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装置工艺规程(修改版)
乙炔瓶使用规程(5篇)

乙炔瓶使用规程1使用1乙炔瓶应装设专用的回火防止器、减压器,对于工作地点不固定,移动较多的,应装在专用小车上。
2严禁敲击、碰撞和施加强烈的震动,以免瓶内多孔性填料下沉而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储存。
3乙炔瓶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
因为卧放使用会使瓶内的丙酮随乙炔流出,甚至会通过减压器而流入椽皮管,这是非常危险的。
4要用专用板手开启乙炔气瓶。
开启乙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
冬天应留0、1-0、2Mpa,夏天应留有0、3Mpa的剩余压力。
5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速度不应超过1.5~____立方米(m3)/时.瓶。
6乙炔瓶体温度不应超过40℃,夏天要防止曝晒。
因瓶内温度过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而使瓶内乙炔的压力急剧增加。
7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
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小于10m(高空作业时应按与垂直地面处的两点间距离计算)。
8瓶阀冬天冻结,严禁用火烤。
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热水解冻。
9乙炔减压器与瓶阀之间连接必须可靠。
严禁在漏气的情况下使用。
否则会形成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一旦触及明火就会立刻爆炸。
10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使用,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物上。
用时使用的乙炔瓶和氧气瓶应距离10m以上。
11如发现气瓶有缺陷,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应通知安全督导员送回气体厂处理。
2储存2.1使用乙炔瓶的现场,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超过5瓶不超过20瓶的,应在现场或车间内用非燃烧或难燃体、墙隔成单独的储存间,应有一面靠外墙;超过20瓶,应设置乙炔瓶库;储存量不超过40瓶的乙炔瓶库,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生产厂房毗连建造,其毗连的墙应是无门、窗和洞的耐火墙,并严禁任何管线通过。
2.2储存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得小于____米,且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2.3储存间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等设施,要避免阳光直射,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在其附近设有消防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破灭火器)。
工贸企业乙炔气焊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工贸企业乙炔气焊安全操作规程范本1. 总则工贸企业乙炔气焊是一项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危险的作业,为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从事乙炔气焊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此规程。
2. 作业环境2.1 作业场所应确保通风良好,室内空气质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2 作业场所应保持整洁、无易燃易爆物质,禁止在作业区域存放可燃物品。
2.3 作业场所应配备灭火设备并定期检查,禁止在作业过程中阻塞灭火设施的使用。
2.4 作业场所应划定明确的安全区域,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3. 个人防护3.1 所有从事乙炔气焊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服和防护鞋。
3.2 所有从事乙炔气焊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面罩等防护用具,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火花和溅射物的伤害。
3.3 所有从事乙炔气焊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手套,保护手部免受热量和溅射物的伤害。
3.4 所有从事乙炔气焊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耐高温的防护帽或头盔,保护头部免受热辐射的伤害。
3.5 所有从事乙炔气焊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具,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4. 气瓶管理4.1 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必须垂直存放,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保持通风良好。
4.2 定期检查气瓶的阀门和管道,确保无泄漏。
4.3 使用前检查气瓶上的标识和有效期,并保证瓶体无明显损伤。
4.4 气瓶应定期进行压力检测和重量检测,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5. 焊接设备操作5.1 在使用乙炔气焊设备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5.2 乙炔气焊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定。
5.3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乙炔气和氧气的比例正确,以防止产生不稳定的气体混合物。
5.4 焊接结束后,必须关闭所有气源和阀门,并及时清理和储存设备。
6. 火焰使用6.1 使用火焰前,必须确保所需作业区域无可燃物质,以防止火势蔓延。
6.2 使用火焰时,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热辐射对人和设备的伤害。
乙炔工艺操作规程(次钠)及安全性说明

岗位操作规程(乙炔)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产品说明…………………………………………………………………2页二、原料说明…………………………………………………………………5页三、生产原理…………………………………………………………………8页四、生产工艺流程……………………………………………………………13页五、岗位操作………………………………………………………………15页六、安全注意事项……………………………………………………………25页七、分析检验控制一览表……………………………………………………26页八、设备一览表………………………………………………………………27页1一、产品说明1、产品简介化学名称:乙炔俗称: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结构式:H-C≡C-H分子量:26.0262、性质2.1、乙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含有硫化物,磷化物时有特殊的刺激性嗅味,极易燃烧爆炸,微溶于水及乙醇,能溶于丙酮、氯仿和苯。
2.2、乙炔与水接触时,在适宜条件下生成C2H2·6H2O雪花状白色晶体。
2.3、乙炔分子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聚合、取代等多种反应。
2.4、理化常数:密度:(0℃,105Pa) 1.171g/l比重:ⅰ)对空气:0.9056ⅱ)对氧气:0.8194比热:(20℃,105Pa)ⅰ)等压比热(C P):1680.36 J/kg℃ⅱ)等容比热(C V):1358.5 J/kg℃溶点(或凝固点):(1.2×105Pa)-85℃沸点(或冷凝点):(1.2×105Pa)-83.66℃闪点:-17.78℃闭口自燃点:305℃气化热:827640 J/kg生成热:225720 J/mol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14.5%2最大爆炸压力: 1.01MPa燃烧热(25℃): 1298349.8J/ mol最小引燃能量: 1.9×10-5J临界温度:35.5℃临界压力:62.5×105Pa乙炔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1体积溶剂中乙炔体积)如以下各表:表1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溶解度温度℃溶解度温度℃溶解度0 1.73 25 0.93 70 0.255 1.49 30 0.84 80 0.1510 1.31 40 0.65 90 0.0515 1.15 50 0.5020 1.03 60 0.37表2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温度℃溶解度温度℃溶解度温度℃溶解度-20 52 0 33 20 20 -15 47 5 29 25 18 -10 42 10 26 30 16 -5 37 15 23 35 14.5表3乙炔在多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溶剂温度℃溶解度溶剂温度℃溶解度饱和食盐水25 0.32 苯15 4.0 石灰乳15 0.75 乙醇18 6.0 汽油15 5.7 工业醋酸甲酯 5 14.82.5、危险特性:2.5.1遇火有燃烧爆炸危险。
乙炔气站操作规程范本

乙炔气站操作规程范本1. 安全意识与责任-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严格的安全意识,并承担起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负责的责任。
- 操作人员必须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禁将任何非必要物品带入操作区域。
-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并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
2. 气体贮存和供应- 气瓶应以正确的方式垂直存放在贮存区域,确保稳定和固定。
- 使用气瓶时,必须检查瓶体是否完好,并确保阀门无泄漏。
- 气瓶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至指定的存放区域,并关闭瓶阀。
- 禁止在气瓶附近吸烟或进行明火作业。
3. 管道安全操作- 管道安全操作前,必须确保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顺序打开或关闭阀门,并避免突然或剧烈的操作。
- 管道系统应定期检查,确保没有泄漏或损坏。
- 管道操作结束后,必须确认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并进行记录。
4. 设备维护和检修- 设备维护和检修应由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
- 维护和检修前,必须切断相应设备的电力和气源,并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 维护和检修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程序和安全规范,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
- 维护和检修结束后,必须清除现场,将设备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5. 紧急情况应对-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无损。
- 紧急情况发生后,必须按照应急预案指示进行处置,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 在发生火灾或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逃生措施,并在安全区域等待救援。
6. 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理- 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
- 禁止将废弃物随意倾倒或排放,必须依法进行安全处理。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
7. 信息管理和记录- 所有操作和相关数据必须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气瓶使用情况、管道操作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等。
- 信息管理和记录应符合相关要求,并定期进行存档和备份。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通知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劳动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81.06.04•【文号】[81]劳总锅字10号•【施行日期】1981.06.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通知(1981年6月4日(81)劳总锅字10号)各省、市、自治区劳动局(厅),国务院有关部、委、总局,解放军总后勤部:目前溶解乙炔气瓶正在国内积极推广使用。
溶解乙炔气瓶与移动式乙炔发生器比较,具有节省能源、减少公害、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越性。
为了加强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监察工作,我局组织有关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现颁发试行。
正在制造或改装的溶解乙炔气瓶,凡不符合本规程规定的,应立即停止生产或改装。
在用的以活性炭为填料的溶解乙炔气瓶,应逐渐淘汰。
希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将规程试行情况、问题和意见及时告诉我局。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溶解乙炔气瓶的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的溶解乙炔气瓶技术规程、专业标准和技术条件,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移动式、可重复充气的浇注有多孔性填料的钢质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
本规程不适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盛装溶解乙炔的附属容器。
第四条乙炔瓶是由钢质气瓶(以下简称钢瓶)、多孔性填料(以下简称填料)、溶剂、溶解乙炔及附件等组成。
第二章设计与制造第五条乙炔瓶的设计与制造,应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要求。
第六条钢瓶的公称容积和直径,按表1选取。
表1钢瓶公称容积和直径------------------------------------|公称容积(L)|≤25|40|50|60||-----------|-----|---------|------||公称直径(mm)|≤100|280|300|------------------------------------第七条钢瓶的主体材料,必须采用镇静钢,并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和冷弯试验等应符合表2与相应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精品】乙炔气瓶焊接工艺

乙炔气瓶焊接工艺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乙炔气瓶焊接工艺1 乙炔气瓶零件简介 乙炔气瓶属于三类压力容器,它是由钢制气瓶(以下简称钢瓶)、多孔性填 料、溶剂、溶解乙炔及附件等组成。
钢瓶按照国家劳动部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 GBS100 (钢质焊接气瓶 >设计、制造和检验,在制造过程中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很高。
根据国家劳动部 1993 年颁布的‘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 GBl1638-89(溶解乙炔气瓶>的 规定.钢瓶主体材料必须采用平炉、电炉或氧气转炉抬炼的镇静钢,以获得良好 的成形和焊接性能。
钢瓶应逐其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 5.2MPa.并在此试验 压力下保压 3min.被试钢瓶不得有泄漏现象。
钢瓶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逐只进 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 3.0MPa.保压 1min。
钢瓶主体焊缝颓经 100%的射线 探伤检测,按 JB4370 标准进行,射线透照底片质量为 AB 级,焊缝缺陷等级不低于 Ⅱ级。
钢瓶在全部焊接完成后要进行整体熟处理,热处理温度为 620±20℃。
钢 瓶热处理后要按照热处理批号。
每批应抽取一支钢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爆破 试验。
气瓶焊接结构如图 1 所示。
2、零件配料 2.1.1 封头配料 母材材料 Q235 钢 公称直径 D N =500mm 板材厚度 δ S =8mm 直边高度 h=25mm 封头加工余量定为 20mm 下料尺寸 D=1.211*(D N +δ S )+2*h+20=685mm 经计算封头总高度为 H=150mm 2.1.2 封头成形 成形方式:冲压成形 成形设备:冲床,加热炉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2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成形工艺:材料检查→加热→冲压→封头余量切割→检查 封头坯料加热:为防止加热时间过长而使钢板氧化过厚,应采取热炉进料,即 炉温升到始压温度时把坯料加进炉内,坯料加热温度一般在 950~1050℃为宜,保 温时间控制在 1min/mm,坯料的加热温度要均匀,并保证坯料温度焖透。
氧气乙炔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切割安全操作规程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氧气、乙炔切割安全操作规程一、进行气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二、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均应齐全有效,紧固可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
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和开闭阀门的扳手上均不得沾染油污。
三、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品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宜同车运输。
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团和安全帽,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暴晒。
严禁用塔吊或其他吊车直接吊运氧气或乙炔瓶。
四、乙炔胶管,氧气胶管不得错装。
乙炔胶管为黑色,氧气胶管为红色。
五、氧气瓶与乙炔瓶储存和使用时的距离不得少于5米,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或割炬(焊炬)间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六、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
关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七、工作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跑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八、氧气胶管,外径18毫米,应能承受20千克气压,各项性能应符合GB2550-81氧气胶管的规定;乙炔胶管,外径16毫米,应能承受5千克气压,各项性能应符合GB2550- 81乙炔胶管的规定。
九、使用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胶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气。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十、未经压力试验的胶管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十一、不得将胶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胶管上,更不得将胶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胶管经过车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十二、氧气瓶使用时可立放也可平放(端部枕高),乙炔瓶必须立放使用。
立放的气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
十三、不得将胶管背在背上操作。
割(焊)炬内若带有乙炔、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内。
十四、工作完毕后,应关闭氧气瓶、乙炔瓶,拆下氧气表、乙炔表,拧上气瓶安全帽。
氧气乙炔切割操作规程

氧气乙炔切割操作规程一、安全准备1.熟悉氧气乙炔切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性能,了解齐全的安全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包括灭火器和眼镜等。
2.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并避免有可燃、易燃和易爆物质靠近切割区域。
3.确保切割区域干燥,避免水分或湿度对切割质量的影响。
二、操作准备1.检查氧气和乙炔气瓶是否充足,且连接正确可靠。
2.检查并确保切割枪和喷嘴的完好无损。
3.检查并确保切割台面稳固牢靠。
4.确保切割区域无杂物和易燃物。
三、操作步骤1.打开氧气和乙炔源,并调整氧气和乙炔的流量,使其达到合适的比例。
2.点火并进行预热,在切割区域上方对金属进行预热,使其达到适宜的切割温度。
3.确保切割枪与金属保持一定的垂直角度,并将切割枪固定在所需位置。
4.按下切割枪的触发器,开始切割。
切割时应使火焰与切割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切割枪稳定运动。
5.进行切割时,注意观察切割线的形状、光线和声音,并根据需要调整切割枪的位置或切割速度。
6.切割结束后,关闭氧气和乙炔源,并等待切割区域冷却后进行后续处理。
7.打扫切割区域,并将切割设备放置在安全位置,清理切割残留物。
四、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护目镜、手套等。
2.切割枪和喷嘴应保持清洁,避免积聚杂质影响切割质量。
3.切割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因切割过程产生的有毒气体积聚。
4.长时间使用切割枪时,应注意其发热情况,避免过热造成设备损坏或操作人员受伤。
5.在切割金属时,应注意切割过程中的安全距离,避免切割枪与金属表面太近造成危险。
综上所述,氧气乙炔切割操作规程是保证切割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遵循安全准备和操作步骤,并注意各项注意事项,以确保切割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定期维护和检修切割设备,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也是重要的工作。
只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在氧气乙炔切割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乙炔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规格第三章乙炔生产原理和影响因素第四章:生产过程叙述第五章:主要设备结构性能第六章:乙炔装置岗位操作法第七章:乙炔生产工艺控制指标第八章: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第九章:生产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第十章:事故案例第一章:概述乙炔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生产乙炔采用的方法为电石法和甲烷部分氧化法,电石法是由煤生产乙炔的传统方法,但存在着工艺流程长,能耗高,原料运输费用高,特别是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发达国家于1994年已全部关闭了此法的生产装置。
我国电石产量居世界之首,目前仍在采用这种工艺生产乙炔,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条煤洁净高效生产乙炔的新途径。
而采用等离子体进行煤转化制取乙炔是实现煤洁净转化的理想手段之一。
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目前建立了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体热解煤制乙炔实验装置,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乙炔的能耗降到了10~11.2千瓦时/千克。
等离子体的作用:等离子体富集极活泼的离子、电子、激发态原子、分子及自由基,煤-等离子体反应中,自由基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用该方法乙炔产率可达到29~31%,最高达59.9%。
反应原理:粉煤+ H => C2H2煤与乙炔的H/C很接近,故以煤为原料直接生产乙炔应该是最合理的工艺路线。
尤其对于象我国这样的煤藏量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该工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等离子法将煤粉高温闪点裂解生产乙炔在经济上还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但其发展潜力世人皆知。
目前我公司一期PVC项目采用电石法生产乙炔:一、乙炔性质学名:乙炔英文名:acetylcnc;ethine分子式是C2H2结构式是:H-C三C-H,分子量26.038。
1、物理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空气略轻。
工业上生产的乙炔因含有硫、磷等杂质而带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密度是1.173克/升,相对密度是0.91(空气;乙炔的沸点是-83.6℃、凝固点是-85℃。
微溶于水及乙醇,能溶于丙酮、氯仿和苯。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附: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表:2、化学性质由于乙炔分子的叁键结构键能很低,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加成、聚合、取代等多种化学反应。
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1)、遇高温(>550℃),加压(P>0.15MPa(G)),有燃烧爆炸危险。
(2)、与空气混合在含乙炔2.3—81%(V)范围内,特别在含乙炔7—13%(V) 时最易产生爆炸。
(3)、与氧气混合在含乙炔2.5—93%(V)范围内,特别在含乙炔30%(V)时最易产生爆炸。
(4)、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化合物。
(5)、与氟、氯等接触发生爆炸性反应。
(6)、乙炔气中混入一定比例的水蒸气、氮气或二氧化碳都能使其爆炸危险性减少,如:乙炔:水蒸气=1.15:1时(接近发生器排出的湿乙炔气)通常无爆炸危险,也就是说乙炔纯度越高,操作压力和温度越高,越容易爆炸。
二、用途用于合成多种塑料、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溶剂,应用范围很广,工业上还用于烧焊,故乙炔在国民经济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我公司主要用于合成氯乙烯制造聚氯乙烯。
三、规格乙炔纯度:大于99.5% ;H2S含量小于0.004%(硝酸银试纸实验不变色);PH3含量小于0.04%(硝酸银试纸实验不变色);H2O含量:饱和;压力:大于0.12MpaA;温度:常温。
第二章:乙炔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规格一、原辅材料1、电石分子式:CaC2分子量:64电石即碳化钙,工业上呈灰色,比重2.22,熔点2300℃,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变为灰白色粉末,品质降低。
与水作用生成乙炔气体,有特殊恶臭,与火源接触即燃烧。
乙炔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为2.3—81%V。
电石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
含杂质(磷化钙)过多的电石遇水生成毒性很强的PH3,极易自燃和爆炸,人体吸入能导致头昏、头痛、呕吐。
电石粉尘有可燃和爆炸性,高温表面堆积粉尘层的点燃温度为325℃,粉尘云的点燃温度为555℃,爆炸下限浓度为212—284g/m3,粉尘平均粒径10—15μm。
2、碱液(Na0H液)浓度:32%;来源于烧碱装置,颜色为水白色或浅色,呈强碱性,有强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的腐蚀作用,吸入后会产生肺水肿。
接触后有咽喉刺痛、咳嗽、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眼结膜充血、疼痛、角膜、溃疡、皮肤红肿、灼伤等症状。
氢氧化钠不燃,遇酸会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3、次氯酸钠液(NaClO)浓度:10%;来源于烧碱装置,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类似氯的刺激性气味。
属强氧化剂,有腐蚀性和灼伤性,接触后刺激皮肤和粘膜,溅入眼中会引起角膜损害。
4、盐酸:20%;来源于盐酸汽提工序,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易挥发放出氯化氢,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盐酸有毒,有腐蚀性,接触后有刺激感、咽喉痛,使呼吸急促困难、腹痛等。
本装置用于中和由中和塔排放至中和池的废碱液。
5、氮气纯度:大于99%,来源于空分装置,氮气是窒息性气体,进入用氮气置换排气的发生器和气柜之前,应通风使空气流动合格后方能进入。
第三章乙炔生产原理和影响因素一、乙炔生产原理(一)、乙炔发生电石与水作用生成乙炔气,并放出大量热量,由于电石中有多种杂质,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副产物(在湿式发生器内进行)。
1、主反应(放热反应)CaC2+H 20 Ca(0H)2+C2H2+127.3KJ/mol2、副反应CaO+H2O Ca(0H)2MgO+H2O Mg(0H)2CaS+H2O Ca(0H)2+H2SCa3P2+H2O Ca(0H)2+PH3Ca 3N2+H2O Ca(0H)2十NH3Ca2Si+H2O Ca(0H)2+SiH4Ca3AS2+H2O Ca(0H)2+A S H3由以上可以看出,发生器排出的粗乙炔气中含有上述副反应生成的硫化氢、磷化氢、氨等对合成氯乙烯的触媒有害的杂质气体,必须在送至合成工序之前加以清除。
另外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钙副产物,使系统呈碱性,上述反应不完全。
由于硫化氢在水中溶解度大于磷化氢,使粗乙炔气中含有较多的磷化氢及较少的硫化氢,磷化物尚能以P2H4形式存在,它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另外乙炔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1Kg纯电石放出热量约为1995.20KJ,1Kg工业电石约放出热量1662.24KJ。
所以电石水解速度不易太快,水解太快放出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发生局部过热,可能引起爆炸的危险。
因此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要及时移走反应热量。
(二)、乙炔清净粗乙炔气含有硫化氢、磷化氢、氨等杂质气体,会对氯乙烯合成的氯化汞触媒进行不可逆吸附,破坏其“活性中心”而加速触媒活性的下降,其中磷化氢(特别是P2H4)会降低乙炔气自燃点,与空气接触会自燃,均应彻底子以脱除。
工业生产中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清净剂,利用其氧化性质,将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氧化成酸性物质而除去(在清净塔内进行)。
反应式如下:NaClO+H2S H2SO4 +NaClNaClO+PH3H3PO4+NaClNaClO+SiH4——>Si02+H2O+NaClNaClO+A S H3H3A S04+NaCI反应中生成的酸在乙炔气中夹带,再用15%碱液中和(在中和塔内进行)为盐类,再由废碱液排出。
其反应式如下:NaOH+H2S04Na 2S04+H2ONaOH+H3PO4Na3PO4+H2ONaOH+SiO2Na 2Si03+H2O二、影响因素(一)乙炔发生1. 电石粒度电石的水解反应是液固相反应,其反应速度与电石和水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电石粒度愈小与水接触的面积愈大,水解速度也愈快。
在此情况下有可能引起局部过热而引起乙炔分解和爆炸。
电石粒度过大,与水接触面积减少,则电石反应缓慢,特别是电石粒度过大,水解时生成的Ca(OH)2将包住电石,使电石水解不完全,在发生器底部排渣时容易有未水解完全的电石,造成电石消耗定额上升。
因此,我们对电石粒度应该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电石粒度一般控制在25-50mm。
2.发生器温度乙炔发生器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乙炔发生速度,温度提高,电石水解速度加快,生产能力提高,乙炔在水中溶解度减少,对电石定额有利。
但温度提高,乙炔分解的可能性增大,即爆炸的危险性加大。
同时温度提高,乙炔中的水蒸汽含量增加,造成后面冷却负荷加大;而且从安全生产等方面考虑,也不宜使温度控制过高,一般控制反应温度85±5℃为宜。
此温度一定严格控制。
3.发生器压力压力增加会使乙炔分子密集,分解爆炸的可能性增大。
发生器在不正常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冷却水不足,造成部分水解的电石传热困难,甚至局部过热到几百度。
当乙炔在压力大于0.147Mpa(1.5kgf/cm2G),温度超过550℃时会发生分解爆炸,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乙炔压力不允许超过0.147Mpa(1.5kgf/cm2G),而尽可能控制在较低压力下操作,这样也可减少乙炔在电石渣浆中溶解损失以及设备的泄漏。
但压力也不能太低,如太低会造成压缩机入口为负压,有进入空气的危险。
对于生产能力在1000-2000乙炔m3/h装置,压力控制600-1000mm水柱为宜。
4.发生器液面发生器液面控制在液面计中部位置为好,也就是说保证电石加料管至少插入液面下200-300mm。
液面过高,使气相缓冲容积过小,易使排出乙炔夹带渣浆和泡沫,还有使水向上浸入电磁振荡加料器及贮斗的危险。
液面过低,则易使发生器气相部分的乙炔气大量逸入加料贮斗影响加料的安全操作。
因此,无论是电石渣浆溢流管安装的标高,还是底部排渣时间或数量,要注意液面的严格控制,防止发生事故。
(二)乙炔清净1.次氯酸钠有效氯及PH值在乙炔气中PH3、H2S、SiH4、NH3等杂质的存在是有害的,它会使合成氯乙烯催化剂中毒,影响氯乙烯转化率。
尢其是PH3存在与空气接触会自燃,从而引起乙炔的爆炸,所以对乙炔气中杂质必须进行清净。
乙炔清净剂次氯酸钠是次氯酸的一种不稳定的盐,是一种强氧化剂。
次氯酸钠的有效氯一般控制在0.085-0.12%,PH值7-8。
当有效氯低于0.005%和PH值在8以上时,则清净效果较差。
而当有效氯在0.15%以上(特别是在PH值较低时)容易生成氯乙炔而发生爆炸危险。
也有可能生成二氯乙烯中间物,在下一步碱中和时,进一步生成氯乙炔,当有效氯在0.25%以上时,无论在气相还是液相,均容易发生氯与乙炔激烈反应而爆炸,阳光能促进这一爆炸过程。
氯乙炔是极不稳定的化合物,遇空气易着火和爆炸,如中和塔换碱时,或次氯酸钠排放时,以及开车前设备管道内空气未排净时均容易发生着火及爆炸。
次氯酸钠中有效氯代表次氯酸钠溶液的浓度,一定的次氯酸钠含量才能保证氧化剂能力,保证清净效果,有效氯量高,氧化能力过强反而会生成一些副反应,对乙炔纯度不利,且生产操作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