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知识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知识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知识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35题,35题,共70分)、非选择题(第36题~第40题,5题,共30分)共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xx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由水是良好溶剂 B.衰老细胞水分减少

C.能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D.新陈代谢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2.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A.维生素D与胆固醇B.卵磷脂C.胰脂肪酶D.雄性激素

3.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4.与海带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碘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海水中碘的浓度B.细胞中的ATP

C.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D.细胞膜的流动性

5.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 pH 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甲、乙

C.甲、丙、乙

D.甲、甲、丙

6.下列物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K+载体③抗体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⑤D.②③④

7.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表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颜色正确的是

待检物质试剂颜色反应

蛋白质双缩脲②

脂肪①橘黄色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A.苏丹III

C.苏丹III、蓝色D.苏丹IV、蓝色

8.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的一个组合是

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化反应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9.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A.防止色素破坏B.溶解色素C.使研磨充分D.避免色素挥发

10.某人体小肠上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两种细胞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转录出的信使RNA不同

11.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绿皱豌豆→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1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都产生CO2 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 ⑤都生成丙酮酸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13.新陈代谢的进行不仅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TP

C.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线粒体是合成ATP的惟一场所

1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依次发生在A.间期、后期、间期B.间期、后期、中期

C.间期、后期、前期D.前期、中期、后期

1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16.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未被标记的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噬菌体:

A.全部含32P B.少量含32P C.全部含35S D.少量含35S 17.DNA的一条链中的(A+G)/(T+C)=0.4,上述比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18.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是:A.肽链 B.DNA C.信使RNA D.转运RNA 19.家兔的黑毛对褐毛是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 B.杂种黑毛兔 C.褐毛兔 D.长毛兔

20.下图所示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三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和图丙属于减数分裂 B.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图甲所示细胞C.图丙所示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 D.图乙所示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单体21.科研人员利用γ射线辐射种子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原理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22.下面四项,各叙述一种人类遗传病,其中有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是

2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液D.唾液

2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B.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 D.都能产生抗体

25.xx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延续上几届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

B.HIV能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形成DNA

C.艾滋病病毒破坏B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D.补牙时,可因使用了病毒携带者使用过的而未消毒的器械而感染HIV

26.人在饥饿状态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⑥

27.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强刺激b点,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强刺激c点, a、b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

D.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

28.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29.下列关于种群或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B.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C.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群落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0.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三级消费者31.向装有100mL培养液的烧瓶中接种少量酵母菌菌种,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32.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低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阔叶林 D.北极苔原33.“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捕食

3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循环的模式图,该图可以说明

A.碳元素的循环形式是有机物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图中的生理过程②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35.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莴苣在适宜波长的光照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36.(6分)下图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结构。

(1)如果图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叫___________。图乙中________(填

数字)是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形式来实现的。

(2)如果图甲、乙是两个细胞的各一部分,兴奋在两者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__________这一

结构来进行,该过程是通过一类叫______________的化学物质传递实现的,在此过程中_______(填细胞器)活动较明显。

37.(6分)根据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______上填名称):

(1)①“1”过程的能量转化是,②连接“1”和“2”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

(2) 科学家用含有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3) 图中表明,影响光合作用的外在因素有和。

(4) 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可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38.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①是 ,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 ⑵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

⑶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 个碱基。 ⑷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9.果蝇的灰身(B )和黑身(b ),红眼(R )和白眼(r )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b

P 灰身♀×黑身♂ 红眼♀×白眼♂ F 1 灰身

红眼

F 2

灰身︰黑身=3︰1

红眼︰白眼=3︰1

(1)推断F 2中 红眼、白眼的性别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灰身♀×黑身♂或红眼♀×白眼♂)反交(黑身♀×灰

身♂或白眼♀×红眼♂)产生的子代结果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这对性状,结果不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这对性状。

(3)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再让F 1个体杂交得到F 2,

预期F 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种,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的概率是________。 40.(6分)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

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

A .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 .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 .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 .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甲:甲硫氨酸 丙:丙氨酸

U A C ③ 甲 ①

A U G G C U U C U U U C 丙

C G A

A U G G C U U C U U U C 甲

U A C 丙

C G A

A U G G C U U C U U U C

U A C

C G A

(2)假设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的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实验过程中应该用方法控制温度,不可直接加热。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得到的原因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AD 6-10DADBD11-15DBCAA16-20BBCCD21-25BABDC26-30BCBCC31-35DDCDB

二、非选择题:

36、(1)神经元(神经细胞)②局部电流(电信号)(2)突触神经递质线粒体、高尔基体

37、(1)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H]、ATP (2)CO2→三碳化合物→糖类(3)CO2浓度光照强度(4)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8、(1)核糖体 tRNA mRNA (2)GCU (3)180(4)翻译

39、(1)雌性、雄性雄性(2)灰身与黑身红眼与白眼(3)12 1/16

40、(1)B (2)CO2(3)35℃水浴高温酶已变性失活(4)O2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整理人:陆保宗)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如:DD×DD Dd×Dd等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如:Dd×dd 三、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四、分离定律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 1、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______性状。[相对] 2、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_______。[性状分离] 3、F1(杂合子)与_________进行的杂交,叫测交。[隐性纯合子] 4、在____对_____染色体的______位置上的,控制______性状的基因,叫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通常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D与____可看作一对等位基因。[一//同源//同一//相对//d] 5、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试验现象 P:DD高茎×dd矮茎 ↓ F1:Dd 高茎(显性性状)F1配子: ___D、d ↓ 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F2的基因型: 3∶1(性状分离比)DD∶Dd∶dd = __1:2:1 测交 Dd高茎×__dd 矮茎 ↓ ____Dd dd (基因型) __高茎矮茎(表现型) __1 :1__(分离比)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试验现象: P:黄色圆粒YYRR X 绿色皱粒yyrr ↓ F1:黄色圆粒(YyRr)F1配子: YR Yr yR yr ↓ 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9∶ 3 : 3 :1(分离比) 测交: 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_(yyrr) ↓ YyRr:yyRr:Yyrr:yyrr(基因型)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表现型)

1 : 1 : 1 :1(分离比) 6、生物的表现型是_______和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环境] 7、减数分裂进行_____生殖的生物,在产生___________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_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___次,而细胞分裂___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_____。[有性//成熟生殖细胞//减半//一//两//一半] 8、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____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____个卵细胞。[4//1] 9、一对同源染色体的____和_____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___方,一条来自____方。[形状//大小//父//母] 10、一个四分体包含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条染色单体,_____个DNA分子。[1//4//4] 11、_____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____。[减数//联会]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知识点结构图梳理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 、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相对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互交反交 F1纯合子、杂合子F2dd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yyrr 亲组合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复习提纲(正式)

课题:必修二复习提纲 1--6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考点1 细胞的减数分裂 1、 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Ⅰ分裂(初级精(卵)母细胞) 减Ⅱ分裂(次级精(卵)母细胞) 染色体 间 前 中 后 前 中 后 末 2n 2n 2n 2n n 2n n n 考点2 配子的形成过程 1、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间期: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前期: 联会期:同源染色质两两配对 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上下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 前期: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 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排整齐 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染色体变成丝状染色质,形成4个精子细胞或者 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 2、 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 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细胞,必须相互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注:判断细胞图的三看原则: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同源染色体是否有行为(配对、分离或上下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考点3 受精过程 1、 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减Ⅰ 分裂 减Ⅱ 分裂

意义:有性生殖过程可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是十分重要的。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考点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实验材料 R型菌:无毒表面粗糙无荚膜 S型菌:有毒表面光滑有荚膜 (1)格里菲思实验过程及结论 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鼠不死亡; ④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鼠死亡 结论: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2)艾弗里实验过程及结论 ①S型活细菌DNA+ R型细菌→R和S ②S型活细菌多糖或脂类+ R型细菌→R ③S型活细菌DNA+DNA酶+ R型细菌→R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过程:①用35S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32P标记了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②用被标记的两种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 ③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放射性测试。 结果: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3、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艾滋病毒)的遗传物质 是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考点2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双螺旋:两条单链反向平行 基本骨架: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碱基按照A—T、C-G配对的原则,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 考点3 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多样性:碱基排列顺序 特异性: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 2、DNA、基因和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D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 1.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一章第二节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 ,数量比例是:1:1:1:1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性状表现有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分比是9:3:3:1 。 5.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后代表现型有4 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比例是9:3:3:1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 种: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6.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 7.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叫做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

高二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b) 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时间:在(原始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实质: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1 )次,细胞(连续分裂 2 )次结果:分裂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目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 三、精子和卵子形成的区别 1:形成部位,精子的形成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卵巢;

2,结果不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子和三个极体 3、精子的形成经过变形,卵细胞不经过变形。 4、初级卵母细胞及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不均裂。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意义: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 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前人的观点: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二.孟德尔:19世纪中期,奥地利人,遗传学之父。 三.自交与杂交: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两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四.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的原因: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五.孟德尔的实验:先除去未成熟化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雄蕊成熟时,采取另一植株的花粉,散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他发现,无论用高茎豌豆做母本(正交),还是做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之后他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第二代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的。孟德尔没有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上,而是对子二代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结果发现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孟德尔又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与隐形纯合子矮茎豌豆杂交,后代中性状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它的假说。 六.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七.显隐性状:孟德尔把子一代显示出来的形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形状叫做隐形性状。 八.性状分离: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九.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些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十.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P : × F 1 × 配子 配子 F 1 F 2 十一.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 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DD dd D d Dd Dd Dd D D d d Dd Dd DD dd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闭花传粉植物;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2)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内,便于观察和计数。;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举例: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用d表示。 (2)纯合子:相同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是纯合子不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不同基因(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含等位基因,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如:DD×DD、Dd×Dd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常用测交方法最省时间。自交方法较省力,但时间长。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例:奶牛毛色黑白斑对红白斑是显性,要鉴定一头黑白斑公牛是否为纯合子,最快速的实验方案是: A.与纯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B.与杂种黑白斑母牛交配 C.与纯种红白斑母牛测交 D.研究其双亲的表现型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的发现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 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 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 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 间期时间很短。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没有细胞结 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 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 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 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 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 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9.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

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1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XX)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1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7.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18.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52)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5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解析:③④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继承。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答案:C 2.(2012·南京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 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隔离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改变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C 3.(2012·合肥质检)1980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并于当年人工繁育出第一批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扬子鳄由80年代初的几百条增加到一万多条,该保护区扬子鳄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 ( ) A.种群基因库增大 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基因产生定向突变 解析: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携带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扬子鳄种群在繁殖过程中,种群内个体在增多,致使基因库增大;随机交配的种群内,如不发生进化,基因频率一般是不变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其频率不会随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A 4.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32)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32) 一、选择题(每小题5 1.(2012·北京朝阳区统考)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 A.太空椒和抗虫棉 B.“番茄—马铃薯”和无子西瓜 C.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和无子番茄 D.青霉素高产菌株和八倍体小黑麦 解析太空椒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抗虫棉和矮秆抗虫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番茄—马铃薯”、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原理为染色体变异;无子番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答案选B。 答案 B 2.(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生产上通常采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无子番茄 C.诱变育种可以快速获得具有新基因的纯合子 D.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无子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未受精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培育而成;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的原理,不能快速得到纯合子。 答案 D 3.(2012·海口调研)要把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 解析把两个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于一体,应采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 答案 D 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自然条件下,三倍体与二倍体能进行杂交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解析诱变育种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提高其突变率;杂交育种是将原有基因进行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自然条件下,三倍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配子;诱变育种产生的突变体对生物本身来说,一般是不利的。 答案 A 5.(2012·济南调研)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不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有( )。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法的应用,难度中等。 解析现有的两个品系为抗病有芒(RRBB)和感病无芒(rrbb),现需选育出抗病无芒(RRbb)的新品种,即将现有两个品系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常用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将抗病有芒的植株和感病无芒的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中会出现基因型为RrBb的植株,再通过单倍体育种,即可获得抗病无芒(RRbb)的新品种;利用感病无芒(rrbb)的品系进行诱变育种理论上也可能得到抗病无芒(R_bb)的新品种;多倍体育种不能将两个品系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植株上。 答案 D 6.(2012·北京朝阳区统考)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限制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酶能从原核生物中提取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限制酶的特性和来源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限制酶的特点是只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且在特定位点上切割DNA分子,故A 正确、C错误;限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其活性受温度、酸碱度、重金属等因素影响,故B正确;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内少见,故D正确。 答案 C 7.(2011·大连检测)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高二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知识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35题,35题,共70分)、非选择题(第36题~第40题,5题,共30分)共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xx年3月2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应对水短缺”。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自由水是良好溶剂 B.衰老细胞水分减少 C.能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 D.新陈代谢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2.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A.维生素D与胆固醇B.卵磷脂C.胰脂肪酶D.雄性激素 3.下列哪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4.与海带细胞从海水中吸收碘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海水中碘的浓度B.细胞中的ATP C.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D.细胞膜的流动性 5.下图中横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条件,纵轴表示酶的催化反应速率,能正确反映温度、 pH 和底物浓度与酶催化反应速率关系的曲线分别是 A.甲、乙、丙 B.甲、甲、乙 C.甲、丙、乙 D.甲、甲、丙 6.下列物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K+载体③抗体④唾液淀粉酶⑤纤维素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⑤D.②③④ 7.下面是一组探究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存在与否的鉴别实验,表中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颜色正确的是 待检物质试剂颜色反应 蛋白质双缩脲② 脂肪①橘黄色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A.苏丹III C.苏丹III、蓝色D.苏丹IV、蓝色 8.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的一个组合是 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化反应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2020年高考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梳理提纲(填空版)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梳理提纲 1/ 8

(填空版) 生物高考必备知识手册(必修二)第 1~3 章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①过程:P 高茎× 矮茎→ F1 全为高茎:矮茎= 。 ,F1 自交得 F2,F2 中②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③验证:实验。 即让 F1 与杂交。 ④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上的基因,具有一定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会随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①过程:P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全为,F1 自交得 F2 , F2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 。 ②解释:(1)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是由控制的。 (2)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分离,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种。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雌雄胚子的结合方式有种;遗 1

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种。 性状表现有种,比例为。 ③验证:实验。 即让 F1 与杂交。 ④实质:位于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的同时,自由组合。 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比的出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① 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的成活率相等;②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③不同基因型的合子的成活率相等;④基因表现为完全显性;⑤子代的样本数目足够多。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①适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 ③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④自由组合定律揭示的是二对(或二对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2 3/ 8

遗传与进化 知识归纳

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归纳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 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 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 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 示,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①测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②自交法: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数量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遗传学:生物学中研究遗传和变异,即研究亲子间异同的分支学科。数量遗传学:采用生物统计学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二、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1.性状的分类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与特性的统称。如毛色、角型、产奶量、日增重等。 根据性状的表型变异、遗传机制和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可将性状分为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阈性状3类。 数量性状: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连续,表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生长速度、产肉量、产奶量等。 质量性状:遗传上受一对或少数几对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如毛色、角的有无、血型、某些遗传疾病等。 阈性状:遗传上受许多微效基因控制,性状变异不连续,表型易受或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性状。有或无性状:也称为二分类性状(Binary traits)。如抗病与不抗病、生存与死亡等。分类性状:如产羔数、产仔数、乳头数、肉质评分等。 2.数量性状的特点: 必须进行度量,要用数值表示,而不是简单地用文字区分; 要用生物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 要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组成群体某一性状的表型值呈正态分布。 3.决定数量性状的基因不一定都是为数众多的微效基因。有许多数量性状受主基因(major gene)或大效基因(genes with large effect)控制。 果蝇的巨型突变体基因(gt);小鼠的突变型侏儒基因(dwarf, df);鸡的矮脚基因(dw);美利奴绵羊中的Booroola基因(FecB);牛的双肌(double muscling)基因(MSTN);猪的氟烷敏感基因(RYR1)三、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和遗传参数估计;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交配系统的遗传效应分析;育种规划理论。 四、数量遗传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理论基础奠定:孟德尔遗传学+数学+生物统计学 理论体系完善:与群体遗传学关系最为密切; 学科应用:与育种学最为密切,是育种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学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生物进化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密切结合,并产生了新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如分子数量遗传学等。 五、数量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的关系 群体遗传学以孟德尔定律为依据,分析群体内控制质量性状的主基因的活动及其消涨规律,着重于基因频率变化规律的探讨。其基本原理可用于育种学中质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数量遗传学着重分析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主要研究群体内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的数量效应。其重点在于通过统计分析估计各种遗传变异的数量参数,进而用于育种学中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二章数量遗传学基础 第一节均数与方差 一、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 数量性状的表型值,即观察值,是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即P = G + E + IGE 其中,P为表型值,G为基因型值,E为环境偏差,IGE为遗传与环境效应间的互作。通常,假定遗传与环境间不存在互作,即IGE=0,则有:P = G + E 基因型值G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 A)、显性效应(dominant effect, D)和上位互作效应(epistatic interaction, I)共同作用的结果。假定3种遗传效应间的互作为0,则G = A + D + I 式中的D和I,由于世代传递中的分离和重组,不能真实遗传,因而在育种中不能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