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林业发展历史及趋势

合集下载

林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林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林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趋势一、中国林业发展的现状分析1.1中国林业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近年来,中国林业发展的成就巨大,主要表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开始面向市场不断发展,不但对传统的单一的产业结构实施了改革,而且木材加工、林机制造、林产化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林业实力不断增强。

再加上非林非木产业对林业资源的影响,森林旅游、森林药材、森林食品、经济林、竹产业等新兴产业也已经崛起;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很大,全国的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且人工造林的势头依然很猛;随着林业改革的进行,我国林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相关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

1.2中国林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的人工造林势头很高,但人工林的生态效果较差,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2.1土地沙化严重我国有4大沙漠和4大沙地,另外还有很多零星的沙地。

由于我国的很多地区乱采乱挖、乱砍滥伐等想象严重,虽然为了防止土地沙化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但仍不能控制土地沙化的扩展趋势。

1.2.2水土流失严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1/3,而且每年的水土流失量还在增加。

1.2.3旱涝灾害严重由于严重的污染,我国的很多森林和湿地等能够调节气候、调节径流的环境都遭到了破坏,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的旱涝灾害频发,受灾地区增多。

二、中国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2.1深化林业改革,调整林业政策要解决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就要从深化林业改革开始。

中国的林业改革发展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要深化林业的分类经营改革,按照林业的不同用途将林业进行合理的分类,并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并制定相应的林业政策;要将国有林业资源作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林业资源改革,使林业的经营者能够更好地行使林业资源的经营权,最终将林业资源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2.2加强林业信息化管理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了各个行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林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林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林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林业是指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和利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初期。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林业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林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现状,并展望未来。

一、林业的发展历程1.古代林业古代各国的林业特征各异,如古希腊建立了一系列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制度;古罗马帝国因为战争而对森林资源作出了巨大的破坏。

在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制度。

周朝实行了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制度,并制定了森林保护法律。

2.近代林业近代林业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欧洲。

欧洲国家在殖民地的经营中需要大量木材,这促进了森林经营和保护。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对木材的需求量巨大增加,各国开始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林业经营和保护方法。

在中国,近代开始成立了各种森林机构和森林保护管理制度。

各国在近代林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林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现代林业20世纪,林业发展进入了现代化时代。

在发达国家中,林业已经成为了造林、经营、保护、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机结合的复合式产业,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林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但各国都在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和保护,推动着林业的现代化。

二、林业的现状1.全球林业发展形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对木材及其制品、纤维素、生物质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林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全球林业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多样化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森林的面积得到了稳步扩大,但森林的稀缺性、腐败性和多功能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中国林业发展形势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的林业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稳步增加,经济价值逐年提高,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环境服务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但与此同时,林业经营面临着人力成本增加、固定资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多种挑战。

三、林业的未来发展1.绿色发展未来的林业发展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生态林业、产业林业、林下经济等绿色模式的发展,构建由生态理念主导的现代林业体系。

林业发展历程

林业发展历程

林业发展历程(最新版)目录一、林业发展的起源二、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阶段1.古代林业发展2.近现代林业发展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三、林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四、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策略正文【一、林业发展的起源】林业发展起源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森林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林业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

【二、我国林业发展的历史阶段】1.古代林业发展我国古代林业发展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们就开始进行森林的砍伐和利用。

到了封建社会,林业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当时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都对木材有着极大的需求。

2.近现代林业发展近现代林业发展始于 20 世纪初,随着西方林业科学技术的传入,我国开始建立起现代林业制度。

这个时期,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保护和开发。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林业发展,如实施林业“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等。

在这个阶段,我国林业在资源保护、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林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林业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我国林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生态功能不强、林业产业结构单一等。

【四、林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策略】展望未来,我国林业发展应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绿色发展。

林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林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林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林业作为一门重要的农业产业,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从林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林业的发展历史1.古代林业的萌芽阶段早在人类文明的开始阶段,人们就开始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

这时期的林业主要表现为人们对森林的依赖和对木材的采集利用。

例如,古代的木匠和造船工人就需要大量的木材来支撑他们的产业生产。

2.中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发展在中世纪和工业革命之前,林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人们开始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表现为建立林木管理制度、制定林木保护法规等。

一些国家还建立了林业学院,培养专业人才。

3.工业化以后的现代林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林业的发展。

人们开始利用林木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商业经营,例如木材加工、纸浆生产等。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人口对林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林业的发展。

二、林业的现状1.全球林业资源的压力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过度的采伐和乱砍滥伐等行为导致了严重的森林退化和生态破坏。

目前,全球许多地区的林业资源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面对现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林业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全球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林木资源,例如采用现代化的清理和种植技术、推进林木的人工培育等。

三、林业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1.环境影响林业在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木材和林产品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环境功能。

林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护水源和土壤,维护生态平衡。

此外,林木还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影响林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林业不仅提供就业机会,还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价值。

我国林业生产的趋势

我国林业生产的趋势

我国林业生产的趋势
我国林业生产的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林业产业结构优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林业生产正从传统的木材生产向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林业产业转变。

发展经济林、果品林、特色林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提高林木品质和附加值。

2. 林木质量提升:我国加强了对林木品质的把控和管理,提高了林木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科学培育、优化管理和加强保护,提高了林木生长速度、木材质量和森林生态效益。

3. 生态保护和修复:我国林业生产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努力实现森林可持续管理。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监测,开展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工作,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4. 林业科技创新:我国加大了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不断推动林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

5. 林业国际化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林业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林业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展技术合作、贸易合作等方式,提高了我国林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体来说,我国林业生产正朝着生态、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林业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林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林业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林业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林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首先,林业资源的供给持续增加。

一方面,我国林地面积逐年增加,树木种植不断扩大,造林绿化工程持续进行。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林业管理,我国的木材和竹材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满足了国内的需求,甚至出口到国外。

其次,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呈现多产业并举的态势,不仅有传统的木材、竹材产业,还涉及到木质纤维、草业、花卉园艺等领域的发展。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为提升林业综合效益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我国的林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林业产业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加强。

新型的育苗技术、林木抗逆性培育、森林防火和病虫害控制等在林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最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到了加强。

我国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通过严格的森林管理制度、生态修复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等措施,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提高了林业生态效益。

二、林业发展趋势在当前各种挑战和机遇的背景下,我国林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绿色发展成为主导方向。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中国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林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大规模伐木向可持续利用转变。

发展更多的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效益。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未来,林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控制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再次,林业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近年来,中国林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迈向了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本文将探讨中国林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林业发展的趋势。

一、中国林业现状1. 林地面积扩大:中国林地面积逐年增加。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数据,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3.6%增长到现在的22.96%。

2. 林业产值增长:中国的林业产值也在稳步增长。

从2000年到2019年,中国的林业产值从7483亿元增长到8486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3.1%。

3. 林业科技进步:中国在林业科技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引进新品种、科学管理和遏制森林病虫害的措施,提高了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4.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了加强。

国家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贫困地区生态立县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森林生态环境。

二、中国林业发展趋势1. 加强可持续林业管理:未来中国林业发展的关键是实施可持续的林业管理。

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改善林地质量,引进生态友好的经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2.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开发森林资源获得经济效益。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发展,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培育相关产业,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3. 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观光: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生态旅游和休闲观光已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4. 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国际林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森林保护的挑战。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林产品贸易,促进中国林业的国际化发展。

结论中国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林业现代化,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促进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中国林业简介介绍

中国林业简介介绍
• 中国林业是指中国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生态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林业历史 的国家,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多样化的气候为林业发展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近代林业
近代中国林业始于19世纪中叶,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社会的解体,中国林业 开始向近代林业转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林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代林业
现代中国林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林业逐渐向现代化、 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林业进入了快速发 展的轨道。
热带季雨林
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 省份,树种以龙脑香、柚 木等为主,具有茂密的林 冠和发达的根系。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保护措施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森林资源,包括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 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可持续利用
中国积极推动森林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合理采伐、科学经营等方式实现森林资源 的长期稳定利用。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森林资 源的健康发展。
林业意义
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安全、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同时也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
中国林业发展历程
古代林业
中国古代林业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商代,当时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林业管理制度。此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林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林业简介介 绍
汇报人: 2023-12-07
目 录
• 中国林业概述 • 中国森林资源概况 • 中国林业政策与法规 • 中国林业经济发展 • 中国林业与社会文化发展 • 中国林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9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在国有林区: 在国有林区: 逐年减少木材调拨计划、 逐年减少木材调拨计划、扩大林业企业 自销比重。同时林业技术市场、 自销比重。同时林业技术市场、信息市 森林保险市场、 场、森林保险市场、中幼龄林转让市场 也开始在一些地区形成。 也开始在一些地区形成。林业市场体系 逐渐完善。 逐渐完善。 2.3 林业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强化 加大对公益林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大对公益林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制定 了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了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林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3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一)建国初期林业的大发展(1949—1957) 建国初期林业的大发展(1949—1957) 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林业(1949—195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林业(1949—1952) 一方面通过没收封建地主、 一方面通过没收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帝国主 义的林业,建立起全民所有制的国有林业。 义的林业,建立起全民所有制的国有林业。另 一方面在土地改革中,将没收和征收的山林、 一方面在土地改革中,将没收和征收的山林、 竹林按一定比例分给农民,形成个体林业。 竹林按一定比例分给农民,形成个体林业。 从此确立了全民所有的国有林业和农民个体所 有的个体林并存的林业所有制结构。 有的个体林并存的林业所有制结构。 全国至上而下成立了林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 全国至上而下成立了林业管理部门、 和生产单位, 和生产单位,有计划的管理林业生产 但是忽视了林业经济规律的影响, 但是忽视了林业经济规律的影响,没有运用经 济的和法律的方法管理林业生产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14
一、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2、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沙化趋势得到初 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 步遏制 一是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二是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二是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三是实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是实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3、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增强其生态功能 实施抢救性湿地保护工程,建立18处国家湿地 实施抢救性湿地保护工程,建立18处国家湿地 公园和470处湿地自然保护区 处湿地自然保护区, 公园和470处湿地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等生 态功能不断增强。 态功能不断增强。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2
一、旧中国的林业
古代 我国曾经是一个森林茂盛的国家, 我国曾经是一个森林茂盛的国家,孕育了璀璨的 华夏文明。 华夏文明。 从先秦, 从先秦,经秦汉至鸦片战争的漫长封建社会时期 由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朝代更替、 ,由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朝代更替、战争爆 发,我国的森林资源历经数千年的反复摧残和破 逐渐由一个多林国家,变成少林国家。 坏,逐渐由一个多林国家,变成少林国家。 近代 1840至1949,封建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 1840至1949, 主义相互勾结, 主义相互勾结,加剧了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破坏和 掠夺。 掠夺。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6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至今) (三)恢复和振兴时期的林业(1977至今) 恢复和振兴时期的林业(1977至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多年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林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1、转变林业经营思想 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 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经营思想,逐步转变为 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为根本任务, 以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为根本任务, 建设林业三大体系(林业生态体系、 建设林业三大体系(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 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基本内容, 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基本内容,着力开发 林业三大功能(生态、经济、社会), ),不断满 林业三大功能(生态、经济、社会),不断满 足经济社会对林业多样化需求的现代林业经营 思想。 思想。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10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3、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86年开始逐步开展对以森工为主的传统林业 从86年开始逐步开展对以森工为主的传统林业 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大了对经济林、竹林、 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大了对经济林、竹林、花 药材、 卉、药材、森林食品和森林旅游等新兴林业产 业的支持力度, 业的支持力度,使林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 展趋势。 展趋势。 4、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 87年的限额采伐 年的限额采伐, 04年在东北成立国有林 从87年的限额采伐,到04年在东北成立国有林 管理分局,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管理分局,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体 制上理顺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制上理顺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
13
一、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体现在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 长足进展 全面构建林业生态体系,保护生态安全。 (一)全面构建林业生态体系,保护生态安全。体现 在四个方面: 在四个方面: 1、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增长世界 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 最快 一是大力发展人工林:占世界近40%,居首位。 一是大力发展人工林:占世界近40%,居首位。 二是大力保护天然林:停采、 二是大力保护天然林:停采、限采 三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905万 三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905万hm2 四是大力建设长江、珠江、 四是大力建设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体系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4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2、一五时期的林业(1953—1957) 一五时期的林业(1953—1957) 将个体林业通过林业合作化改造, 将个体林业通过林业合作化改造,发展成为集 体林业; 体林业; 国有林区快速发展, 国有林区快速发展,在东北和西南西北建起了 一批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 一批国有森林工业企业和木材加工企业,极大 的满足了社会主义建设对木材需要。 的满足了社会主义建设对木材需要。 至此全民所有制林业和集体所有制林业构成社 会主义林业体系的基础和主导部分。 会主义林业体系的基础和主导部分。 但是林业生产内部的营林、采运、加工、多种 但是林业生产内部的营林、采运、加工、 经营的比例开始失调, 经营的比例开始失调,集体林区的木材商品的 生产受的较大破坏。 生产受的较大破坏。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7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2、推进林业体制改革 2.1 以放权为主要标志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在集体林区: 在集体林区: 81年 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 从81年“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 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 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 三定”工作开始, 08年全面推进集体 三定”工作开始,到08年全面推进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 林权制度改革: 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 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 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的集体经济组 织的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织的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5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二)严重挫折时期的林业(1958—1976) 严重挫折时期的林业(1958—1976) 1、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阶段(1958—1962) 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阶段(1958—1962) 一方面林业建设速度加快, 一方面林业建设速度加快,取得可喜成绩 同时忽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瞎指挥, ,瞎指挥,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国民经济三年调整阶段(1963—1965) 国民经济三年调整阶段(1963—1965) 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等一系列的 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政策,缓和了“大跃进” 政策,缓和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给林 业带来的伤害。 业带来的伤害。 3、十年动乱阶段(1966—1976) 十年动乱阶段(1966—1976) 森林资源又一次遭到破坏, 森林资源又一次遭到破坏,林业生产基本处于 崩溃的边缘。 崩溃的边缘。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15
一、林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4、全面保护生物多样性 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 制定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规,建立并形成了类型 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有效 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 85%的野生 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 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的高等植物群落 加快建设林业产业体系, (二)加快建设林业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农 民增收。表现在三个方面: 民增收。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07年总产值 2007年总产值1.25亿元,成为林产品生产大国 年总产值1.25亿元 亿元,
第一章 我国林业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历史 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 第二节 我国林业建设的成就、经验和战略 第三节 林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我国及世界林业发展趋势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1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历史
一、旧中国的林业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林业的发展
2012年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林业经济管理学——高代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