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综述

合集下载

伺服电机知识

伺服电机知识

伺服电机知识一、伺服电机的原理伺服电机的原理是应用反馈控制的技术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它通过对电机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根据反馈控制的原理,伺服电机可以分为位置伺服电机、速度伺服电机和力矩伺服电机等几种类型。

位置伺服电机是利用编码器等装置来实时监测电机的位置,并根据监测到的位置数据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速度伺服电机是利用速度传感器等装置来监测电机的速度,并根据监测到的速度数据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力矩伺服电机是利用力矩传感器等装置来监测电机的扭矩,并根据监测到的扭矩数据来控制电机的扭矩输出。

可以说,伺服电机的原理就是通过反馈控制技术来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运动要求。

二、伺服电机的结构伺服电机的结构主要包括电机本体、编码器、控制器等几个部分。

1. 电机本体:伺服电机的电机本体通常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通常由铁芯、线圈等材料组成。

转子是电机的运动部分,通常由永磁体、转子铁芯等材料组成。

电机本体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性能和特性。

2. 编码器:编码器是伺服电机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它主要用于监测电机的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

根据监测的参数不同,编码器可以分为位置编码器、速度编码器等几种类型。

3. 控制器:控制器是伺服电机中的核心部件,它主要用于接收编码器反馈的数据,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控制器的设计和性能直接影响着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以上是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不同的应用场合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例如,机器人中的伺服电机通常还会包括减速器、联轴器等辅助部件,以满足机器人对运动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

三、伺服电机的控制技术伺服电机的控制技术是实现对电机精确控制的关键。

目前,伺服电机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等几种类型。

1. 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伺服电机中最基本的控制技术,它主要用于控制电机的位置。

伺服电机知识点总结

伺服电机知识点总结

伺服电机知识点总结一、伺服电机的概念和原理1. 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精确控制旋转角度、转速和位置的电动机,其主要用于需要精确控制位置和速度的机械设备中。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来实现精确的位置和速度调节。

2. 伺服电机的原理是基于反馈系统,通过测量输出轴的位置或速度,并将测量结果与期望值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整控制信号来实现调节。

3. 伺服电机通常由电机、编码器、控制器和驱动器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电机负责提供动力,编码器用于测量位置或速度,控制器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并计算控制信号,而驱动器则用于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电机的电流和电压。

二、伺服电机的特点和优势1. 精确控制:伺服电机能够实现非常精确的位置、速度和转角控制,通常能够达到几千分之一甚至更高的精度。

2. 高性能: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响应速度,能够快速进行调节并适应各种工况。

3. 可靠性:伺服电机能够稳定工作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并具有较高的寿命和可靠性。

4. 灵活性:伺服电机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灵活的调节和控制,适用范围广。

5. 低能耗:伺服电机能够在工作时根据需要调整功率和能耗,相比传统的电动机能够实现更高的节能效果。

6. 自动化控制:伺服电机可以与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实现全面的智能化控制。

三、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1. 机床设备: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车床等机械设备中,能够实现精确的切削和加工控制。

2. 包装设备:伺服电机能够在包装机、封口机、打码机等设备中实现高速精准的控制,提高了包装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机械手臂:伺服电机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机械手臂中,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置和角度控制,满足不同工厂的自动化生产需求。

4. 自动化设备:伺服电机可以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线,包括装配线、输送线、搬运机等设备中,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生产。

5. 医疗设备:伺服电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手术机器人等设备中,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操作和控制。

伺服电机概述范文

伺服电机概述范文

伺服电机概述范文伺服电机是一种专用的电动机,具有高精度、高速度控制和高力矩输出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包括机器人技术、数控机床、纺织设备、印刷设备、医疗仪器和航空航天设备等领域。

首先,伺服电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流和位置反馈系统来实现精确控制。

它由电机本体、编码器、控制器和驱动器等组成。

电机本体负责转换电能为机械能,编码器用于反馈电机位置信息,控制器根据位置反馈信息计算控制信号,驱动器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流输出到电机。

其次,伺服电机具有高精度控制的特点。

通过精确的位置反馈和控制信号计算,伺服电机可以实现非常小的位置偏差和速度波动。

这使得它在需要精确位置控制的应用中非常有优势,例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零件定位和玻璃钢机械上的纤维拉伸控制等。

伺服电机还具有高速度控制的特点。

它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快速调整电机的转速和位置,以适应高速运动和频繁的位置改变。

这使得伺服电机在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中非常有效,例如数字摄像机中的自动对焦和机器人上的高速运动控制等。

此外,伺服电机还具有高力矩输出的特点。

根据应用需求,伺服电机可以提供不同的力矩输出,以适应不同的负载要求。

这使得它可以在需要高力矩输出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数控机床上的切削过程和机械臂上的物体抓取等。

总的来说,伺服电机是一种高性能的电机,具有精确控制、高速度和高力矩输出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为各种工业设备和机械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伺服电机在精密、高速和高力矩方面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为更多领域的应用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伺服电机知识汇总(直流-交流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知识汇总(直流-交流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知识汇总(直流/交流伺服电机)伺服电机servomotor“伺服”一词源于希腊语“奴隶”的意思。

“伺服电机”可以理解为绝对服从控制信号指挥的电机:在控制信号发出之前,转子静止不动;当控制信号发出时,转子立即转动;当控制信号消失时,转子能即时停转。

伺服电机是自动控制装置中被用作执行元件的微特电机,其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

伺服电机分为交流伺服和直流伺服两大类交流伺服电机的基本构造与交流感应电动机(异步电机)相似。

在定子上有两个相空间位移90°电角度的励磁绕组Wf和控制绕组WcoWf,接恒定交流电压,利用施加到Wc上的交流电压或相位的变化,达到控制电机运行的目的。

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运行稳定、可控性好、响应快速、灵敏度高以及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的非线性度指标严格(要求分别小于10%~15%和小于15%~25%)等特点。

直流伺服电机基本构造与一般直流电动机相似。

电机转速n=E/K1j=(Ua-IaRa)/K1j,式中E 为电枢反电动势,K为常数,j为每极磁通,Ua、Ia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流,Ra为电枢电阻,改变Ua或改变φ,均可控制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转速,但一般采用控制电枢电压的方法,在永磁式直流伺服电动机中,励磁绕组被永久磁铁所取代,磁通φ恒定。

直流伺服电动机具有良好的线性调节特性及快速的时间响应。

直流伺服电机的优点和缺点优点:速度控制精确,转矩速度特性很硬,控制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缺点:电刷换向,速度限制,附加阻力,产生磨损微粒(无尘易爆环境不宜)交流伺服电机的优点和缺点优点:速度控制特性良好,在整个速度区内可实现平滑控制,几乎无振荡,90%以上的高效率,发热少,高速控制,高精确度位置控制(取决于编码器精度),额定运行区域内,可。

伺服电机概述

伺服电机概述

伺服电机概述2.1.1 伺服电机的用途与分类伺服电机(又称为执行电机)是一种应用于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电机,它的输出参数,如位置、速度、加速度或转矩是可控的。

伺服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把输入的电压信号变换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输入的电压信号又称为控制信号或控制电压,改变控制电压可以变更伺服电机的转速及转向。

伺服电机按其使用的电源性质不同,可分为直流伺服电机的交流伺服电机两大类。

交流伺服电机按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和交流同步伺服电机。

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又分为两相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和三相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其中两相交流异步伺服电机又分为笼型转子两相伺服电机和空心杯形转子两相伺服电机等。

同步伺服电机又分为永磁式同步电机、磁阻式同步电机和磁滞式同步电机等。

直流伺服电机有传统型和低惯量型两大类。

直流伺服电机按励磁方式可分为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

传统式直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形式和普通直流电机基本相同,传统式直流伺服电机按励磁方式可分为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

常用的低惯量直流伺服电机有以下几种。

①盘形电枢直流伺服电机。

②空心杯形电枢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

③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机。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出现了采用电子器件换向的新型直流伺服电机。

此外,为了适应高精度低速伺服系统的需要,又出现了直流力矩电机。

在某些领域(例如数控机床),已经开始用直线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正在向着大容量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伺服电机的种类很多,本章介绍几种常用伺服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等。

2.1.2 自动控制系统对伺服电机的基本要求伺服电机的种类虽多,用途也很广泛,但自动控制系统对它们的基本要求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宽广的调速范围,即要求伺服电机的转速随着控制电压的改变能在宽广的范围内连续调节。

②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均为线性。

伺服电机的机械特性是指控制电压一定时,转速随转矩的变化关系;调节特性是指电机转矩一定时,转速随控制电压的变化关系。

文献综述 基于永磁伺服电机的研究

文献综述 基于永磁伺服电机的研究
[10]高阳,薛小峰,田志祥.移动机器人的准滑模控制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08):173-175.
[12]GUO Ji-feng ,GAO Cun-chen .Design of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ler for uncertain time-delay singular system[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09,3(16):331-337.
[6]樊冲唐硕.空面导弹模型参考变结构控制器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3):3077-3080.
[8]李敏,刘和平,陈永刚,刘寻.基于神经网络的滑模控制在水下机器人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3):18-21. [9]张庆丰,高峰,王燕,杨庆华.机器人关节滑模变结构的位置控制[J].机电工程,2010,27(10):11-15.
通过对伺服系统第分析,可以用matlab进行仿真[2-3],并进行测试。根据仿真第结果,可以方便得修改系统参数,或者认为第加入不同扰动因素来考察不同实验条件下电机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或者模拟相同的实验条件,比较不同控制策略的优劣,为分析和设计交流异步电机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地手段和工具,也为实际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思路
Thisissue to the motor control,useing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 theory of sliding mode control, realize the robust control methods and conditions. Because the variable structure system is a parameter switchedtype of feedback control system, the biggest differe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ystem is that the system is in the selected state space hyperplanes of the sides, in the transient process of the jump to a way to have a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tination control, which causes the sliding mode action, to origin. Because sliding mode movement isrestrainttedin the plane ,so the changes of model parameters movement, nonlinear and outside disturbance noise the system to is not sensitive, and it gets a very strong robustness, andit leads the system to response quickly, and advantages of simple physical realization.

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伺服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通过控制器对电机进行精准的位置、速度和力矩的控制。

伺服电机的工作方式有以下几个步骤:
1. 接受指令:控制器通过输入指令,将所需的位置、速度和力矩信息传送给伺服电机。

2. 传感器反馈:伺服电机内置有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电机的转子位置和转速,将检测得到的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3. 控制器计算:控制器通过计算实际位置和期望位置之间的误差,以及实际速度和期望速度之间的偏差,来确定电机运行的控制策略。

4. 电源供电:控制器会根据计算结果来输出控制信号,让电机驱动器提供所需的电源供电,以驱动电机运动。

5. 精确控制:根据控制信号,电机驱动器会调整电机的电流、电压和频率等参数,来精确控制电机的位置、速度和力矩,以满足控制器的要求。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闭环控制系统,利用反馈信号进行调整,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它包括电机驱动器、电机、编码器等关键组件。

通过编码器检测电机的实际转动情况,将检测结
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利用这些信息与设定值进行对比,产生误差信号并进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机驱动器,使电机按预定的速度、位置和力矩进行运动。

这样,伺服电机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运动控制。

伺服电机的发展及研究综述

伺服电机的发展及研究综述

129机械装备研发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伺服电机的发展及研究综述彭小武,刘江涛,赖德全(西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伺服驱动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

高速加工技术和以高速、高精度为基础的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伺服电机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其作为发展工业技术的重要战略。

文章针对伺服电机的发展及研究做了综述,希望对我国伺服电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伺服电机;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TM38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12-0129-01——————————————作者简介: 彭小武(1996—),男,四川成都人,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

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坐标测量机等自动化制造、装配及测量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伺服电机是电气伺服系统中的重要执行机构。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伺服电机将会朝着数位化、自动化路径发展,使其可以更加多方位地满足在工业发展中的需求[1]。

1 国内发展研究情况由于我国伺服电机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被欧美和日本的外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自2013年以来,得益于产业升级带来的积极影响,国内伺服电机自主支撑能力已经形成。

大以内,并有超过20个更大规模的伺[2]。

GM7系列交流伺国只有自主开发和设计专利知识产权和自主设施。

2)广州数控在1997~1999年不断探索,于1999年交流伺服研发成功,填补此产品在国家的空白,将同类国外产品的价格降低50%。

2002年,其被评为国家863重点项目“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支撑技术”的承接企业。

2010年,中档数控系统产业化已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建立广州CNC、发那科、西门子三足鼎立局面。

迄今,我国较佳的伺服品牌主要有汇川技术、台达伺服,南京埃斯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伺服电机综述luqingsong@摘要:文章对伺服电机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介绍了伺服控制系统同时分析了国内外伺服电机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伺服电机伺服系统研究现状1伺服电机简介伺服电机(servo motor)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

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1]2伺服电机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实现相应的动作,其相应的命令就是输入的电压信号,一般由单片机提供,有几伏电压到几千伏电压驱动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接受到的电压信号,识别信号的占空比,从而实现伺服电机的转速的输出控制,伺服电机把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伺服电机的转矩,其占空比比较大,时间常数相应比较小,能够快速的响应,其归根结底则是根据输入的信号电平转化为伺服电机电机轴的角位移或者角速度输出,达到信号旋转驱动后面负载的元器件的功能,其作为一个动力驱动源,应用很广泛。

伺服电机一般度较小,现今使用的多为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有着优良的特性,体积小,执行相应时间小,其功率值的调动范围很大,相对于交流伺服电机而言直流伺服电机体积比较大,其执行的精度虽高,但在成本和实用下,性能比远远低于交流伺服电机。

现如今,工业企业等大小的实验,均采用的是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分为同步交流伺服电机和异步交流伺服电机。

交流伺服电机采用的是单片机输入的PWM脉宽数,执行相应的反应动作,交流伺服电机通过接收到的PWM脉宽数,执行电机的主轴输出轴的转速的控制。

3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简介3.1开环伺服系统开环伺服系统不设置检测反馈装置,不构成运动反馈控制回路,电动机按装置发出的指令脉冲工作,对运动误差没有检测反馈和处理修正过程,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器件,精度完全取决于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精度和机械部分的传动精度,难以达到高精度要求。

步进电动机的转速不可能很高,运动部件的速度受到限制。

但步进电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且其控制电路也简单。

所以开环控制系统多用于精度和速度要求不高的经济型设备。

3.2半闭环伺服系统半闭环伺服系统采用内装于电机内的脉冲编码器,无刷旋转变压器或测速发电机作为位置/速度检测器件来构成半闭环位置控制系统,其系统的反馈信号取自电机轴或丝杆上,进给系统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处于反馈回路之外,其刚度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稳定性没有影响,安装调试比较方便。

定位精度与机械传动装置的精度有关,而数控装置都有螺距误差补偿和间隙补偿等项功能,在传动装置精度不太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补偿功能将加工精度提高到满足的程度。

故半闭环伺服系统在数控机床中应用很广。

3.3全闭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主要由比较环节、伺服驱动放大器,进给伺服电动机、机械传动装置和直线位移测量装置组成。

对机床运动部件的移动量具有检测与反馈修正功能,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或交流伺服电动机作为驱动部件。

可以采用直接安装在工作台的光栅或感应同步器作为位置检测器件,来构成高精度的全闭环位置控制系统。

系统的直线位移检测器安装在移动部件上,其精度主要取决于位移检测装置的精度和灵敏度,其产生的加工精度比较高。

但机械传动装置的刚度、摩擦阻尼特性、反向间隙等各种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使闭环进给伺服系统安装调试比较复杂。

4国内外研究现状4.1国外国外伺服驱动技术发展的比较早,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公司都已有完整的系列产品。

日本安川日本安川电机制作所推出的小型交流伺服电动机和驱动器,其中D系列适用于数控机床(最高转速为1000r/min,力矩为0.25~2.8N.m),R系列适用于机器人(最高转速为3000r/min,力矩为0.016~0.16N.m)。

之后又推出M、F、S、H、C、G 六个系列。

20世纪90年代先后推出了新的D系列和R系列。

由旧系列矩形波驱动、8051单片机控制改为正弦波驱动、80C、154CPU和门阵列芯片控制,力矩波动由24%降低到7%,并提高了可靠性。

这样,只用了几年时间形成了八个系列(功率范围为0.05~6kW)较完整的体系,满足了工作机械、搬运机构、焊接机械人、装配机器人、电子部件、加工机械、印刷机、高速卷绕机、绕线机等的不同需要。

✧日本松下近年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全数字型MINAS系列交流伺服系统,其中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有MSMA系列小惯量型,功率从0.03~5kW,共18种规格;中惯量型有MDMA、MGMA、MFMA三个系列,功率从0.75~4.5kW,共23种规格,MHMA系列大惯量电动机的功率范围从0.5~5kW,有7种规格。

✧德国西门子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的IFT5系列三相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分为标准型和短型两大类,共8个机座号98种规格。

据称该系列交流伺服电动机与相同输出力矩的直流伺服电动机IHU系列相比,重量只有后者的1/2,配套的晶体管脉宽调制驱动器6SC61系列,最多的可供6个轴的电动机控制。

✧美国科尔摩根I.D.(Industrial Drives)是美国著名的科尔摩根(Kollmorgen)的工业驱动分部,曾生产BR-210、BR-310、BR-510 三个系列共41个规格的无刷伺服电动机和BDS3型伺服驱动器。

自1989年起推出了全新系列设计的掺鹣盗袛(Goldline)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包括B(小惯量)、M(中惯量)和EB(防爆型)三大类,有10、20、40、60、80五种机座号,每大类有42个规格,全部采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力矩范围为0.84~111.2N.m,功率范围为0.54~15.7kW。

配套的驱动器有BDS4(模拟型)、BDS5(数字型、含位置控制)和Smart Drive(数字型)三个系列,最大连续电流55A。

Goldline系列代表了当代永磁交流伺服技术最新水平。

4.2国内上世纪90年代末,国产交流伺服电机及其全数字式伺服驱动器基本自主开发成功,但产业化方面比较滞后,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国内对精密交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还主要依赖进口,如日本三菱、松下、富士和德国西门子等。

近几年,华中数控、广州数控、航天数控、兰州电机等的伺服驱动器及电机产品已相继进入产业化阶段,但还主要是集中在数控机床行业,功率规格在400W以上,没有针对整个自动化控制行业形成全系列规格标准产品。

[]近年来国产数控系统厂商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在开发和生产上取得明显进展,国产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为适应数控系统的配套要求,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北京凯奇数控等企业相继开发出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交流主轴伺服控制系统,完成了20-200A交流伺服系统和与之相配套的交流伺服电机系列型谱的开发,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和批量生产能力,2008年国产伺服驱动单元生产超过20万台。

武汉登奇电机、华大电机等企业形成了交流伺服电机规模生产能力,2008年国产伺服电机生产超过40万台。

但是目前国产的伺服电机大多数是仿制国外产品,在技术上没有太多的中国特色。

目前国内在伺服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伺服电机原理、误差的分析和产品选型(王勇、许),研究伺服电机的发展方向(宁,刘扬),伺服电机系统建模仿真分析(王永强、黄),伺服电机在检测、生产制造、液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姚振、黄俊豪、张友根)。

还很少有创新结构的新型伺服电机研究成果。

5结论伺服电机因其低频特性好,速度响应快,控制精度高,过载能力强,矩频特性佳等优点在工业生产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国外的伺服电机技术已十分成熟,有了完整的系列产品,我国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主要在近十年,应用普及还在初始阶段,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

但随着市场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国产伺服电机技术日臻成熟。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伺服电机[OB/OL]./view/515079.htm?fr=Aladdin, 2013-08-05/2014-11-11. [2]安川電機(中国)有限公司. 伺服驱动[OB/OL]./product/list2sifu.aspx,2014/2014-11-11.[3]苏州世协商贸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OB/OL]., 2012/2014-11-11.[4]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伺服电机和主轴电机[OB/OL].https:///drives/cn/zh/electric-motor/Servo-and-main-spindle-motors/Pages/Default.aspx,2014/2014-11-11.[5]国际自动化工业网. 伺服系统[OB/OL]./productCG0000161.shtml,2014/2014-11-11. [6]百度文库. 2011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运行情况分析[OB/OL]./view/fbe9fa2d915f804d2b16c134.html, 2012-03-22/2014-11-11.[7]王勇. 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比较[J]. 西部煤化工,2010,(2):311-312.[8]许国雄. 伺服电机的运动误差分析[J]. 企业导报,2014,(9).[9]宁蜀悦,王孝伟. 集成永磁伺服电机的发展与现状[J].伺服控制,2014,(6):37-40.[10]刘扬. 浅析伺服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2014,(18).[11]王永强,张承瑞等. 伺服电动机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建模方法[J].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275-279.[12]黄玉钏,曲道奎等. 伺服电机的预测控制与比例-积分-微分控制[J]. 计算机应用,2012,32(10): 2944-2947.[13]姚振,马朝永等. 伺服电机在汽车制动零部件检测中的应用[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1):102-104.[14]黄俊豪,杨鹏等. 伺服电机直驱式电液执行器的研究[J]. 流体传动与控制,2011,(3):5-9.[15]张友根. 注塑机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液压泵系统的应用及设计研究[J]. 液压气动与密封,20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