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研究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研究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研究中越是山水相連、唇齿相依的邻邦。

两国人民毗邻而居,自古便有互通互鉴之情。

胡志明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越,中两个民族,数千年来血统相通,文化共同,在历史上素称兄弟之邦”。

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影响,导致越南的文化习俗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标签:宫殿;饮食;文化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而越南人民又自称“龙子仙孙”,两国人都把自己称为龙的后代,这样的文化交叉的巧合更多的是因为越南的文化历史极大地受中国的影响,在公元前214年至公元968年的1182年间,越南被归中国国土内,一直接受到中国的统治,这时中国封建王朝所实施的各种政策直接放在越南推行,这就导致越南民族深刻的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越南国独立,这些影响保持不变且日益加深,时至今日在越南的一些古建筑上,看到的还都是标准的汉字。

第一,宫殿的建造。

越南属汉字文化圈,通过文字的传播,中国佛教、儒教经典逐渐传播到越南,后越南古代人民将这些经典体现于各类寺庙和宫殿建筑上。

提起中国古都,备受人关注的,往往是皇宫与皇陵,越南的皇城的格局很多模仿中国皇城的格局来营建,越南最有名的的顺化古城,就是模仿中国北京的紫禁城而建。

顺化皇城是越南阮朝的首都,位于越南中部的古城顺化,是越南古代兼顾艺术的体现,也是整个东南亚唯一中式传统兼顾风格的宫殿建筑群。

其采用我国清朝紫禁城蓝图建设,采用轴对称布局,其次方形建造和其三重结构完全是按照中国建筑理念来建筑。

顺化城建筑如北京城一样,是由三重方形城,墙包围由外到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紫禁城。

最外是京城,顺化京城呈比较规则的正方形,据现在城墙遗址实测得到的数据,顺化京城外城墙周长约为10447米,每边约为2600米,换算面积为6.8平方公里。

相比之中国北京城,顺化城面积较小,可看做北京城的缩小版。

京城之内为皇城,类似北京的故宫,也呈方形南北城墙约为570米,东西城墙约为640米。

午门上有五凤楼,前有三座金水桥皇城内有太和殿、太庙、世庙、奉先殿等建筑。

中越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越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越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越文化交流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 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文化交流,两国人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和习俗,从而建立更为亲近的关系。

2. 促进了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认同感,加强两国之间的互信,从而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促进了和平与稳定的发展。

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减少误解和偏见,从而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4. 丰富了各国的文化遗产。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承,丰富各国的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越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促进和平与稳定的发展,以及丰富各国的文化遗产。

这对于两国和整个地区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浅析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越南是个神秘的国度,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且关系及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越南再不断地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可以说,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主要从语言,影视及其他方面等进行解析。

一、语言联系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绝大部分保持了汉语词的原意,如“人民”、“欢迎”、“伟大”“政府’、等等。

一些汉语同音同转到越语中成为字母拼写完全相同的单词,客观上这个越语词成为一个多义词。

例如,越语中的huong,这是从汉音借来的,但是不论从音还是义,它既是“烧香”的“香”,又是“香味”的“香”,还是“家乡”的“乡”;越语中的tai,也是从汉语词借来的,在越语中既是“才能”的“才”,又是“财产”的“财”,还是“材料”的“材”。

这种情况在越南语中很多,但是更多的还是一部分保留汉语词的原意,同时又加以引伸,或增加了其他的词义。

再如:越语中的trang,除了汉语词原义的“村庄”、“庄严、“妆饰”等意思外,又增加了“页码”、“平整(土地)”、“清理”等词义;越语中的can,借自汉语“干”、“肝”的音,在越语中除了汉语词的原义外,又增加了“干连”、“连接”、“劝止”等意思。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汉语借词,同原同词意有很大出入,甚至完全没有什么联系。

如“BoYTe(卫生部)”,是借用汉语“医剂部”的音;“VuBaoch1(新闻司)”是借用汉语“报志务”的音。

二、影视魅力中国制造的电视剧在越南很“火”,从《三国演义》到《武媚娘传奇》,《何以笙箫默》。

其中,《微微一笑很倾城》在越南的点击量最高。

我国的电视剧在越南不仅引起疯狂追看,他们还翻拍,如越南制造的《还珠格格》、《神雕侠侣》、《西游记》,《武媚娘传奇》,《花千骨》等纷纷现身网络。

如:《西游记》---越南版唐僧与中国版唐僧。

他们的造型和服装与中国原版《西游记》相比显得太过粗糙,但剧情却和原版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歌曲是《敢问路在何方》的童声越南语版,但中间加入了很多时尚元素,里面小悟空和群妖的一段街舞表演非常逗乐。

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相互影响

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相互影响

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相互影响首先,宗教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

佛教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之间最具影响力的宗教。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借助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佛教发展壮大,并且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教义和实践体系。

同时,佛教从中国传入东南亚地区,不仅改变了东南亚地区的宗教风貌,也对东南亚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泰国、缅甸等国的宗教建筑、艺术品和文化内涵都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其次,语言也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

古代汉字的传播使得中国文化的语言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语言系统。

比如,越南文是基于汉字和汉语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文字系统,泰国、柬埔寨等国也深受古代汉字的影响。

同时,东南亚地区的语言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比如,福建方言中融入了一些闽南语的词汇,马来语和印尼语中也有许多汉字词汇。

艺术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相互影响的重要媒介。

中国的传统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艺术创作。

例如,在泰国、柬埔寨等国的宫廷艺术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痕迹。

而东南亚的传统音乐、雕塑、服饰等也对中国的艺术产生了影响,比如在中国南部地区可以看到一些受东南亚影响的艺术作品。

此外,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也形成了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

中国的科举制度和儒家文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南亚地区的社会制度和教育体系。

同时,东南亚地区的婚姻制度、宗族制度等也对中国的社会风俗产生了一定影响。

例如,一些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间习俗中可以看到受东南亚风俗影响的痕迹。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体现在宗教、语言和艺术等领域,还渗透到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这种相互影响促进了两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亚洲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这也是两个地区人民对彼此了解和友好交往的重要基础之一。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的古典名著,如《金云翘传》,就源自中国。

此外,越南的文学、历史和哲学也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例如,越南的古代神话和传说,如《天柱神》、《山精水精》、《雍圣》等,都受到了中国神话和传说的影响。

此外,中国的文学作品在越南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例如,越南最著名的古典叙事长诗《金云翘传》,就是根据中国清初问世的一部长篇弹词《再生缘》改编而成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直接影响外,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思考方式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忠诚”、“礼敬”等观念,以及道家思想中的“自然”、“无为”等观念,都在越南文学中得到了体现。

2. 文学形式的影响:中国文学的诸多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也对越南文学产生了影响。

例如,越南的诗歌就深受中国近体诗的影响,而越南的小说则受到了中国章回小说的影响。

3. 文化交流的影响:历史上,越南曾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

在这种交流中,中国文学
对越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越南的汉字书法、汉诗创作等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熏陶。

总的来说,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对越南文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传播和文学体裁上,更体现在哲学思想、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

试论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试论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试论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越南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自古就保持着比较好的人文交流。

特别是在越南被称为北蜀的时期,越南和中国的关系更为密切。

从秦朝至北宋初年的一千一百多年之间,中国文化对于越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越南的文明程度。

而在十九世纪法国殖民越南之前,越南也一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中国文化在越南国流行开来,并为越南人民所接受,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饮食文化。

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的迁往越南,这使得越南也接纳了云南、广东以及不少的客家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深刻的影响了越南人的生活习惯,时至今日,越南街头仍旧能够看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子。

一、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基础1、中越两国独特的地缘关系这里我们所说的地缘因素,主要包含了两国之间的地理条件,这为中越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交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越南和中国的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似,而且与我国的西南两省相邻,中国和越南之间有着长达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边境线,并且中越两国边境上没有高山大河和的阻隔。

很中越边境的很多地方,两国人民隔路相望,除此之外,还有流经中国云南和越南的红河-元江水道,这为两国之间的物质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

越南和我国接壤的广西地区气候十分相近,雨量十分的充沛,并且预热之间的配合比较好,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别适合一年多季的水稻种植,这些气候方面的相似之处,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更加容易进行传播。

2、语言文字方面的因素汉文化对于古代生活在越南地区的人民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在北属时期之前,也就是距离现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周朝时期,越南就已经有了原始部门的人类群落,但是在当时还没有正式的文字形成。

直到秦王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正式将越南地区纳入到大秦帝国的统治范围之内,设置象郡,同时将中原地区的居民迁移到此地居住,那些开荒、戍边的人们就成为了越南地区最早的一批使用汉字的居民,使得汉语正式传入到越南地区。

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分析

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分析

时,来自中原的锡光、任延、士燮精心治理交趾九 王朝越来越尊孔崇儒,儒家学说一步步取得了意识 万方数据 ・ )( ・
东南亚研究1 .002 年第 # 期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形态中独尊的地位;随着儒学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发 展、成熟与兴盛,儒家思想进一步渗透到越南社会 的各个 阶 层。要 了 解 儒 家 学 说 就 必 须 学 习 “ 四 书” 、 “ 五经” 等儒家经典,要深入理解儒家经典 就必须有人对原著加以注解。而原著是用汉字写成 的,不特儒家经典,包括中国历代王朝赐给越南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典籍都是用汉字写成的,要想解读 这些典籍首先就得精通汉字。所有这些,为汉语和 汉文化在越南的广泛深入传播提供了一片广袤的 沃土。 外交方面,跟中国保持藩属关系以求得一方平 安离不开汉语和汉文化。 越南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王朝丁朝建国不久就 上书中国宋朝请求册封。公元 !"# 年,宋封丁部领 为交趾郡王,封其子丁链为静海军节度使、安南都 护,此后直至法属之前的 $! 世纪中后期,越南一 直是中国的藩属。中越两国保持宗藩关系符合当时 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要求,它有利于双方政治外 交活动的开展,可以增进两国人民睦邻友好关系和 有效地促进两国间的商业贸易来往。可以说,双方 的交往是互利的。建国之初,越南的统治者们就清 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利用各种外交场合向中 国封建王朝表明心迹,如吴真流应黎大行之命写给 宋使李觉的赠别词《 王郎归》 就具有这样的含义: “ 祥光风好锦帆张,遥望神仙复帝乡。万重山水涉 沧浪,九天 归 路 长。情 惨 切,对 离 觞,攀 恋 使 星 郎。愿将深意为边疆,分明奏我皇。 ” 这首词一方 面表示了对使者李觉的眷恋之情,一方面希望李觉 返宋后向大宋皇帝奏明黎大行愿保边疆安宁的心 迹

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与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传承在文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吴越文化和越南文化展示出了这种传承的影响。

吴越文化的传承对越南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影响。

此外,吴越文化与越南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也反过来促进了越南文化的传承发展。

本文将探讨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一、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吴越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

自开国吴越国至今,吴越文化不断地吸收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形态,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系统。

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时期。

在那个时期,越南地区属于汉朝的一个省份,部分地区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

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吴越文化逐渐渗透到越南的宗教、文学、建筑、服装、食品和饮料等各个领域,并对越南的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宗教方面,吴越文化与越南文化之间的联系最为明显。

越南儒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吴越文化时期。

吴越国侯吴堡是一名知名的儒学家,为越南的儒学传承奠定了基础。

此外,吴越文化的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影响也在越南广泛传播。

在文学方面,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也同样明显。

越南古典文学以诗、散文和小说为主,其中很多作品都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

例如,《大越史记全书》是越南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大量介绍了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在建筑方面,吴越文化也对越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越南历史上的许多古建筑都显示了吴越文化对越南建筑的影响。

例如,许多越南寺庙和皇宫都有中国式的飞檐翘角、琉璃瓦、大门和窗户等等。

在服装、食品和饮料等方面,吴越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越南的传统服饰“ao dai”也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并借此促进了文化传承。

在食品和饮品方面,越南菜和茶文化也受到了吴越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交融。

总的来说,吴越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无处不有。

吴越文化的传承对越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吴越文化的传承与越南文化的发展吴越文化的传承对越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化的影响
摘要: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47公里绵延的边境线,两国关系及传统友谊濠远漉长,越南独立前,其北部为封建王朝所管辖,在越南独立之后的1000多年中,中越又有着密切的交往。

从秦代以来,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从而对越南整个时期的、,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试从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饮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作一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历史言语文化
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字、文学创作等方面。

1.1中国文化对越南文字的影响
大约从东汉开始,汉字开始有系统和大规模的传人越南。

到了越南陈朝以后,汉字已经成为越南政府以及民间的主要文字,此时大量的汉字着作开始出现,最着名的就是15世纪编撰的《大越史记全书》。

值得注意是,这些以汉字写成的文章基本上并不按照越南语的文法规则书写,也不采用越南语的词汇,而是纯粹的用古汉语的文法写成。

随着汉语文的流传,越南人创造了_种利用汉字的表义表音功能来拼写越南口语的新文字,俗称“字喃”或“喃字”。

喃字据说创始于东汉末年的交州太守士燮,此后经过了用汉字来拼音,记写人名、地名、草木名、禽兽名的阶段,以及系统制作喃字以表意的阶段。

喃字还对越南诗体“六八体”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六八体大多采用的就是喃文。

时至今日,越南文字虽然用拉丁字母书写,但其发音里还保留着70%的汉越音词汇。

1.2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的影响
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精装本、缩略本、画册等多种版本都陈列在越南的各大书店中,在越南销售一直火爆,其故事情节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中国近文学在越南同样备受推崇。

鲁迅先生的小说、杂文集,沈从文的《边城》以及近年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不少作品,如废都》、《玫瑰门》等小说及《手机》和《无极》等影视作品也颇受越南大众的欢迎。

越南文学《金云翅传》可谓是中国文学对越南文学创作影响的一个典型。

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越南着名诗人阮攸(Nguy荟nDu)N南京游学。

将我国余怀的《王翠翘传》及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携回本国,花了一年时间,改写为越南文学名着——长篇叙事诗“喃传”Ⅸ金云翘传)(Truy~n?K逾1),并搬上了越南舞台。

该作品对越南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力可与中国文学史上的巨着《红楼梦》相当。

2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饮食文化的影响
无论在言语、文化以及风土、农业和海产上越南都与中国南方相近,尤其是在历史上中国南方人不断地迁居越南,越南也接纳了不少广东、云南和客家人的饮食传统,对中国饮食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对越南茶文化的影响。

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很大。

越南语把茶称为“trd或“che”(汉越语词,酷似广东话),从语言上就可以看出越南的茶文化受中国南方影响较深,再加上历史上广东人大量移居越南,也对中国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对越南饮食文化方面的影响。

试以筷子和食品名称为例。

筷子。

筷子在中国古称箸或筋,远在商代就有用象牙制成的筷子。

在7世纪的时候,筷子传入了日本、朝鲜,并在东南亚地区普遍使用,当然也传人了越南,越南古时在文字上也称筷子为“箸”,现代越南语称为“difa”。

中国不仅仅向越南传出了筷子,同时还输出了“筷子文化”,越南人拿筷子的手指、用法与中国人基本相同,使用筷子的禁忌也与中国人大致一样。

在动用筷子前一般会说“请用(xin?m6i),这与中国的各位请”一样。

食品名称。

越南有很多具有浓郁特色的小吃或小食品。

像水饺(sJicao)、豆豉(矗u?sf)、酱油(sidgiu)、烧麦(xium、ai)馄饨面为(mi?v矗n?than)、油条(quifyi等,这些词语的发音与广东话几乎一模一样。

“油条“相传是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因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英雄岳飞,民间的老百姓为了解心头之恨,就用面捏成秦桧其妻子的模样放进油锅里炸,然后把他们俩吃进肚子。

后来“油条”逐渐成为一种小吃,而“油条”在广东话里是叫做“油炸鬼”,越语直接取最后一个字叫“quay”(越语发音为“鬼”)。

仅此一例,就足以证明中国饮食文化对越南影响之深。

3中国风俗习惯对越南的影响
越南习俗与中国习俗非常相近。

越南有与中国几乎一致的十二生肖。

越南人使用的十二生肖中只有1个生肖与中国不同南没有“兔”,只有“猫”。

那为什么中国的“兔”到了越南变成“猫”了呢?真正原因已无从考证,一种说法是,当时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传入越南时,“卯兔”的“卯”?与汉语“猫”的读音相似,结果“卯年”误读成“猫年”;另一种说法是,当时越南尚没有“兔”这种动物,因此用“猫”来代替,“兔”也就成了“猫”了。

因此,中国的“兔年”,在越南成了“猫年”。

令人惊讶的是,在与越南人交往时,只要你说出自己的属相,对方马上就可以根据干支循环的方式推算出你的实际年龄,而且几乎每个越南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越南民间传统节日的时间和风俗,也基本和中国一样。

(1)春节与中国一样,农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其主要的习俗也是送灶王、备年货、祭祖先、放烟花、贴春联、守岁……中国游客如果在越南过春节,一定会有在故乡过年的错觉。

过节期间,还有许多的风俗讲究和传统民间活动,都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2)清明节。

清明,越南语为“ThanhMinh”明显是一个来源于汉语的词汇(其发音很接近汉语的“清明”)。

过节的时间和主要内容同中国一样,主要是祭祖、扫墓。

(3)端午节。

越南也是在阴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最早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

他们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

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

越南人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中秋节。

中秋节也是是越南人较为重视的传统节日。

节日的晚上,越南人除了吃月饼、赏月、观花灯、舞狮等外,在,青年男女还举行对歌,即“唱军鼓调”。

中秋之夜的越南,孩子们都会拿着各种形状的灯笼,在月光下玩耍。

而彩灯齐放在越南也是有传说的,这个传说还和我国的包公有关。

传说中有条鲤鱼成精后害人,是包公为救民用纸扎了鲤鱼灯以镇之。

所以中秋夜孩子一般是提鲤鱼灯出游玩耍,到了今天,鲤鱼灯还被赋予了长大“跳龙门”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