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合集下载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VQUAL)是由Parasuraman等人于1985年提出的一种衡量服务质量的模型。

该模型通过比较消费者的期望和实际体验,来评估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质量水平,并找出存在的差距,从而帮助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SERVQUAL模型包括五个维度:可靠性(Reliability)、响应性(Responsiveness)、保证(Assurance)、同情心(Empathy)和实体(Tangibles)。

消费者通过这些维度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可靠性指的是服务提供者按照承诺准时提供服务,并保证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服务提供者未能如期提供服务,或者提供的服务不准确,消费者就会感到失望,并认为服务质量存在差距。

响应性是指服务提供者对消费者的请求和问题能够迅速作出回应,并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

如果消费者遇到问题或有特殊需求而服务提供者不能及时作出回应,消费者会感到无助和不满,认为服务质量存在差距。

保证是指服务提供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向消费者提供有信心和可靠的服务。

如果消费者感觉服务提供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或者缺乏自信,消费者会认为服务质量存在差距。

同情心是指服务提供者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特殊情况能够给予关怀和理解。

如果服务提供者对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漠不关心,或者没有提供符合消费者特殊情况的解决方案,消费者会认为服务质量存在差距。

实体是指服务环境的外观和设施,包括物理设备、员工的仪容仪表、店面布局等。

如果服务环境不舒适或不整洁,或者员工形象不佳,消费者会认为服务质量存在差距。

通过比较消费者对各个维度的期望和实际体验,可以得出服务质量差距。

消费者期望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越大,服务质量差距就越大。

SERVQUAL模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全面评估服务质量,包括服务过程和服务环境。

它还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具体的服务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然而,该模型的缺点在于仅仅通过比较期望和实际体验来评估服务质量,忽略了消费者对服务的内在需求和个人差异。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VQUAL)是由美国原来的马里克公司(Malaysia Airlines,现已改名为Qualtrics)研发并创新性推出的一种量化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对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估,帮助企业强化客户意识,改进服务过程,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将对SERVQUAL模型进行详细解析。

SERVQUAL模型是通过比较实际服务和期望服务来衡量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分别从“形式性”和“实质性”两个方面进行衡量。

具体来说,形式性因素主要包括服务的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同情性;实质性因素则包括服务人员的动力、知识水平、尊重程度、行为规范等。

整个模型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制定问卷这个步骤是建立SERVQUAL模型的基础。

在制定问卷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问卷的属性:包括样本规模、问卷格式等。

(2)测量指标:基于实质性和形式性因素,设计标准指标,例如响应时间、专业性、特别关注度等。

(3)表项的选择:选择恰当的问卷表项及选项。

(4)奖励方式:确定奖励方式,以便更多顾客参与。

填写问卷时,顾客需要对现实服务和期望服务进行评估,根据问题回答选项,对服务质量的不同方面进行评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回忆真实场景,评估真实情况。

第三步:计算差距通过运用五项测量指标,即可比较实际服务和期望服务,计算出不同方面的差距。

差距值越大,则意味着服务质量的不足越突出。

第四步:得出结果通过处理收集的数据,可得出对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

这个步骤是进行实际决策和计划的基础。

同时,可以通过对差距值分析来找出改进的重点,调整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第五步:采取措施最后,需要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以提升服务质量。

例如:改进服务流程、培训人员、完善售后服务、加强沟通等。

需要注意的是,SERVQUAL模型只是一种客观分析工具,其客观性和可信度取决于问卷制定过程中的设计、选项、标准等。

因此,在使用该模型时,需要确保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并将其与其他分析工具结合使用,以减少局限性和误判。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PPT 28页)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PPT 28页)

2.1顾客的服务期望
2.1.2影响顾客服务期望的因素
3.企业暗示的承诺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价格和有形性是企业暗示的 承诺。比如,顾客对高价格的产品或服务有较高的 期望值。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定价和服务环境 向顾客暗示对某种服务质量的承诺。这种暗示的 承诺同样也影响着顾客期望的形成。酒店门前的 豪华轿车、服务人员标准化的服务礼仪、洁白的 桌布、酒店内豪华的装修都使顾客对该酒店的服 务形成较高的期望。
2.1顾客的服务期望
2.1.3顾客服务期望的管理策略
1.做出能够兑现的有效承诺 2.关注公平 3.促使期望显性化 4.对期望进行差别化管理 5.对不利的顾客期望及时加以修正 6.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2.2顾客的服务感知
2.2.1服务接触
细节决定成败
1.服务接触的定义 2.服务接触的分类 (1)面对面接触 (2)电话接触
解决:保证服务的实施达到标准
围观海底捞甩布哥擦桌子.mp4
2.3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2.3.1顾客这里差距模型分析
GAP4.实际提供的服务——对外沟通 原因:
A、营销沟通计划与服务生产没统一; B、传统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生产之间缺乏协作; C、营销沟通活动提出一些标准,但组织却不能按照这 些标准完成工作; D、有故意夸大其辞,承诺太多的倾向。
2.2顾客的服务感知
2.2.3顾客满意
1.产品和服务特性 2.消费者感情 3.对消费结果的归因
整形后对效果不满意.flv
4.对公平或公正的感知 5.他人的因素
2.2顾客的服务感知
2.2.3顾客满意 5.他人的因素
2.3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2.3.1顾客这里差距模型分析
GAP1.顾客期望——管理者对顾客的期望 原因:

服务营销05 解读服务质量5大差距模型

服务营销05 解读服务质量5大差距模型

24
5.2 服务理念营销
(1)定义
服务企业用自己的一整套服务理念来规范 服务人员的思想并引导顾客对服务的期望。
(2)种类
服务宗旨
服务使命
服务目标
服务方针
服务政策
服务原则
服务精神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
25
企业文化
•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 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 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 行为准则的综合。
服务标准拟定1将笼统的期望转变为具体的标准2硬标准与软标准3服务标准与服务调研2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期望服务质量令人满意服务反应要快对顾客来电要迅速回复两小时内回复将笼统的期望转变为具体的标准服务质量令人满意服务反应要快对顾客来电要迅速回复两小时内回复标准期望服务质量令人满意服务反应要快对顾客来电要迅速回复两小时内回复笼统具体22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链接跨国公司的服务标准软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
13
要点回顾
服务调研的 程序5
目标、指标、实施、分析、报告
关系营销的 策略3
财务、社交、结构
顾客何时是 “顾客”
无论购买与否,关系始终存在, 连续的概念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
14
分组陈述(可多人分题陈述)
• 针对所选服务产品,制定关系 营销的三种基本策略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
2.社交层次营销
社会利益;建立顾客组织,如客户俱乐部
3.结构层次营销
稳定结构纽带关系;合作伙伴,如移动心机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商管理系
12
4.3.3 服务关系管理
(1)顾客数据库管理 数据来源:顾客登记、服务商公司卡、顾客调 研、服务运行记录、服务投诉等。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实际上,中国的服务业规模比所公布的数字还要大,因为对GDP的修正无法统计房地产业和娱乐
业的那些私人借贷和现金交易等经济活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认为,这将
使中国经济再增加2200亿美元。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41%,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60%—75%,甚至
低于印度的52%。
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偏爱制造业,存在很多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规 章制度,从而对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的歧视雪上加霜。 在许多服务行业,在银行业和其它金融服务行业,外国人面临所占股份比例的 限制和所能进行的业务种类的限制。在法律服务行业,中国严重缺乏律师,每 13000人才有一名律师,而美国每300人就有一名律师。外国公司的培训可以 帮助提高律师的素质,但外国律师也受到诸多限制。 缺乏训练有素的人也阻碍 了服务业的发展。许多中国雇员,甚至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创造性,不敢 向权威挑战或提出问题。 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认为服务业只是制造业的附属物。 把持那样的思维模式,中国就不能在服务业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尽管经济增 长迅速,中国自1995年以来已经减少了1500万个制造业就业机会,随着基本 生产转移到更便宜的国家(例如越南),中国还会失去更多的就业机会。服务 业可以为每年加入劳动大军的1000万至1500万中国人创造足够的机会。但是, 要发挥其潜力,决策者必须对服务业给予更多的重视。
公司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2.2.2 供应商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质量设计和标准 顾客驱动的服务质量和标准
• 服务设计不良 • 新服务开发过程缺乏连续性 • 服务设计模糊、不明确 • 没有把服务设计和服务定位联系起来 • 没有顾客驱动的标准 • 缺乏顾客驱动的标准 • 没有关注顾客需求的管理过程 • 没有设定服务质量目标的正式流程 • 有形展示和服务场景不恰当 • 顾客期望有管形理化者失对败顾客期望的感知

服务营销管理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营销管理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营销管理模型 又称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目 录
0 1
服务营销的具体表现领域: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2
服务产品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3
服务消费者行为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0 4
服务营销组合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的阐述您的观点。
制定服务标准 (针对差距2)
服务质量标准与顾客期望之间的差距 产生原因
服务质量差距2: 定义
营销管理措施: 服务标准化管理 服务创新管理
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质量设计和标准
差距2 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新服务开发过程缺乏系统性 服务设计模糊、不明确 没有将服务设计和服务定位联系起来
缺乏顾客驱动的服务标准 没有关注顾客需求的过程管理 没有设定服务质量目标的正式流程
管理服务承诺 (针对差距4)
图2-13 缩小服务质量差距4的营销管理
差距4:未能履行承诺
差距4
服务传递
面向顾客的外部沟通
弥合差距
2.3
差距3
差距2
顾客差距
差距4
顾客
公司
差距1
公司对顾客 期望的感知
公司服务 标准和设计
公司提供服务
顾客感知服务
顾客期望服务
公司对顾客外部沟通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左图所示的完整概念的模型向希望改进服务质量的经理人员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 a.弥合顾客差距的关键在于弥合供应商差距1-4,并使其连续处于弥合状态。 b. 由于供应商差距1-4中一个或多个差距的存在,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会有缺失。 c.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可以作为服务组织试图改进服务质量和服务营销的基础框架。

服务质量差距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vice Quality Model),也称5GAP模型[编辑]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简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国营销学家帕拉休拉曼(A.Parasuraman),赞瑟姆(Valarie A Zeithamal)和贝利(Leonard L. Berry)等人提出的,5GAP模型是专门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源。

顾客差距(差距5)即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这是差距模型的核心。

要弥合这一差距,就要对以下四个差距进行弥合:差距1 ——不了解顾客的期望;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差距3——未按标准提供服务;差距4——服务传递与对外承诺不相匹配。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见下图:首先,模型说明了服务质量是如何形成的。

模型的上半部涉及与顾客有关的现象。

期望的服务是顾客的实际经历、个人需求以及口碑沟通的函数。

另外,也受到企业营销沟通活动的影响。

实际经历的服务,在模型中称为感知的服务,它是一系列内部决策和内部活动的结果。

在服务交易发生时,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认识,对确定组织所遵循的服务质量标准起到指导作用。

当然,顾客亲身经历的服务交易和生产过程是作为一个与服务生产过程有关的质量因素,生产过程实施的技术措施是一个与服务生产的产出有关的质量因素。

分析和设计服务质量时,这个基本框架说明了必须考虑哪些步骤,然后查出问题的根源。

要素之间有五种差异,也就是所谓的质量差距。

质量差距是由质量管理前后不一致造成的。

最主要的差距是期望服务和感知(实际经历)服务差距(差距5),[编辑]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五个差距分析五个差距以及它们造成的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分述如下:(1)管理者认识的差距(差距1)这个差距指管理者对期望质量的感觉不明确。

产生的原因有:A、对市场研究和需求分析的信息不准确;B、对期望的解释信息不准确;C、没有需求分析;D、从企业与顾客联系的层次向管理者传递的信息失真或丧失;E、臃肿的组织层次阻碍或改变了在顾客联系中所产生的信息。

服务质量的误差经济模型

服务质量的误差经济模型

服务质量的误差经济模型摘要:一、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简介二、5Gap模型解析1.顾客差距(差距5)2.四个差距分析1.差距1:不了解顾客的期望2.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3.差距3:服务传递差距4.差距4:感知的服务与期望的服务之间的差距三、如何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提高服务质量四、Servqual模型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区别正文: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国营销学家Parasuraman,Zeithaml和Berry等人提出的。

这个模型主要用于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5Gap模型。

5Gap模型中的五个差距分别是:顾客差距、认知差距、期望差距、差距和服务传递差距。

其中,顾客差距(差距5)是核心,指的是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

要弥合这一差距,就需要对其他四个差距进行分析。

第一个差距是不了解顾客的期望。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提供更加符合他们期望的服务。

第二个差距是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企业需要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制定合适的服务标准和设计。

第三个差距是服务传递差距,即企业需要确保服务的实际提供与承诺的一致。

最后一个差距是感知的服务与期望的服务之间的差距,企业需要确保顾客感知到的服务与他们对服务的期望相符。

要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提高服务质量,企业首先需要了解并分析这五个差距。

通过对这些差距的了解,企业可以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例如,通过了解顾客的期望,企业可以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使其更加符合顾客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需要澄清一下Servqual模型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区别。

Servqual模型是一个用于评估服务质量的量化模型,它包含五个尺度:有形性、可靠性、响应速度、保证性和移情性。

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则是一个用于分析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的模型,其核心是顾客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客感知
❖ 一、顾客感知的概念
❖ 他们是根据服务质量及其体会的总体满意 程度来感知服务的。
❖ 二、服务质量的维度 ❖ 1.有形性 ❖ 2.可靠性 ❖ 3.响应性 ❖ 4.保证性 ❖ 5.移情性
❖ 三、影响顾客感知的因素 ❖ 1.服务接触 ❖ 真实瞬间
例子:旅客在一家酒店所经历的服务接触 2.服务人员、服务过程和有形证据 3.服务组织的形象 4.服务定价
公司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2.2 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质量设计和标准
顾客驱动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1.服务设计不良

2.没有顾客定义的服务标准
2
3.有形展示和服务场景不恰当
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2.3 供应商差距3:未按标准提供服务
服务传递
1.人力资源政策的缺乏

2.供应与需求不匹配

3
3.顾客没有履行其角色
4.服务中介的问题
顾客驱动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2.4 供应商差距4:供应商未能履行承诺距
2.对顾客期望的无效管理
4
3.过度承诺
4.水平沟通不充分
面向顾客的外部沟通
2.5 顾客差距
顾客期望的服务
供应商差距1:不了解顾客的期望


供应商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质量设计和标准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期望的服务 顾 客 顾客差距
感知的服务


差距④

服务传递
与顾客的外部沟通

差距③

顾客驱动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差距②
公司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2.1 供应商差距1:不了解顾客的期望
顾客期望
1.营销研究导向不充分

2.缺乏向上沟通

1
3.对关系关注不够充分
4.服务补救不充分


供应商差距3:未按服务标准提供服务
供应商差距4:未将服务绩效与承诺相匹配
顾客感知的服务




思考题:你认为怎样来弥补期望和 感知之间的差距呢?
弥弥弥弥 补补补补 差差差差 距距距距
1
2
3
4
2.6 弥合所有差距
期望的服务
顾 客
顾客差距
感知的服务


差距④

服务传递
与顾客的外部沟通

差距③

顾客驱动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差距②
公司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