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姜夔

合集下载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分析

宋元文学史试题库(四)分析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姜夔《疏影》赏析_1822

姜夔《疏影》赏析_1822

姜夔《疏影》赏析篇一:第十章姜夔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一节姜夔一、格律派/骚雅派/姜派:此派是南宋词两大流派之一。

以姜夔为代表,其余重要词人还有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与张炎等。

词作内容以男女之情、写景咏物为主,艺术上矫正南宋后期词坛学苏辛者流于粗豪,学柳秦者流于鄙俗的弊病,讲究章法、章律、追求完美蕴藉的意趣、注重音韵格律的严整和辞藻的雕琢。

二、生平简介(p145)(p89)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

屡考不第,一生未入仕途,浪迹江湖(青年时曾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往来于官宦之家,但耿介清高。

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与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都有交往,且得他们的推重。

自言:“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

存词87首,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三、词作内容1.爱情词。

(1)不写男女欢会的缠绵、快乐,多写别后的魂牵梦绕,刻骨相思。

(2)用冷色调处理炽热的柔情,将恋情雅化,既深情绵邈,又意境高远。

冷色调:词中使用冷香、冷红、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雨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来衬托离情别绪。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p146)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怀念合肥恋人,无艳遇时的旖旎风情,只有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忆恋。

把离别相思的心绪通过素白的月光,传遍整个大自然,使千山都带上了一股寒意。

2. 咏物词。

特点:将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既形神兼备,又寄托遥深,意蕴丰富。

《齐天乐·蟋蟀》:“凄凄更闻私语”、“哀音似诉”、“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一声声更苦”。

全词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同时将这份愁扩大到写思妇、游子,不幸的帝王后妃,所有失意者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古代文学2

古代文学2

第十章姜夔、吴文英第一节姜夔词恋情的雅化和语言的刚化1、姜夔对词的贡献主要在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2、姜夔的恋情词往往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艳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生脱俗的韵味。

3、移诗法入词,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刚柔相济。

他秉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造传统艳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淳雅的审美风格。

第二节吴文英一、突变性的章法结构吴文英在章法结构上,继清真词后进一步打破时空变化的通常次序,把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内;或者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错综叠映,使已经扑朔迷离。

梦窗词的结构往往是突变性的,时空场景的跳跃变化不受理性和逻辑次序的约束,且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情思脉络隐约闪烁而无迹可求。

二、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梦窗词的语言生新奇异,表现在:1)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完全凭主观的心理感受随意组合。

2)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

梦窗词字面华丽,意象密集,含义曲折,形成了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第一节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一、永嘉四灵的诗风1、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2、诗歌内容:四灵的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比较单薄,多数作品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少数是写民生疾苦和时事。

他们的诗集都取于书斋名,他们的创作局限于书斋之中。

3、诗风:1)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作品以五律为主要诗体。

由于过分注重练字琢句,四灵的多数五律虽有较精警的句子,而全篇意境却不够完整。

2)四灵在主观上想打破江西诗派的藩篱,选择了被黄庭坚、陈师道悬为厉禁的贾岛、姚合为典范,并在写作中尽量少用典故成语,都含有雨江西诗派背道而驰的意图。

3)因不满江西诗派的典型宋调,从而回到了宋初崇尚晚唐体的路上。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宋代文学

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一、填空1、“四大书院”指、、和。

2、提出“以俗为雅”命题的有、、。

3、叶夑《原诗》说:“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皆愈之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二、简答1、简述宋代的“文以载道”说。

2、简述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革新。

3、简述宋诗对唐诗的因革通变。

4、简述宋词的突出艺术成就。

第一章宋初文学一、填空1、宋初诗歌三体指、和。

2、晚唐体的盟主是。

3、《山园小梅》的作者是,其中“、”一联被称为咏梅绝唱。

4、王禹偁散文代表作有、和等。

二、简答1、什么是白体?2、王禹偁诗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晚唐体?晚唐体有哪些主要诗人?4、什么是西昆体?三、论述1、简述宋初散文复古的思潮。

2、简述西昆体主要艺术特征及缺陷。

第二章柳永与北宋词风前期的演变一、背诵篇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二、填空1、“北宋倚声家初祖”是,其“情中有思”的代表作是。

2、在宋代词史上,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其最能体现清新明畅的风格。

3、欧阳修词显示出一种新的创作方向,即词既可写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恨别,也能抒发作者,如著名的《朝中措·平山堂》。

4、成为后来豪放派滥觞的词人是,其代表作是《》()。

5、“张三中”得名是因写“,,”;“张三影”得名是因写“”、“”和“”。

6、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视张先词为“”。

7、王安石的怀古、咏史词是《》、《》。

8、近人夏敬观指出慢词“始盛于,大成于。

”9、清人冯熙说欧阳修词“疏俊开,深婉开。

”10、“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出自的《》()。

三、简答1、欧阳修词的开拓。

2、张先词新变的主要方向。

3、柳词对慢词的贡献与影响。

四、论述1、柳永词的体式、内容和语言有哪些创新?2、柳永词的主要艺术表现方法有哪些创新?影响如何?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新一、背诵篇目:《醉翁亭记》。

二、填空1、欧阳修议论文《》揭露批评高若讷的卑劣行为,《》针对保守势力驳斥了其谬论;其记叙文如《》一类历史散文言之有物,其亭台记代表作是《》,其文赋代表作是《》;其散文中《》最为简洁流畅、纡徐委婉、平易自然。

《中国古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第10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文学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第10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文学创作
二、白石道人诗论
1、诗法: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 不异。
2、讲妙境: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 自然高妙。
3、诗味:诗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
二、姜夔词的清空、骚雅特点
1、姜夔词词语使用和前人的明显区别。
姜夔词中“红”、“香”、“云”、“雨”等词与传统词人 运用的比较。 《忆王孙》: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 由。…… 《念奴娇》:“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 2、姜词写景抒情的清空特点 ❖ 《扬州慢》序: ❖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 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二、吴文英创作
1、咏史怀古词
《高阳台·过种山即越感慨重游。弓折霜寒,机心已 堕沙鸥。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最无情, 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 雾掩山羞。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年年古苑西风到, 雁怨啼、绿水葓秋。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 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 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浓挚。”
❖ 况周颐《蕙风词话》:“重者,沉著之谓,在气格,不在字 句,于梦窗词庶几见之。……梦窗与苏、辛二公,实殊流而 同源。其所为不同,则梦窗致密其外耳。”
第三节 南宋后期重要作家
❖ 一、永嘉四灵与江湖诗人
❖ 1、永嘉四灵
❖ 三、吴文英词质实、密丽的风格特色
❖ 意象密集、词藻浓艳、用典繁复、喜用代字。
❖ 四、吴文英创作主张:
❖ 1、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 ❖ 2、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缠令之体。
3、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 ❖ 4、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第五编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五编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宋亡以后,词坛上是一片苦调哀音,连刘辰 翁词也是字字悲咽。唯有民族英雄文天祥, 以他那视死如归的崇高气魄、激越雄壮的歌 喉,高昂地唱出了民族的尊严和志气。

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 都力求醇 雅。
第二节 争奇求异的吴文英

吴文英 (1207? —1269?),字君特,号梦窗 ,又号觉翁,四明鄞县 (今浙江宁波) 人。

吴文英一生的心力都倾注在词的创作上。 首先是在艺术思维方式上,往往改变正常的思 维习惯,将常人眼中的实景化为虚幻, 将常 人心中的虚无化为实有,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 和联想,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王沂孙的词艺术技巧比较高明,将咏物词 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 词旨隐晦,也是一大缺陷。

张炎 (1248—1322?) 的词集名《山中白云 词》,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相近,故与 白石并称为 “双白”。
张炎词的总体成就与王沂孙相当,但取径较宽 阔,词境也比王词丰富而明畅,对清初浙西词 派的创作影响甚大。 张炎论乐理和论词艺词法的词话著作 宽阔,在表现社会生 活的广度上较之辛弃疾又有所拓展,如 《贺 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写联络北方义兵以定齐 鲁的 “公事”;《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 》写到南方少数民族的起义,都是从未有人 关注过的现实题材。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写到南方少 数民族的起义,都是从未有人关注过的现实 题材。

刘克庄词也富有艺术个性,风格雄肆疏 放。 如《沁园春·梦孚若》。

陈人杰 (1218—1243) 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 的词人,享年仅二十六岁。 他现存词作31 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 见的用调方式。

刘辰翁 (1232—1297) 在总体倾向上也是继承 稼轩的遗风,他的独特性在于吸取了杜甫以 韵语记时事的创作精神,用词来表现亡国的 血泪史。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 第一节 姜夔 • 第二节 吴文英 • 第三节 宋末其他词人
南宋词人
• 创作时代 江湖词人:孙惟信、刘克庄、吴文英、陈人
杰 遗民词人:刘辰翁、陈允平、周密、文天祥、
王沂孙、蒋捷、张炎 • 创作倾向
辛派: 孙维信、刘克庄、陈人杰、刘辰翁、 文天祥
雅词:吴文英、陈允平、周密、王沂孙、张 炎
• 张先郎中字子野,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 衰。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 余,视听尚精强,家犹畜声妓。子瞻尝赠 以诗云:“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 燕忙。”盖用张氏故事戏之。(叶梦得 《石林诗话》)
• 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
• 灵岩山,即古石鼓山,又名砚石山……按 《吴越春秋》等书云,阖闾城西有山,号 砚石山,高三百六十丈,去人烟三里,在 吴县西三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 屧廊。(范成大《吴郡志》)
• 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 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 云不用。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 “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汉 武故事》)
• 小红,顺阳公青衣也,有色艺。顺阳公请 老,姜尧章夔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 尧章制《暗香》、《疏影》两曲。公使二 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尧章归吴兴,公寻 以小红赠之。其夕大雪,过垂虹,赋诗曰:
“自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 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里桥。” 尧章 每喜自度曲,吹洞箫,小红辄从而和之。
• 堕日昏曀东南倾,雷塘风吹草木腥。(陆 游《题十八学士图》)
• (灵岩)山上旧传有琴台,又有响屧廊, 或曰鸣屐廊。以楩梓藉其地,西子行则有 声,故以名。(朱长文《吴郡图经续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第一节姜夔一、格律派/骚雅派/姜派:此派是南宋词两大流派之一。

以姜夔为代表,其余重要词人还有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与张炎等。

词作内容以男女之情、写景咏物为主,艺术上矫正南宋后期词坛学苏辛者流于粗豪,学柳秦者流于鄙俗的弊病,讲究章法、章律、追求完美蕴藉的意趣、注重音韵格律的严整和辞藻的雕琢。

二、生平简介(p145)(p89)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

屡考不第,一生未入仕途,浪迹江湖(青年时曾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合肥,湖州和杭州),往来于官宦之家,但耿介清高。

精于书画、擅长音乐、能诗善文,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与当世名流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都有交往,且得他们的推重。

自言:“凡世之所谓名公巨儒,皆尝受其知矣”。

存词87首,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三、词作内容1.爱情词。

(1)不写男女欢会的缠绵、快乐,多写别后的魂牵梦绕,刻骨相思。

(2)用冷色调处理炽热的柔情,将恋情雅化,既深情绵邈,又意境高远。

冷色调:词中使用冷香、冷红、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雨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来衬托离情别绪。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p146)燕燕轻盈,莺莺娇软。

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

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怀念合肥恋人,无艳遇时的旖旎风情,只有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忆恋。

把离别相思的心绪通过素白的月光,传遍整个大自然,使千山都带上了一股寒意。

2. 咏物词。

特点:将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既形神兼备,又寄托遥深,意蕴丰富。

《齐天乐·蟋蟀》:“凄凄更闻私语”、“哀音似诉”、“侯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一声声更苦”。

全词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同时将这份愁扩大到写思妇、游子,不幸的帝王后妃,所有失意者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

《暗香》《疏影》:看似咏梅,实写对恋人的怀念,在怀人的伤感中寄托身世飘零的悲哀。

3.写家国之恨、黍离之悲,含蓄委婉,情调低沉伤感。

《扬州慢》(淮左名都)(p195):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诗经·王风》篇名。

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四、艺术特色白石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清空、骚雅为基本特征。

清空:用笔灵动,虚处落墨,不着实处,点染其情韵并将自己的感受融合进去。

《疏影》:“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不刻画梅花的状貌,而设想它是王昭君的幽魂所化,取其神韵。

骚雅:比兴寄托,含蓄蕴藉,余韵悠长。

咏物状景词,所写多不是客观景物,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怀抱,预示了国家的衰亡。

(2)以凄清素洁的物象,营造出一种“幽韵冷香”的意境。

词中多取冷月、寒碧、幽香、烟云等清冷意象,寄寓作者的身世之感及怀人之情。

(p147)“淮南皓月冷千山”、“冷月无声”、“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3)语言方面:A. 语言风格淡雅素净。

既扫除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破除苏辛词派粗犷的流弊。

B.善于用典。

能变熟为生,化俗为雅。

C.善于用虚字。

《疏影》:“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各句首连用“还”、“又”、“等”、“重”、“已”,把时间关系错落开来,一推一挽,给人以动荡的感受。

(4)精通音律,注重词法,格律严密,音节谐婉。

“自制曲”:因词谱曲,声情并茂。

“自制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阙多不同。

”(《长亭怨慢》序)实现了词的音乐美和词人情感律动的高度和谐。

(5)表现手法:善用通感、联觉思维,侧向思维等。

(p14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清角吹寒”;“冷月无声”。

《扬州慢》从侧面着笔写扬州的残破。

(6)善作小序(p148)姜词大多有精美风趣的小序,与词相配,一散一韵,情意相发,珠联璧合。

总结:姜夔在豪放词风独盛的南宋中叶另树一帜,为传统词的发展开拓出新的词境,并在婉约、豪放之外别立一宗,开创了新的词派――格律词派(骚雅派、风雅派)。

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南宋后期词人乃至清代浙西词派都有极大的影响。

五、作品赏析《扬州慢》(淮左名都)(p195):..\曲\扬州慢.mp3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主题: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

姜夔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发为吟咏,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2>赏探:上片侧重写景,以景现情。

听觉所闻:清角悲吟,触觉所感:寒气逼人,视觉所见:“荠麦青青”与“废池乔木”,交织在一起,统一在“空城”里。

化景物为情思,把景中情与情中景融为一体。

下片侧重抒情,多化用前人诗句,委婉含蓄。

<3>艺术:a.善于化用前人诗句。

“豆蔻”“青楼”“二十四桥”,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既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又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b.善用对比。

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

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

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

c.善用去声字。

姜夔精通音乐,常在领头、换头处用去声字发调,如“过”等,响亮悦耳,跌宕飞动之美。

第二节吴文英一、生平作品p149 p202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他是一位颇为独特的江湖游士,虽放浪江湖,然足迹未离江、浙;虽以布衣终老,却长期充当一些权贵的门客与幕僚,非官又非隐;虽曳裾侯门,但只为衣食生计,而不为仕进投机钻营,尚保持着清高独立的人格。

存词341首,有词集《梦窗甲乙丙丁稿》。

二、内容:恋情、咏物写景、伤今怀古、应和酬唱。

无特别之处,受当时社会环境之影响。

三、艺术:1、艺术思维方式上:善于通过奇特的艺术想象和联想,创造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p149)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

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

——《八声甘州》2、在章法结构上:继清真词后进一步打破时空变化的通常次序,把不同时空的情事、场景浓缩统摄于同一画面内;或者将实有的情事与虚幻的情境错综叠映,使意境扑朔迷离。

(p151)3、语言生新奇异,密丽深幽。

A.语言的搭配、字句的组合,往往打破正常的语序和逻辑惯例。

(p151)B.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

描摹物态、体貌、动作,很少单独使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而总是使用一些情绪化、修饰性、感极强的偏正词组。

(p151)第三节宋末其他词人一、周密(p153)(p209)号草窗(1232~1298?),与吴文英并称“二窗”。

存词153首,有《蘋洲鱼笛谱》、《草窗集》。

1.内容:宋亡前:流连风月的闲情雅趣。

《木兰花慢》:西湖十景宋亡后:写凄苦幽咽的情思。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逃到绍兴后所作。

2.艺术风格:融汇白石、梦窗两家之长,形成了典雅清丽的词风。

二、王沂孙(p213)(p153)号碧山,现存64首词。

《花外集》。

1.内容:工于咏物。

咏物词即占了34首。

2.特点:A、善于隶事用典。

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

B、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

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深远的寄托。

身世之感,故国之思。

《眉妩·新月》:千古盈亏休问。

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故山夜永。

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新月,寄托着词人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

《齐天乐·蝉》:“枯形阅世”、“独抱清高”的蝉,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3.影响: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

4.缺点:词境狭窄,词旨隐晦,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

三、张炎(p219)(154)《山中白云词》1.内容:高雅地摹写风月;凄楚地备写身世盛衰之感。

2.风格:前期词风清雅疏朗,与白石并称“双白”。

后期词凄凉怨慕。

3.理论:《词源》。

a提出“清空”、“骚雅”等概念;对宋代词人词作优劣得失进行评论。

4.代表作:《高阳台·西湖春感》借描绘西湖暮春之景以抒发国破家亡之痛。

《解连环·孤雁》借离群孤雁抒发入元后凄苦心态。

“张孤雁”。

5.影响:清初浙西词派。

四、蒋捷(p215)(154)号竹山,存词99首,有《竹山词》。

1.内容:a. 表现亡国遗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异族统治的不满情绪。

《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贺新郎·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b. 表现亡国后遗民们飘泊流浪的凄凉感受和饥寒交迫的生存困境。

《贺新郎·兵后寓吴》。

2.艺术:a. 词风既清奇流畅又含蓄蕴藉。

《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b.情感基调不一味低沉阴暗,有的词作格调清新,乐观轻快。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和《昭君怨·卖花人》写折花和卖花,富生活情趣。

3.影响:清初阳羡派。

五、辛派后劲南宋末期仿效辛弃疾的词人,为与辛派词人区别开来,我们称之为“辛派后劲词人”。

1、刘克庄(p155)(p94)<1>生平作品:刘克庄(1187~1269),号后村。

是辛派后劲中成就最大的词人,同时也是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2>内容:a.“不涉闺情春怨”,以国家命运为念。

词中充满一股强烈的危机感。

“作么一年一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

叹几处、城危如卵。

”(前调《杜子昕凯歌》)“新来边报犹飞羽,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