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管理第四章
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
图4-11 扁平状网络组织结构
采购 供 应 合 同 供 应 商 管 理 供 应 商 管 理
库存 原 料 原 料 原 料 原 料
制造支持 物 料 配 送 包 装
成本
销售配送 销 售 运 输 订 单 处 理
客户服务 安 装 送 货 上 门 退 、 勘 货
完全一体化
所谓物流功能完全一体化组织,是指在一个高 层物流经理的领导下,统一所有的物流功能和 运作,将采购、储运、配送、物料管理等物流 的每一个领域组合构成一体化运作的组织单元, 形成总的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框架。
强调速度取胜,追求速度经济效应的获取,基础在 于组织的敏捷性特点
柔性化:对环境变化能及时地作出能动的反应
供应链管理组织设计原则
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是供应链管理组织设计原则的核 心,是衡量组织结构合理与否的基础。
合理管理幅度原则
一名管理者能够直接管辖的下属为8-15人
职责与职权对等原则 协调原则 稳定与适应结合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
物料需求计划 采购
物料仓储
运输 订单处理 配送系统计划
顾客信息系统
物料库存控制
图4-3 功能独立型管理组织
注:企业开始将核心的物资配送和物料管理的功能独立出 来,形成与财务、制造以及市场营销等相平行的专业部门 。
功能独立型组织
缺点:
物流职能管理和物流现场作业还是不能完全 统一,因为许多物流具体作业还是分散在生 产和营销活动之中的。
第三节 虚拟供应链管理组织
虚拟组织的概念
虚拟组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组织的以信息技 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
第四章供应链的构建

第四章供应链的构建为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除了务必有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外,建立一个高效精简的供应链,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虽说供应链的构成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不可能像改变办公室的桌子那样随意改变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
因此,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不管是理论研究人员还是企业实际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供应链的构建问题。
本章围绕这个主题,全面讨论了供应链的构造问题,探讨供应链设计的有关策略、设计原则及其设计步骤。
第一节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在供应链的设计问题上,有必要首先对下列问题作一简要的说明。
1.供应链设计与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系统是供应链的物流通道,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
物流系统设计是指原材料与外购件所经历的采购入厂-存储-投料-加工制造-装配-包装-运输-分销-零售等一系列物流过程的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也称通道设计(Channel Designing),是供应链系统设计中最要紧的工作之一。
设计一个结构合理的物流通道关于降低库存、减少成本、缩短提早期、实施JIT生产与供销、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都是很重要的。
但供应链设计却不等同于物流系统设计,(集成化)供应链设计是企业模型的设计,它从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企业整体角度去构画企业蓝图,是扩展的企业模型。
它既包含物流系统,还包含信息与组织与价值流与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
在供应链的设计(建设)中创新性的管理思维与观念极为重要,要把供应链的整体思维观融入到供应链的构思与建设中,企业之间要有并行的设计才能实现并行的运作模式,这是供应链设计中最为重要的思想。
2.供应链设计与环境因素的考虑一个设计精良的供应链在实际运行中并不一定能按照预想的那样,甚至无法达到设想的要求,这是主观设想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原因并不一定是设计或者构想得不完美,而是环境因素在起作用。
因此构建与设计一个供应链,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的运行环境(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同时还应考虑未来环境的变化对实施供应链的影响。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四章 运输管理

运输安全管理也是运输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发运、接运、 中转等多次装卸搬运和几道手续环节,容易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故。
03
12
First Policy
三、运输管理的内容与流程 2.运输管理的业务流程
不同运输管理部门的流程有所不同,但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图所示。
22
First Policy
一、五种常见运输方式介绍
水路运输具有以下优点:
从技术性能看
1 运输能力大 2 在运输条件良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3 水陆运输通用性能也不错,既可运客,也可运货,可以运送各种货物,尤其是大件货物
1 水运建设投资省
4 平均运距长
从经济技术指标上看 2 运输成本低
5
1 运输是物流系统运作的主要环节之一 2 运输是物流系统功能的核心 3 运输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 4 运输是整个物流系统中最具有增值效应的环节之一 5 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09
First Policy
二、运输的功能与作用 3.运输管理的原理
1 规模经济。即随着装运规模的增长,单位货物运输成本下降。 2 距离经济。即单位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3 运输速度原理。即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
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运输方式。航空运输的设施主要包括:航空港、飞行器和航空设施。
25
First Policy
一、五种常见运输方式介绍
航空运输具有以下优点:
1 高速直达运输 2 安全性高
3 不受地面条件影响,能够深入内陆地区 4 节约保障、保险、利息等费用
航空运输具有以下缺点:
供应链管理-第四章

第四章供应链的构建【第一节供应链构建的体系框架】供应链的构建包括供应链管理组织机制的建立、管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物流网络的建立、合作伙伴选择、信息支持体系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
下面对这一模型的主要部分做一简要说明。
1.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模型供应链的构建必须同时考虑本企业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管理关系,形成合理的组织关系以支持整个供应链的业务流程。
因此,在进行供应链设计时,需要分析的内容之一就是供应链上企业的主客体关系。
根据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恰当设计出主客体的责任、义务及利益。
其次,就是完成组织设计,支持主客体关系的运作。
2. 供应链环境下生产运作与管理供应链能够取得单个企业所无法达到的效益,关键之一在于它动员和协调了整个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过程的资源。
但是,这并不是说只要将所有企业捏合到一起,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的。
其中核心问题就是能否将所有企业的生产过程实现同步运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不协调而产生的停顿、等待、过量生产或者缺货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供应链构建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构造适应供应链环境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包括:基于供应链环境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主要涉及基于供应链响应周期的起源配置优化决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提前期的供应链延迟点决策、面向同步制造的供应链流程重构模型,等等。
其次,与同步生产组织匹配的库存控制模式,如何应用诸如自动补货系统(AS/RS)、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接驳转运(Cross Docking)、虚拟仓储、提前期与安全库存管理等各种技术,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生产与库存控制目标。
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与同步制造相呼应的是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组织模式。
它的目标是如何寻找最佳的物流管理模式,使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运作能够准确响应各种需求(包括来自客户的需求和合作伙伴的需求等),真正体现出物流是“新的利润源泉”的本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第四章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技术方法

YZY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和ZF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
需求优先,新旧兼容
4.1.3 物流设施选址实例分析
——基于AHP评价方法的A市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选址分析
1、比选模型的建立
2、评价指标的含义
3、选址方案比选
4、确定推荐方案
需求优先,新旧兼容
需求优先,新旧兼容
4.2 物流网络规划
用户的地址、需求量以及设置多个配送
中心的数量均已确定
Baumol-Wolfe 模型计算比较简单,考虑了固
法
定费用和可变费用
运用逐次逼近法,不能保证必然得到最优解
有限的几个可行点中的最优点
混合0-1整数
规划法
能够把固定费用以最优的方式
考虑进去
求解此模型的计算量很大,不易得到最优解
常用于解决物流网络设计中常见的大型、
案例4-3 菜鸟网络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布局
4.2.1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网络规划概述
图4-3 某产品的流通网络
4.2.2 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网络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设施选址战略
客户服务水平
库存决策战略
运输战略
4.2.3 基于供应链环境的物流网络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
协作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
收益最大原则
4.2.4 企业物流网络规划的考虑因素
① 产品线上的所有产品清单
① 数据单位
② 顾客、存货点、原材料供应源地理分布资料
② 产品分类组合
③ 各区域的顾客对每种产品的需求量
③ 运输费率估算
数据的信息化
⑤ 运输时间、订货周期、订单满足率
④ 顾客聚集处理
数据类别
⑤ 设施成本
《供应链管理》管理办法范本

《供应链管理》管理办法范本供应链管理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促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供应链效率和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选择、采购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不断优化供应链流程。
第四条企业应当依法、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供应链管理活动,建立和维护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供应商管理第五条企业应当制定供应商准入标准,对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信誉和业绩,并满足企业的质量、价格、交货期等要求。
第六条企业与供应商应当签订供应合同,明确供货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等条款,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和稳定。
第七条企业应当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机制,根据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供应商的稳定和可靠。
第三章采购管理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制定采购计划,提前预测和规划采购需求,确保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九条企业应当推行集中采购,优化供应链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十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控制和监督,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和风险控制。
第四章生产计划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链资源情况,确定生产时间、数量和工艺等要素。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计划跟踪机制,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加强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的衔接和协调,确保生产和销售的平衡,避免库存积压和断货情况的出现。
第五章库存管理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库存策略,确保库存水平的控制和优化。
供应链管理(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

供应链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导论1.供应链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何谓供应链管理?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另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用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均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区别:①传统企业的运营思想是生产是为了销售,而供应链企业运营的思想是按订单准时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②传统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手段是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共创价值③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批量、增加规模效应,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联系: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以物流运行作为流程的,是开放性的,传统企业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闭环的。
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资源的集成。
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管理难度的角度:现在的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使得管理更加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全球性企业和跨区域企业从效率的角度:通过IT系统,从客户需求到计划、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更加迅速、高效。
当然也包括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沟通。
从成本的角度:管理难度下降,效率提升,这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4.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带来巨大变革。
请阐述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订单处理、生产组织、采购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支付管理等,供应链管理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中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的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教案设计

供应链管理教案设计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1.1 供应链概念及其发展历程1.2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重要性1.3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与战术1.4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第二章:供应链成员关系管理2.1 供应链成员选择与评价2.2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维护2.3 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协同策略2.4 供应链信任与道德风险管理第三章:供应链库存管理3.1 库存管理概念与方法3.2 供应链库存控制策略3.3 供应链库存优化与仿真3.4 供应链库存管理案例分析第四章:供应链物流管理4.1 物流与供应链物流概述4.2 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4.3 供应链物流运输与配送策略4.4 供应链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第五章:供应链风险管理5.1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5.2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5.3 供应链风险防范与控制5.4 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六章:供应链契约与协调6.1 供应链契约理论基础6.2 供应链契约设计与应用6.3 供应链协调策略与机制6.4 供应链契约与协调案例分析第七章:供应链成本管理7.1 供应链成本构成与分类7.2 供应链成本分析与控制7.3 供应链成本优化方法7.4 供应链成本管理案例分析第八章:供应链服务质量管理8.1 供应链服务质量概念与评价8.2 供应链服务质量改进策略8.3 供应链顾客关系管理与满意度提升8.4 供应链服务质量管理案例分析第九章:绿色供应链管理9.1 绿色供应链与环境可持续性9.2 绿色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策略9.3 绿色供应链与企业社会责任9.4 绿色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第十章:供应链发展趋势与创新10.1 供应链创新与变革10.2 供应链柔性与适应性10.3 供应链管理与新技术应用10.4 供应链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的供应链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理解供应链的基本定义和演变过程是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 第二章的供应链成员关系管理:建立和维护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he customer accommodation cycle links a firm with its markets.
4
review
11
answer
❖ The amount spent on procuremen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 Firms spin off functions to suppliers to focus internal resources on core competencies;
numerous other performance features.
6
4.1 How to measure dimensions of product quality?
❖ Reliability ❖ 可靠性,the likelihood that a product will perform
throughout its expected life.在产品的预期寿命内, 该产品正常工作的可能性。购买后的维修次数; ❖ Durability ❖ 耐用性,是产品的实际使用寿命。It refers to the actual life expectancy of a product. ❖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are distinct but interrelated aspects of quality.
5
4.1 How to measure dimensions of product quality?
❖ Performance ❖ The most obvious aspect of quality; ❖ An item may actually have several
performance dimensions; ❖ 电脑,运行速度、内存、硬盘容量、外观等 ❖ Internal memory, hard disk capacity, and
2
Figure 2-2 Logistical Integration
3
Three performance cycles were identified that must be linked through effective logistics.
❖ Procurement cycle links an organization with its suppliers
9
质量标准 ISO
10
4.2 Procurement
❖ Importance attributed to several factors: ❖ 第一,the substantial dollar spend for
purchases of a typical organization and the potential dollar savings from a viable procurement strategy. ❖ 可行的采购策略可以节约大量资金; ❖ 第二,企业日益重视外包策略。Why?
7
4.1 How to measure dimensions of product quality?
Conformance 一致性,conformance refers to whether a firm’s
products actually meet the precise description or specifications as designed.实际产品是否真正满足 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废品率、返工率或缺陷率; ❖ Features 功能 ❖ Aesthetics 美观 ❖ Serviceability 可维护性 ❖ Perceived quality 品质认知度
8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A philosophy by a managerial system ❖ (1)top management commitment and support;高
层领导的承诺和支持; ❖ (2)maintaining a customer focus in product,
Chapter4 Procurement and
Manufacturing
1
Outline
❖ Dimensions of Product Quality ❖ Procurement ❖ Manufacturing ❖ Lean and Six Sigma ❖ Logistical Interfaces ❖ Summary
❖ So ,more managerial attention must then be focused on how the organization interfaces and effectively manages its supply base.
12
Procurement perspectives
service, and process performance;用户对产品、服 务和运作过程的关注; ❖ (3)integrated operations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s;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一体化运作; ❖ (4)commitment to continuous t.对于 不断改进的承诺
❖ P41 ❖ The performance cycle represents the
elements of work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e logistics related to customer accommodation, manufacturing, or procurement.
❖ The emphasis has shifted from adversarial, transaction-focused negotiation with suppliers to ensuring that the firm is positioned to implement its manufacturing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with support from its supply base.从供应商处取得足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