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分析题解题技巧与模版

考研政治:毛中特分析题解题技巧与模版前言作为考研政治中的重要考点之一,毛中特的特点分析题是考生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出题方式。
本文将从题目解析、答题技巧和模版套路等方面介绍毛中特分析题的考点,希望能够为考生们提供一些帮助。
毛中特特点分析题的解析毛中特特点分析是考研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出现的频率极高。
因此,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进行深入的解析是必不可少的。
在考试中出现的毛中特特点分析题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对比毛中特两条路线的区别和联系。
2.描述毛中特两条路线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对毛中特两条路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
4.探究毛中特特点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对于这一类的题型,考生需要结合政治理论课程中所学的相关知识,理解毛中特主要思想、理论和实践,并将其融入到答题中去。
答题技巧答题之前的准备在考试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熟悉毛中特的主要思想、理论和实践,要深入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阶段。
•熟悉答题的基本规律,重点分析题目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社会背景和相关思想理论。
•针对不同的题型,浏览过去的真题,归纳总结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和套路。
•要关注当前的政治形势,了解当今的政治运动和热点问题。
答题的主要步骤在具体答题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1.理解题目的含义:首先我们需要认真理解题目的含义,把握好“主旨”和“要点”。
2.掌握写作要点:针对题目要点,要明确答题的思路,避免跑题和离题。
3.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答题时要注意思路的清晰,结构的严谨。
可采用基本的思维导图的方法,梳理答题要点。
4.举例解释:在答题时可以适当引用历史事件或者当今的政治事件,突出重点,加深评价。
套路模版在答题过程中,根据经验并且结合真题进行总结,会发现毛中特特点分析题的模版较为明确。
根据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和要求,可套用以下模板:对比毛中特两条路线背景:毛中特两条路线的产生背景是······。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19个考点汇总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19个考点汇总一、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二、正确评价毛泽东及其意义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的重要观点:1.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3.在社会主义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4.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三、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193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特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1)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3)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是统治薄弱环节。
四、两个“不能否定”(毛中特与史纲交叉考点)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后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时期,也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时期否定改革开放以后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30年的奋斗,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
考研政治毛中特方针、原则、经验概括

一、方针1、对农业改造的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3、《论十大关系》确定的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批评——团结”;处理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处理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处理民族之间的矛盾方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二、原则1、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要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
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应坚持的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2、对农业改造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3、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4、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和公有制。
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7、建设创新型政党,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是基本原则。
8、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
三、经验教训1、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考研政治《毛中特》第二章重点整理笔记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_______是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2.近代中国逐步沦为_______社会性质,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3._______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_______。
4.______和_____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5.______和_____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______。
6.新民主主义革命以______为开端。
7.______大会,我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8.______大会,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9.______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2.《》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内容:______。
3.近代中国的______和_____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______。
4.______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5.______是阻碍近代中国进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6.______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7.______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8.1924-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9.1927-1937年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10.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11.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______。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______。
13.______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14.______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15.______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______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______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16.______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考研政治毛中特中六大重要文献汇总

考研政治毛中特中六大重要文献汇总
来源:文都图书
考研政治中毛中特部分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会议和文献,相信这部分已经把大家弄得很头疼了,在目前这个阶段,要在其中分清主次,知道哪些部分是常考的,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下毛中特中六大重要的文献。
1、《反对本本主义》(1930)第一篇反教条、提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共产党人〉的发刊词》(1939)第一次马中结合;三大法宝;伟大工程
3、《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土改总路线
4、《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第一次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收地归农、收垄资归国、保民族工商业);土改两原则(满足贫雇、团结不损中农);人民军队十大军事原则
5、《论联合政府》(1945七大)人民战争思想(中共领导,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正确战略战术,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三大作风
6、十五大报告(1997)两次飞跃、两大成果(毛、邓);三次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伟人(孙、毛、邓);两大任务(民族独立1949、人民解放1956;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以上就是六大重要的文献所包含的知识点汇总,大家一定要牢牢掌握,把上述的考点夯实。
建议大家配套着蒋中挺的《2016考研政治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来进行练习,不仅能够巩固重要考点,还能通过这套模拟题提前感受真题,把握真题的命题趋势。
考研政治:毛中特你最应该掌握的七个专题

考研政治:毛中特你最应该掌握的七个专题学长为大家整理了七个专题,快点看看吧。
▶专题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及如何坚持走这条道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二、如何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第三,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第四,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三、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文化的根基,要有价值的支撑。
第一,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第二,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三,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四、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二,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提高文化开发水平。
毛中特考研真题答案

毛中特考研真题答案毛中特,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考研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考研真题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其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党的建设答案:A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 军事战略和战术D. 党的建设答案:A, B, C, D2.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改革开放D. 四项基本原则答案:A, B, C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舞台。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四、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模拟答案,实际考试中应以官方发布的真题及标准答案为准。
考生在备考时应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全面掌握考试要点。
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资料-第一章-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单选题笔记1个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个完整: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界定。
1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个第一次: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多选题笔记2大必然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个组成部分:第一,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
3大历史意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4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大发展理念: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三)笔记重点4个全面去年第一次写入考试大纲,就考察了马原的材料分析题,所以今年5大发展理念一定是最火热的重点,也是新大纲今年9月份要加进去的核心内容,同学们圈出重点,暑期阶段老师在详细分解这些笔记如何命题,敬请期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1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革命、建设、改革。
毛泽东思想解决革命和建设的任务,中特理论解决建设和改革的任务。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和“中特”;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
承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进的是中国国情4.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中特理论是第二次飞跃。
新的革命方法:群众路线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解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第二次飞跃;思想基础;根本指针。
9.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毛泽东思想与中特理论相同点:思想基础是实事求是1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1)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根本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实质和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验证条件和目的。
1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核心。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2章)1.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晋绥干部会议上,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革命动力:工、农、小、民。
小资产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主力军,贫农——最可靠。
农民问题基本问题--土地问题。
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两面性根源于软弱性。
革命领导:根本的标志:领导权问题。
关键词:根本保证。
领导权两个条件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前途3.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文献: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论》;②《论联合政府》)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4. 毛泽东提到的“四个既然”,: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对象;有资产阶级参加;不是一般的废除私有财产,而是保护私有财产5. 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①时代背景不同(十月革命前或后);②领导力量不同(旧--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无产阶级领导);③指导思想不同(新--马克思主义);④革命前途不同(旧--资本主义道路;新--社会主义道路);⑤但是,新旧民主革命的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是根本区别7. 错误观点:①二次革命论(以陈独秀为代表,应当先让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等胜利后无产阶级再来领导无产阶级革命);②一次革命论(左倾的),也叫“毕其功于一役。
一次的是混淆,二次的是割裂。
8. 政治纲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怎么联合专政,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注意会选)。
经济纲领:两个没收,一个保护。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有双重性质。
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四篇文献;必然性。
(客观原因:①中国是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②革命的群众基础好;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主观原因:④相当力量的红军的存在;⑤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10.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和意义:(土地革命——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革命根据地——战略阵地。
)11.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出题较多);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
两头小:地主和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工农联盟(又叫劳动者联盟)——是主体;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非劳动者的联盟)。
第一个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联盟的基础核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总路线、道路、三大法宝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3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经济:五种成分并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半社会性质的合作社;个体;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半社会性质的合作社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过渡的,五种经济成分,即3+2)。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化三改(总路线:一化三改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①走互助合作道路;②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④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②三个阶段(三步走)——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原因——选择题);形式——国家资本主义(①初级形式的,即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②高级形式的——公私合营。
利润分配:四马分肥。
3.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并举。
积极引导、逐步过渡。
和平方法。
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1956年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4章)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论十大关系》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中共八大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农轻重为序”。
重工业与轻工业并举;中央和地方并举;沿海和内地并举;大小型企业并举。
)4.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人们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需求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和当前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现实。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采取专政的方法。
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采取的是民主的方法。
5. ①精神原则——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②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统筹兼顾,适当安排;③人民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民主集中制原则;④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⑤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⑥民族之间——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5章)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十三大。
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是列宁。
考点:100页最后一段。
十一届六中全会(选择题)...初级的阶段。
101页:十五大:基本纲领。
两个没有变: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选择题),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初级阶段。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不一样。
一是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主体。
二是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
十五大:九条基本特征。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两个主要矛盾。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五大发展理念。
人民:整体性层次性;需要:动态性。
我国在一定范围内有阶级斗争,但并不是主要矛盾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关键词:兴国之要;强国之路;根本立足点;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途径。
关键词:本质要求;政治保证;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6.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1992年南方谈话。
(107页第三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解放、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公有制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可以选择性的复习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6章)1.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牛鼻子:创新)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110页,记住协调的新特点。
选择题考点:协调发展的特点;怎么协调发展(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知道四个全面的内涵;2014年12月江苏调研提出;内在逻辑关系:一个战略目标(关键一步:小康社会)、三个战略举措(深化改革:关键一招))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十八大提出、两个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期间的目标。
经济新常态:中高速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提了6个原则。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13页,中国梦:核心内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12页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
人民幸福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 路径: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途径)、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核心: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记住是中高速增长);中国梦(三个内容、三个路径)考研政治毛中特重点复习笔记(第7章)1.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14页,关键抉择、重要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