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王焯
特质正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作用

特质正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情绪调节策略的链式中介作用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4)1.3 研究方法与范围 (5)二、文献综述 (6)2.1 特质正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7)2.2 不确定性的影响 (8)2.3 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 (9)2.4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点 (10)三、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1)3.1 特质正念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12)3.2 不确定性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14)3.3 特质正念、不确定性及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153.4 研究假设汇总 (16)四、研究方法 (17)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18)4.2 变量测量 (19)4.3 数据分析方法 (20)五、实证分析 (21)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2)5.2 归纳性统计分析 (23)5.3 多重共线性诊断与处理 (24)5.4 模型拟合与评价 (25)六、结论与讨论 (26)6.1 研究结果总结 (28)6.2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启示 (28)6.3 对现有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30)七、建议与展望 (31)7.1 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建议 (32)7.2 对家长和监护人的建议 (33)7.3 对心理学研究的建议 (35)一、内容综述特质正念作为一种心理特质,近年来在心理健康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特质正念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
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离异等原因,常常面临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和心理需求的缺失,这些问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特质正念作为一种心理资源,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内心的体验,包括情绪、认知和身体感受等。
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特质正念可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正念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忍受无法忍受的不确定性,面对家庭环境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留守儿童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和无助。
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

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一、本文概述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正念注意觉知如何通过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的跨时间中介作用,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正念注意觉知的概念,即个体在没有评判的情况下对当前经历的意识和接受。
这种觉知能力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从而促进情绪智力的发展。
接着,文章将分析情绪调节在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即如何通过有效管理情绪来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并增强积极情绪的体验。
本文还将探讨积极重评的中介作用,即如何通过重新评估和解释情绪事件来改变原有的情绪反应,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积极重评不仅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还能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找到成长的机会。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正念注意觉知、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教育干预措施,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这些研究和实践,我们期望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文献综述正念注意觉知(Mindfulness Attention Awareness, MAW)作为心理学领域内的一种核心概念,近年来在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部分旨在系统梳理关于正念训练对中小学生情绪调节能力以及积极重评策略影响的相关文献,揭示其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的跨时间中介作用机制。
正念注意觉知起源于东方禅修传统,后经西方心理学家如KabatZinn(1990)等人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
在教育环境中,MAW被定义为个体在当下时刻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关注自身内外经验的能力(Brown Ryan, 2003)。
这一概念强调了对当下情境的全然接纳、对思维和感觉的非反应性观察,以及对注意力的持续而灵活的维持。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创造性表现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期
各类人才
数学家 化学家 物理学家 哲学家 发明家 医学家 植物学家
最佳创造年龄
30一34 26一36 30一34 35一39 25一29 30一39 30一34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各类人才
心理学家 生理学家 作曲家 油画家 诗人 军事家 运动健将
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创造性的劳动 者、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 新拔尖人才。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前言
1、创造性定义: 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 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接下页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前言
2、创造性实质:
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 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 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性 越强,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 集中,则创造性就越突出。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思考二
检讨教育的失衡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我们通过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性能力的比较研 究看到了我们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考试方式与英国都有差距。
思考后的结论: 只能从教育创新入手。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思考三
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造性人才将关 系民族的前途命运。
思考后的结论:
• 自评的核心人格特征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独 立、积极自我状态和有效心理功能、可靠外界结 合与成熟自我把握及满足,其中独立的倾向性最 强,意足的特征的倾向性最弱;
• 良好的自我状态在其自评人格特征中具有重要地 位。
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学分析
人民大2024 刘翔平《积极心理学(第3版)》ppt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

3. 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
马斯洛(Maslow)通过研究自我实现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潜力并达到自我实现, 而高峰体验便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
高峰体验的特征: ➢ 注意力与目标完全地融合; ➢ 人在从事目标活动中能够获得流畅和喜悦的体验; ➢ 这样的目标活动能够使潜能充分发挥,使人更真实地成
新编21世纪心理学 系列教材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第二章 心理流畅体验
刘翔平课题组制
目录
2
01 何谓心理流畅体验
02 流畅体验的心理特点
03 在不同活动中的心理流畅体验
01 何谓心理流畅体验
4
心理流畅体验的缘起
1. 意识流与幸福感:
意识和意识流 意识: 对客观存在的感知能力。任何思想 的产生的基础。 意识流: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1904)将意识命名为 “意 识流”,强调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 动的性质以及思维的不间断性。
如果你有足够强烈的 “意图”去享受当下的幸 福,你的目标和价值观忠实于你的主观感受,
你将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8
心理流畅体验的缘起
2. 意识的桎梏和精神能趋疲:
如果你有足够强烈的 “意图”去享受当下的 幸福,你的目标和价值观忠实于你的主观
感受,你将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感恩拓延建构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感恩拓延- 建构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张薇汪淼芹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慢性疾病且对患者的生理机能和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意到COPD 患者的不良情绪问题以及情绪调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治疗作用[1-2]。
Fredrickson[3-6],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到启示并总结研究成果,再自己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研究,提出了感恩拓延- 建构这一理论,并且收获了比较多的有关感恩拓延- 建构的研究成果。
目前,如何将感恩拓延-建构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并且可以使COPD 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使其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及全世界医疗工作人员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恩拓延- 建构;效果1 感恩拓延- 建构理论的内涵Fredrickson 在大量的实证及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拓延- 建构理论(其为一个积极心理学概念)。
Fredrickson[7] 进一步将拓延- 建构理论放到感恩的应用研究,他指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情绪,其既能够拓延人类一瞬间的思维-行动的范围,有效地消除人类的消极心理,又可以建构能陪伴人类一生的正面的持久性资源,整体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和使其社会资源丰富多样化,可以大大地使人类个体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改善其对整体生活的评价,对未来生活投以积极乐观地期待。
据已有文献数据可知,拓延- 建构理论已经取得不少实证及应用研究的支持[8- 10]。
2 感恩拓延- 建构理论的功能2.1 拓展功能大量研究及事实证实,慢性疾病患者满怀感恩之心能够显著地促进其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变个体酗酒、吸烟成瘾、滥用药物、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在一项Wood 等[11],进行的大样本(n =2 621)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数据表明:感恩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酒精、吸烟成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低感恩水平个体(P0.05),对药物依赖及滥用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抵御效应(OR 值为0.81 ~ 0.84),提示感恩情绪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态度,进而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积极人际关系

• 12.假若别人谈到了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会? • A.打断别人,另起一题 • B.显得沉闷、忍耐 • C.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 计分标准:选项得分题号ABC分别对应1分,3分, 5分。 • 1、135 2、315 3、513 4、513 5、513 6、513 7 、351 8、351 9、351 10、351 11、135 12、135
• 将 18 道题的得分相加,即得到你的人际沟通得 分X。
• X 在40 分以上,说明你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好。 如果X 在30 分以下,则说明你的人际沟通存在 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一、吸引力
• 临近:喜欢身边的人。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 经典的研究发现:人们越住得越近,就越容易成 为朋友。
• 长相吸引力:心理学中有著名的光环效应。光环 效应是指人们会认为那些外表有吸引力的人一定 也具有高尚的品格,而且聪明,热情,机智,友 善等,会把好印象扩大化。
• 3.赞美是天下最直接的布施 • 当你赞美别人时,你会发现自己拥有无限潜能去 感动身边的人。 • 4.具体的赞美才能打动人 • (1)指出具体部位,说明特点 • (2)列出事实,并给予具体的评价
•四、自我表露
• 什么是朋友?我来告诉你吧。那就是能让你做 你自己的人。
• ——弗兰克·克莱恩
•五、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 10.不要忘记:所有人都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也 会受到心情的影响,尽量不受干扰地判断一个人 。
• 佛兰克·尔文·弗莱奇对微笑有过这样的赞美: • 它不需要花什么,但可创造很多成果。 • 它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但却不会使那些给予的 人贫瘠。
• 它产生于一刹那之间,但常常给人一种永远的记 忆。
•六、倾听:不只是听见
•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倾听 别人的谈话,我认为这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友 谊的最有效方法。”
新冠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应激反应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 Depa/mex- of Childrex Psychiat— and RedaPiliOtiop, Afi/ated Shedzhed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Southem Medical Universig, Shedzhed 5/628, China; 4. School of Psycho—ay//Center for StuUics of Psycho—yical AppUca—on ,
采用心理应激反应筛查问卷(SRQ-20)中文版 (系数为942),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系数为 9.04),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修订版(a系数为 945),情绪管理因素分量表(a系数为9.05)-
2结果
23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采取匿名测量、部分项目反向计分等措施从程
序上控制共同方法偏差.对收集的数据采用Harmon 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对4个问 卷所有条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0 = 9O7, Bartle—= 57 924474f= 3 093,a<9091.提取特征根 大于1的因子共7个,最大因子方差解释率为 21.05%(小于44%),故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 法偏差23 NSSI检出率
收稿日期:2222-65-2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址:切:〃j—rvO-uLvuLduLu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6776)
* 通信作者:韦臻,Email : aU/—weOhex@ .
积极情绪的心血管反应撤销与自主神经调节增强效应ppt

3、1、4实验程序
心境测试完成得当天对于测试分数进行了处理,甄选出积极心境、一 般心境与消极心境、被试共96名,各32名。第二天与第三天,通过电 话随机邀请96个被试到情绪实验参加实验。实验开始前进行了第二 次心境测验。然后让被试进入测试室,让其保持放松,主试把生理多道 仪得传感器与被试身体连接好,让被试注视显示器屏幕。主试离开被 试室,关好测试室得门,回到主试监控室,通过计算机给被试呈现刺激, 采集生理指标值。实验流程如下:
2、3 讨论 研究表明三组被试在观看诱发恐惧情绪影片后,均引起了高得心血管反应水平。
在观看恐惧影片片段后继续观看诱发快乐得影片片段得被试,比观看恐惧影片 片段后继续观看中性影片片段与继续观看了诱发悲伤得影片片段得被试心率 与指脉率在恢复期恢复得快,基本上恢复到了基线水平,而后两种条件在恢复 期没有恢复到基线水平。说明积极情绪加速了消极情绪引起得心血管唤醒水 平得恢复,即积极情绪对于心血管唤醒具有撤销效应,支持了 Fredrickson(1998,2000,2004)提出积极情绪得撤销效应假说,证明 Fredrickson得实验研究结果具有跨文化得可重复性。
Fredrickson等认为积极情绪能够 “撤销”(undoing)消极情绪 得后效,提出了积极情绪得撤销假说。积极情绪得撤销假说认为积极 情绪与心血管反应之间得关系与消极情绪与心血管反应完全不同,积 极情绪一般不会激起一个应对危险得具体行动准备,不会产生高得心 血管反应,而且会对消极情绪引发得高心血管活动具有撤销效应,加速 消极情绪生理唤醒恢复到基线得速度,使得心血管反应恢复到一个自 稳态水平。本研究第一个目得就是检验积极情绪得撤销效应就是否具
2、2 研究结果 三组被试在4种实验处理水平下各项生理唤醒指标得平均
数与标准差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杰斯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成功进行需要 以下六个条件:
1.心理沟通——指建立一种治疗双方都能相互影响与理解的 关系。这种关系是治疗的基础。 2.不协调——指个体需要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协调状况, 即自己的认识与实际体验之间的不协调,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而真诚地面对治疗体验。 3.平等和真诚——指治疗师以真实的自我与来访者交往,坦 诚地对待来访者,理解来访者的体验,以积极的态度看待 来访者,与来访者能够平等沟通,相互影响。
• (1)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 种重要本性 • 人类社会关注社会成员的 积极力量, 这既是对人性 的尊重和赞扬, 更是对人 性伟大的理智理解。 • Eg.婴儿共情的研究; • 《美丽心灵》 • 爱唤起内心深处的复原动 复原动 力,爱可抚平创伤、治愈 疾病
(2)仅靠“修复问题”无法 )仅靠“修复问题” 获取幸福 物质社会的进步并未给人类带 来更大的幸福 “人类20 世纪最大的困惑” 人类 世纪最大的困惑”
2、历史渊源
• 心理学三大使命: 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 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 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 3、积极心理之父—— Martin Seligman • 艾库玛尔( Akumal)会议 会议 艾库玛尔
• 这次会议虽是一次小型的会议, 但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过中却是一个 里程碑。1998 年1 月上旬, 由塞里格曼出面邀请了心理学家西卡森特 米哈伊、福勒等人到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艾库玛尔共商积极心理学的 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 所以这次会议也称“ 艾库玛尔会议”。 “ 艾库玛尔会议” • 经过一个星期的讨论和研究, 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 三大支柱, 也就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 并分别指定了相应 的负责人。 • 第一大研究支柱是积极情感体验 负责人是狄纳( Diener, E. ) 。这一 第一大研究支柱是积极情感体验, 部分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 subject wellbeing)为中心, 着重研究人针 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特征及产生机制。 • 第二大研究支柱是积极人格 负责人是西卡森特米哈伊。会议确定积 第二大研究支柱是积极人格, 极人格研究的关键是制定积极人格的分类, 只有对积极人格进行了正 确的分类和界定, 才有可能为测量、编制量表等提供基础。在这次会 议上还提出了一个设想, 那就是依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关 于心理疾病的分类方式来对人的积极品质或美德进行分类和界定。 • 第三大研究支柱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负责人是杰米森( Jamieson, 第三大研究支柱是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负责人是杰米森 负责人是杰米森 K. H. ) 。这一部分内容就是确定如何使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有 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 并产生积极情感。这要涉及国家的方针、 政策和各具体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等问题, 其内容明显地超出了心理 学的研究范围, 单靠心理学学科本身已不能胜任, 因此会议建议邀请社 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一起参与到研究中来。
C:整合阶段
• 治疗师要对自己了解的各种情况以及由此做 出的一些判断和结论进行整合,并最终形成 一个完整的诊断报告2 Nhomakorabea辅助性治疗
• 积极心理治疗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把给患者讲 故事( 特别是给患者讲东方的寓言、故事和 神话等) 当作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的心理治 疗。
3、主导治疗
• 积极心理治疗的核心是主导治疗, 它的全过 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 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 调查阶段、场合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和 扩大目标阶段。
• 第二, 激发对象爱的能力, 包括爱人与被爱的能 力, 也就是激发对象的积极情感能力, 佩塞施基 安把这种能力称为第一能力。 • 佩塞施基安把第一能力具体分解为四种基本关 系: 与自我的关系( 真实的自己与自我意识的关 系, 也即能否达到自我同一性) 、与他人的关系 ( 自己与周围单个个体的关系) 、与群体的关系 ( 主要指自己与利益集体、社会群体甚至整个人 类的关系) 和与原始我们的关系( 主要指自己与 宗教、世界观和生活哲学的关系) 。同认识能力 一样, 积极心理治疗也把病人在这四种关系中产 生的消极情感当作是一种自我保护模式, 并提倡 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它作出解释。
(3)场合鼓励
• 患者在一定的场合要对自己的冲突伙伴进 行各种形式的鼓励。患者在这一阶段的角 色是自己周围环境特别是自己冲突伙伴的 治疗师,所以必须与冲突对象建立起新的、 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建立关系的第一步 是让患者主动肯定冲突伙伴的积极品质, 不是泛泛的肯定,而是当伙伴做好某件事 情时,即时鼓励,强化其具体的积极行为。
积极心理治疗
创始人: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
• 反对以问题为中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倡 导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个体的心理或行为问 题,并在此基础上增进和培养个体自身的 各种潜在积极力量,以使个体成为一个健 康人。
(一)、积极心理治疗的历史渊源
• 1、罗杰斯的“ 来访者中心疗法” •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自我指导,目标是促进病人 的自我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格成长。因此, 心理治疗师并不给以直接指导,而是建构一种良 好的治疗气氛,帮助病人发展自我关注与自我成 长能力。
积极心理学几个观点
1、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
2、预言自己兑现了预言 、
3、内在因素主要决定了幸福感
• 外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绝非我们想象的 那么大。
4、研究我们自己
• 最个人的东西,其实也是最普遍的东西 • ——卡尔.罗杰斯 • 在深入的探查自己内心的内心过程中,我们同时 也就探查了所有人的内心。 • 我们要记住,关于个人自己深刻天性的只是,其 实同时也是关于普遍人类天性的只是。 • ——马斯洛 • 人类的同理心:更好的认清自己,更好的认识他 人。
积极心理学相信: 人既有产生问题的可能, 也有追求卓越的能力 心理学必须转向于人类的积极品质, 通过大力倡导积极心理 学来帮助人类真正到达幸福的彼岸。
• 举例: 举例:
• (1)假设你得了一种病,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突然死 亡。现在有一种药吃了以后可以把死亡的可能性降到零, 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来买这种药呢? • (2)假定你身体很健康,如果说医药公司想找一些人来 测试他们新研制的一种药品,这种药服用后会使你有万分 之一的几率突然死亡。 • 那么医药公司起码要付多少钱你才愿意服用这种药呢?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现实疗法的三个特点: (1)反医学模式 (2)强调自己决定自己 (3)强调个体同一性的获得
(二)积极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
• 第一, 激发人的认识能力 • 首先, 积极心理治疗主要以跨文化的方法来对有关 的心理问题做出积极解释, 从而使病人能感受到自 己古怪行为的合理化、正常化的一面。 • 其次, 积极心理治疗从不承认人有所谓的消极心理, 认为人之所以产生消极心理, 主要是因为人在积极 发展各种心理保护模式来降低自己受到更多伤害 的可能性。
3、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
一个中心
以研究人的幸福为中心
(主观幸福感)
积极情绪
三个 基本点
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社会组织系统
积极情绪
对过去感到满意 对现在感到快乐 对未来充满希望
幸福的 三个 基本点
积极人格 特 质
人的力量和美德 六大类24项
积极社会 组织系统
国家 单位 家庭
4、当代心理学研究“积极”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当代心理学研究“积极”
• (5)扩大目标 • 扩大目标是整个积极心理治疗过程中最重要 的阶段,一是因为大多数心理问题发生的原 因都是目标受到了限制,二是患者在经过这 个阶段后,就要脱离治疗师的帮助,自己去 与家人、朋友生活了。治疗师在这个阶段之 后要做的就是对整个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能力的紊乱即现实能力的失调,导致第 一能力即爱的能力受到影响,进而产生症状。 • 治疗师要做的,帮其鉴别分析其对现实能力 的评价,建立积极观念,引导积极情感体验, 进而改善态度、改善人际关系。
(三)积极心理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
• 1、初始谈话 、
• 佩塞施基安根据谈话的重点把初次谈话分为相互联系的三 个阶段: • A:联系阶段 • 弄清楚三个问题: 患者是怎么知道要到这里来; 患者是因为 什么原因来到这里; 患者的身体发展情况、既往病史以及 以前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的情况。 • B:鉴别阶段 • 第一是估量和界定冲突的发展可能性, 也就是冲突的性质 和程度; • 其次是确定患者描述的心理冲突及心理症状的具体内容。
(4)语言表达
• 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大多数原因是沟通出现问题, 其中,语言误解和曲解是一个极其普遍的情况。 佩塞施基安认为,语言误解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语 言经常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歪曲。 • 积极心理治疗主张在这个阶段要帮助患者学会消 除语言曲解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对冲突内容的 分析和鉴别,对产生冲突的各种语言形式的讨论 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练习计划等等 来培养患者形成良好的语言沟通习惯。
2、格拉塞的“ 现实疗法”
• 此疗法强调个体应承担选择的责任。它假设每个人都有四 种最重要的需要:归属、力量、自由和快乐,在现实生活 中,每个人都能够对自己的生活、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 都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行为。 • 现实治疗注重培养来访者的积极行为,要使人产生一种 “积极沉迷”。 • • • •
积极心理学
主讲:王焯 主讲:
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 极品质的一门科学。( Sheldon & Laura King, 2001)
• 积极心理学----幸福科学--积极心理学----幸福科学 幸福科学--• 帮助拓展人类最佳功能状态
• 过去的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 疾病,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 等过去认为是很模糊的概念,并能做出相当精准的描绘。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包括它们 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性以及心理成因,最重要的是我们 知道该怎么去治疗这些疾病。在几十种心理疾病中,已经 有14种可以用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有效医治(两种 可以完全治愈)。 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 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 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 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 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人都不愿意糊 里糊涂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 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 现在,它终于走到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 (strength and virtue),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 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