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汇编)

合集下载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优质、高效的重要保证,也是目前建设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建筑行业对资金、人员、材料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及建筑工程质量要求都很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升级。

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2.1 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在工程建设企业之内,依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要求,建立的具体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目的是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符合强制、指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工程建设达到预定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并且要降低修缮成本,提高构筑物的使用性能。

2.2 实施流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实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质量标准在施工现场的建立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

在制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时的规定和法律法规,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2)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标准,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对于施工的各项质量要求,指定针对性的检查和测试方法和方案。

(3) 实施质量控制计划施工人员需按照质量控制计划进行现场管理,掌握现场施工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按计划执行各项检查、测试和整改工作。

(4) 实施质量评价通过不断检查和测试,在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评估。

对不符合清单标准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施工过程和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5) 总结过程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以便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1 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是针对危险源的分布情况以及施工现场中的重点事故隐患,依据条例和规章制度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

其目的在于防范和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和危险,使施工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2篇)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2篇)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是指在建筑工地进行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工作。

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一种组织架构和流程,以管理和控制工地安全风险,确保工地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一、安全生产责任体系:1. 顶层设计:建立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确定安全生产的目标和方针,并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更新。

同时,明确安全生产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职责明确、权责对等。

2. 岗位职责: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要明确,责任要落实到位。

对涉及安全生产的岗位需要明确安全责任和权限,包括工人、班组长、项目经理等。

3. 培训教育:建立培训教育机制,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包括安全操作、紧急救援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4. 安全检查: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记录和汇报。

5. 隐患排查与整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进行详细记录,并制定整改方案和时间表,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6. 事故调查与处理: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制定事故处理方案,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7. 安全奖励与惩罚:建立安全奖惩机制,对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安全责任未落实或有安全违规行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处罚。

二、工地安全规章制度:1.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规定和程序,包括进出管理、建筑材料管理、施工工艺管理等。

2. 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高处作业、吊装作业、电焊作业等各种常见作业环节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

3. 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要求发生事故后及时报告,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

以下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方针、目标及原则:1. 安全生产方针:(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3)依法治安,科技兴安;(4)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2. 安全生产目标:(1)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2)降低职业病发病率;(3)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4)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安全、文明。

3. 安全生产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2)谁主管,谁负责;(3)安全生产与施工进度同步;(4)安全投入优先保障。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总工程师、工程部长、安质部长担任,成员包括物资部长、综合部长、财务部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工作机构:(1)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协调解决安全隐患;(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制定和落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监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3)安全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施工工艺安全;(4)安全生产监督部门: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章行为,预防事故发生。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其主要安全职责包括:(1)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组织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计划,并确保实施;(3)组织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安全职责;(4)负责审批安全生产措施、应急预案等安全生产相关文件;(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6)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7)对施工现场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总结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完整)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完整)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一、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任组长,总工程师任副组长。

各施工队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队长任组长,技术主管任副组长,负责本合同整个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二、制定质量检查制度既建立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就要建立一整套的质量检查制度,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各施工队设兼职质检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质检工程师对质量薄弱环节制订出能够保证质量的各项措施,并组织实施,克服质量通病。

对于在工程作业成绩突出、质量优良的当事人,进行奖励。

以此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工程质量.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三、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我公司承建该工程的主题。

为全面实现业主提出的质量目标,保部优,争国优,我项目部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周密组织,精心施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精品意识,视工程质量为生命,认真履行招标文件及合同规范的各项要求.按照ISO9001的质量体系,对本工程进行管理,加强基础工作,把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负责制与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创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创优工作落到实处。

四、质量保证措施实施细目4。

1实施三阶段质量控制,即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4。

1.1事前质量控制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制度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主持,由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材料员、预算员、施工队长共同商讨确认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按照监理工程师的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施工。

2)技术、质量交底制度技术、a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业主和总监审批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要点。

b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工作的原则,各分部分项工程负责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3)现场材料质量管理a严格控制外加工、采购材料的质量.各种地方材料、外购材料到现场后必须由质检部和材料部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摘要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确保施工工作高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体系组成、要素和优化角度分析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来提高质量和安全。

管理体系的组成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现场管理制度: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如一些应急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2.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和专职监督、检查人员等;3.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具:如安全生产标识、质量、安全检查工具等;4.现场质量、安全培训:现场人员的岗前、岗中、岗后培训等。

质量、安全管理要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依据以下几个重要要素:1.法律法规的遵守:与施工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必须严格遵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法合规推进;2.专业的管理能力: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领导,推动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3.细化工程管理: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工作细分为每个环节,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提高施工效率;4.准确的风险评估:在施工前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身财产的安全;5.安全意识的普及:提高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

优化管理体系为了优化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具体的步骤如下:1.定位问题: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当前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2.初步分析:对确定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了解情况的成因、影响等因素;3.制定改进方案:结合问题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确定改进的目标、实施步骤、责任人以及时间节点;4.实施改进方案:按照制定的改进方案,开展实施工作,逐渐消除问题,提高现场质量和安全;5.风险评估:对改进后的管理体系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后续持续改进的依据;6.持续改进:根据风险评估中的问题,持续完善和改进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管理网络图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副经理、项目安全员、项目施工员、项目技术员、项目材料员、项目宣传员、现场木工组长、现场钢筋组长、现场安装组长、现场瓦工组长、现场仓库和现场生产工人。

每个职位都有其具体的职责。

项目经理的职责是组织编写项目安全计划措施、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筹措安全经费,协调并对保证计划运行负主要责任。

项目工程师则具体负责安全保证计划技术措施、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特殊脚手架及各种方案编制审核的工作。

项目副经理负责安全计划的运行及日常计划组织、检查、验收、协调工作。

项目安全员负责安全保证计划全过程运行、检查、整改、防范及安全记录、宣传工作。

项目施工员负责安全保证计划施工现场的控制,对施工人员动态管理,按保证计划规定操作。

项目技术员负责安全保证计划运行过程中技术措施及大型机械拆装方案、用电方案的编制。

项目材料员负责安全保证体系中
合格供应商的评估验审。

项目宣传员负责对保证计划宣传落实及对职工安全教育和机械操作培训。

现场木工组长、现场钢筋组长、现场安装组长、现场瓦工组长负责安保计划中各自班组的施工控制、人员管理、人员整改、隐患整改,按规定操作。

现场仓库负责安全保证计划中合格商的合格材料进库验收。

现场生产工人则严格按照安全保证计划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和工地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

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体系。

第二条本管理体系适用于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包括所有参与建筑工地的人员,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商等。

第三条构建和完善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保障工人安全和健康的基础,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作。

第四条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第二章组织和职责第六条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方案,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对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建筑工地的建设单位应负责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等。

第八条建筑工地的施工单位应负责组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编制安全生产方案,安排安全教育和培训,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整改,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等。

第九条建筑工地的勘察设计单位应负责编制设计方案,包括安全生产考虑,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第十条建筑工地的监理单位应负责监督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违章施工行为,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

第十一条建筑工地的施工材料供应商应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建筑材料,并提供必要的安全技术支持。

第十二条建筑工地的劳务分包商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配合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十三条建筑工地应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十四条建筑工地应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管理体系(三篇)

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管理体系(三篇)

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安全管理体系(一)安全管理体系概要(作用、必要性、目标、原则)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则(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适用工程施工项目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3)要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程进行编制;(4)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包括的基本要求和内容;(5)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指导、帮助项目部建立、实施并保持安全管理体系;a、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策划建立;b、分包单位应结合分包工程的特点,制定相适宜的安全保证计划;c、要纳入接受总承包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二)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1、基本术语;2、管理职责;3、安全管理体系;4、采购控制;5、分承包方控制;(1)在合同关系未确定之前,应进行对分包单位的评价和选择;合同关系确定之后,对分包队伍进行控制;(2)项目部应明确对分包单位进行控制的负责人、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规定相应的职权;(3)分包单位的评价:a、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安全许可证和授权委托书的验证等;b、提供劳务单位的务工人员持证状况的核查;c、对分包单位的能力和业绩进行确认;d、建立分包单位相应的档案,记录其安全状况和管理能力;e、分包合同:f、合同的履约(略)6、施工过程控制;(1)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施工项目按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程序要求进行施工。

a进行安全策划,编制安全计划;b、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对施工现场及其受影响的区域内地下障碍物清除或采取措施对周围道路管线采取的保护措施;c、制定现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措施;制定劳动保护、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编制临时用电计划方案;d、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及防护用品进场计划;e、制定现场安全专业管理、特种作业和施工人员工作计划;f、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尤其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员工,依法办理意外伤害保险;g、施工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应由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双方要签字确认并保存交底记录;h、对施工过程中的洞口、临边、高处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规定专人负责搭设的检查;i、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现场废水、尘毒、噪声、坠落物等)进行有效控制;j、对施工中要动用的明火采取审批措施,现场的消防器材配置及危险物品运输、储存、使用得到有效管理;k、督促作业人员,做好班后清理工作以及对作业区域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l、搭设或拆除的安全防护设施、起重设备等,如当天未完成时,应做好局部的收尾,并设置临时安全措施;m、必须进行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质检部的领导,实行质量制度“一票否决权”,在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先的原则。

2、对主要岗位安排专人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相对稳定。

3、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工作和检查工作,设立专人进行验收,为保证原材料进场符合要求。

4、对于运到场地的不合格材料及时清除场地,做到不合格材料工地不过夜。

5、管道、井盖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使用前按规定请监理、建设质检方现场取样,填写取样见证单,后送检。

6、建立质量自检、互检、专业检查相结合制度,工地质检员、工程负责人及监理方代表检查并确定质量等级。

7、坚持每一项工序签字、验收制度,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项目经理、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取得安全管理合格证书。

2、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健全安全管理网络,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委员会(小组)和专(兼)职安全员。

3、职工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安全设施不齐全、人身安全无保障时,严禁冒险作业、违章作业。

5、严禁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发生。

6、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岗位安全规程教育和安全考试,或安全考试不合格,未取得《安全操作证》者,不准上岗。

7、操作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和岗位安全培训,熟悉岗位工艺技术和熟练掌握所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方可独立操作。

8、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进行相应工种的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9、职工必须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得违章作业,上班前不准喝酒,上班时不准打闹,不准擅离工作岗位。

10、饮酒后,不准进入施工工地,不准操作施工机械,不准驾驶任何机动车。

11、对施工现场附近的沟、坑、老井、河道及高、低压输电线路等危险处,应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

12、严禁随意拆除、移动或损坏安全防护措施、装置、设施及安全标志、安全警示牌、操作标记牌等。

13、安装拆卸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明确分工,互相配合,协调操作。

14、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齐全,技术性能良好,裸露的旋转和传动部位(齿轮、万向轴、皮带、链条、轴头等)必须安装牢固的防护罩。

15、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经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严禁无证人员进行电气操作。

16、作业时必须按照规定穿戴和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检查电气配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17、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使用电器设备的基本性能,负责保护好所有使用电器设备的基本性能,负责保护好所有设别和输电线路,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18、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