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舟骨骨折
手部骨折的症状有哪些,如何处理?

手部骨折的症状有哪些,如何处理?手部骨折较为常见,我们应及时了解一些手部骨折后的处理方法,正确应对,避免意外的发生。
1.症状 1、手舟骨骨折:舟骨骨折是间接暴力所致。
骨折表现为腕背疼痛、肿胀,尤其是隐窝疼痛,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桡侧转动腕关节时,拇指和食指弯曲,穿入腕关节时腕关节疼痛加重。
舟骨骨折容易漏诊,为尽快明确诊断,应及时摄X线片。
舟骨骨折可分为三种类型:①舟骨结节性骨折。
属于舟骨远端骨折,一般愈合良好。
②舟骨腰部骨折。
由于血液供应不足,愈合缓慢。
③手舟骨近端骨折。
受血供影响,近端骨折块易发生骨不连和缺血性坏死。
2、掌骨骨折:骨折后掌指关节局部肿胀、疼痛、伸屈功能障碍是该类骨折的常见症状。
触碰骨折处有明显的压痛,按压或敲击骨头时疼痛加剧。
如果有重叠移位,骨头就会缩短,骨折的症状可以看作是掌骨头凹陷,尤其是握住手掌时。
掌骨颈、掌骨干骨折,骨折症状常有骨端之间摩擦的声音。
3、指骨骨折:骨折呈横行、斜行、螺旋形、粉碎或向关节面扩展等,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手指伸屈受限。
当有明显移位时,近、中指骨骨折可出现角度畸形,末节指骨基部背侧撕脱骨折可出现锤状指畸形,手指不能主动伸直。
同时,还可触及骨摩擦音,发现异常活动。
手指骨折后,需要及时治疗,避免影响手指的正常活动。
撞击后,有必要判断患者手指是否明显骨折。
如有开放性伤口,应及时封闭伤口止血。
2.手指骨折后怎么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身体的关节经常因颠簸而受损。
由于外力的强烈冲击,患者手指在冲击后容易骨折。
如果骨折不及时治疗,判断如下: 1、受伤后,应考虑受伤原因。
如果是车祸、重物碰撞或机器绞伤,病人的手指很可能骨折。
并通过观察情况,如果手指受伤部位有明显肿胀和疼痛,要及时检查手指骨折情况,避免骨折情况恶化。
2、封合伤口手指骨折并伴有伤口的患者需要立即闭合伤口。
最好用干净的布或衣服覆盖伤口,然后包扎伤口位置。
包扎时,不要太紧或太松。
绷带太紧容易导致伤口血液循环紊乱,绷带太松则会导致手指骨歪斜。
舟骨骨折后康复训练

舟骨骨折后康复训练一、舟骨骨折的基本知识舟骨是人体腕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桡骨和尺骨。
舟骨骨折是指舟骨发生了断裂或裂纹,常见于手腕扭伤或摔倒等外力作用下。
严重的舟骨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而轻度的则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恢复。
二、康复训练的目标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
对于舟骨骨折患者来说,康复训练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1. 减轻疼痛:舟骨受损后会引起局部疼痛,康复训练可以通过适当的按摩和牵引等方法缓解疼痛。
2. 恢复手腕活动范围:由于舟骨是连接桡骨和尺骨的关键点,因此其受损后会影响手腕活动范围。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手腕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3. 增强手腕肌肉力量:舟骨骨折后,患者往往需要在康复期间保持手腕的稳定,这使得手腕周围的肌肉容易萎缩。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负荷来增强手腕周围的肌肉力量。
4. 预防再次受伤:康复训练还可以帮助患者加强手腕周围的关节和肌肉,预防再次受伤。
三、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1. 活动疗法: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活动,如旋转、屈曲等,以逐渐恢复手腕关节活动范围。
2. 牵引疗法:通过外力牵引来拉伸受损部位,缓解疼痛并促进愈合。
3.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流动,缓解疼痛并促进愈合。
4. 功能锻炼:通过一系列的运动来逐渐恢复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如手腕屈伸、握力锻炼等。
5. 热敷和冷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6. 电刺激疗法:通过电流刺激受损部位,促进愈合和恢复。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1. 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2. 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使用受损部位。
3. 应该遵守医生指示,按时进行康复训练。
4. 应该注意饮食营养,增加身体抵抗力。
5. 应该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再次受伤。
五、总结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手腕损伤,对于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手舟骨骨折演示课件

根据骨折稳定性分类
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 稳定性骨折指复位后经过适当固定不 易发生再移位;不稳定性骨折指复位 后易于发生再移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手舟骨骨折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若伴有神经损伤,还可出 现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表现。
诊断依据
并发症预防
为预防术后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 药;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05
康复治疗与功能锻 炼指导
早期康复介入重要性
减轻疼痛
早期康复介入可以通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手段减轻手舟骨骨折 带来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时机把握
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伤后1-2周内进行 ,此时局部肿胀消退,手术视野清晰 ,有利于骨折的准确复位和内固定。
不同类型手舟骨骨折手术方法
01
新鲜不稳定性手舟骨骨折
对于此类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腕背或掌侧入路显露骨
折端,清理骨折间隙,复位后用克氏针或螺钉进行内固定。
02
陈旧性不稳定性手舟骨骨折
闭合复位外固定技术
手法复位
在X线透视下,通过手法操作使 骨折端达到良好对位。
外固定
采用石膏、支具等外固定材料, 将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保持骨
折端稳定。
定期复查
在固定期间,定期拍摄X线片, 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外
固定。
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和肿胀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可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反应。
活动度等。
制定锻炼计划
针对不同目标,制定相 应的锻炼计划,包括锻 炼方式、频率、强度等
手舟骨骨折

Surgical
40 of 40
Mean time for union (weeks)
Mean time for union in type-B fracture (weeks) Mean time to return to manual work (weeks)
腕关节CT:评估骨折程度及不易发现的骨折。 腕关节MRI:用于诊断隐匿性骨折,结合造影剂用 于判断血供及有无缺血坏死的发生。
鉴别诊断
舟月损伤
腕关节扭伤
腕关节软组织挫伤
其他腕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治
疗
非手术治疗---石膏固定
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内固定
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
Steven J Rhemrev, Daan Ootes, Frank JP Beeres, Sven AG Meylaerts, Inger B Schipper. Rhemrev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11, 4:4
病史及体格检查
外伤史,跌倒时手撑地
腕关节桡侧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尤其为背伸活动受限
鼻烟窝压痛
舟状骨远端结节压痛 舟骨挤压实验(+)
辅助检查
蝶侧位X片 不稳定骨折的诊断标准: 1.移位超过1mm 2.成角大于10°
3.粉碎性
4.桡月角大于15° 5.舟月角大于60° 6.舟骨内角大于35°
辅助检查
S. L. FILAN, T. J. HERBERT HERBERT SCREW FIXATION OF SCAPHOID FRACTURES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6;78-B:519-29.
腕舟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腕舟骨骨折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腕舟骨骨折症状,尤其是腕舟骨骨折的早期症状,腕舟骨骨折有什么表现?得了腕舟骨骨折会怎样?以及腕舟骨骨折有哪些并发病症,腕舟骨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腕舟骨骨折常见症状:
手腕在大拇指侧的疼痛、腕部疼痛、手腕肿痛及掌屈活动受限、腕部肿胀压痛
*一、症状
1.腕背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鼻烟窝有明显压痛。
2.检查时让病人握掌,手部桡偏,屈曲拇及食指,叩击其掌骨头时,舟骨有明显疼痛。
*二、诊断
1.有腕部外伤史及上述症状体征。
2.X线摄正侧斜位片。
有时早期骨折线显示不清可在两周后再摄片以便确诊。
*以上是对于腕舟骨骨折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腕舟骨骨折并发症,腕舟骨骨折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腕舟骨骨折常见并发症:
创伤性关节炎、骨折
*一、并发症:
由于舟骨所处位置剪力大,血运不良,故易致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晚期可致创性关节炎和腕关节稳定。
本病还常伴有正中神经压迫症,故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导致患手坏死。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腕舟骨骨折症状,腕舟骨骨折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腕舟骨骨折”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左手舟骨骨折伤残鉴定等级

舟状骨骨折伤残鉴定,需要根据患者的后续恢复情况以及对生活是否会造成影响,由法医部门进行确认,通常舟状骨骨折为轻伤二级。
舟状骨骨折如果愈合情况较好、预后功能正常,活动没有任何影响,通常无法进行伤残鉴定。
如果患者舟状骨骨折预后较差,对活动造成影响,骨折长期无法愈合,可进行伤残鉴定。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规定舟状骨完全性骨折为轻伤二级,轻伤二级如果恢复较好或没有经过手术治疗则无法评定伤残等级。
如果预后效果较差,手腕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关节明显存在僵硬的情况,通过伤残鉴定部门鉴定通常可评定为工伤10~8级伤残。
手舟骨骨折

1.国内很多医院在处理舟骨骨折时多采用 肘下管形石膏固定 ,但国外大多医生都主 张采用超肘关节石膏固定 。 2.早在 1973年 Thomaidis的解剖研究就证 明 ,腕关节用肘以下石膏固定 ,前臂在旋 前、 旋后活动时骨折部位仍有直接的活 动
手术适应症:新鲜骨折、有明显移位及腕 部不稳定;保守治疗3-4个月后无愈合 迹象,有症状;伤后3-4个月未特殊治 疗仍有明显症状者。
了解腕舟骨的解剖、病因病理、诊断、整
复和夹板固定方法
概述
腕舟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腕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2% ,占腕骨骨折的80% 。 因其是连接近排与远排腕骨的杠杆 ,所以骨折后对腕关节的活 动与稳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腕关节不稳、慢 性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延迟愈合、骨不连或骨坏死等,因此腕舟 骨骨折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治显得至关重要。 腕舟骨骨折临床分为近段(结节部)、中段和远段骨折,以中段 骨折多见。因舟骨营养血管都从结节部或中段进入骨内,舟骨近段 在关节内,无血管进入,常发生骨缺血坏死。
1.手伸展 2.腕桡偏 3.舟骨呈垂直 4.舟骨凹面受力
新鲜骨折一般不发生移位,两骨折端间只 有一条缝隙,出血较少。骨折后如未及时处理 ,1个月以上可变为陈旧性骨折。此时断端骨 质被吸收,肉芽组织形成,骨折缝隙加宽。34个月后由于缝隙加宽,骨折端边缘化,结缔 组织填充,在骨折线中部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 的囊状变。
中药内服和熏洗。
腕舟骨骨折
• 用石膏管形固定 腕关节于背伸25°-30°、尺偏
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
复位视频
1.凡早期新鲜的骨折都必须进行固 定,常采用短臂圆衬管形石膏固定, 保持腕背伸30度,拇指与对掌位, 石膏包至远侧掌纹及拇指进近侧。 2.舟骨腰部或体部骨折固定时间8 至12周,结节部骨折固定6周左右。
腕舟状骨骨折科普讲座PPT课件

课件
目录 介绍 诊断和治疗 康复和预防
介绍
介绍
什么是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状骨骨 折是指桡骨远端的一种常见骨折类 型。 骨折的原因: 通常由于手部直接受 到冲击或扭曲造成。
介绍
骨折的症状: 可能包括疼痛、 肿胀、变形或功能受限。
诊断和治 疗
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可能会使用X射 线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来确认腕 舟状骨是否骨折。 急救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 通过止痛药、冰敷和固定手腕 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谢谢您 的观赏
聆听
诊断和治疗
医疗治疗: 一般情况下,腕舟 状骨骨折需要进行手术修复或 穿戴夹 康复期间可能需要进行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手部 恢复功能和力量。
预防措施: 避免意外摔倒、保持手 部和腕部的力量和灵活性,以及正 确使用手部和腕部装置都是预防腕 舟状骨骨折的一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侧列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 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记忆歌诀:舟、 月、三角、豆, 大、小多角、头 状、钩。
大多角骨
小三角骨 豌豆骨
结节部 腰部
近端
腕舟骨骨折
舟骨
• 位于腕骨中立位近排 桡侧,构成腕关节。
• 舟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 软骨,血运较差。
3.但 CT不能代替 X线片 ,因为 CT不能全面反映 腕部的受伤情况
舟骨长轴矢状面CT:又称为“斜矢状 面”。这一体位是专为检查舟骨病变 设计的。在检查时,受检者在上述 “矢状面”体位的基础上,尺偏腕关 节,使CT的扫描平面与第1掌骨基底到 Lister结节的连线一致。
注:Lister结节:腕背部的桡骨背侧结节
1.手伸展 2.腕桡偏 3.舟骨呈垂直 4.舟骨凹面受力
新鲜骨折一般不发生移位,两骨折端间只 有一条缝隙,出血较少。骨折后如未及时处理 ,1个月以上可变为陈旧性骨折。此时断端骨 质被吸收,肉芽组织形成,骨折缝隙加宽。34个月后由于缝隙加宽,骨折端边缘化,结缔 组织填充,在骨折线中部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 的囊状变。
1.血管从背嵴进入 79% 2.腰部远侧进入 14% 3.腰部近侧进入 7% 4.结节掌侧供血 20~30%
腕舟骨营养血管都从结节 部或中段进入骨内,腕舟 骨近段在关节内,无血管 进入,常发生骨缺血坏死
腕舟骨骨折
舟骨的血运:来源于结节、腰部
结节部骨折
腰部骨折
近端骨折
腕舟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跌倒时,腕关节强力桡偏背伸, 手掌着地,地面的反作用力向 上传导,腕舟状骨被锐利的桡 骨关节面背侧缘或茎突缘切断 而发生骨折
了解腕舟骨的解剖、病因病理、诊断、整 复和夹板固定方法
概述
腕舟骨骨折
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腕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2% , 占腕骨骨折的80% 。
因其是连接近排与远排腕骨的杠杆 ,所以骨折后对腕关节的活 动与稳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腕关节不稳、慢 性疼痛、创伤性关节炎、延迟愈合、骨不连或骨坏死等,因此腕舟 骨骨折早期正确及时的诊治显得至关重要。
3.腕关节的正侧和舟骨斜位片
诊断要点
• “鼻烟壶”肿胀压 痛 • 腕关节活动受限 • X线照片(早期易 阴性1~2周再摄片)
骨折线
腕舟骨骨折
1、有无腕舟骨骨折存在,腕舟骨骨折是否 伴有其他腕骨排列紊乱。
2、如腕关节正侧位片仅有舟骨骨折线可见 ,而其他腕骨排列正常,此为单纯舟骨骨 折。
3、如腕舟骨骨折同时有关节间隙消失或增 宽,腕骨排列紊乱,头状骨移位于桡骨纵 轴线之外,则应诊断为骨折脱位。
骨折类型与预后
腕舟骨骨折
近端骨折
骨折线的远侧骨折块血液供应 良好,而近侧骨折块血液供应大部 分丧失,故近侧骨折块多数发生缺 血性坏死。骨折近端血运供应受影 响,适当固定8~10周可愈合。 有移 位者预后差。易漏诊。
1. 伤后腕部桡侧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 时疼痛加剧并受限。
2.鼻咽窝及舟骨结节处有明显压痛。腕 关节桡偏,沿Ⅰ、Ⅱ掌骨长轴叩击或 挤压时均引起骨折处疼痛。
MR I不仅能很好的评价舟骨结构的完整性 , 更关键的是能准确的反映舟骨血液灌注情 况,为发现舟骨损伤后缺血情况以选择治疗 方案并判断预后提供了条件 ,而且可以鉴别 腕舟骨骨折后出现的延迟愈合、 不愈合或
缺血性坏死 ,以评价其手术适应症并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法 ,这是 X线和 CT无法企及的
若骨折有移位,可在手牵引下使患腕尺偏 ,以拇指按压即可复位。
固定位置:腕关节伸直而略向尺侧偏、拇 指对掌位。采用特制夹板或管型石膏
固定时间:3-6个月
腕舟骨骨折
• 手法整复 : 牵引下腕尺偏,拇指向内按压骨块, 即可复位。
• 用石膏管形固定腕关节于背伸25°-30°、尺偏 10°、拇指对掌和前臂中立位。
4.陈旧性骨折,可见骨折线明显增宽,骨折端硬化或 囊性变,这是骨不连接的表现,若近段骨块密度增加、变 形等则为缺血性坏死。
骨折处
1.近年来高清晰度的 CT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上 的价值越来越大 。CT在显示骨折和骨折愈 合方面的价值显著高于常规的舟骨拍片 。
2.CT在舟骨横断面可显示 1 mm的骨折线或骨 分离 ,沿舟骨长轴可显示骨折的背凸畸形 ,对 骨折移位、 坏死和骨不连的诊断有决定性 的作用。
(1)结节骨折(2)腰部骨折(最多见) (3)近端骨折
骨折类型与预后
腕舟骨骨折
结节部骨折
即手舟骨中段骨折,在 手舟骨骨折中最少见,骨折 线近侧与远侧的骨折块均有 丰富的血液供应,很少移位 ,不影响骨折端血运供应6周 愈合。
骨折类型与预后
腕舟骨骨折
腰部骨折
即手舟骨中段骨折,在手舟 骨骨折中最多见。近骨折块血供 有一定破坏,加之骨折后,断端 剪力大,难以稳定,故很容易发 生骨折迟缓愈合,很少移位,骨 折近端血运供应受影响,愈合时 间慢,大部分病例固定10周可愈 合。个别发生不愈合、缺血坏死 。
1.X线检查是腕部骨折及骨折脱位诊断与鉴别诊断的 主要依据。线片需摄腕关节正、侧位及舟骨位三个方向, 多能显示骨折线。有时没有移位的骨折,早期X线片为阴 性。
2.第一次复查X光片也许未发现骨折而临床症状可疑 者,可在2-3周复查X光片,此时骨折断端的骨质被吸 收,骨折容易显露。
3.需将掌骨抬高25度、腕向尺侧偏斜,将舟骨长轴平 行于胶片,才能更好地显示出骨折线。
腕舟骨骨折
舟骨
• 位于腕骨中立位近排 桡侧,构成腕关节。
• 舟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 软骨,血运较差。
解剖学研究,约84%的舟骨为 中部细小型, 对外部暴力抗折性 较小, 同时由于舟骨在腕关节中 跨越远、 近两排腕骨, 一旦因
间接外力造成非生理性的过伸 及内收, 舟骨易受到嵌压而发生 骨折, 尤以腰部最为多见。
腕舟骨骨折临床分为近段(结节部)、中段和远段骨折,以中段 骨折多见。因舟骨营养血管都从结节部或中段进入骨内,舟骨近段 在关节内,无血管进入,常发生骨缺血坏死。
多见于青壮年,不发生于儿童(小儿手舟骨尚未骨化)。
大多角骨 手舟骨
月骨
三角骨 头状骨 豌豆骨 钩骨 掌骨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小多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