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生物

模式生物
模式生物

模式生物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0901班杨柳学号:2009044020124

早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中,甚至更早到20世纪的“上世纪”,人们就发现,如果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相对简单的生物上则发育的现象难题可以得到部分解答。因为这些生物的细胞数量更少,分布相对单一,变化也较好观察。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同一性,所以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共通规律是可能的。尤其是当在有不同发育特点的生物中发现共同形态形成和变化特征时,发育的普遍原理也就得以建立。因为对这些生物的研究具有帮助我们理解生命世界一般规律的意义,所以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

我们应用的模式生物的特点有:

1)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

2)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

3)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遗传学分析。

其中常见的模式生物有:

[海胆]seaurchin是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主要用于早期发育生物学(受精,早期胚胎

发育).1891年,HansDriesh在显微镜下把刚刚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胆胚胎一分为二,发现分开后的两个细胞各自形成了一个完整幼虫,证明了胚胎具有调整发育的能力.为现代发育生

物学奠定了第一块观念里程碑。[黑腹果蝇]fruitfly,Drosophilamelanogaster主要用于遗传和发育研究其特点为:繁殖迅速,染色体巨大,易于进行基因定位.由14个体节构成的躯干完全对称,一套基因控制了这些体节从上到下的发生过程,这套基因普遍存在于从昆虫到人

的基因组中,是决定机体左右对称布局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秀丽隐杆线虫]nematode,Caenorhaditiselegans特点:1)通身透明,长不过1mm ;2)

身体中所有细胞能被逐个盘点并各归其类,幼虫:556个体细胞,2个原始生殖细胞;成虫:

雌雄同体成虫:959个体细胞,2000个生殖细胞;雄性成虫(偶见):1031个体细胞,1000个生殖细胞;3)生命周期短,从生到死仅为三天半,使得不间断地观察并追踪每个细胞的演变成为可能;4)把线虫浸泡到含有核酸的溶液中可实现基因导入;[酵母]特点:1)是单细胞生物,

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可通过改变物理或化学环境完全控制其生长2)在单倍体和二倍体

的状态下均可生长,并可在实验条件下控制单倍体和二倍体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对其基因功

能的研究十分有利3)有将近31%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或ORF与哺乳动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有高度的同源性[斑马鱼]zebrafish和[非洲爪蟾]southAfricanclawedtoad是目前最常用的两

种模式低等脊椎动物。斑马鱼特点:1)产卵多,繁殖迅速2)胚胎通体透明,是进行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组研究的好材料。非洲爪蟾特点:1)卵母细胞体积大,数量多,易于显微操作,还可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无细胞体系,易于生化分析,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机理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小鼠]mouse,17世纪开始用于解剖学和动物实验,经长期人工饲养选择培育,已育成千余个独立的远交群和近交系,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模式生物,是当今世界上研究最

详尽的哺乳类实验动物.1999年,美英几家大型科研机构成立了老鼠基因组测序的合作团

体,2002年8月公布了老鼠基因组物理图谱的框架,完整的老鼠基因组图谱预计于2005年完成。

我这里说的仅限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一般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都是用模式生物的,我想说说怎样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式生物,根据我查的资料,第一是要很清楚要研究什么问题,这个很重要。第二才是选择模式生物。我个人认为选择模式应当有两条原则,第一条是选择的模

式生物必须可以用来研究想要研究的问题,第二是如果有多个模式生物符合第一条,那么尽量先选择最简单的一种。下面具几个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一些人开始研究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周期调控一般来说指的是有丝分裂的调控,所以只能选择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就不行了。所有的真核生物都要进行有丝分裂,理论上选那个来研究都可以,这个时候就要选择最简单的,也就是单细胞的。实际上当年研究细胞周其主要用了三种常见模式生物:酵母,海胆和爪蟾。其中海胆和爪蟾用的都是卵,也都是单细胞的,简单。用酵母是因为酵母遗传学很发达。用海胆是因为可以得到许多细胞周期同步的卵,便于用生化方法研究。用爪蟾的卵是因为它比较大,便于进行显微注射检测体内活性。细胞周期是2001年的Nobel

生理医学奖,我认为是分子生物学历史上很经典的例子,过一阵子有空我会把故事详细写下来。再说另一个例子,就是细胞凋亡的研究。只有多细胞生物才会进行凋亡,单细胞生物是不会的。(最近由文章指出单细胞生物也有凋亡,不过还存争议)那么单细胞生物就不能用来研究凋亡,理论上任何多细胞生物都可以。事实上细胞凋亡的研究使用的正是最简单的多细胞模式生物:线虫。这个是2002年的Nobel生理医学奖。再说如果要研究骨骼发育,那么必须要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无法来研究的。最简单的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是斑马鱼,所以这是个很好的模型。由于很多分子机理从酵母到人都是类似的,所以在低等生物里的研究成果可以比较容易的推广到哺乳动物。不过即使细胞周期这样的很基本的过程也有很多人再用小鼠或人做模型来研究,这个是因为虽然细胞周期的调控在人里和在酵母里很相似,毕竟还是有不同的,用小鼠研究细胞周期是为了了解哺乳动物细胞周期的调控,要研究的问题不一样了。

在各种模式生物中, 酵母是最早被认识、研究得最深入的真核生物之一, 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模式物种。其中, 酿酒酵母和裂殖酵母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 被广泛用于表观遗传研究。酵母作为模式生物在研究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具有许多优势: (1) 酵母在单倍体和二倍体的状态下均能生长, 并能在实验条

件下相互转换, 对其基因功能的研究十分有利; (2)酵母的生命周期短, 基因组小, 易操作, 适合经典的遗传学分析; (3) 酵母与一些复杂的生命形式具有很多相同的生命行为, 特别

在细胞周期调控、减数分裂和DNA 修复方面与人类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更重要的是, 目前已发展了一些非常有效的技术使得酵母基因组中的任何一个基因均能被突变的等位基因取

代甚至完全缺失。因此, 酵母作为一种模式生物已广泛应用于表观遗传学研究。近几年来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研究DNA 损伤修复过程和异染色质形成机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揭示了基本的生命现象, 为表观遗传学研究生物体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和理

论基础。这些已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蛋白修饰领域,涉及到两大方面: 一是建立一个稳定的染色质环境,通过修饰划分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不同区域; 二是统筹与DNA 相关的生物功能, 包括基因的表达调控、DNA 损伤修复、染色质浓缩等过程。近期利用裂殖酵母作为模式生物研究RNAi 指导的组蛋白修饰也有了一定的进展。最新的研究发现, 非编码RNA 不仅参与染色质结构改变, 还能够指导与基因表达调控相关的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14], 在表观遗传机制中可能占主导的地位。其中, 由siRNA介导的RNA 干扰(RNAi)途径在裂殖酵母细胞周期调控和异染色质形成机制领域研究最为广泛。通常,RNAi 需要由特殊的蛋白介导, 与高等真核生物不同, 这些蛋白基因在裂殖酵母中只含有单拷贝, 这使得裂殖酵母成为研

究RNAi 非常理想的模式生物。可见, 对非编码RNA 的研究将成为今后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研究表观遗传学的热点。另外, 与高等动植物相比, 大多数真菌基因组DNA 中胞嘧啶甲基化程度很低或不存在甲基化。例如, 在酿酒酵母中胞嘧啶甲基化程度几乎为零[15], 而裂殖酵母胞嘧啶甲基化程度也小于0.1%。因此, DNA 甲基化对于大多数酵母菌可能是非必须的。本文以酵母为模式生物, 着重论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在DNA 损伤修复和异染色质形成方面的研究

进展、作用机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在此主要根据我所感兴趣的酵母为模式生物进行的几项研究。首先是,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是维持正常的细胞复制、增殖和分化的关键。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造成的DNA 损伤及其修复失败, 是各种遗传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表观遗传调控(包括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

非编码RNA)在DNA 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也是维持基因组稳定

性的基础。酵母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 是最早开展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物种之一, 特别是在DNA 损伤修复和异染色质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为揭示遗传稳定性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上前期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研究表观遗传学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组蛋白修饰领域; 近期利用

裂殖酵母作为模式生物研究RNAi 指导的组蛋白修饰也有了一定的进展。

基因组遗传稳定性的基因调控网络。因此, 许多问题相继被提了出来, 比如: “基因组

如何统筹细胞发育分化中基因表达上的变化”, “DNA 损伤后是由何种途径完成修复的”、“除了基因组DNA 之外还有哪些生物学信号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来维持全细胞染色质结构

的稳定”表观遗传变异是指在基因的DNA 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基因功能或表达发

生了可遗传的变化[3]。表观遗传调控在基因表达调控、DNA 损伤修复和异染色质形成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基础; 通过表观遗传学来解释基因组的不稳定

现象, 寻找癌症、肿瘤的新标记检测物和治疗手段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 表观遗传机制主要涉及3个方面: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

RNA(Non-codingRNA)调控。DNA 甲基化作为目前研究得最为深入的表观遗传机制, 是基因组DNA 的主要表观遗传修饰形式之一, 在胚胎形成、肿瘤发生、X 染色体失活和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多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超甲基化会导致基因表达沉默, 比如肿瘤抑制基因、组织重构基因、DNA 损伤修复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和抗凋亡基因等。因此, DNA 甲

基化与去甲基化的动态平衡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上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 使超甲基化的

肿瘤基因去甲基化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手段。第二种表观遗传机制是组蛋白修饰。组蛋白可以通过乙酰化(Acetylation)、甲基化(Methylation)、磷酸化 (Phosphorylation)、泛素化(Ubiquitination)修饰及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组蛋白密码(Histone code)来影响生

物学行为[4]。目前发现的组蛋白修饰主要位点已有60 多个,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在肿

瘤等疾病发生过程中, 组蛋白修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 提示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与人

类疾病相关。第三种在表观遗传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功能性非编码RNA。非编码RNA(包括miRNA、siRNA 等)在基因簇以至于整个染色体水平发挥顺式调节作用, 介导mRNA 降解, 诱导染色

质结构的改变, 决定细胞的分化命运, 还对外源的核酸有降解作用以保护本身的基因[5]。

通过对四膜虫、果蝇、酵母和小鼠等模式生物的研究, 已经揭示了许多基本的表观遗传现象和机制。比如: 在四膜虫中最先发现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发现了组蛋白甲基化在RNAi 介导的IES 删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使得H3K27 甲基化作用模型得以建立; 在果蝇中已经成功建立了异染色质形成与组蛋白修饰、细胞周期调控和RNAi 之间的调控模型; 在裂殖酵母中最先发现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使用酿酒酵母为模型对端粒和端粒酶的表观遗传研究

表明酵母端粒RNA 能够参与调控端粒的结构和由端粒酶介导的端粒延长的过程, 为哺乳动

物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使用小鼠为模式生物建立了表观遗传修饰与癌症发生发展之间的诸

多调控模型。

国际上前期在酵母组蛋白修饰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的组蛋白密码的发现, 以及编码

这种密码的酶(即组蛋白密码的writer)的研究, 而对于多种密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识别

各种密码的复合体(即reader)却鲜有报道。例如在组蛋白修饰对于DNA 损伤修复的研究中,

H4 乙酰化修饰后是由什么样的蛋白识别并将信号往下游传递的, 仍然是一个未知的过程。因此, 今后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研究组蛋白密码将从组蛋白密码的“writer”的研究逐步转向组蛋白密码新的“reader”的研究。值得关注的是, 对于非编码RNA 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拓宽人类对各种生命现象的认识。诸多研究已经证明非编码RNA 在异染色质形成、基因表达调控和DNA 损伤修复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最新的研究表明, RNA 在酵母中可以作为DNA 损伤修复的模板[59]。作者同时指出RNA 分子能够直接传递基因组信息到染色体DNA 上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这一在酵母中发现的DNA损伤修复的新机制揭开了RNA研究的新领域。另外, 研究发现温度对RNAi 有一定的影响, RNAi受到高温的抑制[60]。在高温和低温的情况下, RNAi 引起的沉默现象也不同。这一现象可能也可以解释动植物中一些与温度相关的遗传现象,比如植物生长过程中春化现象等等。然而, 这方面的研究毕竟还刚起步, 许多细节无法正确合理地阐述, 有待于更加深入的探索。因此, 在未来, 表观遗传研究可能逐渐从组蛋白修饰领域转向非编码RNA领域。

同时酵母还有作为研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模式生物的研究价值,胞凋亡是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自杀过程,凋亡机制从酵母到动物细胞高度保守.酵母细胞的凋亡过程虽发现较晚,但研究进展迅速.多个证据表明,酵母确实能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凋亡机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酵母已成功用于发现新的细胞凋亡因子.近来,酵母还用作亨丁顿舞蹈症、帕金森氏病等凋亡相关疾病的细胞模型,为治愈这些疾病提供思路和指导.综述了酵母作为凋亡研究模式生物的可行性和独特的优势,其应用前景、存在的瓶颈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利用酵母为模式生物研究细胞凋亡和疾病发生,将大大加快发现新凋亡因子的过程,同时酵母作为凋亡相关疾病模式生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细胞为维持内环境稳定而主动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过程与周期调控、衰老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人类细胞凋亡紊乱可导致癌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AIDS)、早衰、自体免疫(autoimmune)、神经退行性病变(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甚至肌肉萎缩等疾病f1L因此细胞凋亡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长时间以来,细胞凋亡研究一直以动物细胞作为模式,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由于动物细胞代谢通路复杂且具有种属和时空特异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而酵母作为低等真核细胞,能很好地简化研究过程.酵母(yeast)是单细胞子囊菌和担子菌的总称,包含多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远的真菌.根据繁殖方式不同可分为芽殖酵母(如酿酒Saccharomycescerevisiae)和裂殖酵母(如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自从酵母细胞凋亡现象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学术热点问题.目前对于酵母细胞凋亡的诱因、核心分子、传导通路等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酵母作为凋亡模式生物的条件已初步成熟.此外,由于细胞凋亡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者成功建立了疾病的酵母模型,并取得初步进展。

酵母模式的独特优势酵母是被认识最深入的真核生物,也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模式物种.其中最早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酿酒酵母基因组小,适于基因组水平进行分子操作.目前已经可以获得单基因敲除突变体库.而栗酒裂殖酵母也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是细胞周期研究常用的模式物种.在蛋白质水平上,酵母双杂交(2.hybrid),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SL),TAP标签(TAP.tag)等技术均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30'1.此外,酵母同源重组率高,能将外源基因准确插入基因组的指定位置,也为分子生物学操作带来了便利.在遗传学性质上,野生型酿酒酵母是同宗配合双倍体(homothallic diploid),而绝大部分实验室菌株均能形成稳定的单倍体或异宗配合双倍体(heterothallic diploid),这对研究非常有利.因为隐性表型在单倍体中很容易被检测出来,而异源双倍体能够隐藏致死突变[31.此外,酿酒酵母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能够在完全没有线粒体DNA的情况下存活(菌株曲,而绝大多数高等生物都是需氧生物,其细胞不能在线粒体完全丧失功能的情况下生存.由

于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到了非常核心的作用,因此酵母po菌株对细胞凋亡研究非常有利.此外,不同的酵母物种差别很大,如酿酒酵母和粟酒裂殖酵母虽同属于子囊菌,但在进化上距离较远.至少10亿年前已在进化中分离,而随后不久真菌就与动物发生了分薄朔.不同酵母之间的区别使酵母作为模式生物更有代表性.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优势,酵母,尤其是酿酒酵母和裂殖酵母能够成为研究细胞凋亡的模式生物。

酵母细胞凋亡现象发现至今仅有10年时间,而最近科学界才开始接受并使用酵母作为模式生物.目前酵母模型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在酵母细胞中尚未发现死亡受体和配体(death receptors/ligands)通路,而该通路是动物细胞凋亡三大核心信号通路之一唧.此外,仍有部分动物细胞凋亡关键因子没有在酵母基因组中找到同源物,如Bcl.2,

p53等.对于上述缺失有两种解释.其一,酵母细胞中存在这些因子,只是由于检索方法或实验技术的限制目前暂时没有找到.这种情况已有先例,如metacaspase的发现.最初人们认为caspase是动物细胞凋亡特有的执行因子,植物和真菌中没有caspase的同源物.2000

年Uren等1531使用高级模式的序列同源检索法PSI.BLAST找到了caspase在真菌中的垂直同源物metacaspases/Ycalp,成为酵母细胞凋亡领域的革命性突破.当然也有可能这些凋亡分子机器和信号通路出现在酵母和动物进化分离之后.毕竟酵母是比较低等的单细胞真核生物,缺少细胞间的相互联络以及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果真如此,我们还需要研究某种进化上介于动物和酵母之间的物种作为补充,比如丝状真菌或某些低等植物.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是以菌丝形态生长的真核微生物总称,丝状真菌与酵母同属于真菌,进化上比较接近.但前者属于多细胞真核生物,有了简单的细胞分化,比后者高等.目前丝状真菌细胞凋亡研究也有了很多成果,作者也在丝状真菌细胞凋亡领域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包括诱导瑞氏木霉细胞凋亡并检测凋亡特征,研究凋亡关键因子及信号通路。

酵母作为细胞凋亡模式生物还有很大空间.酵母可用于解释不同凋亡途径间的复杂层次以及凋亡执行过程中尚未揭示的下游事件,如染色质修饰、凝缩与细胞死亡三者之间的关系等.酵母也可用于揭示细胞周期与凋亡之间的平衡与联系.此外,动物细胞凋亡相关的死亡形式自嗜(autophage)对于抑制细胞癌变非常重要.因此随着酵母中发现自嗜基因,酵母对于研究自嗜与凋亡通路之间的关系也当有所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细胞凋亡的酵母模型将在未来lO年内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酵母作为一种我们常用的模式生物应用前景是光明的,其在研究细胞的遗传,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克服了我们对于真核细胞研究的障碍,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模式样板,使我们实验室研究中“好帮手”,经过写论文,找资料我也从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酵母的很多特点,真是受益匪浅,也让我对酵母这个看似渺小实则浩瀚的生物充满了好奇,真实生活中我们了解酵母只是很浅显的停留的它本身的一些特性,但是从未想过它在对我们研究生物生命现象中充当很重要的角色,生物学的发展离不开模式生物,而模式生物之中,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就是两种酵母——芽殖酵母和裂殖酵母。现在,人们已经得到了两种酵母的全基因组敲除库,每一个酵母的非必需基因都已经被敲除,从而大大方便了新基因的研究。而对于必需基因,大规模的敏感株筛选也已经展开,相信不久也可以得到全部的突变株。因为酵母的很多基因是跟人类的疾病息息相关的,尤其是癌症(虽然酵母不会得癌症,它只会一死了之),所以必将大大推动人类的疾病和其它科学研究。所以当你再吃面包的时候,你应该感谢一下那些为了产生这个面包而费尽精力的酵母们。希望在未来在此研究领域有更多美好的进展,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了。

上海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

上海高中生物教材第一 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生物第一册书 细胞水平: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细胞学说: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 进化论: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描述法与比较法(生命科学发展早期),实验法后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手段。 分子水平: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 后基因组学:解读并深入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脑科学:“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是各国科学家提出的三大目标,“了解大脑、认识自身”是21世纪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结论、新的疑问。 结合水:小部分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结合,称为结合水。 自由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绝大多数)。 水的基本作用:1·溶剂 2·运输营养物质、代谢 3·参与生物体内化学反应 4·体温调节 5·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的重要组分 2·调节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4·维持血液酸碱度

糖类:人们将符合化学通式(CH2O)n的物质称为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谁接的最简单的糖,eg:G、果糖核糖。 双糖: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的糖类,eg: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多糖:由许多G分子经脱水缩合连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复杂的糖类,eg:淀粉、纤维素、肝糖原、肌糖原。 淀粉:植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糖原:存在于动物体内,不溶于水,是动物体内糖类物质的储存形式。纤维素: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的结构糖 脂质:俗称脂类物质,其共同特性是不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脂肪酸主要是由碳和氧组成的长链。如果长链中碳和碳之间是以单键(C—C)相连,我们称其为饱和脂肪酸;若碳原子之间存在双建(C=C)连接,则称为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结构大分子。 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也是机体合成某些激素(eg:雄激素、雌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D等物质的原料。 动脉粥样性硬化:多余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沉积在动脉的内壁上,使其管腔狭窄,血流减慢,血流量减少,造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供血不足。

论文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化学分析论文 08应化2 江小乔温雪燕袁伟豪张若琦 2011-5-3

一、摘要: 生物芯片技术,被喻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支撑技术,是便携式生化分析仪器的技术核心,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由于用该技术可以将极其大量的探针同时固定于支持物上,所以一次可以对大量的生物分子进行检测分析,从而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ting 和Northern Blotting 等)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的分子数量少、低通量(low through-put)等不足。 二、关键词 生物芯片;检测;基因 三、正文 (一)、生物芯片的简介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检测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使该技术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价值,如基因表达谱测定、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杂交测序(Sequencing by hybridization, SBH)等,为"后基因组计划"时期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现代医学科学及医学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将会使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广泛的变革。该技术被评为199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1)它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三大领域。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DNAChip)。它是在基因探针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所谓基因探针只是一段人工合成的碱基序列,在探针上连接一些可检测的物质,根据碱基互补的原理,利用基因探针到基因混合物中识别特定基因。它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及分布来进行分析。 蛋白质芯片与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它利用的不是碱基配对而是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即免疫反应来检测。蛋白质芯片构建的简化模型为:选择一种固相载体能够牢固地结合蛋白质分子(抗原或抗体),这样形成蛋白质的微阵列,即蛋白质芯片。 芯片实验室为高度集成化的集样品制备、基因扩增、核酸标记及检测为一体

生物芯片的市场分析

生物芯片的市场分析 全球市场总额很小 企业收入增长缓慢 全球的市场有多大?国内的市场又有多大?前景如何?现在国内没有公开的文章回答这些问题。国内的市场小,人们对生物芯片的技术和应用还没有普遍的认识。介绍生物芯片技术的论文、报告和新闻唾手可得,前几年投资炒作的文章也能找到几篇大作,但关于生物芯片的市场,现在国内还看不到一篇专题文章,也没有一家芯片公司或咨询公司做过有意义的市场调查;曾有公司在网上做过消费者调查,响应者却寥寥无几。我从网上找到了3家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的公开数据,翻译过来,列举如下:2003年7月24日,国际知名的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发布了定价998美元的159页的报告《美国生物芯片和设备的市场和业务》,这份报告认为,2002年的全球生物芯片市场规模是11亿美元,将以19.5%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2007年将达到27亿美元。2003年底,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指出,全球芯片市场约有8亿美元的规模。2004年3月30日,英国伦敦的大型国际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公司出版了价值4,950美元的关于全球芯片市场的分析报告:《世界DNA芯片市场的战略分析》。报告认为,全球DNA生物芯片市场每年平均增长6.7%,2003年的市场总值是5.96亿美元,2010年将达到9.37亿美元。 比较这3家公司估计的2003年生物芯片市场的市场规模:Frost & Sullivan公司仅考虑了生物芯片市场中的DNA芯片市场,为6亿美元;雷曼兄弟估计为8亿美,Research and Markets公司估计为13亿美元,我们发现,这3家单位估计的全球生物芯片市场总额的数据相差不远,在8-13亿美元,他们估计的数据体现了这个产业的客观市场规模应该在这个范围内。台湾生物芯片协会估计的市场是2003年为2.2亿美元,其中医疗芯片销售额6,500万美元,研究芯片销售额1.55亿美元,数额偏低,估计没有包括生物芯片仪器市场。 全球生物芯片霸主是以医药个体化为目标的Affymetrix公司,今年继续在全球市场上领先,很多专家估计其市场份额占全球1/3至1/2。如果我们清楚了Affymetrix公司的市场情况,也就知道了全球一半的市场。根据Affymetrix公司《2003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我们能看到这个霸主的一些市场业绩。假设市场份额正如专家们所估计的那样,Affymetrix公司占了全球1/2至1/3的市场,按Affymetrix公司的营业额估算,2003年全球市场也就6-9亿美元左右。如果最近5年的市场增长速度保持下去,今后5年的全球市场增长2倍,至2008年,全球市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关“素”的归纳 (1)

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关“素”的归纳 激素、色素、维生素、抗生素、纤维素、毒素、干扰素、矿质元素等有关的素,学生容易混淆,容易遗忘。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对这些有关的“素”进行归类,通过对比明确异同点,有利于学生落实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一.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 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是由专门的器官(即内分泌腺)分泌,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分布在全身各处。但是,不同的激素有特定的作用器官和组织细胞,这些组织细胞被称为激素的靶细胞。例如,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壁细胞。因此,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这与靶细胞上的受体有直接关系。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是调节作用非常显著,所以,激素也是一类具有高效性的化学物质。动物激素是通过血液循环(体液的传送)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下面把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出现过的激素进行列表比较,对几种“重点激素”的生理作用,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具体归纳,有利于学生记忆,并更好地运用到具体解题过程中。对于激素分泌失常引起的失调症状,应该根据该激素的主要作用去推理。所以,记住每种激素的生理作用是解决“激素相关习题”的基础。 表1 人和高等动物的激素 激素名称化学 本质 分泌 器官 主要生理作用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蛋白质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蛋白质下丘脑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蛋白质下丘脑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简记为“保水作用” 促甲状腺激 素 蛋白质垂体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蛋白质垂体促进性腺的生长和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基因appl1小鼠模型的制备

尊敬的《上海医学》编辑老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及评审专家对我们文章的审修,目前已按照修改意见进行了修改,以下是对修改意见的具体答复,希望回答专家的问题,谢谢。 1.“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APPL1基因”和“β细胞APPL1特异性敲除APPL1基因”这两种表达方法应该统一; 在文章中已做修改。 2.从图3可以看出,β细胞APPL1敲除小鼠脂肪组织APPL1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原因何在? 正如文章所提及,我们收集APPL1flox/flox和β-APPL1KO两组小鼠多例样本,western结果并未发现APPL1蛋白水平表达的脂肪组织中有统计学差异,为了消除之前结果容易给人的误解,我们另外选择两组实验数据来作为结果图。 3.该研究目的是建立β细胞APPL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因此在表型分析方面应多关注β细胞功能,至少要提供血胰岛素水平方面的数据,而不是仅仅提供血糖数据。 这个意见提得很好,事实上我们研究组已经研究了APPL1flox/flox和β-APPL1KO小鼠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差异,这部分内容我在文章的方法和结果中也已作了修改和补充。 4.如可以请引用《上海医学》杂志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参考文献各一条 在文章中我已做补充。 此致 敬礼 李晓雯 2015.1.30

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基因APPL1小鼠模型的制备 李晓雯1 李羚1林紫薇1 孙赟1 陈辰2王琛1* 贾伟平1 【摘要】目的制备转接蛋白APPL1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方法采用基因剔除打靶技术,囊胚显微注射法制备嵌合小鼠,利用Cre-loxp系统繁育APPL1胰岛特异性敲除小鼠。Western blot检测APP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制备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基因APPL1小鼠模型,与APPL1flox/flox小鼠相比,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基因APPL1并不影响小鼠体重,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从蛋白水平印证敲除小鼠胰岛中的APPL1蛋白无表达。结论胰岛细胞特异性敲除基因APPL1小鼠模型制备成功,为探讨APPL1在胰岛中的功能提供研究工具。 【关键词】APPL1;胰岛;条件性敲除 Establishment of APPL1 conditional knock out model in mice islet LI Xiaowen1, LI Ling1, LIN Zeiwei1, SUN Yun1, CHEN Chen2 , WANG Chen1*, JIA Weiping1. 1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Diabetes Institute,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Shanghai 200233, China 2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Model Organisms, Shanghai 20121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Chen, wang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781122080.html,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 of APPL1 knock out mouse model in islet. Methods Mouse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were targeted knockout of APPL1 by the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vector, and screened .The APPL1-knockout embryonic stem cells were microinjected into blastula of C57BL/6J mice.F1 hybrid mice were bred to obtain mouse aggregation chimeras. The conditional KO mice were generated by cross-breeding APPL1 floxed mice with mice expressing Cre in islets. Western blot was conducted to measure protein expression. Results Mice with conditional APPL1 knockout (KO) in islets were generated. Compared with APPL1flox/flox mice, APPL1 conditional knockout in islets does not affect the mice weight,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fasting insulin levels, no APPL1 protein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APPL1 KO mice islets with western blot. Conclusions The conditional APPL1-knockout mouse model i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t lays a foundation for study APPL1 function in mouse islets. 【Key words】APPL1; islet; conditional knockout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必修一部分

你来补充:例如1.不同种类细胞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差别吗?如果有请举例说明?2.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某种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部分酶的化学本质为核酸 1、鉴定蛋白质的方法; 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 3、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4、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转录和翻译); 5、分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功能蛋白 催化剂----酶 运输-----载体 识别-----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抗体) 调节-----部分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结构蛋白 1.膜的功能主要与哪种组成成分有关?有什么关系?膜上成分会改变吗? 分泌蛋白中所涉及到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每 种细胞器的具体作用?膜面积具体如何变化?

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进入细胞或者氧气由肺泡进入细胞穿过多少层膜?毛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无膜(核 糖体、中心体的功能)单层膜(内质 网、高尔基 体、液泡、溶 酶体的功能) 双层膜(线 粒体、叶绿 体的功能) 信息 交流 的例 子? 磷脂制成小 球包裹药物 和血液透析 膜分别利用 膜的什么特 性? 哪些细胞 器(结构) 可产生 ATP? 哪些细胞 器(结构) 可发生碱 基的互补 配对? 两种细胞器组成成分 伞藻实验过程? 3种模型的概念及例子?真核生物中哪些细胞无细胞核? 提高氧气浓度对哺乳动 物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有 无影响? 穿过半透膜进出某结构的水处于动态 平衡时,膜两侧浓度一定相等吗?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是指? 2.细胞液的组成成分?

专题四: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实验试剂种类及浓度? 细胞壁的特性? 这些例子体现了膜的什么特性? 水稻培养液中钙和镁离子浓度为什么增加? 1. 说出三种跨膜运输的概念、例子、特点? 2.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有物质浓度、温度、O2浓度等,这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运输速率?可以以坐标图形式画出。 3. 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大小?这两种离子什么时候运输方式为主动?什么时候为协助扩散? 4. 囊性纤维病患病与离子运输有关系吗? 酶与激素在来源、化学本质、作用及作用 机理、作用后的活性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酶活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 是多少? 酶特性探究性实验? 为什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酶? ATP 的结构简式和结构?其中A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ATP 中的糖是什么糖? 所有细胞都可进行吗? 吸能 与方能反应 ? 外界因素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曲线?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重点关注 1. 外界因素对呼吸速率影响的相关曲线? 2. 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 § 2.1 生物芯片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我们所指的芯片是以硅晶体为材料制造的用来存储信息、进行科学计算等用途的半导体器件,如各种计算机芯片。硅芯片是通过电路高低电平来表示逻辑1或逻辑0,不同的0,1组合可以代表自然界的一切信息,从而方便存储。生物电子芯片与硅芯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代表信息的存在或没有信息。这一发现引起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们立即投身到生物电子元件这一研究领域[1]。 8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生物芯片”这一概念,形象地把微电子集成电路技术与生物活性分子功能结合,提出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能够获取存储信息并进行处理和传输的微生物构件(微功能单元),以达到仿生信息处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分子电子学”。 90年代以来,在美国硅谷又兴起了研究和开发“生物芯片”的热潮[1][2]。这一“生物芯片”的概念是指运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光刻技术以及生物分子的自组装技术,在一微小芯片上组装成千上万个不同生物分子(DNA,蛋白质,多肽,细胞等)微阵列,实现生物分子信息的快速、并行、大规模检测[1][3]。 芯片分析的实质是在面积不大的基片表面上有序地点阵排列了一系列固定于一定位置的可寻址的识别分子。结合或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反应结果用同位素、化学荧光法、化学发光法或酶标法显示,然后用精密的扫描仪或CCD摄像技术记录。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综合成可读的IC总信息[3][4][5]。 芯片分析实际上也是传感器分析的组合。芯片点阵中的每一个单元微点都是一个传感器的探头[6]。所以传感器技术的精髓往往都被应用于芯片的发展。阵列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减少工作量,增加可比性。所以芯片技术也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生物芯片的概念来自计算机芯片,但是到90年代初以后,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推动下,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材

初高中衔接教材 . 生物 第一章细胞 学习目标: 1.细胞的形态、细胞的结构、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学习过程: 一.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二.细胞的结构 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和植物的差异很大,那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到底一样吗?仔细观察下图,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 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总结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知识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cellmembrane)、细胞质(cytoplasm)、细胞核(nucleus),细胞质里有线粒体等。(细胞质中的这些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细胞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细胞壁(cell wall),细胞质里面有大的液泡和叶绿体等。液泡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很多种物质。 【小辞典】 细胞壁是一层透明的薄壁,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果胶和纤维素,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极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细胞核以外的粘稠物质。 细胞核近似球形。 线粒体呈圆柱形。(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 叶绿体呈椭球形(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实际用】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人类食物中的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有清理肠道的作用。 细胞液中的单宁有涩味,柿和石榴的果实中单宁,单宁在制革业中有重要作用,能使动物的皮革变成柔软的皮革。 细胞液中的植物碱各类很多,有些植物碱在医药上十分重要。如玛啡、麻黄碱等植物碱是很多药物的有效成分。 甘蔗、甜菜的细胞液里含糖量很高,因此,人们用甘蔗、甜菜来榨糖。 【想一想】 你认为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吗?想个办法证实你的想法。 三.细胞各部分的功能

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单位会员名录

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单位会员名录 1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复旦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5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6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徐星星; 刘舒畅; 王琴荣 8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9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10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11 浙江理工大学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12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3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14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国屏组) 15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洪霞组) 16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7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19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20 上海化工研究院 21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22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23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 24 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25 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 26 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7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28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 29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0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 31 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信息咨询与研究中心

32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33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夏懿范小建景晟吴大治沈维祥 34 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艾智武盛凤仙 35 上海森松制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36 伯乐生命医学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37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中国)生命科学部 38 阿法拉伐(上海)技术有限公司李国卫 39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 40 美国生命技术公司 41 瑞士比欧生物工程公司上海代表处 42 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王国华寇庚; 王皓 43 上海张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郭亚军; 侯盛; 谈珉 44 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孔晓清; 张忆疆 45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46 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闻环; 王子厚; 周亚耀; 林崇懒 47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48 上海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49 罗氏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50 上海立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1 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 52 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 53 Illumina China 特邀单位 1 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2 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3 凯杰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4 葛兰素史克(上海)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5 上海普洛康裕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庆玮; 杜鹏; 钱悦; 张倩; 6 上海泛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王达; 孙长胜; 张德君 7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有限公司 8 上海泓宝绿色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9 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 10 爱普拜斯应用生物系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题目 生物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Biological Chip Technology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姓名学号 院系专业生命科学院生物工程指导教师职称 中国·武汉 二○一二年三月

目录 摘要................................................................................................................................I 关键词 ..............................................................................................................................I Abstract ............................................................................................................................II Key words ........................................................................................................................II 1 生物芯片技术的概念及类型 (1) 1.1生物芯片技术的概念 (1) 1.2生物芯片技术的分类 (1) 2生物新品技术的发展状况 (2) 2.1生物芯片技术国外状况 (2) 2.2生物芯片技术国内状况 (3) 3生物芯片技术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3) 3.1生物芯片技术存在的问题 (3) 3.2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方向 (4) 4结语 (4)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高中生物必修一课本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问题探讨 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眩颊咭蚝粑δ芩ソ叨劳觥4送猓琒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 基础题 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 (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四、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高中生物丨“光合作用”示意图

高中生物丨“光合作用”示意图,轻松掌握知识点! 光合作用过程 1.形象的用“四个车轮”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在教材插图的基础上修改可得下图,很像四个协调滚动的车轮。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车轮”是同时转动,若有一个停止,则四个车轮同时受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到这一现象。用形象事物来比喻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以及两个阶段的相互联系,中间的两个“车轮”分别是ATP和NADPH的形成,如果暗反应停止,这两种物质的形成也会受影响,最终停止。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效果,同时培养学生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世界观。 2.分析“四个车轮”中的物质变化 ?“车轮一”中:少数的叶绿素a在光的激发下失去电子,变成强氧化剂,从而夺取水中的电子,使水分子氧化成氧分子和氢离子,叶绿素a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原状,这样往复循环,形成电子流,将光能转化成电能。 ?“车轮二”中:ATP在光反应中合成,在暗反应中水解并释放出能量,供能给暗反应阶段中合成有机物。 ?“车轮三”中:NADP+在光反应中得到叶绿素a提供的电子(e)和“车轮一”中水分解产生的H+,就形成了NADPH。NADPH是很强的还原剂,在暗反应中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自身氧化成NADP+。 ?“车轮四”中:CO2被固定后形成三碳化合物(C3),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并最终形成糖类等有机物。

从图中分析可知如果光合作用形成1molC6H12O6,,则“车轮四”中物质的量变化,只需在原来的基础上乘以系数6即可。3.“四个车轮”中的能量转化 “车轮一”中:光能转化为电能。 “车轮二、三”中: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 “车轮四”中: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4.书写“四个车轮”中的化学反应式 “车轮一”中: “车轮二”中: “车轮三”中: “车轮四”中: 5.“四个车轮”中的条件及联系 “车轮一”中:必须提供光能,H2O作为原料,与光能转化相关的色素的形成需要某些矿质元素,如Mg。 “车轮二、三”中:酶是必要的条件,如:N、P是ATP、NADPH、NADP+的构成元素。 “车轮四”中: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需要多种酶的催化完成反应,同时需要“车轮二、三”中提供ATP、NADPH。

国内外知名生物芯片技术公司及其研发重点(精)

国内外知名生物芯片技术公司及其研发重点

Affymetrix昂飞公司

Affymetrix昂飞公司 ?美国的Affymetrix公司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基因芯片开发制造商。目前Affymetrix公司已开发全套的生物芯片技术相关产品,包括研究应用系列芯片及相关试剂和试剂盒、工具数据库及芯片分析软件工具、芯片制备系列平台仪器及其零配件、扫描检测仪器、杂交反应设备、生物芯片相关技术手册及指南等。Affymetrix公司是目前全球基因芯片行业的领头羊,以其拥有专利的寡聚核苷酸原位光刻合成技术,年产各类寡聚核苷酸基因芯片达到几十万张,占据了表达谱基因芯片科研市场的一半以上,经过了将近十年的研究和开发,已经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盛誉,同时也成为为数极少的已经盈利的生物芯片公司。 ?Affymetrix公司的基因芯片为寡核苷酸芯片(Oligo芯片),这种类型的芯片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重复性好,假阳性率非常低,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基因芯片。

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仪器公 司

?珀金埃尔默是全球生化领域第三大供应商,在药物高通量筛选、全自动液体处理和样品制备以及遗传疾病筛查方面是世界第一大供应商。自 1999年以来,珀金埃尔默在生命科学业务上投资了10多亿美元,迅速成为蛋白组学、基因组学、药品开发和遗传疾病筛查领域的技术领先者。 ?珀金埃尔默提供完整的生物芯片解决方案,涵盖从芯片样品制备、点样、标记、杂交、扫描、数据分析到可视化数据库完整的研究流程。

?为了适应蛋白芯片日益深入的研究,珀金埃尔默提供了整套仪器和耗材,其中,非接触式芯片点样仪Piezorray是目前最先进的芯片点样系统,精度可达pL级,特别适合于制备样品粘度较高、需要精确定量的蛋白芯片。 ?国内很多代表性的芯片生产厂家和研究单位都采用了珀金埃尔默芯片产品线的产品和软件。上海的联合基因科技集团曾于2000年一次性购买了50台PerkinElmer芯片扫描仪。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采用的芯片点样仪和扫描仪均为PerkinElmer,他们制备的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在两张玻片上所点的基因达到60000 多条,单张芯片上的基因超过30000条,无论是点样密度还是点样效果都非常好。

2018年度春季江苏地区化工,生物,制药及有关行业人才大型

2018年春季江苏省化工、生物、制药及相关行业人才大型专场招聘会 部分参会单位名单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江苏省机冶石化工会、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江苏省化工职业技 能鉴定站南京智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时间:2018-3-17 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新庄) (名单截至3月12日,持续更新中) 1.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 2.南通天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3.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4.星达(泰州)膜科技有限公司 5.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6.南通市常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7.长兴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8.爱森(如东)化工有限公司 9.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0.维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1.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江苏蓝必盛化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13.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 14.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5.南京隽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6.共聚生化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17.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8.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常州中南化工有限公司 20.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苏州翔实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22.正大天晴润众制药 23.无锡药明康德药业有限公司 24.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 25.江苏理文化工有限公司 26.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7.博奥信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28.江苏科本药业有限公司 29.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30.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分公 司 31.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32.扬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3.苏州康乃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生物芯片现状及展望

生物芯片的现状和展望 (2001-01-02) >>>欢迎进入网易实时个性化股票系统 想的崭新世纪。在这个充满期冀的世纪,人类以往的许许多多遐想 有希望美梦成真,而生物芯片正是实现这些美梦最有希望的技术之 一。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是一群名副其实的二十一世纪追梦人, 他们明天可能取得的成就无疑会造福于人类,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 活。目前的生物芯片技术既不象一些人说的无所不能,更不像另外 一些人说的仅仅是概念和骗人的把戏。以上两种人仅仅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就对生物芯片发 表盲人摸象的看法,十分不利于它的健康发展。其实只要稍稍抱有深入了解的想法,就不难 发现生物芯片正在飞速成长,正从粗糙的原型变为精致的产品,正从实验室走向社会,迟早 有一天会和现在的电脑CPU一样普遍,深入到千家万户。也不过就3、4年光景,我们已经 很难想象当初在实验室用三种温度的水浴锅做PCR的情景,当初谁又能料到PCR技术今天 的应用是如此普及和便利。 生物芯片(Biochip或Bioarray)概念虽然来源于计算机芯片,但其实和CPU有着天壤之别, 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它们都具有集成化微型化特征。生物芯片是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 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DNA、RNA、多肽、蛋白质以及 其它生物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生物芯片诞生至今不过十年光景,但无论是具体形式还是 应用领域都有很大发展。目前生物芯片总的发展趋势是微型化、集成化和多样化,在技术的 更新换代速度上会越来越快,一些已有的产品或技术很有可能被后来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新 产品部分替代甚至完全替代,与此同时,新技术和新产品也带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大的 市场空间。 狭义的生物芯片概念已经众所周知,主要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将生物分子(寡核苷酸、cDNA、genomic DNA、多肽、抗体、抗原等)固着于硅片、玻璃片(珠)、塑料片(珠)、 凝胶、尼龙膜等固相介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其实这一类芯片可以界定为Microarray类 型的芯片(BioArray)。生物芯片在此类芯片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微流体芯片(Mirofluidics Chip, 亦称微电子芯片Microelectronic Chi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缩微实验室芯片(Lab-on-Chip)。 目前我们国内也有人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但离微流体芯片的真正实用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 要走,估计至少要再过五年,才会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出来。虽然微流体芯片对我们来说还比 较远,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芯片可能最接近生物芯片概念的核心理念,一旦成熟,市场空间 不可限量。而且目前已经有几家公司在推出这类芯片的原始模型,比如日本公司Nanogen,今 年就在中国市场推出可以进行简单杂交反应的微流体芯片产品NanoChipTM Cartridge,只有 扑克牌大小。另外一家从惠普公司脱离出来的小公司则推出了和电脑CPU非常相似的微流体 芯片产品,可以进行蛋白或核酸的电泳分离。这些原始产品功能相对简单,但已经让我们看 到了未来成熟产品的身影。目前美国的圣地亚哥(San Diega)是生物芯片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 之一。几家在技术上取得领先的公司都在那里设有研发中心,如Illumina, Inc.和Nanogen AVIVA Biosciences corp.等公司。根据Nanogen公司自己的介绍,该公司开发的100-test site 的微流体芯片已在Mayo Clinic和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re用于遗传病

2010CB945500-组织干细胞识别、谱系重编程和示踪研究

---------------------------------------------------------------最新资料推荐------------------------------------------------------ 2010CB945500-组织干细胞识别、谱系重编程和 示踪研究 项目名称: 首席科学家: 起止年限: 依托部门: 一、研究内容围绕本申请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 如何识别不同组织干细胞分化启动关键因子,实现细胞分化命运的操控和谱系重编程; 2) 如何示踪干细胞在不同组织器官移植后的去向和功能,追踪干细胞在体内的命运转化,整个项目将围绕识别和示踪这两个核心问题,从分子、细胞和整体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整合性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用模式生物小鼠和小鼠基因修饰技术,对分裂细胞、各种信号通路、细胞表面分子进行遗传标记,并建立细胞谱系标记技术,跟踪组织干细胞分化过程,阐明组织干细胞的分化网络。 分离特定阶段标记细胞进行基因和蛋白质的分析,筛选分化启动的关键因子、鉴定特定组织干细胞的分子指纹图谱、寻找组织干细胞发育分化特定阶段的谱系标志物。 2. 研究细胞外基质成分对肝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建立部分肝脏切除动物模型、肝细胞凋亡模型以及嵌合肝小鼠模型,分 1 / 19

析由肝脏干细胞介导的肝再生的机制;尝试探索通过表观遗传学调控直接进行肝脏细胞谱系重编程为胰腺细胞的方法。 3. 针对发育中各种组织干细胞的全基因组表达分析、 DNA 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等分析,揭示不同类型先驱细胞专一性表达的转录因子群体,鉴定到数个在决定分化和转变细胞谱系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调控基因,阐明其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4. 基于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四个问题: 1. 移植后的干细胞在哪里? 2. 移植的干细胞是否能在体内存活? 3. 移植的干细胞是否能和宿主整合发挥生理功能? 4. 局部注射和静脉系统给予等不同的移植途径对干细胞组织功能重建有什么影响?具体内容包括: 探索干细胞体外标记的新方法,研究不同移植途径对干细胞标记示踪的影响,核磁共振影像学结合波谱技术检测脑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活体示踪移植干细胞功能;伦理法规政策允许下,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进行功能恢复评价和安全性评价;开展推广用于其它组织干细胞的示踪研究,初步探索其它组织干细胞的示踪技术体系。 上述主要研究内容仅仅围绕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集中在组织干细胞发育分化的关键因子识别、细胞谱系示踪的特异性标志物、以及示踪技术的灵敏性、无创性和技术的扩展应用上。 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

实验动物隔离检疫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实验动物隔离检疫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ethical review system of Laboratory Animal 制定者Author 兽医办公室/兽医师Veterinary office 审查者Reviewer 肖春兰 动物质量办公室/技术员Technican of Animal Quality Lab 审查者Reviewer 王婧 办公室主任Office Director 机构负责人批准Facility Manager Approver 周正宇 中心最高领导者 Top Manager of the Center

修订记录(Revision History)

发放记录(Revision History)

1、目的(Purpose) 规范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隔离检疫标准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Scope) 此文件适合苏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有动物隔离检疫。 3、职责(Responsibility) 文件编写、批准人员对该文件编写和修改的有效性负责。 文件编写人员负责根据此文件,对担任实验动物隔离检疫的工作人进行培训和指导。 担任实验动物隔离检疫的工作人,负责执行本标准操作规程,并负责反馈相关信息。 4、操作规程(Procedures) 凡自主采购且来源为不是免检单位(见附表1)的SPF级实验动物,均需在进入我中心SPF动物房前,接受隔离检疫。 提交自购申请 凡自主采购实验动物的个人及单位,均需向我中心提交自购实验动物申请。登陆动物管理系统 科研计划人以科研计划用户身份登陆苏州大学实验动物管理系统。 提交动物订购申请 科研计划人点击动物订购项,添加动物订购申报。 注意事项 在申报表格中,科研计划人须按要求依次填写付费方式、经费本号、经费本负责人、导师姓名、申报课题、申请人账号(或学号)、申请人联系方式、实验参与人姓名、实验参与人上岗证号、实验参与人上岗证取得时间、实验参与人邮箱、实验开始时间、实验结束时间、计划动物领取时间、申请动物名、申请动物性别、申请动物数量、实验内容、特殊要求、项目意义及必要性、动物实验方法详述、是否已有笼位、笼位种类、笼位数量、饲养地点、饲养房间、是否已有门禁,并在是否进行伦理审批及是否申请隔离净化项中选择“是”。实验动物伦理审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