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范文精简处理

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一、儿童颈部肿块的常见原因儿童颈部肿块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在儿童身体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感染、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淋巴结肿大。
2. 先天性颈部囊肿:先天性颈部囊肿包括囊肿性淋巴管扩张、腮裂囊肿等。
这些囊肿多数为单侧性,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囊肿的位置和范围。
3. 寄生虫感染:某些虫卵或幼虫可通过肠道进入到颈部组织,导致颈部肿块的出现。
4. 肿瘤:儿童颈部肿块中,肿瘤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肿瘤可以是良性的,如血管瘤、神经鞘瘤等;也可以是恶性的,如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二、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对于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CT和MRI等。
1. 超声检查:超声是最常用于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无辐射的特点,非常适合儿童患者。
超声可以观察颈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界等特征,对于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2. CT检查: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对于一些复杂的颈部肿块有更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例如,CT可以帮助确定颈部囊肿的内部结构、壁层特点等。
3. MRI检查:MRI在儿童颈部肿块的诊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对比,对于肿瘤的定位和评估肿瘤内部结构的特点有很大帮助。
三、结论儿童颈部肿块在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和MRI。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辅助鉴别不同原因引起的颈部肿块,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发现病变和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医学培训资料—儿童颈部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儿童颈部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讲人:高军颈部影像学检查常用方法X线平片:主要针对于气道、异物、骨质异常检查。
优点:检查速度快,大体掌握病变。
缺点:软组织分辨率低,具有射线损伤。
B超:主要针对于软组织占位检查。
优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反复检查。
缺点:对于骨质病变显示欠佳。
CT:对于颈部软组织及骨质病变检查。
优点:软组织分辨率相对高,对于骨质病变显示直观,扫描速度快。
缺点:具有射线损伤。
MR:颈部软组织病变,骨髓、骨质改变具有优势。
优点:软组织组织分辨率高,骨髓改变具有优势,无射线损伤。
缺点:无法配合检查的患儿需镇静,检查时间较长,细微骨质破坏观察困难。
颈部特点解剖同成人,间隙众多 气道柔软与成人疾病谱不同易沿组织间隙蔓延010203目录炎性病变先天性畸形肿瘤儿童颈部常见病变第一部分炎性病变腺样体肥大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是人体免疫器官。
在婴幼儿较发达,6岁时达最大程度,10岁后逐渐退化,如果持续增大则为腺样体肥大。
一般认为腺样体肥大与局部炎症密切相关。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对称性增厚,充入鼻咽腔,咽隐窝受压变窄,密度/信号均匀。
病变不累及其下方的肌肉,无骨质破坏。
咽后壁脓肿常见于3个月至3岁婴幼儿,半数发生在1岁内。
常由于咽后壁划伤,或扁桃体炎或异物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拒食,吞咽困难、咽痛、咳嗽等症状。
CT表现:颈椎曲度僵直,早期蜂窝组织炎时,咽后壁软组织普遍增厚,脂肪间隙模糊不清。
脓肿形成后,局部可见低密度区,并可见环形强化的脓肿壁,脓肿内可有气体。
矢状面显示咽后脓肿局限在咽后间隙的某一段或贯通全颈,也可沿咽后间隙蔓延至上纵隔,导致上纵隔增宽。
炎性病变—淋巴结结核肺外淋巴结结核以颈部淋巴结结核最多见。
感染途径包括由肺部及纵隔淋巴结病灶向上蔓延至颈部淋巴结群或由皮肤、黏膜接种及肺部病变血行散播所致,其中上颈部淋巴结结核多由扁桃体及鼻咽区等处结核杆菌侵入引起,而下颈及锁骨上的结核灶多由肺部结核病变侵入所致。
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引言儿童颈部肿块是儿科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各异,可能是良性或恶性病变。
影像学在儿童颈部肿块的诊断和评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儿童颈部肿块的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及其诊断意义,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儿童颈部肿块的准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非侵入性、低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也是儿童颈部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超声具有无痛、无辐射、无创、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肿块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血流情况等,对于良性或恶性肿块的初步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多次X线扫描获得断层图像的影像学技术,其在儿童颈部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CT扫描可以观察肿块的形态、密度和分布,对于骨性肿块和软组织肿块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然而,由于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较高,CT扫描应慎用,尤其是对于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情况。
MRI检查MRI检查利用磁场和无损耗的射频脉冲产生高分辨率的图像,可显示肿块的软组织结构,包括神经、血管、淋巴结等。
MRI检查对于儿童颈部肿块的诊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尤其对于软组织肿块的鉴别诊断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MRI检查较长的检查时间和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使用。
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入放射性标记物,然后通过检测其辐射释放来观察体内生物过程的影像学技术。
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儿童颈部肿块,如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评估,放射性核素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然而,由于放射性标记物可能对儿童产生潜在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慎重考虑。
儿童颈部肿块的影像学诊断意义区分良性和恶性肿块影像学检查能够帮助临床医师识别儿童颈部肿块的良性和恶性病变。
良性肿块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内部无坏死、囊性变或出血灶等异常特征。
相反,恶性肿块通常呈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匀,内部可见坏死、囊性变或出血灶等恶性特征。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范文精简处理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引言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帮助确定囊性肿块的特征和定性。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囊性肿块的大小、形状、边缘情况以及内部回声特征。
CT扫描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对于颈部囊性肿块的识别和定位非常有帮助。
通过CT扫描,可以观察到囊性肿块的组织构成、壁厚、钙化情况等特征。
MRI扫描
MRI扫描在评估颈部囊性肿块时非常有价值,尤其适用于评估囊内组织的信号特征。
通过MRI扫描,可以观察到囊性肿块的信号强度、脂肪含量、血液供应情况等特征。
活组织检查
对于某些疑难病例,影像学检查可能无法提供确切的诊断结果,此时需要进行活组织检查。
活组织检查可以通过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病理学信息。
结论
影像学检查在颈部囊性肿块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超声检查、CT扫描和MRI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关于囊性肿块的大小、形状、组织构成等信息。
对于疑难病例,活组织检查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病理学信息。
综合运用这些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颈部囊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儿童颈部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
➢ 男性青少年鼻咽部常见的良性肿瘤。该肿瘤起源于蝶腭孔区,生长于腭 骨蝶突与蝶骨翼突交界处,具有侵犯周围结构并沿自然孔道及裂隙生长 的趋势,尤其易侵犯翼腭窝、鼻腔,并可累及眼眶及颅内。
➢ 病理:主要由致密的纤维组织和扩张的血管组成,因血管壁缺乏弹性组 织而极易出血。
青少年鼻咽纤维血管瘤
增强扫描多为均匀轻度强化,少许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 ➢ MR表现:肿瘤在T1WI与肌肉等信号,T2WI因周围黏液性间质而
呈高信号,中央纤维组织呈低信号,呈现“靶症”。
淋巴瘤
➢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及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的恶性肿瘤。
➢ 根据病理和临床特点分为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病两大类 ➢ 霍奇金病分为淋巴细胞占优势型、结节性硬化型、混合细
➢ 全身均可发病,成人病灶常位于四肢和躯干,尤其是下 肢深部软组织内,儿童和婴儿以头颈部多发,尤其是眼 眶和舌部。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 为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浅分叶,增强后呈明显强 化。
➢ 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内、外常可见血 管流空现象,增强病灶显著强化。肿瘤外周的血管流空 主要位于肿瘤上下极并增粗、迂曲蜿蜒。
➢ 一般认为腺样体肥大与局部炎症密切相关。 ➢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对称性增厚,充入鼻咽腔,咽隐窝受压
变窄,密度/信号均匀。 ➢ 病变不累及其下方的肌肉,无骨质破坏。
咽后壁脓肿
➢ 常见于3个月至3岁婴幼儿,半数发生在1岁内。 ➢ 常由于咽后壁划伤,或扁桃体炎或异物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
拒食,吞咽困难、咽痛、咳嗽等症状。
➢ CT:对于颈部软组织及骨质病变检查。
➢
优点:软组织分辨率相对高,对于骨质病变显示直观,扫描速度快。缺点:具有射线损伤。
颈部肿块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资料
• 病 史 :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发展速度、有 无 疼痛等。
• 查 体 :肿块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 肿块质地、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 有无血、管杂音。
• 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 • 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快速、创伤性小,阳性率高,
• 早期淋巴结肿大,局部有红肿,压痛,尚能活动。 炎症扩散后红肿向周围蔓延,局部出现肿块,肿块 不能移动。
• 诊断根据淋巴结肿大,有明显压痛,确诊后要找寻 原发病灶。
鉴别诊断
颏下淋巴结炎要与感染的甲状腺舌骨囊肿鉴别,两者均位 于颈部正中线,后者随着吞咽而上下移动;颏下淋巴结炎 向深层扩散为口底蜂窝织炎后压迫喉部。颌下淋巴结炎可 蔓延到咽侧壁或形成咽后壁脓肿,不可忽视咽部的检查。 咽部有隆起者作试探性穿刺,遇有脓液抽吸减压。颌下部 淋巴结肿块可与鳃源性囊肿混淆,后者位于胸锁乳突肌前 沿,多在出生后即存在,穿刺液内有胆固醇结晶体。耳下 区淋巴结炎要与鳃腺炎区别,有鳃腺炎时颊部的鳃腺导管 开口处粘膜肿胀,鳃腺处有压痛。
CT增强扫 描:左侧颈 部低密度肿 块,位于胸 锁乳突肌深 面,颈后三 角区。
囊性水瘤:无痛性肿胀4周,抗炎治疗无效。
皮样、表皮样囊肿
• 好发于儿童或青年,尤以颏下区多见。 肿块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
• 肿块质地中等,界清,和表面皮肤无粘 连,触诊呈典型的坚韧而有弹性的所谓 面团样感觉。
• 穿刺可抽得乳白色豆渣样物质。
• 二者临床上难以鉴别,最后确诊靠病理 切片;囊腔内有皮脂腺汗腺等皮肤附件者, 为皮样囊肿;囊腔中如只有上皮细胞而无 皮肤附件者,则为表皮样囊肿。
颈部淋巴结炎
• 各种牙源性感染、颌骨炎症、腔粘膜感染和溃疡, 扁桃体炎和咽炎、耳、鼻、喉、眼及皮肤涎腺等的 感染,均可导致发病。
小儿常见颈部肿物的CT、MRI表现

0?0/QRLM NOçb 3203 # 0 ! f3209 # 03 !d@zn
oQRABP 69 w?='!&g¦ 55 w!§ 35 w!# 9 ` f0: ª!g# 0 ª 02 !" Q R¯©µ$¿?='úú!n 6G f4 #XÂ!&
çyèé#Ií$01458% !§!ô^°á!ñò¾ô^XYZ[! X[ô!öÞXø!öÀÃù"ÇX[ef[ú·ûç
//"Ç?='QR¯½!&gfg;` tn,GH>J)ëj/>)=>J!tÕt n,GH!cdtJ,cdGHIJ)c dgJÂ" ùy:stuvE 69 wd@zno ¦QRABP"ǽ?='P -R))$,*¿! E)¡°tú·-h Pef[TU!±{QR B°Þß_T"
X[ef[78 3204 #% 34 &% 02 '/ !)LM ,BFNDENTAZ?34 %A?02 3204
"ǽ?='P -R))$,*¿
$/abcd9ef$¾N
$ ô^kÇÆXb -R))$Y/ô^/èÕé/262222%
// a/b /Pc/Euv"ǽ?='P -R))$,*¿" de/:stuv 69 w : #Cçbd@znoAB ¦dQRÞêP"ǽ?='P -R))$,*¿!xÇ£ -R¦ )$,]^" fg/?=;`tn 53 w!fgGH> J 33 w!=>J 5 w!GH=>J 3 w!ëj/> 3 w!ÉìnLÉM0) 5 w(tÕtn 30 w!fgZ 0: w!Q ÈGH 6 w!GHÉ 3 w(cdtJ 5 w!fgcdGHIJ 3 w$ &g 0 wcdGHIJضJ%!cd gJ 0 w" fR/-R))$,ÄW~¬ÆnP=)ͨ)Z")È ¦ýØTU&89<P!Û!¡QRú·S B°Þß_T1-ÀP}Çh " hij /"Ç(?='(Þ²ez!X¥å2(ÌÍÎÏf !klmO$731$40:?:3$::6?3///_nKop&///_q4O02298120032040280931826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1.超声检查因其简便、无创,且可重复进行,故而成为颈部肿块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应用此项检查可以了解肿块的大小、部位、形态,其与周围组织,特别是邻近血管的关系;肿块为实质性还是液性;有无结节,结节边界是否规整等情况。
然而超声影像对肿瘤的诊断仍不够理想,尤其是良、恶性的鉴别尚有困难。
2.X线拍片颈、胸部的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可以观察颈部软组织块影,及其内有无钙化影,如沙粒样钙化影较常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还可了解气管有无受压移位、狭窄、肺部有无原发灶或转移灶等情况。
3.CT、MRI检查对颈部肿块的定位和鉴别,不仅具有诊断意义,更具有指导手术的意义。
可观察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密度改变,在周围组织与肿块密度对比尚小时,还可通过注射造影剂行增强扫描,提高对肿瘤的分辨率。
对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以及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颈部大血管的关系上,有独到的优越性。
4.核素扫描可用于甲状腺肿块的鉴别。
此外,对于颈前正中线肿块,有排除异位甲状腺的意义。
5.喉镜和鼻咽镜检查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多来自鼻咽、口咽、喉咽、喉部等区域,应用喉镜和鼻咽镜含纤维或电子鼻咽镜、喉镜对上述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寻找原发灶有重要意义。
发现可疑原发灶者,应行病理学活检以明确诊断。
6.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目前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穿刺后,针道种植性转移的机会极少。
可判断颈部肿块的组织来源和良、恶性,因其简便、安全,以及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目前临床被广泛应用。
7.肿块切除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肿块尽可能整块切除活检,非做楔形切除不可时,应妥善缝合被膜,防止肿瘤对创面的种植。
颈部炎症肿块病程多为7天,颈部肿瘤性肿块病程多为7个月,颈部先天性畸形肿块病程多为7年。
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患者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和中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老年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