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多用途港口之一。
大连港是中国的国际性大港,拥有48个泊位,包括15个万吨级泊位和22个集装箱泊位,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连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门户港,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任务,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现状分析1.港口规模大连港总占地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岸线超过70公里,拥有13个主要的货物专业码头和3个集装箱专业码头,港口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多种货物的装卸和储存需求。
拥有10多艘5万吨级以上散货船和200多艘集装箱船,能够满足国际大型船只的停靠需求。
2.吞吐量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一直位居中国港口前列,2018年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00万标准箱,位居中国港口第四位。
随着中国外贸的不断扩大和大连港物流效率的提升,大连港的吞吐量还将继续稳步增长。
3.物流通达性大连港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北临渤海,南濒黄海,东距日本仅300多海里,是连接中国与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的重要海上通道,由于距离俄罗斯近,是俄罗斯东北部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港,因此大连港的物流通达性非常强,具有较强的区域辐射力。
4.港口设施大连港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各类装卸机械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装卸需求,其中包括集装箱装卸设备、散货装卸设备以及液体化工品等专业装卸设备。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拥有先进的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的集装箱堆存和配载服务。
二、发展趋势分析1.不断增长的外贸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需求不断增长,大连港港口需求量不断扩大。
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外贸易产品种类和贸易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对大连港的货物吞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国家政策支持大连港是国家一级口岸,也是辽宁省的主要国际门户港,享有国家对口支援政策。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海运枢纽之一。
大连港拥有深水良港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满足大型船舶和集装箱码头的需求。
自2004年起,大连港开始实施扩建计划,通过增加码头和岸线的建设,加强了大连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发展历程大连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大连成为了中日战争的战场,日本占领了大连并将其设立为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城市。
在20世纪初期,大连港的货运量开始逐渐上升,特别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大连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重要出口港口之一。
1945年,大连归还中国后,大连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放城市。
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大连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大连港交通设施得到改善,码头和港口设施得到扩建和更新。
大连港的国际贸易得到了重视,港口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与世界上其他大港竞争。
目前的现状截至2020年,大连港已经建有15个港区,其中7个是国际级大港区,8个是主要港口区。
大连港码头总长度达到近30公里,可停泊53万载重吨以上大型船舶。
大连港已形成完整的港口产业链,货物种类涉及石油、液化气、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等多个领域。
大连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港口集散地之一,是中国海运和贸易的重要门户之一。
未来发展未来,大连港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推动中欧班列等陆路运输方式的发展,完善港口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
另外,大连港还将实施碳中和、海洋生态保护等环保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国内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大连港在保持传统货物装卸业务的同时,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多种业务,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助推大连港跨越式发展。
一、现状分析1.物流网络大连港是联合国航运组织认定的北太平洋区域船东交汇处,在进出口贸易和沿海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连港涉及到物流领域的全产业链,包括船运、货运、装卸、集疏运、仓储和配送等诸多环节。
大连港拥有岸线长达5089米的十个码头和五处岸线长达2000米的专业化液体和散货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船舶装卸作业,实现多样化的货物业务。
现有200多条国际海运航线和600多个港口航次,与全球主要港口的交流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2.板块分布大连港区分为大连港、金石滩港区、大连湾港区和神华港区四个板块。
大连港为全港物流中心,承担大连港集疏中心(主要为港口内大型生产企业和大型货主提供集装箱/拼箱、拖车、仓储、配送等一站式物流服务),是大连港物流节点的关键。
金石滩港区为大连港的重要扩展板块,战略位置优越,可达到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
大连湾港区位于渤海湾北部,设有滚装、汽车、泊位船舶修造等多个功能区,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口岸之一。
神华港区主要是煤炭物流中心,位于大连市南部的普兰店市。
3.信息化建设大连港强调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海关密切合作电子口岸、中港物流信息平台、港口ERP管理系统、国外货代中心、联合运输平台、出口货代委托书电子平台、物流证照电子市场等一系列信息化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物流信息技术体系。
这些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可以实现集中化管理和控制,促进港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物流效率。
4.容量建设大连港近年来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增了多个航道、码头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港口吞吐量。
2018年,大连港重点建设了芦屯港区机场互联港口、大连西岗至金石滩快速公路、大连西岗至大窑湾城际高速铁路等多项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加快港口、机场、铁路、高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建设,实现以大连港为中心的立体化物流网络。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资料

中国海港以及河港介绍资料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海岸线以及众多河流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海港和河港。
下面是对中国一些主要的海港和河港的介绍资料。
一、中国主要海港1.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
大连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货物集散港和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之一、大连港有丰富的航线连接世界各大洲的港口,主要运输货物包括石油、煤炭、矿石、木材等。
2.上海港:位于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货物吞吐量的港口。
上海港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扮演着重要的对外贸易和集装箱转运的角色。
上海港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完备的服务网络,同时还有丰富的内河航道连接长江经济带。
3.深圳港: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港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深圳港临近香港,与香港港口相连,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的港口网络,货物流通非常便利。
4.广州港: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最早建成并现代化的港口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广州港拥有深水航道,能够容纳大型货船,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石油、化工品、汽车等。
二、中国主要河港1.南京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长江上重要的河港之一、南京港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集散货物、旅客和液体物流的角色。
南京港的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煤炭、石油、化工品等。
2.武汉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港口。
武汉港有丰富的航道连接长江上下游各地,是中国内河航运的重要节点之一、武汉港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石油、煤炭、农产品等。
3.重庆港:位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河港。
重庆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枢纽之一,也是长江三峡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
重庆港主要货物运输包括煤炭、油气、化工品、钢铁等。
4.广州港(河港部分):广州港也是中国重要的河港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广州港的河港主要用于内河航运,连接珠江及其支流。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
目前,大连港已经形成了以旅游客运、散杂货、矿石、石油、化工品等为主的货运业务。
此外,大连港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辐射和影响力。
大连港的发展历史相当悠久,在清朝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真正规模扩大是在新中国建
立后。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大连港在8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并于2000年成为中国
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
当前,大连港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具有深水、大面积等优势。
2019年,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6万标准箱,排名全国港口第八,成为中国北
方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在旅游客运方面,大连港也处于领先地位,每年有数百万的旅
游客流通过大连港进出境。
此外,大连港还是中国著名的矿产品进口港和石油化工品输出
港之一。
大连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是围绕“一带一路”及沿海经济带建设来规划。
大连港将
深入实施“国际港口馆”的品牌战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和城市经
济发展。
此外,大连港还计划在海洋科技、海洋旅游、海洋保护等领域发力,助力大连市
走转型升级之路。
综合来看,大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货运业务相当繁忙,同时也有
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地位重要,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连港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
大的市场潜力。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它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的经济支柱之一。
大连港自开港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着辽宁省经济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大连港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升级设备、完善功能、推进环保,加速了新的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大连港的现状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位于渤海湾与黄海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大连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先进的设施和设备,这使得它成为了东北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大连港还有着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高效的作业流程,使得货物运输成本低,效率高。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大连港的货运吞吐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2019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83万标箱。
这也使得大连港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大连港的发展分析大连港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发展潜力巨大。
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大连港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一方面,大连港需要继续加强港口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升级,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效率。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与内陆的联动,打造出更加便捷的物流通道,提高物流效率。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扩大国际航线,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大连港的国际物流水平。
大连港还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港口周边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港口的建设。
为了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大连港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整体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港还需要关注全球经济的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强风险防范,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大连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总结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大连港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中国沿海城市大连的经济命脉之一。
以下是对大连港现状及发展的分析。
大连港的现状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1. 基础设施齐全:大连港拥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包括多个专业化码头,每个码头都配备有现代化的装卸设备和仓储设施。
港区内还设有铁路、公路等交通接驳设施,使得货物的流通更加便捷高效。
2. 货物吞吐量大:大连港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出口港之一,货物吞吐量居全国前列。
根据最新数据,大连港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约为300万标箱。
港口还拥有多条国际航线和内河航线,可享受到大连港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便利。
3. 多元化经营:大连港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散货港口,还积极拓展液体化学品、煤炭、粮食、钢铁、矿石等多个领域的业务。
特别是近年来,大连港加大了液化天然气(LNG)方面的投入,并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LNG接收站和储运中心,为中国能源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区位优势:大连港地处中国东北沿海,距离日本、韩国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较近,形成了与这些地区的密切贸易关系。
大连港也是“东北亚经济圈”中最大的港口之一,与中国东北三省的经济联系紧密,为大连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政府支持:大连市及辽宁省政府十分重视大连港的发展,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支持港口建设和运营。
政府积极引进外资和优质资源,为大连港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 转型升级:大连港正在加快推进港口的转型升级,致力于提高港口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目前,大连港正在推行“一港一码头、一港一口岸、一港一组织、一港一运营”改革方案,加大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提升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4. 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大连港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港口设施,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扩大港口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大连港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潜力,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也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港口之一。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港口,大连港连接着陆路和海上交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本文将对大连港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一、大连港的现状1. 港口基本情况大连港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港口总面积达到约148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和沿江两大港区。
大连港还有着深水良港的自然优势,可容纳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座集货运、旅客运输、港口服务、航运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口。
2. 吞吐能力大连港拥有54个泊位,包括28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是中国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大港口。
大连港主要货物包括煤炭、石油、矿砂、大豆、铁矿石等,其中大豆进口占据了国内市场的70%以上。
3. 经济贡献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大连港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大连港区的产业链十分发达,涉及航运、物流、加工制造、服务业等诸多领域。
大连港口贸易额在中国港口中居于前列,对国家外贸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二、大连港的发展分析1. 发展现状大连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大连港的港口设施仍需不断完善,比如需要增加集装箱码头、提升装卸效率等。
港口的货运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货物需求。
大连港还需要加强港口物流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2. 发展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大连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大连港作为东北地区的门户和窗口,将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承担着更多的货物运输任务。
大连港还将与国内其他重要港口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助力中国港口群体化、国际化发展。
3. 发展战略为了更好地发展,大连港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大连港应加快港口装备和设施的更新换代,提高港口运营效率。
大连港要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加强与国际港口的合作,拓展货运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港一、基本概况1、简介大连港地处辽宁省大连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走向世界最近的港口。
随着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港集团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现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8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50多个,实现了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的码头。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4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国内港口规模最大的油罐群,年通过能力达8000万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转分拨基地。
大连港集团的集装箱码头可靠泊14100TEU集装箱船舶,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90余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外100多个港口,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东北口岸的97%。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水深条件最好、综合效率最高的矿石专用码头,可接卸40万吨级散矿船。
凭借区位优势和深水码头优势以及完善的保税功能,大连港集团携手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作打造中国北方散矿分拨基地。
大连港集团的汽车码头是国内成长性最快的专业化汽车码头,可靠泊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年通过能力接近50万辆,业务量占东北地区港口市场份额的90%以上。
大连港集团杂货码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之一,致力于打造精品钢材、袋装粮食、煤炭转运基地。
大连港集团散粮码头通过打造产地、铁路、港口、海上及销区一体化的全程物流体系,正在成为中国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粮食转运中心。
以下为2006年至2011年(预计)的统计数据。
2、自然概貌位置:大连港位于北纬38°55′44″,东经121°39′17″。
气温:年平均气温10.4℃。
七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5℃。
一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零下5.9℃。
风:全年以北风及西北风最强,次数最多。
春、夏季以南风居多,冬季以北风及西北风最强。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
七、八、九三个月雨量集中,可占全年的三分之二。
雾:每年入春以后,雾逐渐增加,多发生在早晨。
七月份雾略多,对船舶出入影响不大。
九月份以后很少有雾。
冰:每年冰冻期为一月初至三月初,港区有的年份可有部分结冰,约为六十天,结冰厚度为五至二十毫米,对船舶航行靠泊无影响。
水文:潮汐属半日潮混合型。
历年最高潮位4.6米,最低潮位0.66米,平均潮位2.14米,平均海面1.63米。
航道:大港区航道底为淤泥,设计水深为负10米,航道宽度270米,长度2500米,吃水在10米左右的船舶可随时进出。
甘井子航道底为淤泥,设计水深负9米,宽180米。
新港原油码头航道天然航道,水深负17.5米,宽300米。
大窑湾航道天然航道,水深负10.7米,宽210米。
大连湾码头航道天然航道,水深负9.5米,宽100米防波堤:全港共有防波堤9座,总长7000米。
其中大港区的东、西、北三面有防波堤环抱,东口门宽度360余米,外国籍船舶主要在东口门进出港口。
锚地:水域内有 5 个锚地,其中货轮检疫锚地 3 个,油轮检疫锚地 2 个。
另有锚泊点 7 个,最大系泊能力为 10 万吨级船舶。
水域面积 8000 多平方米。
锚泊能力157 艘。
3、港口业务(1)中国东北最大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分拨中心大连港是亚洲最先进的散装液体化工产品转运基地。
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主要从事原油,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装、卸、仓储服务等方面业务,具备水路、管道、铁路、公路四位一体的集疏运服务优势。
大连港湾液体储罐码头有限公司由大连港股份和挪威奥德菲尔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主要从事液体化工产品转运。
油品码头的储存能力:大连港油品码头现有原油储罐35座,共350万立方米;成品油储罐39座,储存能力36.8万立方米,以及液体化工品储罐51座,11.975万立方米;总储存能力达到398.8万立方米。
(2)中国东北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是2005年9月由原大港、黑嘴子、香炉礁和大连湾港务公司整合组建的专业化公司,隶属于大连港集团。
公司从事散杂货作业有一百多年历史,过去是大连港的发源地,今天是大连港集团“六大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港区陆域面积4平方公里,港阔水深,不淤不冻,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陆枢纽。
目前,公司下设大连湾、大港、黑嘴子三个作业区,经营管理庄河港码头及国电电力庄河电厂码头。
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现有生产泊位28个(其中5万吨以上散杂货10个、煤炭专用泊位1个),年通过能力可达2000万吨;库场总面积137万平方米(其中仓库34座,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一次性堆存量可达120万吨。
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拥有各种装卸机械300多台,45吨龙门吊、50吨轮胎吊、40吨门机等世界一流的港口装卸机械设备,可满足不同货种的装卸服务。
公司主要装卸货种有钢铁、煤炭、粮食、木材、非矿等,年吞吐量已达1700多万吨。
经过精心打造,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大件、精品钢材、煤炭、大米、香蕉等装卸名牌。
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具有良好的集疏运保障系统,港区铁路与腹地的哈大线、沈大线、长大线贯通,铁路装卸线贯穿整个港区的码头和库场,日接卸火车可达800辆以上,通过铁路疏运货物超过80%。
港口管理采用SIMS、ERP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程度较高。
长期以来,大连港杂货码头公司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120个地区港口建立了海上经贸航运往来关系,是东北口岸重要的散杂货进出口转运中心和专业化码头管理公司。
(3)中国北方矿石分拨中心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承接进口矿石的主要港口。
位于大孤山半岛的大连港矿石码头公司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级矿石专用卸船泊位,吃水-23米,可靠泊目前世界上所有适航的散矿运输船舶。
其转水码头前沿水深-18.6米,接卸船型卸船为2万吨级并具备15万吨级船舶清仓作业能力,装船为1~7万吨级。
大连港矿石码头公司30万吨矿石专用码头配备了3台抓斗负荷为64吨的桥式抓斗卸船机,单台平均卸船效率为2500吨/小时。
二期转水码头配备2台额定能力为1800吨/小时的桥式抓斗卸船机(预留1台),配备1台轨道走行式装船机,能力为4500吨/小时。
堆场配备的斗轮堆取料机,堆、取料效率分别为5000吨/小时和4500吨/小时;铁路单线装车能力可达4500吨/小时,装一节车皮的时间仅为48秒。
矿石码头堆场面积为37.2万平方米,一次性可堆存矿石500万吨。
除二期堆场兼顾配矿功能外,两堆场之间还具备相互倒运的功能(预留三号堆场)。
(4)集装箱大连港是中国东北最重要的集装箱港口,拥有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85条,航班密度为300多班/月,东北三省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均在大连港转运。
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DCT)是大连港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组建的外贸集装箱码头公司。
码头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CITOS—1码头操作系统,使集装箱年处理能力达到230万标箱,连续多年被国内外港航权威机构评为中国作业效率最佳集装箱码头、亚洲最佳集装箱码头以及亚洲新崛起集装箱码头(5)客运及汽车分拨大连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客运港,其下属单位客运总公司是一个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专业客运服务公司。
多年来,大连港客运总公司在全力推进国内客滚中心和国际邮轮中心建设中,本着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原则,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经验。
曾多次荣获中国交通部颁发的“一级文明客运站”和辽宁省、大连市颁发的“文明示范窗口”等荣誉。
(6)粮食大连港散粮码头公司隶属于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大连港集团重点发展建设的“六大中心”之一——粮食转运中心,现已成为中国东北三省暨内蒙古地区粮食进出口的主要集散地。
公司主要从事粮食码头转运业务,同时兼顾水泥、煤炭、钢材、杂货等。
码头状况:堆场情况:作业效率(装卸车船最高纪录):卸车:24小时350辆装船:37小时5万吨卸船:65小时6万吨二、发展规划今年大连港集团的资本性投资总额将达179.5亿元,其中包括区域化基本建设项目、股权项目、核心港区基本建设项目三大重点板块。
在区域化基本建设方面,除长兴岛外,全部为新开工项目。
主要项目和年度进度分别是,启动太平湾港工程建设;长兴岛30万吨级原油泊位具备投产条件,原油库区一期工程建成120万立方米储罐,公共港区东区完成两个泊位水工主体工程;丹东海洋红港区启动一期工程建设等。
核心港区基本建设项目主要是,大窑湾集装箱二期工程15#泊位要具备投产条件,杂货及滚装码头迁建工程18#~20#泊位水工工程完工,后方陆域及配套工程完工,北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征林、征地和企业动迁,北防波堤、北岸疏浚和大窑湾航道北航段拓宽工程完工;新港18#—21#泊位工程完工,7#、8#原油罐组工程完工,9#灌组主体及配套工程完工,防波堤工程竣工;矿石码头泊位改造工程完工,4#堆场建成投入使用;金窑湾铁路下行疏解线和大窑湾疏港高速公路项目要完成集团承担的动迁和投资建设工作。
为全面提升港口功能,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协同周边港口各种资源功能的最佳配置,大连港集团全力推动资源整合工作向深度挺进、向广度拓展。
在渤海方向,大连港已成为锦州港第二大股东;与葫芦岛市政府及煤电企业共同组建了绥中煤炭码头公司;与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及地方钢铁企业组建了合资公司,将建设运营曹妃甸2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泊位。
在黄海翼,大连港与丹东市政府签署协议,将共建海洋红港口岸线及后方临港产业园区,打造辽东半岛东岸亿吨大港。
与此同时,大连港集团在大连市港口发展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经过积极运作,北良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在长兴岛建设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罐区工程快速推进。
目前,以大连为核心,沿渤海西进至锦州、葫芦岛、曹妃甸、秦皇岛,沿黄海东延至庄河、丹东,大连港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发展格局,并正由地区性的港口经营人向区域化的港口发展商转型。
合纵联横,通过延伸功能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实现服务物流化,堪称大连港集团又一个大动作。
通过深化与货主、铁路、船公司、港口战略协同,发挥港口、航运、代理一体化的系统优势,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构建全程化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物流增值服务,大连港不但给客户提供了“无缝式”、“一站式”优质服务,也为集团核心业务带来了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可谓一招双赢。
陆向物流体系,以腹地物流节点和铁路班列为依托,将港口功能延伸至东北腹地,目前沈阳、长春、吉林等内陆干港相继投入使用,使客户不出家门就可以尽享港口服务的便捷;海向物流体系,以航线和对方港口为重点,大连港新增了2条集装箱外贸干线,如今内贸精品航线和环渤海内支线均已步入良好运行状态。
建设功能型港口,全面提高航运服务水平,向第四代国际大港挺进,是大连港实施重大战略调整的最终目的。
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全面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被大连港人看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