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论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论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论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王培培

[摘要]卢梭在《爱弥尔》中阐述了一系列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是其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核心。他以塑造“自然人”和“道德公民”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主张顺应自然天性和道德行为实践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被誉为“哥白尼革命”,对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道德教育;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 王培培,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天津,300071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倾注了20年心血的《爱弥尔》中,提出了著名的道德教育思想,而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构建在“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他的道德教育就是从“归于自然”和尊重人的自然天性出发,从人的内部来呵护良心,通过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培育出天性得到自然发展的、自由的、有独立自主精神、知道如何履行公民的职责的、热爱国家的“道德公民”。透过《爱弥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具有自然天性的孩子经过恰当的教育而成为了道德自由的公民。

卢梭所提出的以自然主义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理论被看作是教育界的“哥白尼革命”,尽管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和主观臆断,但瑕不掩瑜,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仍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前瞻性的启示。

一、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不仅是卢梭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也是其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他赋予自然人以道德的意义,把自然的人性作为自己道德教育理论的出发点,认为只有服从自然主义的道德教育才是最有效的。他重视个体的道德教育,希望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的道德状况来改变世界。他对当时的封建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在道德教育上本着自由发展人的自然天性的原则,提出以“自然人”和“道德公民”为塑造目标的道德教育理想。

(一)自然人性的趋善性:卢梭道德教育理论的出发点

对于人性的认识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在根本程度上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人性不同的认识与假设,就会导致对道德教育的任务、目的、手段和方法的不同。卢梭的道德教育的理论出发点正是基于他对人性认识和理解,赋予具备先天良心的自然人以道德的意义,从而抽象出自然人性。这种自然人性就成为了卢梭道德教育理论的最基本依据。

卢梭认为,“出自于上帝之手时一切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

[1]p(634),可见,在他逻辑假想的“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然本性是向善的,天生就具有着自由、理性与良心的善良天性。自由是自然人所特有的特点,动物和

社会人都是不具备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2]p(137),“一个人抛弃了自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2]p(136),可知,卢梭对自由是何等的珍视。但是,如果自由缺乏理智的选择,就会放任自流导致罪恶的后果,这就需要理性从中给予引导,从而促使自由往善的方向发展。可是,在自然状态下,人的理性往往被欲望与私利所蒙蔽,这就需要良心来调节。那么,到底什么是良心呢?卢梭认为,良心是人关于善恶的自然感觉,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有着关于正义和道德的先天的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便判断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善恶”[1]p(125),“良心!良心!神圣的本能,得之于天的永远的不灭的呼声”[1]p(257)。在卢梭那里,良心是道德的先天性原则,是自然人行善弃恶的神圣本能,是判断人们是非善恶的标准,是衡量人们道德行为的尺度,是具备善良人性的关键。自爱心和怜悯心是良心的基本内容。自爱心是人类天然的美德,是天然善的,它极力使人“爱护自己和保存自己的本能”。这种自爱是“爱自己”,而不是“知自爱”。怜悯心是看见他人遭到痛苦的情形时,从而产生的一种天然恻隐之心,这促使他开始关心和保护同类。从只顾关心自己发展到眷爱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促使了道德的形成,这种道德是根植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正义感。卢梭把良心看作道德的衡量标准,它是善的源泉,使人爱善的正是良心。由上可知,卢梭自然人性的趋善性是其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他的道德教育理论得以进一步展开。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保存人的善良本性,顺应人性自然发展的规律,为人的成长创造可能性条件,使其不受摧残和破坏。

(二)道德教育的目标:塑造“自然人”和培养“道德公民”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是充满着自爱心和怜悯心,也就是具有善良本性的道德人。但随着文明社会的到来,人被迫成为社会人,随之而来的便是虚荣、贪婪、仇恨等各种欲望的泛滥,扼杀了人的自然天性,最终使人蜕化成非道德的动物,泯灭了内心的良知。因而,卢梭的道德教育就是为了重塑人性道德、恢复人的良心。这集中体现在卢梭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阶段论上,根据道德教育目标的不同,卢梭把道德教育分为自然教育阶段与公民教育阶段。在前阶段侧重塑造人的自然天性,发现人的道德情感;后阶段注重培养公民的道德,促使其对社会的认同。从不同的阶段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自然人向道德公民的逐步转化过程。

卢梭认为,人的成长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时期,人的心理、生理是不同的,就应该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也就是主张“因龄施教”,他把人的教育分为了四个阶段:

在幼儿(0-2岁)和儿童阶段(2-15岁),卢梭主张纯粹自然的天性教育。尤其在儿童期,处于此时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是睡眠期,因此卢梭坚决反对用理性去教育、发展他们,这只会阻碍儿童的天性,使他们沾染上形形色色的欲望,终将导致扭曲的人性。要让他们“象儿童的样子”[1]p(91),学会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周围的一切。因而,卢梭要求此时的儿童只是依赖物,要依照自然的秩序进行教育,一定不要让他觉得有人隶属于他。

到了少年阶段(12-15岁),卢梭认为,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通过感官的体验,已经具备进行智力与劳动训练的基本条件,主张对儿童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智力教育是为了培养儿童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而不在于系统地传授科学知识;劳动教育是为了让儿童掌握各种劳动技能。最终,卢梭希望儿童有一双农夫的手,哲学家的头脑,能够“像哲学家那样思想,像农民那样劳动”[1]p(23)。

15岁到18岁是青春期阶段,卢梭主张培养“道德公民”。在这一阶段,年轻

人开始步入社会,此时他们有如“一头发狂的狮子”,躁动不安,难以管束,不愿服从,渴望个人的独立和自由。同时,在之前十几年的经验积累下,他们开始有了解社会关系的欲望,这时就应该对他们实施道德教育,恰当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和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真正的“道德公民”。通过培养“道德公民”善良的情感、正确的判断与坚强的意志,从而塑造出一个热爱共同体的爱国者。卢梭认为,对年轻人进入社会后进行的教育,根本在于培养其对共同体的认同感。“没有自由,就不会有爱国思想;没有道德,何来自由;没有公民,就无所谓道德;培养公民,你就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没有公民,则自国家的统治者以下,除了一些下贱的奴隶之外,你一无所有”[3]p(21)。可见,公民是国家得以存在的根基,公民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具备爱国的美德。(三)顺应自然天性和道德行为实践:卢梭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卢梭提出了独具特色和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针对欧洲传统古典主义教育违反自然、残害人性的弊病,他提出道德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天性”;针对欧洲教育领域中的教条主义的灌输与空洞的道德说教方法,他强调儿童应该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道德认知。

首先,要顺应自然,遵循儿童的天性。卢梭对欧洲封建传统经院主义的强迫式教育持强烈批判态度,尤其反对对儿童个性的压抑和自由的束缚,反对过早的理性教育。在此基础上,他极力主张“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

[1]p23,提出道德教育的目标要真正适应儿童的个性特点;道德教育的程序要顺应儿童身心成长的自然性;道德教育的内容要顺应儿童情感与智力的发展水平,这在他的“因龄施教”的分期理论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儿童出生和以后成长的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将他们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通过尊重、沟通的方式发展,而不是通过命令、强制的手段。面对儿童的不良行为,任何的惩罚与说教都会压抑儿童的个性,伤害他们的自尊,要通过自然后果的惩罚,让儿童在痛苦中,真正发自内心的反省。总之,在卢梭眼中,儿童只有遵循自然本性的发展,才能身心健康,具备健全的独立人格。

其次,主张道德行为的实践。在卢梭看来,道德在本质上就是实践的,任何脱离现实的道德都是没有意义的。个人要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道德实践的行为能力。道德行为的实践不仅包含教育者的示范引导、身体力行,也包含受教育者的活动参与、亲身体验。学生仅仅一味被动接受书本知识或者教育者的口头训示是没有任何效果的,重要的是要身临其境,才能从中获得道德认知,体验幸福和美德。卢梭强调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通过社会实践,因而他反对对学生进行灌输。在他看来,教师急于求成的对学生灌输,往往只会适得其反,混淆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总体上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多元性明显增强。在众多利欲诱惑下,部分未成年群体“三观”发生扭曲、信仰缺失、诚信危机、社会责任感匮乏、社会关系冷漠、以自我为中心、校园暴力、犯罪等问题较为严峻,令人堪忧。可见,如何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显得迫在眉睫。

在卢梭看来,每个个体的健全发展都需要三种教育的培养: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1]p(7)。在这三种教育中,“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控制的”

[1]p(7)。此外,他还提出,教育、教导与教训是三件不同的事,它们目的各有不同,所以,儿童要想接受较好的教育,就不应该只跟从一个导师学习。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中,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是完全可行,也是非常可取的。而且一直以来,道德教育的难题:“5+2=0”的现象,学生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受到教师苦口婆心的5天道德教育成果,却在星期六、星期天这2天里因不当的家庭教育与不良的社会风气而完全抵消,使得学生在一个星期里能学到的东西只为0。这一直令很多学校德育工作者感到很无奈。因而,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应该形成一个网络,防止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脱节。由此可知,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对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模式有着十分重大的启示与指导意义。(一)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卢梭依据人自然身心发展的规律,主张“因龄施教”,未成年人在幼儿阶段(0-2岁)、儿童阶段(2-12岁)、少年阶段(12-15岁)和青春期(15-18岁),这四个不同的阶段,各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中,家庭教育责任重大,尤其是在幼儿期与儿童期,家庭教育更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担负着帮助未成年家庭成员接受文化生活知识、培养道德品质、熟悉行为规范、巩固和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果,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职责”[4]p(562)。

首先,要注重提高家长整体素质。家庭文明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现代社会的文明水平。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道德观念、一言一行、人生价值、亲密的亲子关系与和睦的家庭关系,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家庭的教育,在卢梭看来,母亲首先要悉心照料自己的孩子,承担起母亲该有的责任;父亲应明理通达,要有热忱,尽量担负起做父亲的责任,不要有任何的托词;除此之外,父母兄弟姐妹相互之间要亲密、和谐,才能维持良好的道德氛围。可是,当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现状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能力素质等偏低,家长并没有尽到应有的教育责任,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着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社会压力随之增大,一些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科学文化知识的开发,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导致高分低能和未成年人道德的扭曲;部分家长过分信奉传统得“棍棒出孝子”观念,对孩子犯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轻者训斥,重者棍棒相加,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悲剧不时发生;一些较富裕的家庭物质生活过分奢侈,精神生活却空虚、庸俗化,导致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成为问题少年,等等。所以,对家长的素质教育工作成了当前极为重要的任务。只有真正提高了家长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能力素质,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才能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高的道德修养。

其次,家长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卢梭首先主张的就是要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将他们视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努力培养其独立人格。然而,如今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给幼小的孩子心灵总是施加过多压力和精神负担,总是按照

自己所想的那一套去强制要求孩子,完全忽略孩子的内心,剥夺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这样儿童的个性遭到压抑,身心健康遭到损害,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大力弘扬儿童个性的今天,我们的家长在进行道德教育时,相信孩子的自然天性,恰当加以自然引导;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独立的个体。

(二)强化学校道德教育“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未成年人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对塑造人的灵魂、培养理想信念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主动担负起道德教育“主阵地”的责任。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卢梭十分推崇自然人性,将其作为道德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并主张在道德教育中要顺应自然人性的发展和儿童自身的成长规律。在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人一直是其目的,而不是一种功利性的手段,他所要实现的是人的自由,显然这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奉行“以分数主”,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被淡化甚至忽略;即使有学校的德育课,教师也不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主,只是一味进行道德灌输,完全不管不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人格的发展。因而,要确实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在今后的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就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谓“以学生为本”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将全新的“育人”理念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明确学生作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中自我判断的主体地位,确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独立人格,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其次,要把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真正结合。卢梭特别强调学生在社会中进行道德行为实践,认为这是体验道德真谛,具备良好道德情操的实用方法。卢梭强调对学生的教育要通过社会实践,因而他反对对学生进行灌输,提倡要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与行为的体验来获得真正的道德。而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最大问题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将道德教育知识化,学生们的道德学习也只是一种程序上的安排,为了应付考试,把道德当成一种知识来掌握,道德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道德学习根本不是基于道德实践的动机,结果培养出了很多言行不一、有知无德的道德残缺人。因而,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不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大“体验教育”力度。例如,每年的清明节让学生亲自远足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元旦,组织“才艺展示”;尝试“我当小老师”活动等,通过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加深对道德知识的认知,从而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到学生的灵魂,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做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真正统一。

(三)全社会齐心协力,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卢梭认为,在儿童到了青春期阶段,青年人开始渐入社会,思索的领域也开始扩展到自身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此时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一个真正的“道德公民”,可见卢梭也看到了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卢梭按“年龄施教”的理论,生硬机械地将人生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尤其是将人的教育在自然阶段和社会阶段完全生硬的分开,在不同的阶段分别接受体育、智育、劳育、德育的训练,是缺乏科学基础的。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

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60),可见,人的一生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必然被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所约束。现如今,我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大背景下,社会教育功能却相对弱化,人们热衷于关注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自然科学,却冷落了能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科学;文化阵地不容乐观,受利益的驱使,一些泛滥的网络、商业性的电影、庸俗的流行歌曲到处传播,使得青少年的文化生活超成人化;一些能吸引青少年光顾的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等越来越少,而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网吧、歌厅却处处存在。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面对这“色彩斑斓”的社会,只能是无所适从或者是慌乱中的盲从。因而,在这一特殊时期,加强对未成年人正面的社会道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全社会都要树立起关心、重视未成年人社会道德教育的良好风气。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文化环境的整治力度,建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杜绝庸俗、暴力、色情等社会腐朽思想的传播;社会媒体舆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要积极给予正面的引导和鼓励,电视、报纸、新闻等要定期播报关于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抓好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文化娱乐基地的建设;广大公民要树立起肩负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定期展开法律责任、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对网吧、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严格肃清,严禁未成年人进入。

其次,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道德意识形成规律,努力给他们创造一个认识、辨别、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空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在讨论中明荣辩耻,不断积累道德经验,提高道德辨析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可见,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要想使道德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不至于间断,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模式就应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只有把这三者切实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在怎样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问题上达成一致,才能真正打破“5+2=0”的困境,达到“家长关心,教师用心,社会齐心、学生开心”四赢局面,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综上所述,总体上来说,卢梭的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在当时富有重大的启蒙与革命意义。它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教育与宗教教育进行彻底的否定,有力地鼓舞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统治的决心,同时对人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与后来的道德教育实践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但正如后来的教育学家杜威所评价:“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在正确的一面无人能超越,在错误的一面也无人能超越”[6]p(5)。不可否认,卢梭的道德教育理论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境,例如,在他的自然主义道德教育里不免出现主观臆断和过于极端的观点,特点是他的“因龄施教”教育分期理论,对儿童自然教育人为机械地划分四个不同阶段,体育、智育与德育过度集中在某一个特别的教育阶段,都是很不科学的。因此,如何思索这些困境是卢梭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对待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我们既不可以全然效仿,也不可以全盘否定, 而应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吸取精华,为我国当前的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建设服务,与此同时也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前人没有开辟的教育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改革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才能够培育出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法]卢梭.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法]卢梭.王运城译.论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黄楠森.人学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知识讲解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对仁德和理想要笃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捍卫。“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物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志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 今天,社会生产力已经高度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在学生中越来越多的出现盲目攀比爱慕虚荣的现象,许多学生已经把立志忘掉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更需要成长在改革开放富

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卢梭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与其的行为、性格, 尤其与他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生性爱好自然,行为不拘,一生只受过2年正规教育。但他善于学习, 与一些社会名流交往, 深受影响, 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 所有社会的压迫和腐败, 都是由于文明进化; 科学徒示人以技巧, 而艺术则只召人以浮华,剥夺人类心灵的自由和本性的发展,因此科学和艺术的进步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愉快, 却足以使道德堕落。他还认为,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实在于文明的进步。他指出, 在原始社会,人类不平等的程度极小,而在所谓文明发生之后,不平等的程度加深了,尤其在私有制产生之后, 为了保护私有制, 人们定出法律和道德规范, 名义上是人类行为的共同准则, 实际上则强者压服弱者的工具。因此, 要减轻人类的不平等,只有回归自然,服从自然的法则,脱离社会的约束。他教育遵循自然的著名思想, 就是其社会政治和哲学观点的具体体现。 卢梭主要政治著作是《民约论》,主要的教育思想著作是《爱弥尔》, 而《忏悔录》则是其自己的传记体小说。因此, 从《爱弥尔》中, 我们可以看到卢梭闪闪发光的教育思想。其中, 也蕴涵着他在学前教育课程方面的真知灼见。 1.教育思想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 以儿童为本位。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边坏了。”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内在欲望而行动, 不必加以干涉。一旦受了社会认为的干涉,儿童极易产生不自由、不平等, 甚至产生罪恶。所以他极力主张, 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 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返自然, 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人类的影响。换言之, 教育要发展儿童天生的禀赋,应使儿童有自然的生活,

卢梭的教育教学思想

卢梭的教育教学思想

————————————————————————————————作者:————————————————————————————————日期: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爱弥尔》是其最有影响的一部教育代表作品。 1、论人的天性 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 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 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们所能够支配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 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1)婴孩期(出生—2岁)。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2)儿童期(2岁—12岁)。这一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另外,仍应继续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康身体。他认为,“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反对这一时期让孩子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他假想的受教育对象—爱弥尔长到12岁还不知道什么叫书。

关于孔子的论文: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一、文、行、忠、信: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教学内容,都与道德教育有密切联系。这一切可以通过孔子教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和文献典籍中得到印证。 《论语》记载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73 其中 “文”指文献典籍,“行”指行为规范,“忠”和“信”指道德修养。可见,其主要的教育内容是道德。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 《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2]419 这 里提到了孔子的四类教学内容,其中提到的“六艺”即:“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御),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 [3]731 南宋朱熹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驭(御)、书、数之文。及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及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 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4]1 朱熹明确地将“礼、乐、射、御、书、数”归入小学的教学内容,即初级六艺。从小学进入大学,要学高级“六艺”又称“六经”。《庄子》中已有六经之说:“丘治《诗》、《书》、 《礼》、《乐》、《易》、《春秋》六经。” [5]220 《庄子·天下》还概述了“六经”的内容:“《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 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487 孔子四教中的文,即其整理过的古代文献典籍———六经。孔子正是通过这些文献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仁德的,或者说,六经是为孔子的道德教育服务的。孔子所关注的,正是六经的伦理道德价值。 六经中的《诗》即《诗经》,它不仅具有明显的文学 性,且亦具有非常强的性情陶冶作用。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诗教。他曾两次督促儿子伯鱼学诗:“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 言。’鲤退而学《诗》。” [1]178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 也与!’”[1]185 他对儿子的这番教导,足以表明其对《诗》的 重视。孔子还对学《诗》的意义作过如下论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185“兴、观、群、 怨”是孔子对《诗》的意义的全面概括。“兴”,古注解为“引譬连类”,即打比方,进行联想。朱熹注为“感发志意”,即获得启发和感染,借诗以言志抒情。这是讲诗的感染和陶冶作用。“观”,古注解为“观风俗之盛衰”。朱注为“考见得失”。这是讲诗的认识作用。“群”,古注解为“群居想切磋”。朱注为“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教人互相砥砺,增强群体意识。这是讲诗具有合群作用、团结作用。“怨”,古注解为“怨刺上政”。朱注为“怨而不怒”,就是说,诗可以批评讽喻时政,或陈述怀抱、发泄苦闷怨恨等情绪。但这种讽喻或发泄要有一定限度,它不是攻击性的,而是建设性的,是为了促其改善、改良,而不是打倒。“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朱注说:“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就是说,举出事父、事君这两项最重要的人伦之道,借以说明,诗具有明人伦以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这是讲诗的伦理道德作用和政治作用。 六经中的《书》、《礼》、《乐》、《易》、《春秋》更是如此。《书》是孔子开设的古代历史文献课。《书》又称《尚书》,是孔子将上古时代的历史典籍编辑整理而成的。孔子对《书》的内容非常熟悉,他在谈话时可以随口举《书》的文句来表达自己的伦理思想。一次,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 ”他回答道:“《书》上不是说嘛:‘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20-21 意思是说,把孝悌的道理施行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 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聂民玉(1969-),男,河北唐县人,保定学院政法管理系副 教授,河北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聂民玉1,段红智2 (1.河北大学哲学系,河北保定071002;2.保定学院图书馆, 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文、行、忠、信是他的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逻辑进程是:“性相近,习相远”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人性论基础,“中庸”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内圣外王”是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想目标。 关键词:孔子;德育;人性论;方法论;内圣外王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0)06-0030-05 2010年11月保定学院学报 Nov.,2010第23卷第6期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 Vol.23No.6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 [内容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克已内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的教育改革中,有不少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目前国际上针对特殊教育所提出的全纳教育、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念,都可以在孔子的思想中找到影子。可见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之大。 [关键字]: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影响及启示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政治家,还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被评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 ,虽历经两千多年历史的冲刷和淘洗仍然拥有其勃勃的生命力。可以说,中国文化发展所有的本质和精髓,都可以在孔子这里寻找到根源。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现在就让我们了解孔子一些主要的教育思想,顺便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启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很多,这里主要讲的是现代教育中比较提倡的,得到实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站在教育者的角度: 1、有教无类:即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浅谈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浅谈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概述了卢梭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并结合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尔》及《社会契约论》就其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卢梭认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主张父母重视家庭教育,提倡家庭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对我们认识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卢梭;《爱弥尔》;家庭教育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爱弥儿》通过对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发展和教育情况的论述,系统而详尽地反映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他新颖而独特的见解如同一块玉石,投入了封建社会的浑水中,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对当时的封建势力和经院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贯穿了《爱弥儿》全文。“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叫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1由此可见,卢梭认为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儿童出生之后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父母,因此,他认为儿童接受“人的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 关于教育的概念,《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认为:“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有计划地形成学生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与德育同义。”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层单位。家庭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或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2它既包括长辈对后辈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影响,也包括了后辈对长辈以及同辈之间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而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对未成年子女或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二、家庭教育的思想渊源 (一)社会背景 十八世纪的法国流行的还是强迫儿童服从权威,强调机械记忆、利用体罚来恐吓儿童的1[法]卢梭.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7.

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当代中小学德育教育

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当代中小学德育 教育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教育仍有借鉴价值甚至指导意义。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做人做事是最根本的东西,是真正的学问。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一书中讲到《论语》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特别指出,此句的重点在于“时”与“习”,学问在孔子的思想上,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水平高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有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因此,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学到了新知识,时时练习就是很高兴的事,而应是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随时随地见习,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反省,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微笑。《论语》开篇就讲做人做事之道,可见孔门弟子对孔子思想的整理时就认为:做人做事的学问是孔子对学生的首要要求,是最基础的与最根本的教育。 上述说法是否正确,我们再来看孔子自己是怎样说的。《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

学生: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友爱同事,处事谨慎,言而有信,爱人如己,亲近有道德学问的人;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学习知识文化。在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中,做人与做事是第一位的,我们将之总结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孔子的学生子夏是孔子杰出弟子之一,小孔子44岁,孔子死后,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他对孔子这一思想有深刻的理解。《论语?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的观点,看到有道德学问的人,马上跟他学习,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为同事办事能尽力而为,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一定可以说这个人很有学问。子夏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他的这一段话无疑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阐释与证明。 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如何做人,个人修养的内涵与外用,都有丰富的内容,系统的阐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正是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孔子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为后世所景仰。 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强调“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放在了重要位置,应该说是对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继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重智轻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校不能有

谈卢梭的教育思想

浅谈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心理学院傅樊 学号2009213717 著名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的观点。在这本书中,他主张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压抑个性。 总的来说,在《爱弥儿》中,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首先,对于婴儿期,他主张婴儿应该由父母教养,要进行体育锻炼,卢梭反对溺爱儿童。在幼儿期的儿童,卢梭主张进行感官教育。另外,他还提出了智育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对于十五岁以后的青少年,他主张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此外,他主张对成年后的男女青年进行爱情方面的教育。虽然,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他将体育,智育,德育分为几睂阶段来教育显得不科学,但是他的观点在教育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卢梭认为,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这点反应了他的性善观。换句话说,他认为,人是一个善良的自然状态,天生如此。一个人出生后,如果不顺应自然和天性,他便会在社会中慢慢变得与自己的天性渐行渐远。 从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出发,我想谈谈,他阐述的关于教育的两个方面。 首先是德育方面。他认为人天性是善良的。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纯净的,没有杂质,我们拥有那个人类起始就有的美好的品质,善良,快乐,乐观,自由。我们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身边的人以及陌生人。我们内心的那种善良让我们总是快乐地向善。没有猜忌,冲突,贪婪,暴力等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份美好,我们总会倾向于让这个世界更和谐更美妙。所以卢梭主张,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建议去乡村,也就是安宁,祥和,淳朴的地方。这样,一个孩子在年少时更多的接触便是大自然,而不是尘世的虚浮,这种大自然的陶冶也会对他的将来产生好的影响。 卢梭强调一个自然状态下的人的是没有“你我”之分的,他们有自己想要的并努力去追求,但是他们的欲求只是限于他们力所能及的;他们善于自我保护,但不会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在那样的世界里,就好比中国古代的一个田园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没有敌视,仇恨,嫉妒,算计。 其实,是在智育方面。卢梭认为,孩子的成长有不同的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任意打乱孩子的成长次序,否则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其实反思我们现在的一些教育,很多家长总是不断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有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两门语言,有些学校过分重视成绩,让学生学习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知识,其结果只能是很多孩子被迫去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特长,产生抵触情绪,或者在早期的成长中,不仅没学会两门语言,相反,连一门语言也没有学好,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也过于机械化,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创新意识也被无形的扼杀掉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再来看卢梭的观点,他反复强调,儿童天性中包括自由,理性和善良。他们具有纯真的天性,他们的成长应该是在适当的年龄学习适当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慢慢体会和成长。就像爱弥儿那样漫步于乡间小道,流连于湖光山色,吸吮天地之精华,回归自然,去学习,去锻炼。 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卢梭的自然教育观最大的感悟是,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天性,要尊重他们,让他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条件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黄洁扬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年轻时虽有积极 从政的愿望,却终始不得志,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 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 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 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 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 一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中,下面我们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德 育思想的内容作一粗浅分析。孔子的德育思想非常繁杂,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部 分的内容。 1、重德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德治论”是其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德治论”在政治上注重以道德教育为主,把德育与政治相提并论,强调德育必须为政治服务。孔 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在他看来,刑政不如德治好,刑罚只能使民众畏惧而不敢为非,还 不能使他们耻于为非,而实行“德治”后,就不但能使民众知耻,还能从内心改正其非,收到化民的效果。而“德治”的关键,在于君主、臣民、父子等整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相 应的道德品质,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认为这就有赖于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行,形成整个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为政治 上实行“德治”创造条件。一旦社会遵守道德的风气形成,势必风吹草偃,产生巨大的 安定社会的力量。 2、为仁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是他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孔子经常提到“仁”,那么,孔子心中的“仁”指的又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孔子“仁”的思 想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克己复礼”、“孝悌”。 第一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问仁,子曰:“爱人”。一般说来,儒家是 主张“亲亲而民”的。这就是从亲子之爱出发,推己及人,从爱有等差扩展到广泛的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孔子所说的“爱人”仅仅理解为奴隶主和贵族之间的阶级爱, 因为,它还包括着对广大庶民、奴隶的“仁爱”。 第二是“克己复礼”。孔子讲的礼,是以仁德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内容,把礼作为修 身治国、整齐上下的经纬。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服自己非分的私欲, 让君主具备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刻以伦理道德的原则约束自己,使他们守其道,实 行轻剥削、轻压迫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风气,使国家出现 一个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是“孝悌”。孝悌是孔子直接处理家庭关系的道德规范。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杜威卢梭赫尔巴特教育思想评价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不可照搬照抄) 杜威教育思想评价 杜威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的巨人,其教育理论不进系统全面,论证精微,而且洋溢着现代气息,大大超出前人。 1、杜威的教育观体现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希望通过教育这种手段使不完美的现实走向完美的理想。他的教育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结合,使教育过程本身是有趣的,有益于儿童个人的;又是富有实效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他的教育观立足于新现实、新理论,宣告了旧教育理论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 2、他的理论在20世纪对东西方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曾去过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访问,他的不少教育著作被译成多种非文字广为流传,他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 3、杜威的教育思想也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存在一定问题的。他对教育抱有过高期望,企图通过教育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这是典型的改良主义唯心史观。而且他对许多基本教育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切实,在教育实践的运用中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和预期的结果。 总之,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完备之处,但他提出的许多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直到今天仍有启发意义。他的教育理论着重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包括教育与社会的脱离、教育与儿童的脱离和理论与实践的脱离,这可以说是困扰每个时代教育家们的问题。同时,度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他理论所反映的总体精神,如加强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尊重儿童的发展水平,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等,对现在的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而且杜威在具体论述中所提出的不少观点,如要求克服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克服教学中知识与相对立,感性与理性相对立等,对我们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评价 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地民主性和革命性,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自身规律,是对教育理论发展的重大贡献。但由于时代及他自身世界观和实践活动的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总体讲,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对欧美各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1、裴斯泰洛奇的教育目的理论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改良的重要作用,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特征,尽管在当时瑞士的社会条件下是不现实的,但仍是可贵的。 2、裴斯泰洛奇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虽然他对人的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论文: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学习孔子,首先要纠正对教育的错误认识,教育是培育、教化人的;而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充。本文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师因材施教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对后世的思想和学术影响至深。今天,我们本着“探微古人,古为今用”的指导思想,重新审视《论语》中所体现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吸收并借鉴有用的知识,努力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 一、正确认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运用教育手段来改变人、提高人的道德、知识水平。“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性是指人的共同本性,习是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是教育、习染。在实际生活中,孔子更重视后天的习染对人的意识起的作用,认为人的实际思想状况是由习染决定的,而不是先天决定的。根据这个理论,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接受良好影响,在道德、知识上得到改造和提高。他的学生中有素质较好的,也有素质较差的,经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导,不少变

成著名的贤才。孔子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自孔子以来人们就把教育视为自我成长和提高的途径,中文“教育”的“育”字,本意为“培育、成长”的意思,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成德。儒家重视教育,也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人道教化,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君子谋道不谋食”(《卫灵公·三十二》),学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活动,而就是人生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人生完善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就人生。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学习和扩充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现代教育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再着眼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更不关心人格的培养与完善,而只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为能事,把人作为器具来培养。这就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下降,知识单一狭隘,缺乏道德理想和判断能力,缺乏人文教养和关怀。如何保持教育传统培养教化人的功能,而不至于蜕变为职业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 案例陈述 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认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成为圣贤君子的首要条件。孔子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曾经提出过许多道德规范、道德信条作为其德育的内容,而其中最为核心的是“礼”和“仁”。“礼”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从“礼”中引申出来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说法主要是“爱人”或“忠恕”。孔子的“仁”是根据“礼”即等级关系去“爱人的,从家庭内部爱起,即以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悌为基础,在转移到其他社会关系方面,君臣之间要忠,朋友之间要信。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与人之间各有其礼,各遵其德。这就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他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道德与政治、法律的关系,道德在治乱问题上,即在巩固一种社会秩序中的作用问题。在他看来,治理国家,只靠法律、行政是不行的。用刑法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只能使百姓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却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自觉地不做坏事。“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却可以起到行政、法律所不能起的作用,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从善,走上正道。 “齐之以礼,”就是要用礼来统一人们的行为,是人们的一切言论、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不作违礼的事,不说违礼的话,这是孔子的目标,而这一点又与孔子所提出的德紧密联系,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由此可知,齐之以礼也是孔子提倡的“仁”的根本要求。在孔子那里,仁和礼,或者说德和礼,是互为表里的。 在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曰:“书云:‘孝乎为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孝悌是孔子仁的道德的核心内容。这里孔子说能够实行孝悌,并把这种品德影响到为政的人身上去,也就是从事政治了。这就把道德教育看作了政治统治的一个方面。 孔子一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教育上。他的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言传身教。在道德教化中,孔子重视在位者的身教,即在位者自己的道德修养“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他把为政归结为正己正人。认为只要在上的统治者注意道德修养,端正自己,那么就像风吹过草地可以使草随风而倒一样,可以影响百姓也走上正道,如果自己不正,就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在上者“正其身”是为政的前提,在上者,而不能先正其身,就谈不到从政。 所有这些,构成了孔子德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政治、道德,教育三者紧密结合,三位一体。在礼和仁的关系上,他提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指出了政治的上层建筑要以一定的德行为其思想基础。孔子的德育思想和主张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曾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分析 孔子德育思想的功能

谈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谈对卢梭教育思想的评价 侯静卢梭,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资产阶级教育家。他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自然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他奉为自己的祖师爷。重提卢梭的教育思想,是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主张对我们当今教育理论和倡导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改革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建构于其自然教育理论基础之上,强调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倡导德育过程遵循自然,尊重德育对象的个性,提倡行为实践,反对说教训诫,对今天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仍具有重要 指导意义。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培养目标———“自然人” “自然”一词,在卢梭看来,主要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干预、没有人为的约束、塑造。涉及到教育,“自然”即是儿童的天性。那么教育为什么要适应自然呢?依照卢梭的说法“凡是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一转移到人的手里就都变坏了。”“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蛮干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详地生活的快乐的凡人还弱”。“不按成规来管教你的学生,要放任无为才能一切有为”。他认为人的堕落是腐败社会造成的,人是自然的学徒,自然的学徒是不需要老师的,平庸的老师只能限制他们的智力,把他们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能力的范围之内。

卢梭在自己所著的《爱弥儿》中提到:当爱弥儿(卢梭假设的一个教育对象)能识字读书时,让他看的第一本书应是《鲁滨逊飘流记》,卢梭认为鲁滨逊就是“自然人”的典型,他说:“鲁滨逊在荒岛上,失去了伙伴的帮助,没有技术工具,仍能找到食物,保全生命,而且过得相当舒适”,“我使爱弥儿一心向往着鲁滨逊在荒岛的生活……让他想着自己就是鲁滨逊”,“我想要培养的自然人,并非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把他赶到森林中去,而是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所控制就行了”。可见,卢梭设想的“自然人”不是指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纯生物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按照其本性发展的人,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 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方法———“适应自然” 卢梭在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思想的同时,也相应地提出了一套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进行。他认为要想不走弯路,必须按照自然的指引,这应是教育的基本准则,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卢梭“适应自然”的教育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卢梭指责当时的教育,把小孩当成大人看待。他说:“世间的父母和教师不是从儿童造就儿童,乃是完全按成人的要求把儿童造就成学士、博士,野蛮的教育使儿童欢乐的岁月在眼泪、惩戒威吓、奴役中度过。”他认为“自然使儿童变为成人之前,先使他做儿童,若乱此秩序,一定变为没有味道,没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李彩霞 【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它的教育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本文从其道德教育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深入发掘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十七岁起就收徒办学,到七十三岁去世,前后办学五十多年,取得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的伟大教育成果。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孔子教育思想中含有历史和阶级的烙印,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含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因素,至今仍有着不朽的生命力,历史也证明它们有真理性和超时代性,因此它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一、立志有恒 《论语》中有一节讲到立志。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的志向是他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孔子说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希望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养护。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受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哲学观的影响,所以了解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必须首先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教育理念。 一.时代背景: 卢梭生于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被牢牢的禁锢在封建礼教之下,人们无丝毫的自由可言,封建制度严重压制着人的天性,所以,卢梭崇尚人性自由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抨击,被称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之一。 二.“自然教育思想”的思想 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自然哲学观),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它的主要理论有: “归于自然”的教育。自然是最好的教师。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卢梭的“自然人”概念。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教育阶段论。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doc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德育 孔子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伟大奠基者,也是一位极富首创精神的真诚教育家。在其自由讲学的毕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乃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对改善目前学校德育这一薄弱环节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行素质教育有着深远 的意义。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孔子非常强调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更可 贵的是主张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要为德育来服务和促进,所以他说:“君子怀德。”(《里仁》)。君子经常所想的就是道德,并认为道德教育与修养是最根本的问题,君子要专力在根本方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根本方面树立了,仁道之德也就由此而产生。对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和关系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存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也就是说,第一位是道德教育及实践,第二位才是知识教育。 当然,孔子也并不完全忽视文化知识对道德的影响。他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存仁德的人安于仁,存知识的人利用仁,因为智者认识到道德对他具有长远而巨大的利益,他便

去实行仁德。孔子还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没有知识,怎样能够算得仁呢?由此可见,他是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统一起来,作为同一过程和同一目的两个方面;而道德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次;道德教育通过知识教育来进行,知识教育为道德教育服务。 对照孔子的这一思想,反观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德育的重要性虽被屡屡强调,但在实施中,却主要通过一两门课程和一些不连续不系统的活动来进行。而不是象孔子所言,将其贯穿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这种德育思路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其效果多流于形式,并不太理想。结果导致每一次加强德育工作,就多上哪几门课,或搞了多少活动,其对学生所产生的效果无人过问。如此多次恶性循环之后,终于造成如今德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被动局面。 二、德育的过程 现代教育心理认为,道德品质的形式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在论述道德品质的形成时,也谈到由知到行的过程。 所谓“知”即道德认识阶段。孔子强调学生要“知德”、“知仁”、“知礼”、“学道”、“适道”,还说:“有德者必有言,”(《宪问》),说明欲明道知德,应先从有德者之言入手,对道德规范有所认识。 所谓“情”,即道德情感阶段,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只有有道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与恨什么人,可见仁德里包含有爱憎两种情感的。“仁者不忧”(《子罕》),这“不忧”也是一种子情感.“诗可以兴”,“兴于诗”,讲的也是激发人们的一种情

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 法国教育家卢梭(1712-1778)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社会契约论》(1762)、《爱弥儿》(1762)等。 (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因此,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3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这三方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3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达到他自己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卢梭还进一步分析:"在这3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决定的;事物的教育中人在有些方面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卢梭所说的"自然"是指人的才能和器官,也就是人的天性。因此,"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卢梭强调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在他看来,如果以成人的偏见加以干涉,剥夺儿童应有的权利,结果只会打乱自然的次序,破坏自然的法则,从根本上毁坏儿童。 卢梭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 1、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他反对用襁褓去束缚婴儿,更反对对婴儿娇生惯养,指出要"锻炼他们的体格,便他们能够忍受酷烈的季节、气候和风雨,能够忍受饥渴和疲劳"。 2、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