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奥数题行程问题_有答案(课堂PPT)
五年级奥数学第10讲行程问题PPT课件

例:小赵和小李是两位竞走运动员,小赵从甲 地出发,小李同时从乙地出发,相向而行,在 两地之间往返练习。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甲地 1.4千米,第二次相遇地点距乙地0.6千米。当 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时,地点距甲地有多远? ()
A.2.6千米B.2.4千米C.1.8千米D.1.5千米
设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则
相遇次数: 1, 2, 3, 4
两人所走走程和;S, 3S, 5S, 7S
则甲乙两地相距:1.4*3-0.6=3.6千米(?)
第4次相遇时,2人共走了7S,那么小赵的路程是 1.4*7=9.8
9.8/3.6=2……2.6(即9.8除以3.6等于2,余数是2.6, 即,小赵从甲地走到乙地,又回到甲地,又走了2.6千 米),也就是距离甲地2.6千米。
例.甲从A地步行到B地,出发1小时40分钟后, 乙骑自行车也从同地出发,骑了10公里时追到 甲。于是,甲改骑乙的自行车前进,共经5小 时到达B地,这恰是甲步行全程所需时间的一 半。问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公里/小时? (05年湖南真题)
A.12 B.10 C.16 D.15
解析:假设乙骑完全部路程,需要5小时-1小 时40分钟=200分钟,甲需要10个小时=600分 钟,则甲乙速度之比1:3,跑相同的距离时间 比3:1,那么乙追了10公里追上甲,多用了1小 时40分钟(100分钟),那么乙用了50分钟, 乙的速度:10÷5/6=12公里/每小时
到了1983年,他们利用这些理论应用在设计汽车车身外形的设计。在九十年代, 他们又在把这些计算几何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开发建筑、服装、内燃机等行 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上。设计师可以从电脑的屏幕上修改设计方案。
生活数学: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距离是1000 米,甲每分钟走120米,乙每分钟走80米,甲带着一 只小狗,狗每分钟走500米,这只狗与甲一道出发,碰 到乙的时候,它又掉头朝甲这边走,碰到甲的时候又 往乙这边走,直到两人相遇,狗才停下来!问这只狗 走了多少米?你能像苏步青一样,很快说出这道题的 答案吗?
小学数学行程专题 多次相遇与追及问题 PPT+课后作业 带答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4
小芳和小俞老师分别从一段长200米的马路的两端同时相向出发,做往返运动。小芳每分 钟走40米,小俞老师每分钟走60米。20分钟后,两人停止运动。 (1)在这期间,小芳和小俞老师迎面相遇多少次? (2)在这期间,小俞老师从后面追上小芳多少次? (3)在这期间,小俞老师和小芳迎面相遇和追及相遇一共多少次?
从后面追上
甲
同向追上
A
B
乙
迎面相遇可不算哦!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在A、B两地之间来回散步。 (1)当甲第一次从后面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走__1___个全程。 (2)甲从第一次从后面追上到第二次从后面追上乙时,甲比乙又多走__2___个 全程。 (3)甲从第二次从后面追上到第三次从后面追上乙时,甲比乙又多走__2___个 全程。
答:经过2个小时,甲车第一次从后面追上乙车。 (2)路程差:2个全程
追及时间:35×2÷(75-40)=2(小时) 答:再经过2个小时,甲车第二次从后面追上乙车。
例题3
甲、乙两车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 A、B 两地之间不停往返行驶。当 甲车行驶了12 个全程时, 乙车行驶了 4 个全程,那么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多少次?
(1)从开始出发到第一次从后面追上,路程差为1个全程 追及时间:200÷(120-70)=4(小时) 答:经过4小时,小汽车第一次从后面追上大巴。
(2)从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从后面追上,路程差为2个全程 追及时间:200×2÷(120-70)=8(小时) 答:再经过8小时,小汽车第二次从后面追上大巴。
相邻两次同向追及之间,两者的路程差都是2个全程; 从出发到第1次同向追及,两者的路程差是2个全程; 从出发到第2次同向追及,两者的路程差是4个全程; 从出发到第3次同向追及,两者的路程差是6个全程; 从出发到第n次同向追及,两者的路程差是2n个全程。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ppt:行程问题共20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ppt:行程问 题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小学数学奥数题-----行程问题-有答案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答:汽车应在距飞机场4.8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学 生,才干使两班学生同步到达飞机场。
流水行船问题
划速=(顺流船速+逆流船速)÷2; 水速=(顺流船速—逆流船速)÷2; 顺流船速=划速+水速; 逆流船速=划速—水速; 顺流船速=逆流船速+水速×2; 逆流船速=逆流船速—水速×2。
船速:100÷4=25(千米/时)
河长:25×12=300(千米)
答:河长300千米。
例题4:上午8时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 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旳地方追 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他又立即回头去 追小明。再追上他旳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如 图),这时是几时几分?
例题5:甲、乙、丙三人,每分钟分别行68米、70.5 米、72米。现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 三人同步出发,丙和乙相遇后,又过2分钟与甲相遇。 东、西两镇相距多少米毫?
例题2:
从甲地到乙地旳旅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 段,各段旅程之比是1:2:3,某人走这三段 路所用旳时间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时 旳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旅程全长为20千米。 此人从甲地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分析:要求从甲地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先求 上坡时用旳时间。上坡旳旅程为 20×1/(1+2+3)=10/3(千米),上坡旳时间为 10/3÷2.5=4/3(小时),从甲地走到乙地所 需旳时间为:4/3÷4/(1+2+3)=5(小时)
第5次课 行程问题(二)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ppt:行程问题

分析 :
二人相遇时,甲比乙多行15×2=30(千米), 说明二人已行30÷6=5(小时),上午8时至中 午12时是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是: 15÷(5-4)=15(千米)。 因此,东西两村的距离是
15×(5-1)=60(千米) 上午8时至中午12时是4小时。 15×2÷6=5(小时) 15÷(5-4)=15(千米) 15×(5-1)=60(千米)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 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 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 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 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 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 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 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 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 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 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车早上8点分别 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到10点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 两车继续行驶到下午1点,两车 相距还是112.5千米。A、B两地 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 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 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 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 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 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 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 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间不断往返送信。如果鸽子从同学们出发到相遇共 飞行了30千米,而甲队同学比乙队同学每小时多走 0.4千米,求两队同学的行走速度。
数学奥数行程问题(共17张ppt)优秀课件

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红每分钟走80米, 两人同时同地向相反方向走去。5分钟后 小明转向追小红,当小明追上小红时,两 人各走了多少米?
本题求的问题是两人各走了多少米。所用时间有两部分,一是先行 的5分钟,二是小明从转身开始追上小红所用的时间。求出各自行的 时间乘以各自的速度即可。
小明从转身开始追上小红用的时间:
轿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3小时后在距中点 12千米处相遇,由此可见轿车3小时比货车多行 12x2=24 (千米)。 轿车比货车多行: 12x2=24 (千米) 轿车比货车每小时多行驶:24 ÷3=8 (千米)
3、 张、李、赵三人都从甲地到乙地,上午6时,张、李 二人一起从甲地出发,张每小时走5千米,李每小时走4千 米。赵上午8时才从甲地出发,傍晚6时赵、张同时到达乙 地,那么赵追上李的时间是几时?
弄
,
1
5
分
钟
后
你
还
没
有
弄
完
我
就
不
耐
烦
像
如
果
我
自
己
弄
五
分
钟
就
弄
完
所
以
最
后
通
常
变
成
我
自
己
弄
。
但
这
样
做
有
一
个
不
好
的
后
果
就
是
当
你
真
的
五
分
钟
弄
完
就
会
■
电
张比赵早出发2小时,张先走了5 x 2=10(千米),上 午8时到傍晚6时共10小时,用10个小时追上10千米, 赵每小时追10+10=1 (千米),因此,赵的速度是每 小时走5+1=6(千米)。李比赵也早出发2小时,先走 了4x2=8 (千米),赵要追上8千米,需要8÷(6-4) =4(小时), 8+4=12 (时),因此,赵追上李的时间是 中午12点。
六年级数学奥数讲义练习行程问题(二)(全国通用版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奥数讲义练习行程问题(二)(全国通用版含答案)一、知识要点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程。
二、精讲精练【例题1】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
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分钟于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
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丙的速度。
甲第一次与乙相遇后到第二西与乙相遇,刚好共行了一圈。
甲、乙的速度和为600÷(114+334)=120米/分。
甲、乙的速度分别是:120÷(1+23)=72(米/分),120—72=48(米/分)。
甲、丙的速度和为600÷(114+334+114)=96(米/分),这样,就可以求出丙的速度。
列算式为甲、乙的速度和:600÷(114+334)=120(米/分) 甲速:120÷(1+23)=72(米/分) 乙速:120—72=48(米/分)甲、丙的速度和:600÷(114+334+114)=96(米/分) 丙的速度:96—72=24(千米/分) 答:丙每分钟行24米。
练习1:1、甲、乙、丙三人环湖跑步。
同时从湖边一固定点出发,乙、丙两人同向,甲与乙、丙两人反向。
在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14分钟第一次遇到丙;再过334分钟第二次遇到途。
已知甲速与乙速的比为3:2,湖的周长为2000米,求三人的速度。
2、兄、妹2人在周长为30米的圆形小池边玩。
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
兄每秒走1.3米。
妹每秒走1.2米。
他们第10次相遇时,劢还要走多少米才能归到出发点?3、如图34-1所示,A 、B 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 点,小王在B 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他们在C 点第一次相遇,C 点离A 点80米;在D 点第二次相遇,D 点离B 点60米。
小学五年级奥数教学课件:行程问题PPT文档共38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END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3
1
乙 甲
图35——4
19
分析:如图所示,汽车到达甲班学生下车的地方 又返回到与乙班学生相遇的地点,汽车所行路 程应为乙班不行的7倍,即比乙班学生多走6倍, 因此汽车单程比乙班步行多(6÷2)=3 (倍)。
汽车返回与乙班相遇时,乙班步行的路程与甲班 学生步行到机场的路程相等。由此得出汽车送 甲班学生下车地点到几长的距离为学校到机场 的距离的1/5。列算式为 24÷(1+3+1)=4.8(千米)
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 速度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 米的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两人出发 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
11
小张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50分钟走5千 米,我们可以把他们出发后的时间与行程 列出下表:
小王 时间 1时5分 2时10分 3时15分
行程 4千米 8
4
例题2: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 第一次在离东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 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各自到达对方车站 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30千米处相遇。 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东
西
图33—1
5
例题3: A、B两地相距96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6分钟相遇; 若同向行走,80分钟甲可以追上乙。甲从A地 走到B地要用多少分钟?
客车 A
3.2小时 B
图到乙地的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
段,各段路程之比是1:2:3,某人走这三段 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6。已知他上坡时 的速度为每小时2.5千米,路程全长为20千米。 此人从甲地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16
分析:要求从甲地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先求 上坡时用的时间。上坡的路程为 20×1/(1+2+3)=10/3(千米),上坡的时间为 10/3÷2.5=4/3(小时),从甲地走到乙地所 需的时间为:4/3÷4/(1+2+3)=5(小时)
小张50分钟走的路程:6÷60×50=5(千米) 小张2小时10分后共行的路程:10+5÷(50÷10)=11
(千米) 两人行2小时10分后相距的路程:24—(8+11)=5(千米) 两人共同行5千米所需时间:5÷(4+6)=0.5(小时) 相遇时间:2小时10分+0.5小时=2小时40分
13
行程问题(三)
答:此人从甲地走到乙地需5小时。
17
例题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 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他们第 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 提高了30%。这样,当几B地时,乙离A地还 有14千米。那么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 米?
A
14千米 1 4 份 9
图35——3
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3
例题1: 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
离165千米的工地。甲车比乙车早到48分钟, 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甲车行 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6
例题4:上午8时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 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 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他又立即回头去 追小明。再追上他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如 图),这时是几时几分?
小明8:08出发
4千米
4千米
爸爸8:16出发
图33—2
7
例题5:甲、乙、丙三人,每分钟分别行68米、70.5 米、72米。现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 三人同时出发,丙和乙相遇后,又过2分钟与甲相遇。 东、西两镇相距多少米毫?
B
18
例题4:甲、乙两班学生到离校24千米的飞机场参观,一 辆汽车一次只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尽快到达机场,两
个班商定,由甲班先坐车,乙班步行,同时出发。甲班学
生在中途下车步行去机场,汽车立即返回接途中步行的乙
班同学。已知两班学生步行的速度相同,汽车的速度是步 行的7倍,汽车应在距机场多少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同学, 才能使两班同学同时到达机场(学生上下车及汽车换向时 间不计算)?
乙、丙相遇点
东
西
甲、丙相遇点 ?米
图33——3
8
第5次课 行程问题(二)
专题简析: 在行程问题中,与环行有关的行程问题的解决
方法与一般的行程问题的方法类似,但有两点 值得注意:一是两人同地背向运动,从第一次 相遇到下次相遇共行一个全程;二是同地、同 向运动时,甲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行了一个全 程。
12
小张 时间 1时
2时
3时
行程 5千米 10
15
12
12+15=27,比24大,从上表可以看出,他们相遇在出发 后2小时10分至3小时15分之间。出发后2小时10分,小 张已走了10+5÷(50÷10)=11(千米),此时两人相 距24—(8+11)=5(千米)。由于从此时到相遇以不会 再休息,因此共同走完这5千米所需的时间是5÷(4+6) =0.5(小时),而2小时10分+0.5小时=2小时40分。
第五次课 行程问题
1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 行程问题(二) 行程问题(三) 流水行船问题
2
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距离、速度和时间。其互逆 关系可用乘、除法计算,方法简单,但应注意行驶 方向的变化,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相遇问题;(2)相离问题;(3)追及问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它大
专题简析: 本专题主要讲结合分数、百分数知识相关的较
为复杂抽象的行程问题。要注意:出发的时间、 地点和行驶方向、速度的变化等,常常需画线 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
14
例题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 客车 每小时行驶5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 的80%,相遇后客车继续行3.2小时到达B地。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
例题1: 甲、乙、丙三人沿着湖边散步,同时从湖边一
固定点出发。甲按顺时针方向行走,乙与丙按 逆时针方向行走。甲第一次遇到乙后1又1/4分 钟于到丙,再过3又3/4分钟第二次遇到乙。已 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3,湖的周长为600米,求 丙的速度。
10
例题2: 绕湖的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