌,在诗作中,小作者描绘了他的梦想,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又做了哪些事。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正音。

3.指名学生分小节读文。

4.说说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做了哪些事?他的梦想到底实现了么?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5.引导学生通过回答以上的问题,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学习第1.2小节: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小节。

2.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的,当时他的动作是怎样的?3.指导学生读一读作者当时的作者。

4.思考: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引导学生想象出当时的画面。

《我的理想》教学设计精品2篇

《我的理想》教学设计精品2篇

《我的理想》教学设计篇4一、习作目标:1、展开想象,畅谈理想,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树立远大的理想观。

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拟写写作提纲并按照提纲内容写习作的习惯,练习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收集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四、学习者分析:“我的理想”是一个很空泛的话题,学生往往都会说些大话、空话,不知道理想是什么,认为理想离他们太遥远,虚无飘渺,无从下笔。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

”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走进生活,去品其情趣,才会有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

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学生是富有想象力的,我们给他们提供条件,创设情境,他们便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唤起他们对理想的美好向往,形成倾诉理想的欲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理想观,让他们在写作时“有米下锅”,从而更好地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课前,老师已布置你们收集一些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说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积累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

3、、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成功。

理想是多么重要啊,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指导课,来畅谈《我的理想》。

(板书:我的理想)4、由事先准备好的学生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5、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学生自由发言)二、诉说理想,放飞梦想。

1、同学们,有人说: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灯塔,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我的梦想》作文教学设计

《我的梦想》作文教学设计

《我的梦想》作文教学设计新学期,要注重对学生们开展作文课的引导,如何给同学们上一节有趣的作文课,让学生们感受到作文课的魅力,让学生们感受到作文课的魅力,是对一个老师教是对一个老师教学的内在要求。

下面是《我的梦想》作文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让你们见个人。

(出示课件1:刘翔图片)翔图片)他是谁?(刘翔)看到这张照片你想到了什么?(这张照片是刘翔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跨栏比赛时拍的,他获得了奥运会冠军)会冠军)看样子同学们对刘翔还是非常了解的。

是的,他是中国人的骄傲,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取得了11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取得了110米跨栏比赛的金牌,那一刻是多么激动人心呀!那一刻是多么激动人心呀!你们知道吗?刘翔你们知道吗?刘翔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小的时候就有一个美好的梦想;长大当运动员,长大当运动员,在奥运会径赛项目中夺得一枚金牌!终于,他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人的梦想!的梦想!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有!)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有!)谁先说说什么是梦想?(学生讲自己的理解)谁先说说什么是梦想?(学生讲自己的理解)梦想就是在脑海中幻想你现在没有的或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梦想可能实现也可能不实现。

我的写作梦

我的写作梦
苣 山 ,山坡 上 有 矮 树 和 茅 草 , 小 : 花开 ,开 出的 小 黄 花并 不起 有 本 是 同名 异 实的 树 ,却并 不 妨
卫新 生 的 致 词 里 都 要 说 到 相 思 。

到 我 心 里 去 了 。 其 时 不 少 人 都 为 分 配 而 忙 碌 , 我 考 虑 的 是 买几 个 纸 箱 把那 些书 装 回 去 。 书 架 上 , 还 留 着 一 些 那 时 读 的 书 , 有 马 尔 克 斯 与
巢 前 的巡 游 , 或许 飞 得 不 无 酣 畅 ,真 希 望
会 有 一 只 鸽 子任 性 地 跳 出 圈 子 ,腾 空 而 起 ,
飞 出 山 外 ,飞 到 天 边 。 ”从 这篇 旧作 里 ,大 约 即 可 见 出 当 日的 心 情 :渴 望 离 开 ,甚 而
漂 泊 ,却 举 步 维 艰 。
等 报 刊 上 ,期 间还 得 到 一 些 编 辑 老 师 的 鼓 励 和 赞 许 ,
这 是 很 让人 高兴 的。 在 小 镇 呆 了六 年 后 ,几 经 波 折 , 终 于 挤 进 小 城 。 在 一 中 教 书 ,任 务 较 重 ,但 其 时写 作 的 兴 味 不浅 ,二 者 大 致 是并 行 的。 教 师 的 生活 ,大 多 时 间里 就 是 与 书 相 伴 。 对 自己来 说 ,有 书 为伴 ,除 了可 以减 去 一 些 寂
生 的 生 活 ,大 都 在 教 室 、 宿 当然 也 去逛 街 ,且 免 不 了要 逛 自我感 觉也 就 丰 富 了 。
镇 。 幸 而 有 了读 书 的 习惯 ,可 以 为我 减 去 一 些 烦恼 。
我在 《 曾经 的守 奎》 ( 表 于 《 文 天地 》 2 0 年 1 垦 发 散 01

1我的写作梦

1我的写作梦
童年是一首歌,旋律中 跳动着快乐的音符; 童年是一幅画,画卷 中描绘着多彩的岁月;
童年是一首诗,字里 行间充满了梦想与坚持。
1、我的写作梦
• 一、 读一读。
• 思考: 作者为了他的“写作梦”做了那些事? “我”把作品寄出去后,想了些什么? “我”的梦想实现了吗?
读通句子。

(六) 绿色的邮筒 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 我存进去 童年时代的 一个梦。 只要心中有 梦想,并不断 为梦想而努力 就够了。
拓 展
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个梦?
“我”的这个梦看起来遥不可及而且 没有实现,但是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 憬,表现了当代少年乐观的心态和积极 向上的精神。因为有梦才有追求,才能 激发造梦、追梦的热情和信心。

(五) 我已有过 这样的教训。 那是一张 铅印的退稿信。 “我”有过 收到它时, 心里”咯噔“一下, 退稿的经历, 于是悄悄地 把它夹进课本。 但我没有因 吹起口哨, 此沮丧和退 又和伙伴们 却. 一起飞奔。
(四) (三 ) (二) 假如明天不登载,没有谁知道 打开明天的报纸, 这个秘密。 那么还有 第一眼 后天、大后天, 七天之后, 就会看见 我自己 我要 我的名字, 也会把它忘得 还有那篇作品, 一天天等待。 干干净净。 让所有的人 都大吃一惊。 告诉我们追求之 “我”忘记 路并不是坦途,有 的是这次没有 追求之心而无执着 成功的结果, “我“投稿后的 之意,成功之门不 没有忘记的是 美好幻想。 会被敲开。 对这个梦的追
放飞鸽子 吹起口哨
扇动翅膀 夹进书本
矫健的身影
沉甸甸的信
1、我的写作梦
• 一、 读一读。
• 思考: 作者为了他的“写作梦”做了那些事? “我”把作品寄出去后,想了些什么? “我”的梦想实现了吗?

小学五年级鄂教版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鄂教版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设计

1、我的写作梦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记号。

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1.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2)“我”为什么决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2.生谈自己的发现。

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写作梦课堂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写作梦课堂教案

亲爱的读者,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写作梦教案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写作梦的概念、目的和实践方法,以及它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技能。

1.写作梦的概念在我们开始深入讨论写作梦教案之前,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写作梦。

写作梦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想到的一些灵感、想象或奇思妙想。

它与学生的写作主题和内容相关,可能是对某个词汇、某个场景或某个题目的联想、补充或转化。

写作梦对于学生写作的过程和产出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写作梦教学目的在语文课堂中,写作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写作梦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写作梦的产生;2)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和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文;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4)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3.写作梦教学实践方法在写作梦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创设情境。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影视等多种方式,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从而产生写作梦。

2)教授技巧。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拟人等,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来丰富文章的表达和想象。

3)引导发挥。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文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发挥和想象,从而产生一些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写作梦。

4)运用互联网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诗歌、小说、影视作品等,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和启示,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和丰富想象。

4.写作梦教学实践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写作梦教学的实践过程和效果,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假设我们的教学主题是“春天的花”,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春天的花海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挥和想象,产生一些与花相关的写作梦,如“这朵小花儿看起来好娇小,却像是繁衍下一代的勇士,一生不畏艰辛,展示出最美的花魂。

我的写作梦

我的写作梦

我的写作梦学习目标1、会读会写课本生字,能够用课本生字组词造句。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内容。

3、体会“我”的心情,感悟追求梦想的乐趣和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的读写及运用。

2、体会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功夫熊猫》吗?如果有,有谁能够告诉老师,影片的主人公熊猫的梦想是什么?(功夫梦,成为功夫大侠)大家说得不错,既然熊猫都有梦想,作为人类的我们更应有梦想。

今天让我们走进周基亭的这首诗,看看他拥有什么样的梦。

(板书诗题)二、读写训练,处理字词(过渡语:诗歌的语言是由句子组成的,而句子是由字词构成的。

因此,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扫清字词的障碍。

)1、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标注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对照课后的生字表修正注音。

最后指定学生上黑板完成下面的字音练习。

(对完成好的学生适当地表扬)踮(diǎn diān) 脚矫(jiǎn jiān)健登载(zǎi zài)邮筒(tǒng tōng)翅(chìzhì)膀秘(mìbì)密2、学生齐读课后生词要求:教师对易错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进行强调指导。

(1)读音:“踮”读作三声,“储”是翘舌音zǎi○1年三年五载○2记录,刊登记载转载载zài○1装,容纳装载载客○2充满风雪载途怨声载道○3且,又载歌载舞○4姓(2)字形甸半包围结构,写字时要找准重心储左中右结构,书写时注意“撇”的穿插及“讠”的大小蓄上中下结构,书写时要对齐摆正,中间的“横”要写得最宽3、量词训练(1)一()信一()作品一()鸽子一()梦一()报纸一()储蓄罐(2)用“梦”字组成的词语造句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语:在刚才的字词训练中,大家完成得非常好,值得表扬。

这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了字词及其用法。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篇作品,看看他围绕写作梦写了些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写作梦》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把上学期同学们有关理想的文章引入课堂,引发对梦想的谈话。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

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

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
(2)“我”为什么觉得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

四、你也写一首儿童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