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5讲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C【详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 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答案】B【详解】A. 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B. 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C. 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D.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答案选B。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说播课课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氮及其化合物说播课课件
核心考点
(1)氮元素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氮气分子结构和性质 (3)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高考考频
年份 2024 2023 2022 2021
题号
山东卷14题 江苏卷6题 湖南卷7题
广东卷4题 湖南卷15题
考察 内容
氮氧化物的尾气 氨气的制备
处理
氮气的用途
氮及其化合物间
我真来题命再题现 自主构建模型
(2024年湖南卷)15. 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
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装置如下:
根据情景,命 制一道合适的
高考题
我真来题命再题现 自主构建模型
(2024年湖南卷)15. 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 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装置如下:
(4)装置Ⅰ和Ⅱ中
(2023·湖南,15)金属Ni对H2有强吸附作用,被广泛用于硝基或羰 基等不饱和基团的催化氢化反应。
已知:①雷尼Ni暴露在空气中可以自燃,在制备和使用时,需用 水或有机溶剂保持其表面“湿润”;
(6)反应前应向装置Ⅱ中通入N2一段时间, 目的是_排__除__装__置__中__的__空__气__,__防__止__雷__尼__N_i_自。燃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碱液吸收法
歧化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烟
O2+H2O 烟雾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
n(NO2)≥n(NO)
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
链真接题高再现考 应用构建模型
真题再现
人教版必修二P18
7.在NO2与水的反应中,( D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复习目标]1、能从物质类别、氮的化合价变化理解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能从含氮物质的性质和转化的视角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氮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物质的种类较多,在复习时要从物质类别和价态变化理解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含氮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典型物质间转化方程式再落实。

(1)工业合成氨: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2)实验室用NH 4Cl 固体制NH 3:2NH 4Cl +Ca(OH)2=====△2NH 3↑+2H 2O +CaCl 2;(3)NH 3的催化氧化: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4)NO 2溶于水:3NO 2+H 2O===2HNO 3+NO ;(5)Cu 溶于稀HNO 3: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6)Cu 溶于浓HNO 3: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7)炽热的炭在浓硝酸中燃烧: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8)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 3=====光照4NO 2↑+O 2↑+2H 2O 。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 .雷电作用下N 2与O 2发生了化学反应C .在氮的循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答案C 解析工业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雷电作用下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NO,故B正确;在氮的循环中,工业合成氨、雷电作用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如氨气可合成尿素,故D 正确。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课时5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课标)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课时5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
Ca(NO3)2的含量升高。 (4)酸性条件下NO2-发生歧化反应。
答案 c(N2O3) (1) c(NO)· c(NO2)
(2)使尾气中的 NO、NO2 被充分吸收 Ca(OH)2 (3)排放气体中 NO 含量升高 产品 Ca(NO2)2 中 Ca(NO3)2 含量升高 (4)3NO2-+2H+ ===NO3-+2NO↑+H2O
(3)据NO+NO2+Ca(OH)2===Ca(NO2)2+H2O可知参加反应 的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如果n(NO)∶n(NO2)> 1∶1,剩余的NO不能被吸收,排放的气体中NO含量升高; 如果n(NO)∶n(NO2)<1∶1,则发生反应:4NO2+
2Ca(OH)2===Ca(NO2)2+Ca(NO3)2+2H2O,产品中
课时5 氮及其化合物
最新考纲
1.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 用。2.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 影响。
考点一
氮气及其常见氧化物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氮的固定
2.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放电 N2+O2=====2NO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 ①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
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高温、高压 N2+3H2 2NH3 催化剂 ②与氢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合成
氨的反应原理)
3.氮的氧化物 NO2 、 N2O 、 _____ NO 、 _____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_____ N2O4 、N2O3、N2O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_______ N2O3、N2O5 。 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比较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4-4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训 练 · 高 效 提 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 提示: ①N2 + O2 ===== 2NO ③3NO2+H2O===2HNO3+NO
O2―→O3,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作氧化
训 练 · 高 效 提 能
剂, A 项正确, B 、 C 项错误; O3 与 O2 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属同素异形体,D项错误。 答案 A


高考总复习· 化学
第四章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 都能稳定存在 B.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第四章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训 练 · 高 效 提 能


高考总复习· 化学
第四章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考纲 及应用。
点击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 的影响。
训 练 · 高 效 提 能
菜 单
训 练 · 高 效 提 能
高考总复习· 化学
第四章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题组二
考查氮的氧化物的相关计算
3.如下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 是混合物 ) ,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 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练:第15讲氨和铵盐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练:第15讲氨和铵盐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练:第15讲氨和铵盐一、单项选择题1.(海淀区期末)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做保护气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解析:本题考查氮气的性质及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元素的过程;蛋白质腐败后可产生氮气;由于N2很不活泼,故可作为保护气,不参与化学反应,也无循环可言。

答案:C2.(沈阳模拟)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243错;C项也可能是MgCl2溶液;NH3本身不能电离出OH-,因此NH3不是碱,NH3·H2O才是碱。

答案:A3.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共存且能用碱石灰或浓硫酸来干燥的气体是()A.NH3、N2、H2B.HCl、NH3、CO2C.H2、O2、N2D.SO2、H2S、O2解析:HCl与NH3、SO2与H2S不能共存,排除B、D;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排除A,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4.已知24%的氨水的密度为0.91 g/mL,12%的氨水的密度为0.95 g/mL。

现将100 g 24%的氨水与100 g水混合,下列对所得溶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 gB.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C.所得溶液的体积大于原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D.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原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解析:m(aq)=100 g+100 g=200 g,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w=24%×100 g-1=210.5 mL,V1+V2=100 mL+100 g+100 g=12%,V(aq)=200 g/0.95 g·mL100 g/0.91 g·mL-1=209.9 mL<210.5 mL。

高考化学重难点手册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五 氮元素的单质、氧化物及硝酸 含解析

高考化学重难点手册之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五 氮元素的单质、氧化物及硝酸 含解析

本专题重要知识有N2、NO、NO2、HNO3的性质及用途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明年的高考会以氮的氧化物所造成的硝酸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和工业合成氨、制硝酸等生产流程为背景,考查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应用。

一、氮气及氮的氧化物1、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化学性质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NO NO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无味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毒性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有毒溶解性不溶于水与水反应化学与O2反应2NO+O2=2NO2性质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破坏臭氧层二、硝酸1、物理性质气味颜色挥发性溶解性刺激性无色,久置呈黄色易挥发与水互溶2、化学性质(1)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与金属反应时不产生H2)(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易分解:4HNO3(浓)4NO2↑+O2↑+2H2O①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原因是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的缘故.②浓HNO3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且置于冷暗处,瓶塞不能用橡胶塞。

(3)强氧化性光照或3、用途: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染料、炸药等。

【典例1】【2015北京理综化学】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的是( )图)的说法不正确...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答案】A【考点定位】非金属元素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涉及氮的固定、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课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共80张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5课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共80张PPT)
NO2 __红__棕___色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
化学性质
数学 低段
第15课 一张图 学透 NO、NO2
2NO + O2
2NO2
可 用 于 检 验 NO ( 通 入 O2 , 无 色 气 体变为红棕色)
5
一张图学透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化学性质 NO
制备NO时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不反应
N2既能与O2反应又能与H2反应,但不是常温下:
高温、高压
N2 + 3H2 催化剂 2NH3 故B项错误。
N2
+
O2
放电
═══
2NO,
第15课 第(1)题
P106
21
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2014海南单科) N2与O2均能与灼热的镁粉发生反应:
N2 + 3Mg

═══
Mg3N2
O2
+
NO、NO2
用NaOH处理NO2尾气
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NO、NO2不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O2、N2O4、N2O3、N2O5, 是酸性氧化物 其中硝酸酸酐是_N_2_O__5 __
7
一张图学透 硝酸
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
3Cu+8HNO3(稀)══ _3_C_u_(_N_O_3_)_2↑_+_2_N_O__↑_+_4_H_2_O(实验室制NO) Cu+4HNO3(浓)══ C_u_(_N_O__3)_2_↑_+_2N__O_2_↑_+_2_H_2_O (实验室制NO2) Fe、Al在冷的浓硝酸中___钝__化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与非金属反应: 如浓硝酸与 C 的反应为:C+4HNO3(浓)==△===CO2 ↑+4NO2↑+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 SO2、Na2SO3、 HI、Fe2+等还原性物质。 如稀硝酸与 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 +4H++NO- 3 ===3Fe3++NO↑+2H2O。
答案:A
2.(2016·济南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NO、NO2 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 稳定存在
B.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C.NO2 通入 FeSO4 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D.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NO、CO 和 N2
解析:NO 易被氧化为 NO2;NO2 通入溶液中生成 HNO3,能把 Fe2+氧化成 Fe3+,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 色;N2 不是污染物。
中充满 NO2 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至管内水面不再上升 时为止;再通入 b mL 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 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 c mL,且该气体不支持燃烧。则 a、b、c 的关系是( )
A.a=4b+3c B.a=4b+c C.a∶b=4∶1 D.a∶b=4∶3
解析: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故为 NO 气体,即相当
3.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染料、炸药等。
[易错警示]——判断正误
(1)可用浓 HNO3 与 Cu 反应制备 NO2。( )
(2) 用 稀 硝 酸 洗 涤 试 管 内 壁 的 银 镜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2Ag+2H++NO- 3 ===Ag++NO+H2O。( )

(3)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 3 +6H+
(5)制取二氧化氮时,用水或 NaOH 溶液吸收尾气。 ()
答案:(1)× (2)√ (3)× (4)× (5)×
题组一 NO、NO2 的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NO2,NO2 是城市大气污 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 发生一系列光 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 O3,加重空气污染。 反 应 过 程 为 ①2NO2 ―→ 2NO + 2O , ② 2NO + O2 ―→ 2NO2,③O+O2―→O3。下列对该反应过程及产物叙述 正确的是( )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
(5)固态 NH4Cl 受热升华变为气体。( ) 答案:(1)√ (2)× (3)√ (4)√ (5)×
题组一 氨气的性质及应用
1.下列反应中说明 NH3 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是 ()
A.4NH3+5O2催==△化==剂= 4NO+6H2O B.NH3+HNO3===NH4NO3 C.8NH3+3Cl2===N2+6NH4Cl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 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 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有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 小于大气压
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解析:Cl2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不能形成喷泉。 答案:D
喷泉实验的形成原理——容器内外产生压强差 (1)形成喷泉的常见类型。 ①只要气体易溶于吸收剂,均可做喷泉实验,吸收剂 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酸液、碱液等。
(3)原子守恒法。 4NO2+O2 和 4NO+3O2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 2N2O5, 都与 N2O5+H2O===2HNO3 等效。当 NO、NO2、O2 的混 合气体溶于水时利用混合气体中 N、O 原子个数比进行分 析判断。
考点二 氨和铵盐
1.氨气 (1)物理性质: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①2)与化氧学气性反质应。:_4_N_H__3+__5_O__2_催=_=_化 △=_=_剂=__4_N_O__+__6_H_2_O___。
A.NO2 起催化剂作用 B.NO 起催化剂作用 C.NO2 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 与 O2 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反应过程①+②得 O2―→2O,③O+O2―→
O3,NO2 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 NO2 作氧化剂,A
项正确,B、C 项错误;
O3 与 O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属同素异形体,D 项错误。
②与碱反应: 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在稀溶液中不加热:NH4++OH-===NH3·H2O b.加热时或浓溶液:NH+ 4 +OH-==△===NH3↑+H2O
②与碱反应: 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在稀溶液中不加热:NH4++OH-===NH3·H2O b.加热时或浓溶液:NH+ 4 +OH-==△===NH3↑+H2O
不反应
对环境的影响 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破坏臭氧层
[易错警示]——判断正误
(1)N2 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 的燃烧。( )
(2)“雷雨发庄稼”属于自然固氮。( ) (3)NO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 ) (4)NO2 溶于水能生成硝酸,故 NO2 是酸性氧化物。 ()
②NO2 和 O2 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由 3NO2+H2O===2HNO3+NO 和 2NO+ O2===2NO2 得总反应为 4NO2+O2+2H2O===4HNO3
③NO、NO2 和 O2 三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先按 3NO2+H2O===2HNO3+NO 计算出生成的 NO 体积,再加上原来混合气体中 NO 体积,再按(1)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 NOx 转化为硝酸时要失去电子,如果是 NOx 与 O2 混合,则反应中 O2 得到的电子数与 NOx 失去的电子数相 等。
D.2NH3+3CuO==△===3Cu+N2+3H2O 解析:在 A、D 两项中,参加反应的 NH3 全部被氧 化,NH3 只体现还原性;B 项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NH3 只体现碱性;C 项中参加反应的 8 mol NH3 有 2 mol 被氧化,NH3 既体现碱性又体现还原性。 答案:C
2.右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②与氯化氢反应:NH3+HCl===NH4Cl。 现象:有白烟生成。
应用:可用于 NH3 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③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NH+ 4 +
OH-,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3)氨的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
制冷剂。
2.铵盐
(1)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不稳定性: a.NH4Cl 受热分解:NH4Cl==△===NH3↑+HCl↑ b.NH4HCO3 受热分解:NH4HCO3==△===NH3↑+ CO2↑+H2O
(3) NH+ 4 的检验。
[易错警示]——判断正误
(1) 液 氨 汽 化 时 要 吸 收 大 量 的 热 , 可 用 作 制 冷 剂 。 ()
(2)检验 NH+ 4 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 溶液,微热,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3)分别充满 HCl、NH3 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 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②与非金属反应: 如浓硝酸与 C 的反应为:C+4HNO3(浓)==△===CO2 ↑+4NO2↑+2H2O。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 SO2、Na2SO3、 HI、Fe2+等还原性物质。 如稀硝酸与 Fe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 +4H++NO- 3 ===3Fe3++NO↑+2H2O。
①与金属反应: a.与除 Au、Pt 外的大部分金属反应(如 Cu)。 稀 硝 酸 与 铜 反 应 : 3Cu + 8HNO3( 稀 )===3Cu(NO3)2 +2NO↑+4H2O。 浓 硝 酸 与 铜 反 应 : Cu + 4HNO3( 浓 )===Cu(NO3)2 + 2NO2↑+2H2O。 b.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答案:B
4.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 NH+ 4 ,下列试纸 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 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⑤ B.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解析:NH4+的检验:在含有 NH+ 4 的溶液中加入强碱 (OH-)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 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 NH+ 4 ,所以一定不会用到的是④蓝 色石蕊试纸和⑤稀硫酸。
答案:B
考点三 硝酸
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①反应:4HNO3==△===2H2O+4NO2↑+O2↑
②市售浓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硝酸分解生成的 NO2 溶于硝酸。
③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冷暗处,不能用 橡胶塞。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 性越强。
②与氢气反应:N__2+__3_H__2高__温 催__、 化__高 剂__压__2_N__H_3_ (工业合成 氨反应原理)
(3)主要用途。 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②液氮可作冷冻剂; 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 N2O、NO、NO2、N2O4、
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NO 的体积比为( )
A.2∶1
B.1∶3
C.3∶1
D.1∶1
解析:3NO2+H2O===2HNO3+NO ΔV
3
1
2
30 mL
V(NO) 20 mL
V(NO)=40 mL-30 mL=10 mL, V(NO2)∶V(NO)=
30 mL∶10 mL=3∶1。
答案:C
4.(2016·榆林模拟)室温时,在容积为 a mL 的试管
②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 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 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 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火山喷发等均是利用此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