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合集下载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简介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工业中常用的电动机之一,它具有运行平稳、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正反转控制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式之一,通过控制电机的供电方式,可以使电动机实现正向运行和反向运行。

本文将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实现步骤。

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实际上是通过改变电源的供电方式来实现的。

电动机的运行方向由电动机的线圈接线方式决定,通常有两种常见的接线方式:正转接线和反转接线。

在正转接线方式下,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与电源的三相电压相位相同,电流正弦波形一次通过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从而使得电动机正向旋转。

在反转接线方式下,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与电源的三相电压相位相反,电流正弦波形一次通过电动机的三相线圈,从而使得电动机反向旋转。

通过切换电源的供电方式,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方法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交叉接线法交叉接线法是最简单的正反转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将电动机的两个相互对换的线圈连接到电源的正确相位,可以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在正转时,将电源的L1和L3相连接到电动机的U、V线圈上,将电源的L2相连接到电动机的W线圈上。

在反转时,将电源的L1和L3相连接到电动机的W、V线圈上,将电源的L2相连接到电动机的U线圈上。

2. 利用接触器控制利用接触器控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正反转控制方法。

通过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可以改变电动机的供电方式,实现正反转控制。

正转时,接触器的U1、V1、W1触点闭合,U2、V2、W2触点断开。

反转时,接触器的U1、V1、W1触点断开,U2、V2、W2触点闭合。

3. 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数字化电子设备,可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

使用PLC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可以实现更为灵活的控制。

通过PLC编程,可以控制电源的供电方式,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

电动机的正反转原理

电动机的正反转原理

电动机的正反转原理
电动机的正反转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和安培定则。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因此,当通过电动机的绕组通电时,由于绕组周围存在磁场(可由永磁体产生或者通过电流在绕组中产生),绕组中的导体就受到力的作用而开始转动。

根据安培定则,电流元素受力的方向与磁感应强度B、电流方向和电流元素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为:F = B * I * l * sinθ。

其中,F是力的大小,B是磁感应强度,I是电流的大小,l是电
流元素的长度,θ是电流元素与磁感应强度的夹角。

当电动机的绕组中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时,根据安培定则,导体受到作用力后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如果改变电流的方向,导体受到的作用力也会改变方向,因此电动机可以实现正反转。

为了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可以通过交流电或者直流电来改变电流的方向。

在交流电中,电流会周期性地改变方向,因此只需将交流电接入电动机中即可实现正反转。

而在直流电中,电动机的正反转实现通常需要一个电路或装置来改变电流的方向,比如通过切换电源极性或通过电子器件进行控制。

总之,电动机的正反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使导体受到的力的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实现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改变。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这个名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其实咱们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像是风扇、洗衣机、甚至电动工具,都是它的“粉丝”。

那这家伙是怎么工作的呢?听着,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

咱们得明白,三相电是啥。

想象一下,有三条电线像三兄弟一样,互相配合,分别传输电流。

这样一来,电动机就能获得稳定的动力。

电动机里头有个叫“转子”的东西,像个旋转的小舞者,在电流的“音乐”下起舞。

电流流过线圈时,就会产生磁场,哎呀,转子就跟着磁场的节奏开始转动了。

好啦,咱们来说说正反转控制。

正转?那是小菜一碟,电流往一方向走,转子就像迎着阳光的花儿,快乐地转起来。

但要是你想让它反转呢?这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咱们要调换电流的方向,像换歌一样,转子的舞步也得跟着变换。

嘿,这个过程可就有点儿意思了。

咱们可以通过接触器来实现这个控制。

接触器就像个指挥家,负责指挥电流的走向。

正转的时候,电流顺着一个方向流,接触器闭合;想反转,接触器一开一关,电流方向也随之改变。

就这么简单,电动机就像听懂了指挥,立马变换了舞步。

不过,注意啊,电动机可不是喜欢频繁换舞曲的。

频繁反转会让电动机觉得受不了,发热、损坏,简直是自找麻烦。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间隔,给电动机喘口气,别让它忙得不可开交。

还有个小细节,咱们得提一下,电动机启动时的电流是很大的,像个小孩子突然被叫去做运动,一下子就冲了出去。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控制,可能会烧坏电路。

这个时候,咱们可以加个软启动装置,让电动机慢慢来,像老猫伸个懒腰,再开始转动。

再说说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其实不复杂。

你可以想象成一条迷宫,电流在里面穿行,经过接触器、过载保护器,最后达到电动机。

每个环节都得紧紧相扣,缺一不可。

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短路或其他问题,整个电动机都得“罢工”,让人心疼。

这个过程也需要一些保护措施,过载保护器就像个警察,时刻关注电流的变化。

如果电流超过了设定值,它就会发出警报,断开电路,保护电动机。

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首先,电动机通过电源提供电能,并将其转换成机械能。

电源将直流电或交流电转换成定子所需的电流,供给定子产生电磁场。

在直流电动机中,直流电通过电刷与定子绕组连接,形成固定的磁极;在交流电动机中,交流电通过定子绕组产生电磁场。

定子是电动机的静止部分,通常由绕组和磁铁组成。

定子的绕组通常由导线组成,并分布在磁极之间的铁芯上。

当电流通过绕组时,会在绕组周围形成磁场。

该磁场是固定的,因为定子是静止的,不会移动。

转子是电动机的旋转部分,通常由铁芯和导体组成。

转子可以是绕组构成的电枢,或是永磁体构成的永磁转子。

当电流通过转子时,会在转子周围形成磁场。

和定子类似,该磁场也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变化。

当定子和转子电磁场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力矩。

这种力矩使转子开始旋转。

转子旋转的方向取决于定子和转子电磁场的极性。

当定子和转子磁场的极性相同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使转子旋转;当定子和转子磁场的极性相反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使转子反方向旋转。

在电动机中,通过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电磁场的方向来实现正反转功能。

这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的极性或改变定子和转子绕组的接线方式来实现。

例如,通过改变电源两个终端的连接方式,可以改变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电磁场的方向,从而实现正反转。

总之,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电磁场的方向来实现的。

这种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的极性或改变定子和转子绕组的接线方式来实现。

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使转子开始旋转,其旋转方向取决于电磁场极性的相对关系。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⑵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①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的电气原理图如图3-4所示。

线路中采用了两个接触器,即正转用的接触器KM1和反转用的接触器KM2,它们分别由正转按钮SB2和反转按钮SB3控制。

这两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不同,KM1按L1—L2—L3相序接线,KM2则对调了两相的相序。

控制电路有两条,一条由按钮SB2和KM1线圈等组成的正转控制电路;另一条由按钮SB3和KM2线圈等组成的反转控制电路。

②控制原理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后,电源相通过热继电器FR的动断接点、停止按钮SB1的动断接点、正转启动按钮SB2的动合接点、反转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辅助触头、正转交流接触器线圈KM1,使正转接触器KM1带电而动作,其主触头闭合使电动机正向转动运行,并通过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头自保持运行。

反转启动过程与上面相似,只是接触器KM2动作后,调换了两根电源线U、W相(即改变电源相序),从而达到反转目的。

③互锁原理接触器KM1和KM2的主触头决不允许同时闭合,否则造成两相电源短路事故。

为了保证一个接触器得电动作时,另一个接触器不能得电动作,以避免电源的相间短路,就在正转控制电路中串接了反转接触器KM2的常闭辅助触头,而在反转控制电路中串接了正转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头。

当接触器KM1得电动作时,串在反转控制电路中的KM1的常闭触头分断,切断了反转控制电路,保证了KM1主触头闭合时,KM2的主触头不能闭合。

同样,当接触器KM2得电动作时, KM2的常闭触头分断,切断了正转控制电路,可靠地避免了两相电源短路事故的发生。

这种在一个接触器得电动作时,通过其常闭辅助触头使另一个接触器不能得电动作的作用叫联锁(或互锁)。

实现联锁作用的常闭触头称为联锁触头(或互锁触头)。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及检测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及检测
FR
SB1
SB2 KM1
KM2
SB3
KM2
KM1
KM1
KM2
控制电路
✓接触器联锁控制
联锁 接触器联锁 按钮联锁
➢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优点:工作安全可靠 ➢缺点: 操作不便
FU 2
FR
SB1
SB2 KM1
KM2
SB3
KM2
KM1
KM1
KM2
控制电路
(2)按钮联锁控制的正反转电路
FU 2
➢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优点:操作方便
➢缺点:易产生故障
FR SB1
SB2 KM1
KM2
SB3
SB3
SB2
KM1
KM2
控制电路
(3)接触器、按钮双重联锁控制
➢控制电路:
➢工作原理: ➢优点:安全可靠,
操作方便
FU2
FR
SB1 SB2
KM1 SB3 KM2
SB3
SB2
KM2
KM1
KM1
KM2
控制电路图
五、实训步骤与要求
1、按图示电路准备好所需的电气元件和工具,并分别 用万用表检查其好坏。
2)如果是控制电路故障,先根据检查控制电路的 方法,找到是哪一段线路故障,然后在这一段上按 照从左到右一步步测量。
例2故障现象:按下SB2,测得电阻是无穷大,如何 查找故障?
5、通电运行 。通过上述检查正确后,可在教师的监 护下通电试车。操作步骤如下:
(1)合上QS,接通电源。
(2)按一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吸合, 电动机连续正转。
KM2主触头断开 电动机反转停止 KM2自锁触头断开 KM2辅助常闭触头闭合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原理一、引言电动机是现代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力驱动设备,其正反转控制是电机运行的基础,因此,掌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于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1. 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常用的一种电动机类型,其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绕有三组互相位移120度的绕组,分别称为A、B、C相绕组。

当三相交流电通过A、B、C相绕组时,将在定子内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上也有若干个绕组,在旋转磁场作用下,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磁场作用下形成旋转力矩运行。

2. 交流接触器原理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常用于交流回路中的开关装置。

其由线圈和触点两部分构成。

当线圈通电时,在铁芯内产生磁场,使得触点闭合;断开线圈通电后,铁芯失去磁性,触点自动断开。

3. 正反转控制原理为了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需要采用交流接触器和切换器。

当切换器处于正转位置时,交流接触器K1、K2、K3闭合,三相电源通过K1、K2、K3进入电动机A、B、C相绕组,形成旋转磁场,使电动机正转;当切换器处于反转位置时,交流接触器K4、K5、K6闭合,三相电源通过K4、K5、K6进入电动机C、B、A相绕组,形成反向旋转磁场,使电动机反转。

三、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1. 正向控制电路正向控制电路由主开关S1和交流接触器组成。

当主开关S1打开时,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得到通电,在铁芯内产生磁场使得KM1上的触点闭合。

此时L1和L2之间的回路得以贯通。

同时,在KM1上的另一组触点也闭合,在L3和L4之间形成回路。

这样就实现了正向控制。

2. 反向控制电路反向控制电路由主开关S2和交流接触器组成。

当主开关S2打开时,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得到通电,在铁芯内产生磁场使得KM2上的触点闭合。

此时L1和L3之间的回路得以贯通。

同时,在KM2上的另一组触点也闭合,在L2和L4之间形成回路。

这样就实现了反向控制。

3. 正反转切换电路正反转切换电路由切换器S3和交流接触器组成。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原理
直流电动机正反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的。

直流电动机是由永磁体和电枢组成的,电枢上通过一对刷子与电源相连。

当电源正极的电流进入电枢后,刷子与电枢接触,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

然后,刷子与电源的负极接触,电流改变方向,磁场极性也发生改变。

这样,磁场与永磁体之间会产生作用力,使得电枢开始旋转。

当电枢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刷子与电枢断开,电流中断,电枢将继续以惯性运动。

此时,直流电机进入自动励磁状态,因为电枢的旋转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会使电流重新流过电枢,重新激励磁场。

然后,刷子再次接触电枢,电流更新,电枢方向发生改变,在感应力的作用下,电枢再次旋转。

为了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只需改变电流的方向即可。

例如,如果交换电源引线的连接方式,即将正极连接到原先的负极,负极连接到原先的正极,电流的方向就会改变。

这样,电枢的感应力的方向也会改变,使电枢旋转的方向也随之改变。

因此,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实现直流电动机的正反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防止两个接触器可能有同时吸 合的时刻,而产生电源两相间严重短路, 将KM1的常闭辅助触头串入KM2线圈的 电路中,同时也将KM2的常闭辅助触头 串入KM1线圈的电路中,达到相互制约 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称为触头联锁或 电气联锁。为了实现换向,必须先按停 止按钮SB3,然后再按反向起动按钮, 这就构成“正一停一反”或“反一停一 正”的操作顺序。
电动机正-停-反转控制原理图
主电路
控制电路
图中所示为电气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线路主要电器有:三只按钮分别是正转按 钮SB1、反转按钮SB2、停止按钮SB3;两 个接触器: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 KM2;热继电器FR。当按下正转按钮SB1 后,接触器KM1吸合,电动机的三相绕组U、 V、W供电电压相序为L1→U、L2→V、 L3→W,电动机正转;若按下反转按钮SB2 后,接触器KM2吸合,三相绕组得到的电 压相序是L1→W、L2→V、L3→U,相序改 变了,电动机反转。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图
L1
L2 L3
Q FU 双重互锁Hale Waihona Puke SBstpKMR FR
U V W
KMF
SBst1
KMF
SBst2
KMR
KMR
KMF KMF
KMR
3~ KR
在这个线路中,正转启动按钮SB2的常开 触点用来使正转接触器KM1的线圈瞬时通电, 其常闭触头则串联在反转接触器KM2线圈的 电路中,用来锁住KM2。反转启动按钮SB3 也按SB2的道理同样安排,当按下SB2或SB3 时,首先是常闭触头断开,然后才是常开触 头闭合。这样在需要改变电动机运动方向时, 就不必按SB1停止按钮了,可直接操作正反 转按钮即能实现电动机可逆运转。这个线路 既有接触器互锁,又有按钮互锁,叫做具有 双重互锁的可逆控制线路,为电力拖动控制 系统所常用。

题: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
Q FU
SBstp
KMR FR 3~ KMF
SBst1
KMR
KMF
SBst2 KMF
KMR
KMF
KMR
KR
在生产过程中,常要求通过电动机 的正反转,来实现上下、 左右、前进 和后退等相反方向的运动,如起重机 吊钩的上升与下降;吊机小车的前进 与后退等。根据电动机原理可知,改 变电动机的转向只要对调三相电源中 的任意两相即可,因此通常是利用二 个接触器来实现正反转控制。
小 结:
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2、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原理分析。
作 业:
1、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接线操作; 2、试验报告。
谢谢各位评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