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电缆敷设
建筑电气知识:仪表线路安装时电缆、电线的敷设规定

建筑电气知识:仪表线路安装时电缆、电线的敷设规定1.敷设仪表电缆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下列温度值:1)塑料绝缘电缆0℃;2)橡皮绝缘电缆-15℃。
2.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避免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当。
3.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
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现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的有关规定。
4.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5.在电缆槽内,交流电源线路和仪表信号线路,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敷设。
6.电缆沿支架敷设时,应绑扎固定,防止电缆松脱。
7.明敷设的仪表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静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0m;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带盖的金属电缆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0m。
8.电缆在隧道或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电缆槽内。
9.电缆敷设后,两端应做电缆头。
10.制作电缆头时,绝缘带应干燥、清洁、无折皱、层间无空隙;抽出屏蔽接地线时,不应损坏绝缘;在潮湿或有油污的位置,应有相应的防潮、防油措施。
11.综合控制系统和数字通信线路的电缆敷设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12.设备附带的专用电缆,应按产品技术文件的说明敷设。
13.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电缆槽内敷设,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14.当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
15.对补偿导线进行中间或终端接线时,不得接错极性。
16.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质安全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
仪表电缆敷设,接线安装要求

机柜间信号线屏蔽线缆接线标准
内外屏蔽层全部留下,接到工作接 地排,屏蔽层要做好防护,接线处用U 口接线端子压接,保证无毛刺;
机柜间பைடு நூலகம்线规范
仪表车间
机柜间线缆敷设标准
1.从机柜间线缆入口至DCS机柜敷 设电缆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成排捆 扎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 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2.水平敷设时捆绑间距间隔5米进 行困扎,垂直敷设时间隔1.5m进行捆扎, 转角处应分别进行捆扎。
3.接线时保持地面无灰尘、每日将 柜内及静电地板内接线时产生的垃圾及 灰尘清理干净。
机柜间柜内接线标准
1.压线钳选用欧式压线钳; 2.接线鼻子选用针型线鼻子;压接 线鼻子时要求选择与线缆半径相符的线 鼻子,要求铜芯充满线鼻子,严禁出现 线鼻子内铜芯过长或短缺等情况。 3.接线端子紧固,无虚接松动情况; 4.号码管打印采用机打位号
段长:自动;字号:2; 间距:0 例1 机柜间仪表位号: 01FT_08001A01+/JBS-04C01-001(撬1) 01FT_08001A01-/JBS-04C01-001(撬1)
3.机柜内安全栅接线时按照8根信 号线缆扎成1束保持扇形,接线时线缆 不留余量。
机柜间线缆敷设标准
1.备用线缆统一捆扎在机柜顶部第 二横装槽盒内。
2.备用纤以主电缆为单位分别进行 捆扎,备用纤芯需套号码管并标注接线 箱号+段子号+纤芯号。
3.接线时保持地面无灰尘、每日将 柜内及静电地板内接线时产生的垃圾及 灰尘清理干净。
机柜间线缆敷设标准
1.缆标识牌采用双孔PVC白板,机 打标识内容,捆扎使用 尼龙绳线;
例:线缆标识牌打印: 线缆编号:03BWJBS-NIA-A7-1C 电缆型号:E-ZRDJFP1GP1R12x2x1.5mm2 起点:JBS-04C01-001(撬1) 终点:804A-DCS2-BAR-001(R)
工程设计中仪表电缆线芯截面积与最大敷设长度的计算

由 图 4可 见 ,要 保 证 开 关 闭 合 时 被 驱 动 负 载
R 正常 工作 ,电缆线路 的最大 允许 电阻计 算 为 :
R:(24一V… )/1一R
(8)
式 中 尺—— 电缆 线路最 大允许 电阻 ,n;
— — 负载 最低驱 动 电压 ,V;
,—— 工作 电流 ,A。
例 如 在一 个 开关 量输 出 回路 中 ,被驱 动设 备
—
—
一
次 仪 表 最 低 正 常 工 作 电压
图 3a中 为 加 载 到 测 量 回 路 上 的 电 源 电 压 ;
图 3b中 为 隔离 栅 对 变 送 器 的驱 动 电压 ;图 3c
中 为 电源 电压减 去齐 纳栅 的开 启 电压 。另 外有
些带 HART通 信 协 议 的仪 表 ,其 最低 正 常 工作 电
开关量 的检测 控 制 回路 因生 产厂 家 、设 备 类 型 不 同 而 不 同 ,但 其 测 量 原 理 是 相 同 的 (图 4)。
图 4 开 关 量 回路 测 量 原 理 示 意 图 R。— — 回路 需 要 驱 动 的 负载 ; R — — 电缆 线 路 等 效 电 阻 ;
R、、R — — 线 路 故 障 检 测 电 阻
因此 回路 电阻 也 有 限制 ,各 厂家 的测 量 变送 单 元
所用 元器 件 不 同 ,对 回路 电 阻 的 限 制 也 不 同 ,如 CS3000系统 热 电 阻 输 入 模 块 AAR181要 求 线 路
电 阻 小 于 40Q ,Honeywell TPS热 电 阻 输 入 板 卡
MU—PLAM02要 求 线 路 电 阻 小 于 15Q。
1.5 仪 表供 电 回路
自动化仪表线路安装规范

1、仪表线路安装规定
(1)电缆电线敷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导通检查,并应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起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MΩ;当设计文件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当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3)线路不得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强磁场和强静电场干扰的位置。
(4)线路不得敷设在影响操作和妨碍设备、管道检修的位置,应避开运输、人行通道和吊装孔。
(5)线路不宜敷设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方,也不宜敷设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设备和管道下方;线路与绝热的设备及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200mm,与其他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
(6)线路的终端接线处及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留有余度。
(7)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当需要中间接头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接头宜采用压接;当采用焊接时,应采用无腐蚀性焊药。
补偿导线应采用压接。
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应采用专用接头。
(8)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校线和标号,并要求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
在线路终端处,应加标志牌。
地下埋设的线路,应设置明显标识。
仪表管路敷设安装施工方案

仪表管路敷设安装施工方案1一般规定1.1主材的选用应严格按照设计标准。
1.2仪表管路施工多为电、气焊,必须使用高等级焊工。
1.3仪表管路敷设原则为美、躲、让、靠。
1.4仪表管路可进行深度预制,需要脱脂、防腐必须提前预制。
2施工工艺2.1导压管路△导压管路敷设前管子及其部件内外表面应清洁干净,需脱脂的管路应经脱脂合格后再进行敷设。
脱脂要求按GB50093-2002第九章规定施工。
△导压管路不得用电焊切割。
直径25mm以下的炭素钢管用锯切割。
有色金属管、合金钢管等不得用气焊切割,统一采用无齿锯或手锯切割。
△仪表导压管路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不作探伤检查。
△碳钢导压管路敷设前应进行防腐处理,可预制的部分管路应在厂房和现场集中加工。
△用于检测的导压管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缩短,管路长度不宜大于15米。
△导压管路在穿墙或过楼板时,应安装保护管(罩),管子接头不得放在保护管(罩)内。
△导压管路与工艺设备、管道或建筑物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50mm,油及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路与热表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50mm,且不宜平行敷设在其上方。
当管路需要隔热时,应适当增加距离。
△导压管路两支架间的跨距应均匀。
水平敷设管路宜为1~1.5米,垂直敷设为1.5~2米,需保温的导压管路应适当缩小支架跨距。
△管路支架不应直接焊在承压管道、容器以及需拆卸的设备机构上。
严禁在合金钢和高温高压设备上焊接支架,如需在其上敷设管路时,可采用抱箍固定支架。
△设有保温层的设备、管道上敷设导压管时,其支架尺寸应使导压管能处在保温层之外。
△测量液体压力时取压点宜高于变送器,测量气体时则相反。
△水平管线的压力测量导压管,敷设取压管引出位置,气体为斜上45度,液体为斜下45度,蒸汽为上中45度。
△测量蒸汽或液体流量,宜选用节流装置高于差压仪表,测量气体流量则相反。
△垂直工艺管道流量导压管取压当介质为液体时,负压管向下倾斜,介质为气体时,正压管向上倾斜。
电气仪表安装指导书_电线电缆的敷设

电气仪表安装指导书电线电缆的敷设部分电线电缆的敷设我们可以参考的国标或者行业标准如下: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 HG-T 20512-2000自控安装图册:仪表电缆保护穿管连接图册HGT 21581-2010 HK105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200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20217-199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一、一般原则电缆的一般敷设流程如下:※在放电缆之前要熟读该系统的电缆清单,明确每台设备配备的电缆型号以及根数,要做到不弄错型号※在敷设电缆时,一定要爱护电缆,不能让电缆受到伤害※在敷设电缆时,特别是敷设动力电缆,要注意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缆允许的弯曲半径请见后面列表)二、具体要求1、电缆入场检查及保管首先,在电缆运达工地时,应同运输公司的司机按照订单核对电缆的型号以及长度,核查产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并对整盘电缆(或整卷电缆)进行外观检查,查看有无碰擦碰伤痕迹,若存在碰擦现象且伤及电缆应保存该电缆的影像并在第一时间和电缆供应商和运输公司联系,寻找解决办法。
其次,应该仔细检查电缆封端的严密性,当发现电缆的封端出现破损,我们应该就地进行受潮判断或测试。
再次,若到场电缆不需要立即进行安装,应按以下要求进行保存:A、电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电压、规格以及长度等参数。
B、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电缆各种标识能在通道中易于观察。
C、电缆盘下地基坚实,若受条件限制时,盘下应加垫或托盘,存放处不能有积水。
D、电缆其他附件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进行贮存和保管。
最后,电缆在保管期间,应该要进行定期巡视,要保证电缆盘和其包装应完好,标志齐全,封端严密。
教你学会仪表信号电缆最大敷设长度计算

教你学会仪表信号电缆最大敷设长度计算本文在介绍自控仪表信号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电路的负载能力,并根据几个典型二线制仪表的负载局限,计算了仪表信号电缆最大理论敷设长度,同时依据设计规范的要求计算了仪表信号电缆最大敷设长度,并绘制了不同截面的仪表信号电缆最大敷设长度随仪表功耗变化的函数图。
对于本安电缆,还根据本安系统回路能量限制条件得到的两个公式,计算了本安电缆最大敷设长度,最后通过实例,总结了仪表信号电缆截面的选择步骤。
在石化工程设计中,仪表信号电缆截面选择过大,造成极大浪费;较小则线阻大,致使信号不稳定或现场仪表故障。
因此,文章从理论和设计规范的要求上对仪表信号电缆最大敷设长度进行计算,并总结电缆截面选择的步骤。
1、仪表信号电路仪表信号按常规可分为两类五种,即模拟和数字两类或AI、AO、DI、DO、PI 五种(A表示模拟量,D表示数字量,P表示脉冲量,I表示输入,O表示输出),其中,脉冲量是一种变化频率较高的特殊数字量,所以信号看似三类,但实际上可简化为模拟和数字两类,并且DO的输出频率基本能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因此,控制系统也很少有专门的PO卡件,所以信号可分为上述五种,这五种信号的简略电路图可如下图1~图5所示。
图1 AI 有源信号的简略电路图 图2 AI 无源信号的简略电路图图3 AO信号的简略电路图图4 DI和PI信号的简略电路图图5 DO信号的简略电路图图中T为变送器,P为执行器(如阀门定位器),S为开关器件(干触点或晶体管等),R s为A/D模数转换电路中的采样电阻,D/A为数模转换电路,U s为24VDC电 源,r表示信号电缆线阻。
AI信号是现场仪表变送器输出的4-20mA检测电流,若现场仪表为三线制或四线制接法时,变送器输出的信号一般是有源的(被动式外供电型仪表除外),检测电路如上图1所示,若现场仪表为二线制接法时,变送器输出的信号是无源的,必须在系统侧将电源串入回路,检测电路如上图2所示。
仪表电缆敷设及绝缘检测记录

546
37
10
10
10
合格
2012.8
71
G806-807喷淋切断阀
2*1.5
DCS
G806-807喷淋切断阀
546
37
10
10
10
合格
2012.8
72
G806-807喷淋切断阀
2*1.5
DCS
G806-807喷淋切断阀
561
37
10
10
10
合格
2012.8
73
G806-807喷淋切断阀
10
10
10
合格
2015.11
28
G804DN65切断阀
2*1.5
DCS
G804DN65切断阀
585
13
10
10
10
合格
2015.11
29
G804可燃气体探测器
2*1.5
DCS
G804可燃气体探测器
37
13
10
10
10
合格
2015.11
30
G804热电偶
2*1.5
DCS
G804热电偶
35
13
10
10
电缆(线)敷设及绝缘电阻测量记录
工程名称:山东环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单元名称:仪表安装
序 号
编 号
型 号 及 规 格
起 始 位 置
电缆长度
(m)
环境温度
(℃)
绝缘电阻(MΩ)
测量结果
测量日期
起 点
终 点
芯线对地
芯线间
铠对屏蔽
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4
4.5保护管与就地仪表盘、仪表箱、接线箱、穿线盒等部件连接时,应有密封 措施,并将管固定。保护管管口应低于设备进线口约250mm,以保证保护管 内的积液不会流进仪表进线孔。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宜用金属挠 性管(即金属软管、蛇皮管)连接,当不采用挠性管连接时,管末端应加工成 喇叭口或带护线帽。保护管从上向下敷设时,在最低点应加排水三通。仪表及 仪表设备进线口应用电缆密封接头密封。 4.6暗配保护管应按最短距离敷设,在抹面或浇灌混凝土之前安装,埋入墙或 混凝土的深度与其表面的净距离大于15mm,外露的管端应加木塞封堵或用塑 料布包扎保护螺纹。 4.7埋地保护管与公路、铁路相交时,管顶埋入深度应大于1m;与排水沟交叉 时,管顶离沟底净距离应大于0.5m,并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m以上;与地下 管道交叉时,与管道的净距离应大于0.5m,过建筑物墙基应延伸出散水坡外 0.5m。 4.8保护管引出地面的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 (箱)内时,管口宜高出地面50mm,多根保护管引入时,应排列整齐,管口 标高一致。 4.9明配保护管应横平竖直,成排安装时应排列整齐美观、间距均匀一致,并 用镀锌U型螺纹或管卡固定牢固。
45.0
58.0
±0.60
±1.00
11.4
Page 11
228
306
807
1055
11.4
保护管的选用要从材质和管径两个方面考虑。材质取决于环境条件,即周围 介质特性,一般腐蚀性可选择金属保护管,强酸性环境只能用硬聚氯乙烯管。而 管径则由所保护的电缆、电线的芯和外径来决定。 1、保护管配制的一般要求 1.1保护管用的管材、管件等,应附有合格的产品技术文件,其材质、规格 和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1.2保护管外观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内壁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 锐边。 1.3保护管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不影响操作、不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行走的 地方。 1.4保护管不应平行敷设在高温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物料的 设备、管道的下方。 1.5保护管与保温设备、管道保温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 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1.6保护管与电力电缆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1/2
3/4
1
11/4
11/2
2
21/2
3
4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21.25
26.75
33.5
42.25
Page 10
48
60
75.5
8.5
114
电气保护管与仪表连接处采用金属软管,又称蛇皮管,是用条形镀锌铁皮卷 制成螺旋形而成。为了更好地在腐蚀性介质(空气)中使用,现在都在蛇皮管外 面包上一层耐腐蚀塑料,金属软管因此易名为金属挠性管,一般长度有700 mm 和1000 mm两种规格。 常用挠性金属管规格
Page 2
2)托盘式
托盘式电缆桥架是石油、化 工、电力、轻工、电视、电讯等 方面应用最广的一种。它具有重 量轻、载荷大、造型美观、结构 简单、安装方便等优点。它既适 用于动力电缆的安装,也适用于 控制电缆的敷设。
3) 梯级式
具有重量轻、成本低、造型别 具、安装方便、散热、透气性好等 优点。它适用于一般直径较大电缆 的敷设,特别适用于高、低压动力 电缆的敷设。
Page 5
三、电缆桥架的制作、安装 1、电缆桥架的制作 1.1 电缆桥架及其配件应选用制造厂的标准产品,其结构形式、规格、材质、 涂漆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1.2当弯头、三通、变径等配件需要在现场制作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2.1宜采用切割机、锯弓等对成品直通电缆槽进行加工,不能使用电焊或气焊 切割; 1.2.2电缆槽切割后应满足施工要求,如切割后发现有裂痕或变形,应放弃使用; 1.2.3切割后的电缆槽均需打磨,使边缘光滑无毛刺、无裂缝; 1.2.4电缆槽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在该电缆槽中敷设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变径应 平整、准确、无毛刺; 1.2.5现场制作的配件宜采用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特殊情况可用焊接,焊接时 应采用断续焊,并应有防变形措施,接缝应相互错开,焊完后配件应平整牢固, 焊缝应打磨光滑。加工成形后的配件应及时除锈涂刷底漆和面漆; 1.2.6电缆槽底部应有漏水孔,漏水孔宜按之字形错开排列,孔径为¢5mm~ ¢8mm。如需现场开孔时,应从里向外进行施工,并应作防腐处理。
Page 13
4、保护管安装 4.1保护管在安装时,如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时,中 间应加装穿线盒,遇梁柱时,应采取弯管或变头的形式绕过,在混凝土梁柱上凿 孔或钢结构上开孔,混凝土可采用预埋保护管的方法。 4.2保护管加穿线盒的原则 4.2.1直管敷设超过45m时,要加以直通穿线盒,以后每增加30m加一个; 4.2.2有一个90°弯时,长度超过20m加一直通穿线盒,有一个不小于135°弯, 超过30m时加一直通穿线盒,以后每增加15m加一弯通穿线盒; 4.2.3有两个弯(每个弯都大于90°)时,每增加15m加一直通穿线盒; 4.2.4若有三个弯,每个弯的间距都在5m~10m之间,且每个弯都大于90°时, 直管段超过10m加一接线盒。 4.3当保护管安装直线长度超过30m,且沿塔、槽、加热炉或过建筑物伸缩缝时, 应采取热膨胀措施。如增加一个鹤首弯,保护管之间加软管,在两管连接处预留 适当间距,弯管形成自然补偿。 4.4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连接件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管端螺纹的有效长度 应大于管接头长度的1/2。当钢管埋地敷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对口应处于 套管的中心位置,对口应光滑,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作防腐处理。
Page 12
2、保护管固定 2.1应用U形管卡将保护管固定在支架上,保护管支架的制作安装要求同与 第一节第二部分电缆桥架用支架的制作安装。 2.2长度小于2m的保护管,应固定两点。一根6m长的直段电缆保护管,可 采用两点或三点固定。 3、保护管预制 3.1保护管弯制应采用弯管机冷弯,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对于穿无铠装 电缆且明敷设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对于穿铠装 电缆以及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 10倍;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弯偏;单根管的直角弯不得超 过2个。 3.2保护管切割一般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时手臂力量要均匀,使管口截面 平整无凹洼,保护管切割后要打磨,应光滑、无毛刺。 3.3保护管套丝可用手动套丝机、自动、半自动套丝机。保护管套丝端不能 太长,一般为2cm~3cm。
Page 6
2、电缆桥架的安装 2.1电缆桥架及其构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其内、外应平整,内部应光 洁、无毛刺,镀层(漆层)应完好无损,尺寸应准确,配件应齐全。 2.2电缆桥架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管道的侧面或上方。对于高温管道, 不应平行安装在其上方。 2.3电缆桥架安装的程序是先主干线,后分支线,先将弯头、三通和变径定 位,后直线段安装 。 2.4电缆桥架内的隔板形状应成L形,且低于电缆桥架高度,边缘应光滑。隔 板的固定采用半圆头防锈螺栓连接,若采用焊接固定时,应在L形底边的两侧 采用交替定位焊固定,隔板之间的接口应用定位焊连成整体,并及时做好防腐 处理。 2.5电缆桥架宜采用半圆头防锈螺栓连接,螺母应在电缆桥架的外侧,固定 应牢固。 2.6电缆桥架不宜采用焊接连接,若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焊接牢固,且不应 有明显的焊接变形。焊接后,打掉药皮,清除飞溅。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并补涂防锈漆和面漆。 2.7电缆桥架安装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应采用安装膨胀节,或根据安装时 不同的环境温度,在槽板接口处预留适当间隙的热膨胀补偿措施。同时采用在 支架上焊接滑动导向板的固定方式。
公称内径 m m 13 15 外径 m m 16.5 19 内外径允许 偏差 m m ±0.35 ±0.35 节距 m m 4.7 5.7 自然弯曲直径 大于 m m 65 80 理论重量 g/m 176 236
20
25
24.3
30.3
±0.40
±0.45
6.4
8.5
100
115
342
432
38
51PLeabharlann ge 8Page 9电缆保护管敷设
保护管是用来保护电缆、电线和补偿导线的。用作保护管的管材,有镀锌水煤 气管、电气管和硬聚氯乙烯管。电气管管壁薄,内径小,基本不用,硬聚氯乙烯管 只在强腐蚀性场所使用,通常普通采用镀锌钢管。 镀锌焊接钢管规格表 公称直径 DN, in 公称直径 DN, mm 外径, mm
Page 3
4) 组合式 组合式电缆桥架是一种最新型 桥架,是电缆桥架系列中的第二 代产品。它适用各项工程、各个 单位、各种电缆的敷设,它具有 结构简单、配置灵活、安装方便、 型式新颖等优点。 组合式电缆桥架只要采用100、 150、200mm的三种基型就可以 组装成您所需要的尺寸的电缆桥 架,它不需生产弯通、三通等配 件就可以根据现场安装需要任意 转向、变宽、分支、引上、引下, 在任意部位,不需要打孔、焊接 就可用管引出。它即方便了工程 设计,又方便了生产运输,更方 便了安装施工,是目前电缆桥架 中最灵活的产品。
Page 7
2.8电缆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底部接口应平整无毛刺。成排电缆桥 架安装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2.9电缆桥架的上部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桥架与桥架 之间、桥架盖板之间、盖板与盖板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2.10电缆桥架的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保护管引出口的位置应在电缆桥架 高度的2/3左右。当电缆直接从开孔处引出时,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电缆。仪表 桥架的端口宜封闭。 2.11电缆桥架垂直段大于2m时,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桥架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 支架。当垂直段大于4m时,还应在其中部增设支架。 2.12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 2.13电缆桥架要可靠接地,长距离的电缆桥架每隔20~30m用接地线与钢结构 做跨接接地一次。 2.14 对安装在钢制支吊架上或用钢制附件固定的铝桥架当钢制件表面为热浸锌 时可与铝桥架直接接触当其表面为喷涂粉末涂层或涂漆时则应在与铝桥架接触 面之间用聚氯乙烯或氯丁橡胶衬垫隔离。 2.15电缆桥架与动力电缆桥架的安装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16当电缆槽或电缆沟通过不同等级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分隔间隔时,在分隔间 壁必须做充填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