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溜索》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7.溜 索 (共3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7.溜 索 (共31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写刷子__李__刷__墙_时__只__穿__黑__衣_黑__裤__,__如果身上有白 点就不收钱等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2)对徒弟细微 11的.内刷心子活李动是体一察个入怎微样、的心人细?如请发结。合(文3)章和内管容事简的要人分谈析事。 _时__的__派__头_十__足__,__有__自_己__的__规__矩__,_体__现__刷__子__李_的__自__尊__自__强_, _做__事__有__原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 采用对比、衬托的手墨法来,写通曹过小曹三小?三对师父“半信半 _疑__”__的__态_度__和__刷__子__李_“__艺__高__胆__大_”__的__自__信__进_行__对__比__,___ _充__分__表__达_了__作__者__对__“_刷__子__李__”__这_个__具__有__超__凡_技__艺__的_____ _“__奇__人__”_由__衷__的__赞__叹_和__肯__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范题 见第22页第12题 技法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感想和思考。解答时,要立足 于整体感知,读懂文章内容。如解答本题要先明确曹小 三见到听到学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塑造刷子
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周封熊绎 “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 荆斩汉棘江,赋使予楚了国我逐们渐民强族大名。字其,“而筚且路孕蓝育缕了、宝以贵启的山林”艰苦创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课件 (共4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课件 (共46张ppt)

由“流”到“移”,一字之别,极精当。不写地貌,已在画中。
(二十五)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牛终成“们”,同情,同己情。
铃声亦情声,豁然开朗。
情 节 反复及特别之处

(二)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得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声音里,从侧面衬托出怒江奔腾、咆哮的气势。
设身处地
溜索是一种渡河工具,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 一头高,一头低,人、货物或牲畜用一个特殊的滑轮“溜”过峡谷 。常见于山地,如中国的横断山脉。溜索危险性很高,需要极大的 力气和很高的技巧,更需要非凡的勇气。
设身处地
马帮 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
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 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面对险恶而随 时变化的环境,马帮形成了生死与共的特殊生存方式,也 形成了自己严格的组织和帮规,有自己帮内的习俗禁忌和 行话。
首领瞟一眼汉子们。
首领用眼“瞟一眼”,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首领 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
意象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 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 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首领的“吼”“送”表现了首领 认真负责、关心他人的品质。
7 溜索
阿城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笔记小说在情节设置、语言特色等方面独特的风格。
2.加深小说鉴赏的深度,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映衬等 艺术手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深入挖掘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 意味,进而深刻把握小说内涵。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7《溜索》课件(25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7《溜索》课件(25张PPT)

·文中环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特色的?
·他的吼声充满了果敢、坚毅和智慧。
赏人物之奇
·作者除了写鹰,还对牛进行了细致 描写,大家仔细品读小说对牛的细写 ,思考这样细写目的是为了什么?
赏人物之奇
·写牛的懦弱和哀叫,反衬出马帮 汉子的勇敢坚定、身手敏捷。将牛 与人对比,既突出环境的凶险,又 写出人的无比勇敢,充满一种野性、 阳刚的美。
——烘托人物
赏人物之奇
·这是一群怎样的马帮汉子?
赏人物之奇
·“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马帮首领——智慧
·“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 去”“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 ” ·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撤下裤腰, 弯弯地撒出一道尿
智勇粗俗
勇猛 粗俗
赏人物之奇
·找出文中三次写鹰的句子,读一 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三 次写鹰?
不好!
一、小说只描写了首领带领大家溜索的情景,并无其它内容 介绍; 二、文章除了首领,还描写了“瘦小汉子”等人的勇敢表现。
赏人物之奇
·写鹰的勇敢敏捷,牛的退缩畏惧,其实都在写这险 恶万分的峡谷,写这一群了不起的英雄汉子。阿城借 助这两个物象,彼此映衬,互相观照,将物象的雄壮 与大美深深植根于小说深处,物象象征可谓大美。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 亲热热跺几下。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
溜索
·激趣导入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世界三 大峡谷之一,它处在高黎贡山和碧 罗雪山的夹击之下,谷底就是奔腾 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即使有, 在惊涛骇浪之上也根本无法横渡。 两岸居民过奖,主要依靠“溜索” 这种古老的手段。同学们,想象一 下,两岸高山险峻,谷底是汹涌澎 湃的急流,人仅仅依靠一条由十几 根竹皮扭绞而成的索飞滑而过,会 是怎样的心惊动魄呢?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跟随作家阿城去体验一把 溜索的感受吧。

第7课《溜索》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7课《溜索》课件(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后来去山西、内蒙插队,后来又去云南, 如是者十多年。
——《遍地风流》自序
20
●阿城,原名钟阿城,中国内地作家、编剧。 ● 1984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棋王》,该小说获 得第3届中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1986年,担任电影《芙蓉镇》编剧,凭该片入围 第7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 1991年,担任电影《棋王》的编剧 ; ● 1993年,担任电影《画皮之阴阳法王》的编剧; ● 2010年,出版散文《好说歹说》《遍地风流》; ● 2015年,担任古装动作电影《刺客聂隐娘》的编 剧,该片入围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 2016年,出版作品集《阿城文集》……
溜索
阿城
1
2
任务一 • 理情节
默读课文,根据小说的基本情节理出文章内容。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首领带着马帮和我过溜索。
3
任务二 • 识人物
《孔乙己》《变色龙》都是以小说人物来 命题,如果阿城的这篇小说也如此,你觉得应 该以谁来命名?为什么?
马帮的首领 一群马帮汉子
4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 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 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 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 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 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 黏黏的反而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 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 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心一疼,(我)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
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我)自然顾不到,
命在天上。
6
省略“我”的效果 ①凸显马帮汉子的形象。 ②让“我”与当时情境融合,写出“我”已完 全陷入怒江大峡谷、溜索的惊险刺激中。 ③能让读者与“我”的感受相通,读者仿佛在 领略怒江大峡谷的奇险,经历溜索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溜索》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七课《溜索》课件
• 文章中的“我”是一个勇敢、自信、富有冒险精神的人物形象。他敢于尝试溜索这种危险的渡江方式,并且在 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最终成功渡过江河。
• 文章中的自然环境被描绘得十分险恶,江河汹涌澎湃,两岸峭壁高耸入云,云雾缭绕。这样的环境不仅增加了 故事情节的紧张感和刺激感,也凸显了人物的勇敢和冒险精神。同时,险恶的自然环境也对人物心理产生了影 响,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和团结合作。
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信念
《溜索》一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 的刻画,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在面对 峡谷深渊时的恐惧和不安,以及他如 何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勇敢面对困难 的过程。
VS
文章强调了坚持信念的重要性。主人 公在溜索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沉 着、要冷静”,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帮助他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和信念的坚 定,最终成功完成了挑战。
04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延伸
重点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重点字词
本课重点字词包括“溜索”、“峭 壁”、“颤栗”等,需要学生能够准 确读写并理解其含义。
修辞手法
本课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如“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峭壁上”,需 要学生能够理解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句式
本课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如“只 见……不见……”等,需要学生能够理 解并模仿运用。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溜索”精神内涵
问题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溜索”精神内涵,如“溜索” 过程中体现出的勇气、智慧、团
队精神等。
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 的看法和理解,互相交流和学习。
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 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收获。
分享交流:我的“溜索”经历或感悟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溜索》ppt课件

《溜索》ppt课件

研读课文
分析人物形象
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马帮的首领、首先溜索的瘦小的 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是文章的主人公?
马帮的首领
研读课文 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具
体分析一下。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从容、镇定
胸有成竹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索一动不动。
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非同寻常的险恶。
研读课文
下面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 叫一声。
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 森气”“蓦地心中一颤” 等心理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 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文中是怎样描写牛的情状的?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分 别有什么作用?
研读课文
鹰的衬托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一个“扎”字写尽了鹰飞得急速迅猛的特点。扎进声音 里,从侧面衬托出怒江奔腾、咆哮的气势。
研读课文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 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写大鹰在汉子身下移来移去,侧面衬托出那瘦小汉子溜 索时距离岸边又高又远,表现溜索的艰险,反衬汉子的英勇 无畏。
1.自由诵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读出感情,注意语调的变化。 3.读出惊险、紧张的情感。
感知课文 开端(1-4) 发展(5-17) 高潮(18-20) 结局(21-25)
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马帮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以及驮子 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我”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 索。
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词语理解
盘桓:逗留,徘徊;回环旋绕。 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锱铢:比喻极微小的数量。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 一锱,四锱等于一两。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 样子。 驮子:牲口驮着的货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8 、行道树根据既定树形进行修剪, 主干式 的常绿 或落叶 树无论 冬夏都 只作平 衡树形 的修剪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1.秋季起苗从苗木生理而言,秋季苗 木地上 部分停 止生长 后,根 系还在 继续生 长,起 苗后若 能及时 栽植, 对苗根 恢复创 伤有利 ,翌春 能早开 始生长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优秀课件:7 溜索(29页PPT)
2.春季起苗,春季起苗一定要早在苗 木开始 萌动之 前起苗 ,否则 在芽苞 开放后 起苗, 会严重 降低苗 木质量 。
3、栽植带土球树苗,去掉土球包装物 ,以保 持土球 不裂不 散,然 后填土 踏实。 回填踩 土时, 不要直 接踩压 土球, 确保土 球完好 。
4、对较大规格的树木,要使用新 技术、 新工艺 ,进行 环绕树 穴埋设 通气软 管根, 内装珍 珠岩, 上露地 面,提 高土壤 通透性 ,或进 行配方 施肥补 充营养 。

第7课《溜索》课件(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7课《溜索》课件(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来。……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
峡去。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
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烘托出峡谷的险恶;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 着、果断。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
8
◎[场景中的人物]
镜号 (1) (2) (3) (4) (5) (6)
(7)
景别
画面内容
全景
瘦小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 纸烟
远景 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
特写 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
瘦小汉子走到索前,扯出一
全景 个角框,身体一跃,退已入

特写 瘦小汉字脚一用力
瘦小汉子飞身离岸,嗖的一
远景 下小过去,腰上的绳子弯弯
溜索时的不同表现,用“我”、牛、鹰映衬马帮汉子,其中“我”与 牛是反衬,鹰是正衬,衬托出马帮汉子身手矫健、沉着冷静、无所畏 惧的形象。
7
任务一 知情节,品人物 ◎[场景中的人物]文中瘦小汉子的溜索场景写得极为精彩,如果用电影镜头来表现 这一场景,你会怎么设计景别?阅读“知识卡片”,了解景别,完成设计。
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非同寻常的险恶;此时我“顺 风出一口长气”,牛和我仍然相互映衬。
5
(1)文章不仅从多方面写了怒江大峡谷的险峻,还用大量笔墨写了牛、鹰、马等
物象,请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说说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鹰:
一个“扎”字写尽老鹰的迅猛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4.突显重点内容,概说人物故事。
勇敢的马帮首领和汉子们轻松自如地借助溜索渡过怒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 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 嗖的一下小过去”;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 一个小过去”;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 玩一般了。这岸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 小过去”。 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之上, 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 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 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②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 一敲那索。 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 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③(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 “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 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 ④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 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 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细读感悟
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第一人称的“我”, 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汉子,驮队的首领以及驮队 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驮队的首领
默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描写 主人公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征。
①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 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的性格。
2.比喻新奇,构思巧妙 “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 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将马帮缓慢 行进的状态喻为“极稠的粥”,多么新颖 别致的比喻啊!
再如,“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 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 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 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 这里作者将马帮汉子对怒江撒尿的情景,写 得很逼真,而且将“万丈下的怒江”喻为“像是 一股尿水,细细流着”,看似粗俗,实则很有表 现力。马帮汉子的豪放粗野,俯瞰万丈峡谷之下 的怒江情景,不用这样的比喻,似乎难以表现出 来,这就是阿城语言艺术的高明之处。
表现出领队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 领袖的气质。
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 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 有领袖气质的人。
写法探究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找出你喜欢词精妙传神。
小说开篇写马帮首领“用小腿磕一下马”, 用“磕”字,不用“打”“抽”等词,写出了首 领与马的默契关系,表现出马帮首领对马的熟练 驾驭和埋在心底的怜爱。 写峡谷的陡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 “绝壁”本是静止不动,但在马帮的汉子们眼里, 却是“飞快地垂下去”的,化静为动,赋予绝壁以 动态感,有力地表现了峡谷的深邃陡峭的特点,让 人触目惊心,为后文写牛马的胆怯做了有力的铺垫。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一个领队带领驮队和“我”一起溜索过怒江。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 和结局。
开端(1-9):“我”和驮队抵达怒江边, 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10-17):驮队的汉子们溜索,将牛们以 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18-22):“我”在领队的指导下胆颤 心惊地溜索。 结局(23-25):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溜 索
新课导入
怒江在高黎贡山和碧罗 雪山的夹击下,愤怒至极, 在大山之中前撞后闯,左冲 右突,十分磅礴险峻!如果 依靠一根铁索,从奔腾咆哮 的怒江上滑过会有怎样的感 受呢?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 阿城一起去体验一下吧!
走近作者
【阿城】原名钟阿城, 1949年于清明节出生在北 京,籍贯为四川江津,中 国当代作家。发表小说集 《棋王》,获1984年福建 《中短篇小说选刊》优秀 作品奖和1983-1984年全 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