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工原理教案流体输送机械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教案流体输送机械
福州大学化工原理教案流体输送机械

2. 流体输送机械

2.1 概述

(1)管路特性曲线方程——描述管路中流量v q 与所需补加能量H 的关系式

列以单位重量流体为衡算基准的机械能衡算式(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式)

22

112212f 22p u p u z H z

H g

g g g ρρ+++=+++∑ (m )

22212121f ()()2p p u u H z z H g g g ρρ-=+-+++∑

2

2f p u H g g

ρ??=++∑ 2

v 2

422f q l u l H d g d g πλζλζ?????? ??? ??? ?????????

??∑=+=+ ? ?????????????????????

∑∑

22v v 24

8()l d q Kq d g λζπ??+??==??????∑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2

v H B Aq =+

B g

ρ?=

p

,242428()8()

8e 5

l l

(l +l )d d K d g d g g d

λ

ζλζλπππ++=

==∑∑∑

注意:

① 题指南p 177,式(11-9)2

KQ B h e +=等于上式

e v p h H q Q B z g

ρ?===?+

,, ② 3

v (/),()q m s H m

若指定解题时33

v (//min)q m h m 或,所求H 仍为(m )。K =?

③ 阀门关小,

e

l K ζ↑

↑↑∑∑(),,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在同样流量v

q 下所需补加能量H ↑。

(1)流体输送机械的压头和流量(风机的全风压和风量)

泵的流量33

v (//)q m h m s 或指泵的单位时间内送出的液体体积,也等于管路中的流量,这是输送任务

所规定必须达到的输送量。

泵的压头(又称扬程)e H (解题指南用H 表示,m )是指泵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能量。

泵e H 与v q 的关系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2)流体输送机械的分类 ① 动力式(叶轮式):包括离心式、轴流式;② 容积式(正位 移式):包括往复式,旋转式;③其他类型:如喷射式等。 2.2 离心泵

2.2.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离心泵的主要构件——叶轮和蜗壳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T H

假设:①叶片的数目无限多,叶片的厚度无限薄,从而可以认为液体完全沿着叶片的弯曲表面流动,无任何环流现象;②液体是理想流体,无摩擦阻力损失。在叶轮的进、出口截面到机械能衡算式,从而导出离心泵理论压头T H 为

222

T cos u c H g

α=

(2-15) (3)流量对理论压头的影响

2222

T V 2

ctg u u H q g gA β=- (2-18)

2222A r b π=

v 22r 22222sin q A c r b c πα==

(4)叶片形状对理论压头的影响

当泵转速n 、叶轮直径2D 、叶轮出口处叶片宽度2b 、流量v q 一定时,T H 随叶片形状2β而变。

① 径向叶片,2β=90,2ctg β=0,T H =2

2u g 与v q 无关。

② 后弯叶片, 2

222T 90,ctg 0,u H g ββ<><

③ 前弯叶片,2

222T 90,ctg 0,u H g

ββ><>

由此可见,前弯叶片产生的T H 最大,似乎前弯叶片最有利,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分析如下:

T H =位头(z ?)+静压头(p

g

ρ?)+动压头(22u g ?)

而290β>的前弯叶片流体出口的绝对速度2c 很大,此时增加的压头主要是动压头,静压头反而比后

弯叶片小。动压头虽然可以通过蜗壳部分地转化为静压头,但由于2c 大,液体在泵壳内产生的冲击剧烈得多,转换时的能量损失大为增加,效率低。故为获得较多的能量利用率,离心泵总是采用后弯叶片( o

o

230~25≈β)。

(5)液体密度ρ对理论压头的影响

从式(2-15)或(2-18)均可看出T H 与ρ无关,也就是说被输送液体ρ变,在其他条件不变时T H 不变。可以这样解释:

2c c T 2,,F p

F mr p H A g

ωρρρρ=∝=

∝=与无关. 气缚现象(前一节已解释) 2.2.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泵的有效功率e P 和效率η

液体从泵中实际得到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e P

e v e P q H g ρ=

电动机给予泵轴的功率称为轴功率a P 。泵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存在种种原因导致机械能损失,使得

e a P P <,e a P P 与之比称为泵的效率η

e

a

P P η=

轴功率 e

V e V e KW 102a P q H g q H P ρρ

ηηη

=

=

(W )=()

解题指南及大多数教材轴功率a P 用N 、有效功率e P 用e N 表示,解题指南P174或式(11-2)及下方一

段内容,考虑各种损失后实际压头e H 与实际流量v q 的关系见图1。e

v H q 关系影响因素众多,只能靠

实验测定。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由于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前述各种泵内损失难以估计,使得离心泵的实际特性曲线关系Q H - 、Q N -、Q -η只能靠实验测定,在泵出厂时列于产品样本中以供参考。

实验测出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有三条曲线,在图左上角应标明泵的型号(如4B20)及转速n ,说明该图特性曲线是指该型号泵在指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若泵的型号或转速不同,则特性曲线将不同。借助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可以较完整地了解一台离心泵的性能,供合理选用和指导操作。

由图可见:

① 一般离心泵扬程H 随流量Q 的增大而下降(Q 很小时可能例外)。当Q =0时,由图可知H 也只能达到一定数值,这是离心泵的一个重要特性;

② 轴功率N 随流量Q 增大而增加,当0=Q 时,N 最小。这要求离心泵在启动时,应关闭泵的出口阀门,以减小启动功率,保护电动机免因超载而受损;

③ Q -η曲线有极值点(最大值),在此点下操作效率最高,能量损失最小。与此点对应的流量称为额定流量。泵的铭牌上即标注额定值,泵在管路上操作时,应在此点附近操作,一般不应低于92%m ax η。

(3)液体密度ρ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理论v 2222sin q D b c πα=与ρ无关,实际v q 与ρ也无关,但m v q q ρρ=与有关理论222

T cos u c H g

α=与ρ无关,实际e H 也与ρ无关。 v e KW 102a q H P ρ

ρη

=

∝() P392泵性能表上列出轴功率指输送20C 清水时的a P ,所选泵用于输送ρ比水大的液体应先核算a

a P P ρρ

''=,若a P '≥表中的电机功率,应更换功率大的电机,否则电机会烧坏。 (4)液体粘度μ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f v e a H q H P μη↑↑↑↓↑∑,,,,(η↓的幅度超过v e q H ↑的幅度,a P ↑)

。泵厂家提供的特性曲线是用清水测定的,若实际输送液体μ比清水μ大得较多。特性曲线将有所变化,应校正后再用,其他书有介绍校正方法。

(5)转速n 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泵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测得,实际使用时会遇到n 改变的情况,若n 变化<20%,可认为液体离开叶轮时的速度三角形相似,2α不变,泵的效率不变(等效率),则

v 22q c u n ∝∝∝ ,2e 22H u c n ∝∝ ,3v e a P q H n ∝∝

v 2v 1q n q n '

'

= ,2e 2

e 1H n H n ??'

'= ? ??? ,3

21a a P n P n ??''= ? ???

上式称为离心泵的比例定律,n 变化<20%,η相等时成立。

(6)叶轮直径2D 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泵的特性曲线是针对某一型号的泵(2D 一定),一个过大的泵,若将其叶轮略加切削而使直径变小,

可以减低v q 和e H 而节省a P 。若2D 变化5%<,可认为2α不变,η不变,则

2

v 222222(,)2

D q c u D u r r ω∝∝∝==

2

e 222H u c D ∝∝ ,32~a v e P q H D ∝∝ 得 23

v e 222v 2e 22

,(),()a a q H P D D D q D H D P D ''''''===

上式称为离心泵的切割定律,2D 变化5%<,η相等时成立。

2.2.3离心泵的流量调节和组合操作

(1)离心泵的工作点

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2

v v f()H q B Kq ==+ 泵特性曲线方程 2

e v v ()H q C Dq φ==-

泵的工作点即为两条曲线的交点。 2.2.4离心泵的安装高度

(1)汽蚀现象

液面较低的液体,能被吸入泵的进口,是由于叶轮将液体从其中甩向外围,而在叶轮中心进口处形成负压(真空)。泵内压强最低处是叶轮中心进口处K K -面。在00-面与K K -面之间到机械能衡算式并以00-面为基准水平面,得

2

0K (0)2K g f K p p u H H g g g

ρρ-=+++∑ 若液面压强0p ,吸入管路流量及管路一定(即K u 、(0)f K H -∑一定)。安装高度,g K H p ↑↓,当K p ↓

至等于操作温度下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v p 时(即K v P p =),液体将发生沸腾部分汽化,所生成的大量蒸汽压泡在随液体从叶轮进口向叶轮外围流动时,又因压强升高,气泡立即凝聚,气泡的消失产生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大的速度冲向气泡原来所在的空间,在冲击点处产生很高的局部压强(高达几百个大气压),冲击频率高达每秒几万次之多。尤其当气泡的凝结发生在叶轮表面时众多的液体质点如细小的高频水锤撞击着叶片,另外气泡中可能带有氧气等对金属材料发生化学腐蚀作用。泵在这种状态下长期运转,将导致叶片过早损坏。这种现象称为泵的汽蚀现象。汽蚀现象发生时,泵体振动,发出噪音,泵的

v e ,,q H η↓↓↓

,严重时甚至吸不上液体。汽蚀现象是有害的,必须加以避免。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泵的

安装高度g H 不能太高,以保证叶轮中各处压强高于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v p 。我国的离心泵规格中采用下述两种指标来表示泵的吸上性能,下面简述其意义,并说明如何利用该指标来确定泵的g H 不致与发生汽蚀现象。

(2)最大安装高度g,max H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g H ????与实际要安装的高度g H

k v p p =时发生汽蚀现象,此时的安装高度最大

20v

K g,max

(01)(1K)g 2g f f p p u H H H g ρρ--??=--∑-+∑????

C ()NPSH =2K (1K)2g f u H -??+∑????

C ()NPSH 由泵的厂家提供,故g,max H 可以计算。为安全起见,通常是将g,max H 减去一定量作为安装

高度的上限,称为最大允许安装高度g H ????

[]0g (01)r ()0.5v

f p p H H NPSH

g g ρρ-??=--∑-+??

r ()NPSH 称为必需汽蚀余量,r ()0.5NPSH +>C ()NPSH ,g H ????

(11-18)可知:g H ????

??() 注意:

① 允许汽蚀余量的校正。泵性能表上列出的h ?值也是按输送20o C 的清水测定出来的,当输送其它液体时,h ?值应按下式校正。

h h ?='?? (11-19)

式中 h '?——输送其它液体时的允许汽蚀余量,m ;

? ——校正系数,为输送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与饱和蒸汽压的函数,其值小于1。

?值可由有关手册查得,但通常?<1,h '?<h ?,则按h '?计算的允许安装高度允许g H '>允许g H ,故为简便起见,h ?也可不校正,而把它作为外加的安全因数

② r ()NPSH 与v q 有关,v r g ()q NPSH H ??↑↑↓??,,,因此在确定g H ????时必须使用

过程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进行计算。

③ (01)g f H H -??∑↑↓??,,应尽可能使(01)f H -∑↓。措施:

a .吸入管路应短(靠近液源)而直(少拐弯);

b .吸入管路应省去不必要的管件,调节阀应装在排出管路上;

c .吸入管径大于排出管径。

(3)临界汽蚀余量C ()NPSH 与必需汽蚀余量r ()NPSH

221min

v 1K c (1K)()22f p p u u NPSH H g g g g

ρρ-=+-=+∑,

c ()NPSH 可通过实验测定,不是改变g H 发生汽蚀,而是设法在泵的v q 不变的条件下逐次降低1p (例

如关小吸入管路中的阀),当泵内刚好发生汽蚀(以泵e H 较正常值下降3%作为发生汽蚀的标志)时测取

1min p ,,由上式计算c ()NPSH ,r c ()()NPSH NPSH =+安全余量,r ()NPSH 列在泵的性能表上。

(4)由允许吸上高度(真空度)S H 求安装高度g H 2.2.5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1)离心泵的类型

①清水泵

旧型号:B型

新型号:IS型

IS型泵是根据国际标准ISO2858规定的性能和尺寸设计的,其效率比B型泵平均提高3.67%。

IS80-65-160

80——泵入口直径,mm;

65——泵出口直径,mm;

160——泵叶轮名义直径,mm。

如果要求的压头(扬程)较高,可采用多级离心泵,其系列代号为“D”,其结构如图所示。如要求的流量很大,可采用双吸收式离心泵,其系列代号“Sh”。

②腐蚀泵,“F”系列,非“F”系列;

③油泵,单吸“Y”系列,双吸式“YS”系列;

④下泵,“FY”系列;

⑤屏蔽泵;

⑥杂质泵“P”系列;

(2)离心泵的选用

①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确定泵的类型

②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所需压头。流量由生产任务来定,所需压头由管路的特性方程来定。

③根据所需流量和压头确定泵的型号

A、查性能表或特性曲线,要求流量和压头与管路所需相适应。

B、若生产中流量有变动,以最大流量为准来查找,H也应以最大流量对应值查找。

C、若H和Q与所需要不符,则应在邻近型号中找H和Q都稍大一点的。

D、若几个型号都满足,应选一个在操作条件下效率最好的

E、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工作点离最高效率点太远,则能量利用程度低。

F、若被输送液体的性质与标准流体相差较大,则应对所选泵的特性曲线和参数进行校正,看是否能满足要求。

2.3往复泵

2.3.1往复泵的作用原理和类型

(1)作用原理

如图所示为曲柄连杆机构带动的往复泵,它主要由泵缸、活柱(或活塞)和活门组成。活柱在外力推动下作往复运动,由此改变泵缸内的容积和压强,交替地打开和关闭吸入、压出活门,达到输送液体的目

的。由此可见,往复泵是通过活柱的往复运动直接以压强能的形式向液体提供能量的。

(2)往复泵的类型

按照往复泵的动力来源可分类如下: ① 电动往复泵

电动往复泵由电动机驱动,是往复泵中最常见的一种。电动机通过减速箱和曲柄连杆 机构与泵相连,把旋转运动变为往复运动。

②汽动往复泵

汽动往复泵直接由蒸汽机驱动,泵的活塞和蒸汽机的活塞共同连在一根活塞杆上, 构成一个总的机组。

按照作用方式可将往复泵分类如下: ① 单动往复泵

活柱往复一次只吸液一次和排液一次。 ② 双动往复泵

活柱两边都在工作,每个行程均在吸液和排液。 2.3.2往复泵的流量调节

(1)往复泵的特性曲线与工作点 由VT q ASn =知VT q 仅与活塞每次扫过的体积AS 及活塞往复次数n 有关,而与管路的特性无关。

实际V VT V q q η=,V V VT 1,q q η<<

H 不太高时V η随H 的变化很小,H 大时,V η减小。而往复泵的压头则只决定于管路

特性曲线与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工作点确定)。

(2)流量调节

① 用旁路阀调节流量。泵的送液量不变,只是让部分被压出的液体返回贮池,使主管中的流量发生变化。显然这种调节方法很不经济,只适用于流量变化幅度较小的经常性调节。

② 改变曲柄转速:因电动机是通过减速装置与往复泵相连的,所以改变减速装置的传动比可以很方

便地改变曲柄转速,从而改变活塞自往复运动的频率,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2.4其他化工用泵

2.4.1非正位移泵

2.4.1.1旋涡泵

旋涡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离心泵。它的叶轮是一个圆盘,四周铣有凹槽,成辐射状排列。叶轮在泵壳内转动,其间有引水道。泵内液体在随叶轮旋转的同时,又在引水道与各叶片之间,因而被叶片拍击多次,获得较多能量。

液体中旋涡泵中获得的能量与液体在流动过程中进入叶轮的次数有关。当流量减小时,流道内认体的运动速度减小,液体流入叶轮的平均次数增多,泵的压头必然增大;流量增大时,则情况相反。因此,其H~Q曲线呈陡降形。旋涡泵的特点如下:

(1)压头和功率随流量增加下降较快。因此启动时应打开出口阀,改变流量时,旁路调节比安装调节阀经济。

(2)在叶轮直径和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旋涡泵的压头比离心泵高出2~4倍,适用于高压头、小流量的场合。

(3)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可采用各种耐腐蚀的材料制造。

(4)输送液体的粘度不宜过大,否则泵的压头和效率都将大幅度下降。

(5)输送液体不能含有固体颗粒。

2.4.1.2轴流泵

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头的流体输送。自学掌握。

2.4.2正位移泵

(1)隔膜泵

(2)计量泵

(3)齿轮泵

(4)螺杆泵

2.4.3各种化工用泵的比较

各类泵的性能特点

项目离心式

正位移式

往复式旋转式

⑧较小流量;

压头高低:①不易达到高压头;②压头较高;③压头高。 效率:①稍低、愈偏离额定越小;②低;③高;④较高; 流量调节:①出口阀;②转速;③旁路;④冲程 自吸操作:①有;②没有; 启动:①关闭出口阀;②出口阀全开; 被输送流体:①各种物料(高粘度除外);②不含固体颗粒,腐蚀性也可;③精确计量;④可输送悬浮液;⑤高粘度液体;⑥腐蚀性液体;⑦不能输送腐蚀性或含固体颗粒的液体

结构与造价:①结构简单;②造价低谦;③结构紧凑;④加工要求高;⑤结构复杂;⑥造价高;⑦体积大 2.5气体输送机械

其结构原理与液体输送机械大体相同。但气体)(液体液

气1000

ρρρρ≈

<<,故气体输送有自身的特

点。

气体输送的特点:

① 动力消耗大:对一定的质量流量,由于气体的密度小,其体积流量很大。因此气体输送管中的流速比液体要大得多,前经济流速(15~25m/s )约为后者(1~3m/s )的10倍。这样,以各自的经济流速输送同样的质量流量,经相同的管长后气体的阻力损失约为液体的10倍。因而气体输送机械的动力消耗往往很大。

② 气体输送机械体积一般都很庞大,对出口压力高的机械更是如此。

③ 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故在输送机械内部气体压力变化的同时,体积和温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气体输送机械的结构、形状有很大影响。因此,气体输送机械需要根据出口压力来加以分类。 2.5.1通风机

工业上常用的通风机有轴心式和离心式两类: (1)轴流式通风机

轴流式通风机的结构与轴流泵类似,如图所示。轴流式通风机排送量大,所产生的风压甚小,一般只用来通风换气,而不用来输送气体。化工生产中,在空冷器和冷却水塔的通风方面,轴流式通风机的应用还是很广的。

(2)离心式通风机

① 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特点

离心式通风机工作原理与离心泵相同,结构也

大同小异。

a 、为适应输送风量大的要求,通风机的叶轮直径一般是比较大的。

b 、叶轮上叶片的数目比较多。

c 、叶片有平直的、前弯的、后弯的。通风机的主要要求是通风量大,在不追求高效率时,用前变叶片有利于提高压头,减小叶轮直径。

d 、机壳内逐渐扩大的通道及出口截面常不为圆形而为矩形。

② 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a 、风量:按入口状态计的单位时间内的排气体积。m 3/s ,m 3/h

b 、全风压t p :单位体积气体通过风机时获得的能量,J/m 3,Pa 在风机进、出口之间写柏努利方程:f t h u u p p z z g p ∑+-+

-+-=2

)

()()(21221212ρρ 式中,g z z ρ)(12-可以忽略;当气体直接由大气进入风机时,01=u ,再忽略入口到出口的能量损失,则

上式变为:

k st t p p u p p p +=+

-=2

)(2

2

12ρ

说明:

a 、从该式可以看出,通风机的全风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进出口的静压差,习惯上称为静风压st p ;另一部分为进出口的动压头差,习惯上称为动风压k p 。

b 、在离心泵中,泵进出口处的动能差很小,可以忽略。但对离心通风机而,其气体出口速度很高,动风压不仅不能忽略,且由于风机的压缩比很低,动风压在全压中所占比例较高。

c 、轴功率和效率

1000??=

ηt p Q N ;1000

??=N p Q t

η

风机的性能表上所列的性能参数,一般都是在1atm 、20℃的条件下测定的,在此条件下空气的密度

20.10=ρkg/m 3,相应的全风压和静风压分别记为0t p 和0st p

d 、特性曲线:与离心泵一样,离心通风机的特性参数也可以用特性曲线表示。特性曲线由离心泵的生产厂家在1atm 、20℃的条件用空气测定,主要有Q Q N Q p Q p st t ~~~~00η和、、四条曲线。

③ 离心式通风机的选型

a 、根据气体种类和风压范围,确定风机的类型

b 、确定所求的风量和全风压。风量根据生产任务来定;

离心通风机及叶轮

1—机壳; 2—叶轮; 3—吸入口; 4—排出口

2 离心式通风机特性曲线

全风压按柏努利方程来求,但要按标准状况校正,即

0..t t p p E B →→;ρ

ρρ2.100==t

t p p 根据按入口状态计的风量和校正后的全风压在产品系列表中查找合适的型号。 2.5.2鼓风机

在工厂中常用的鼓风机有旋转式和离心式两种类型。

(1)罗茨鼓风机

罗茨鼓风机的工作原理与齿轮泵类似。如图

所示,机壳内有两个渐开摆线形的转子,两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使气体从机壳一侧吸,从另一侧排出。转子与转子、转子与机壳之间的缝隙很小,使转子能自由运动而无过多泄漏。

属于正位移型的罗茨风机风量与转速成正比,与出口压强无关。该风机的风量范围可自2至500m 3/min ,出口表压可达80kPa ,在40kPa 左右效率最高。

该风机出口应装稳压罐,并设安全阀。流量调节采用旁路,出口阀不可完全关闭。操作时,气体温度不能超过85℃,否则转

子会因受热臌胀而卡住。

(2)离心式的鼓风机

离心式鼓风机的结构特点:离心式鼓风机的外形与离心泵相象,内部结构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离心式鼓风机的蜗壳形通道亦为圆形;但外壳直径与厚度之比较大;叶轮上叶片数目较多;转速较高;叶轮外周都装有导轮。

单级出口表压多在30kPa 以内;多级可达0.3MPa 。 离心式鼓风机的选型方法与离心式通风机相同。 2.5.3压缩机

化工厂所用的压缩机主要有往复式和离心式两大类。 2.5.3.1往复式压缩机

1.操作原理与理想压缩循环

单动压缩机结构简图。吸入活门S 、排出活门D 。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往复泵类似。

① 开始时刻:当活塞位于最右端时,缸内气体体积为1V ,压力为1p ,用图中1点表示;

② 压缩阶段:当活塞由右向左运动时,由于D 活门所在管线有一定压力,所以D 活门是关闭的,活门S 受压也关闭。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气缸内气体体积下降而压力上升,所以是压缩阶段。直到压力上升到2p ,活门D 被顶开为止。此时的缸内气体状态如2点表示。

③ 排气阶段:活门D 被顶开后,活塞继续向左运动,缸内气体被排出。这一阶段缸内气体压力不变,体积不断减小,直到气体完全排出体积减至零。这一阶段属恒压排气阶段。此时的状态为3点表示。

④ 吸气阶段:活塞从最左端退回,缸内压力立刻由2p 降到1p ,状况达到4。此时D 活门受压关闭,S 活门受压打开,气缸又开始吸入气体,体积增大,压力不变,因此为恒压吸气阶段,直到1点为止。

2.压缩类型

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多变压缩。

等温压缩是指压缩阶段产生的热量随时从气体中完全取出,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绝热压缩是另一种

图1-66 罗茨鼓风机

极端情况,即压缩产生的热量完全不取出。实际是压缩过程既不是等温的,也不是绝热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称为多变压缩。

3.压缩功

实际过程为多变过程,每一循环多变压缩的功为(J ):

????

?

?????-???? ??-=-1111211m m p p V p m m W 其中m 称为多变指数,对于等温压缩,m=1,但压缩功另有算法。对于绝热压缩,m 等于定压比热与定容

比热之比。

压缩功的大小可以用图中1-2-3-4所围成的面积来表示。等温压缩功最小,绝热压缩功最大,多变压缩功介于等者之间

4.有余隙的压缩循环

上述压缩循环之所以称为理想的,除了假定过程皆属可逆之外,还假定了压缩阶段终了缸内气体一点不剩地排尽。实际上此时活塞与气缸盖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免活塞杆受热臌胀后使活塞与气缸相撞。这个空隙就称为余隙。

余隙系数ε=余隙体积/活塞推进一次扫过的体积 容积系数0λ=实际吸气体积/活塞推进一次扫过的体积 根据上述定义:313V V V -=ε;31410V V V V --=λ

余隙的存在使一个工作循环的吸、排气量减小,这不仅是因为活塞推进一次扫过的体积减小了,还因为活塞开始由左向右运动时不是马上有气体吸入,而是缸内剩余气体的膨胀减压,即从3至4,待压力减至4p ,容积增至4V 时,才开始吸气。即在有余隙的工作循环中,在气体排出阶段和吸入阶段之间又多了一个余隙气体膨胀阶段,使得每一循环中吸入的气体量比理想循环为少。

余隙系数与容积系数的关系为:

???

?

????-???? ??-=11/1120m p p ελ。由该式可以看出,余隙系数和压缩比越大,容积系数越小,实际吸气量越小,至于会出现一种极限情况:容积系数为零,41V V =,此时余隙气体膨胀将充满整个气缸,实际吸气量为零。

5.多级压缩

多级压缩是指在一个气缸里压缩了一次的气体进入中间冷却器冷却之后再送入次一气缸进行压缩,经几次压缩才达到所需要的终压。

讨论:

(1)采用多级压缩的原因

① 若所需要的压缩比很大,容积系数就很小,实际送气量就会很小;② 压缩终了气体温度过高,会引起气缸内润滑油碳化或油雾爆炸等问题;③ 机械结构亦不合理:为了承受很高的终压,气缸要做的很厚,为了吸入初压很低的气体气缸体积又必须很大。

(2)级数越多,总压缩功越接近于等温压缩功,即最小值。然而,级数越多,整体构造使越复杂。因此,常用的级数为2至6,每级压缩比为3至5 。

(3)理论上可以证明,在级数相同时,各级压缩比相等,则总压缩功最小。 6.往复式压缩机的流量调节 (1)调节转速; (2)旁路调节;

V 4

3

V 1

V

P

P 1P

(3)改变气缸余隙体积:显然,余隙体积增大,余隙内残存气体膨胀后所占容积将增大,吸入气体量必然减少,供气量随之下降。反之,供气量上升。这种调节方法在大型压缩机中采用较多。

2.5.

3.2离心式压缩机

1.结构——定子与转子

转子:主轴、多级叶轮、轴套及平衡元件

定子:气缸和隔板

2.工作原理:气体沿轴向进入各级叶轮中心处,被旋转的叶轮做功,受离心力的作用,以很高的速度离开叶轮,进入扩压器。气体在扩压器内降速、增压。经扩压器减速、增压后气体进入弯道,使流向反转180度后进入回流器,经过回流器后又进入下一级叶轮。显然,弯道和回流器是沟通前一级叶轮和后一级叶轮的通道。如此,气体在多个叶轮中被增加数次,能以很高的压力能离开。

3.特性曲线

离心式压缩机的H~Q曲线与离心式通风机在形状上相似。在小流量时都呈现出压力随流量的增加而上升的情况。

4.特点

与往复压缩机相比,离心式压缩机有如下优点:体积和重量都很小而或流量很大;供

气均匀;运转平稳;易损部件少、维护方便。因此,除非压力要求非常高,离心式压缩机已有取代往复式压缩机的趋势。而且,离心式压缩机已经发展成为非常大型的设备,流量达几十万立方米/时,出口压力达几十兆帕。

2.5.4 真空泵

1、真空泵的一般特点

真空泵就是从真空容器中抽气、一般在大气压下排气的输送机械。若将前述任何一种气体输送机械的进口与设备接通,即成为从设备抽气的真空泵。然而,专门为产生真空用的设备却有其获得之处(1)由于吸入气体的密度很低,要求真空泵的体积必须足够大;

(2)压缩比很高,所以余隙的影响很大。

真空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

(1)极限剩余压力(或真空度):这是真空泵所能达到最低压力;

(2)抽气速率:单位时间内真空泵在极限剩余压力下所吸入的气体体积,亦即真空泵的生产能力。

2、往复式真空泵

与往复式压缩式的构造显著区别,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在低压下操作,气缸内、外压差很小,所用的活门必须更加轻巧;

(2)当要求达到较好的真空度时,压缩比会很大,余隙容积必须很小,否则就不能保证较大的吸气量。

(3)为减少余隙的影响,设有连通活塞左右两侧的平衡气道。

干式往复真空泵可造成高达96~99.9%的真空度;湿式则只能达到80~85%

3、水环真空泵

水环真空泵的外壳呈圆形,其中的叶轮偏心安装。启动前,泵内注入一定量的水,当叶轮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被甩至壳壁形成水环。此水环具有密封作用,使叶片间的空隙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密封室。由于叶轮的旋转运动,密封室外由小变大形成真空,将气体从吸入口吸入;继而密封室由大变小,气体由压出口排出。

水环真空泵结构简单、紧凑,最高真空度可达85%。

4、液环真空泵

叶环泵外壳呈椭圆形。当叶轮旋转时液体被抛向四周形成一椭圆形液环,在其轴方向上形成两个月牙形的工作腔。由于叶轮的旋转运动,每个工作腔内密封室逐渐由小变大而从吸入口吸入气体;然后又由大变小,将气体强行排出。

5、旋片真空泵

是旋转式真空泵的一种,其工作原理见图。当带有两个旋片7的偏心转子按箭头方向旋转时,旋片在弹簧8的压力及自身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泵体9内壁滑动,吸气工作室不断扩大,被抽气体通过吸气口3经吸气管4进入吸气工作室,当旋片转至垂直位置时,吸气完毕,此时吸入的气体被隔离。转子继续旋转,被隔离的气体逐渐被压缩,压强升高。当压强超过排气阀片2上的压强时,则气体经排气管5顶开阀片2,通过油液从泵排气口1排出。泵在工作过程中,旋片始终将泵腔分成吸气、排气两个工作室,转子每旋转一周,有两次吸气、排气过程。

旋片泵的主要部分浸没于真空油中,为的是密封个部件间隙,充填有害的余隙和得到润滑。此泵属于干式真空泵。如需抽吸含有少量可凝性气体的组合气时,泵上设有专门设计的镇气阀(能在一定的压强下打开的单向阀),把经控制的气流(通常是湿度不大的空气)引到泵的压缩腔内,以提高混合气的压强,使其中的可凝性气体在分压尚未达到泵腔温度下的饱和值时,即被排出泵外。

旋片泵可达到较高的真空度(绝对压强约为0.67Pa),抽气速率比较小,适用于抽除干燥或含有少量可凝性蒸气的气体。不适宜用于抽除含尘和对润滑油起化学作用的气体。

6、喷射真空泵

喷射泵是利用高速流体射流量压力能向动能转换所造成的真空,将气体吸入泵内,并在混合室通过碰撞、混合以提高吸入气体的机械能,气体和工作流体一并排出泵外。喷射泵的流体可以水,也可以是水蒸汽,分别称为水喷射泵和蒸汽喷射泵。

单级蒸汽喷射泵仅能达到90%的真空度,为获得更高的真空度可采用多级蒸汽喷射泵。

喷射泵的优点是工作压强范围大,抽气量大,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缺点是效率低。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绪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 、填空题 一个生产工艺是由若干个 各单元操作的操作原理及设备计算都是以 四个概念为依据的。 常见的单位制有 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进行,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只有通过 断。 单位时间过程的变化率称为 问答题 7. 什么是单元操作?主要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8. 提高过程速率的途径是什么? 第一章流体流动 填空题 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 两种。 当管中流体形成稳定流动时,管中必定充满流体,即流体必定是 因。另外,管壁粗糙度和管子的长度、直径均对流体阻力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分为 点运动方式上的区别是 判断液体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压强是否相等的依据是 流体若由低压头处流向高压头处时,所加入外加功的作用是 在测量流体的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的压差将 ________ ,若改用转 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 ___________________ 。 选择题 构成的。 由于在计量各个物理量时采用了不同的 ,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单位制。 来判 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 ,它与 互为倒数。 单位时间流经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 ,其表示方法有 的。 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而 是产生流体阻力的第二位原 .两种类型,二者在部质 10 . 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1 表压值是从压强表上读得的,它表示的是 D 大气压强 13 - 气体在等截面的管道中流动时,如质量流量不变则其质量流速 14 - 粘度愈大的流体其流动阻力 15 - 柏努利方程式既可说明流体流动时的基本规律也能说明流体静止时的基本规律, 响却越来越明显。 18 - 当液体部任一点的压强有变化时,将使液体部其它各点的压强 二' 判断题 19 - 气体的粘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 () 20 - 层流层的厚度随流体湍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21 -流体在管路中作稳定流动时,任一截面处流体的流速、密度与截面积的乘积均相等。 22 ■当液体部某点压强一定时,则液体的密度越大,此点距液面的高度也越大。 23 -流体阻力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静压强下降。 24 ■ 真空度为定值时,大气压强越大,则绝对压强越大。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不一定 A 比大气压强高出的部分 B 设备的真实压力 比大气压强低的部分 12 ■ 流体的流动类型可以用 的大小来判定。 A 流速 B 雷诺准数 C 流量 摩擦系数 A 随温度大小变化 B 随压力大小变化 C 不变 D 随流速大小变化 A 愈大 B 愈小 C 二者无关系 D 不会变化 表明静止流体任一点流体的 是常数。 A 总能量 B 静压能与动压能的和 C 压强 静压 台匕 冃匕 16 -流体的流动状态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增大,都使流体向 向移动, 增大,使流体向 方向移动。 A 湍流 B 滞流 C 过渡流 D 稳流 17 ■ 湍流流动的流体随 Re 值的增大,摩擦系数与 关系不大,而 的影 A 雷诺准数 B 粘度 C 管壁粗糙度 D 流体阻力 A 发生变化 B 发生同样大小的变化 C 不变化 D 发生不同情况的变

化工原理的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 ★每章编写概要: 1、本章内容大串联:包括主要内容简介、重点难点提示、突出“三基”内容和工程观点。 2、典型实例:密切结合生产实例,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拟补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突出知识的灵活运用;考研题解。 3、工程观点及概念补充练习题。 ★课程特点: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中,既有详细的过程分析,又有大刀阔斧的粗描概略;既有详尽的理论分析,又有许多的经验总结。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工程观点、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化工原理也是化工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由于它讨论的各种单元操作也广泛地被应用于其它工业过程,同时也是制药、食品、冶金、纺织、材料等类专业的选考课。目前全国开设此课的院校有百多家,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谭天恩、清华大学等所编的教材。这些教材编写格局大致相同,局部内容有差异。因此同学在报考不同院校时,首先应注意选择教材,其次应熟悉各院校的出题思路。各院校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是基本一致的。即:是否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是否具备定量计算能力;是否树立了工程观点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升学考试还是专业学习,化工原理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十分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工程观点的建立,在每一章后都补充相应的概念题,主要是把重要的工程观点和基本概念通过练习题书面化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另外在具体知识的讲解中,再三强调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将实验研究方法、因次理论下的实验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介绍给学生。 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设计及操作调节等,又称为化学工程基础或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中涉及到大大小小几十种单元操作,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一一介绍,那么对于一个新的单元操作应如何分析和掌握哪些内容呢? ★如何着手分析某一单元操作? 一、单元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二、单元操作的依据是什么? 三、采取什么措施? 四、典型设备的操作与调节 五、过程的经济性 单元操作从理论上分析,可归结为三大类:遵循动量传递规律、遵循热量传递规律、遵循质量传递规律。因此化工原理的重点内容为:流体流动及输送、传热、精馏、吸收、干燥等。这也是课程学习中需加深理解、重点掌握的内容。 第一章流体流动及输送

化工原理(第四版)习题解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特性 【2-1】某离心泵用15℃的水进行性能实验,水的体积流量为540m 3/h ,泵出口压力表读数为350kPa ,泵入口真空表读数为30kPa 。若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截面间的垂直距离为350mm ,吸入管与压出管内径分别为350mm 及310 mm ,试求泵的扬程。 解 水在15℃时./39957kg m ρ=,流量/V q m h =3540 压力表350M p kPa =,真空表30V p kPa =-(表压) 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点垂直距离00.35h m = 管径..12035031d m d m ==, 流速 / ./(.) 122 1 540360015603544V q u m s d ππ == =? . ../.2 2 1212035156199031d u u m s d ???? ==?= ? ????? 扬程 2 2 2102M V p p u u Ηh ρg g --=++ ()(.)(.)....?--?-=++ ??3322 35010301019915603599579812981 ....m =++=0353890078393 水柱 【2-2】原来用于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为输送密度为1400kg/m 3的水溶液,其他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若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个开口容器的液面间的高度不变,试说明:(1)泵的压头(扬程)有无变化;(2)若在泵出口装一压力表,其读数有无变化;(3)泵的轴功率有无变化。 解 (1)液体密度增大,离心泵的压头(扬程)不变。(见教材) (2)液体密度增大,则出口压力表读数将增大。 (3)液体密度ρ增大,则轴功率V q gH P ρη = 将增大。 【2-3】某台离心泵在转速为1450r/min 时,水的流量为18m 3/h ,扬程为20m(H 2O)。试求:(1)泵的有效功率,水的密度为1000kg/m 3; (2)若将泵的转速调节到1250r/min 时,泵的流量与扬程将变为多少? 解 (1)已知/,/V q m h H m kg m ρ===331820 1000水柱, 有效功率 .e V P q gH W ρ== ???=18 1000981209813600

(完整版)化工原理流体流动题库..

第一章《流体力学》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A 2.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 A 密度;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A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D 4.气体是()的流体。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B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C 6.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A 7.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真空度;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D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近似于。

A 9.()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 压力表; B 真空表; C 高度表; D 速度表。 A 10.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A 大气压;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D 11. 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

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A. Um=1/2Umax; B. Um=0.8Umax; C. Um=3/2Umax。 B 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A

化工原理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绪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 一、填空题 1.一个生产工艺是由若干个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构成的。 2.各单元操作的操作原理及设备计算都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概念为依据的。 3.常见的单位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由于在计量各个物理量时采用了不同的__________,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单位制。 5.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进行,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只有通过__________来判断。 6.单位时间内过程的变化率称为___________。 二问答题 7.什么是单元操作?主要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8.提高过程速率的途径是什么? 9.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填空题 1.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________,它与________互为倒数。 2.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____________。 3.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________,其表示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4.当管中流体形成稳定流动时,管中必定充满流体,即流体必定是_________的。 5.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而___________是产生流体阻力的第二位原因。另外,管壁粗糙度和管子的长度、直径均对流体阻力_______________。 6.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二者在内部质点运动方式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液体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压强是否相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流体若由低压头处流向高压头处时,所加入外加功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测量流体的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的压差将_______,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________。 一、选择题 10.液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复习题

流体输送机械复习题 一、填空题: 1.(3分)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19m水柱,输水量为0.0079m3/s,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 ***答案*** 1472w 2.(2分)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如下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泵壳; 叶轮; 泵轴 3.(2分)离心泵的主要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流量; 扬程; 功率; 效率 4.(3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压头H~流量Q曲线;功率N~流量Q曲线;效率η~流量Q曲线 5.(2分)离心泵的最大安装高度不会大于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m 6.(2分)离心泵的工作点是如下两条曲线的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泵特性曲线H--Q;管路特性曲线H--Q 7.(3分)调节泵流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泵的转速;车削叶轮外径 8.(3分)液体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离心泵; 往复泵; 齿轮泵; 螺杆泵; 旋涡泵 9.(3分)气体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风机; 鼓风机; 压缩机 10.(3分)泵起动时,先关闭泵的出口开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防止超负荷而受到损伤;同时也避免出口管线水力冲击。 11.(3分)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___,流量___,效率__

化工原理第1章流体流动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 A A 密度;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气体是()的流体。 B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A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7.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D A 真空度;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近似于。 9.()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 A 压力表; B 真空表; C 高度表; D 速度表。

10.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D A 大气压;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11. 流体在园管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 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B A. Um=1/2Umax; B. Um=0.8Umax; C. Um=3/2Umax。 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13.层流底层越薄( )。 C A. 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 流动阻力越小; C. 流动阻力越大; D. 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14.双液体U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 C A. 大; B. 中等; C. 小; D. 越大越好。 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 C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 C. 恒流速、恒压差; D. 变流速、恒压差。 16.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7.圆直管流动流体,湍流时雷诺准数是()。 B A. Re ≤ 2000; B. Re ≥ 4000; C. Re = 2000~4000。 18.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 2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kPa, 则泵入

化工原理流体习题

1. 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360mmHg,则真空度为_________mH2O。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980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________KPa。; 2.液体在圆形管道中流动,如果只将流量增加一倍后仍为层流流动,则阻力 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倍;如果保持流量不变只将管径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2;1/4 3.已知某油品在圆管中稳定流动,其雷诺数为1600。测得此时管中心处的点速度为1m/s,则此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1/2(或s) 4. 水在内径一定的圆形管中稳定流动,若质量流量一定,当温度降低时,Re 值将________。减小 5. 如图所示,用离心泵将密封储槽中的20°C的水通过φ100×2mm的管道送往敞口高位储槽。两储槽液面高度差为16m,密封槽液面上真空表p1读数为500mmHg(真空度),泵进口处真空表p2读数为290mmHg(真空度)。泵排出管路上装有一个孔板流量计,其孔口直径为70mm,流量系数为,所接U型水银压差计读数R为170mm。已知全部管路能量损失为36J/kg,试求: (1)* 3/h)。 (2)泵的输水量(m (3)泵出口处压力表p3的指示值(KPa)。(已知真空表与压力表相距 (4)包 括全部 局部阻 力的当 量长度 在内的 管路长 度。(已 知摩擦系数为)

' (1) /h 62.84m /s 0.0174m 03.4207.0785.07.0 1000 ) 100013600(17.081.9207.04 7.0 ) (233220==???=-???? ?? =-=πρρρgR A C V O O s ¥ (2) s m d V u /405.2096 .0785.00174 .04 2 2 =?= = π 选低槽液面1-1和高液面4-4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kPa p kPa p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f 66.3833.101760 29066.6633.101760500 22212 4 2421114 1=?==?=+++=+++-∑ρρ O mH H g p Z Z H f 23311446.2681 .936 81.9101066.6616)(41=+??+=+--=∑-ρ 选泵进出口为2-2和3-3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练习题)

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结构及主要性能参数。 2、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工作点。 3、理解汽蚀现象成因,掌握离心泵最大安装高度计算。 4、了解往复泵和旋转泵结构。 5、了解风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6、了解真空泵、真空技术及相关知识。 综合练习 一. 填空题 1.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离心泵的泵壳制成螺壳状,其作用是_________。 3.离心泵特性曲线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条曲线。 4.离心泵特性曲线是在一定_________下,用常温_________为介质,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 5.离心泵启动前需要向泵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否则将可能发生_________现象。.6.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吸上高度时,将可能发生_________现象。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_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 8.若离心泵人口处真空表读数为93.32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 kPa,则输送42℃水(饱和蒸气压为8.2 kPa)时,则泵内_________发生气蚀现象。 9.离心泵安装在一定管路上,其工作点是指_________。 10.若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_________、流量_________、效率_________、轴功率_________。 答案:1. 叶轮泵壳轴封装置 2. 转能,即使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3.H-Q、N-Q、η-Q 4.转速水 5. 气缚 6. 气蚀 7. 泵对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有效能量 m 8. 会 9. 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曲线交点 10. 减小减小下降增大 二、选择题 1.离心泵的扬程是指()。 A.实际的升扬高度 B.泵的吸上高度 C.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的能量 D.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强差换算成的液柱高 2.离心泵的轴功率是()。 A.在流量为零时最大 B.在压头最大时最大 C.在流量为零时最小 D.在工作点处最小 3.离心泵的效率η和流量Q的关系为()。 A.Q增大,η增大 B. Q增大,η先增大后减小 C.Q增大,η减小 D. Q增大,η先减小后增大 4.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关系为()。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doc

《化工原理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15170/1 总学时:64H 学分:4 基本面向: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所属单位:生物工程教研室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属工程学科,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研究化工生产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设备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运用课程有关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用自然科学方法考察、解释和处理化工生产中传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设计计算和操作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基本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单元过程的典型设备具备基础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二)掌握本大纲所要求的单元操作的基本常规计算方法,常见过程的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设计计算或选型; (三)熟悉运用过程的基本原理,根据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对各单元操作进行调节; (四)了解化工生产的各单元操作中的故障,能够寻找和分析原因,并提出消除故障和改进过程及设备的途径。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达到教学大纲要求。 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上册 绪论 (一)了解化学工程发展史; (二)了解化工原理的任务性质及内容; (三)了解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速率及平衡关系; (四)掌握单位制及单位换算,了解因次的概念及因次式。 重点: 化工原理课程中三大单元操作的分类和过程速率的重要概念的内涵。 难点: 使学生通过对课程性质的了解,把基础课程的学习思维逐步转移到对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上,在经济效益观点的指导下建立起"工程"观念。 第1章流体流动 (一)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掌握流体的性质 2、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其应用 (二)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1、掌握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流量和流速 2、熟练掌握定常与非定常流动的概念 3、连续性方程与机械能衡算式极其应用 (三)流体的流动现象 流体的粘性,牛顿粘性定律 流动类型,雷诺数、边界层的概念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4 倍。 (2)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通常包括 H-Q 曲线、 η-Q 和 N-Q 曲线,这些曲线表示在一定 转速 下,输送某种特定的液体时泵的性能。 (3)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 静止的 、 连通着的 、 同一种连续的液体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皮托 流量计测量。 (4) 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写出: 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 + =g p g u z E ρ22 ???少乘一个g ???????????; 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常数=++ =p u gz E 2 2 ρρ????????????; 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常数=+ + =g p g u z E ρ22 ???????????; (5) 有外加能量时以单位体积流体为基准的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为 z 1ρg+(u 12 ρ/2)+p 1+W s ρ= z 2ρg+(u 22ρ/2)+p 2 +ρ∑h f ,各项单位为 Pa (N/m 2) 。 (6)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加 ,水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降低 。 (7) 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 减小 。 (8) 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是 u 1A ρ1= u 2A ρ2=······= u A ρ ;适 用于圆形直管的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 u 1d 12 = u 2d 22 = ······= u d 2 。 (9) 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 ,则真空度为 395mmHg 。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2105mmHg 。 (10) 并联管路中各管段压强降 相等 ;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 小 。 (11) 测流体流量时,随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 增加 ,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将 不变 。 (12) 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两种: 填料密封 和 机械密封 。 (13) 离心通风机的全风压是指 静风压 与 动风压 之和,其单位为 Pa 。 (14) 若被输送的流体粘度增高,则离心泵的压头 降低,流量减小,效率降低,轴功率增加。 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 沉降面积 和 颗粒沉降速度 有关,而与 高度 无关。 (15) 分离因素的定义式为 u t 2 /gR 。 (16) 已知旋风分离器的平均旋转半径为0. 5m ,气体的切向进口速度为20m/s ,则该分离器的分离因数为 800/9.8 。 (17) 板框过滤机的洗涤速率为最终过滤速率的 1/4 。 (18) 在层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2 次方成正比,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0.5 次方成正比。 二选择

柴诚敬化工原理课后答案(01)第一章 流体流动

第一章 流体流动 流体的重要性质 1.某气柜的容积为6 000 m 3,若气柜内的表压力为5.5 kPa ,温度为40 ℃。已知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为:H 2 40%、 N 2 20%、CO 32%、CO 2 7%、C H 4 1%,大气压力为 101.3 kPa ,试计算气柜满载时各组分的质量。 解:气柜满载时各气体的总摩尔数 ()mol 4.246245mol 313 314.86000 0.10005.53.101t =???+== RT pV n 各组分的质量: kg 197kg 24.246245%40%4022H t H =??=?=M n m kg 97.1378kg 284.246245%20%2022N t N =??=?=M n m kg 36.2206kg 284.246245%32%32CO t CO =??=?=M n m kg 44.758kg 444.246245%7%722CO t CO =??=?=M n m kg 4.39kg 164.246245%1%144CH t CH =??=?=M n m 2.若将密度为830 kg/ m 3的油与密度为710 kg/ m 3的油各60 kg 混在一起,试求混合油的密度。设混合油为理想溶液。 解: ()kg 120kg 606021t =+=+=m m m 33 122 1 1 21t m 157.0m 7106083060=??? ? ??+=+ = +=ρρm m V V V 3 3t t m m kg 33.764m kg 157 .0120=== V m ρ 流体静力学 3.已知甲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85.3 kPa ,乙地区的平均大气压力为101.33 kPa ,在甲地区的某真空设备上装有一个真空表,其读数为20 kPa 。若改在乙地区操作,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才能维持该设备的的绝对压力与甲地区操作时相同? 解:(1)设备内绝对压力 绝压=大气压-真空度= () kPa 3.65Pa 1020103.8533=?-?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绪论化工原理就是研究除化学反应以外的诸物理操作步骤原理和所用设备的课程。 化工原理是实验性很强的工科课程,是化工类和相近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主要介绍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计算和选用。 计算包括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两种。 设计型计算是指对给定的任务计算出设备的工艺尺寸;操作型计算是指对已有的设备进行查定计算。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初步具有以下能力: (1)能理论联系实际,用工程和经济的观点处理遇到的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问题。 (2)会筛选恰当的单元操作去完成给定的生产任务;(3)在设计设备计算工作中能寻找出所需的经验数据以及适宜的公式;(4)能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转,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及时排除;(5)应具有强化设备与初步创新的能力。 各单元操作原理及设备的计算都是以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传递速率和平衡关系的概念为依据,有关内容在以后各章中陆续介绍。 一、化工生产过程与单元操作 1、化学工业所谓化学 1 / 3

工业,是指将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得到有用的产品的工业,即: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无机、有机及生化产品。 若按产品用途及性能来分有染(颜)料化工、塑料橡胶化工、油脂化工、石油化工、食品化工、涂料化工、日用化工等等。 当今如何评价化学工业呢?评价可能为让你欢喜让你忧。 欢喜的是化学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近二、三十年以来化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化工产品处处可见,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已离不开它。 我国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引进了大型化肥、石油化工成套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如 30 万吨合成氨, 45 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及技术; 30 万吨乙烯, 45 万吨芳烃的成套设备及技术。 金山石化, 扬子石化, 齐鲁石化令人忧虑的是化学工业带来的污染十分严重。 水污染、空气污染、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及发展。 2、化工生产过程不论化工生产产品的品种不同、规模大小的差异,一个化工产品生产过程总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 核心为化学反应过程,辅助部分为前、后处理过程。 为了保证化工生产过程经济合理有效地进行,这就要求反应器内必须保持最适宜的(最佳的)反应条件,如适宜的压强、温度和物料的组成等。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

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 概述 2.1 离心泵 2.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2.1.2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2.1.3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2.1.4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和允许安装高度2.1.5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2.1.6 离心泵的类型、选择与使用 2.2 往复泵 2.3 离心通风机

概述 流体输送设备就是向流体作功以提高其机械能的装置,所供能量用以克服沿程阻力、高差、压差等 1.管路系统对流体输送机械的要求 流体输送是化工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从输送的工程目的出发,管路系统对输送机械的要求通常为: ①应满足工艺上对流量及能量(压头、风压、或压缩比)的要求; ②结构简单,质量轻,设备费低; ③操作效率高,日常操作费用低; ④能适应物料特性(如黏度、腐蚀性,含固体物质等)要求。 2.输送机械的分类 (1)根据被输送流体的种类或状态分类 通常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泵;输送气体的机械按其产生压强的高低分别称之为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及真空泵。 (2)按工作原理可分成以下四类: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流体动力作用式。液体输送机械

根据流量和压头的关系,液体输送机械分为离心式和正位移式。 2.1 离心泵 2.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1)主要部件 ①叶轮—通常由6-12片后弯叶片组成,可分为闭式、半闭式和开式三种形式。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其动能和静压能。 ()?????????????????? ???? ??????? ??? ??? ??????? 闭式叶片两侧带有带有前、后盖板,输送清洁液体只有后盖板,流道不易堵塞,输送含有固体叶轮半闭式颗粒的悬浮液,易倒流,效率低没有前、后盖板,仅有叶片和轮毂组成,流道开式不易堵塞,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易倒流,效率低 ??????????????????? ?单吸式:液体只从叶轮的一侧被吸入,吸液量小叶轮双吸式:液体从叶轮的两侧吸入,吸液量大可消除轴向推力 ②泵壳—呈蜗壳形,是汇集液体和能量转换的场所。使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为了减少液体直接进入泵壳时因碰撞引起的能量损失,再也论和泵壳之间有时还装有一个固定不动而且带有叶片的导轮。

化工原理(上册)练习题 (含答案)教学文稿

化工原理(上册)练习题(含答案)

流体流动 一、单选题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A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7.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D A 真空度;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近似于。 9.()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 A 压力表; B 真空表; C 高度表; D 速度表。 10.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D A 大气压; B 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 绝对压力。 11.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 最大流速的关系为()。B A. Um=1/2Umax; B. Um≈0.8Umax; C. Um=3/2Umax。 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13.层流底层越薄( )。C A. 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 B. 流动阻力越小; C. 流动阻力越大; D. 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14.双液体U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 C A. 大; B. 中等; C. 小; D. 越大越好。 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 C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

化工原理流体习题

2.液体在圆形管道中流动,如果只将流量增加一倍后仍为层流流动,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倍;如果保持流量不变只将管径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 2; 1/4 3.已知某油品在圆管中稳定流动,其雷诺数为1600。测得此时管中心处的点速度为1m/s,则此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2(或s) 4. 水在内径一定的圆形管中稳定流动,若质量流量一定,当温度降低时,Re 值将________。减小 5. 如图所示,用离心泵将密封储槽中的20°C的水通过φ100×2mm的管道送往 读数为500mmHg 敞口高位储槽。两储槽液面高度差为16m,密封槽液面上真空表p 1 读数为290mmHg(真空度)。泵排出管路上装有一(真空度),泵进口处真空表p 2 个孔板流量计,其孔口直径为70mm,流量系数为,所接U型水银压差计读数R 为170mm。已知全部管路能量损失为36J/kg,试求: (1)泵的输水量(m3/h)。 (2)泵出口处压力表p 的指示值(KPa)。(已知真空表与压力表相距 3 (3)包括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在内的管路长度。(已知摩擦系数为)(1)

/h 62.84m /s 0.0174m 03.4207.0785.07.0 1000 ) 100013600(17.081.9207.04 7.0 ) (233220==???=-???? ?? =-=πρρρgR A C V O O s (2) s m d V u /405.2096 .0785.00174 .04 2 2 =?= = π 选低槽液面1-1和高液面4-4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kPa p kPa p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f 66.3833.101760 29066.6633.101760500 22212 4 2421114 1=?==?=+++=+++-∑ρρ O mH H g p Z Z H f 23311446.2681 .936 81.9101066.6616)(41=+??+=+--=∑-ρ 选泵进出口为2-2和3-3截面列伯努利方程 3 2222 23322 22-∑+++=+++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ρρ O mH H H g p Z Z g p f 23 3 232332.2246.2681 .91010 66.38)2.00( )(3 2=+??+ -=-++-=-ρρ kPa p 96.21881.91032.2233=??= (3) m u d h l l u d l l h f e e f 5.1192.405 0.010.096 23622 2 22 4141=???=??=+∴+=--λλ Θ

化工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专业 第一授课单元 离心泵的操作原理、构造、类型、主要性能参数

T T BQ A H -= 线性关系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压头,轴功率,效率和气蚀余量等。离心泵性能参数间的关系通常用特性曲线来表示 (一)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1.流量 Q 2.压头 H 3.功率与效率 N=HQ r g= HQ r /102 [KW] η=(Ne/N)′100% η小于1,离心泵在输送液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主要有三种: (1)容积损失 (2)机械损失 (3)水力损失 离心泵的效率反映上述三项能量损失的总和,故又称为总效率,因此总效率为上述三个效率的乘积,即: h = h V h m h h 离心泵输送液体中的能量传递、变化过程: 六、思考题 离心泵为何采用后弯叶片? 2、课程实验内容及目的 第二授课单元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影响因素 * 1、主要参考书目 2、课程实验内容及目的

第三授课单元 离心泵汽蚀现象、允许吸上真空度、汽蚀余量、离心泵的工作点和管路特性曲线、安装高度计 算。 教案内容备注* 一、教学目的 掌握离心泵汽蚀现象、允许吸上真空度、汽蚀余量、离心泵的工作点 和管路特性曲线、安装高度计算。 二、教学内容 离心泵汽蚀现象、允许吸上真空度、汽蚀余量、离心泵的工作点和管路 特性曲线。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1.重点:离心泵汽蚀现象、允许吸上真空度、汽蚀余量、离心泵的工 作点和管路特性曲线、安装高度计算 四、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教学。 五、板式设计 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 (一)气蚀现象 为避免气蚀现象产生,叶片入口附近的最低压强不能低于输送温度 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泵的安装高度不能过高)泵内最低压强的位置 不易确定,一般都规定泵入口处的最低压强,称为入口处允许的最低压 强。 姚玉英等编著化工原理 上册 刘佩茹编著化工过程与 设备 王志魁主编化工原理 第二版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1.用离心油泵将甲地油罐的油品送到乙地油罐。管路情况如本题附图所示。启动泵之 前A 、C 两压力表的读数相等。启动离心泵并将出口阀调至某开度时,输油量为39 m 3 /h ,此 时泵的压头为38 m 。已知输油管内径为100 mm ,摩擦系数为;油品密度为810 kg/m 3 。试求(1)管路特性方程;(2)输油管线的总长度(包括所有局部阻力当量长度)。 解:(1)管路特性方程 甲、乙两地油罐液面分别取作1-1’与2-2’ 截面,以水平管轴线为基准面,在两截面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得到 2e e H K Bq =+ 由于启动离心泵之前p A =p C ,于是 g p Z K ρ?+ ?==0 则 2e e H Bq = 又 e 38H H ==m ])39/(38[2=B h 2/m 5=×10–2 h 2/m 5 则 22e e 2.510H q -=?(q e 的单位为m 3 /h ) (2)输油管线总长度 2 e 2l l u H d g λ += 39π0.0136004 u ??????=? ? ?????????m/s=1.38 m/s 于是 e 22 229.810.138 0.02 1.38gdH l l u λ???+= = ?m=1960 m 2.用离心泵(转速为2900 r/min )进行性能参数测定实验。在某流量下泵入口真空表 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60 kPa 和220 kPa ,两测压口之间垂直距离为0.5 m ,泵的轴功率为 kW 。泵吸入管和排出管内径均为80 mm ,吸入管中流动阻力可表达为2f,0113.0h u -=∑(u 1为吸入管内水的流速,m/s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为2.5 m ,实验是在20 ℃, kPa 的条件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