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越小说看当代网络文学发展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从穿越小说看当代网络文学发展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从穿越小说看当代网络文学发展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河南XX 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从穿越小说看当代网络文学发展

姓名__

院系_人文学院

专业_

指导教师__

2011年6月6 日

摘要:“穿越”是当在网络小说中最热门的主题之一,这些由穿梭时空而带来的种种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当代青年追求自由的想象和自我展示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当代网络小说的缺陷与不足。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网络文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以穿越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兴起的原因是什么?网络文学的出路又在何方?这就成为我们今天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穿越”小说;网络文学;原因;发展

目录

引言 (1)

一、穿越的兴起 (1)

二、“穿越”的定义和分类 (2)

(一)、越小说的定义 (2)

(二)、穿越小说的分类 (2)

三、穿越小说兴起的原因 (3)

(一)、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穿越小说兴起的基础与前提 (3)

(二)、越小说的年轻姿态 (4)

(三)、青年对自由想象和表达的追求 (4)

(四)、年轻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 (4)

四、从穿越小说看当代网络文学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5)

(一)网络文学的缺陷 (5)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6)

注释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其实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电子世界的无限扩张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诞生于北美华人之手的汉语网络文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走过了无人问津的草创期,备受指责的落魄期,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小窥的文学力量[ 1]。而在这个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读者的网络文学群体中,“穿越”无疑是当下网络小说中最热门的主题之一。主人公或是因为一件物品,一次事故,或是直接莫名其妙的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或者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然后开始一段奇妙诡异的时空之旅。在看似荒诞的叙述中,作者和读者都同时拥有了一个纵横开阔、无拘无束的旅程和无边无际、随心所欲的快意心境。网络文学中的作者和读者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而“穿越”小说无疑将成为一个青年人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

一、“穿越”小说的兴起

抛开科学的理论根据和好莱坞式的科幻电影,中国最早的穿越小说应该是1993年出版的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一举打破琼瑶独霸言情小说天下的局面。然后是1997年黄易的《寻秦记》,开创了玄幻武侠小说的先河,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天地。这两部作品相差四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穿越小说并不流行,或者说它只是作者脑中偶尔闪过的创意,作为一种故事情节被加以叙述,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形成“穿越”的概念。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偶然的创意,“穿越”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黄易的《寻秦记》开始,借着网络文学的东风,穿越小说一发不可收拾。比如《我是大法师》、《步步惊心》、《梦回大清》、《新军阀1909》等等,一大批作者像是受到了某种召唤,纷纷让笔下的人物回到过去,开始了他们看似雷同却又风格迥异的穿越故事。

如今,“穿越”这个词汇已经被广大的青年人所熟知和喜爱。它不仅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小说模式,它甚至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词语,用来表达震惊和不可思议,例如,2010年世界杯前的热身赛,中国队以3:0赢了法国队,网友们的回复中有这么一条被广为流传:“中国男足3:0赢了法国!难道我穿越了?”而且,随着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的发展,穿越小说已经渐渐地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电视剧《神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神话》从电影版开始,就一直受到广大影迷的喜爱,但其中的穿越因素并不明显。可是到了电视剧版,穿越的因素就已经很明显了,甚至成为本片的一个卖点。《神话》穿越的成功,让我们看到“穿越”主题正在被除小说之外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所接受,它渐渐从偶尔的创意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新的调味剂。

穿越小说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从个别走向一般的过程。在网络文学的急速发展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喜爱这种自由的遐想而开始从读者转变为作者。可以想象,越来越多的穿越故事在不久的将来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或许,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全民穿越”的大时代。

二、“穿越”小说的定义和分类

(一)穿越小说的定义

“穿越”小说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穿越小说指的是一种最热门的网络小说题材,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2]

(二)穿越小说的分类

穿越小说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分成各种不同的种类,但总的来说,我们可根据主角的性别来把穿越分为男穿越和女穿越,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男人和女人在穿越后的表现在作者笔下产生了一种极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如此的明显,以至于我们可以把他们当成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穿越结构。

1、男穿越

在主题上,男穿越的主题基本上都是关于战争和权力。男主人公穿越回古代或是另一个时空,然后利用自己领先于别人很多年的见识和先进的科学知识,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建立不朽的功业。例如《恶魔法则》中的男主角杜维,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后利用现代知识发明了火药,热气球,飞艇,用先进的热武器打败了对手步兵、铁骑的冷兵器军队。还有《大清拆迁工》中的张云飞,穿越回清末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干外甥,凭借着自己对未来世界走势的掌握,一步步的掌握权力,游走于列强之中,打俄国,灭日本,改写中国百年屈辱历史。

男穿越多表现为一种对社会或是古代某一个历史阶段的不满。他们希望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希望能够生在一个造就英雄的乱世,逐鹿中原甚至征服世界。也有的男穿越是出于一种对中国近代百年耻辱的愤恨,希望能够回到过去然后利用自己对未来的了解改变中国的命运。男穿越在很多时候带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迫切希望。这种主题在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像古代争霸的《争隋》,《无唐》,近代中国崛起的《新军阀1909》等等。

在情节上,穿越小说的主人公若是男性,穿越后多是拥有非凡胆识,极好的运气,抑或是打不死的小强。情节上往往会先出现几个打不过的敌人,不久之后,主人公成长了,本领有成了,再次遇到,就可以大大的扬眉吐气了。穿越后的男主往往成为穿越世界的第一人,在穿越的途中,会遇到无数个让男主痴心不已,誓愿为死的美女。而且,男生在穿越后往往会拥有一个特殊的能力或者在性格上发生根本的改变,从原来一无是处的宅男变成文韬武略,睿智坚毅的大人物。总之,男主人公们都会在穿越之后拥有成为英雄的资本和机遇。

而在在对爱情的描写上,男穿越小说通常不会设置很长的篇幅或进行着重的描写,而且女主角通常不会只有一个,女性始终是情节发展的过度或者男主人公争霸之外的附庸。三妻四妾、左拥右抱的幻想在男穿越小说中比比皆是,网络上把这种肆意的遐想称为“YY”,也就是“意淫”的拼音首字母。

2、女穿越

在女性的穿越中,爱情是个永恒的主题,他鲜明地反映了女人对理想化爱情的憧憬。“女穿越”小说中的爱情是脱离社会角色和世俗生活的纯粹表达,只有天长地久,没有柴米油盐。“宫廷加爱情”是“女穿越”小说最大的热门,《步步惊心》、《梦回大清》等就是其中的

代表之作。“女穿越”小说里有因为未卜先知而如鱼得水的故事,也有虽然拥有独占先机的幸运却深陷爱情无法自拔的伤痛。女性憧憬的爱情发自内心,这种理想化的叙事模式远离了充满激烈竞争的生存现实和柴米油盐的世俗婚姻。是对另一时空里理想化的纯粹爱情的憧憬。

关于情节。女主人公穿越后往往能和宫廷皇家沾上边,或者贵为公主,或者是王府里的女仆,最后常常被一群优秀出众的王子、公爵、阿哥、皇帝们不约而同地都喜欢上,于是展开了一段或侠骨柔情的、或缠绵悱恻的、或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大多聪慧,不管是看起来大智若愚,还是精明强悍,面对爱情不论是随遇而安,还是力争上游,至少不会没了主张。温柔的,善良的,泼辣的,任性的,虚构的,逼真的,不论平凡高贵,其个性往往不会让你轻易相忘,总的来说每个女主再怎么说自己不好再怎么隐藏自己,但她始终是一女超人。

3、其它

穿越给了人们足够的想象空间,各种变化的时间和空间让穿越的种类变得繁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穿越小说大多都是喜剧作品,几乎见不到悲剧的结尾,如果按照悲喜剧划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把穿越小说归为喜剧这一类,当然,这也是网络小说的通病。穿越小说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比如按照穿越的时空不同可分为:中国古代、外国古代、未来时空;按照穿越的结局又可分为:称霸天下、逍遥自在、宫廷阴谋,江湖称雄等等。

三、“穿越”小说兴起的原因

(一)穿越的时代大背景:

1,变化中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人。

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也就是从1990年到2010年的这20年中,中国经过渐变过程,终于达到质变的历史转折点,一下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进程: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化(比如“城市化”)、国内外互联网化--逐步形成了后来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时代”的巨变。这种剧烈的变化给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及其心理带来深刻、深邃和深远的影响。

从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中国改革步伐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渐渐形成了一种他们所特有的价值观:开放、固执、充满理想又极度现实。当这些年轻的人们逐渐长大,变化的时代带给他们的是迷茫和不确定性,他们在矛盾中成长,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也就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而在他们夺取话语权的过程中,网络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阵地和平台。

他们正站在大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上,在网络的巨大空间之中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才有意义?假若上天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将如何过?……这些东西自然而然的表达到文字中,于是他们穿越会过去,穿越到各种不同的世界……

2,在群体中寻求安全感

“我们正在进入的时代,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混乱的、不确定的、让我们无以把握现在和未来的,从日本地震,再到核幅射,再到恶意炒作加碘食盐……

就像网络上流传的一副对联:

上联:日本——大核民族——在核辐射中等待碘盐

下联:中国——盐荒子孙——在抢碘盐以等待核辐射

横批:无盐以对+有碘意思

随着豆你玩蒜你狠苹什么糖高宗……之后!盐王爷终于来了。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混乱的失序危机中,个人,再度处于渺小的状态。

玄幻、科幻、穿越小说的盛行,跟这个也有关系。从2008年的大地震,再到2011年日本地震,再到超级大月亮,再到2012公末日危机……

谁能把这个解说清楚?我们能不能在社会现实的重大危机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

我们通过小说赋予不确定的生活以确定的意义。而网络小说群体性的创作方式,又让我们摆脱了独自写作的孤独和不安。并不是把写好的作品放在网络上就称之为网络小说,它有自己独特的群体创作方式,作者边写边更新,读者的留言和鼓励往往是他们创作下去的最大动力。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穿越小说兴起的基础与前提

不可否认,“穿越”小说的兴起时间并不算长,但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而发展,并快速成为一种新的大众文化类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06年6月底,中国网民的数量增至0.75亿,是世界第二位,但是到了08年网民规模就已经达到2.25亿,跃居世界第一位。在上网人群中,30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占了68.8%,超过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二。[3]这一切都还只是零八年的数据,这两年,中国的互联网络的发展是跳跃式的,而网络的无限扩张无疑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互联网开放的文学机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产生群体和作品数量,在全世界范围内,中文文学网站已经超过4000家,而国内的汉语原创文学网站与已经超过五百家。目前,中国最大的中文网站“起点中文网”就存有原创作品22万部,总字数超过120亿,并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飞快地膨胀。看到这些庞大的数据,或许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昔日被视为另类和边缘的网络文学,正在向文学的主阵地挺进。数字技术和传媒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把网络文学从山野草根推向了文学前沿,文学的格局也许正在遭遇数字技术的重整。

网络文学具有“新媒体文学”的独有特征,他虚拟的自由强化了在线写作的民间立场,激发了社会公众的文学梦想和创作热情,网络媒体本就是一个反中心、非集权的虚拟世界。在网络上,人人都是平等的网民。而网络写作也常常以一种平常姿态写平常故事,用大众化,凡俗化的叙事方式展示普通人本真的生活感受。于是,网络文学在不经意间实现了文学话语权向民间的回归,造就了一个全民写作的世纪背景。因此,网络文学的繁荣刺激了穿越小说的发展与壮大。

(二)穿越小说的年轻姿态

“穿越”小说里始终洋溢着一种青春的姿态,不可否认由于青年激情有余阅历不足的缺陷,使小说易陷于平面和肤浅,略显稚嫩和易走极端,其主题多是青春的幽怨和风花雪月的叹息,内容不乏宫廷阴谋、爱恨情仇,从而表达了青年特有的语言和审美特点。在鱼龙混杂的“穿

网络文学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浅析网络文学 学生姓名:罗建华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8秋季班 指导老师:钟老师 时间: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五日

浅析网络文学 无论人们对于"网络文学"还会产生多少争议,这个概念终于站稳了脚跟。现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尽管"网络文学"的完善定义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修补,但是,文学进驻网络空间并且成为一个活跃的臣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许多人的目光正在越过这个事实向后延伸:网络为文学制造了哪些强有力的冲击?换言之,因为网络文学的出现,传统文学正在或者即将发生哪些深刻的改变? 蔡智恒、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这些网络作家的名字渐为人知,网易公司与文学网站"榕树下"的文学评奖均己落下帷幕。检阅过"榕树下"网站的得奖作品之后,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他在"网络之星"丛书的序言之中说:"有人一口否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显而易见,陈村所青睐的是"网络的原创文学"――即仅仅在网络空间写作和发表的作品。 由于文学爱好者的录入或者网站招徕用户的点击,网络空间存有大量业己出版的世界文学经典或者风靡一时的流行之作。对于这一部分文学而言,网络仅仅是一种征集读者的新型传播媒介。栖息于网络空间的文学不过是纸张文学的电子复制。这一部分文学并没有因为网络而改头换面,甚至提出新的美学设想。相形之下,"网络的原创文学"可能包含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文学类型。在这一批文学那里,网络不再是计算机屏幕对于书籍纸张的替代;网络的特征介入文学生产――从遣词造句到发行传播――的全过程。伊格尔顿曾经提议考察艺术的"生产工具"。对于文学说来,书写工具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互动关

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会计学类: 1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 2会计业的国际化接轨问题探讨 3浅议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4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浅议 5浅析如何建立网络会计的新观念 6浅析如何建立网络会计市场 7简述历史成本会计所受的影响及发展方向 8略谈利率市场化对证券市场的冲击 9论会计透明度 10论表外会计信息初探 1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浅谈 12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13浅析人力资源会计 14浅谈信息时代企业的财务创新 15谈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 16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改革 17浅析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特点 18浅析我国会计的改革战略 19试析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 20论内控制度战略 21浅析企业会计报表中常见利润操纵方法 22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浅析 23探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性 24会计信息市场的特征与效率浅析 25库藏股票及其会计核算方式浅析 26人力资源会计浅谈 27本科会计教育浅议 28浅谈如何构建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29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浅析 30会计人才市场化的理论浅谈 31网络会计浅议 32试析会计报表作弊的方式及其审计策略

33浅议如何做好电算化条件下帐、证、表的审计34简述合并报表中的合并范围设立 35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浅议 36试析我国会计师发展战略及事务所规模化经营37浅谈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理念 38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浅议 39内部会计监督制实施初探 40入世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浅析 41浅议手工会计对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42网络财务的必要手段浅析 43谈如何做好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44谈如何做好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互补45谈入世给我国注册会计师业带来的冲击及对策46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特征初探 47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创新关系浅析 48浅析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方向 49网络财务浅谈 50网络财务的安全与对策初探 51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对会计目标的冲击初探 52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及特点53网络会计发展中急须解决的问题初探 54浅谈网络会计发展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5浅析网络会计模式 56浅析我国会计市场生存危机 57论会计的发展趋势 58试论责任会计推广应用难的原因及对策 59知识产业会计核算初探 60社会环境与会计发展初探 61传统会计原则的创新与修订浅析 62会计模式与文化环境初探 (二)经济管理类: 1网络市场研究 2网上证券交易分析 3市场营销中的竞争策略 4试析湘江流域持续发展

文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文学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随着第一次文代会后,当代文学特别是小说的主题也随之转变。 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作家们的创作思路以及审美意义也随之慢慢 变化。彼时的江南就存有这样一批作家,他们小说里的“江南世界” 因各具特点的创作手法和反映不同时代的主题,如实的记录着时代潮 流的走向。他们有的经历了从建国到*这段苦难历史,有的成长于这段 历史之中,他们将自己敏锐的视角寄托于江南想象之中,抒发着对于 江南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反省,将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的审美意义及其 文学史意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所以选此为题正是为了探寻中当 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的文学内涵,希冀发掘其文学史意义的变化。 2、研究意义: 经过建国后至七十年代初期的沉寂,七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一 大批江南籍作家涌现,江南文学“边缘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进入 新世纪,关于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这类研究的文献虽然概述性的总结居少、个体研究居多,但透过 这样一个繁杂的参照系,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和文学史意义的价 值得到了进一步确认。本文拟对以往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审视评估,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研究 的发展。 选题研究现状 当前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江南想象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研究综述有: 1、在时间、空间的推移下,江南想象的衍生变化对于作家创作的 影响:

自九十年代后期起,学者们已经有意识的尝试从江南作家及其小 说里的江南意象和叙事手法着手,并以此探寻当代江南文学发展的新 趋势。而关于江南地域文化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可看作为江南作家 对于江南世界的一种“寻根”。正是在这种越发多元化的研究形势下,当代小说里的江南想象也逐步表现出了新的文学价值。 相关的文献有王德威的《当代小说二十家》、张炯的《中国当代 文学研究》、孙其勇的《论故乡苏州对苏童创作的影响》、陈娇华的《小巷文化的独特镜像——论苏州小巷文化对陆文夫小说创作的影响》、高松年、沈文元《论叶兆言“夜泊秦淮”系列小说》等等。 2、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题 材抒写的变化 任何文学创作都是对一定时代的反映,关于第二个研究方向—— 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江南作家创作思想、作品主题及其艺术风格 的转变,则是当代小说在江南想象这个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关的文献有崔致远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方中的《童心 观照下的悲悯——评毕飞宇的人文关怀》、史国铭的《论苏童小说与 江南文化》、曾一果的《“南方”的复活——读朱文颖的》、张清华 的《南方的细小、漫长与悲伤》等。 例如崔致远先生所著的《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从人文情怀与社 会进程的角度来探寻当代小说的流变。他在书中便阐述了当代小说在 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的流变,并从叙事结构出发,将当代小说分为“革 命现实主义”、“启蒙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等走向,他认为在这个流变的过程中,江南作家的相关于“江南叙事”的创作手法和思路也所以发生了变化,他们作品的主题多以城市的兴 起与乡村传统文明的堕落为主,反映了在那个时期里江南作家对于江 南意象的“苦难写实”,以及现代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 3、关于江南社会的转型中作家关于江南想象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意 义的变化的研究:

毕业论文选题动机首要环节

毕业论文选题动机首要环节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 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 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 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 正如一汽集团李启祥副总经理说,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竞争,无论是技术、质量、品牌、功能、成本和规模经济等都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大众”合资进入世界大汽车集团,靠国外发展自己。 因此,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2.要捕捉灵感,注重创新。 论文的生命在于创新。 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指一种新的观点,创立新说,新的论据(新材料),新的补充,新的方法,新的角度。 也有人说创新指研究的内容是新的,方法是新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新的。 还有人认为创新指独特见解,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前人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和简化等。

由上可见,一篇论文总要有一点创新,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论文。 创新靠灵感,灵感靠积累。 只有在长期的艰苦砥砺中才能偶然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而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可能变成学术创新的起点。 当然,创新也不能完全脱离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离开管理学的主流思想,不能没有创新平台,而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否则不会成功。 (创新思维方法后述)3.要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多,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剧变,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研究的对象,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问题,俯拾皆是。 对于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 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现阶段还是研究实际问题较易出成果和被社会接受。 从研究经济管理现实问题,得出可以操作的政策性结论,这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立竽见影的效果,意义是深远的。 但是,千万不要赶时髦”,凑热闹”。 因为热点”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不易创新。 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等来选择热点题目。 联系实际,问题要抓准,抓准问题的题目,一看题目就会吸引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学法部分 十三、新闻理论及新闻史部分 十四、秘书学部分

一、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最新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doc

最新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一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8-11 第一章动物叙事的缘起 11-19 第一节后花园与动物结缘 11-13 第二节村庄中与动物相伴 13-15 第三节其他因素的影响 15-19 第二章赞颂与批判——动物叙事的深层内涵 19-32 第一节对自在生命状态的追求与赞美 19-22 第二节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批判与悲悯 22-26 一、野性的缺失——历史惰性中动物般的生存状态 22-24 二、人性的匮乏——病态与苦难的生存境遇 24-26 第三节漂泊意识与"家养动物"的书写 26-29 第四节女性焦虑的释放与动物叙事 29-32 第三章动物意象的呈现 32-40 第一节 "羊"意象 32-35 第二节 "猫"意象 35-37 第三节 "爬虫"意象 37-40 第四章萧红创作中动物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40-45

第一节东北精神的另类书写 40-42 第二节 "象征符号"与"生命主体"的双重变奏 42-45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52 后记 52-53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3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二 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8-10 绪论 10-20 第一章 "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病态人格 20-36 第一节忧郁:革命者的病源 20-25 一、忧郁症:革命者共有的病症 21-22 二、忧郁的原因探究 22-25 第二节焦虑:忧郁病症的延续 25-28 一、焦虑症:忧患革命的意识世界 25-27 二、焦虑的原因探究 27-28 第三节癫狂:焦虑过度的宣泄 28-36 一、癫狂症:逃入幻象的路途 29-32 二、癫狂的原因探究 32-36 第二章 "乌托邦"三部曲的意象世界 36-53

新!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注:1.这些题目只是选题参考,最终的论文题目有待同学们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2.希望同学们在选题时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同学选题雷同,如果出现雷同情况,选题结果公布后,涉及雷同选题的同学要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及时变更选题;3.各班由学习委员负责,在选题公布的一周之内将本班《中文系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登记册》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交于指定老师一份。) 一、中国古代文学 1.从原始歌谣探讨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 2.略论中国古代神话的人文关怀 3.《楚词》的神话学价值研究 4.创世神话初论 5.中国和古希腊洪水神话的一些母题比较 6.试论神话中的幻想 7.《诗经》中的爱情诗 8.《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文化阐释 9.试论“黍离之悲”的美学价值 10.试论《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1.兴的起源——一个艺术难题的求证 12.《离骚》象征手法探微 13.论屈原在抒情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

14.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比较 15.《离骚》的历史意识与现实忧患 16.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浅析 17.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8.浅谈《战国策》中策士的功利思想 19.《战国策》细节描写之艺术成就 20.《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21.论《庄子》散文的结构艺术 22.《庄子》的神话思维品格 23.幽默的庄子与《庄子》的幽默 24.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 25.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26.《左传》的人物描写艺术新探 27.《荀子》的比喻艺术 28.《韩非子》中的寓言论 29.《九歌》的体制与读法 30.宋玉悲秋与中国文人的“季节病” 31.一个现代大学生眼中的宋玉 32.20世纪的先秦文学研究述评 33.从汉赋的特点看汉人的审美观 34.不以成败论英雄——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余秋雨散文的“寻根”情结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目的:在当代散文作家群体中余秋雨是独特的,余秋雨的散文被认为是“重拾困扰着若干代人的重大课题,避开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羁绊,直指民族心灵的深处”的文化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余秋雨散文中的处处透露出来的寻根意识,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和深入探究,试图通过文学寻找的文化根基来体现和折射民族文化的精神。进而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力和思索寻根意识对当代文明的重要性。 意义:本文通过探索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尝试性地揭示出寻根意识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寻根文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文学思潮,主要是作家们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把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之根”弘扬光大并且开拓创新,其中余秋雨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寻根意识便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之一。但是对于余秋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寻根意识方面的研究也有,却没有总结性的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余秋雨散文中寻根意识产生的根源 余秋雨的众多作品中之所以体现出浓厚的寻根意识,这也跟余秋雨本人的成长、思想、经历等有关。 2、“寻根”中的文化人格及其灵魂 (1)深邃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通过描写“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使得文化人能够“轻够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透露出中国文人坚韧执着的精神世界。 放逐路上显露出来的强健人格与官格 余秋雨作品解析和探索中国知识分子和文人形象,并进行文化反省,体现出深深的人文精神。 (2)与世俗无关的文学追求和人格修养 作者渴望人格的自由,我们阅读余秋雨的作品不难发现,实际上他是有意要进入一种现在“中国式文化团体”的自我放逐的状态。 3、重塑当下文化人格 余秋雨散文在结合历史的同时,又与现实相联系,在对文化的探索中体现出一种深深地忧患意识,在观看历史的进程中,反省中华民族的现状和前途。 4、结语 余秋雨正是在文化与文学中努力实现着一位文化学者的职责。正是作者这颗怀古思今,不断探索民族文化和文化人出路的赤诚之心,使得笔下流泻出来的文章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研究方法:

毕业设计选题与任务书填写

(远程)毕业设计工作讲座---毕业设计要求、选题与任务书的填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作用、目的与要求 1.作用 有下述三个方面的作用 ·总结:对在学期间所学知识的检验与总结 ·培养: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2.目的 (1)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物能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3)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3.要求 (1)进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使学生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的水平、独立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2)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3)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4)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4.成绩评定 (1)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5.评分标准 (1)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 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 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浅论陶潜田园诗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差异 [论文摘要]王维山水田园诗和陶潜田园诗都在当时的诗坛上居于显著的代表性地位,但由于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诗歌的表现手法不同,因此二者所表现出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影响就各有千秋。 [关键词] 王维陶潜田园诗差异 引言 田园诗作为一支独立的诗歌流派,引起世人的瞩目,是在晋代才正式出现的。晋代以前,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文学、“竹林七贤”,在诗歌中反映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田园风光题材的十分鲜见,仅在《诗经》中的《甫田》、《大田》、《丰年》、《良耜》等诗篇中对农事有所表现。这些农事诗反映了大规模的奴隶集体劳动的情景,却很难看到作者的思想个性,对农村田园风光也着墨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地主阶级、奴隶主阶级的知识分子鄙视农事、鄙视劳动人民的思想根深蒂固。到了晋代,玄雾弥漫,玄言文风十分盛行,陶潜却敢于冲破樊篱,大胆尝试和创新,不仅把诗歌题材扩大到为时人所不齿的农事和田园,而且思想上实现飞跃突破和解放,在诗歌中赞美劳动,欣赏田园风光,同情普通百姓,焕发出强烈的光焰,为诗歌发展又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天地。“从农事诗到田园诗,陶潜正处在一个上承《三百》、下启三唐的继往开来的重要位置”。(注1)因此,很多论者认为陶潜是“田园诗人的开山鼻祖”,是“平民文学的代表”。其后,不少诗人纷纷仿效继学陶诗,至诗歌巅峰时代的唐代,闪烁着熠熠光芒的田园诗派,已成为这个时期诗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王维应是突出的一位,“他运用诗歌、绘画、音乐等全部的艺术手段来创作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注2)因此说,陶潜田园诗和王维山水田园诗分别在东晋和盛唐时期的诗坛

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有关现代文学论文

有关现代文学论文 导语: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 里未淨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以下为大家介绍有关现代 文学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现代文学语言,白话并简洁 语言是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学思想进行 变革,那么就要现对语言进行改革,鲁迅笔锋驰骋纵横,词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在语言表述方面,鲁迅的文学作品也 颇具研究价值,是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鲁迅擅长用平白如话的 语言阐释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性特点,通俗点讲,在现代文 学语言的呈现上体现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 特点。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对采用白话文进行文学 创作十分的提倡,暗藏鲁迅最内在的情绪体验和最玄妙的哲理性 感悟。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直在坚持自己的白话文学主张, 在他的杂文中还对那些反对白话文的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另外,在“五四”时期,西方文化曾经大量的涌人中国,一些新的名词 也就随之传人中国,这个时候作家们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对 于这些新名词的运用,鲁迅先生曾说:“欧法文化的侵人中国白 话中的大原因,并非因为好奇,乃是为了必要。”所以说他非常 主张主动对这些外国语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吸收和利用,丰富自己 的文学语言。 二、现代文学体裁,新诗应创新

关于文学体裁,鲁迅先生予以很多的建设性论述,他用 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且这些论述对于 现代文学理论的构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时新诗的出现,可以说在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鲁 迅的艺术创造力是惊人的。但鲁迅先生在诗歌的创作以及批评方 面都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他的新诗只有《梦》、《他》、《桃花》等六七首而已,远不如他的杂文以及小说的创作数量。鲁迅 先生对新诗的理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鲁迅先生认 为新诗应该是对真实的情感进行的表达,他对新诗的择选和对新 诗诗人的评价,要求用真实的健康的情感引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第二,鲁迅先生认为诗歌创作时应该对其内容进行重视。一首好 的诗歌应是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对其语言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组合,有利于精炼文字,使诗歌富有韵律。第三,鲁迅先生主张 在诗歌的艺术形式上采用白话作诗,对新诗进行创新。在现代文 学发展史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贵在创新。中国诗歌只有 进行创新,才能够走上新生的道路。这里的创新是指题材内容的 创新,语言与手法的创新。 三、结语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鲁迅研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 变的结果,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 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 中的鲁迅研究的过程中,应深究鲁迅先生在现代文学题材、语言、体裁方面的主张,通过研究鲁迅的人生选择与创作道路,促进现 代文学的发展。

网络文学网站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阅文集团为例(赵林)

2016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网络文学网站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 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1207040209 姓名赵林 指导教师 2016年4月

网络文学网站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 学生:赵林 指导老师:张艳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文学也开始走出传统格局,通过互联网传递到民众中,初步实现了大众化、智能化。也正因为这样,一些网络公司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开始以各种方式介入网络文学领域,探索了独特的文学盈利之路,开辟了线下线上联动的文学发展之局,将文学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营销,实现了文学的商业化。在当前众多的网络文学网站中,又以阅文集团最为强大,引导着网络文学的走向,占据网络文学市场半壁江山,其独特的成长模式在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难以忽略的作用和地位,其营销策略为网络文学的传播铺下了坚实的道路,其发展轨迹让无数人为之侧目。经过分析研究,发现阅文集团的文学营销策略虽与传统文学有一定相似之处,但其本质却千差万别,让网络文学以另一种姿态彰显于世人。本文分析了网络文学网站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比较了传统文学发展体系和网络文学发展体系,总结了网络文学网站营销策略中存在的不足,从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网络文学网站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网站;营销策略

Market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network literature website ——Take the Yue Wen group as an example Undergraduate:Zhao Lin Supervisor:Zhang Yan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devices, literature also began to go out of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through the Internet to the people, the initial realization of the popular universal. Because of this, some of the Internet companies began to intervene in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exploring the unique road of the literature, opening up new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e literature as a commodity marketing, to achiev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In numerous network literature companies, Yue Wen group is most powerful, leading the trend of network literature, network literature occupy half the market. Its unique pattern of growth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literature has a difficult to ignore the role and status. Its marketing strategy slightly the spread of network literature paved the road.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Yue Wen group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puts forwar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summarizes of previous research status, define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literature and marketing strategy, compares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the network literature development system.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network literature marketing of the Yue Wen group. From the real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the marketing of reading literature group. Key words: network literature;literature website;marketing strategy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文学编 一、文学史篇 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8论“革命传奇”小说 9论“样板戏” 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 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 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 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 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 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 16论“文革”叙述模式 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 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 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 二、文学思潮论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 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 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 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 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 6论“朦胧诗” 7论“后朦胧诗” 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 9论新历史小说 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 11论“寻根文学”思潮 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三、作家论 1鲁迅小说创作论 2鲁迅散文创作论 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

4郭沫若创作论 5茅盾创作思想论 6茅盾评论特色论 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 8巴金小说创作论 9老舍的平民观探 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 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 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 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 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 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 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 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 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 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 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 四、作品篇(小说) 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 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 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 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 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 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 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 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 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 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 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 13钱钟书《围城》失探 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 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 17论方方的小说 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 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毕业论文选题,资料收集,开题报告撰写及注意事项

今天这么轻松的场合谈选题、谈开题好像好像有点严肃了。我本人刚刚经历了从选题到开题的全程,有一点小小感悟,我们在座10级其他的同学在下一年要进行开题,我希望你们能够提前有目的的准备,而且今天这么多经验丰富从师兄师姐在场,肯定可以给我们更多更好的指导,我呢,在这里就先抛个砖。 相信在座的每一位还记得,在我们刚入校没多久,第一次和导师见面,他就给我们提出了这个建议或者要求:尽早确定自己要研究什么,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但是一年快过去了,可能还有些10级的同学对选题问题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那么今天我就先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简单说几句吧: 一、毕业论文选题 1.从课堂中挖掘选题 老师在讲课是会提到很多研究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研究空缺所在,我们要及时记录,及时查阅文献资料,并且加以分析,看是否可以作为毕业选题。 2.从现刊中发现选题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课教学》《课程·教材·教法》等,从中发现创新的写作角度或最新的选题方向,也可以看出杂志关注的热点问题。 3.从科研管理机构发布的信息中发现选题 像之前万老师推荐的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社科网),上面有每年的课题立项通知,还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十二五”课题项目,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比较前沿的或有价值的选题。 4.期刊网 在期刊网优秀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搜索页面输入“教育”“思想政治”“中学”“高校”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逐条浏览,看别人毕业论文写的什么话题,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这是一个很机械的办法,但也很凑效。 5.随时捕捉灵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有时在上课、看书、甚至吃饭、走路、做梦的时候,头脑中自动迸发的一种很奇妙的灵感,比如我之前看资料时头脑中也出现过一些想法:比如写写教学生活化、教师的幸福感对学生的影响或高中与大学的德育衔接问题,在华师一观摩学习时,在听同学们在微格教室试讲时,针对某种教学过程中的现象或者事件,也出现过写写教学导入艺术或者教学提问艺术等等这样一些想法。但是后来都被否定了。 我觉得“灵感”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并不是想要有他就会产生的,所以说一定要随时记录,并且要时不时的翻看,它很可能以后就会成为我们研究的方向或者是我们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比如我自己的选题,教学机智,也是在上课时听到胡老师提到过一次,当时还想,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可以考虑拿来做毕业选题,但也只是随便想了想而已,没有做记录,也没有查资料。还是在之后看现刊的时候又碰到这个词,才回想起来当初的一些想法,所以,灵感一定要随时捕捉! 二、几点要注意的问题 1.提前准备 第一次和万老师见面,他就告诉我们:要尽早确定自己要研究什么,确定毕业论文研究方向,然后争取把每篇课程论文甚至每门课程都与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相联系起来,这样写开题报告或者毕业论文就会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了。 2.及时向老师请教 这点呢,我感受非常深刻,也吸取了不少教训。我自己原来感兴趣的选题是生命教育,本来想不能空着脑袋去见万老师,就想把大纲整出来后再去请教万老师。于是搜集了大量的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a的文章。侧重于从新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

网络文学总结论文3100字_网络文学总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网络文学总结论文3100字_网络文学总结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网络文学总结3100字(一):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叙事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已进入网络时代,女 性创作也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女性主义叙事学认为叙事模式体现了一种权力的斗争,在此层面,研究故事背后所体现的政治性别,小说叙述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 事情节的叙述,体现女性作家的叙事心理,且在这种叙事下也体现出了现代女性 主体意识的觉醒。本文试从叙事学角度出发,以满族作家金子网络文学作品为例,初步探寻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女性书写的叙事特征。 关键词: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女性叙事 作为引领“穿越风暴”的知名网络作家,满族作家金子的作品也极其具有代 表性。目前,有关清穿题材的小说大致有:金子的《梦回大清》,桐华的《步步 惊心》,晚晴风景的《瑶华》等,其中这三部小说被尊称为“清穿三座大山”。 这几部作品都是从各自不同的视觉描写清宫题材的穿越小说。最早的成名穿越作 品就是清穿小说的鼻祖--金子的《梦回大清》,从两千零四年开始,这部作品就 在晋江连载,故事讲述了普通都市白领穿越到清朝参与了有名的“九龙夺嫡”, 并与各个阿哥之间发生的故事。作为清穿小说的开山之作,金子开启了新的文章

构思,开辟了一个令现代普通女性为之痴迷的题材。而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的设定则十分的普通。 “我叫蔷薇,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天天往来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做着繁琐而又忙碌的工作。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各个古建筑景点参观。因为我是满族,所以每次走在那些地方总是有种不同的感觉,总想着这要是过去,我又会是在干什么呢?呵呵!反正不会是现在天天面对无聊的财务报表和分析。” 纵观这段文本,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女主的设定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上班族。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小说的读者群体大都是女性读者,一般为刚刚步入社会的普通白领阶层和在校女大学生,正是她们造就了穿越小说的热潮。所以在女主的设定方面都会倾向于普通的群体,已触及他们感情上的倾向。其次,文中又写到女主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各个古建筑景点参观,这也是现在穿越小说的惯用章法,在穿越主人公穿越之时,自带“金手指,”从而更好地“指点江山。”最后,文中提到“因为我是满族,所以每次走在那些地方总是有种不同的感觉,总想着这要是过去,我又会是干什么呢?呵呵!反正不会是现在天天面对无聊的财务报表和分析。”文中女主的设定是满族,这也和作者的身份相符合,而且,最为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面对工作上枯燥无味,这也迎合了所有上班族的心理趋向。 再观金子的另一著作--《我不是精英》,当一个学历普通,英语普通的女孩儿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一家非常有名的外企;而一个公安大学的高材生,却因为一次严重失误从刑警队被调入了派出所当片儿警。他们也有了新的身份,角色互换使他们面对新的人生,从精英到草根,从草根到精英,该文的女主着实普

如何做毕业论文的选题说明

如何做毕业论文的选题说明 时间:2010-11-22 来源:中国信息大学新闻网 选题说明就是一篇关于自己为什么要选择某个题目作为研究主题的论述报告,这样一个论述报告,与其说是学校对同学们的要求,还不如说是学校在帮助同学们独立思考确定自己研究方向的一个方式。 选题说明的撰写,就是在说明毕业论文的选题理由,明确为什么选这个题目,是自己选题过程一个书面化的报告。因此选题说明要做到思路清晰,选题明确。 一般来说,选题说明可以包括如下内容: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目标、研究方法与手段、参考文献。 选题背景与意义,就是要阐述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作为你的论文题目,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的有关背景(论文选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研究这个题目。2)通过分析该问题研究的现状,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题目,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内容与目标,先明确目标,才能确定内容。论文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论文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我们有了论文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论文具体要研究的内容,大家可以把研究内容进行分解,化解为一个一个具体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小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与手段,就是大家在论文的写作中,采用的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 现以调查法为例进行说明。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参考文献,就是大家在研究该问题时,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参考或借鉴。大家在写作开题报告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论文,有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