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酶活性测定方法

酶活性测定方法

体系一酶和蛋白质‎提取消过毒的打‎孔器进行伤‎口处理后,在每个伤口‎处添加50‎μL以下处理‎:(1)无菌水,对照;(2)浓度为10‎00μg/mlGA3‎;(3)浓度为1 ×104 spore‎s/ml P. expan‎s um孢子‎悬浮液;(4)浓度为10‎00μg/mlGA3‎+浓度为1 ×104 spore‎s/ml P. expan‎s um孢子‎悬浮液。

处理后湿纱‎布覆盖并用‎P E塑料膜‎密封作保湿‎处理。

贮藏于常温‎(20-25℃)下。

分别在0、12、24、36和48‎小时取样进‎行测定酶活‎性。

取样时沿伤‎口用刀小心‎切下1g果‎实组织,加入10 mL冷(4℃)的50 mmol/L磷酸缓冲‎液(PBS)内含1.33 mmol/L EDTA和‎1% PVPP缓‎冲液(pH 7.8)。

研钵加入少‎量液氮预冷‎后,在冰浴中碾‎磨,破碎组织,然后在冷冻‎离心机12‎000rp‎m离心15‎分钟。

取上清液供‎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用‎。

蛋白质含量‎测定试验材料和‎试剂: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准确称取1‎00mg 牛血清白蛋‎白,溶于100‎m L 蒸馏水中,即为1 000μg‎/mL的原液‎。

8.1.2 蛋白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称取100‎m g 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90%乙醇中,加入85%(W/V)的磷酸10‎0mL,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8.1.3 乙醇;磷酸(85%)。

试验方法:分别取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溶液(1000μ‎g/mL)0,、10μL、20μL、40μL、60μL、80μL、100μL‎,无菌水补至‎100μL‎,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5mL,作为标准溶‎液;分别取标准‎溶液和上清‎液(试验7中得‎到)400μL‎加到酶标板‎,以无菌水置‎零,测定OD5‎95;酶活的测定‎9.1 试验材料和‎试剂9.1.1 氮蓝四唑;甲硫氨酸;核黄素;过氧化氢;愈创木酚;邻苯二酚。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

各种酶活性测定方法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测定方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小组第一次讨论结果:一、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1.原理APX 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 主要功能是分解H2O2, 此过程通过抗坏血酸- 谷胱甘肽循环来完成。

此外, 它还直接参与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代谢, 而抗坏血酸能有效地清除多种活性氧自由基。

因此,APX被认为与果实的抗热性直接相关。

2.所用方法(1)采用碘液滴定法:称取新鲜材料1 g,剪碎置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及pH值6.0 的磷酸盐缓冲液,迅速研磨成浆,20 ℃下浸提30 min,中间摇动数次,3000 r /min 离心后保留上清液即为酶液。

反应底物为抗坏血酸,加入酶液2 mL,20 ℃下反应10 min 后,立即加入偏磷酸1 mL,终止酶的活动,抗坏血酸被消耗的量,可用碘液滴定剩余的抗坏血酸来进行测定,加淀粉溶液几滴作指示剂,以碘液滴定出现浅蓝色为止,记录滴定值,用底物被消耗的量来表示APX 的活性。

每个处理设3 个重复。

(2)紫外吸收法:称取1g芥蓝叶片组织,加入1.6 mL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BS-K)(pH 7.8)提取液(含1 mmol·L-1 AsA,3 mmol·L-1β-巯基乙醇,0.5 mmol·L-1PMSF,2% PVP,1 mM EDTA)。

用液氮研磨,提取液于4℃,12000×g离心20 min,上清液用于酶活性的测定。

取0.10 ml 酶液(可视情况调整),加入1.70 ml 含0.1 mM EDTA-Na2的PBS(0.05 mol/L,pH7.0),再加入0.10 ml 5 mM的AsA,最后加入0.10 ml 20mM H2O2,立即在20℃下测定D290(紫外)值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计算单位时间内AsA减少量,并求酶活性(室温下测定,缓冲液调零)。

酶活性的测定

酶活性的测定

式中
A—对照KMnO4滴定毫升数; B—酶反应后KMnO4滴定毫升数;
VT—酶液总量(ml); V1—反应所用酶液量(ml);
W—样品鲜重(g);
1.7mg
1.7—1ml H2O2。
0.1mol/L旳KMnO4相当于
紫外分光光度法:
H化测2O氢量2在,吸2使光40反率nm应旳波溶变长液化下吸速有光度强度即烈可(吸A测2收40出),随过过反氧氧应化化时氢氢间酶酶而旳能降活分低性解。。过根氧据 以1min内A240降低0.1旳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硫酸盐缓冲液,盐酸羟胺,黄嘌呤,黄嘌 呤氧化酶,醋酸等。
试验环节:
计算措施:
每毫升反应液中SOD 抑止率达50%时相应 旳SOD 量为一种SOD 活力单位(U),待测 样品中旳SOD 活力由下式计算:
SOD克制率(%)=(A2-A1)/A2×100% SOD 活力(U/ml)=(A2-A1)
据此,可根据H2O2旳消耗量或O2旳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 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旳H2O2溶液,经酶促反 应后,用原则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出旳H2O2

即可求出消耗旳H2O2旳量。
酶表活达性 :用每克鲜重样品1min内分解H2O2旳毫克数
酶活(mgH2O2/gFW·min)=
测定茶树鲜叶APX活性旳最佳条件
PVPP旳加入量为鲜叶重旳1.5倍,提取液pH 为7.8,反应液pH为7.0,底物AsA浓度为 0.5mmol/L。
注意事项:
(1)因为测定反应是经过加液量控制在60s内,使产生旳A290光值下 降呈良好旳线性关系。
1.试剂: 0.1mol/L Tris-HCl 缓冲液
(pH8.2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探索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探索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探索端粒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参与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基因组完整性的功能。

它能够在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上加上重复序列,减缓染色体的缩短和衰老过程。

如何准确检测端粒酶活性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索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一:荧光探针法荧光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在待测物中加入有机荧光探针,探针与端粒酶发生作用,从而发出特定的荧光信号。

这种方法基于对荧光信号的监测,能够间接地反映端粒酶的活性水平。

二、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二:聚合酶链反应法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是一种常用的DNA扩增技术,也可以用于测定端粒酶活性。

该方法基于端粒酶对模板DNA进行延伸,通过PCR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分析,进而检测端粒酶的活性。

三、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三:细胞培养法细胞培养法是一种直接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将待测样本细胞转染至全新培养基中,利用培养过程中对细胞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端粒酶活性的水平。

四、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四: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检测端粒酶活性。

通过质谱仪对待测样本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准确的质谱图谱,从而判断端粒酶活性的高低。

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分析精确度和灵敏度。

五、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五:电泳法电泳法常用于检测DNA分子的长度和限制性内切酶剪切位点。

端粒酶活性检测也可以借助电泳技术进行。

使用特定试剂对待测物进行限制性内切,然后利用电泳仪进行分析,通过分析DNA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变化,来推测端粒酶的活性。

六、总结与展望端粒酶活性的准确检测对于揭示细胞衰老、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判断药物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荧光探针法、聚合酶链反应法、细胞培养法、质谱法和电泳法等常用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更准确的方法被开发和应用于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这些方法的发展有望为研究人员提供更深入的了解端粒酶活性的机制以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有多种。

以下列举了常见的几种方法:
1. 酶动力学法:通过测定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来确定酶活性。

常用的酶动力学方法有初始速率法、双重倒数法、利用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等。

2. 比色法:利用酶与底物反应后产生的色素变化进行酶活性测定。

例如,过氧化物酶活性可通过测量其催化产生的有色产物浓度的变化来确定。

3. 荧光法:利用酶与底物反应后产生的荧光变化进行酶活性测定。

荧光法的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例如,酯酶活性可通过测量底物转化为产物后产生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来确定。

4. 放射性同位素法: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底物上,通过测量酶催化底物与同位素的结合来确定酶活性。

例如,放射性同位素法可用于测定DNA聚合酶活性。

5. 电化学法:利用酶与底物反应后产生的电流变化进行酶活性测定。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

例如,葡萄糖氧化酶活性可通过测量产生的电流与葡萄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酶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机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酶的
特性选择适合的测定方法。

酶活性测定方法

酶活性测定方法

酶活性测定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试剂:0.1% p-nitrophenylphosphate disodium salt(P-硝基苯磷酸二钠)0.2mol/L 碳酸盐/碳酸氢盐缓冲溶液(pH: 9.6)——buffer0.2mol/L NaOH测定步骤:(1) 加入样品之前,0.1% P-硝基苯磷酸二钠及buffer 37°C孵化30 min;(2) 1mL污泥样品+1mL0.1% P-硝基苯磷酸二钠+2mL buffer 37°C孵化30 min;(3) 加入2mL 0.2mol/L NaOH终止反应;(4) 2500g 离心,上清液在410nm测定吸光度。

计算:每个污泥样品酶活性的测定均包含两个平行样S+一个空白样品S0。

[(S1- S0)+(S2- S0)]/2*0.704 (Eu)2、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试剂:0.1% p-nitrophenylphosphate disodium salt(P-硝基苯磷酸二钠)0.2mol/L HAc/Ac缓冲溶液(pH: 4.8)——buffer0.2mol/L NaOH测定步骤:(1) 加入样品之前,0.1% P-硝基苯磷酸二钠及buffer 37°C孵化30 min;(2) 1mL污泥样品+1mL0.1% P-硝基苯磷酸二钠+2mL buffer 37°C孵化30 min;(3) 加入2mL 0.2mol/L NaOH终止反应;(4) 2500g 离心,上清液在410nm测定吸光度。

计算:每个污泥样品酶活性的测定均包含两个平行样S+一个空白样品S0。

[(S1- S0)+(S2- S0)]/2*0.719 (Eu)3、a-葡萄糖甘酶(a-glucosidase)试剂:0.1% p-nitrophenyl a-D glucopyranoside(p-硝基苯-Α-D-葡吡喃糖苷)0.2mol/L Tris-HCl (pH: 7.6)测定步骤:(1) 加入样品之前,0.1% p-硝基苯-Α-D-葡吡喃糖苷及Tris-HCl 37°C 孵化30 min;(2) 1mL污泥样品+1mL 0.1% p-硝基苯-Α-D-葡吡喃糖苷+2mL Tris-HCl 37°C孵化60 min;(3) 沸水加热3min 终止反应;(4) 2500g 离心,上清液在410nm测定吸光度。

生化基础物质检测—酶活性检测

生化基础物质检测—酶活性检测

反应进程曲线(速率
时间(s)
法) 317 334 351 368 385 402
吸光度(A) 1.253 1.204 1.178 1.146 1.126 1.097
据此计算此酶的∆A/min
419 1.048
1.450
1.400
1.350
延滞期
1.300
预孵育期
终点法
1.250 1.200
速率法
线性期
指示酶
Ex
Ea
Ei
A
B
C
P
待测物质 中间产物
终产物
酶偶联反应的原理:
在应用酶偶联法测定时,关键在于确定恒态期,因为只有 恒态期才能代表酶活性。如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所述,恒态期 可以通过测定指示酶的Km和Vmax等动力学因数加以计算确定
常用指示酶及其指示反应
1.脱氢酶 用作工具酶的脱氢酶都是以NAD(P)H为辅酶的脱
反应如下:
色原物质
Trinder反应:
POD
2H2O2 + 4-AAP + 酚
醌亚胺(红色) + 2H2O
应用:GOD、COD、GPO、甘油氧化酶、尿酸酶(属于氧化酶类)
等都可以将各自的底物氧化为过氧化氢,因此都可以与POD偶联,通 过Trinder反应加以测定
酶偶联法测定ALT的吸光度变化图
吸光度(A)
氢酶,例如LDH、MDH、G-6-PD、GLDH等,它们催化下 列反应:
P + NAD(P)H + H+ PH2 + NAD(P)+ 可对NAD(P)H在紫外吸收或紫外激发荧光进行测定
应用:ALT、AST、CK等酶活性测定
2.过氧化物酶(POD)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技术:
1. 吸收光谱法:利用酶底物与产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通过光谱仪测量反应过程中的吸光度变化来检测酶的活性。

2. 色谱法:利用色谱仪对酶底物和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可测定酶催化反应中底物和产物的浓度变化,从而确定酶的活性。

3. 比色法:利用对比试剂和酶底物反应后产生的色素溶液颜色深浅的变化来测定酶的活性。

比色法一般适用于检测酶对底物的催化活性。

4. 酶标测定法:利用酶对底物的特异性催化作用来标记或测定其他物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和酶标记免疫测定法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酶活性检测方法,具体的选择取决于酶的特性和所需测定的参数。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酶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测方法,并且在进行实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S 还原糖 显色反应
比色法
蔗糖转化酶的活性检测: 光谱学检测
蛋白酶活性的检测:
BBA - Proteins and Proteomics, 1864 (1), 2016, 130-142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二) HPLC检测法
植酸酶的活性检测方法: (植酸酶催化的脱磷酸反应的探针)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41 (2009) 192-200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五) 耦合反应法(可耦合脱氢酶反应) 脱氢酶以NADH/NADPH为辅酶
NADH/NADPH的转换可耦 合340nm吸光度变化: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葡萄糖激酶的活性检测:
3.反应条件应有利于指定反应方向的进行,可以移除生成 物,或接上耦合反应。
二、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直接测定生成物
耦合反应法 (可耦合脱氢酶反应)
光谱学检测法 HPLC检测法 化学测定法 电极检测法
酶活性检测的具体方法
(一) 光谱学检测法
• 生成物有特定的紫外或荧光吸收
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检测:
木聚糖 羧甲基纤维素
主要内容
酶催化反应原理 酵素产品部分酶活性的检测
一、酶催化反应原理
把催化反应转化成可测量的模式
Juang RH (2005) EPA
测量酶催化活性应注意的事项
酶活性的检测通常是指催化活性的检测,建立活性检测步 骤时,应注意:
1.测定生成物的产生量比测定反应物的消失量),回 馈抑制酶反应。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三) 化学测定法
• 如果生成物不具有光谱学特性,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使之转化成 具有特定光谱吸收的物质,进而进行测定。
葡萄糖醛酸酶(GUS)
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四) 电极检测法
淀粉酶的活性检测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 (2004) 240-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