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

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

具) 1.基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遗传变异的意义。(生命观念)

2.基于减数分裂的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曲线。(科学思维)

3.借助减数分裂的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以文字的形式说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科学思维)

考点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生物类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2.减数分裂过程

(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

比较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

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

细胞→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和3

个极体

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1)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二、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2)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和进化。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提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也会产生基因重组。

3.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提示: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

4.减数分裂Ⅱ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5.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精子和卵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提示: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在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精子的头部几乎只保留了细胞核,部分细胞质变成了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必修2

P23“拓展应用”)

提示:保留细胞核保证了遗传物质能够进入卵细胞;丢掉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可使精子体积减小,运动便捷;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可以更好地在受精过程中提供能量。

2.试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分别对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进行概括。(必修2P27“思维训练”)

遗传多样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传稳定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配子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减数分裂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生交换及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受精作用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因而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而且每个配子中的染色体是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受精作用时精卵结合使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生物体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1.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平均进入2个子细胞中

2.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础;可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及非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时的相关曲线图与柱形图(以精子形成为例)

(1)甲为精原细胞;乙为初级精母细胞;丙、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戊为精细胞。

(2)染色体数目变化及原因

①减数分裂Ⅰ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②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到体细胞水平。

③减数分裂Ⅱ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

(3)核DNA数目变化及原因

①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核DNA数目加倍。

②减数分裂Ⅰ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核DNA数目减半。

③减数分裂Ⅱ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核DNA数目再减半。

(4)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原因

①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

②减数分裂Ⅰ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数目减半。

③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2.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

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情况(以AaBb为例,没有基因突变和互换)如图:

分析产生配子种类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1)一个个体有很多性原细胞,上图各种情况都可以发生,因此可产生2n种配子,n代表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2)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只能是1种。

(3)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发生以上图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可产生4个精细胞,这4个细胞“两两相同”,是2种。

1.分离定律所研究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和基因重组所指的基因分别指的是什么基因?基因遗传的两定律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什么过程中?

提示:分离定律所研究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所指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三者均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

2.小鼠(2n=40) mT蛋白对精子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敲除控制合成mT蛋白的基因,检测并统计曲细精管中相关细胞核DNA含量及细胞数目比率如下表。

细胞类型(核DNA含

量) 正常鼠的细胞数目比率

(%)

敲除鼠的细胞数目比率

(%)

细胞A(20) 46.4 25.7 细胞B (40) 16.7 40.6 细胞C (80) 25.2 23.8

(1)细胞A、细胞B和细胞C分别为什么细胞?

(2)mT蛋白对精子的形成的作用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1)细胞A为精细胞或精子;细胞B为染色体没有复制的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细胞C为初级精母细胞和进行有丝分裂的精原细胞的前、中、后、末期细胞。

(2)mT蛋白对精子的形成的作用是促进减数分裂Ⅱ的进行。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次级精母细胞数量增加,精子数量减少。

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

1.(2021·石景山区模拟)下图中①~⑤是在显微镜下小鼠睾丸内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⑤

A.图中细胞分裂的排序是①→③→②→⑤→④

B.图②细胞中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②③⑤细胞中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D[图①是分裂前的间期,图②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图③是减数分裂Ⅰ前期,图④是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细胞,图⑤是减数分裂Ⅱ后期。图⑤细胞中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2021·山师附属模拟)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

不存在于c与d中

B.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①与②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C.在减数分裂Ⅱ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D.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D[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A正确;在减数分裂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正确;在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所以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C正确;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不可能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D错误。]

考查受精作用及遗传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3.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也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C.受精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形成合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C[受精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

4.(2021·衡水中学二调)下列对高等动物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只能是0或1条

B.受精作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导致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D.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

细胞

B[人类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的数量为0或1或2条;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这一过程,需要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体现出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精卵的随机结合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之一,但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Ⅰ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并随机移向两极,因此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考查特殊和异常的减数分裂

5.(2021·广东选择性考试押题)蜜蜂受精卵(2n=32)发育成的幼虫若持续食用蜂王浆则发育为蜂王,否则发育为工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下图为雄蜂产生精细胞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Ⅰ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8个四分体

B.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未减半的原因可能与细胞未产生正常的纺锤体有关

C.若蜂王基因型为Aabb,则该蜂群中新发育成的雄蜂基因型可能有Ab 和ab两种

D.蜜蜂种群中性别决定的方式取决于染色体的数目

A[雄蜂的精原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无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是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的发生,也就不会存在四分体,A 错误;正常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两侧各有纺锤丝相连,这样在两极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最终导致形成同源染色体分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由分析可知:①雄蜂的精原细胞无同源染色体,②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未减半,结合上述分析可以推测,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未减半的原因可能与细胞未产生正常的纺锤体有关(减数分裂Ⅰ产生的是单极纺锤体),B 正确;蜂王基因型为Aabb,形成基因型ab和Ab的卵细胞,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则该蜂群中新发育成的雄蜂基因型可能有Ab和ab两种,C 正确;根据图示分析,蜂王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

胞,如果是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是雄蜂,而受精卵可发育成蜂王或者工蜂,其中雄蜂的染色体数目是蜂王的一半,故蜜蜂的性别取决于染色体数目,D正确。]

6.克莱费尔特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某家庭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患者。下列有关该患者产生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母亲可能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B.母亲可能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

C.父亲可能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

D.父亲可能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

D[母亲可能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提供X B X b卵细胞,与父亲提供的Y精子结合,可以形成X B X b Y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患者,A正确;母亲可能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提供X B X B卵细胞,与父亲提供的Y精子结合,可以形成X B X B Y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患者,B正确;父亲可能减数分裂Ⅰ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提供X b Y精子,与母亲提供的X B卵细胞结合,可以形成X B X b Y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患者,C正确;父亲如果是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正常分离,只能提供X b X b或YY的精子,都不能形成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患者,D错误。]

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分析

(1)减数分裂异常导致配子种类变化的规律

如果减数分裂Ⅰ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分裂Ⅰ正常,减数分裂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

(2)XXY与XYY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

①XXY成因

②XYY成因:父方MⅡ异常,即M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后两条Y 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减数分裂与遗传定律和变异的综合考查

7.(2021·衡水中学检测)下面的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卵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细胞中的3号染色体,A/a和B/b表示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

C.产生图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图甲中3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C[图乙的产生是由于图甲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互换,A错误;与图乙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和Ab,B错误;由于发生了互换,产生图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 正确;图甲中3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Aa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Bb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D错误。]

8.(2021·浙江6月选考)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①~⑥表示细胞,基因未发生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⑥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若④的基因型是AbY,则⑤是abY

C.②与③中均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①为4 个染色体组的初级精母细胞

D[⑥是由③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的,已知的一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有两条X染色体,说明③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X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同一极,则⑥中应该缺少一条X染色体,故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④和⑤是由②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形成的,若④的基因型是AbY,对比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应在减数分裂Ⅰ发生过互换,即产生了同时含有Ab基因和a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即②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AabbYY,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bY和abY,故⑤的基因型是abY,B正确;根据B选项的分析可知,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发生过互换,②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AabbYY,③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X,故②与③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含有等位基因,故在减数分裂Ⅱ时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C正确;由分析可知,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XY,含有2个染色体组,①为经过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的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①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点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点

分裂方式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

会,不分离,无互换现象

(1)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互换;(2)同源染色体分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不出现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减半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2个体细胞4个精子或1个卵细胞和

3个极体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相同不一定相同

意义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

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传

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

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同点

1.分裂前,染色体(质)都只复制一次。

2.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体,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建过程。

3.都有着丝粒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

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分裂Ⅰ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提示:DNA分子数目相同。

2.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提示:两者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

3.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相同。(√)

4.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分裂Ⅰ末期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相同,DNA分子数不同。(×)

提示:两者染色体的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相同。

5.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粒分裂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提示:二倍体生物细胞着丝粒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有丝分裂时存在同源染色体。

6.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1.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

2.三种变异类型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而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辨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细胞分裂图像

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

A B C

判断步骤:

结论: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分裂Ⅰ前期,C为减数分裂Ⅱ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A B C

判断步骤:

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分裂Ⅱ中期,C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

A B C D E

判断步骤:

结论: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分裂Ⅱ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为减数分裂Ⅰ后期(初级精母细胞),D为减数分裂Ⅰ后期(初级卵母细胞),E 为减数分裂Ⅱ后期(次级卵母细胞)。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模型分析

(1)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2)根据“染色体峰值”判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减数分裂。

(3)根据“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判断:斜线代表核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有丝分裂。

(4)根据“结果”判断: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目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考查

1.(2021·衡水中学二调)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相关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③处在前期时细胞内虽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

B.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的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C.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D.图中表明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A[过程③之前细胞已经完成减数分裂,因此过程③处在前期时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也无联会现象;过程④是有丝分裂,其产生的精子的遗传信息与细胞Y相同,而细胞Y与细胞Z是同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所含的遗传信息也相同,因此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的遗传信息一般相同;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且都与体细胞相同;由图中信息可知,此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参与。] 2.(2021·唐山二模)在观察果蝇(2N=8)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处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一定正在发生基因重组

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其染色体数和DNA数相同

C.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不含X染色体

D.若该细胞此时出现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中可能有4条X染色体

C[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可能正在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则可能是减数分裂Ⅰ的后期或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其染色体数和DNA数不相同,B错误;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是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或末期,如果该果蝇为雄性,则该细胞可能只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C正确;若该细胞此时出现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的后期、末期或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Ⅱ的后期、末期,只有2条X染色体,D错误。]

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图的辨别

3.(2021·株州模拟)某同学在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装片时,不小心与其他动物细胞分裂装片混在一起,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如下示意图后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②③④

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B.图中①③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量相同

C.图中①与②、③与④细胞所含染色体上DNA分子总数相同

D.图中②与④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分析题图,①图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②图中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属于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③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④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分裂Ⅱ,属于次级卵母细胞。故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和②,A错误;图中①含有4个染色体组,③含2个染色体组,B错误;图中4个细胞所含染色体上DNA分子数都是8,C正确;

②图中细胞所在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而④图中细胞所在个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应为8,且染色体形态差别也较大,故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D

错误。]

4.(2021·德州检测)如图甲、乙、丙是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B.乙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

C.染色体①上同时出现基因B、b的原因一定是互换

D.在同一个生物体的睾丸内,可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

B[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B项正确;染色体①上同时出现基因B、b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C项错误;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乙细胞为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丙细胞为减数分裂Ⅰ前期,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因此在同一个生物体的睾丸内不可能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D项错误。]

判断分裂图像的三个注意点

(1)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也可能表示减数分裂Ⅱ,如四倍体生物的减数分裂。

(2)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也可能表示有丝分裂,如含一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生物。

(3)如果题干中明确为二倍体生物,则没有必要考虑其他类型的生物;若题干中出现“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图”或“假设只含某(几)对同源染色体的体细胞”等,可确定为二倍体生物;若没有特殊说明,还要考虑多倍体或

单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 考点3 (探究·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1.实验原理

(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2.实验材料选择

最好选择雄性个体的精子形成过程,原因有两个:

(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

(2)卵巢中的减数分裂不完整:大多数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

3.实验步骤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固定装片

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高倍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分裂Ⅰ中期、后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 数目

绘图⎩⎨⎧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1.不只观察到一种分裂方式:动物的精巢、卵巢以及植物的花药中的细胞

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故观察到的图像应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两类,其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情况:N、2N、4N(假设亲代为二倍体)。原始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的。

2.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如同观察有丝分裂一样,由于细胞在解离过程中被杀死,无法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欲看到全部过程,需通过移动装片,从不同的视野中找到。

1.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

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D[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

2.(2021·南通检测)科研人员用荧光染料对银灰杨(2n=38)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部分图像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A.图中被荧光染色的结构是染色体

B.按细胞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3→1→4→2

高一生物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从容说课 本节内容分2个小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和受精作用,以及包括学生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和模型建构《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等。 本节内容与其他章节在知识上联系比较多,如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对杂合子体内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作出阐明;伴性遗传的学习主要以人们所熟悉的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病知识为载体,可为后面第5章内容中的第3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另外,选修模块涉及的避孕原理和方法、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都是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必要的知识基础的。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学生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已有一定知识基础,以此作为新旧知识的桥梁。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利用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将大量冗长的文字图像化;利用师生共同做手势,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过程,理解染色体行为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讨论分析、表解、巩固、复习,使学生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活动,教师的指导点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通过讨论和小结,使学生巩固精子形成过程的知识,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利用表格和坐标轴的方法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加以比较,通过做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关于受精作用,组织学生做好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建构,让学生理解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配子的多样性的原理。结合受精作用的录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卵细胞与精子的融合过程。关于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教学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 第4单元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新人教一轮复习教案 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 具) 1.基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遗传变异的意义。(生命观念) 2.基于减数分裂的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方法,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曲线。(科学思维) 3.借助减数分裂的模型,采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以文字的形式说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科学思维) 考点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1)生物类型: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特点: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2.减数分裂过程 (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的过程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 比较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 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 1个精原细胞→4个精 细胞→4个精子 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和3 个极体 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 (1)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二、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2)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环境和进化。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提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也会产生基因重组。 3.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提示: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 4.减数分裂Ⅱ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5.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精子和卵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提示: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1.在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中,精子的头部几乎只保留了细胞核,部分细胞质变成了精子的颈部和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被丢弃,但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主要集中在尾的基部。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必修2

2021版高考人教版通用生物核心讲练大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Word版含答案

讲核心考点·全突破 考点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的辨析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 ①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除外)。 ③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配对。 ④举例:图中的1和2、3和4。 (2)非同源染色体。 ①来源:可以都来自父方或母方,也可以由来自父方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组成。 ②形状和大小:一般不相同。 ③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配对。 ④举例:图中的1和3、2和4、1和4、2和3。 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3)数量关系: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 (4)举例:图中的1和2、3和4联会后形成四分体。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a和b(b′)、a′和b(b′)、c和d(d′)、c′和d(d′)。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如上图中的a和c(c′)、a′和c(c′)、a和d(d′)、a′和d(d′)、b和c(c′)、b′和c(c′)、b 和d(d′)、b′和d(d′)。 4.交叉互换: (1)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2)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3)交换对象:等位基因交换。 (4)结果: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如图,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和Ab、aB 4种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5)意义:丰富了配子的类型,增强了有性生殖生物的变异性。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人教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复习目标】 请对照目标检查,务必落实! 1.通过基础知识复习,使全体学生理解并简述减数分裂的概念(发生范围、实质 和结果)、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大致过程,并构建知识网络。 2. 通过知识比较和迁移,使全体学生掌握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 征、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4.在熟练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使90%以上的学生学会有关识图、画图的相关知识。 【知识梳理】--体验知识体系的建构 一、几个重要概念(理解记熟) 1.减数分裂(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范围:进行_______________ 2).过程:染色体复制____ ____,细胞连续分裂_____ __ __ 3).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和 一般都相同,一条 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思考: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吗? 染色体形状和大小 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 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 色体的细胞有哪些? 3.联会: 两两配对的现象。 4.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 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二、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阅读教材并观察图2—2,完成下面问题: 1.场所:人和哺乳动物的 (名字要写对) 2.过程: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3.各时期的特点(背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4.减数第—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区别(理解记住) 三、受精作用 1.概念:和相互识别、融合成为的过程。 2.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都是十分重要的。 【基础自测】 1.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时,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 A. 1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2条染色体 B.能联会的2条染色体 C.1条来自父方,1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2.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是指( ) A.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B.细胞中有四个配对染色体 C.体细胞中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 D.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 3.下面是减数分裂过程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形成4个子细胞③染色体复制④着丝点一分为二⑤联会A.③②④⑤①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①④②D.③⑤①②④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的时期是 A.分裂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 C.第二次细胞分裂 D.四分体时期 5.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教学案教师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知识点1: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时期:原始生殖细胞 T 成熟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也可进行有丝分裂 ) (3) 发生场所:睾丸、卵巢(高等动物),雄蕊花药、雌蕊胚囊(高等植物) (4) 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5) 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思考: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吗? 没有 知识点2 :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 分析下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⑴右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1与2、3与4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 1与3、1与4、2与3、2与4。 ⑵图为减I 四分体时(前) 期,有2个四分体,8个DNA 分子。 ⑶图中3和4联会时可能发生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的交叉互换。 ⑷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 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同源染色体丨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有丝分裂中也有,但不联会)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人的 X 和Y 染色体,X 染色体比Y 染色体大得多,但减I 过程中能联会,仍 称为同源染色体。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例如: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 完全相同,由于来源相同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一般称为相同染色体。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间期:1个桁细胞: ___________ 复制(DNAJJI1倍、迥也体数目不娈J 体积 略增大 「]前:嚴会、四介倒注盘交更互换) [中:叫好悻 _____________________ finteJ 】片;时源染色怵分离,非恫源染色 『理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定屯自由 组件定律发生时期) 1|斗「]个细胞Tit.热色体数 _____________ ,细胞用大X rntr :架色悴瓢乱分阳 川山 在 赤道梅中央 (fH 忌无同淞染色俸} fl 航:亠 _________ 裂、染色 佯数13 一 _ J 末:卅绷咆一针细胞 +T 料划惟 1十有功能的昭细胞+3牛枇体 斗个有功僱的轴子 【典例1】 下图甲为五组染色体,图乙为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一对正在进行联会的同 源染色体(等位基因 R 、 r 分别分布在1、2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界高三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知识回顾】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指进行的生物,在产生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的细胞分裂。实际上是特殊方式的分裂。 ⑴范围:进行的生物。 ⑵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连续分裂次。 ⑶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的。 仔细观察书本16页“问题探讨”中的图,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的区别: 。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子的形成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的精子是在中形成的。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称为,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分裂的方式产生的。 思考:精原细胞自身增殖的方式是分裂,它可以发生分裂。 2、过程 ⑴间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体积,进行了染色体, 成为细胞。复制的结果,每条染色体由构成。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期。 ⑵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的细胞,叫。 ①前期的特殊行为 联会是指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和一般相同,一条来自,一条来自。(例外:同源染色体 X和Y 形态大小不同。) 四分体是指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条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中的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 强调: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有,无) ②后期的特殊行为分离,自由组合,不分裂。 ③结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减数第一次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或者间期,染色体不再。 ⑶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个精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练习 (1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解析)

练案[12] 必修部分模块一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20·河南高三月考)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可能不同 B.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不一定会进行联会配对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自由组合有关 D.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可能会移向细胞同一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可能不同,A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会联会配对,B项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关,C项错误;如果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则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项正确。故选C。 2.(2019·河南高三月考)下图是同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图①所示的细胞中会发生A-T和U-A的碱基配对 B.图②所示的细胞中,先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图②、③所示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是图④所示细胞的二倍 D.四幅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器官中 [解析]图①所示的细胞为细胞分裂间期,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的复制过程中会发生A-T的碱基配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会发生U-A的碱基配对,A项正确;图②所示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同时发生的,B项错误;图②、③、④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都是两个,C项错误;四幅图所示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可以同时在生殖器官如睾丸中发生,D 项错误。故选A。 3.(2019·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C)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十四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课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新人教版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 (3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19·济南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B.细胞分裂间期起先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 D.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解析】选C。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2条,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起先时与结束时相比,细胞体积较大,其相对表面积较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错误;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C正确;根尖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因为分裂间期时间长,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错误。 2.已知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相同,此时该细胞中不行能( ) A.发生基因重组 B.存在等位基因 C.含有两个Y染色体 D.与体细胞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数 【解析】选A。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目相同说明此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此时DNA分子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A错误。在有丝分裂后期会存在等位基因,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可能会存在等位基因,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肯定有两个Y染色体,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可能有2个Y染色体,C正确。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与体细胞含有相同的染色体数,D正确。【加固训练】 (2019·长沙模拟)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的复制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完成的 B.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D.哺乳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产生四个卵细胞 【解析】选B。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染色体的复制都是在分裂前的间期完成的,A不正确;减数分裂为生物的变异供应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不正确;哺乳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D不正确。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判一判] 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 2.精原细胞的形成过程为减数分裂( )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分别在两次分裂的间期进行( ) 4.若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则要想在同一装片中既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又能观察到染色体数为4N的实验材料可以选精巢、睾丸(高等动物)、卵巢等( ) 二、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的主要特点 连一连 2

想一想(1)均等分裂一定是精子形成过程吗? (2)如何判断不均等分裂的某个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还是次级卵母细胞? 三、受精作用 [判一判] 1.受精作用过程涉及到细胞膜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并体现膜的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关键是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 ) 3.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亲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 5.精子、卵细胞中只有23个DNA分子,受精卵中只有46个 ( ) 6.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 1.教材17页图2-1产生精子的器官——睾丸和具体部位——曲细精管。教材19页图2-4产生卵细胞的器官——卵巢,注意卵泡产生时期——出生前性别分化后,及与卵细胞的关系。 2.教材18页图2-3交叉互换照片和示意图,上海高考题以多选题考过该照片。 3.教材22页练习一中1的4个判断题特别好。 4.教材23页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各种行为及产生子细胞情况,注意颜色和大小长短的含义。5.教材25页[想象空间]中,父方、母方提供的遗传物质相同吗? 提示不同,母方提供多,因受精卵中细胞质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来自卵细胞。 6.教材26页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 √) (2)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 (3)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新高考 一轮复习 人教版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教案

第二讲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素能目标★备考明确 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基本过程 1.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的概念 3.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 【基础小题】 1.判断正误 (1)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分离,后联会。(×) (2)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3)减数分裂Ⅰ染色体数目不变,减数分裂Ⅱ染色体数目减半。(×) (4)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5)减数分裂Ⅰ中,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6)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 (7)1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能形成4个精细胞。(√) (8)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教材拾遗 (1)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提示:精卵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其融合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子代继承了双亲各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吗?卵细胞产生过程中,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什么? 提示:不一样。母亲除了提供一半的核基因之外,还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细胞质基因,如线粒体内含有的DNA。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3)气温过低会影响水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而影响水稻的花粉数量和质量,导致稻谷减产。对此,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灌深水的措施来预防,采取这样的措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水的比热容较大,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改变,当气温过低时,灌深水后稻田温度不会降低太多。 3.热图导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1和2、3和4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3、1和4、2和3、2和4是非同源染色体。 (2)图1中共含有2个四分体,1个四分体中含有__4__个DNA分子,__8__条脱氧核苷酸链。 (3)图2表现交叉互换现象,从时间上看,该过程发生于减数分裂Ⅰ前期,从范围上看,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4)由图2可知,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上。 【典例导引】 (2020·浙江选考)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下,图中①、②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课标要求 1.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2.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考点一减数分裂及其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概念剖析 2.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 (1)同源染色体:大小和形状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2)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时期)。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4)互换 ①时期:减数分裂Ⅰ前期(四分体时期)。 ②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③图示 ④交换对象:等位基因(B-b)交换。 ⑤结果及意义:导致基因重组,产生多种配子,若不交换只产生AB、ab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AB、ab(染色单体未交换)和Ab、aB(染色单体交换的结果)四种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1.有同源染色体是否就能形成四分体? 提示并非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存在四分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分裂Ⅰ特有的现象,有丝

分裂过程中虽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进行联会,故不存在四分体。 2.同源染色体大小一定相同吗?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吗?举例说明。提示同源染色体也有大小不同的,如人类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粒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1.(2023·湖南怀化高三期中)下图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是等位基因 B.1与5是非等位基因 C.4与7可以一起进入配子 D.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答案 B 解析由题图可知,1与2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为相同的基因,A错误;1与5位于同一条染色单体的不同位置,为非等位基因,B正确;当着丝粒分裂时,4与7各自随所在的染色体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5与6是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5与6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D错误。 2.(不定项)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周期性 B.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或卵巢中 C.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 D.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 答案 B 解析减数分裂不具有周期性,A错误;高等雄性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中,高等雌性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卵巢中,B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子细胞,C错误;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2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纲要求]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考点一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中不配对的染色体。 3.联会与四分体 (1)联会: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3)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4.交叉互换 (1)概念: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的现象。 (2)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3)意义: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的类型,增强了有性生殖生物的变异性。

(1)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一定不是同源染色体(×) (2)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3)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4)同源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5)哺乳动物精子形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均存在四分体(×) (6)有丝分裂的前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如图表示减数分裂中某时期的图像,请分析:

(1)图中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的是哪些?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 提示A、B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D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有:A 与C、B与C、A与D、B与D。 (2)图中四分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各有几个(条)? 提示2个四分体、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3)图中a与a′是什么关系?a与b是什么关系? 提示a与a′是姐妹染色单体,a与b是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命题点辨析相关概念 1.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同源染色体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人教版)12 第四单元 第二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课时作业(十二)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22·济南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因星射线的牵引导致着丝点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因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加倍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B[着丝点分裂不需要星射线的牵引,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因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因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加倍,会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B正确;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但染色体数目会因着丝点分裂而加倍,D错误。] 2.下列关于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 B.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和A正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则该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D.32P标记的细胞在31P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全部含有32P B[若正常分裂的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是初级精母细胞,可能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或减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若正常分裂的细胞内基因A与A正在分别移向两极,说明着丝点已分裂,分开的子染色体正在向两极移动,可能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若正常细胞分裂后期有10条染色体,则前一时期有5条染色体,说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正确;32P 标记的细胞在培养液中进行有丝分裂,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2P标记,D正确。] 3.某二倍体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相关基因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A/a、B/b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必修1第四单元第2讲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练案[12]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A组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百合(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Ⅰ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C.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D.两个子细胞中各含有6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染色体复制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已经完成,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使染色体数目减半,B项正确;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C项错误;经减数分裂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成单存在,D 项错误。 2.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C )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B.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受精时,雌雄配子相互识别和相互融合的原理不同 D.受精前卵细胞代谢异常活跃,受精后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 解析: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每个卵细胞从初级卵母细胞中继承的细胞质大于初级卵母细胞的1/4,A错误;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相等,因为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随机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B错误;受精时,雌雄配子相互识别和相互融合的原理不同,前

者是糖蛋白的识别,后者是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与未受精的卵细胞相比,受精卵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快,D错误。 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甲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乙细胞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丙细胞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丙中的M、m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 4.(2023·山西稷山县稷山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B.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DNA含量等于父方 C.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不利 D.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2对染色体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如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A正确;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但细胞质DNA几乎都来自母方,因此受精过程中,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DNA含量比父方更多,B错误;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故减数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二生物新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二生物新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精子和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2.通过对精子和卵形成过程的比较,提高自身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白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又唯一的个体,能够健康的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幸运和不容易,要尊重和珍爱自己、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点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染色体磁性贴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说明 复习: 减数分裂全过程,重点是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幻灯片:减数分裂各时期图学生说出各时 期染色体行为特点 复习巩固 旧知识,引入 新课。 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画 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内染 色体的行为。并请一位学生 到黑板上用磁性贴将染色体 的行为变化表示出来。 1.学生完成染色体 行为图; 2.一位学生在黑板 上排出减数分裂各 时期细胞内染色体 行为。 一.精子和卵形成过程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幻灯片:男性外生殖器图 教师结合减数分裂图讲述精子形成过程,及各分裂段细胞的名称。 学生认真听 讲,并领会老师所 讲内容。 1.知道精子 是精原细胞 通过减数分 裂形成的; 2.掌握精子 形成过程中 各时期细胞 内染色体的 变化,及各分 裂段细胞的 名称。

幻灯片: 精子结构模式图 知识介绍:在变形的过程中, 精细胞的细胞核集中在精子 的头部,部分细胞质集中在 精子的颈部和长长的尾部, 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 在变形时被丢弃,全部线粒 体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颈 部。 提问:这对精子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并回 答。 了解精 子形成过程 中发生变形 的原因。(二)卵的形成过程 (三)精子和卵形成过 程中的异同 相同点 1.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2.精子、卵中染色体数目 均减半; 3.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同。 不同点 1.细胞质的分配情况不同; 幻灯片:女性的内生殖器图 教师介绍卵巢是形成卵 细胞的场所。卵巢中的卵原 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 细胞。请学生观察书上卵细 胞的形成过程,并与精子形 成图作比较,总结出精子和 卵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点与不 同点。 幻灯片:卵细胞形成过程图 学生观察、比 较,总结精子和卵 形成过程中的异同 点。 1.知道卵细 胞是由卵巢 中的卵原细 胞通过减数 分裂产生的。 2.通过对图 片的观察与 比较,提高学 生的观察、比 较和总结的 能力。 问题: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中细胞质主要分配在卵细胞 学生思考并回答了解卵 形成过程中

人教版教学教案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教学建议

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教学建议 生物的生殖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生物的发育实现着遗传信息的表达。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精子和卵细胞),既是亲代的产物,又是子代的根源,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合子(受精卵),其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数目。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由于受精作用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即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理解和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因此,“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节的教学在《遗传与进化》的教学模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在高考命题时,也通常隐含在遗传规律的试题中进行重点的考查。 下面提供多种图表形式,就“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教学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尝试,试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以文字图解的整理,熟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 2 以列表填充的比较,区分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和分裂方式 2.1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在同源染色体分 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 数目的变化 2N →N N → 2N →N 核DNA 数目的变化 2a→4a→2a2a→a

2.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 次数 1次连续2次 染色体复制 次数 1次1次 同源染色体 的变化 无联会和分离有联会和分离 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体细胞, 1→2个 配子;雄为1→4个精子、 雌为1→1个卵细胞(另有3个极体) 最终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同亲代体细胞 只有亲代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目的 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3.1 不同分裂期中期图像的区分 不同分裂期中期图像的共同点是染色体上的着 丝点都排列在垂直于细胞两极的中央平面(即假想 结构赤道板)上。(见右图) 区分不同分裂期中期的图像,主要是看同源染色体及其遗传行为。即先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者一定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见上图中的C图);有同源染色体者,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或有无四分体),有者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见上图中的B图),无者为有丝分裂(见上图中的A图)。 3.2 不同分裂期后期图像的区分 不同分裂期的后期图像的共同点是染色体 都平均分成两组,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但引 起染色体平均分配的原因是不同的。 区分不同分裂期后期的图像,可先看有无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者一定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见上图中的甲图),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平分成两组;无染色单体者,再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只看趋向一极的染色体),有者一定为有丝分裂(见上图中的乙图),无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见上图中的丙图)。 4 以变式例题的解析,学会解决有关细胞分裂的各类试题 4.1 左图表示某高等生物在配子生成和融合的过程中, 细胞内的核DNA分子的相对数量随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而发生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二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3课时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4、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1、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2、在精原细胞时期,进行了染色体复制。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1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纲考情——知考向 核心素养——提考能 最新考 纲 1.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3.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生命观念 细胞结构与减数分裂的关 系 科学思维 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及染色 体、DNA数量变化,培养 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近三年 考情 2018·全国卷Ⅲ(4)、 2017·全国卷Ⅱ(1) 科学探究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特别提醒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关键点比较 ①减Ⅰ前的间期进行DNA复制,减Ⅱ不再进行DNA复制; ②减Ⅰ发生同源染色体分开,但着丝点不分裂,减Ⅱ发生着丝点分裂; ③减Ⅰ有同源染色体(且有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及同源染色体分开等行为),减Ⅱ无同源染色体; ④减Ⅰ子细胞为次级性母细胞及第一极体,减Ⅱ子细胞为精细胞及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3.精卵形成过程图像的比较 (1)图像 (2)判断方法

4.受精作用 1.(人教版必修2 P18“相关信息”拓展)细胞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加倍与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DNA数量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量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一分为二,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2.(人教版必修2 P24图2-7拓展)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哪类功能,其结构基础是什么? 提示精卵识别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其融合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人教版必修2 P25“想像空间”)子代继承了双亲各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吗?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什么? 提示不一样。母亲除了提供一半的核基因之外,还提供了全部的细胞质基因,如线粒体内含有的DNA。 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的需要。 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1.(2017·全国卷Ⅱ,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