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力发展的熔盐反应堆有何神奇之处

中国大力发展的熔盐反应堆有何神奇之处
中国大力发展的熔盐反应堆有何神奇之处

中国大力发展的熔盐反应堆有何神奇之处

2017年末,根据中科院官网介绍,中国有望在2020年前后于甘肃建成2个熔盐堆。

由于化石能源终将耗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而在众多新能源中,核能被很多专家认为是比风能、太阳能更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因为在大规模长时间储能技术成熟以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能量密度低、随机波动、间歇性、和分布不匀决定了均不适合作为能源体系内的基荷发电形式。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GIF)共推荐了6种先进核能系统:钠冷快堆(SFR)、超高温气冷堆(VHTR)、超临界水堆(SCWR)、气冷快堆(GFR)、铅冷快堆(LFR)和熔盐堆(MSR),作为四代核电的候选堆型。

那么,熔盐堆有何神奇之处?促使中国在拥有高温气冷堆和钠冷快堆两款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特征的核反应堆

的同时,还积极研发和建设熔盐堆核电站呢?

熔盐堆并非新概念

熔盐堆是6种第四代反应堆之一,在固有安全性、经济性、核资源可持续发展,以及防核扩散等方面具有其它反应堆无法比拟的优点。

虽然熔盐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但它并非是新鲜事物,早在几十年前,国际上就已经有相关研究了。

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空军启动核能飞行器推进工程,为轰炸机寻求航空核动力。在1951年,启动了Aircraft Nuclear Propulsion计划。在计划中,核动力轰炸机中计划采用4个核动力涡轮发动机,设计功率为200MW,由熔盐堆反应产生的热能取代喷气发动机内的燃料燃烧提供动力,可连续飞行数周时间。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承担了Aircraft Nuclear Propulsion 计划中核能引擎反应堆的研发任务,于1954年建成第1个用于军用空间核动力研究的2.5MW熔盐堆,1965—1968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成功运行了8MW熔盐实验堆3000小时,证明了熔盐堆的可行性。

不过,由于战略导弹的异军突起,使核动力轰炸机变为鸡肋,熔盐堆也随之转向民用。然而,冷战时期美国政府更加青睐适合生产武器用钚、具有军民两用前景的钠冷快堆,放弃了更适合钍铀燃料循环、侧重于民用的熔盐堆。

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也开始研究熔盐堆。不过,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苏联解体的影响,相关研究近乎停滞。

在70年代,清华大学也曾经研究过熔盐堆,不过受资金限制,主要侧重于前期技术预研,并未建设实验堆。

在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

导科技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作为其两大部署内容之一,计划用20年左右的时间,致力于研发第四代先进裂变反应

堆核能系统,实现核燃料多元化、防止核扩散和核废料最小化等战略目标。

(中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阶段发展目标)

熔盐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钍基熔盐堆可以分为固态钍基熔盐堆和液态钍基熔盐堆,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利用钍基燃料,二是采用熔盐冷却,三是具有基于高温输出的核能综合利用系统。

液态钍基熔盐堆是第四代反应堆中唯一使用液态燃料的反

应堆,因其特殊性,这里就主要介绍液态钍基熔盐堆。

液态钍基熔盐堆的基本结构包括堆本体、回路系统、换热器、燃料盐后处理系统、发电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等。由于使用液体核燃料,这就决定了其工作原理与常规固体燃料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含有钍的燃料熔盐以高于500℃的堆芯入口温度,流入经优化设计的堆芯达到临界,燃料熔盐在堆芯处发生裂变反应释放热量。回路系统中的一回路带出堆芯热能,二回路将一回路熔盐热量传递给第三个氦气回路,推动氦气轮机做功发电。对于被核辐射照射过的液态燃料盐,燃料盐后处理系统会对其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熔盐堆示意图)

熔盐堆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首先,熔盐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液体熔盐堆采用高温熔盐作核燃料,兼作载热剂,不需专门制作燃料组件,因而杜绝了堆芯融化事故发生的可能。加上熔盐的低蒸气压减少了破口事故的发生,即便发生破口事故,熔盐在环境温度下也会迅速凝固,能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展。

其次,熔盐堆可有效利用核资源和防止核扩散。由于钍基熔盐堆所使用的钍无法用于核武器制造,因而推广钍基熔盐堆能大幅降低核扩散的风险。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铀矿储备虽然并不出众,但在钍的储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也就是说,一旦钍基熔盐堆投入商业运营,中国基本不必为核燃料来源担忧。

再次,熔盐堆的热功率密度和发电效率高。熔盐堆的堆芯结构较为简单,因而可以设计成具有较高功率输出的小型反应堆。同时熔盐堆可以采用布雷顿循环,发电效率高达45%—50%。加上熔盐堆具有运行无需控制棒、不停堆换料、寿命长、功率易调等特点,使其可以用于核动力潜艇和水面舰艇上。

最后,熔盐堆具有多样化的功能。熔盐堆不仅能够发电,还可产生高温工艺热,服务于工业制造。此外,熔盐堆还具有供热、煤气化、甲烷重整、制氢等功能。

还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难关

液态钍基燃料熔盐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和防核扩散性,其商业化在当前技术基础条件下也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不过,针对堆运行温度高、熔盐腐蚀性强和后处理技术不成熟的特点,还有不少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

首先,燃料盐的流动特性使得熔盐堆技术成为完全不同于其他固体燃料反应堆的一种全新核反应堆技术,尚无成熟的反应堆设计和安全分析方法以及安全评估规范可供借鉴。其次,燃料盐连续在线后处理技术的可行性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再次,熔盐堆中流体燃料直接接触石墨,因此熔盐堆对于核纯级石墨密封工艺和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最后,燃料盐直接接触管壁,管壁受到的中子通量较高,因此制作管壁的材料需要有较高的耐中子辐照性能。 ......

诚然,要将蓝图变为现实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我们由衷祝愿中国的科研人员能够披荆斩棘,建成熔盐堆。

如果中国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可实现核燃料多元化,确保我国核电长期发展和促进节能减排,还可以防止核扩散和实现核废料最小化,为和平利用核能开辟一条新途径。一句话总结,熔盐堆是优点和挑战几乎同样巨大的一种堆

型。目前在六种候选四代堆型里几乎是离商用最遥远的。要在2020年前后实现建成两座商用熔盐堆的技术难度非常高。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硕士招生简章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硕士招生简 章 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应用物理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 上海应用物理所是国立综合性核技术科学研究机构,在核科学技术领域从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致力于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的研究发展,致力于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的大科学装置研制、运行与利用,致力于核科技前沿交叉的研究与核技术应用,以期将研究所建成我国独具特色、不可替代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上海应用物理所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SSRF)的工程承建和运行单位,并建有“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两大园区,分别坐落于上海市科技卫星城嘉定区和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共700余亩。 上海应用物理所目前的三个战略重点是:(1)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不仅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新征程的一个突破点和着力点,更是国家面向未来的一项战略安排,是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影响的项目。(2)光源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及科学研究,包括上海光源后续线站、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用于肿瘤治疗的质子加速器研制以及开展相关跨学科研究。今后5-10年是大科学装置重要的发展时期,依托上海光源、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建设国际上最重要的光子科学中心之一,使之成为对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是研究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3)核科技与前沿交叉研究取得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核技术在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核物理、水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促成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 截至2012年底,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物所共有在职职工1090人。其中科技人员944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6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 上海应物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无机化学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等3个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还设有光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工程、生物工程等4个专业二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核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等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361人(其中硕士生185人、博士生176人)、在站博士后16人。 上海应用物理所是上海市核学会、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分会的挂靠单位;主办《核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英文版)、《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等学术刊物。研究所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育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进行,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教育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教育基地承担。学位论文的选题均结合导师承担的科研和开发项目,能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的论文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技术支持。研究所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机遇,越来越多的学生出国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优秀学生被选派到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从事3-12个月的国际合作研究。

中国开始发展惊人的钍反应堆技术

英报:中国开始发展惊人的钍反应堆技术! 2011-03-23 10:01:52.0 在海啸破坏福岛的铀反应堆并摧毁公众对核能的信念前几周,中国透露它正推出一项竞争性技术,建设一种更安全、更清洁、最终也更便宜的以钍为基础的反应堆。 这一事件没有引起公众的关注——除了一些对钍有浓厚兴趣的人——但它可能标志着能源政策的战略领导地位正从缺乏生气、安于现状的西方转向一个愿意打破成规的崛起的技术大国。 如果中国发展钍基反应堆的努力取得成功,将极大地改变全世界的能源版图,并可能避免一场因亚洲的工业革命与西方固有的消费相碰撞而引发的灾难性冲突。 中国科学院说,它已经选择了“钍基熔盐反应堆系统”。这种液态燃料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开创的。 中国科学家声称,钍基反应堆产生的有害废料要比铀少得多。该系统也不大容易引发灾难。 美国航天局前工程师、钍专家柯克·索伦森说:“钍反应堆有惊人的安全特性。” 他说:“如果反应堆过热,一个小塞子会熔化,盐会排入一个容器,不需要电脑或日本那种被海啸破坏的电子泵。反应堆会自救。” “反应堆在大气压力下运转,所以不会发生在日本看到的那种氢气爆炸。不会有辐射释放出来。” 钍是一种有银色光泽的金属,也存在自己的问题,但钍反应堆不会像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和现在的福岛核电站一样容易失控。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教授罗伯特·齐温克西说,钍必须被中子轰击以后才能推动裂变过程。他说:“没有连锁反应,中子束被切断的那一刻裂变就会停止。” 主持英国钍研究团队的齐温克西说,一旦发生危机,反应堆剩余释热也会比铀反应堆少得多。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末,美国物理学家就研究过钍燃料。与铀相比,钍的中子产额更高,裂变率也更高,燃料周期更长,而且没有同位素分离的额外费用。 该计划后来被搁置,因为钍不能产生用于核弹的钚。但钍可以烧掉旧反应堆里的钚和其他有毒的废料,减少放射毒性并充当生态清洁剂。 中国人将很快在钍技术和熔盐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祝他们好运。他们正帮人类一个大忙。我们也许可以平安度过这个世纪,不会因能源不足而彼此攻击并毁掉地球。

14MeV能区中子诱发232Th裂变碎片截面测量

14MeV能区中子诱发232Th裂变碎片截面测量 研究靶核232Th在14MeV中子辐射场下的裂变反应截面,使用中子活化靶核诱发裂变,用14.1MeV,14.5MeV和14.7MeV三种能量的中子分别对232Th 进行辐照活化,中子是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二所的K-400型强流中子发生器上由3H(d,n)4He反应产生。实验用ThO2粉末作为样品,其纯度为99.5%;监督片是Al,其纯度为99.99%。在测量中使用低本底的高纯锗探测器记录γ谱,使用监督片发生27Al(n,α) 24Na反应出射的α射线检测中子通量,利用90Zr(n,2n)89m+g Zr 与93Nb(n,2n)92m Nb的反应截面比测定中子平均能量。 本实验甄别出确定存在的核素有130Sb,138Xe,141Ba,134Te,138Cs,134I,89Rb 七个核素。使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截面计算公式进行了数据的处理,得到了232Th(n, f)138Xe,232Th(n, f)130Sb,232Th(n, f)141Ba和232Th(n, f)134Te四个反应道的截面值。在对232Th(n, f)134I和232Th(n, f)138Cs两个反应道的截面计算中,因为其有先驱核的衰变或退激的来源,使用相关公式扣除EC或β—等衰变对裂变截面的影响,发现了138Cs和134I主要来源于138Xe和134Te的β- 衰变。 关键词:14MeV中子;活化;232Th;裂变截面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意义 中子诱发核反应截面能够揭示入射粒子和靶核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原子核在高激发态的运动规律加深对核反应机制和核结构的认识。14MeV能区中子引起的裂变反应截面是核工程、核能、核技术应用和核科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对于核反应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核裂变反应堆、核武器的研制,以及对其他交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核反应截面的测量是极其重要的,裂变各通道的独立裂变截面数据测量工作开展极少,本课题的开展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完善了各裂变反应的具体裂变截面测量数据,为初步建立相关核数据库提供了素材。 跟随着现代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因此,能源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在当今环境也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化石燃料的大范围使用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所生存的环境,还造成了全球性的温室效应。然而

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规模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规模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7811751347.html, 1

目录 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规模分析 (3) 第一节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分析 (3) 一、2010-2014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3) 二、2010-2014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3) 三、2010-2014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市场供需分析 (4) 第二节中国食用盐产业特征与行业重要性 (4) 第三节食用盐行业特性分析 (5) 第四节2013年中国食用盐市场规模分析 (6) 第五节2013年中国食用盐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6) 一、2013年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6) 二、2013年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7) 三、2013年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8) 四、2013年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9) 五、2013年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10) 六、2013年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11) 第六节2015-2019年中国食用盐市场规模预测 (12) 2

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规模分析 第一节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分析 一、2010-2014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我国盐业产业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优势较明显。全国产能在6000万吨左右,分为海盐、井矿盐和湖盐,海盐和井矿盐产量占近90%。产品中20%为食用盐,70%为工业用盐,部分出口。工业用盐主要和氯碱、纯碱的发展密切相关,“两碱”作为基础化工原料,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对工业用盐的需求也将维持相应的增幅。真空盐作为未来几年制盐行业增长的重点,主要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采用和热电联产结合的路线,降低能耗和成本,提高综合效益。总体上来说,我国盐业从规模上已经赶超美国,总产能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仍处于世界第二阵营,远远落后于先进国家。 二、2010-2014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我国是盐业大国,产能近亿吨,盐行业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全国现有298家制盐企业,其中99家为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仅定点企业制盐能力就高达4000多万吨,2013年行业开工率不到70%。食盐消费量长期稳定,工业盐用量增长缓慢,如果没有更趋严格的开采政策,盐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会长期存在。 我国盐业大而不强,制盐和食盐经营企业均存在“多小散乱”的问题,缺少品牌型大企业。全国制盐企业年均产量不到30万吨,企业间恶性竞争,价格低迷,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仅食盐定点生产企业有盈利。食盐销售专营以县级为单位,全国共有2222家批发主体,年均销量仅有4000多吨。中国盐业总公司是行业内最大的企业,食盐市场占有率也仅在16%左右。 专营体制下,食盐市场省际分割、县际分割,全国未形成一个统一大市场。目前已有一些省(市)实现了全部或部分省内垂直,即由省级盐业公司集中省内资产,各市县以分子公司形式进行区域专营。省际之间仅有中国盐业总公司实现了部分区域的跨省经营。 3

甘肃武威核电项目延请道士“作法‘’,你还真不能小瞧他

甘肃武威核电项目延请道士“作法”,你还真不能小瞧了他—— 2018年4月26日上午,甘肃武威“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在当地举行启动仪式,施工方邀请了道士参加,举行了传统的驱邪降福仪式。项目开工,搞一个祭祀祈福的仪式,希望它造福社会,不要成为流害,是很正常的事情,本来无可厚非,但这一举动竟然遭到了吃瓜群众的白眼,舆论由此迅速发酵。到后来,中科院也不得不出面道歉,以此来平抑舆情。 事发地点为甘肃省武威市“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项目”的奠基现场,其选址为民勤县红砂岗,是一处戈壁滩。从网帖的图片中可以看到,现场设有供桌,上面放着祭品,一个一身道士打扮的人手持法器,做出各种动作。最后,现场还烧了一堆符纸。 舆论的看点,在于把这一仪式看成了“封建迷信”活动,高技术的项目与“封建迷信”紧密挂钩,由此吸引了大量的眼球。然而,道士到此一游,真的就成了“封建迷信”了吗?道士的日常活动,代表的就是“封建迷信”,这一说法对吗? 要解决这一疑问,先要澄清如下几个主题词: 其一,关于武威 武威位于甘肃省的中部,在中国科技史上,其地位极为特殊。武威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一处重要发源地,比如,如今传世的瓷器、建筑艺术、造纸术、武术、空气的发现、天文学、矿山开采术、优生优育、生命科学,等等,都是首先在武威这里生发出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因为武威这座城市,中国在东汉的时候成为了世界的科学中心。这里是神圣的科学殿堂。武威是中国历代科学家的灵魂所在,与中国的科学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中国历史上“三茅”之一的茅固,以及天师张道陵、张衡等人都埋骨于此,这些人都是为中国科学和中国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成就绝不逊色于当代任何一位科学家和文化名流。 如今,一个高技术项目在武威上马,对当地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于此通报神灵,请求神灵护佑,原本是人之常情,比如,南宋陆游就说过“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话吧?可见,有关部门行大事之前祭祀神灵的做法并不过分。尤其在武威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祭祀活动实属必要,甚至不可或缺。 其二,关于画符念咒 画符念咒,是一个古老的说法,现在称为“贴标语”“喊口号”,有其特殊的作用。画符念咒,是“贴标语”“喊口号”早期的形式,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大凡有一定阅历的人,哪个没贴过标语,哪个没喊过口号?所以,不能将自己不理解的东西都简单地理解成是“鬼画符”。外国人看不懂中文,在外国人眼中,中文岂不就是“鬼画符”?同理,中国人看不懂外文,那么,外文岂不也都成了“鬼画符”? 道士现场画符念咒,表达了一种真挚祝福的理念。这没什么值得反对的。那些反对的人,难道是不希望项目成功、让当地的百姓过得更好吗? 其三、关于歃血为盟 祭祀现场,人们还宰杀了一只羊,也表达了祭祀的理念。血,是生命的象征。鲜血能使人猛醒,提醒人们一举一动都要珍爱生命,要为亿万生灵负责。古时歃血为盟,就是立志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可见,宰羊的行为,是一种盟誓,表达了一种信念,也没什么可反对的,并没有什么可质疑之处。 其四、关于道教和道士

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简介

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简介 绪言 第四代核反应堆系统(Gen IV)是当前正在被研究的一组理论上的核反应堆,其概念最先是在1999年6月召开的美国核学会年会上提出的。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核电发达国家在2000年组建了Gen-IV国际论坛(GIF),并完成制定Gen IV研发目标计划。预期在2030年之前,这些设计方案一般不可能投入商业运行。核工业界普遍认同将,目前世界上在运行中的反应堆为第二代或第三代反应堆系统,以区别已于不久前退役的第一代反应堆系统。在八项技术指标上,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已开始正式研究这些反应堆类型。这项计划主要目标是改善核能安全,加强防止核扩散问题,减少核燃料浪费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并降低建造和运行这些核电站的成本。并在2030年左右,向商业市场提供能够很好解决核能经济性、安全性、废物处理和防止核扩散问题的第四代核反应堆。 图1 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时间跨越 第一代核反应堆产生于上个世纪70 年代前,其主要目的是生产用于军事目的的铀;第二代核反应堆出现于70 年代,是目前大部分核电站使用的堆型,其目的是降低对石油国家的能源供应依赖;第三代核反应堆是在1979 年美国长岛和1986 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出现的,主要是增加了安全性,但它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核废料问题;第四代核反应堆则可以同时很好地解决安全和废料问题。对于第四代核能系统标准且可靠的经济评价,一个完整的核能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对于采用新型核能系统的第四代核电站的经济评估,人们需要采用新的评价手段,因为它们的特性大大不同于目前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核电站。目前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于比较不同的核技术或核电站,而是用于比较核能和化石能源。 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堆型 最初,人们设想过多种反应堆类型。但是经过筛选后,重点选定了几个技术上很有前途且最有可能符合Gen IV的初衷目标的反应堆。它们为几个热中子核反应堆和三种快中子反应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快速做大市场规模策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食用盐行业 快速做大市场策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快速做大市场策略概述 (5)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5) 第二节食用盐行业快速做大市场策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5) 一、研究原则 (5)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节研究企业快速做大市场策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7)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食用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9) 第一节中国食用盐行业发展规律特征分析 (9) 第二节食用盐行业发展概况 (9) 一、盐行业基本情况 (9) 二、国际盐行业发展状况 (10) 三、国内食盐行业发展状况及竞争格局 (10) 四、行业主要企业 (12) 五、盐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情况 (13) 六、盐产品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分析 (14) 七、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制盐行业的影响 (15) 八、盐业体制改革新规对行业发展影响 (16) 第三节2017-2018年盐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一、2017年我国原盐产能情况分析 (16) 二、2017年我国原盐产量情况分析 (17) 三、2017年我国原盐分种类产能、产量占比情况分析 (17) 四、2017年我国原盐库存情况分析 (18) 五、2017-2018年我国进口原盐情况分析 (19) 六、2017-2018年我国出口原盐情况分析 (20) 七、2017年中国盐的下游消费结构 (20) 八、2017-2018年盐价格走势分析 (21) 九、2017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23) 十、2018上半年中国原盐产量 (24) 十一、2018年中国制盐行业区域性分析 (25) 第四节2018年盐改一年带来的变化分析 (25) 一、盐改一年后意义重大 (25) 二、盐改一年后带来的变化 (26) 三、产业为主消费为辅 (28) 第五节2018-2019年食用盐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9) 一、替代性 (29) 二、产业集中度 (29) 三、政策利好 (29) 四、盐业品种多样化 (30) 五、品牌效应扩大化 (30) 六、跨区经营差异化 (31) 七、营销渠道电商化 (31)

钍元素核能开发新思路

钍元素:核能开发新思路 福岛核危机,让全世界对核电安全充满了担忧。德国等一些国家甚至宣布要在不久的未来放弃使用核能。 寻找更清洁、更安全的能源获得方式,成为人们更加关心的问题。不久前,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世界上已知的钍元素储量可以至少为全球提供1万年的能源支持。目前,英国科学家们已经在曼彻斯特南部的柴郡平原,建起了一个用于研究钍的小型加速器——EMMA,目的是寻求用钍代替铀作为新型核燃料的方式 为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需求,人类研究应用铀和钚的核电技术已经有六七十年了,虽然核电相对于煤电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安全性和核废料的处置两大问题一直引起广泛关注。 翻开核能利用的研究发展史,我们注意到科学家早在上世纪50至70年代就研究过钍元素,它作为核燃料应用有很多独特优点,如果拿它来发电,既安全又绿色,是铀和钚最理想的替代品。 储量大、易提炼、更清洁 1吨钍能抵200吨铀的能量 虽然钍元素本身不是裂变物质,但研究发现,一个普通的钍-232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就会变成钍-233,它很快就经历两次β-衰变,变成铀-233,这可是一种长寿命的易裂变物质。 而相比于铀元素,用钍做核燃料还有很多天然优势。 第一,地壳表面的钍就是钍-232,几乎不含钍的其它同位素,在原料提取中十分方便,与从天然铀中浓缩只占0.7%的铀-235相比,省了非常费事又成本高昂的一步。 第二,自然界里的钍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而独居石易于开采而且比铀矿丰富得多。据测算,天然铀里的铀-235只够人类使用几十年。除非现在开始投资另外建设一种增殖反应

堆,让占天然铀99%以上的不可裂变的铀-238变成可裂变物质钚-239,那才能延长天然铀的使用年限。而有资料称,钍的估计储量是铀储量的3至4倍。 第三,钍在核反应中能更充分地释放能量,有资料显示,一吨钍裂变产生的能量抵得上200吨铀。研究还发现,使用钍来发电只产生相当于传统核电站0.6%的辐射垃圾。有毒的放射性废料大大减少,而且这些核废料只需存放三百年,其后的毒性已经很低,不像使用铀的反应堆那样,有的核废料放射性长达万年以上。 因为自然界里存在的钍几乎全部是不可裂变的钍-232,如果要建造一个使用钍作为燃料的“钍基反应堆”,必须让钍-232接受辐照令其转变为铀-233,随后铀-233吸收中子开始它的链式反应。 要实现这一点,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设计思路。 思路之一 改造现有核电站使用铀钍混合燃料 要想钍基反应堆中的钍-232持续不断地转变为铀-233,关键是要提供足够强的中子源来辐照它。现在正在运行的核电站的铀基反应堆就是强大的中子源。如果将钍嵌入低浓缩铀的核反应堆中,只要设计得当,就可以改造成为铀钍混合的核反应堆,高的中子通量不但够维持链式反应的需要,而且还有足够多的中子让钍-232持续生成新的铀-233,实现可裂变物质在堆内的不断增殖。 将目前正在运行的铀基核电站反应堆,改造成为使用铀钍混合燃料或钚钍混合燃料,这是一种容易想到的思路。这种主张认为,改造现在已经成熟运行的核电站,总比重新设计新的要得心应手得多,况且也较为节省。一家名为Lightbridge的公司,提出了这样一种设计思路:在堆芯位置放入一些浓缩铀棒作为产生链式反应的“种子棒”,外围则由氧化铀和氧化钍混合原料制成的棒所包围,这样,链式反应持续进行的同时,实现了利用钍使燃料增殖并同时参与链式反应,使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提高三分之一。

熔盐的成分

熔盐的成分 盐类熔化形成的熔体,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离子熔体。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记有硝石(硝酸钾)受热熔成液体,是有关熔盐的最早文献记载之一。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H.Davy)最早用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用该法可以制取许多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如铝、镁、稀土金属、钠、锂、钙、钍、铀、钽等。19世纪末以来用冰晶石-氧化铝系熔盐电解炼铝和用 含氯化镁的氯化物熔盐系电解炼镁都已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铝、钛等金属可用可溶性阳极熔盐电解(电积)方法精炼。在冶金工业中,熔盐还用作合金电渣熔炼用炉渣、轻合金熔炼和焊接用熔剂、合金热处理盐浴炉的介质等。原子能工业和核燃料冶金技术的发展,给熔盐的应用开拓了新的园地。除了核燃料制取和核燃料后处理可以使用熔盐电解质或反应介质外,采用氟化锂-氟化铍-氟化钍熔盐系为核燃料的熔盐反应堆,有希望成为利用钍作核燃料的新能源。熔盐载热剂用于化工、冶金生产,也有希望用于原子能工业。以熔盐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是有希望的化学电源。 由于熔盐是冶金工业中的常用物料,熔盐物理化学已成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 熔盐的结构熔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作用力(它是服从库仑定律的长程作用力)、近程排斥力和范德华力(一译范德瓦尔斯力)。作为初级近似,可用静电硬球模型描述熔盐结构。即认为阴、阳离子都是带电而具有一定半径的硬球,而将范德华力忽略不计或作为校正项。由于静电作用,熔盐中每个离子均为异号离子所包围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和晶 体结构相比,熔盐中阴、阳离子最近距离非但没有增大,反而略有减少,但每个离子的第一近邻数(配位数)却比晶体中显著减少。这说明熔盐中存在不规则分布的缝隙或空位。两种熔盐互相混溶后形成的熔盐溶液,其结构亦大体相似。根据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方程式,可用计算机模拟熔盐中离子的运动和排布,进而计算熔盐或熔盐溶液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 熔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图熔盐和熔盐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熔盐和熔盐溶液结构的了解,而且为寻找生产技术上有用的熔盐系提供了依据。合适的熔盐电解液的选择是熔盐电解工艺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熔盐系的熔点(相平衡)、密度、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粘度、电导率等性质,对电解生产都有重要影响。熔盐相图的研究,对于了解熔盐间的相互作用和制定熔盐电解工艺都很重要。常用的熔盐相图测量方法是目测、变温法和差热分析法。借助计算机利用热力学函数计算熔盐相图,已成为熔盐相图测量的辅助手段。熔盐相图的类型与熔盐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关。有些价型、离子半径很接近的熔盐在液相中形成近乎理想的溶液,在凝固后则形成连续式固溶体。例如氯化钾-氯化铷系。价型或离子半径相差较大时,多形成低共熔点的相图。例如氯化钾-氯化锂系。有的熔盐相图有稳定或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少数熔盐系液相不完全混溶,形成液相分层体系。

(完整)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9.2.22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8年6月14日,中继卫星 “鹊桥”顺利进入以地月拉格朗日L 2点为中心的halo 轨 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至此,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讨论: 甲: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乙:嫦娥四号在月面着陆过程中,如果关闭发动机,其加速度一定为9.8m/s 2 丙:“鹊桥”在halo 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地球和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丁:halo 轨道的半径足够大,才能实现地面测控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中继通信 上述看法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据悉,我国第四代反应堆——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 )研究已获重要突破。 该反应堆以钍为核燃料,钍俘获一个中子后经过若干次β衰变转化成铀;铀的一种典型裂变产物是钡和氪,同时释放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钍核232 90Th 有90个中子,142个质子 B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U n Ba Kr 3n +→++233 1142 89192056360 C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与核内部自身因素无关,由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 决定 D .重核分裂成中等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减小 16.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在1.39s~1.98s 之间。若高速公 路上两辆汽车行驶的速度均为100km/h ,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前车发现紧急情况

中国人食盐量超标75% 哪些食物含盐量高

中国人食盐量超标75%哪些食物含盐量高盐可以说是我们日常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我们吃的各种各样的菜没有盐来调味,那世上就会少去很多的美食。但是有资料显示,中国人吃得太咸了!目前我国成人平均每天盐摄入量为10.5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的6克以下。除了直接吃盐外,但是却忽略了隐形的高盐食物。因此,减盐不要只把目光放在盐上,很多调料及食物中的含盐量都不低。 含盐量高的食物有哪些? 1、调味品 我们在烹调美食的时候都少不了调味品的存在,它不仅仅是可以给我的味蕾带来改善,还可以在颜值上提高菜品的分数。恰恰调味品就是隐形盐的藏身之地。比如说酱油、甜面酱、豆瓣酱、虾酱、豆豉、味精等调味品中都含有较多的盐。 2、白面包 两片半白面包含钠就超过600毫克,如果再涂上花生酱,要不超量都难。巧克力面包、菠萝面包、奶酥面包等奶油越多的,含钠越高。 3、果脯蜜饯 酸酸甜甜的话梅让人欲罢不能,但吃进10颗摄入的盐就占一天所需盐总量的56%。你可能吃的时候并不觉得咸,这主要是由于工艺需要,话梅在加工时会加入很多糖,甜、酸、咸3种味道发生“抵消减弱”作用,果脯蜜饯等也是同样的原理。

4、酱腌菜 各种榨菜、腌菜、酱菜、酱肉罐头等都是“含盐大户”。这些食品中除了腌制时放入很多盐来防腐,有些酱菜等还放了含钠的添加剂。建议腐乳、咸鸭蛋最好每顿只吃1/4块,每周不超过3次;可以隔天吃一次酱腌菜,如果早餐吃了酱腌菜,可搭配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等。 5、挂面 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爱吃面条。相同的是,米粉与面条均属淀粉含量高的食物,而不同的是面条含有“隐形盐”。 这些盐分来自挂面的制造工艺,为了使其耐煮,所以要加入适量的盐和碱,但是吃面的时候又感觉不到咸味,容易让人误以为面条不含盐。 6、苏打水 小苏打的化学名叫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泛,一些食物中也会加入小苏打。 小苏打水虽然不含钠盐,但碳酸氢钠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影响,相当于氯化钠(钠盐)对身体的影响。 7、隐形饮料 运动功能饮料可以迅速为人体补充水分和丢失的钠离子,而这些作用都因为它含有一定的矿物质元素。 一罐600毫升的功能饮料,其钠含量高达252毫克。有的年轻人一天喝好几罐功能饮料,非常容易造成钠盐摄入过量。

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

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科技专项 和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介 一、A类先导科技专项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是中科院在中国至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战略研究基础上,瞄准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提出的,是集科技攻关、队伍和平台建设于一体,能够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的战略行动计划。 2010年3月31日,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规划,确认中科院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形成重大创新突破和集群优势。 1.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2011年中科院已将其列为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之一。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实施以来,在“细胞谱系的建立与发育调控”、“功能性细胞获得的关键技术”、“人工组织器官构建”、“干细胞应用策略的集成研究”四个项目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2.未来先进核裂变能 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其中ADS嬗变系统项目和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作为其两大部署内容。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以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强流质子束轰击靶核

(如铅等)产生散裂中子作为外源中子驱动和维持次临界堆运行,具有固有安全性。ADS系统的中子能谱硬、通量大、能量分布宽,嬗变长寿命核素能力强,既可大幅降低核废料的放射性危害,实现核废料的最少化处置,同时还有能量输出,可以提高核资源的利用率,被国际公认为核废料处理的最有效手段。 钍基熔盐堆(TMSR)核能系统项目研究目标是研发第四代裂变反应堆核能系统,计划至2020年之前建成2MW钍基熔盐实验堆,形成支撑未来TMSR核能系统发展的若干技术研发能力,并解决钍铀燃料循环和钍基熔盐堆相关重大技术挑战,研制出工业示范级钍基熔盐堆,实现钍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核能的综合利用。 3.空间科学 国务院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规划后,中科院即启动实施的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部署以下7个研究项目。(略) 4.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作为2011年首批启动的A类先导科技专项之一。该专项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的国际谈判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最佳途径选择等重大科技需求,有效组织中科院和相关高校及部委相关单位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的陆地碳收支定量认证、碳增汇潜力与速率、增汇技术与措施以及未来全球增暖情景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关系的不确定性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由此形成支撑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增汇、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的数据资源体系、科学知识体系和技术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在温室气体

“盐”事纷繁:中国历史上的食盐生产与销售

“盐”事纷繁:中国历史上的食盐生产与销售 根据国务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2017年1月1日起,我国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 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上,东部出海盐、中部出井盐、西部出湖盐,因盐而兴的城镇贯穿东西南北。江苏盐城、四川自贡、山西运城分别是海盐、井盐、湖盐的代表。 有人说,中国持续了2600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终被废止。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首先,这是我国在坚持食盐专营制度基础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次,虽然食盐专营制度确实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齐国管仲,但不能说它持续了2600多年,因为历朝历代政策不一,有施行专营的时期,也有允许民间开采经销的时期……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盐”事纷繁复杂。 齐桓公称霸与食盐官运有关? 商周两代实行等级分封制,纳“贡”代税。所谓“青州厥贡盐”,就是以“盐”作为贡品,向上级交纳,以代赋税。当时,食盐的产运销由百姓们自己经营,官府仅在产地设官,督促民众按时采煮。

名列春秋时期“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名的猗顿,原本只是一个贫下中农,后来在陶朱公的启发下,把家搬到河东盐池附近,专心搞起盐业和畜牧生意,仅十年就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 盐业经营的巨大商机和利润,被齐国国相管仲看在眼里,于是,他亲自担任“商务部长”,一心为国家搞创收,将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收归国有,推行食盐国营制度。齐国临海,拥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尽管在食盐生产方面,管仲部分放权给百姓,但官府仍然严格控制生产者的生产时间和食盐资源的管理。 至于食盐运输,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从境外“进口”的食盐,均归官府统一运输。除了为政府赚钱外,食盐官府专运还能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对于那些不生产食盐的诸侯国,不听话就不给盐吃。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利用经济制裁达到政治目的的案例之一了。 当时,东方诸国除齐国外,多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任由食盐民产商销,官府只管收税。但西方的秦国,也有一个和管仲一样,认识到食盐产业具有“百倍之利”的人物——商鞅,在他推动下的变法中,山川河泽国有化是一项重要内容,食盐国营当然也不在话下。管仲富国,使齐国成为霸主,商鞅富国强兵,秦发展成为超级大国,并一举实现统一大业。秦灭六国建立秦朝后,继续推行食盐国营的政策。

热管技术在先进反应堆中的应用现状

热管技术在先进反应堆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迅猛增加,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发迫切,核能作为新时期重要的新能源,逐渐成为了我国能源发展重要组成。在核能的利用中,为了保障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当核反应堆出现故障,导致堆芯温度快速上升,如何将核反应中产生的热量及时、迅速的传递出去,也成为了核反应安全运行的关键。热管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在核反应的热量传递过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于核反应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于核反应堆系统非能动安全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促使热管技术在国内外先进反应堆概念设计中得到运用。 关键词:热管技术;反应堆;应用现状 热管技术具有传热效率高、运行稳定、压力损耗小等优点,并逐渐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先进反应堆也不例外,热管作为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在核反应的热量传递过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之后,人们对核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管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国外先进核电概念设计和非能动安全系统优化方案中受到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核能发展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热管技术在国内外核能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一、核能发展的优势 (一)环境污染小 与传统能源相比,核能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优点,传统的火力发电是通过燃烧煤炭,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来发电的,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与传统火力发电不同,核电站是通过原子裂变的形式发电的,原子在核裂变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而这个过程需要的原材料非常少,而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也非常少。 (二)资源量丰富 铀矿是核反应的主要原材料,其储量非常丰富,不仅富集在陆地地层,而且在海洋中也大量存在。截至2017年,据世界能源署发布的最新数据,铀矿开采成本在120美元/kg以下的资源量为4.15×106吨,80美元/kg以下的资源量超过3.25×106吨,低于50美元/kg的铀矿资源量为1.25×106吨,而目前开发利用的铀矿成本均在20-40美元/kg,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铀矿资源都不会出现资源贫乏的问题,这都为后期大规模开发利用核能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 (三)经济成本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核电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核电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同时由于世界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火电机组需要更新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统火力发电的投入成本,另外在原材料的消耗方面,火电发电的材料成本要更高。因此,随着核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核电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具经济优势。 二、国外先进核反应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外纷纷将热管技术运用到新型反应堆概念设计中,或者采用热管

专题(50)原子核(解析版)

2021年(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练 专题(50)原子核(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多选)下列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是() A.利用钴60治疗肿瘤等疾病 B.γ射线探伤 C.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 D.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用以研究农作物吸收养分的规律 【答案】CD 2、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答案】C 【解析】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因此用γ射线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故选C。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C.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 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氢原子 的能级公式E n=1 n2E1,n=1,2,3,…) 【答案】AC 【解析】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A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 错误.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β衰变放出了一个电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1,即原子序数增加,C正确.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故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D错误. 4.(多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核发生α衰变时,释放出α粒子和一定的能量,目前核电站利用的就是这一自发释放的能量 B.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D.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 【答案】CD 【解析】核电站利用的是铀核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选项A错误;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改用红光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B错误;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选项C正确;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选项D正确. 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小 B.用升温、加压或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C.以m D、m p、m n分别表示氘核、质子、中子的质量,则m D=m p+m n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 【答案】BD 【解析】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则用

熔盐堆的双流设计改进

第29卷,总第169期2011年9月,第5期《节能技术》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Vol 129,Sum 1No 1169 Sep 12011,No 15 熔盐堆的双流设计改进 韩 东,王文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 要:熔盐堆(MSR)是六种第四代反应堆中唯一的液体燃料反应堆,在很多方面具有其它 反应堆无法比拟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的单流熔盐堆设计,一个重大的有前途的变化就是回归到了橡树岭实验室曾经为绝大多数熔盐堆而提出双流设计模型,通过对反应堆活性区设计的改进,解决所谓的/管道问题0,使熔盐堆双流设计的各种优势得以实现。 关键词:核能;熔盐堆;双流设计;改进;管道问题 中图分类号:TL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11)05-0442-04 Two Fluid Design Improvement of Molten Salt Reactors HAN Dong,WANG Wen -lin (Key Discipline Laboratory of Nuclear Safety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The molten salt reactor (MSR)is the only liquid fuels reactor in the six candidates of the Gen 2eration Ⅳadvanced nuclear reactor,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markable advantages in many ways.A major potential change to the traditional Single Fluid,MSBR design and a subject of this presentation is a return to the mode of operation that ORNL proposed for the majority of its MSR program -the Two Fluid design.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ore,this article aims to solve so -called /plumbing problem 0and to enable the many advantages of the Two Fluid design. Key words:nuclear energy;molten salt reactors;two fluid design;improvement;plumbing problem 收稿日期 2011-05-04 修订稿日期 2011-06-25作者简介:韩东(1980~),男,硕士研究生。 0 引言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海啸引发的灾难,并联系到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美国三哩岛也曾经出现的这类核事故,使人们对核能的安全性缺失了信心。但随着地球上有限的化石能源在加速地消耗,核能又有其显著的不可替代的优点。本世纪初,美国政府推动/第四代0核能开发,熔盐堆作为6种第四代反应堆堆型中唯一的液体燃料反应堆,被/第四代国际 论坛0(GIF)选中,推荐为待开发的系统之一,开始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此,中国科学院表示已经选择了/钍基熔盐反应堆系统0。 由于熔盐堆在大气压下运转,故只需要低压容器。没有水和钠的存在意味着不会发生在日本福岛核电站看到的那种氢气爆炸,也不会有辐射释放出来。没有石墨作为慢化剂的设计中甚至没有可燃的材料。在固有安全性方面,熔盐堆采用高温熔盐作核燃料,兼作载热剂,不需专门制作燃料组件,从设计上避免了严重事故,例如,堆芯融化事故的发生, 即使堆芯丧失冷却剂,也不会造成反应堆的严重后果。熔盐的低蒸汽压减少了破口事故的发生,即便 # 4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