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升本_专业课试卷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_专业课试卷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_专业课试卷

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30分)

0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着作是《 》。 02.关于《诗经》的编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是 “ 诗”、“ 诗”、“删诗”之说。

03. “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 》、《谷梁传》。

04.《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 为广”。 05.《七发》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

06.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如“三张”即张载、 和 ,“二陆”即 和陆云,“两潘”即 和潘尼,“一左”即 。 编的《____ ___》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先秦到梁代的七百余篇作品。 08.初唐四杰指的是 、杨炯、 、骆宾王四人。 09. 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10.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 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11.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西蜀 编的《 》。 12.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 二、单项选择(每题分,共30分)

01.《哦,香雪》是哪位作家的成名作( )。 A 、王安忆 B 、铁凝 C 、张洁 D 、张爱玲 02.《后羿射日》出自哪一部书( )。

A 、 《山海经》

B 、《淮南子》

C 、 《庄子》

D 、《吕氏春秋》 03.《诗经》的恋爱诗《静女》出自( )。 A 、周南 B 、卫风 C 、魏风 D 、邶风

04.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

A 、齐诗

B 、鲁诗

C 、韩诗

D 、毛诗

05.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 )。

A 、《春秋》

B 、《尚书》

C 、《左传》

D 、《国语》

0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一部书( )。

A 、 《周易》

B 、《尚书》

C 、 《春秋》

D 、《礼记》

07.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人生观的是哪一部书( )。 A 、 《春秋》 B 、《左传》 C 、 《战国策》 D 、《荀子》

0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哪一部书( )。 A 、 《论语》 B 、《孟子》 C 、 《老子》 D 、《庄子》

0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一部书( )。 A 、 《论语》 B 、《老子》 C 、 《庄子》 D 、《墨子》 10.提出“性善论”主张的是( )。 A 、 孔子 B 、孟子 C

、 庄子 D 、荀子

11.《九歌》中祭祀山神的是( )。

A 、《湘君》

B 、《东君》

C 、《国殇》

D 、《山鬼》 12.下列不是宋玉作品的是( )。

A 、《九辩》

B 、《风赋》

C 、《别赋》

D 、《登徒子好色赋》 13.《洞箫赋》的作者是( )。

A 、司马相如

B 、扬雄

C 、班固

D 、王褒

14.有感于广陵历遭兵火而作《芜城赋》的作家是( )。 A 、曹植 B 、鲍照 C 、左思 D 、谢灵运

----------------------

---------------------------------------------

订----------------------------------------

线

----------------------------------------

15.“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是锺嵘在《诗品序》中对哪一类诗的评价()。

A、山水诗

B、新体诗

C、玄言诗

D、宫体诗

16.名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作者是()。

A、陶渊明

B、谢灵运

C、谢眺

D、沈约

17.庾信晚年所作“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的作品是()。

A、《登楼赋》

B、《神女赋》

C、《恨赋》

D、《哀江南赋》

18.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一首诗()

A、《燕歌行》

B、《出塞》

C、《使至塞上》

D、《从军行》

19.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柳宗元

C、韩愈

D、白居易

20.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作者是()。

A、宋之问

B、李白

C、杜甫

D、李商隐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神话

2.《古诗十九首》

3.永明体

4.山水田园诗派

5.韩孟诗派

四、简答题(第1题6分,其它每题8分,共30分)

1. 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2. 简述汉赋的发展状况。

3.简述中国小说的起源。

4. 简述白居易诗歌的诗歌主张。

五、问答题(第1、2题13分,第3题14分,共40分)

1. 鲁迅曾说过:“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

‘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魏

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请简述这一时期文学的自觉的主要

表现。

2.试结合作品比较李白、杜甫诗风的异同。

3. 试评析李商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专升本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专升本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的基础是 A.个人崇拜式权威B.理想性一合法权威C.传统式权威D.个人情感 2.预算也被称为 A..规划B.规则C.数字化的计划D.案3.控制标准是时间的函数,这种控制类型属于 A.程序控制B.跟踪控制C.自适应控制D.最佳控制4.组织文化的核心是d A.组织形象设计B.组织制度的完善C.组织的价值观D.管理机制 5.持久有形\可以核实的沟通式是d A.口头式B.书面式 C.非语言式D.电子媒介式 6.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这是法约尔提出的c A.分工原则B.集权与分权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D.统一领导原则 7.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a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百程序性计划 8.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c A.易产生遂道视野B.双重领导,权贵不一致C.部门间协调难D.易产生本位主义 9.能够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的管理人员的培训法是c A.设置代理职务B.设立助理职务C.工作轮换D.工作丰富化 10.俄亥俄州立大学对领导式的研究发现,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的领导式是b A.低关怀__低定规B.高关怀__低定规 C.低关怀__高定规D.高关怀__高定规 11.某人渴望结成紧密的人个关系、回避冲突以及建立亲切的友谊,这是d A.成就的需要B.依附的需要C.权力的需要D.安全的权力

山东2010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真题

山东2010年专升本汉语言文学 综合一 教育学 一.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说文解字》 2.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洛克 B.斯宾塞 C.康德 D.赫尔巴特 3.学校工作的核心是() A.教学 B.班级管理 C.教师队伍建设 D.基础设施建设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5.学校最早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6.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政治需要 B.自然环境 C.人口数量 D.社会生产 7.人的发展需要决定了教育必须把内容加工成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这体现了教育的() A.社会文化传承功能 B.社会文化选择功能 C.社会文化传播功能 D.社会文化创新功能 8.心理学家提出的发展关键期概念,主要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9.从教育功能作用的性质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为() A.筛选功能和协调功能 B.正功能和负功能 C.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D.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 10.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B.杜威 C.斯克里文 D.泰勒 二.简答题 1.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2.我国学校德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教学大纲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三.论述题 1.学校教育内容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2.试论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 心理学 四. 1.人们希望自己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和支持,这是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的需要 2.在工作任务比较简单或机械的情况下,最佳的动机水平是()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___》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试题教学文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汉语言文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试题(卷) 语言学纲要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共8页,答题时间为2小时。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请诚实答卷,尊重知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文字学、()、( )是我国 传统的语文学。 2、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灵活的()能力。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三大部分。 4、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5、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 )、韵尾三部分。 6、语法的( ) 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7、根据语法意义的表达手段的不同,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屈折语、黏着语、()四种类型。 8、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作()。 9、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 )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 )。 10、 ( )和 (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二、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音位 2、音位变体 3、区别性特征 4、组合关系 5、聚合关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3、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4、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6、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7、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这是汉语的特点。有的语法著作中常常把前缀、后缀叫作"词头"、"词尾"。() 8、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就是结构规则有" 递归性 "。()

师范类专升本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考试试古代文学

年师范类专升本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考试试古代文学

————————————————————————————————作者:————————————————————————————————日期: 2

2002年师范类专升本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考试试卷 古代文学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 一、填空题(没空1分,共20分) 1、我国上古时期的文学形式主要有原始和神话两类。 2、先秦历史散文中,属于国别体的史书是《国语》和。 3、大量运用故事进行说理,是《庄子》一书的突出特色。 4、汉初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是和晁错。 5、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散文是。 6、汉代乐府民歌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长于,而《古诗十九首》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7、被誉为“七子之冠冕”的建安文人是。 8、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 9。谢灵运在被贬为永嘉太守以后,写了大量的__诗,从而确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10、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是干宝的。 11、初唐四杰包括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 12、杜甫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的两首长篇五言古体诗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__。 13、在被贬巴山楚水的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的民歌体诗歌,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4、唐传奇是唐代小说。 15、黄庭坚是宋代诗派的代表作家。 16、昔我往矣,。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7、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8、空山新雨后,_。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2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诗三百”被称为“诗经”的时间是() a.西周 b.东周 c.西汉 d.东汉 2、《齐桓晋文之事章》一文出自() a.《论语》 b.《庄子》 c.《荀子》 d.《孟子》 3、屈原的组诗《九歌》包括() a.十一首诗 b.十首诗 c.九首诗 d.八首诗 4、汉代散体大赋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a.枚乘 b.司马相如 c.班固 d.张衡 5、《归田赋》的作者是() a.张衡 b.枚乘 c.司马相如 d.班固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 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像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特点。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A.登门槛效应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 A.构造心理学B.机能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 C.沙赫特一辛格理论D.斯腾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提出的。 A.劳伦兹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 12.聚合思维 13.复合情绪 14.刻板印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5.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16.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7 17.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20分) 19.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

公共关系学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详细.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庸俗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拉关系”、“走后门”、“套私情”,与公共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建设型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开拓局面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它分为基础建设和形象建设两个方面。基础建设包括企业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硬件环境建设等;形象建设包括对外传播、导入、大型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等。 传播是指个人、组织、社会之间信息的双向传递、接受、共享和沟通的过程。公共关系信息传播是指社会组织借助一定的载体和途径,有计划地将信息与公众进行交流和沟通,以达到争取公众、信息共享的目的。公共关系传播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公共关系传播的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专门的信息传播机构。第二、公共关系传播是一个有计划、完整的行动过程。第三,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活动。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信息的传递、交流、共享及反馈等方面实现双向互动、共同享用,使双方在利益限度内最大限度地取得理解,达成共识。 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公共关系技术、咨询业务,或受客户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提供服务性工作,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才式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再一类是专才式的公共关系工作人员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有大量相同、相似的方面,但是,毕竟它们不是一个学科,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表现如下 : 1. 在学科所涉及的范围上不同 市场营销学仅限于企业生产流通领域,最多不过是经济领域内,但是公共关系学所涉及的是社会任何一种组织与公众的关系。除了企业之外,还可以是政府、学校、医院、教会、研究所、报社等,这些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在这一点上,公共关系学比起市场营销学有更广泛的社会性,学科应用范围更广阔。 2. 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 市场营销学直接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产品,从而进一步扩大盈利,产生企业效益,公共关系是为了树立组织形象,产生良好的公众信誉,从而使组织存在和发展,因此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3.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在手段上存在着差异 市场营销所采用的手段是价格、推销、广告、包装、装璜、商标、产品设计、分销等。这些手段都紧密地围绕着产品销售的目的。 公共关系所采用的手段是宣传资料、各种专题活动,如记者招待会、展览会、听证会、接待、公关广告、员工给公众留下的形象等。 全面论述公众的基本特征?(论述) 答:公众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20087814552745988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一)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2017年4 一名词解释(15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调类 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一般用五音标记法来表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3、部件 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大部分的汉字是由若干组笔画结构拼合而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笔画结构称为「部件」。部件是大于基本笔画(例如:点、横、撇、捺等)而小于或等同于偏旁的结构单位。 4、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 5、同位短语 又叫复指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事物。

二、简答(40分) 1、简述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多方面。 1、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普通话有翘舌音,而方言却没有;英语有齿间音,汉语却没有。 2、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同样的语音形式可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汉语里送气、不送气区别词义,英语不能;英语里清音、浊音区别词义,汉语普通话不能;语音的组合上,汉语的l只在音节开头出现,英语既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末尾。 2、举例简述四种造字法 ⑴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

专升本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XX年专升本考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 第一部分(C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2’*25=50分) 1.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C程序中注释部分可以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 B、花括号"{"和"}"只能作为函数体的定界符 C、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所有函数名都可以由用户命名 D、分号是C语句之间的分隔符,不是语句的一部分 2. 以下选项中可作为C语言合法整数的是______。 A、10110B B、0386 C、0Xffa D、x2a2 3. 以下不能定义为用户标识符的是______。 A、Scanf B、Void C、_3com_ D、int 4.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a; char c=10; float f=100.0; double x; a=f/=c*=(x=6.5); printf("%d %d %3.1f %3.1f",a,c,f,x);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A、1 65 1 6.5 B、1 65 1.5 6.5 C、1 65 1.0 6.5 D、2 65 1.5 6.5 5. 以下选项中非法的表达式是______。 A、0<=x<100 B、i=j==0 C、(char)(65+3) D、x+1=x+1 6.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a=1,b=2,m=0,n=0,k; k=(n=b>a)||(m=a

2020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

2020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 1. (单选题) 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 B )。(本题1.0分) 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 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 D、“思无邪”为核心的批评观 2. (单选题) 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 A ) 。(本题1.0分) A、“仁政”理论 B、人性无善恶理论 C、人性恶理论 D、人性善理论 3. (单选题) 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 B )。(本题1.0分) A、“直谏”说 B、“发愤著书”说 C、文应“实录”说 D、“疾虚妄”说

4. (单选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 A )。(本题 1.0分) A、《毛诗大序》 B、司马迁《报任安书》 C、《论衡·艺增》 D、《论语·八佾》 5. (单选题) 《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 。(本题1.0分)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6. (单选题) 教材认为: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里的观点是( B )。(本题1.0分) A、“文以载道” B、“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C、“文者以明道” D、“有道有艺” 7. (单选题)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继承了( C )。(本题1.0分) A、《毛诗大序》的“讽谏”说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 2.媒介控制 3.信息社会 4.拟态环境 5. 5W理论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什么? 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试分析“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试卷代号:21 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是库利学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他在190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所谓的“镜中我”可以理解为想像中的社会镜子,存在于个人生活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就映照在这面社会镜子里。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2.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 3.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4.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5. 5W理论由拉斯韦尔提出,指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时代。(5分)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5分) (3)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使传播活动和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即使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5分) 2.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受众的自主参与。(4分)其主要观点有: (1)任何个人和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4分)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4分) (3)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

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模拟试题一 高等数学 一. 选择题(1-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 设0 lim →x sinax x =7,则a 的值是( ) A 1 7 B 1 C 5 D 7 2. 已知函数f(x)在点x 0处可等,且f ′(x 0)=3,则0 lim →h f(x 0+2h )-f(x 0) h 等于( ) A 3 B 0 C 2 D 6 3. 当x 0时,sin(x 2 +5x 3 )与x 2 比较是( ) A 较高阶无穷小量 B 较低阶的无穷小量 C 等价无穷小量 D 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4. 设y=x -5 +sinx ,则y ′等于( ) A -5x -6 +cosx B -5x -4 +cosx C -5x -4 -cosx D -5x -6 -cosx 5. 设y=4-3x 2 ,则f ′(1)等于( ) A 0 B -1 C -3 D 3 6. ??(2e x -3sinx)dx 等于( ) A 2e x +3cosx+c B 2e x +3cosx C 2e x -3cosx D 1 7. ? ??0 1dx 1-x 2 dx 等于( ) A 0 B 1 C 2 π D π 8. 设函数 z=arctan y x ,则x z ??等于( )y x z ???2 A -y x 2+y 2 B y x 2+y 2 C x x 2+y 2 D -x x 2+y 2 9. 设y=e 2x+y 则y x z ???2=( ) A 2ye 2x+y B 2e 2x+y C e 2x+y D –e 2x+y 10. 若事件A 与B 互斥,且P (A )= P (AUB )=,则P (B )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1. ∞→x lim (1-1x )2x = 12. 设函数f(x)= 在x=0处连续,则 k = 13. 函数-e -x 是f(x)的一个原函数,则f(x)= Ke 2x x<0 Hcosx x ≥0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专业课试卷

汉 语 言 文 学 专 业 考 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0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着作是《 》。 02.关于《诗经》的编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是 “ 诗”、“ 诗”、“删诗”之说。 03. “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 》、《谷梁传》。 04.《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 为广”。 05.《七发》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 06.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如“三张”即张载、 和 ,“二陆”即 和陆云,“两潘”即 和潘尼,“一左”即 。 07.___ 编的《____ ___》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先秦到梁代的七百余篇作品。 08.初唐四杰指的是 、杨炯、 、骆宾王四人。 09. 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10.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 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11.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西蜀 编的《 》。 12.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 二、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 01.《哦,香雪》是哪位作家的成名作( )。 A 、王安忆 B 、铁凝 C 、张洁 D 、张爱玲 02.《后羿射日》出自哪一部书( )。 A 、 《山海经》 B 、《淮南子》 C 、 《庄子》 D 、《吕氏春秋》 03.《诗经》的恋爱诗《静女》出自( )。 A 、周南 B 、卫风 C 、魏风 D 、邶风 04.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 A 、齐诗 B 、鲁诗 C 、韩诗 D 、毛诗 05.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 )。 A 、《春秋》 B 、《尚书》 C 、《左传》 D 、《国语》 0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一部书( )。 A 、 《周易》 B 、《尚书》 C 、 《春秋》 D 、《礼记》 07.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人生观的是哪一部书( )。 A 、 《春秋》 B 、《左传》 C 、 《战国策》 D 、《荀子》 0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哪一部书( )。 A 、 《论语》 B 、《孟子》 C 、 《老子》 D 、《庄子》 0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一部书( )。 A 、 《论语》 B 、《老子》 C 、 《庄子》 D 、《墨子》 10.提出“性善论”主张的是( )。 A 、 孔子 B 、孟子 C 、 庄子 D 、荀子 11.《九歌》中祭祀山神的是( )。 A 、《湘君》 B 、《东君》 C 、《国殇》 D 、《山鬼》 12.下列不是宋玉作品的是( )。 A 、《九辩》 B 、《风赋》 C 、《别赋》 D 、《登徒子好色赋》 13.《洞箫赋》的作者是( )。 A 、司马相如 B 、扬雄 C 、班固 D 、王褒 14.有感于广陵历遭兵火而作《芜城赋》的作家是( )。 A 、曹植 B 、鲍照 C 、左思 D 、谢灵运 ---------------------- 装 --------------------------------------------- 订---------------------------------------- 线 ----------------------------------------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要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在_______ ,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 2、涌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______ 、缅甸、______ 等地。 3、单元音韵母包括________个舌面元音和3个舌尖元音。 4、上声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读_________ 调。 5、________ 、_______ 两韵母儿化,直接卷舌。 6、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________文,是我国最古的________文字。 7、小篆据说是秦相________简化大篆而成。 8、了解字义,对防止________ 有帮助。 9、多义词的转义往上通过_______或以本义作比喻的方式形成。 10、谚语具有鲜明的_________ 、特定的思想性,通俗生动的等特点。 11、古语词具有________的特点,多用于_________语。 12、句式搭配不当主要指在一组结构较整齐或______一致的句式中,不须___ ___ 的要求,随意使用不一致的句式。 13、领词往往引出一吕排比句与________ ,使联语衔接自然,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 A.4% B.5% C.2.4% D.8.4% 2、下列儿化属于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的是() A.猴儿 B.话儿 C.头儿 D.信儿 3、东晋以后的草书变体称为() A.隶草 B.章草 C.今草 D.狂草 4、属于支配式的是() A.纠正 B.袒护 C.人为 D.借口 5、《汉江临泛》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牧 C.李贺 D.王维 三、多项选择 1、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是() A.广东西部 B.广东东北部 C.福建西北部 D.江西东部 2、"不"念轻声的有() A.好不好 B.坐不住 C.不对 D.不可以 3、现行汉字使用楷体的场合有() A.国家正式文件 B.报刊 C.日常书写 D.书籍 4、属于惯用语的是() A.桃李满天下 B.八九不离十 C.马后炮 D.墙头草

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高等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等教育福建专升本考试 《高等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函数的定义域为 A,且B, C, D,且 2、下列各对函数中相同的是: A, B, C,D, 3、当时,下列是无穷小量的是: A, B, C, D, 4、是的 A、连续点 B、跳跃间断点 C、可去间断点 D、第二类间断点 5、若,则 A、-3 B、-6 C、 -9 D、-12 6. 若可导,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A B C D 7. 设函数具有阶导数,且,则

A B C 1 D 8. 设函数具有阶导数,且,则 A 2 B C D 9. 曲线 A 只有垂直渐近线 B 只有水平渐近线 C 既有垂直又有水平渐近线 D既无垂直又无水平渐近线 10、下列函数中是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的是: A, B, C, D, 11、设,且,则 A, B, +1 C,3 D, 12、设,则 A, B, C, D,13、,则 A,B,C, D, 14. 若,则

A B C D 15.下列积分不为0的是 A B C D 16. 设在上连续,则 A B C D 17.下列广义积分收敛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18、过(0,2,4)且平行于平面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无意义 19、旋转曲面是 A,面上的双曲线绕轴旋转所得 B,面上的双曲线绕轴旋转所得 C,面上的椭圆绕轴旋转所得 D,面上的椭圆绕轴旋转所得

20、设,则 A,0 B, C,不存在 D,1 21、函数的极值点为 A,(1,1) B,(—1,1) C,(1,1)和(—1,1) D,(0,0) 22、设D:,则 A,B,C, D, 23、交换积分次序, A, B, C, D, 24. 交换积分顺序后,__________。 A B C D 25. 设为抛物线上从点到点的一段弧,则 A B C D

汉语言文学考研真题

汉语言文学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2002年考研汉语言文学A试题 一、举例说明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每组4分,共16分) 1.塞音/擦音/塞擦音 2.儿韵母/儿化韵 3.结果宾语/结果补语 4.单音词/单纯词 二、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分别给下面一句话注音。(各6分,共12分) 我了解这孩子,打小儿就是个淘气包,这会儿可知道用功了。 三、你认为“北京话是一种方言”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试加以分析。(10分) 四、汉语拼音方案中e代表了普通话里哪些音素?为什么可以这样设计(10分) 五、试分析说明“忽然”和“突然”的异同,并举例说明二者在作状语时是否完全相同。(8分) 六、试说明下列句法结构的特点,并归纳其中“第一”的义项。(8分) 第一中学第一夫人第一时间第一速度 第一反应第一追求第一世界第一产业 七、请举一些不能受数量词修饰的名词的例子(不少于10个),并说明这些名词的类型和特点。(10分) 八、试对下面的例子进行比较、分类,并说明它们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12分) (挑)花了眼(看)走了眼(吹)迷了眼 (吓)傻了眼(打)瞎了眼(哭)红了眼、 九、举例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取得了那些进展 北京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学学专业基础试卷 一、根据材料建立A语言和C语言、B语言和C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说明AC之间的对应关系与BC之间的对应关系有哪些区别。(10分) A B C 人Go go ry 手Ga ka ri 走Gi khi rei 一Gho gu ry 山Gha ke ri 水Ghi kgI rei 二、下面三列都是含有“老”的语言片断,分析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10分) 老李老虎老板 老张老鹰老手 老刘老鼠老实 三、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上声字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调,“一”字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变调,请分析并说明这两种变调的区别。(10分) A卷第二部分:现代汉语(共四题,35分) 四、解释下列术语。(每个3分,共12分) 1.造字法 2.预设 3.蕴含 4.黏着 五、什么是零声母?在汉语中建立这一概念有什么作用?(10分) 六、从词汇和语法的角度分析“男子汉”和“格子布”的异同。(5分) 七、“看了三天”和“看了三次”这样的结构,有人归纳为述宾结构,有人归纳为述补结构,你怎样看这个问题?(8分) A卷第三部分:汉语史(共四题,35分) 八、解释下列术语。(每个2分,共10分)

深圳自考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

深圳自考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

深圳自考专升本考试试题及答案 命题:深圳青年学院汪老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示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44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智慧 沈祖炜 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起点是人类中心主义,它将人类视为自然万物的中心和主宰,将自然界视为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所谓“人定胜天”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自大和狂妄。近现代以来,工业化急剧推进的后果当前已经日益显现,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地球生态退化,人类自身开始遭到自然的报复。 在这样的危机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奋

起疾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模式认为,依托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能够化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从技术层面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确实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可是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行为模式,节能环保产业在新技术支撑下的发展,尽管可能降低单位能耗和排污指标,可是不会改变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增加的趋势。因此,从治本的意义上说,中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要流派儒、道、释的思想内核中都有合乎生态文明理念的地方。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人对于“天”要有敬畏之心。道家主张无为,不是说无所事事,而是要求节制欲念,不做超越自然法则的违规之事。释家则把人看作世间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把不杀生当作修身的重要信条。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突出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儒家重“人学”,从人伦社会关系切入天人关系,并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语言学概论标准预测试题(三)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关于语言与民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B.语言和种族有着必然的联系 C.语言和种族无必然的联系 D.有无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确定是否是同一语言的重要参考 2. 下面有关书面语和口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口语先于书面语产生,所以发展比书面语快 B.书面语是口语的绝对踏实的记录 C.书面语虽然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着口语的发展 D.书面语是语言研究的重点 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A.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B.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C.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 D.任何语言符号都是没有根据的 4.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是() A.[b] B.[p] C.[p‘] D.[m] 5. 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 “墙头草”、“走后门”、“跳龙门”都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 C.成语 D.简缩词语 7. 下列语素中全都是实义语素的是() A.木太组读 B.呢扑趁是 C.学言室的 D.了里那换 8. 下列反义词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冷——热 B.聪明——愚蠢 C.高兴——痛苦 D.男——女 9. “我去买东西”是一个() A.简单述谓结构 B.复合述谓结构 C.从属述谓结构 D.降级述谓结构 10. 社会统一在语言上的表现是() A.洋泾滨语的出现 B.双语现象 C.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D.语言的转用 11. 振动中,频率最低的声音叫() A.基音 B.乐音 C.噪音 D.陪音 12. 下列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融化 B.消化 C.化学 D.绿化 13. 文字起源于() A.结绳 B.画图 C.结珠 D.穿贝 14. 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 A.2至3岁 B.6至8岁 C.9至10岁 D.12至13岁 15. 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 C.语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16. 儿童最早的语义能力产生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