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张掖市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一,设计背景

张掖市甘州区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布局中重要组成板块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融合发展中,给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产品优势明显。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主干线建设双重战略的驱动下,张掖文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跨越和腾飞。

二,设计重点

张掖市文化馆将作为展示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的功能和任务将根据全面和艰巨,既是将来展示张掖大文化的策源地,也是展示文化产业的窗口和桥梁,在设计上要考虑展示、宣传、交流、推广、体验等多重因素,只有让观众在这个权威的舞台上体验到张掖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抓住机遇、促进文化大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在重点展区设计上将把展示和体验做为首要理念深度融入其中,避免简单的同质化设计。

三,设计理念

将按照“明快简约,大气环保,功能齐全”的总体理念,紧密结合各展区功能,设计出布局合理、底蕴深厚的布展装饰方案,力求让人们在心灵上与展馆的设计理念产生共鸣。四,设计说明

1,中心大厅

大厅功能。一层。文化馆大厅主要突出“大展示、大宣传”的主题。是文化馆的重点区域,主要展示张掖独特的旅游文化亮点,使广大群众一进文化馆就能感受到厚重的张掖历史文化熏陶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感染。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

大厅主题形象墙。在象牙白大理石柱体之间,镶嵌着巨幅玻璃镜面,镜面上浮雕着由镜面不锈钢制作的张掖地图,在这个特制的张掖地图上,著名的文化经典故事的出处随着LED 灯的变换和指引,清晰的滚动闪烁。下方由一块巨大的书籍模型组成。这是整个大厅的文化核心区域。

顶部设计。大厅吊顶从正门入口到主题形象墙的顶部空间,由若干个平板广告机拼接组成若干个柱状错落有致的文化故事或旅游画面,面向地面,与主题形象墙形成联动机制,当主题形象墙地图中LED灯闪烁到那个位置时,吊顶上对应的广告机将联动播出该点的图片或资料。其他顶部区域则是由照明灯光点缀组成。

四周设计。四周以依托玻璃幕墙为主。在文化宣传上,我们考虑沿幕墙从顶部专用轨道上垂直吊装银行常用的超薄灯箱,反映张掖的文化资源风光图。公共大厅,要防止视觉上太杂乱的因素。在大厅中央设计一些文化馆导览图图展台。

地面设计。由大理石瓷砖铺设。休息区可沿四周墙体仅靠设计。

2,民间工艺区品展区

主要功能。负一层。突出宣传和体验功能。全面陈列和展示张掖市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成果,为民间工艺精品提供推广和体验基地。

展馆设计。采用“图片+文字+展橱+展柜+场景复原+视频播放”的模式,声光电烘托,铝方通吊顶,塑胶地面,选择一两个有价值的工艺品复制其制作过程。

3,书画展厅

主要功能。负一层。突出交流展示功能。书画摄影等文化艺术活动在我们张掖很繁荣,在设计上好充分考虑书画和摄影对作品背景的不同要求,好的艺术作品需要好的相匹配的环境来烘托,力求避免展览主题不同而背景一尘不变的呆板格局。

展墙设计。国画、油画、摄影对展墙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悬挂书画的背景展墙我们设

计了两种风格,采用移动式可翻转的展墙,当展出的主题不同时,我们利用展墙后面的水暖消防通道进行变化,达到展墙背景适应展览主题的目的。

灯光配置。好的灯光对展品的展示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采用固定射灯和轨道式射灯相结合模式,以适应作品的变化对灯光的精细要求。

辅助设计。吊顶、地面均采用深色为主。吊顶为铝方通模式,地面为塑胶铺设,展墙以中式风格为主。力求在整体风格上形成高雅静怡的气氛。

4,舞厅

主要功能。负一层。突出文化交流功能。主要用于举办小型文艺晚会、舞会等。

设计规划。在舞池正前方设置一个舞台,用于演奏器乐、报幕和独唱等。在主席台正上方墙面设置LED屏或LCD拼接屏,用于播放MV。在舞池四周设置可供休息的休闲椅和茶几。

灯光设计。在舞台正上方和舞池顶部,设置用于舞蹈的专用灯光系统,灯光系统可随舞池的需要而自动调节和变化。

配套设计。地面采用大理石瓷砖,墙面采用能隔音的隔音板和软包板交错装饰。设置一个小型吧台,用于提供简单的茶饮服务。

5,老年音乐厅

主要功能。一层。突出学校训练功能。为中老年人学习音乐舞蹈的场地。

设计规划。要满足既能练声乐、又能训练舞蹈的功能。为防止老年人突然跌倒后坚硬地面的撞击身体,地面采用实木地板。为方便老年人训练舞蹈,在沿墙设置不锈钢舞蹈把杆,并在适当墙体上设置大幅镜面。设置一块小舞台,用于舞蹈或音乐指挥,舞台正面设立舞台屏风。

灯光设计。以柔和的日光筒灯和局部射灯为主。

6,儿童活动室

主要功能。一层。用于儿童活动。以儿童喜爱的卡通风格为主。

安全设计。所以儿童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如窗台台面、柱体周围等都要做去棱角处理。所以电源插口都要隐藏或设置到儿童无法接触到的位置。地面采用木质地板。墙面不设置玻璃等易碎材质。

配套设计。墙面采用卡通壁纸贴面。玩具要考虑环保、安全、不易倾斜摔倒。儿童桌椅要去棱角化。专门设置放置衣服的衣柜。顶部以简易矿棉板吊顶即可,灯光要均匀柔和。

7,老年棋牌室

主要功能。一层。为中老年朋友提供棋牌娱乐场所。

配套设计。灯光柔和均匀,墙面刷白,矿棉板吊顶,木质地板。

其他设计。墙面悬挂禁止赌博的告示牌。悬挂有利于老年宣传健康的基本养生或娱乐的知识。

8,美术教室

主要功能。二层。突出培训功能。为社会美术教育提供培训和辅导场所。

配套设计。设立黑板、讲台。讲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墙面刷白,地面为白色瓷砖。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

其他设计。墙面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9,音乐教室

主要功能。二层。突出培训功能。为社会音乐教育提供培训和辅导场所。

配套设计。设立黑板、讲台。讲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地面为白色瓷砖。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讲台侧面设立投影及音响播放系统。

其他设计。墙面隔音板装饰,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10,排练室

主要功能。二层。突出舞蹈、戏剧的排练功能。为舞蹈戏剧教育提供培训和辅导场所。

配套设计。教练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地面为木质地板。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讲台侧面设立自动升降投影及音响播放系统。

其他设计。沿墙设立舞蹈训练把杆。墙面隔音板装饰,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11,讲座教室

主要功能。二层。突出讲座使用功能。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或广大市民提供文化讲座和辅导场所。

配套设计。主席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地面为瓷砖地板。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讲台侧面设立自动升降投影及音响播放系统。

其他设计。墙面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12,会议室

主要功能。二层。突出会议使用功能。为各类小型会议、培训、报告会提供场所

配套设计。主席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地面为瓷砖地板。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

其他设计。主席台设立自动升降投影及音响播放系统、扩音系统。

13,曲艺工作室

主要功能。三层。突出曲艺培训功能。为社会曲艺教育提供创作、培训和辅导场所。

配套设计。设立黑板、讲台。演艺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墙面加挂隔音板,地面为木质地板。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

其他设计。墙面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14,录音工作室

主要功能。三层。突出录音功能。为社会开展基础群众文化活动提供音乐MIDI制作场所。

配套设计。配备优质录音棚和录音控制系统,专业摄像系统,音像合成系统。

其他设计。墙面、吊顶都要加装隔音处理体系,采用专业隔音板和隔音吊顶材质。墙面刷白,地面为白色瓷砖。灯光要明亮均匀。

其他设计。墙面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15,舞蹈戏剧工作室

主要功能。三层。突出舞蹈戏剧的培训功能。为社会舞蹈戏剧教育提供创作、培训和辅导场所。

配套设计。小舞台采用木质地板铺设。高为25厘米,墙面加挂隔音板,地面为木质地板。顶部为矿棉板吊顶。灯光要明亮均匀。并设置必要的舞蹈戏剧专用道具储存柜。

其他设计。墙面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

16,行政办公室

主要功能。三层。突出办公功能。为文化馆行政办公人员提供办公场所。

配套设计。书柜、更衣柜、办公桌、办公椅、沙发、茶几等。

其他设计。墙面刷白,节能日光灯,白色防滑瓷砖,矿棉板吊顶。其他设计。墙面可悬挂一些规范行为和管理制度、廉政书画等。

17,监控室

主要功能。一层。突出监控功能。用于日常安全管理,监控关内各区域的治安、防火、防盗等功能。

配套设计。完善科学的监控系统。主要由9组显示监控区域的拼接屏、控制台、报警系统构成。

其他设计。墙面刷白,地面为抗静电专用地板,矿棉板吊顶,明亮节能灯光,工作人员办公桌椅组成。

18,走廊及公共地面设计

走廊及公共地面采用瓷砖铺设。一层中央大厅除玻璃幕墙外的墙面部分及柱体采用大理石干挂。走廊顶部采用石膏板吊顶。

19,楼梯及扶手设计

楼梯采用大理石瓷砖铺设,楼梯扶手采用木质扶手材质。

20,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地面、墙面采用瓷砖贴面,矿棉板吊顶。

21,房间门设计

除文化馆大门、工艺品展馆门需要“铜门+防盗门禁系统”外,其他均采用实木红门,尺寸将依门洞大小设计。

22.文化馆楼宇文化设计

在公共走廊、楼梯间、办公室走廊,均在空白墙面点缀设计楼宇文化,以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我们提供的设计如效果图。每个楼宇可以以一个文化元素为核心,如“琴”、“棋”“书”、“画”、“诗”、“音”、“雅”、“趣”、“吹”、“拉”、“弹”、“唱”、“文”、“章”、“舞”等。

五,其他说明

1,本次设计主要从文化馆的布局、定位和风格上提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思路。

2,有些细节设计将在下一步根据供暖、供电、供水、消防、数据线的具体图纸做出调整和细化。

3,中央大厅、柱体、工艺品展区、书画馆、走廊等是文化馆的灵魂元素,我们做为重点进行了策划。其他工作室在注重细节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功能配置。

4,这次汇报,我们将征求各位领导和专家意见后,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等优化方案完成后再进行汇报。

我们对文化馆的陈述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41—87 第1 章总则第2 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 章建筑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群众活动部分 3.3 学习辅导部分 3.4 专业工作部分 3.5 行政管理部分第4 章防火和疏散第5 章建筑设备 5.1 给水排水 5.2 采暖与通风 5.3 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 1 章总则 第1.0.1 条为保证文化馆建筑设计质量,使文化馆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化馆建筑设计。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可参照执行。 第1.0.3 条文化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需求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在满足当前适用需要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第1.0.4 条文化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 2 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 条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第2.0.2 条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2.0.3 条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2.0.4 条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2.0.5 条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第2.0.6 条文化馆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订的规定。 第 3 章建筑设计 3.1 一般规定 第3.1.1 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文化馆策划

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 老白干酒文化馆项目策划方案 (初稿) 一、前言 1.老白干酒的历史文化简介 我国北方传统的白酒品种以老白干、汾酒、二锅头为主,而浓香酱香等酒种很少见于市。其中老白干酒是一个酒种,在北方是上等好酒的代名词。 老白干酒,自古发源于衡水古地,植根于我国北方丰饶的沃土,生生不息。老白干酒源于汉、盛于唐宋,得名于明代。带着她千秋的古韵,流传着她的酿造经典,呈现给中华民族她的本色醇香。 衡水地理气候宜人,水质甘洌,富含微量元素,而硬度极低。自然界中富集有丰富的酿酒微生物菌群。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华北的主产粮区。地产高粱、小麦,是酿酒的上好原料。衡水老白干酒,采自然之天成,聚人文之灵气。酿造的是美酒,流淌的是千年酒文化。衡水老白干酒的酿造全部本地化,是衡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特产。是水与火碰撞的凝晶。品味老白干酒,同时在品味着历史,感受着文化,分享着老白干人的一片真情。 2.白酒产品的特殊性 中国白酒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植入了中国人的基因,泡蘸着民族历史的情感,浸润着我们的情怀。名优白酒无一不具备以下二要素:久远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以,白酒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物质和文化的两重属性。不能把白酒当成一种普通的酒精饮料来看待。 未来白酒营销,品牌的扩张,将是一个立足本品牌酒文化的宏扬,伴随着文化感受、精神享受、心理满足的营销过程。因此,老白干酒文化的挖掘和宏扬,急需加强和重视。老白干酒文化馆的谋划的建设,是眼下这一工作的突破口。 3.同行业酒文化广场、展馆的情况介绍 中国名酒均建有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酒文化馆。 (1)汾酒文化馆:文物多,古代酿酒开艺表演式操作。 (2)今世缘酒文化馆:文化广场(室外)和文化馆(室内)结合。 二、酒文化馆的主题、主线 (名命为“中国酒文化馆”) 集中国酿酒历史、酒文化、酒文物(酒器、酿酒工具设施)之大成,让参观者从远古走向现代,领略中国酿酒、酒文化的发展历程,体验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并且,深刻认识到老白干酒在古代的辉煌、近现代的发展状大;是中国北方白酒的代表;以及老白干酒在整个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可分为两部分: 1.主题:展现中国酒的发现、产生、发展历史。 主线:从猿酒开始,到当今社会,以中华朝代为主线,展示中国酿酒的发展历史,酒文化的发展史。 2.主题:在中国酒发展过程中,老白干酒作为北方代表酒种的产生、

展览馆设计说明

第一章初步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 国家及地方相关规 《榆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 《无障碍设计规》< GB 5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展览建筑设计规》< JGJ 218-2010>;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 《剧场建筑设计规》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 100-201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098-2014; 《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2010年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DBHJ/T010-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10(2013版)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场地现状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 “关于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及新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榆发改(2016)351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 场地概况及气象地质条件 1.3.1 场地概况 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位于省市榆中县城关镇金牛山南麓,北面为盆地大道,东面为经九路,南面为纬七路,西面为经八路。用地性质为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场地部植被极少,有少量农业用房,无其他类型建筑物、构筑物。场地周边除了南部现有学校、住区、街道之外,东西北部均为待建设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住区。 1.3.2 气象资料 榆中县地处中部干旱区,由于深入陆,离海遥远,大陆性气候十分显著,主要特

文化馆设计要点 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文化馆设计要点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在一个城市进行旅游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注意有哪些自然景观可以玩。然而,人文景观也是很能代表一个城市的。例如城市当中的文化馆,就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了。文化馆的设计非常重要,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一个展览馆,也要有相应的功能分区, 遵守规范等等。今天装修界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文化馆的设计要点。文化馆设计要

点1文化馆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的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同时,内部的分区要明确,游览区和非游览区也要分开。文化馆设计要点2文化馆设计按使用需要,应至少设置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建筑。文化馆设计要点3文化馆设计的基地中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文化馆设计要点4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文化馆设计要点5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以上就是装修界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文化馆设计要点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文化馆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文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0298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文化馆建筑设计质量,使文化馆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化馆建筑设计。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文化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需求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在满足当前适用需要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第1.0.4条文化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第2.0.2条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2.0.3条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2.0.4条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2.0.5条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第2.0.6条文化馆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订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第3.1.2条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3.1.4条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 第3.1.5条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 第3.1.6条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 第3.1.7条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不应低于表3.1.7的规定。 注:本表按单层钢侧窗计算,采用其他类型窗应调整窗地比。

某文化馆灯光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1 一、编制依据··1 二、编制目的··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项目管理机构·2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4 第五章施工专项方案··4 一、灯光工程施工方案·5 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8 三、节能施工方案··13 四、现场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18 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5 第六章质量、进度计划保证措施·30 一、管理组织措施··30 二、技术保证措施··30 三、人力、机械配备措施··31 四、成品保护措施··31 五、材料质量抽检监控··31 第七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2 一、安全生产措施··32 二、安全用电措施··32 三、安全防火措施·33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33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33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 . 远顺工程设计提供的设计图纸 1.2.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GB 50617-2010 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 1.4 . 《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92 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1.6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 16—2008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8 1.8.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9 .博罗县文体旅游局的相关要求。 1.10. 其它相关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2 . 编制目的 目的是针对博罗县文化中心幻影灯光工程,在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材料设备供应、施工工艺、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措施等方面作的总体规划,使工程合理、有效、高质量地完成。 第二章工程概况 博罗县文化中心幻影灯光工程的施工地点位于新建的县文化中心区域,该工程由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三大部分的室外灯光照明工程组成。灯具类型有金卤筒灯、金卤埋地灯、LED筒灯、LED投光灯、LED灯具、LED条形灯具、节能壁灯等,合计共923套(不含LED条形灯具)。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大楼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1、暨南大学是一所闻名海内外的侨校,暨大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 心、教育中心和学习中心,应充分体现出暨大的历史传统,显现出它所承载的暨大精神和文化品质特征。创造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西方进步与东方文明,个性化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侨校图书馆形象。 2、暨大图书馆作为暨大校园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应能充分体现校 区总体规划的意图,结合环境使其成为校区中轴线上的亮点,带动周边的建筑群,互成为一个整体,使校园中轴线得以加强和延续。 3、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应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先进模式,通过人性化的布 局,体现出开放平面下的共享与交流、高效与便捷;通过具有适应性和互换性的布局,体现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体现出藏书、借阅和网络一体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4、通过对阳光、空气、景观等自然要素的导入,同时结合通风、采光、 防晒等节能的措施,在生态的层面上创造出适宜于阅读的空间环境。 5、在设计中重视环境保护,对基地内的珍贵树种予以保护,尽量减少 对树种的砍伐。积极采取措施做到节能,并避免环境污染。 二、总平面设计: 1、图书馆用地位于暨大校园的南北中轴线上,并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 北面、东面和西面是一组组学校教学办公建筑群,周边环境优美宁静,能充分显现出图书馆的静谥和恢宏的气势。本工程根据基地的特征,为了强调出其标志性的地位,把建筑总平面沿校园轴线呈工字形对称布局,东面和西面的平面根据基地内保留树种的位置作出局部退让。将主立面朝向南面的中心绿化广场展开。 2、建筑物沿南北向总长约117.10米,沿东西向总长约60米,总平面 呈工字形,主要功能用房沿南北向布置,公共交通部分和中庭位于工字形的中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开口天井。整个布局既能增大自然采光和通风面,又能避免过多的东西晒,并且有效地能尽可能多地保留基地内原有的珍贵树种。 3、本方案结合周围的环境特征,以及图书馆的功能要求,以平面分流 和立体分流的方式,综合安排各使用功能的流线和出入口。图书馆后勤服务流线和工作人员流线布置在图书馆北面首层入口,图书馆主入口设在二层的南面,读者由南面的大台阶拾级而上,部分读者人流可由大台阶旁的首层次入口进出。 4、以场地内东西两面两棵保留的树木为环境构成中心,以场地内现有 的树种为基础,结合铺地、草坪、小广场及水池,形成多层次的整体绿化空间,成为图书馆与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之间的延续和过渡。

文化馆设计任务书

文化馆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初步掌握文化馆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其背景知识,并通过设计熟悉规范条例; 2.培养学生具备较全面的环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用地: 本设计用地位于某住宅区内,西侧为展览馆预留用地,东侧为文化馆用地。 三、设计总体指标: 1.总建筑面积:1500㎡(允许10﹪的调整幅度) ; 2.建筑层数:二层及以下。 四、建筑主要功能及面积参考指标: 1.大厅100㎡(含管理用房和总服务台) 2.歌舞厅:150㎡ 3.活动室(台球、乒乓球、棋牌、健身房):150㎡ 4.陈列室:150㎡ 5.阅览室(期刊室、图书室、报刊室):100㎡ 6.书库:30㎡ 7.排练室:100㎡ 8.书画室:30×2=60㎡ 9.餐厅:100㎡ 10.小卖部:30㎡ 11.大会议室:150㎡ 12.小会议室:40×2=80㎡ 13.楼梯间、卫生间、交通等面积自定 14.室外停车位:20-30个 五、图纸要求: 1.图纸规格:A1图幅,图框尺寸:594×841㎜,每边各留出10㎜,图标应在图框背面的右下角; 2.总平面图:1﹕500(含场地布置和绿化布置;应标注建筑总尺寸及与场地周边红线的距离); 3.各层平面图:1﹕200—1﹕150(至少标注两道尺寸); 4.立面图:1﹕200—1﹕150(至少两个立面,标注各层标高及总高度尺寸); 5.剖面图:1﹕200—1﹕150(至少两个剖面,应剖到主要功能房间或楼梯间); 6.透视图或模型照片(7寸):应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表现形式不限; 7.设计说明:包括简明扼要的设计和构思说明、场地景观视线、地貌分析图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 六、设计进度安排: 1周:教师讲解设计原理和基本功能要求; 熟悉题目,查阅相关资料,构思方案;

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 建标136-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北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批准发布《文化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10?13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由文化部负责编制的?文化馆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文化馆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文化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日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馆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要求,依据原建设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7?144号)的要求,编制?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包括六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选址、用地与总体布局,面积指标,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设备。 ?文化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化馆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政编码:100020。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鹿勤詹雪红张全李湉王亮 王亚青李家志王明田龚道孝王贝妮 李潇 技术顾问:冯守仁韩光宗李建军

文化馆防火设计专篇

文化馆防火设计专篇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南岗区区治文化馆。 2、建筑类别:本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建筑物耐久年限为50年。 3、抗震设防烈度:6度。 4、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5、结构形式:本工程为砖砌体结构。 6、建设地点:哈尔滨市南岗区先锋路与黄河路交汇处。 7、使用功能:公共建筑 8、总用地面积:5200m2,总建筑面积:3400.8m2,主题建筑高度为12.400m, 主体二层,局部三层。 9、建筑密度:68.7%,容积率:1.46,绿化率:30.5% ,机动车停车位:10辆。 二、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 3、《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 三、防火措施: 1、防火分类: 此文化馆为多层建筑,无分类。 2、耐火等级: 二级

3、消防通道: 区内的道路考虑到消防车的通行,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为127m,小于160m,符合消防车道的要求。 4、防火间距: 本文化馆的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间距为6m 5、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文化馆的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墙采用耐火极限为3h的不燃烧体材料,承重墙采用耐火极限为2.5h的不燃烧体材料,楼梯间墙采用耐火极限为2h的不燃烧体材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为1h的不燃烧体材料,非承重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为0.50h的不燃烧退材料,房间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为0.50h的不燃烧体材料,柱子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不燃烧体材料,梁采用耐火极限为1.50h的不燃烧体材料,楼板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不燃烧体材料,屋顶承重构件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不燃烧体材料,疏散楼梯采用耐火极限为1.00的不燃烧体材料,,因为本文化馆的吊顶采用不燃烧体,所以其耐火极限不限。 6、防火分区: 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二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不超过2500m2 7、安全疏散: 1)、安全出口数量: 本文化馆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为4个,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2条的规定,二层为一个防火分区,设两部疏散楼梯,且最大建筑面积为500m2。 2)、疏散距离: a、楼梯间的首层设置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因为本文化馆层数不超过4层,所以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 b、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为15m,不大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3.1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 出口的最大距离,符合防火要求。 c、文化馆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30m,符合防火要求。

文化馆建设方案

贡山县文化馆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具有我馆特色的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精髓及表现方式,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激励、规范、引导功能,不断提高全馆职工的综合素质,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塑造文明的整体形象,为推进全馆群文事业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贡山县文化馆 2、建设地点:贡山县城内

5、建设性质:新建 6、建设内容:房屋建筑、室外场地及建筑设备。(房屋建筑包括:群众活动用房、业务用房、管理用房和辅助用房;群众活动用房包括:演艺活动、交流展示、辅导培训、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用房;业务用房包括:文艺创作、研究整理、其他专业工作用房;管理用房包括:行政管理、会议接待等用房;辅助用房包括:储存库房、建筑设备、后勤服务等用房;室外场地包括:开展群众文化艺术与信息交流活动的室外活动场地、美化环境的绿地、休憩场地、道路及停车场地等;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系统及设备、网络与通信系统及设备、舞台演出及展览设备等)。 7、基本设备配备:办公设备及文艺活动器材 8、建设规模:四层,框架结构,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800m2。 9、项目概算:800万元。 第二节可行性方案编制的依据 1、列入“十二五”规划 2、列入贡山县2011-2020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端,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位于东经98o08′-98°05′、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分类号学号M201372916 学校代码10487密级 硕士学位论文 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 ——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学位申请人:叶笛 学科专业:建筑学 指导教师:李保峰教授 答辩日期:2015.5.26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 A Research of the Large Culture Center ---A Case Study of Culture Center in Yicheng,Hubei Candidate : Ye Di Major : Architecture Supervisor : Professor Li Baofe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March, 201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县级市、区一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区也称群众艺术馆,或者叫文化活动中心。本文结合宜城市文化馆这一建筑设计的案例,调研了湖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两处已投入使用多年的大型文化馆,探讨了如何在当下将文化馆建筑设计与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文化馆大型建筑设计宜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ultural center is a county-level or district level government nonprofit cultural institutions, some area is also called the public art center, or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 In this paper, sets the case of the Yicheng culture center design as a example, research representative two large cultural center in Hubei province which have been put into use for many years,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cultural center building and the new demand f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in the new period ,. At la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points need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cultural center desig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unction composition, activity zoning,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Keywords: Culture center Large Architecture Design Yicheng

博物馆设计说明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名称:江南博物馆建筑设计 建筑地点:中国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 项目背景: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些年来经考古工作出土数量众多文物,原有博物馆规模和设施都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经政府研究决定,易地另建博物馆新馆。 项目概况: 江南博物馆地处该市规划的文化中心区中心广场东侧,东面为高层建筑,南面为城市绿化带,北面为新华书店。该地段用地方正,地势平坦。建筑集文物展览、文物保护与储藏以及办公等功能为一体。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该建筑为一级防火建筑,各层及地下车库均设自动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疏散楼梯按防火规范设置。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规范》JBJ50-2001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7)《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9)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1、总体布局及设计理念 “江南院落”的总体布局——造型以江南传统的院落为母题,由展览区、办公区、报告厅围合而成,既与江南的设计理念吻合,又与方形的基地相协调。 强调市民参与和市民使用的设计理念——摒弃建筑传统的南北轴向关系,由城市出发强调建筑的东西向轴线,将面向城市主干道的西南向作为设计的主方向。主入口设计成为视觉通廊,将市民由中心广场直接引进并穿过到达内部庭院。庭院在闭馆后仍然向市民开放,充分强调市民的实用性和参与性。馆前留出一片城市广场,形成开敞的视野。 建筑既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元素,又是城市空间的延展。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受到苏州博物馆的启发,采用延续城市街道空间并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方式,营造市民所用的“城市客厅。” 引入内部庭院,凸显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同时为参观人员提供了休息空间以及宜人的景观。建筑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凸显文化馆的特质。 2.空间及功能构成 建筑由北面的展览区、东南面的办公区、西南的报告厅以及地下文物储藏保护区组成,不同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商丘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说明

商丘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说明 ——都市之窗 一、区位环境 商丘市城乡规划展览馆位于商丘市中心城区的中部,在中心城区标志性景观空间—金世纪绿地广场腹地的西北部。北边、西边分别临淮河中路、世博路,东边为商丘市气象台气象塔与气象台数据服务中心。(以总图配图分析说明) 二、设计理念与目标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原始含义为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商族聚集地。如今,商丘正快速的挤身现代化城市之列,“华商之都”的城市名片,也使得我们在设计商丘市城乡规划展览馆的同时去品读商丘这个城市的古老文化内涵。我们认为:作为商丘市城乡规划展览馆这样一个新型专业化场馆,它不仅是一座集规划成果、建设成就展示、规划公示及查询、交流研究和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展览馆,更应当是一个与人民大众相互沟通的交流平台;一个展现商丘城市建设发展的对外窗口,一个“亲民、互动、前瞻的“都市之窗”。 三、场地布局与交通 1、设计条件分析 (1)场地与南侧城区标志性景观空间——金世纪绿地广场形成一定的空间渗透关系;同时,南侧边界将作为商丘市主要的城市形象展示面。(配图)(2)场地与东侧商丘市气象台的空间关系 场地东侧毗邻商丘市气象台,同时,二者分别位于金世纪绿地广场北部的东、西两 端。从城市规划角度上观察:今后地块内的建筑将与气象台现有建筑共同形成沿城 市东西主干道上的对称构图。(配图) (3)场地界面的可达性(配图) 作为面向市民群众的展览性公共建筑。今后场地内对外人流的来向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考虑场地西侧、北侧临城市道路,所以,大量人流将从场地西侧进入场地;同时,考虑到与南侧绿地广场的空间关系,也将会有人行流线由场地南侧的绿地广场直接进入场地。 (4)场地界面日照属性关系:东、南边界为积极界面,西、北边界为次级界面。(配图) 2、场地布局分析 本项目在功能上主要分为展览与办公两大功能体块,且项目用地东边是气象局办公楼与气象塔,所以,在场地布局时,受到现场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在综合多种因素考虑后,决定采取上下布置的布局方案,即:将展览馆部分布置在地下一层,完全将展馆空间隐入地下,而地上则以气象塔为中心,与东面气象办公楼互相对称的板楼。这样,今后从城市道路观望金沙江广场,将会看到一道对称且气势磅礴的天际线,大鹏展翅般的展现在广场北侧,与“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不谋而合。 (配图) 3、交通组织分析: 通过前面对场地条件的分析并结合布局方案,我们考虑将西侧沿世博路一侧作为展览馆的主要出入口,北侧沿淮河中路一侧作为内部办公出入口,并分别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展览馆部分的人流既可以考虑经世博路一侧由场地西入口进入场馆,也可以考虑人流由南侧金世纪绿地广场经南侧入口进入场馆。(配图) 同时,建筑的四周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今后的消防环线,满足消防需求。(配图)四、建筑单体设计

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文化 馆(合群众艺术馆)的建设,依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文化馆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 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文化馆建设项目的依据,是有关部门审查文化馆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投资新建、 改建或扩建的文化馆工程,其他文化馆(站)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文化馆属于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其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或镇规划、城镇建设相关专项规划,纳入政府投资计划。 第五条文化馆建设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城镇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的 要求,以人为本、功能优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第六条文化馆建设应立足现实、兼顾发展,统一规划,配套建设,投资确有困难的,可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建设。 第七条文化馆建筑可独立建设,也可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 设,规模较小的文化馆应与其他文化设施联合建设。文化馆的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和设施。 第八条文化馆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专业 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科学设计。 第九条文化馆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 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 第十条文化馆建筑根据其建筑面积规模划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 大型馆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6000川的文化馆; 中型馆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4000川且小于6000川的文化馆; 小型馆指建筑面积大于等于800川且小于4000川的文化馆。第^一条文化馆建筑项目包括:房屋建筑、室外场地及建筑设备。 第十二条文化馆房屋建筑包括:群众活动用房、业务用房、管理用房和辅助用房。 一、群众活动用房包括:演艺活动、交流展示、辅导培训、图书

展览馆设计说明0427

设计说明 SCHEMATIC DESIGN PHASE: DESIGN STATEMENT 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亳州市是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被誉为“药都”。地处安徽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宿州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北市为邻。亳州市是皖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众多,历史悠久,经济资源丰富,且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 亳州市交通十分便利。目前,311、105国道和307省道在市内交叉穿过,京九铁路,徐阜铁路,济广(济南到广州)高速公路,南洛(南京到洛阳)高速公路,许亳(许昌到亳州)高速公路,宿永亳(宿州到永城到亳州)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项目地块分析 展览馆地块在整个市政公园的偏南位置,东面正对希夷大道。西边为规划的大剧院用地,南边为规划道路,北面是市政公园内的大面积水域,前后空间开阔,景色宜人。由于本案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和展览馆建筑自身的文化艺术要求,使得整个建筑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此力求以一个方正、简洁、大气的完整外部形象来体现展览馆建筑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基地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北至牡丹路,东临希夷大道,西至大剧院,南至规划道路。 2、规划用地面积:占地约30122平方米。 3、地块现状: 项目用地周围道路正在建设当中,地块中部地势有一定高差。现状为荒地。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1.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 ②06SJ8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③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④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⑤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⑧《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 ⑨亳州市规划局设计要点通知书 ⑩亳州市总体规划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 第2.0.3条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2.0.4条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2.0.5条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第2.0.6条文化馆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订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第3.1.2条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3.1.4条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 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表 3.1.7 第3.1.5条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 第3.1.6条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 第3.1.7条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不应低于表3.1.7的规定。 第3.1.8条各类用房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3.1.8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dB) 第3.2.1条群众活动部分由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展览用房和阅览用房等组成。 第3.2.2条观演用房 一、观演用房包括门厅、观演厅、舞台和放映室等。 二、观演厅的规模一般不宜大于500座。 三、当观演厅规模超过300座时,观演厅的座位排列、走道宽度、视线及声学设计以及放映室设计,均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四、当观演厅为300座以下时,可做成平地面的综合活动厅,舞台的空间高度可与观众厅同高,并应注意音质和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第3.2.3条游艺用房 一、游艺用房应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设置供若干活动项目使用的大、中、小游艺室,并附设管理及贮藏间等。当规模较大时,宜分别设置儿童游艺室及老年人游艺室。儿童游艺室室外宜附设儿童活动场地。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模板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 范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41—87 第1 章总则 第2 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3 章建筑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群众活动部分 3.3 学习辅导部分 3.4 专业工作部分

3.5 行政管理部分 第4 章防火和疏散 第5 章建筑设备 5.1 给水排水 5.2 采暖与通风 5.3 电气 附录一名词解释 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1 章总则 第1.0.1 条为保证文化馆建筑设计质量, 使文化馆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化馆建筑设计。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可参照执行。 第1.0.3 条文化馆的建筑设计, 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需求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 在满足当前适用需要的基础上, 适当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第1.0.4 条文化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 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 条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 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第2.0.2 条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2.0.3 条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 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 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 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2.0.4 条文化馆庭院的设计, 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 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 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2.0.5 条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 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 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 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