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的主体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7: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件7:4.11 寻觅社会的真谛

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二十国集团成员要共同践行联动理念,把行动
落到实处。
第 30 页
学案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 31 页
层级(一) 基本知识掌握牢
1.全面理解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第 32 页
含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是人民 义 群众的主体部分
第9 页
基本矛盾
辩证关系
基本规律(任何社会都起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的矛盾
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筑的矛盾
础状况的规律
反作用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 10 页
社会物质财 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世 界 观
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 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 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图示
第8 页
地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体现。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 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 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夸大 的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共20张PPT)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共20张PPT)
Page 7
他们是谁?
Page 8
思考:为什么他们的称谓会发生如此变化?
时间/文件
1952
称谓
中央劳动就业委员会“要克服农民盲目 地流向城市”→“盲流” “打工仔”、“打工妹”(广东,民间)
态度
1978以来
2006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 十六届六中 意见》: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 全会 合法权益。 十一五规划 纲要 现阶段 “进城务工人员” “新市民”
Page 3
以往的社会历史理论——唯心史观
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特别是杰出人物(如帝王将相) 思想决定的,或者是上帝、神灵等决定的。
他们实质都把精神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
WHY?
他们被假象所迷惑,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 一步追溯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区 别
地位 作用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 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Page 12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手段
人类社会
基 础
生产力
决 定
反 作 用
政治制度、法 律制度与设施 各种思想观点
上层建筑
决 定
反 作 用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Page 20
Page 6
请你连线
A 公有制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中共廉洁自律准则 D 生产力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F相对论
流行语的嬗变
1993年十大流行语:下海、申办奥运、发、大哥大、第二职业、电脑、 没商量、说法、发烧友、学雷锋 2002年十大流行语:9.11、本.拉登、申奥成功、入世、WTO、翠花上 酸菜、出线、QQ、反恐、FLASH 2010年流行语:给力 、神马都是浮云 、围脖、我爸是李刚 、做出一个 艰难的决定 、鸭梨 、蒜你狠系列 、我只为领导服务、穿越 2013十大流行语: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 微XX 、大V、奇葩。 2014十大流行语:小苹果;小鲜肉;有钱,任性;“法”;“反腐”;“失”; “马航”;赞;APEC蓝;暖男;埃博拉。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发展的规律 • 社会历史的主体
【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第四五课
哲 学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认识论第六课
(唯物的)辩证法第三单元
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 人生观
第 四 单 元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关系、 社会生活本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两个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 的钥匙。
★历史唯物主义的 (1)根本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 (2)基本观点是:实践观点,社会生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 …反映,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 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不同步性, 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 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恩格斯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 有不同步性。 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 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 化发展。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 指导下发动了一场文化大革命, 给我国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 破坏性影响。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我 们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 阻碍作用, 成就。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小平理论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三个代表”的思想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必修4)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必修4)

1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个人 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说明: A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B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 生的源泉 C 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为个人提供了 衣食住行等条件 D
. 2 、人区别动物的根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社 会性,人的活动具有“先思而后行”的特点。 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行”。这表明
/ 家政公司
弓箭,提起佩剑朝东舌走咯过去,嘴中满是讥讽嘲笑之话.木儒の剑锋,冷冷地指着东舌の背后,冷然讥笑道:"钱塘王啊钱塘王,想否到您也有今天,今日您の人头是我の,在您死之前,我要好好地羞辱壹番,我要让您尝受壹下宫刑の痛苦/"东舌脑江中怒火中烧,顿时壹股暖流贯穿全身,胸腔の伤口很 快随即愈合,痛苦之感很快消失."滚/老子送您上天/"说时迟,那时快.刀光壹闪/东舌拔出咯腰刀,登时寒光四射,刀刃破空袭出,所有人瞬间失色.唰/壹声惊鸿匹练过后般の裂帛声,东舌壹瞬间将木儒の二弟给解决咯.望着下体鲜血迸流,壹股痛彻心扉の痛苦油然而起,木儒瞬间如同死猪壹般哀嚎 咯起来.东舌趁势壹个旋风回腿横扫,扫倒身边の甲士,提起手中の流光冥火枪,壹个鱼跃滚到咯滑坡之中,直滚滚の滚下咯山林.众人壹脸呆滞地望着东舌逃走,连神都没什么回过来/木儒面如死灰,破空痛苦地大骂:"壹帮废物/快去通知奉先,给我召集精兵精将,我誓要将那小王八蛋碎尸万段/"东 舌滚下山坡,因为饥饿过度,暂时昏迷咯过去.此时,只见壹个女子身着壹袭白衣,背着草药背篓从另外壹边林间刚好出来,看见晕倒在大石头旁の东舌,连忙跑咯过去.PS:(那两天要回乡下过年啦,同时也预祝各位兄弟姐妹新の壹年财源滚滚,家和万事兴/最后厚着脸皮求壹下打赏和推荐月票) (未完待续)叁百壹十部分欺人太甚/斜阳缕缕,透过窗户.慢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④人民群众是推动抗战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①④正确。 ②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可排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 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错误。 答案:C
2.“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
力量。”这一观点
()
A.错误。抹杀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
B.正确。认为人民群众都是英雄人物
C.正确。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
主义观点
D.错误。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解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
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重要观点,故选 C 项。 答案:C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发展
【例 1】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
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
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的诗呢?”这段话说明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பைடு நூலகம்
B.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
质条件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答案】 C
问题提示 “英雄造时势”是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 观点出发,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 定力量,因而是错误的。
探究点 2 正确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关系 情境链接
2017 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减少农村贫困人 口 1 000 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340 万人。中央财政专项 扶贫资金增长 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 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 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 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江苏省溧阳中学(zhōngxué) 鲍燕文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2.党的群众路线(qúnzhònglùxiàn)
①群众路线(qúnzhònglùxiàn) 的地位: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 法和工作方法。
②群众路线(qúnzhònglùxiàn)的 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江苏省溧阳中学 鲍燕文
第八页,共41页。
劳动群众、人民(rénmín)群众和全体公 民的关系


劳动(láodòng) 群众
民 (rén mín)
聂耳同他的朋友在黄浦江畔散步闲谈,突然 听到了码头工人劳动的号子声,他不禁赞叹 说:“这有节奏的劳动呼声,是多么壮美啊, 旋律是多么有力啊!”聂耳由此受到启发, 谱写出著名的《码头工人歌》,成功地塑造 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
江苏省溧阳中学 鲍燕文
类似(lèi sì)的事例还有哪 些?
第十二页,共41页。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江苏省溧阳中学(zhōngxué) 鲍燕文
第三十三页,共41页。
2、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 进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 批的纺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过的蒸汽机广泛应用 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换出来。劳动群众以 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社会上才有了 数不清物的物质财富。这些事物(shìwù)说明( )
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课件

2.从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精神财富、社会变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革三个方面,全面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者。
造者的表现。
3.理解群众观点和群 众路线的内涵、必要
3.素养提升:培养政治认同,坚定群众立场,
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
性及其要求。
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省内邮件 37 万件。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 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2018 年,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德格 邮路被交通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
其美多吉被评为“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 2018 年度人 物”。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 “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 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典例剖析|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例 1] (2016·全国卷Ⅲ)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 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
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
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
基本 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内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
到群众中去
向人民群众学习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群众观点

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课件

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PPT课件

2020/10/13
2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0/10/13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3
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题结构及重难点分析
第六组
2020/10/13
1
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它不仅要认识自然界的奥秘,还要追索社会的 本质,探究社会历史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本课主要是讲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 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的关系、社会历史的主体等一 些问题,学习这些问题是后面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 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基本前提,因此本课 在本单元中是一个基础地位,是在为后面学习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做准备。基于此这一单元 我们更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习目标:快速阅读课本92--95页内容把握
1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4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是拿破仑决定法国的命运吗?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英雄吗?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归纳:
背诵+笔记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及方法论
•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 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方法论】
• (1)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 (2)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 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寻觅社会的真谛
往社会存在 昔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决定 反映 、 反作用(阻碍、促进)
社会意识
决定 生产力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发展规律
通过
实践
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 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
决定 反作用
上层建筑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上升的
过程是曲折 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实现
途径
社会主义 社会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杰出人物、英雄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 因此也可以说,英雄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LOGO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 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 2.人民群众的含义 •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主
体部分是劳动群众。
(1)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 ④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越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下面漫画《这伞我也有份》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坚持对立统一观点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
知识整合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 哲学 群众观点和
的创造者
依据 群众路线
物质 财富 的创 造者
精神 财富 的创 造者
社会 变革 的力 量
群众 观点 的基 本内 容
群众路 线的地 位、内 容
群众观点 和群众路 线的实践 意义
两个重要保证
• 1.实现到2020年让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正确理解“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1.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
①“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②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③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区分:全体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
全体公民 人民群众
D
C
B
A
劳动群众(主体)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2.主体:劳动群众
在不同国家、不同的 历史时期,具有不同 的内涵

民 群
3.范畴:历史范畴而非永恒范畴

4.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致力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要采取产业精准扶贫一批、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兜底脱贫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
“四个一批”措施,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
确的有 • ①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 ②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B
• ③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
劳动群众。”这段歌词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主要启示是(
A.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 B.创造人类幸福完全靠个人奋斗

D
C.人民群众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要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 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了改变社会关系, 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二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 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地位: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保证。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 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