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丽江古城民居建筑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云南拥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这种多元文化在云南民居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深受人们喜爱。
云南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云南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建筑形式多样。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云南人民根据自然条件和实际需要,创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屋。
在高原地区,人们建造了木质结构的藏式房屋,以适应寒冷的气候和较大的降雪量。
而在平原地区,人们则更多选择了砖木结构的房屋,这些房屋通常分为几个座房,周围有一个庭院。
而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人们倾向于采用土石结构的简易房屋,这种房屋能够有效抵御洪水和地震。
其次,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云南作为一个山水之州,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民居建筑在设计和布局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比如,著名的古城丽江的民居建筑通常都是砖木结构,色彩鲜艳,屋顶上常有色彩斑斓的陶瓷装饰,与周围的山川和湖泊形成了和谐的景观。
此外,云南的农村地区,人们常常以农田和山脉为背景,选择了悬崖上的凉台式房屋,这样的设计不仅方便了农民劳作,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云南民居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表达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这里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
比如,哈尼族喜欢修建木质结构的吊脚楼,这种楼房具有修长的木柱和悬臂式的平台,适应了哈尼族的田园生活方式。
而彝族则喜欢修建以竹子为材料的房屋,这种房屋通常有三层,每层的功能不同,结构严谨。
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不仅展示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成为了云南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之,云南民居建筑的特点多样而独特,既与地理环境相协调,又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云南的民居建筑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更是对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一种表达。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使人们更加感受到了云南这个美丽的地方的魅力。
丽江古城民居空间文化的探讨

丽江古城民居空间文化的探讨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民居空间文化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
古城中的传统民居不仅是建筑的美学产物,更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和民俗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丽江古城民居的建筑结构、装饰文化、民居功能以及其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读者呈现一幅更加真实丽江古城民居空间文化的画卷。
一、建筑结构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建筑采用了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式布局,即将房屋沿用南向的“三间院”组成,“一间作配套使用的良厝”,并在正门的入口处修建“镶嵌木雕、砖雕、灰塑、壁画”等装饰艺术的照壁。
这种布局方式凸显了纳西族人向往简朴、和谐与对家庭生活的热忱。
同时在空间利用上,这种布局方式为家庭提供了丰富的休息、娱乐和工作空间,符合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追求。
在建筑材料上,古城中的传统民居多采用了木材、石灰、石板等自然材料,保持了建筑的原生态属性,营造出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装饰文化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在装饰文化上融合了浓厚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以及汉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民居装饰艺术风格。
在照壁、门楣、窗棂等处,常常可以看到木雕、砖雕、壁画等艺术品,这些装饰艺术品的图案和花纹大多取材于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如神话传说、花鸟虫鱼等图案,这些图案富有象征意义,展示了纳西族人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
传统民居的屋顶经常会有飞檐和斗拱,这些装饰构件既是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建筑的美学价值。
三、民居功能丽江古城的传统民居在功能性上体现了极高的民族特色和实用性。
一方面,民居内部的功能划分非常清晰,主要包括厨房、起居室、卧室等,同时还有饲养宠物的场所,为家庭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传统民居的院落布局使得房屋之间相互独立,各自形成一个小社区,社区之间通过街巷相连,构成了密不透风的街巷网络,同时在这些街巷中还摆放了玛尼石堆、道路神龛等物品,凸显了纳西族人对宗教信仰的崇敬。
纳西族民居特点,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

纳西族民居特点,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房子是许多人一生中的港湾,较多人拼尽一生也只是为了一套自己的房子。
而城市中的房子却远远不如一些特殊房屋来得经济与实惠,少数民族的民居更是别有特色。
下面跟着在本期来了解纳西族民居的特点吧!【纳西族民居特点,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纳西民居外貌特征:外墙砌不到顶,后墙上部用板枋材隔断,两端山墙用“麻雀台”压顶与山尖隔断,出檐悬桃显得很深邃。
山尖悬串一块很长的悬鱼板。
墙体从下到上往里微微倾斜,屋面舒展柔和。
使房屋构造轻盈飘逸。
纳西民居是木构为骨架,以木结构为主的土、石、砖、木混合构造体系。
因构造种类众多,房屋造型多样,内容丰富。
每种构架式都有其名称,各种构架组成的房屋以构架式命其名称。
木构架分类、特点及使用功能。
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
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
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
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网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
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
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
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纳西族民居构造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民俗有一定的关系。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灵活性纳西族习俗:兄弟成人后,尤其在农村,为便于农事活动,兄弟之间得另立门户组织新家庭,一般哥哥得另建新居,分到的房屋要搬迁。
因木架具有折除和安装的灵活性,照原来组装时构件的编号,按顺序拆除,从甲地迁往乙地即可重新组合建盖。
2、适应性文化名城丽江古城区内有山有水、随坡多变的地势,随河流弯曲的地形,故民居建筑因势利导,组织成不拘工整而自由布局的一条条街道,汇集于古城中心广场——“四方街”,构成古城的整体。
丽江古城建筑特点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0
古桥
•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 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 板桥等。
精选课件
11
精选课件
12
较万寿 著千桥 名桥, 的、均 有南建 锁门于 翠桥明 桥、清 、马时 大鞍期 石桥。 桥、 、仁
精选课件
15纳西族16丽江古城的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丽江古城建筑特点
精选课件
1
精选课件
2
水系
没有城墙
精选课件
3
水系
• 树状水系:指玉河水网 • 面状水系:黑龙泉和白马龙潭 • 点状水系:指水井或小池塘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6
民居特点
• 主要以合院式住宅为主,基本单位一般为三 开间、内天井,中间厅堂,两侧两房,设独立式 门楼。
• “两坊拐角”、“三坊—照壁”、“四合 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 “多院组合”等。
• 引水入户、活水绕屋,或临水建屋,既有北方 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风情。
精选课件
17
精选课件
18
精选课件
19
木府
• 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 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 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 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 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
精选课件
20
精选课件
21
精选课件
22
精选课件
2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云南民居建筑的摸索走向——延续传承民居的特色发展现代民居模式

丽江古城不仅有纳西人民的辛勤劳动,经济与发展,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的少数民族文化,从丽江古城的青石街道、小桥流水、民居装饰,各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亮的铺路小砖,桥梁、庭院、建筑细部装饰,都体现了丽江纳西人民各方面的审美标准,文化传承。承现了丰富了历史资源尤其是丽江的东巴文化,民族文化都给丽江古城抹上了绚烂的一笔光辉财富。
云南民居建筑的摸索走向——延续传承民居的特色发展现代民居模式
【摘要】不管什么地方的民居,但都表现出每个地方的共同的共性,那就是空间布局、平面格局、还是立面的装饰造型和材质、材料都是和当地的文化和气候自然条件息息相关的,当地的材料,生活习俗、都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而因地制宜的取材、满足生活物资和精神的生活需要。传统民居都是不断演变、不断更新而来。
【关键词】民居建筑;传承;设计
工作至今,参与了很多关于民居建筑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楚雄彝人古镇、大理论坛其中一个工程——双廊海街艺术走廊、丽江铂尔曼酒店、因此,论文报告主要是关于民居建筑调研研究报告。
1.大理论坛项目——大理双廊海街项目
大理双廊海街位于大理洱海东岸双廊镇,在玉几岛和风情码头的中间,在洱海变一块狭窄的空地上,建筑占地面积2500平米左右,在建项目之初很早了,在2008年到2010年两年时间,项目施工大概落成,当时我们经常来到海街,来到双廊,那个时候的双廊只是一个很古朴的村庄,没有现在这么浓厚的商业气氛。我们走到山上鸟瞰村庄、鸟瞰双廊的时候感觉一排排古建濒临于洱海,很漂亮、很壮观。叹观于大自然赋予了这村庄独特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位置,同时也赋予了很丰厚的资源和民居特色,同时玉几岛上还有当时的有特色的赵青住宅和杨丽萍住宅,都紧靠洱海,依山傍水,感觉像世外桃源般,远离人群。没有这么多旅客和游人。
推荐:丽江古城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丽江古城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学员问题】丽江古城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解答】丽江古城于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建筑经典。
与诸多皇宫、古城不同,丽江古城是平民的古城,是淹没在民居中的古城,同时,因地处边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尤其纳西族作为丽江的主体民族,为丽江古城的生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由此也使这一古城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建筑特色与美学特点。
一个民族的建筑也是一个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它的产生基于特定历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水平及其需要,最开始突出的是实用性和功能性,其后才越来越注重审美性、文化性。
居住建筑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自然也成为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本身也构成民俗环境的一部分,由此反映出一个民族、地方所独具的文化色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丽江古城的生成及发展理念,也是古城民居建筑的特色之一。
纳西族民居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不同的建筑格局,前期以井干式的木椤房及其天柱、母柱为代表,后者以土木结构的庭院建筑为主,但二者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尤其是纳西人一直源远流长的建筑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的。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云南民居建筑特点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2、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合院民居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2、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合院民居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2、滇西北大理、丽江地区的合院民居
大研古城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3、滇东北会泽地区的合院民居
天南铜都-会泽古城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3、滇东北会泽地区的合院民居
天南铜都-会泽古城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7、壮族的"吊脚楼"
一、干栏式民居系列 8、布朗族、基诺族的干栏民居
二、井干式民居系列
井干式木屋是采用原木经过粗加工建造而成的, 较干栏式木屋更加原始,粗犷,方法也更为简单, 与北美圆木屋有较多相似之处。其具体的建造方 法是:将原木粗加工后嵌接成长方形的框,然后 逐层再制成墙体,再在其上面制作屋顶。
四、落地式民居系列 4、布依族的"石板房"
布依族一般都居住在半山腰及河流边,其民 居形式除了常见的“干栏式”吊脚楼之外, 还有一种风格独特的“以木为架,石头为墙, 石片为瓦”的石板房,且依山伴水,因地制 宜,就地取材而建。
四、落地式民居系列 5、白族的"土库房"
“土库房”是大理白族又一独具风格的传统 民居 ,是适合于农耕生活独立式外向型民居形式。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大理自然的石环境和人们 对“石”的崇拜分不开。
落地式民居特色鲜明、空 间划分简单、结构简陋、 形式各异。落地式民居在 建构方式上不同程度的反 映出远古建筑结构的特点。
四、落地式民居系列 1、拉祜族的"挂墙房"
拉枯族的挂墙房是一种以头叉为纵向 支撑结构的落地式民居。其平面呈横 向布局,火塘为室内空间控制的中心, 祖先崇拜是划分室内空间的重要依据。
五、合院式民居系列
民居:“三坊一照壁”之古城人家一一品味丽江(8)

民居:“三坊⼀照壁”之古城⼈家⼀⼀品味丽江(8)
民居是古城建筑的精华,漫步街巷,随意⾛近住家或客栈,都会感觉步⼊远古,驻留在某个历
史时段。
纳西民居由住宅和院落两部分组成,这种院落式民居,受汉、藏、⽩等民族的影响,形成了“三
坊⼀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民居格式。
进⼊院落,直⾯的正房称⼀坊。
到了正房,才知它是三开间,中间较⼤的是堂屋,供起居和待
客⽤,左右两间为卧室。
正房的两侧各有⼀坊厢房,对⾯为照壁,这样三坊与照壁组成⼀个院
落为“三坊⼀照壁”。
变照壁为⼀坊,房屋由四坊组成⼀个四合院,脚下的⼤院即⼤天井,四坊相接部位,独⽴为⼀
⼩院即⼩天井,⼤⼩共五院⼦,故称“四合五天井”。
院落民居妙趣横⽣,中原江南明清建筑样式,被纳西⼈偷学更新成了⾃家精巧住宅,其聪慧可
见⼀斑。
古城民居以⼟⽊结构为主,⽡屋楼房,⽊梁承重。
从外⾯看,屋基为⽯头砌成,中段护墙⽤⼟基或砖冲垒,成为⼟坯墙、⼟冲墙,上段再加以⽊
板。
主⼈利⽤⼟墙厚度设置壁橱、神龛,增盖吊厦、骑厦等结构,从视觉感观上,巧妙地扩⼤
院落及居室的使⽤空间。
纳西⼈喜欢采⽤卵⽯、⽡⽚、碎⽯镶嵌院⼦天井。
⾛进新义街官院巷4号,传统的宅院地⾯被⽡
⽚镶嵌出四周为蝙蝠,中⼼是“寿”的吉祥图案。
俗称“四蝠闹寿”。
置⾝檐廊下,看那六扇精美的
雕花⽊格花,着实赏⼼悦⽬。
最令⼈羡慕的,莫过于家有流泉流。
古城⼈家家种有盆景,户户养花草,与⾃然亲近,似这般宁静的⽇⼦,象这样感悟⽣命、会享
受⽣活,亦令我这个外来看客⼗分仰慕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走街入院,欣赏古城建筑。
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 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览古城布局。
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 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 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4、登新房上梁
点中梁后,用斧头三敲梯子,唱一段建新房调,开始上梁。
☺左图为点新梁 ☺右图为登新房上梁
五、纳西民居建筑功能
1、休养生息----这是房屋的最大功能
正房是家人活动中心,也是休息、谈事、娱乐的中心。
2、生产服务----满足农业、畜牧业生产的需要。
正房楼上放置粮食,偏楼上堆积草料,楼下为畜圈。
四、纳西族建新房习俗
1、安木神,送木神
在中梁末端锯下一小截木片,书写“圆木大吉”,做小木马于祭 台,此为安木神;竖房前,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在每个石柱礅边插 一柱香,并在柱子上敲打几下,唱“木神起,木神走…”
2、竖新房
男主人早晨在新房处燃放鞭炮。寅时立新房,全村青壮都要参加。
3、点木梁
正梁架在两个木马架上,正中画有八卦太极图,前面供放祭品, 木匠工具。主人净手之后对着正梁躬拜一下,然后开始颂诵建新房 调。
3、宗教祭祀服务
春节、清明节、火把节、烧包节、中秋节等节日都会举 行祭祀活动,一般都在家里举行。
。 畜的招纳 养现待西 牲代贵人 畜,客的 。 只,木 将而楞 其在房 用社一 作会般 放急用 置剧做 杂发厨 物展房 、 、
六、纳西建筑民居的特征 六、纳西建筑民居的特征
1、历史文化性
纳西建筑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他反应着这个民族的审 美观念、社会观念以及地域性。因此他对于建筑地点和形式 的选择、房间的朝向、房间内部的布局具有自己的特色。
四合五天井
与三坊一照壁不同点在于去掉了 正房面对的照壁而代之以三间下 房的一坊,围成一个封闭的四合 院,同时在下房两侧又增加了两 个漏角小天井,故名为四合五天井;四坊多为三间二层( 厢房、下房也有一层的),但正房一坊的进深与高度皆大 于其他各坊,其地坪也略高,多朝东、南,在四个漏角 小天井中必确一个用于大门入口,设门楼,亦多朝东、 南。
古朴幽香的丽江民居会让你感受到那份在丽江独有的淡淡 的、安闲的味道。
---------丽江民居广告词
丽 江 观 景
纳 西 民 居 建 筑 的 特 征
纳 西 民 居 建 筑 功 能
纳 西 族 建 新 房 民 俗
纳 西 民 居 的 建 筑 形 式
纳 西 民 居 的 发 展 流 变
丽 江 古 城 简 介
一、登高揽胜,看古城形势。
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 ,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观古城水情。 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 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丽江纳西民居建筑
09旅游管理 李晓国
丽江的天是蓝色的,蓝的是那样透彻;丽江的阳光是 暖暖的,暖的像柔裘覆盖,仿佛每一寸肌肤。
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暖洋洋的阳光晒在身上,悠闲、慵 懒,思绪也随意飘荡。
把你的一切困扰留在原来的城市。忘记没完没了的工作, 纠缠不清的感情,狂飙猛进的房价和高低起伏的股票。 来丽江不用跟团,不用准备很多钱,只需要带上一颗简单 的心,才能发现和遇见更多的可能。
其中以三坊一照 壁和四合五天井 的形式最为普遍。
三坊一照壁
三坊每坊皆三间二层,正房一坊 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 住;东、西厢房二坊由下辈居住 。正房三间的两侧,各有“漏角屋 ”两间,也是二层,但进深与高 度皆比正房稍小,前面形成一个 小天井或“一线天”以利采光、 通风及排雨水。通常,一边的漏 角屋楼上楼下作卧室或书房,也 有作杂物储藏室的;另一漏角屋 常作厨房,高为二层但不设楼层 ,以便排烟。漏角屋入口一般在 厢房厦子的端墙上,设门控制。
此图为木楞房的基本结构
丽江民居
以丽江古 城为主的 古镇民居
以坝区为 代表的农 村民居
以山区为 代表的木 楞房民居
以永宁纳 日人为代 表的母房 民居
从内容上分为: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古镇民居、以坝 区为代表的农村民居、以山区为代表的木楞房民居, 以永宁纳日人为代表的母房民居。
三、纳西民居的建筑形式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 以下几种: 1、三坊一照壁 2、四合五天井 3、前后院 4、一进两院
二、纳西民居建筑的发展流变
纳西族的居住建筑因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巢居、洞穴、 窝棚、泥式建筑、井干式木楞房、砖瓦钢混结构的七个发展 阶段。 直到现在依然使用的木 楞房,它的四壁用削皮后的 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 摞而成,屋顶则用木板铺盖, 上压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 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 仅冬暖夏凉,而且因为衔楔 整架结构而特别防震。
09旅游管理李晓国
09旅游管理李晓国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 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 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 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 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 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 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 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 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 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 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 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 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 出名的歌曲之一。
2、多元文化融合性
纳西族民居建筑吸收了汉族、白族、藏族的建筑特色。白族 对纳西族建筑的影响主要在门窗、墙壁、装饰画;丽江一带 的蛮楼的建筑风格及式样承袭了藏族传统建整体特色上看,讲究布局的均衡对称、过渡、衔 接的自然、变化。
七、 丽江观景
到了丽江,我们最应该关注哪些风景呢?
09旅游管理李晓国
丽 江 古 城 及 纳 西 建 筑 形 式
一、丽江古城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 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 框而成“困”字之故。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 “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 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09旅游管理李晓国
♂1、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2、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 成 就 ♂3、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 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4、 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 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5、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 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 要史料 ♂ 6、关于丽江古城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