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能量计算方法

基础能量计算方法

基础能量计算方法

1、男:Bee=66.5+13.7x体重(kg)+5.0x身高(cm)-6.8x年龄

2、女:Bee=655.1+9.56体重(kg)+1.85身高(cm)-4.68 x年龄

Tee=Bee(千卡)x应激指数x活动指数

或Bee(千卡)x年龄系数x活动系数x体温系数

年龄系数

18-60岁:1.0 60-70岁:0.9 ≥70岁:0.8

活动系数

卧床:1.2 轻体力活动:1.3 室内活动:1.25

体温系数

38°C:1.1 39°C:1.2 40°C以上:1.3-1.4

基础计算方法

6 . 基础设计 F+G p max min 6.1.1柱下独立基础计算: 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中最不利荷载组合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中最不利荷载组合来进行独立基础的设计计算。 设计资料: 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00ak f KPa = 基础及其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3/20m KN G =γ 垫层采用10C 混凝土,厚度为mm 100。独立基础采用25C 混凝土,2/27.1mm N f t =,钢筋采用235HPB ,2/210mm N f y =。 柱子尺寸:600×600 计算④轴横向框架地梁传给基础顶面荷载: 1、地梁传给A 、D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纵向地梁传来荷载 ① 地梁自重: 25×××= ② 地梁上部材料传来荷载: 墙重: 19×××= 窗重: ××= 横向地梁传来荷载 ① 地梁自重: 25××××= KN 地梁传给A 、D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F=+++= 2、地梁传给B 、C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纵向地梁传来荷载 地梁自重: 25×××= ② 地梁上部材料传来荷载:

墙重: 19××()×= 门重: ××= 横向地梁传来荷载 ① 地梁自重: 25×××(+)/2= KN 地梁传给B 、C 轴位置基础顶面荷载: ∑F=+++= ⑴ A 、D 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按构造一般要求拟定独立基础的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 N= M= V= 1、按轴心荷载初步确定基础底面面积: 20963.5563.77 5.0626020 2.85 ak G N F A m f d γ++≥ ==--? 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将0A 增大%30后有: 201.3 1.3 5.06 6.58A A m ==?= 采用方形基础: 2.6b A m == 6.1.2 计算基底最大压力max p 基础及回填土重:220 2.6 2.85385.32G G Ad KN γ==??= 基底处竖向力合力:963.55385.321384.87k F KN =+=∑ 基底处总力矩:53.0934.620.983.71k M KN m =+?=?∑ 偏心矩 83.71 2.6 0.060.431384.8766 k k M b e m m F = = =<==∑∑ 所以偏心力作用点在基础截面内。 基底最大压力:

热量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热量计算公式 一、将1吨冷水从15℃加热到55℃所需要的热量计算公式:Q=1000公斤×(55℃-15℃)×1千卡/公斤℃=40000千卡二.各供热水器能耗费用明细(每吨热水能耗费用) 1、电热水器 A.电热水器的电热转换率为95%,每度电产生的最大热量是Q=860千卡/度×95%=817千卡/度 吨热水的耗电量为 40000千卡÷817千卡/度 =度 C.民用电价为元/度,则 每吨热水费用:元/度×度=元 2、液化石油气 A.液化石油气的热转换率为80%,每公斤最大热量是 Q=12000千卡/公斤×80%=9600千卡/公斤 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 40000千卡÷8400千卡/公斤=公斤 C.瓶装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公斤,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公斤=元 公斤液化石油气相当于立方汽化石油气 管道液化石油气的价格为元/立方,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立方/公斤×元/立方=元

3、天然气 A.天然气的热转换率为70%,每立方天然气的最大热量是 Q=8500千卡/立方×70%=5950千卡/立方 吨热水的耗液化气量为 40000千卡÷5950千卡/立方=立方 C.民用天然气的价格为元/立方,则 每吨热水费用:立方×元/立方=元 4 、柴油 A.柴油的热转换率为70%,每公斤柴油产生的最大热量是10200千卡/公斤 Q=10200千卡/公斤×70%=7140千卡/公斤 吨热水所耗的柴油量为 40000千卡÷7140千卡/公斤=公斤 #柴油为元/公斤,则 每吨热水费用:公斤×元/公斤=元 5、太阳能热水器 A.按长江流域全年平均120天无日照(阴天、下雨),需电加热补充,则 每吨热水费用:( 度×120天)÷365天=度×元/度=元 6、空气能热水器 A.空气热能热水器全年平均热效率是电热水器的3倍,每度电产生的热量为

各种桩的计算公式

七、灌注桩 (1)打孔沉管灌注桩单打、复打:计量单位:m3 V=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加灌长度) 设计桩长——根据设计图纸长度如使用活瓣桩尖包括预制桩尖,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则不包括加灌长度——用来满足砼灌注充盈量,按设计规定;无规定时,按0.25m计取。 (2)、夯扩桩:计量单位:m3 V1(一、二次夯扩)=标准管内径截面积×设计夯扩投料长度(不包括预制桩尖) V2(最后管内灌注砼)=标准管外径截面积×(设计桩长+0.25) 设计夯扩投料长度——按设计规定计算。 (3)钻孔混凝土灌注桩 成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 钻土孔V=桩径截面积×自然地面至岩石表面的深度; 钻岩孔V=桩径截面积×入岩深度度 混凝土灌入工程量,计量单位:m3V=桩径截面积×有效桩长,有效桩长设计有规定按规定,无规定按下列公式: 有效桩长=设计桩长(含桩尖长)+桩直径 设计桩长——桩顶标高至桩底标高 基础超灌长度——按设计要求另行计算。 泥浆运输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成孔工程量计取。 八、人工挖孔桩 (1)、人工挖孔工程量:计量单位:m3 V(人工挖土)=护壁外围截面积×成孔长度成孔长度——自然地坪至设计桩底标高 V(淤泥、流砂、岩石)=实际开挖(凿)量 (2)砖、混凝土护壁及灌注桩芯混凝土工程量:计量单位:m3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的实体积 九、水泥搅拌桩、粉喷桩,以立方米计算 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双轴的工程量不得重复计算,群桩间的搭接不扣除。 十、长螺旋或旋挖法钻孔灌注桩,以立方米计算 V=(设计桩长+500MM)×设计桩截面面积或螺旋外径面积(长度如有设计要求则按设计长度)。 十一、基坑锚喷护壁成孔及孔内注浆。 按设计图纸以延长米计算 十二、护壁喷射混凝土 按设计图纸以平方米计算。 十三、砖基础计算规则 1、基础与墙身(柱身)的划分: (1)基础与墙(柱)身使用同一种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 室内设计地面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柱)身。 (2)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面﹢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超过﹢300MM时,以设计室内地面为分界线。 (3)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线,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2、砖基础的计算方法(计价表规则) (1)砖基础不分墙厚和高度,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其中基础长度:外墙墙基按外墙的中心线计算;内墙墙基按内墙基最上一步的净长线计算。 (2)不扣除的部分: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嵌入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1-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1-

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 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 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

第十章能量计算题

一.计算题(共11小题) 1.一锅炉每天把3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假定热量完全吸收,C 水 =4.2×103J/(kg.℃)】 2.某家庭用燃气热水器将质量为10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消耗的天然气体积为1m3(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 3.2×107J/m3.求: (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该热水器工作时的效率.3.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1)把50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的煤气时放出的热量;(3)此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4.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 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 (1)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 (2)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5.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2016年三明市迎来了天然气时代.完全燃烧0.035m3的天然气放出多少焦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取q=4×107J/m3)

柱下条形基础计算方法与步骤

柱下条形基础简化计算及其设计步骤 提要:本文对常用的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的近似计算及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叙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具体步骤,并附有柱下条基构造表,目的是使基础设计工作条理清楚,方法得当,既简化好用,又比较经济合理。 一、适用范围: 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1、多层与高层房屋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但无防水要求,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的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形式的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 2、当采用单独基础所需底面积由于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的限制而无法扩展时。 3、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匀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 4、各柱荷载差异过大,采用单独基础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异时。 5、需要增加基础的刚度以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其简化计算有静力平衡法和倒梁法两种,它们是一种不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变形协调条件的实用简化法,也即当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与地基相对刚度较 件下梁的计算。 二、计算图式 1、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剖面图 2、静力平衡法计算图式 3. 倒梁法计算图式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确定合理的基础长度 为使计算方便,并使各柱下弯矩和跨中弯矩趋于平衡,以利于节约配筋,一般将偏心地基净反力(即梯形分布净反力)化成均布,需要求得一个合理的基础长度.当然也可直接根据梯形分布的净反力和任意定的基础长度计算基础. 基础的纵向地基净反力为: j j i p F bL M bL min max =±∑∑62

式中 P jmax ,P jmin —基础纵向边缘处最大和最小净反力设计值. ∑F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合力设计值(不包括基础自重和其上覆土重,但包括其他局部均布q i ). ∑M—作用于基础上各竖向荷载(F i ,q i ),纵向弯矩(M i )对基础底板纵向中点产生的总弯矩设计值. L —基础长度,如上述. B —基础底板宽度.先假定,后按第2条文验算. 当P jmax 与P jmin 相差不大于10%,可近似地取其平均值作为均布地基反力,直接定出基础悬臂长度a 1=a 2(按构造要求为第一跨距的1/4~1/3),很方便就确定了合理的基础长度L ;如果P jmax 与P jmin 相差较大时,常通过调整一端悬臂长度a 1或a 2,使合力∑F i 的重心恰为基础的形心(工程中允许两者误差不大于基础长度的3%),从而使∑M 为零,反力从梯形分布变为均布,求a 1和a 2的过程如下: 先求合力的作用点距左起第一柱的距离: 式中, ∑M i —作用于基础上各纵向弯矩设计值之和. x i —各竖向荷载F i 距F 1的距离. 当x≥a/2时,基础长度L=2(x+a 1), a 2=L-a-a 1. 当x

运动消耗能量计算方法

运动消耗能量计算方法 二十多年前,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的运动生理学实验室,即已利用Douglas 袋与Scholander 气体分析仪,进行人体运动前、运动中与运动后的摄氧量与二氧化碳产生量测量。其实,透过运动过程中的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产生量推算,不仅可以评估运动过程的实际能量消耗,更可以用来评量运动时的脂肪与葡萄糖消耗比例。 首先,运动参与者必须先了解到,如果人体以葡萄糖做为能量来源时,每消 耗 1 公升的氧气会产生 1 公升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说,以葡萄糖为能量来源时的呼吸商(respiratory of quotient ,简称RQ体内局部组织的二氧化碳产生 量除以氧气摄取量)等于1 ;以脂肪为能量来源时的RQ约等于0.7 ;以蛋白质为能量来源时的RQ约等于0.8。不过,人体内的组织呼吸状况评量,有其执行上的困难存在,因此,透过人体参与运动时的肺部气体交换状况(呼吸交换率,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 ,简称RER肺部气体交换时的二氧化碳增加量 除以氧气消耗量)的测量,再加上蛋白质仅在激烈运动时,才有少量参与提供能量的现象; 运动生理学研究者可以依据肺部的气体交换,评量出运动过程的能量消耗特征。 一般来说,人体安静休息时的REF约0.82、在极低强度(散步、慢跑、轻松骑车)运动时的RER反而下降(约0.75至0.80之间)、接近最大运动时的RER 约等于1。也就是说,人体在低强度运动状态下,脂肪参与提供能量的比例较高,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RER也随着上升,葡萄糖参与提供能量的比例也增加;在最大运动状态下,则几乎皆以葡萄糖提供能量。当RER等于0.85时,葡萄糖与 脂肪各提供一半的身体能量需求。除此之外,随着RER的上升,人体每消 耗1公升氧气所能产生的能量也随着增加;例如当RER等于0.8时,人体消耗每公升氧气能够产生4.801kcal的能量;当REF等于0.9时,人体消耗每公升氧气能够产生4.924kcal的能量;当RER等于1时,人体消耗每公升氧气则能够产生5.047kcal 的能量。尽管最低与最高能量产生的差异不及 1 %,但是,随 着运动强度增加,逐渐提高每公斤氧气的能量消耗趋向,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下的实例,可以让您更清楚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评量。「如果您昨天花了三十分钟骑脚踏车逛街,运动时的强度是5METs即5X 3.5ml/kg/min的摄氧量强度)运动过程中的呼吸交换率平均为0.9 ,请问在骑车的三十分钟内,您共消耗多少克的葡萄糖与脂肪?」。 首先,必须先确定您的体重是多少公斤。如果您的体重正好是70公斤,那么三十分钟内的总氧气消耗量为 5 X 3.5ml/kg/min X 70kg X 30min= 36750ml 的氧气,共消耗4.924kcal/每公升氧气X 36.75公升氧气二180.96kcal的能量(运动后的过耗氧量并不在此计算的范围内)。 在不考虑运动后的心跳率与耗氧量,会有缓慢下降的事实下,三十分钟的中等强度骑脚踏车运动期间,能量消耗约180kcal 左右。如果运动的过程中,蛋白质没有提供身体能量来源(只有葡萄糖与脂肪提供能量),那么0.9 的RER

一天能量计算

一天能量计算 一天能量计算; 自己学了营养学的,但是懒得按照能量制作食谱,那要算来算去还是有些麻烦。整个孕期里,大夫基本上都让我控制体重,不要宝宝长的太大了。可是我没吃多少多好多优质,我家宝宝还是长的偏大了。关键是宝宝的吸收能力好。 计算法算出你每日所需的能量 1.求出标准体重 12~~~48岁人员: 49岁以上成人: 女性正常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10%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 男性正常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10% 105】*0.9 2.成人体质指数(BMI),判断属于正常、肥胖还是消瘦。 BMI(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成人的BMI数值 体重指数, 男性, 女性

过轻, 低于20, 低于19 适中, 20-25, 19-24 过重, 25-30, 24-29 肥胖, 30-35, 29-34 非常肥胖, 高于35, 高于34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3.了解体力活动及胖瘦情况。根据成人能量供给量表确定能量供给量。 全日能量供给量(kcal)=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kg)1kcal=4.184kj 体型体力劳动量 极轻体力活动轻 轻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 消瘦30 35 40 40-45 正常20-25

30 35 40 肥胖15-20 20-25 30 35 另:孕中后期的能量在非孕基础上增加200kcal/d 算算我的: 身高176cm,体重(孕前)65kg,从事轻体力活动。 (1)标准体重=176-100=76kg *0.9=68.4kg (按最小值吧) (2)体质指数=65/(1.76*1.76)=21 属于正常体重 (3)正常体重、轻体力劳动者单位标准体重能量供给量为30kcal/kg 总能量=68.4*30=2052(kcal)+200=2252(kcal) 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占能量的比例为15%、25%、60%,换算成克的比例系数为4、9、4 蛋白质P= 2252*0.15/4=307.8/4=76.95g 脂肪F= 2252*0.25/9=563/9=62.6g 糖类C= 2252*0.6/4= 1351/4=337.8g

60分钟各项运动所耗热量表

各种运动消耗热量表 选择运动项目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可以活动全身肌肉的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打网球、游泳等,同时要持之以恒,才能够达到运动健身的功效喔! 提醒你,各种运动所消耗的热量与运动时间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想用运动减肥,每项运动的时间应该超过20分钟以上,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达到运动减重的效果。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运动消耗人体内多少热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一是性别。一般讲,从事同样的运动,男性消耗的热量比女性多。因为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先女性高得多。 二是体重。从事同样的运动,体重重的人消耗的热量比体重轻的多。 三是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及运动强度,运动量各不相同,所消耗的热量亦有较大的差异。 下面我们以两个体重分别为50公斤和90公斤的男子为例,看看他们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锻炼,以及在从事家务等日常活动时,究竟能消耗掉多少千卡的热量: 散步:散步1小时,前者消耗热量233千卡,后者为416千卡; 疾行:疾行半小时,前者消耗热量250千卡,后者为430千卡; 慢跑:慢跑45分钟(相当于跑6000米),前者消耗热量375千卡,后者为675千卡;跑步:跑步半小时,前者消耗热量240千卡,后者为310千卡; 跳舞:跳舞半小时,前者消耗热量170千卡,后者为310千卡; 健身操:做1小时健身操,前者消耗热量480千卡,后者为610千卡; 跳绳:跳绳10分钟,前者消耗热量240千卡,后者为450千卡; 游泳:游泳半小时,前者消耗热量300千卡,后者为540千卡; 打高尔夫球:打高尔夫球1小时,前者消耗热量250千卡,后者为450千卡; 爬楼梯:如果爬4层楼梯,前者消耗热量13千卡,后者为24千卡(70公斤的人可消耗19千卡热量) (多爬楼梯减肥效果显著。在相同的时间内,爬楼梯所消耗的热量是游泳的4倍),(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若快步爬10分钟楼梯则要消耗836千卡热量) 遛狗:遛狗一刻钟,前者消耗热量44千卡,后者为78千卡; 擦地板或擦玻璃:从事这类家务劳动半小时,前者消耗热量82千卡,后者为148千卡;侍弄花草:侍弄花草两小时,前者消耗热量215千卡,后者为387千卡; 运动医学专家指出,肥胖才要收到运动减肥的成效,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有效减肥运动的能量消耗有一个“起点”,即每天起码要消耗热量300千卡,如果低于这一基数,减肥效果就不明显。 比如,一个人准备在一个月减轻体重1公斤,每天除了300千卡的基数,还要再加上300千卡的运动消耗量。这样,每周应消耗热量4200千卡,1个月当中要消耗约1.7万千卡。

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专题

能量流动之 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专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能量流动 2、掌握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3、学会分析具体问题的方法 【引言】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在高中生物知识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传递的效率等知识共同构成了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中心的知识体系。然而在“能量流动”知识中,仍存在一些易被忽视或不常见的问题,如“能量值”的表示方式、最值的计算、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稳态的关系等。 【导学探究】 一、能量流动的几种“最值”计算 由于一般情况下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 10%~20%。故在能量流动的相关问题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所以,在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消耗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若求“最(至)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反之,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传递给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时,若求“最多”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高”效率传递,若求“最少”值,则说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按“最低”效率传递。这一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 1. 以生物的同化量(实际获取量)为标准的“最值”计算

题1.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A. B. C. D. 2. 以生物的积累量为标准的“最值”计算 题2. 已知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为1000kJ,其中95%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则其下一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A. 200kJ B. 40kJ C. 50kJ D. 10kJ 二、能量值的几种不同表示方式及相关计算 “能量值”除了用“焦耳”等能量单位表示外,在许多生物资料中,其还可用生物量、数量、面积、体积单位等形式来表示,因而使能量流动关系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但是不管用何种单位形式表示,通常情况下能量的传递效率都遵循“10%~20%”的规律,下面结合一些例子分别加以阐述。 1. 能量(单位)表示法及计算 以能量(单位)“焦耳”表示能量值的多少是“能量流动”知识中最常见的形式。在以“焦耳”为单位的能量传递过程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不可能出现倒置。 1.1 以生物体同化量的总量为特征的计算 如题1 1.2 以ATP为特征的计算 这种形式的能量计算是建立在物质氧化分解的基础上的,它常涉及利用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基础计算公式(打印完毕)

【措施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构成】 【国产设备原价的构成及计算】 1)材料费。其计算公式如下: 2)加工费。包括生产工人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燃料动力费、设备折旧费、车间经费等。其计算公式

如下: 加工费=设备总重量(吨)×设备每吨加工费(4-16) 3)辅助材料费(简称辅材费)。包括焊条、焊丝、氧气、氩气、氮气、油漆、电石等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材料费=设备总重量×辅助材料费指标(4-17) 4)专用工具费。按1)~3)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5)废品损失费。按1)~4)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6)外购配套件费。按设备设计图纸所列的外购配套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重量,根据相应的价格加运杂费计算。 7)包装费。按以上1)~6)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8)利润。可按1)~5)项加第7)项之和乘以一定利润率计算。 9)税金。主要指增值税。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4-18) 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率 销售额=1)~8)项之和 10)非标准设备设计费。按国家规定的设计费收费标准计算。 综上所述,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可用下面的公式表达: 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 ×(1+专用工具费率)×(1+废品损失费率) +外购配套件费]×(1+包装费率)-外购配套件费} ×(1+利润率)+销项税金 +非标准设备设计费+外购配套件费(4-19)(4-19) 【进口设备原价的构成及计算】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银行财务费 +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附加费 (4—20) 1)货价。一般指装运港船上交货价(FOB)。设备货价分为原币货价和人民币货价,原币货价一律折算为美元表示,人民币货价按原币货价乘以外汇市场美元兑换人民币中间价确定。进口设备货价按有关生产厂商询价、报价、订货合同价计算。 2)国际运费。即从装运港(站)到达我国抵达港(站)的运费。我国进口设备大部分采用海洋运输,小部分采用铁路运输,个别采用航空运输。进口设备国际运费计算公式为: 国际运费(海、陆、空)=原币货价(FOB)×运费率 (4—21) 或国际运费(海、陆、空)=运量×单位运价 (4—22) 其中,运费率或单位运价参照有关部门或进出口公司的规定执行。 3)运输保险费。对外贸易货物运输保险是由保险人(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出口人或进口人)订立保险契约,在被保险人交付议定的保险费后,保险人根据保险契约的规定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给予经济上的补偿。这是一种财产保险。计算公式为: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土建(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公式汇总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 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 2 米以平面积 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 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 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2,基础土方开挖计算,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

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3,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 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4,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 - 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人体每日所需热量计算公式

热量的基本知识 热量的单位:营养学中用“千卡”做热量的单位。1千卡是1000克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热量。 热量消耗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代谢率,约占了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第二部分是身体活动,约占总热量消耗的15~30%,第三部分是食物的热效应,占的比例最少约10%,这三者的比例大致已经固定。 热量的单位:大卡, 1大卡 = 1000卡 关系换算: 1千卡(KCAL)=千焦耳(KJ) 1千焦耳(KJ)=千卡(KCAL) 1卡=焦耳 1焦耳=卡 食物中的热量计算: 饮食中可以提供热量的营养素是糖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酒精、有机酸等。它们所含的热量,以每克为单位,分别是:醣类(碳水化合物) 4大卡、脂肪 5大卡、蛋白质 4大卡、酒精7大卡、有机酸大卡。 计算食物或饮食所含的热量,首先要知道其中热量营养素的重量,然后利用以下公式计算: 热量(kcal)=糖类克数×4+蛋白质克数×4+脂肪克数×9+酒精克数 ×7 成人消耗的热量利用在三方面:基础代谢量、活动量、食物热效应;成长阶段与怀孕阶段还需要额外的热量以供建构组织。

控制体重增长,就要严格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同时,也要基本满足一天的能量需求。 这就需要我们对自身每天需要多少热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到合理饮食。人体每天所需要的热量就是人体基础代谢所需要的基本热量、体力活动所需要的热量和消化食物所需要的热量之和。计算自身所需热量有三种基本方法: 第一,根据体重算出每天所需热量的范围 热量a=体重(千克)x22 热量b=体重(千克)x33 人体每天所需热量应该在热量a与热量b之间 第二,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来计算 男性:66+[体重(千克)]+[5x身高(厘米)]年龄 女性:65+[体重(千克)]+[身高(厘米)]年龄 依照这个公式所得出的千卡数就是你每天大致要消耗的热量值 第三,根据每个人的体重和劳动强度来衡量(比较适合于非常耗费体力的特殊职业) 1、非体力劳动的内勤工作者,如办公室职员: 25千卡x体重(公斤) 2、需要稍耗费体力的外勤工作者,如理发师: 30千卡x体重(公斤) 3、纯体力工作者,如建筑工人: 35千卡x体重(公斤) 亲爱的朋友,来算算你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吧,以后的进食要合理规范了。

能量传递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考生常因缺乏系统总结和解法归纳而容易出错。下面就相关问题解法分析如下: 一、食物链中的能量计算 1.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所能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 例1.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解析:据题意,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所固定的能量,即24000kJ,当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0%时,每一个营养级从前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能量的最大值为:24000×20%×20%×20%=192kJ。 答案:D 规律:已知较低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不知道传递效率,计算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大值时,可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较低营养级能量(或生物量)×(20%)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2.已知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求较低营养级应具备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 例2.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解析:据题意,要计算消耗的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应按照能量传递的最大效率20%计算。设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X kg,则X=1÷(20%)4=625 kg 答案:C 规律:已知能量传递途径和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时,若需计算较低营养级应具有的能量(或生物量)的最小值(即至少)时,按能量传递效率的最大值20%进行计算,即较低营养级的生物量至少是较高营养级的能量(或生物量)×5n(n为食物链中,由较低营养级到所需计算的营养级的箭头数)。 3.已知能量的传递途径和传递效率,根据要求计算相关生物的能量(或生物量)。 ,若能量传递效率例3.在能量金字塔中,生产者固定能量时产生了240molO 2 为10%~15%时,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多少mol葡萄糖? () A.0.04 B. 0.4 C.0.9 D.0.09 解析: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相当于240÷6=40mol葡萄糖;生产者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经过了两次传递,按最大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最多相当于40×15%×15%=0.9mol葡萄糖。 答案:C

UV能量计的计算方法

UV能量计的计算方法 现在很多UV设备厂家或者UV设备的使用厂家都在用UV能量计测试UV机的能量值,看似很简单的一个仪器,但UV能量计是如何计算测试数值的呢?因此我来为此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首先从灯管供应商处取得灯管一些相关参数,包括:灯管线性功率W/cm,灯管发光长度cm,灯管功率W或者KW-用来考评灯管是否达到指标,视乎灯管口径。接着计算光强mW/cm*cm。公式为灯管线性功率W/cm*灯管发光长度cm*有效UV光谱17%*10%/12cm*灯管发光长度cm计算出来的结果单位为:mW/cm*cm。 下一步,计算产品曝光时间,视乎灯管排放方式,直放按灯管实际发光长度算,单位cm,(单管),再除以机器运转速度(cm/秒,s),横放按12cm算(单管),计算方法同上,如果多支灯管排放,则取时间总和。最后计算出UV曝光量=光强mW/cm*cm*时间s(秒),计算出来的结果为:mj/cm2。现在通常的UV检测方法,是测试UV灯管工作时峰值强度peak值,单位为:w/cm*cm或mw/cm*cm,和UV能量密度--曝光量,单位J/cm*cm 或者mj/cm*cm,峰值强度体现灯管UV射线的聚焦和衰减状况,来评估灯管适用性,UV曝光量(J/cm*cm)是我们关注的参数,对涂层固化至关重要,很多情况下涂层会标定基本的能量要求,即涂料配方设计时设定好的曝光量范围,对传送带型UV机器,可以通过调整速度来控制UV曝光量,而对于UV灯反光罩,可以通过曝光时间补偿或者对UV灯管强度调整来达到要求UV能曝光量。 严格来说,通常工业上根据应用将UV射线分为四个波段,UVA、UVB、UVC、UVV,各个UV能量计厂家对波段的定义有细微差别,UVA(320-390nm),UVB(280-320nm),UVC(250-260nm),UVV(395-445nm),各种灯管的光谱分布不同.通常在选择UV能量计时,要先了解,您关注的UV波段是哪一个区域,再作出选择相应的单波段UV能量计如美国EIT(UV ICURE PLUS),当然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或是经常更换不同涂层的应用,选择四波段的UV能量计美国EIT(UV POWER PUCK)。 众所周知,在保证UV曝光量的前提下,UV机器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采取双灯混合固化,双灯可以提供独有的固化优势,混合4种不同光谱灯管。比如,传送带第一个灯管用UVB固化表面,防止臭氧影响表面褶皱,形成光滑表面。第二个灯管适用UVA型灯泡,长波长可以更有效渗透,实现深层的固化。这种方法优化涂层的反应速度.UV曝光能量大小,还受到物距,外部电源电压电流,灯管质量,好的灯管UV有效光谱可达到25%,正常状态下,物距取15cm上下,此时距离因子取0.1。故以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只是表述UV 曝光能量落在哪一个范畴,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必要时还需要修正UV有效光谱参数以及距离因子。但是,所计算出来的数据与好的能量计所测量出来的数值并不会相差太大,相差10%左右还市能够接受。 UV能量计生产产家众多,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可以这样说,不同牌子的能量计所测出来的数据都有差别,个别牌子相同型号甚至落差很大,真是令人大跌眼睛。这个时候,以公式法计算实际UV曝光强度就起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作用,市面上,一般采用德国产的UV能量计测量,品牌:KUHNAST,UV-DESIGN,这两个常见的品牌,美国的EIT,日本的ORC,国内的UV-BIKESU这些品牌质量相对可靠些,笔者认为很值得推荐。

基础部分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土建工程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 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热量计算公式

供热简单知识 1.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分一次和二次供热系统,一次由热源单位来提供热源,二次是经过换热站对用户采暖供热 (蒸汽系统除外) ,我公司分东西部供热系统。 2. 热量计算公式:Q=C*G(T2-T1) "000 二次网流量选择原则: G=KW*0.86*1.1/ (T2-T1 ) (地热温差取10 C;分户改造取15 C;二次网直连取 25 C )。 采暖期用热:Q*24*167*0.64 分户估算水量:一般情况下为3-3.5KG/ m2 老式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2-2.5KG/ m 地热供暖水量:一般情况下为 3.5-5KG/ m,根据外网负 荷确定。 根据45W,50W,55W 计算流量情况能得出调整水平关系。可以实际计算。 3. 一、二次网的热量相等: Q1=Q2 ,C1*G1*(T22-T21)=C2*G2*(T22 '-T21'), 水 C1=C2 , 一次网温差一般取45 C,直连系统一般选用25 C。但要和设计联系在一起,高值也可取65 C。从公式看出温差和流量决定一、二次网热量计算。 4?板式换热器系统阻力正常范围应在5-7 m H2O 5. 民用建筑室内管道流速不大于 1.2m/s 6. 压力与饱和水温度关系:

单位换算: 例子:45W/川的采暖期的耗热量 45*3600*24*167*0.64=0J 变成GJ: 0 P0=0.41555GJ/ m2 8?比摩阻:供热管路单位长度沿程阻力损失。若将大管径改为小一号管径,比摩阻增加1-2倍。 9?集中供热管网布置与敷设:管网主干线尽可能通过热负荷中心;管网力求线路短直;管网敷设应力求施工方便,工程量少;在满足安全运行、维修简便前提下,应节约用地; 在管网改建、扩建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新设计的管线不影响原有管线正常运行;管线一般应沿路敷设,不应穿过仓库、堆场以及发展的预留地段;尽可能不通过铁路、公路及其他管线、管沟等,并适当注意整齐美观等,还有许多这里不做介绍。 管网布置有四种形式: A:枝装布置,B :环装布置,C :放射布置,D:网络布置。 10.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 m2)

能量流动计算专题练习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一、能量传递效率的选择问题 例1、在食物链:草→兔→狼中, 1)狼增加1kg,至少要消耗草 ______ kg 2)狼增加1kg,最多要消耗草______ kg 3)若草→兔的传递效率为15﹪,兔→狼的传递效率为16﹪,那么,消耗1000kg草,狼增加______kg 例2、在右图的食物网中 1、消耗绿色植物1kg,鹰至少增重_______千克;最多增重_______ 千克。 2、鹰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需_______千克绿色植物; 3、鹰每增加1千克体重所消耗的绿色植物最多为______千克; 二、能量流动比例分配问题 1、在上图的食物网中,若鹰的食物来源1/3来自兔,1/3来自相思鸟,1/3来自蛇,鹰增加3千克体重至少需消耗_______千克绿色植物。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 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 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 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kJ。 3、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前一 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 ) A.100 kg B.312.5 kg C.25 kg D.15 kg 三、能量流动比例调整问题 例4、假设某农场将生产的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 。调整后的人数是调整前的人数的____倍。(传递效率为10﹪) 例5、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 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 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数字) 四、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问题 例6、上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 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为 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为, 2)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 例7、(1)由图中数据可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 为,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 为。(单位忽略) (2)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 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3)由图中可知: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