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课件(共21张PP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2024版新教材)
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生, 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 位重要而形成。
欧洲封建社会的 城市与同时期中国 封建社会的城市有 什么不同?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争取自由和自治
为什么中世纪西欧流行一 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 由”?
课堂小结
大 学 的 兴 起
中 世 纪 城 市 和
自由和 自治城 市
城市兴起的条件 争取自由和自治取得的成果
城市居民的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 的基本居民
大学的兴起
随堂训练
1.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C 不包括(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形成了市民阶级 C.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法国琅城起义
•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 向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 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 统治琅城
•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 “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
• 1128年路易六世被迫同意琅实行自治
争取自由和自治
常用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目标导学三:大学的兴起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
12世纪:出现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兴办的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 支持。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原因:
税特权、司法 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设置: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 天文和音乐等; 课程设置的意义:一方面仍受基督教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英意法国大国的利的伦的巴敦威黎尼斯

人教部编版 九上历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 九上历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9张PPT)

裁缝 酿酒
相关史事
面包师 铁匠
行会:为了避免同行 的恶意竞争,维护行 业的共同利益,同时 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
总结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何不同?
政治 经济
乡村
城市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与庄园主是依附关系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市民具有很大自由
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三、大学的兴起
相关史事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来源:手_工_工_匠_和_商_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一般从周围农村的农_民_转变而来。 2. 影响:_市_民_阶_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 商人不断分化,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 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_资_产_阶_级_,为资本主义 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交通便利 人口集中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1)背景:西欧_生_产_力_提_高_,_商_品_经_济_发_展_ 。 (2)表现:_10_世纪,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
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 1不.背同景的:是①,城大市学的是发由展教、师经或济与学社生会组结成构的的保变护化自;身权益的团 ②体许,多后_来_逐、渐_用_来的指古专典门著的作教开始育在机西构欧。传播,
___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___希_腊__罗”马。 阿拉伯
最美好的花朵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同时期的北宋在天禧 五年新旧城中人口就 已达48万多人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问题二:城市的空气为何使人自由?
法国普万罗教堂远景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布鲁日钟楼
布鲁日市政厅
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人”身份的获取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蛮族的劫掠 西罗马灭亡
西欧 分裂动荡
城市 变为废墟
农业 普遍衰落
海盗猖獗 阿拉伯侵入
——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道路交会 港口海湾 主教驻地
交通便利 相对安全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政治上 实行封君封臣制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冲击封建制度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
变化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冲击封建经济
思想文化 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大学兴起 冲击封建神学 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孕育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的桥梁
政治上 实行封君封臣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精品课件

产生
行会
孕育 促进
中世纪教育“最 美好的花朵”
中世纪大学
兴起时间
12世纪
教师 学生 行会
发展
得到教会、国王 的支持,大学自 治特权
课程设置
基本课程/专业课程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情景模拟 第一幕:我人生的转折
我叫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法兰西乡村的 一个农奴家庭,我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 的好手艺,大部分时间我都得跟着父亲去给庄 园主做苦力,有时候还要忍受侮辱谩骂,即使 辛苦劳作,我们生活仍旧十分贫困,今年我20 岁了,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 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 的悲惨生活,我想逃离庄园,我想改变。
请同学们思考:教师学生行会出现反映什么的兴起?
大学的兴起
三、大学的兴起
• 背景:①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
传入西欧;②城市经济发展需要;
• 时间:12世纪
• 美誉: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
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 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同学们给乔治出出主意,他怎样才可以改变现状?
逃去城市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一)城市的重新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页第一段,完成以下表格
)
时间
10世纪
地区
意大利、法兰西 英格兰、德意志等
①农业技术提高
原因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共28张PPT)
成。 A.农民阶级 B.市民阶级 C.无产阶级 D.地主阶级
6、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B ( )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课外练习:写小论文
二十岁生活在农村的你正赶上中国梦的 幸福时代,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题目自拟)
继续努力
再见
课堂小结
中世纪城市
推动 促进
时间:10世纪 居民:手工业者、商人产生行会
特点:交通便利 规模小 自由和自治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世纪的大学
时间:12世纪 特征:教会、国王支持
自主权、特权 课程设计:基本课程
专业课程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C ( )
米兰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第二幕:勇敢斗争
我进到了法兰西的一个东北部城市一琅城,本以为可以过自由幸福 的生活,但是琅城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贪得无厌, 对居民随意征税,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 买了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挥霍金钱后,他又要重新统 治琅城。112年,愤怒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我加入这次斗争,我们 杀死主教,成立了“公社”。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主派军队 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28年路易 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琅域终于取得自治地位。
加入行会
学徒
期满
考核合格
帮工
作坊主 (师傅)
行东行头
(没有报酬) (雇佣工人)
(行会内部首脑)
第四幕:自我提升
加入行会后,我认真学习技艺,终于取得资格 开了一家裁缝店,先凭着我精湛的技术生意越 来越好。12世纪,我又开了几家裁缝店,曾经 的一些邻居都逃到了城市,他们都在我的裁缝 店帮工,生意越做越大。我需要能写会算,了 解更多的知识,我也想出去学习来补曾经的遗 憾,我加入了教师学生行会。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含视频)-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含视频)-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
-—摘编自符松涛《西欧中世纪城市对大学兴起的影响》
① 城市兴起,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有利于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市民阶层的崛起,也推动了议会和民主进程的发展促进了王权的强化与国 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 城市发展推动大学出现,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
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C )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据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1、重新兴起的原因 (1)时间 从10世纪起 (2)原因
材料 从1000年开始,到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从约3500万增加到约
8000万。……重型犁、马颈轭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田制种植到三
田制种植的变化。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A.封君封臣契约 B.教会权力至上 C.庄园法庭审判 D.城市自由自治
课堂检测
7.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医生,但也培养书法家、
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神学家。可见,当时的大学( B )
A.拥有完全自治的权利
B.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C.是一个国际学术中心
D.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
8.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
免役权和免税权
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
三、大学的兴起
结合材料,指出大学的课程设置
4、大学课程
材料 牛津的课程并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的领地,相反其始终抱有这样一 种宏伟的理念: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必须包括文法、修辞、逻辑三门基础 学科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中世纪的高级学科。与此同时,牛 津课程对13世纪哲学思想的一些新发现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对数 学和占星学的修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每一位学生也有充分自由的课程 选择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0张PPT)


法官司和公 证人行会
细呢绒行会
羊毛商行会
医生和药 剂师行会
般是作坊主,行会招收的学徒没有报酬,学 徒期满后成为帮工,才可得到报酬。帮工通
过行会组织的考核后可以取得师傅的资格,
银行家和 钱币兑换 商行会
丝绸商行会 面包师行会 锁匠行会
独立开设作坊。帮工实际上是作坊主的雇佣 工人。
三、大学的兴起
背景:
手工工匠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 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 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 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 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 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 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最美好的花朵”。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 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
阅读材料,归纳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的基础是学生组成的社团, 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 划,但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负责。 材料二: 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 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力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 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1.得到了谁的支持? 2.大学自治表现在哪些方面? 3.大学有哪些特权? 4.怎么理解大学的特权?
免受地方世俗法官的审判,而 须按教会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 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9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9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5张PPT)

农奴和市民生活的不同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 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 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二、城市居民
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行会)
局限性
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中世纪的城市为什么主要集中 在交通便利地区?
二、城市居民
城市的基本居民:
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 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
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居民的来源:
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周围农村的农民 (或农奴)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大学的课程设置
基础性的课程: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等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等。 (5)从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你能得的历 史信息。 这说明了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 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 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
定基础。
课堂小结
城市的空气使人 自由 中世纪城市
恢复、兴起 时间 10世纪 城市主要居 民: 手工业者和 商人 交通便利 城市 特点: 规模小 自由和自 治 产 生 孕育 促进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 的花朵” 中世纪大学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市民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 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大学包括: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的 学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三、大学的兴起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
12世纪:出现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兴办的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兴起。
中世纪城市复兴的意义: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 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思考问题
为什么中世纪西欧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庄园里的农奴和城市的市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城市
市民具有很大 自由 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欧洲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庄园制度、封建 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重大影响。
中国与西欧封建制的比较
国家 项目
西欧
中国
政治 经济
皇权相对弱小,封建 主割据一方。
庄园制经济
主要阶级
领主和佃户
中央集权
一家一户小 农经济
课堂小结
大 学 的 兴 起
中 世 纪 城 市 和
自由和自 城市兴起的条件 治城市
争取自由和自治取得的成果
城市居民的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朵。”下列对这句话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D )
A. 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 解作用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 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 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 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总结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何不同?
政治 经济
乡村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与庄园主是依附关系
地主与农民
欧洲封建社会的 城市与同时期中国 封建社会的城市有 什么不同?
三、大学的兴起
大学兴起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 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 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 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
温故知新—西欧庄园
1、兴起: 2、发展: 3、性质: 4、居民: 5、领主与佃户的关系: 6、庄园法庭:
温故知新—西欧庄园
兴起:9世纪 发展:11世纪遍布欧洲庄园 性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居民:佃户(自由农民和农奴) 领主与佃户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 庄园法庭:特点和作用
B. 自由城市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封建大贵族,加速了 国家的统一
C. 城市是世俗文化的摇篮 D. 城市的发展,使基督教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2、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C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形成了市民阶级 C.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如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D )
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为宣传无神论需要 C.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 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牛津大学鸟瞰图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原因: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的教育和文化中心
大学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 主权;
课程设置:先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数、 几何、天文和音乐等;完成基础课程进入专业课程,包括: 法学、医学和神学。
课程设置的意义:一方面仍受基督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 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请自读课本P42第一段,概括: 1、城市兴起的条件(原因) 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兴起的地点 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
3、兴起表现
从10世纪起,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 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二、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常用手段: 典型代表: 取得成果:
形式:
特许状的作用:
城市自治的局限性
二、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常用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典型代表: 法国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取得成果: 1、许多城市成为自由城市 2、部分城市成为自治城市
形式: 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
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
特许状的作用: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
的拥护。
城市自治的局限性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
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
持者。
三、城市居民的身份
请同学们自读P43-44相关内容,理解逃亡农奴到来的作用和影响
一技之 长的人
小商小贩
手工业者 商人
手工业生产 商业活动
交通便利 人口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