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安全论文示范文本

合集下载

铁路交通安全教育征文(3篇)

铁路交通安全教育征文(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

铁路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铁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全民铁路交通安全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铁路交通安全现状、铁路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铁路交通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铁路交通安全现状近年来,我国铁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每年因铁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人,受伤人数更是不计其数。

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乘客违规乘车:部分乘客在铁路站台上随意穿越线路,或者在列车行驶过程中翻越车窗、车门等,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2. 铁路设施故障:铁路设施老化、维护不及时,导致安全隐患增多,如信号灯故障、道岔损坏等。

3. 非法侵入铁路:一些不法分子在铁路沿线非法侵入,破坏铁路设施,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铁路交通安全。

4. 铁路运营管理问题:部分铁路运营单位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导致事故频发。

二、铁路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提高全民铁路交通安全意识:铁路交通安全教育有助于普及铁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铁路交通安全意识,从而减少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因铁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促进铁路行业健康发展:铁路交通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铁路行业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铁路行业健康发展。

4. 树立良好社会风尚:铁路交通安全教育有助于弘扬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社会风尚,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三、如何开展铁路交通安全教育1. 加强铁路交通安全知识普及:通过媒体、网络、学校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铁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全民铁路交通安全意识。

2. 开展铁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定期组织铁路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讲座、宣传等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铁路交通安全意识。

3. 强化铁路运营单位安全培训:对铁路运营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行车安全管理论文(2)

行车安全管理论文(2)

行车安全管理论文(2)行车安全管理论文篇二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被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铁路也迈向了高速发展,各项设备的先进与完善。

近年来,每次过完春节,全国各个路局就会针对本局的线路,供电设备装置进行维修及保养,成千上百的铁路维修工人日夜在线路道路两旁进行工作,并且西郑高速铁路随之开通,所以说从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来看,对列车行车的安全要更加关注!关键词:行车安全站内区间(施工) 轻型车辆安全措施目前,随着国家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铁路开始修建复线,以提高运能。

对行车安全,特别是施工当中列车的行车安全管理要从基础,根本上整改,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度。

加强施工计划、站场检修、封锁施工作业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行车安全。

一、站内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

力争不中断行车,不降低行车速度,又要支持配合工电部门施工,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行车的安全前提下做到行车和施工两不误。

1、日常检修、维修前后的行车安全。

在中间站行车中,往往会遇到工务、电务部门进行施工或设备检修,这时车站行车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大大增加,行车部门要保证行日常检修不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

2、站内施工条件下行车安全。

列入铁路局“施工(运输)方案”的施工或技术改造,如站内更换道岔、钢轨、6502电气集中改微机联锁等,车站要在施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以行车安全为核心,组织好施工期间的行车工作,并配合施工部门作好现场施工工作。

3、站内施工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严格按时间要求操作。

(2)要克服本位主义,树立整体意识。

(3)杜绝临时变更列车运行计划或施工计划。

4、站内施工时建议采取的措施。

(1)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建立施工督导组制度。

(3) 领导干部施工要求。

二、区间施工条件下的行车安全管理1、封锁区间施工。

铁路行车论文15篇

铁路行车论文15篇

铁路行车论文15篇铁路行车论文:铁路行车平安建谈论文列车脱轨是危害铁路运输平安的严峻事故。

据统计,1988年10年间,我国全路重大、大事故中,列车脱轨约占总事故的70%,其比例之高,在国际上罕见,国内前所末有。

为此,中国铁道学会平安委员会与铁道部平安监察司共同邀请路内从事平安方面讨论的专家、学者和铁路第一线的平安管理工召开了“防止脱轨事故及确保客车平安学术研讨会”。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分析了造成列车脱轨的缘由,认为大多与列车/轨道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

国外早在60年月就在这方面开头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工作。

北美铁道协会(AAR)、国际铁路联盟(UIC)和原日本国铁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保障行车平安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铁路平安讨论方面的基础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试验条件,列车轨道系统平安性评定和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不够完善和健全,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

对货车与脱轨有关的部分参数影响平安性能的关系讨论不够,甚至有些失控。

与会专家认为,为了削减脱轨事故,确保铁路行车平安,建议加强对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平安性能、平安监测和保障技术设备的讨论,并加大建设的投入。

为此,应乐观开展下列讨论工作:1.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平安性能试验线为了科学、精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平安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讨论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平安性能试验线。

全部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状况下,不行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平安性能。

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平安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平安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平安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平安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铁路行车安全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铁路行车安全论文安全技术论文

铁路行车安全论文安全技术论文:铁路行车作业岗位安全可靠性研究[摘要]运输安全是铁路永恒不变的话题,是由铁路各个部门、各个作业岗位相互协调,紧密合作而完成的。

行车岗位处于铁路运输生产第一线,其作业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到铁路的运输安全。

因此,研究铁路行车岗位的作业安全可靠性,对铁路安全运输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运输安全行车岗位可靠性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0-01一、铁路行车作业岗位安全概述铁路行车作业广义指与铁路行车有关的岗位的安全管理,狭义指具体的接发列车岗位安全管理。

笔者所研究的对象为铁路行车作业的狭义概念接发列岗位安全管理。

目前涉及铁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冒进信号,错办进路,运行中车轴切断及道口撞车。

分析这四个方面的控制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事故检测及防护措施;二是安全管理。

这两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是在目前铁路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安全管理是主导因素。

二、铁路行车作业人员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信号员执行任务遗漏,没有执行分配给他的任务和程序;(2)值班员执行任务错误,对任务或现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助理值班员错误地执行了分配给他的任务和程序;(3)助理值班员执行任务不适当、不完善,以不准确的方式和程序执行了分配给他的任务。

由于行车作业人员的种种不安全行为,经常会出现列车错办等人的失误现象,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即是铁路安全中,人的管理因素造成的错办进路等安全危险。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混杂的。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铁路行车安全与其工作过程当中人的可靠性作业有很大的关联。

通过有关专家的多年研究和我们对实际情况的总结,我们认为影响铁路行车作业岗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铁路行车人员对岗位的适应性、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人的安全意识、人的敬业精神以及尚存有争议的人体生物节律等。

三、铁路行车作业安全可靠性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一)有利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人的可靠性。

列车运行及途中作业安全范文(二篇)

列车运行及途中作业安全范文(二篇)

列车运行及途中作业安全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列车在现代交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和乘客的安全,列车运行及途中作业安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列车运行和途中作业两个方面,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列车运行安全列车运行安全是指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遵守相关的交通法规和规定,保证列车本身的稳定性和乘客的乘车安全。

下面将从列车的设备状况、驾驶员素质和道路状况三个方面讨论列车运行安全的问题。

首先,列车的设备状况与运行安全密切相关。

列车的各种设备,尤其是制动系统和电力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对于确保列车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列车的设备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列车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运输需求。

其次,驾驶员的素质对列车运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驾驶员必须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和良好的驾驶技巧。

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执行相关操作,并随时保持警觉。

此外,驾驶员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最后,道路状况也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道路的平整度、弯曲程度、坡度等因素都会对列车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道路的监管和维护,确保道路状况良好,以保证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途中作业安全途中作业是指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的车辆检修、设备维护和线路修缮等作业活动。

下面将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作业设备保障和作业流程规范三个方面讨论途中作业安全的问题。

首先,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

在作业现场,他们应该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安全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此外,作业人员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其次,作业设备的保障是保证途中作业安全的关键。

作业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具备可靠的性能和较高的稳定性。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论文

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论文1行车安全方面1.1人为因素一是要从思想上进行深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思考和自我警示,将“安全生产大如天”、“三个重中之重”“、三点共识”理念等安全新理念植根于乘务员脑海深处,从候班-出勤-上车-运行-下车-退勤,整个流程都要进行风险研判,制定安全系统风险管控措施;二是要从日常发生的违章违纪方面问题着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从而有资金成本针对性的进行违约风险研判,制定安全系统风险管控措施。

三是要切实抓好空服员标准化作业。

这是风险管理的非常重要任务,也是铁路“三化”建设的工程建设之一。

因此保证确保乘务员紧紧围绕好标准化作业和执行好规章制度则是确保行车防护的重中之重。

在实际的行车整个过程中,一些乘务员经常把自己工作中不好的习惯看成教育工作了标准,这也是为什么行管干部天天抓安全,天天有结构性问题的原因,也事故是行车事故重复出现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中,网络化应该不断要求乘务员学习标准化,作业过程标准化,把乘务员日常的一些习惯性作业转变为标准化作业,有效杜绝势能违章违纪。

1.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就是天气不良或行车线路因素。

铁路行车过程行驶全天候暴露于自然环境之下,暴风、雨、雪、霜冻、线路塌方、滑坡等风险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对铁路高速行驶安全造成危害或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作为铁路机务主管部门,要建立机车乘务员出勤预料系统。

一是出勤前要做好预想,开好小组会,预想包括当时当地的天气因素和具体线路状况具体因素,每一项都要市场风险认真分析其风险利空因素,制定脆弱性防范措施;二是出勤调度员要及时传达天候不良情况下及时的安全行车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

这样乘务员在实际运行中会,才能自如的应对变化多端的环境因素,从而达到超前防,确保行车安全。

1.3管理因素管理利空因素主要管理体制是对规章制度执行和上级指示精神方面。

首先,要从制度和管理上将安全风险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区分开,更快更好的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是值得机车乘务员积极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范文

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范文铁路行车安全一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为铁路交通是一种高速、大容量的交通方式,对于人员和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铁路行车安全风险,铁路公司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探讨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是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事件进行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从而确定紧急事故预测和预防的目标。

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提供科学依据,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首先,铁路公司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事故数据来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历史事故的分析,可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铁路公司识别潜在的风险点,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其次,铁路公司还可以运用风险评估技术来识别和评估铁路行车安全风险。

风险评估技术主要包括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对铁路行车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和潜在风险。

最后,铁路公司还可以利用专家咨询和专家评审的方式来进行风险评估。

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对铁路行车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专家的判断和推理来综合评估风险,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和方法来降低或消除铁路行车安全风险,保障行车安全。

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三个方面。

首先,预防是风险控制的关键。

铁路公司可以通过加强行车安全管理、完善行车安全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等途径来预防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

此外,铁路公司还应注重对行车设备的维护和改进,确保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减少设备故障引发事故的可能。

其次,控制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铁路公司可以通过控制行车速度、控制行车密度、控制列车编组等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程度。

铁路行车安全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论文

铁路行车安全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论文

铁路行车安全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论文本篇论文旨在探讨铁路客运企业行车安全管理的实质和内涵。

通过对___的深入调查,笔者发现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创新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安全、和谐发展。

本章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介绍。

As everything around us is constantly changing。

it is essential for Long-Distance ___。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personalized services。

requires an innovativ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o support new businesses in complex and ever-___。

___ factor in the success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new businesses.Under market economy ns。

a company's brand is often a ___ safety n。

its market image will be greatly affected。

___。

"Safety first。

n-oriented" has always been the fundamental safety n policy in our country。

Through in-depth and detailed ns into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n companies。

I have ___。

minimum accident losses。

and maximum safety investment benefits have significantguiding significan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5179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铁路行车安全论文示范文本铁路行车安全论文示范文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铁路运输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纽带,它承担了全国旅客周转量的60%左右和货物周转量的70%以上。

安全生产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它贯穿于运输生产的全过程,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主题。

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可以被看作一个系统,主要由行车安全、货运安全、客运安全、劳动(人身)安全、路外安全5个子系统组成,如图1-1 所示。

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分析图其中,各子系统又由不同系统组成:行车安全子系统――包括车务、机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系统;货运安全子系统――包括车站货运、装卸系统;客运安全子系统――包括车站客运及列车客运安全系统;劳动安全子系统――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人身安全系统;路外安全子系统――由路外伤亡及道口安全等系统组成。

一、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现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现状铁路行车安全现状近十年来,尽管铁路各部门,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为运输安全生产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使铁路行车安全不断改善和进步,但运输安全形势仍不稳定,波动、反复性大,损失严重的列车重大、大事故时有发生,旅客列车伤亡事故、货物列车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仍未杜绝,抓一下好一阵,抓不紧就反弹”的现象客观存在,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还未牢牢掌握住。

1、郑州铁路局事故分析下图2-1是郑州铁路局1994、1999、2000及2003和20xx年的事故统计表。

根据下图对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由表中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铁路事故的发生态势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及其发生的原因,对我国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局各种事故,如果以各责任部门分类统计,机务部门责任事故占首位,数量超过总事故1/3;其次是电务部门和车务部门,两项事故之和古总事故的1/5 以上。

郑州铁路局2000 年共发生217 起事故,按责任部门分类统计情况与1999 年相比如图2-1 所示:按事故类型统计分析情况与1999 年情况相比如图2-2 所示:按重大事故和险性事故引起的原因统计分析如图2-3 所示在图2-3中事故起数因其发生原因复杂而被多次统计由图2-3可以看出,在引起事故发生的诸多因素中,人员因素除20xx年外,在其他年份中皆居首位。

因此,从人员因素入手,研究人的心理、生理、行为等特性与事故的关系,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西安铁路局略阳车务段事故分析法国电力公司20xx年提出的安全分析最终研究报告中指出,在70~80%的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分析西安铁路局略阳车务段1990-1999年十年间所发生的事故和严重违章违纪案件,在记录的51起案例中,全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可见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然而,由于受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人的行为状态和技能的发挥会有较大的起伏,仅靠严格的作业过程管理,严格的干部绩效考核,严格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即便所有人员均达到培训要求,也不能有效解决行车安全问题,事故和严重违章违纪案件的当事人并不是不知道严格的规章制度, 铁路人身伤亡的受害者也不是不知道人身安全的规定, 可见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铁路日常管理中很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问题--铁路行车安全心理.二、铁路行车事故原因具体分析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面很广,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可将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划分为两大类,即行车安全直接影响因素(人员、设备以及环境)和行车安全根本影响因素(管理)。

1、人员素质分析据有关资料表明,在铁路行车事故中由于人的过失而造成事故的比重约为70%左右。

这是因为整个运输生产的组织和指挥,运输设备的操纵和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作业计划的拟订和下达,以及环境的适应和优化,都要靠全路职工来进行,人在整个铁路行车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人是安全的中心,而人的可靠性,首先取决于人的自身素质的高低。

人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素质:年龄、性别、记忆力、体力、耐力、血型、视力、视觉、听觉、动作反应时间、疲劳和饮酒等;(2)心理素质:气质和性格、能力、情绪、需要和动机、态度、爱好、兴趣、意志等;(3)业务素质:文化修养、业务水平、法律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处理各种非正常情况的作业能力等;(4)思想素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安全意识等;(5)群体素质:群体目标、群体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群体信息沟通等。

3 、设备质量分析从对过去发生的事故分析中可以看出,各种运输设备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1)线路:钢轨或鱼尾板折断,轨道几何尺寸(轨距、水平)超限,胀轨跑道,道岔病害,路基损毁等;(2)车辆:断轴,制动梁或下拉杆脱落,制动装置失灵等;(3)机车:制动系统故障,自动停车装置失灵,蒸汽机车摇连杆裂损、烧漏易熔塞,内燃机车柴油机、传动装置、电机、电器破损,电力机车主变压器绝缘被击穿,电器设备短路着火,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故障等;(4)信号及通信设备、机械部分故障,电气接点接触不良,信号灯熄灭,电线短路、断路、混线、虚接等。

4、环境对设备和人员影响的分析4.1 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人的影响高温容易使人疲劳和烦躁;高寒地带露天作业需穿着厚实,使人行动迟缓,操作不准确;嘈杂的噪声使人难以发现异常声响和报警信号;照明不够使人不易识别物体;有害气体和粉尘损害人的身体健康等。

(2)对设备的影响铁路行车系统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很广的开放型动态系统,各种运输设备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之中,受到腐蚀而影响使用寿命,甚至被直接破坏。

例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毁坏线路;风沙、大雪掩埋线路;冰雪冻结尖轨使道岔难以扳动;严寒地带常使车辆凝轴,不同轴承的车辆在溜放时不便掌握速度,容易发生追钩撞车事故等。

4.2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1)家庭因素:经济困难,住房紧张,家庭不和,上班路程远等;(2)人际关系:与同事关系紧张,受到不公平的批评或处罚,在提职提薪方面受到不合理的对待等;(3)社会风气:干部特殊化,权钱交易,腐败现象,党风不正等;(4)劳动组织:班组人员配备不当,任务分配不符合职务条件,调度指挥不妥等。

4.3 对设备的影响当前,铁路沿线治安情况不好,站车秩序欠佳。

破坏铁路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例如钢轨联结零件被拆除,信号通信电线被割断,电信器材被盗走,向运行中的列车投掷石块甚至开枪射击,危险品带上车,关闭折角塞门,拔掉闸瓦签偷走闸瓦,行、牲畜、车辆抢过线路或道口,所有这些,都会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4.4 管理因素分析管理对行车安全的作用不言而喻,虽然人、机环境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管理看似间接原因,但追溯根源确是根本的、本质上的原因,这是因为前者是受后者“管理”要素支配的,所以安全工作的关键是管理。

影响行车安全的管理因素较多,主要有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和安全资金等。

三、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对策和建议1、提高人员素质(1)在任用人员时,应该对其进行职工适应性测试,以便于为工作挑选最合适的人,减少潜在的不安全隐患。

(2)根据行车的实际情况以及运输淡季、旺季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数,工作量大时,应该增加人员;反之,应该精简人员。

(3)对工作人员尤其是调度员等重要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

(4)改进作业方法,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优化、简化、突出重点、适用、提高可靠度,减少工作人员出现遗忘作业程序,或是不按程序做的情况。

另外,要实施有效的监控,强化关键环节的作业控制。

(5)合理劳动组合,注重行为环境建设。

劳动组合要注重合理的技术组合,也要注重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人员的配合。

工作分配应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组合。

重视建立宽松的行为环境,给予职工公平竞争的机会。

各级领导应熟悉职工的性格、爱好,协调人际关系,发现思想倾向,注重职工生理、心理状态,做好安全工作。

(6)实施全方位安全管理,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4、保障设备安全(1)适度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收集其有关数据,同时也要加速研制开发国产新机器、新设备。

其中重要之一就是元部件的可靠性数据,建立可靠性数据库。

为研究机器设备的寿命、可靠度提供依据。

从而便于制定科学的维修、保养、更新制度。

(2)边引进边开发先进、大型的养路、筑路、检测、维修设备,以满足铁路运行密度的需要。

国外的铁路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要组织科技力量攻关,取其所长,补其所短。

(3)尽量用机器代替人的某些功能。

把人从紧张的操作中解放出来,发挥人的监控特点,做到人机各尽所长。

(4)建立科学的维修制度、保养制度,日常维修和定期维修并举,重点检查和一般检查相结合。

(5)建立科学的检查、维修方法,如安全检查表,事故分析树,事件分析树等。

使得事先发现元部件的不安全状态,使得检查工作流水进行,提高检修的速度和效率。

(6)建立和发展我局的综合运输调度中心,负责管理整个铁路线上列车的运行,走综合调度的发展道路。

5、提高设备可靠性(1)防止和排除人为错误的设备,如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车站办理进路的监督设备、列车运行速度的测录设备等;(2)对各种固定和移动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监测诊断的设备,如热轴探测和报警设备、电磁探伤设备、超限界报警装置、各种自然灾害的报警设备等;(3)兼有扩能和安全作用的设备,如自动闭塞、电气集中、调度集中、列车自动控制设备等;(4)救援抢险设备,如救援列车、牵引车、复轨器等;(5)道口设备,如自动栏木、列车接近报警器、交通信号及扩音设备等。

此外,还需切实有效地改善环境,减少不利环境对人和机器的影响,也是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6、消除环境影响(1)社会环境因素安全保障措施面对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铁路运输系统各次管理部门要落实铁路企业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制和奖罚激励制度;加大安全技术设备的投入,依靠科技加强安全监控及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职工思想和业务素质;关心职工生活,解决后顾之忧;加强民主管理,增强内部团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与地方密切配合,改善治安环境等,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社会环境,为职工创造安全生产条件,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自然环境因素安全保障措施铁路选线,应做好地质、水文和气象等勘察工作;做好自然灾害的预、确报工作及设备技术状态的监测诊断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