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主要作品及简介

合集下载

周作人作品

周作人作品

周作人有什么作品周作人( 1885 年—1967 年)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浙江绍兴人。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

1906 年东渡日本留学。

1911 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

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1927年以后,倡导“闲适小品”,提倡“闭门读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督办、北大校长等伪职。

1945年以汉奸罪被判刑入狱。

1949 年出狱后,居家从事翻译与写作。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苦茶随笔》、《风雨谈》、《知堂文集》等,还有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另有多种译作。

北京近日多雨你在长安道上不知也遇到否,想必能增你旅行的许多佳趣。

雨中旅行不一定是很愉快的,我以前在杭沪车上时常遇雨,每感困难,所以我于火车的雨不能感到什么兴味,但卧在乌篷船里,静听打篷的雨声,加上欸乃的橹声,以及“靠塘来,靠下去”的呼声,却是一种梦似的诗境。

倘若更大胆一点,仰卧在脚划小船内,冒雨夜行, 更显出水乡住民的风趣,虽然较为危险,一不小心,拙劣地转一个身,便要使船底朝天。

二十多年前往东浦吊先父的保姆之丧,归途遇暴风雨,一叶扁舟在白鹅似的波浪中间滚过大树港,危险极也愉快极了。

我大约还有好些“为鱼”时候———至少也是断发文身时候的脾气, 对于水颇感到亲近,不过北京的泥塘似的许多“海”实在不很满意,这样的水没有也并不怎么可惜。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乌篷船《乌篷船》一、周作人及其散文是一位在我国现代散文创作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不仅数量相当多,而且独具风格。

周作人创作的散文,无论是读书札记、文艺评论,还是以草木虫鱼、风俗人情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小品文,都能把自己的个性精神溶入作品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周作人重要的散文集有《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等。

1928年任北平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主任及日本文学系主任。

七七事变后,北大南迁,他留在北平。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及东亚文化协会会长等。

沦陷时期著作结集有《药堂语录》、《甘口苦口》、《立春以前》等。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有期徒刑10年。

1949年1月保释出狱。

“周氏兄弟”已经成了一个专有名词,特指周树人(鲁迅)与周作人。

这里“周氏兄弟”这一概念,涵盖了二人在思想、才具和文学活动上的某些共性。

虽然他们实际上各有所长,鲁迅之于小说创作,周作人之于文学翻译、文学理论、新诗创作和散文创作,分别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

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周作人的散文中令人感不到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感不到有不可遏抑的憎爱激流。

作者抒写自己的情怀时,好象总是经过了一种艺术的淡化处理,从而将蕴蓄于中的激情舒缓的、有节制的、隐而不显、含而不露的表现出来,因而给人一种熨贴、宁静、幽远、质朴的美感。

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周作人的散文在用笔上从容不迫,流转自如,似名士清淡,娓娓到来,无所拘束。

乍读,似构思不那么精到,结构不那么严谨,细细品味又觉其实作者是有1着精巧用心的:虽飘逸而自有定格,虽洒脱而不得枝蔓。

因而,读他的散文,有和与老朋友无拘无束闲谈的感觉。

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周作人的散文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具有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无论记叙性的文字、议论性的篇章、还是讽刺性的杂文,写得不板滞,有趣味。

文中有时庄中有谐,有时谐中有庄,有时又在不经意中涉笔成趣。

周作人及其作品

周作人及其作品

总体风格:
“龙井茶”:
“看去全无颜色,喝
到口里,一股清香, 令人回味无穷” 。
曹聚仁
我十分喜欢的一段话:
“散文就是文学中的散步,因为它最平
常、最自然,也因为都会。散步散到被 认为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变得非常困难— 除非那人的步态丝毫也不造作和摹仿别 人,而且在简单的散步中便可显示出深 厚的训练。” (周涛)
“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膊,表
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 艺”。 周作人还更为坚定地指出:“我相信强 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 一个重大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趣味,而 不相冲突,合成和谐的全体,这是‘世 界的’文学的价值,否则是‘拔起了的 树木’,不但不能排列到大林中去,不 久还将枯槁了。”
“我们欢迎欧化是喜得有一种新空气,
可以供我们的享用,造成新的活力,并 不是注射到血管里去,就替代血液之 用。” “活的一部分混在我们的血脉里,这是 趣味的遗传,自己无力定他的去留的, 当然发表在我们一切的言行上,不必等 人去保存他;死的一部分便是过去的道 德习俗,不适宜于现在,没有保存之必 要,也再不能保存得住。”
废名的体会
“近人有以‘隔’与‘不隔’ 定诗之佳
与不佳,此言论诗大约很有道理,若在 散文恐不如此,散文之极致大约便是 ‘隔’,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学不到 的……我们总是求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 即是求‘不隔’,平实生活里的意思却 未必是说得出来,知堂先生知道这一点, 他是不言而中……”
再看一下当年批评家的论述:
涩味与简单味,这才耐读,……以口 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 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 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 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 我说雅,这只是说自然、大方的风度, 并不要禁忌什么字句,或者装出乡绅 的架子。”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

周作人的代表作品1、散文《祖先崇拜》、《思想革命》、《前门遇马队记》、《碰伤》、《一个乡民的死》、《卖汽水的人》、《山中杂信》、《资本主义的禁娼》、《三个文学家的纪念》、《自己的园地》、《文艺上的宽容》、《沉沦》2、情诗《镜花缘》、《自己的园地》旧序、《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沉默》、《生活之艺术》、《苦雨》、《苍蝇》、《若子的病》、《死之默想》、《喝茶》、《元旦试笔》、《上下身》、《鸟声》、《萨满教的礼教思想》、《乌篷船》、《教训之无用》、《诗的效用》、《谈龙集》《谈虎集》自序、《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上海气》、《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雨天的书》自序一、《雨天的书》自序二、《燕知草》跋、《三礼赞》、《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水里的东西》、《草木虫鱼小引》、《枣》和《桥》的序、《国庆日颂》、《闭户读书论》、《苦茶随笔》小引、《志摩纪念》、《知堂文集》序、《爆竹》、《杀奸》、《鬼怒川事件》、《孔德学校纪念日的旧话》、《重刊袁中郎集序》、《蛙》的教训、《苦茶随笔》后记、《日本的衣食住》、《关于英雄崇拜》、《自己的文章》、《结缘豆》、《赋得猫》、《苦口甘口》、《俞理初的谈谐》、《怀废名》、《两个鬼的文章》、《石板路》(二)、《杂拌儿》跋、《立春以前》后记3、文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儿童的文学》、《个性的文学》4、美文《圣书与中国文学》、《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贵族的与平民的》、《论八股文》5、诗歌《小河》、《两个扫雪的人》、《山居杂诗》、《饮酒》、《昼梦》二、作者简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周作人是一位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又走了一条曲折、复杂道路的著名散文作家。

周作人生于1885年1月,原名�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绶,自号起孟、启明(或作岂明)、知堂等。

重要笔名有独应、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浙江省会稽县(今绍兴)人。

青少年时期,他和其兄鲁迅走过几乎相同的道路。

幼年曾在“三味书屋”读书,1901年秋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影响,初步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

乌 篷 船

乌 篷 船

乌篷船周作人【作者简介】周作人(1885~1967年)原名寿,又名遐寿,自号起孟、启明、知堂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之二弟。

他是“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语丝社的主要成员。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谈虎集》、《泽泻集》等。

周作人的散文功绩斐然。

它取材广泛,体式多样,文字上大巧若拙,举重若轻,素朴清涩,形成了平和恬淡,空疏幽然为主的风格,达到了知识哲理与趣味统一。

周作人一生著述涉及文学各门类与民俗学、文化学诸方面,尤以散文创作成就为主。

20年代初,胡适即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予以评价:“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

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意味。

”当斯诺夫人访问鲁迅,询问中国最优秀的杂文家是谁时,鲁迅所列名单中第一位就是周作人。

可惜这件事周作人生前并不知道。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追求知识性、哲理性与幽默闲适情趣的统一,并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借鉴英国随笔,明末公安派小品与日本俳句等,形成了独特的“平和冲淡”的散文艺术风格。

其行文平易从容,如老友促膝,如名士清淡,评说时政、纵论文史、描摹风物、探究人事,虽无锐利的锋芒和绚烂的色彩,却自有蕴藉通达的风致,透露出淡泊雅致而略带清涩的韵味。

周作人“小品散文”的局限:他常于描绘自然胜景,赞叹奇妙人事时,追寻一种崇尚原始、返朴归真的理想,则与现实社会相悖,显得空泛无边。

1940年底,周作人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一步步走向落水附逆的深渊,堕落为汉奸,这是周作人的人生悲剧。

【写作背景】《乌篷船》写于1926年1月18日,收入散文集《泽泻集》。

是一篇书信体散文,是一位名叫“子荣”的友人要到作者的故乡去,请作者给予指点,这是他写这篇散文的缘起和目的。

【层次结构】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待写这篇书信体散文的缘起和目的。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介绍乌篷船的特点。

周作人简介及作品

周作人简介及作品

周作⼈简介及作品 周作⼈,他清新淡雅,如话家常的⽩话⽂,洋溢着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化素养,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周作⼈简介及作品,⼀起来看看吧。

周作⼈的简介 周作⼈(1885—1967),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

清光绪⼆⼗七年(1901)取名作⼈,以名⾏世,⼀⽣⽤过90多个笔名,常⽤笔名有独应、周逴、周遐寿、仲密等,绍兴⼈。

鲁迅(周树⼈)之弟,周建⼈之兄。

早年经历 9岁以前在家中私塾开蒙,11岁⼊三味书屋,后去杭州陪侍狱中祖⽗并授读⼀年半,遍读史书与笔记⼩说。

光绪⼆⼗七年秋,进南京江南⽔师学堂管轮科,开始翻译英⽂⼩说。

▪留学回国 三⼗⼆年夏,随鲁迅东渡,先后进东京法政⼤学、⽴教⼤学⽂科学习,曾与鲁迅创办《新⽣》杂志,未果;合译出版《域外⼩说集》,并开始创作⼩说和⾃学多种外⽂。

宣统元年六⽉,在东京与⽻太信⼦结婚。

抗战时期 ⾟亥⾰命前⼣归国,先后任绍兴省⽴第五中学英⽂教员、绍兴教育会会长、浙江教育司视学,兼任《绍兴教育会⽉刊》及《叒社》杂志编辑,还常在《越铎⽇报》发表反封建的政论和翻译外电通讯。

在任绍兴教育会长期间,着⼿进⾏教材改⾰并开始研究⼉童⽂学。

在五四时期,与陈独秀、李⼤钊、胡适、鲁迅等参加《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编辑⼯作。

同年10⽉,⼜任《新潮》⽉刊编辑主任,发表了《⼈的⽂学》、《平民⽂学》、《思想⾰命》等著名⽂学论⽂,以及新诗《⼩河》、《微明》、《画家》、《爱与憎》等优秀作品,在新⽂化运动中起过积极⽽重要的作⽤。

建国前后 五四运动后,先后在燕京⼤学、孔德学校、中⽇学院、⼥⼦学院等校任教。

1922年11⽉,发起成⽴⽂学研究会。

1924年冬,与林语堂等创办《语丝》周刊。

1930年8⽉,主编《骆驼草》。

抗⽇战争开始后,滞留北平。

1939年元旦,遇刺未亡,随即出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国民政府委员和北京⼤学图书馆馆长、⽂学院院长、东亚⽂化协会会长等职,⼜以汪伪政府要员⾝份访问⽇本和“满洲国”。

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作品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乌篷船 周作人:苦雨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谈酒 周作人:鸟声 周作人:两株树 周作人:喝茶 周作人:初恋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谈策论 周作人:梦想之一 周作人:谈养鸟 周作人:金鱼 周作人:苍蝇 周作人:虱子 周作人:苋菜梗 周作人:水里的东西 周作人:村里的戏班子 周作人:日本的衣食住

周作人作品 __周作人散文集
周作人:谈油炸鬼 周作人: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关于雷公 周作人:结缘豆 周作人:卖糖 周作人:雨的感想 周作人:不倒翁 周作人:窝窝头的历史 周作人:羊肝饼 周作人:水乡怀旧 周作人:麟凤龟龙 周作人:猫打架 周作人:关于苦茶 周作人:买墨小记 周作人:吃茶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南北的点心 周作人:骨董小记

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的作品

周作人作品孤儿记(文言小说) 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 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 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 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 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 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 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 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 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 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 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 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 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风雨谈(散文集) 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 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 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 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 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 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 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 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 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 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 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 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 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 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 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知堂回想录(散文集) 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作人(1885~1967)
光绪甲申年十二月初一(1885年1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

鲁迅二弟。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原名櫆寿,又名奎缓,字星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

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

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改名为周作人,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

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

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

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

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

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在他的影响下,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

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

1945年在中国特有的颠三倒四不分黑白的氛围下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

主要著作:
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曾被红卫兵无耻粗暴对待,于1967年5月6日去世。

【周作人主要著作书目】
[创作书目]
孤儿记(文言小说)1906年6月,小说林社
自己的天地(散文集)1923年9月,北京晨报社
泽泻集(散文集)1925年月12月,北京,北新书局
谈龙集(文艺杂论集)1927年12月,上海,开明书店
谈虎集(上下集)(杂文集)1928年月1月,上海,北新书局
永日集(散文集)1929年5月,上海,北新书局
过去的生命(诗集)1929年11月,上海,北新书局
看云集(散文集)1932年10月,上海,开明书店
知堂文集(散文集)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周作人书信(书信集)1933年7月,上海,青光书店
苦雨斋序跋文(序跋集)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
夜读抄(散文集)1934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茶随笔(散文集)1935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苦竹杂记(散文集)1936年2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风雨谈(散文集)1936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瓜豆集(散文集)1937年3月,上海,宇宙风社
秉烛谈(散文集)1940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
药堂语录(散文集)1941年5月,天津庸报社
药味集(散文集)1942年3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药堂杂文(散文集)1944年1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书房一角(散文集)1944年5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秉烛后谈(散文集)1944年9月,北京,新民印书馆
苦口甘口(散文集)1944年11月,上海,太平书局
立春以前(散文集)1945年8月,上海,太平书局
鲁迅的故事1953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1954年,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的青年时代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过去的工作(散文集)1959年,香港,新地出版社
知堂乙酉文编(散文集)1961年,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儿童杂事诗(诗集)1973年,香港,崇文书店
知堂回想录(散文集)1972年,香港,三育图书公司
[翻译书目]
玉虫缘(小说)美国爱伦坡著,1905年,翔鸾出版社
红星佚史(小说)英国哈葛德.安特路朗著,与鲁迅合译,1907年,商务印书馆
域外小说集(一、二集)与鲁迅合纂译,1909年,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
炭画(小说)波兰显克微支著,1914年,北京,文明书局
黄蔷薇(诗歌小品集)希腊等到国作品,1925年,北京,新潮社
希腊拟曲希腊海罗达斯.谛阿克多斯著,1934年,商务印书馆
俄罗斯民间故事片英国培恩编译,1952年,香港,大公书局
阿里斯托芬喜剧集与罗念生合译,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希腊的神与英雄英国H.D.劳斯著,1950年,文化生活出版社
希腊女诗人萨波斯湾摘译英Arther Weigail著《萨福传》,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乌克兰民间故事片1953年,香港,大公书局
浮世澡堂皇日本式亭三马著,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狂言选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欧里庇德斯悲剧集(1-3集)希腊古典文学,与他人合译,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石川啄木诗歌日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古事记日本安万侣著,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平社物语(历史演义小说),与申非合译,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古代隋笔枕亭子,日本清少纳言著,198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浮世理发馆日本式亭三马著,1989年11月与浮世澡堂合为一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卢奇安对话集希腊古典文学,1965年脱稿,1991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尔德的《安乐王子》(即《快乐王子》)。

收集在《域外小说集》。

现代日本小说选20年代,上海商务出版社
希腊神话50年代脱稿,即将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