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研究发表时间:2014-07-28T11:23:40.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杨蓓蓓王娟[导读]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从肾丢失引起的综合征。

杨蓓蓓王娟(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山东青岛 266042)【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住院时、住院后1年后发放Zung自评量表(SAS)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肾病综合症焦虑情绪【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97-02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从肾丢失引起的综合征,其临床症状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明显浮肿及低白蛋白血症[1]。

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占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二位,对患者特别是患病儿童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该病治疗困难、周期较长,更使患者长期处于很大心理压力下,巨大的心理压力对疾病的恢复更为不利。

本研究对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心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住院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年龄13~45岁。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

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4~45岁(平23.7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3~45岁(平均23.0岁)。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面对疾病治疗、生活方式改变、未来预期等方面,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情绪可能表现为持续不安、担忧未来、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等。

由于肾病综合征本身的特点,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和调理,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而焦虑情绪的存在则会加重患者的身心压力,影响疾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树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为心理护理干预奠定基础。

进行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确定其焦虑程度和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认识并处理焦虑情绪。

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疾病的信心,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在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跟踪观察和评估,根据患者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通过以上措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帮助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情绪。

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可以使患者敞开心扉,主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通过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采取积极的调节措施。

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可以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减轻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效果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门诊心理护理的效果。

方法:平均将1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8例,经不同护理模式后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护理;肾病综合征;负面情绪肾病综合征是肾科内一种常见疾病,病程长,且具有反复性,临床症状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及高胆固醇血症等[1]。

患者必须及时就诊治疗才能够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机体功能受到更为严重的损伤。

但大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较重的负面情绪,影响疗效,所以必须做好针对性心理护理,以此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本次研究简述了心理护理的措施,以了解其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及病例数:2021年4月1日-2021年4月31日,入组患者176例,均为我院肾脏内科门诊接诊得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88例,男女患者比44:44,年龄分布25-81岁,平均年龄(53.1±5.6)岁,平均病程(2.8±1.3)年,研究组88例,男女患者比53:35,年龄分布25-80岁,平均年龄(53.2±5.8)岁,平均病程(3.1±1.2)年。

基础资料经组内对比后差异性较小,P>0.05。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包括改善环境、药物指导、口头宣教等。

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研究组:①患者进入门诊室后为其发放知识宣教手册,并配合视频、PPT等方式讲明药物治疗与病情利弊关系,宣教过程中应使用激励性的正向语言,使患者在明确了解治疗意义基础上更愿意配合治疗[2]。

②通过一对一交流,积极询问患者担忧问题,引导患者正确对待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如脱发、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大等,说明副作用产生原因,使患者正确看待,帮助其解除心理负担,树立治疗信心。

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

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价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从本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4例,分为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护理,分析两组血肌酐、尿量等情况。

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整体情况优于常规组。

结论:中医护理优势明显,有效提升护理措施的科学性,使科室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帮助患者放宽心态。

同时能够增强科室护理人员准确识别风险的能力,强化患者住院疗养安全程度,减少医患矛盾,有助于维持和谐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肾病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影响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原理是扶正固本,由于患者受疾病影响,且长期接受治疗,易产生消极、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排斥治疗,需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调节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的身心状态加以重视,运用中医护理理念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提高患者住院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患者病情发展[1]。

本研究主要分析中医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探究中医护理的价值,具体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抽选10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常规组52例,年龄24至75岁,均龄(45.89±17.14)岁,实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52例,年龄25至76岁,均龄(46.36±18.47)岁,实施中医护理。

1.2研究方法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验组实施中医护理,包括:①成立护理小组:在科室内组建护理小组共同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集中分析、解决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可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学习肾病综合征的专业和知识,强化中医护理理念,及时解决护理工作中疑难问题[2]。

②心理指导:肾病综合征久病不愈,患者由于疾病困扰,身心不适,心情低落、烦躁,护理期间常产生不安心理。

需应用辨证施护原则了解患者心理特征,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与尊重,积极为其提供帮助。

探究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究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究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0-29T02:43:40.346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7期作者:汪丽[导读]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用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院治疗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汪丽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方法用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院治疗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

参照组用常规,观察组用心理护理,比较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比参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更理想,差异明显(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尽快排除不良情绪,恢复正常生活。

【关键词】心理护理;肾病综合征;焦虑肾病综合征对肾脏和机体免疫力的损伤较大,泌尿系统等也会快速变差,机体不能正常代谢。

患者情绪也会随之变差,焦虑、抑郁等十分明显。

常规护理在情绪调整方面无较大建术,心理护理能快速改善不良情绪,针对焦虑、抑郁等[1]。

心理护理能正向引导患者,让其远离不良情绪,保持内心舒畅,更优质的生活,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用2020年1月到2021年2月在院治疗的6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

共有45例男、17例女,均(37.58±9.42)岁,平均病程(2.14±0.75)年。

无资料差异(P>0.05)。

纳入:均为肾病综合征确诊患者,家属在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心肺等脏器疾病、免疫类或甲状腺疾病。

1.2方法1.2.1参照组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耐心讲解药物知识、关注尿液颜色等、指导饮食和运动、做好日常禁忌等。

1.2.2观察组心理护理:①改善病房环境,让患者不排斥病房。

创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减少环境对患者心理的干扰。

②用健康知识和成功案例引导患者转变认知,不再胡思乱想。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的情绪特点进行分析,介绍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概念和实施方法。

研究发现,个性化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结论表明,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不同慢性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更多可行方案。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模式、不同分级IgA肾病、情绪、生活质量、影响、实施方法、改善、作用、展望、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不同分级的IgA肾病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疾病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的情绪特点和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我们希望能够了解这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在提高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倡导个性化护理模式在治疗IgA肾病患者中的应用,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升。

通过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揭示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中的效果差异,为进一步完善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不同分级IgA肾病患者的情绪特点1. 焦虑情绪:由于IgA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常面临长期的治疗和监护,同时存在着病情反复的可能性,因此很多患者会感到焦虑不安,担心病情会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一、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情绪特点肾病综合征是一组肾小球疾病,其患者通常表现出焦虑情绪。

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焦虑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不安、失眠等。

这些焦虑情绪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疾病的病情,影响治疗的效果。

二、心理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1. 提供情绪支持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调整情绪,缓解焦虑情绪。

通过与患者进行情绪交流,聆听他们的诉说,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减轻焦虑情绪。

2. 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干预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到焦虑情绪的消极影响,引导他们寻找积极的情绪释放方式,提高情绪调节能力,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3. 应用心理疗法心理护理干预还可以运用各种心理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催眠疗法等,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改变消极情绪,放松身心,从而减轻焦虑情绪。

三、心理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意义1. 提高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肾病综合征患者减轻焦虑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2. 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疾病,有利于身心健康,促进康复。

3. 预防并发症减轻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的风险。

四、心理护理干预实施策略1.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针对不同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2. 加强护理沟通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内心情感,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3. 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五、结语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焦虑情绪,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影响。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促进其治疗恢复的影响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促进其治疗恢复的影响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促进其治疗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促进其治疗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SDS及SAS评分。

结果:研究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心理护理干预;临床疗效;SDS;SAS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临床症状,临床主要有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等3种肾病类型,患病后会出现蛋白尿和浮肿等症状[1]。

临床多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由于疗程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负担,使临床治疗和康复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2]。

本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促进其治疗恢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41.98±2.62)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6±1.62)年;研究组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2-72岁,平均年龄(41.97±2.63)岁,病程0.5-11.5年,平均病程(5.95±1.63)年。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生活指导、病情监护、用药和不良反应护理。

1.2.2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医护人员为患者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控制病房内保持舒适的温湿度,也可在病房摆放些装饰品,避免环境问题造成患者情绪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
发表时间:2015-01-23T13:47:16.0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万晓燕(通信作者)刘孝德
[导读] 探讨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

万晓燕(通信作者)刘孝德
(青海省中医院肾病科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gA肾病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

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大学78例,大中专22例,高中及以下20例,观察各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比较,观察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变化及影响。

结果各组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各组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结论护理干预对
IgA肾病患者进行及时的疾病讲解、并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答疑解惑,耐心的指导,以及完备的出院用药饮食指导,制定康复计划,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延缓病情的发展。

【关键词】护理干预焦虑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331-02
IgA肾病是指在肾小球系膜区IgA或以IgA为主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是导致中末期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在中国IgA肾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1]。

因IgA肾病虽然已有科学的分型,但任何一型的IgA肾病都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作为终身性疾病,学术界尚未有明确的预后判断。

临床上即使病人没有特殊不适,但因为疾病的复杂性和社会上对肾病预后的悲观态度使患者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以及对疾病的恐惧不可避免。

因发病的年轻化,正确及时的介入护理干预使IgA肾病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保持高质量的生活品质和以良好的心态参加工作和学习。

从而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对诊治的IgA肾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IgA肾病患者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23-65岁;病程一周至四年;按照Lee分级系统[2],一级30例,二级45例,三级20例,四级20例,五级5例。

按文化程度分,大学78例,大中专22例,高中及以下20例。

所有IgA肾病均符合IgA肾病临床诊断标准。

1.2 心理状态 IgA肾病患者以发作性短暂性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可伴或不伴蛋白尿,且肉眼血尿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病人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3]。

以上诸症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的情绪。

祖国医学认为,IgA肾病纳入“虚劳”、“血证”、“腰痛”范畴。

对疾病的恐惧,思虑过度导致七情内伤,继而损伤脾肾,脾不摄血,肾失固摄,则尿血色淡[4],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

不良情绪的影响加重病情的发展,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1.3 护理干预
1.3.1 护理干预方式对IgA肾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对疾病的理解,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疑答惑,采取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方式。

1.3.2 诚恳沟通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干预时应保持乐观的情绪,热情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缩短病人与护理人员的心理距离,使患者愿意倾诉自己的想法,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

1.3.3 健康知识的普及 IgA肾病是指在肾小球系膜区IgA或以IgA为主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但以青壮年为主。

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以肉眼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上根据病理类型以Lee分级系统分为5级,Ⅰ级:肾小球绝大多数正常,偶尔轻度系膜区增宽(节段),伴(不伴)细胞增生,肾小管和肾间质无改变;Ⅱ级:肾小球局灶系膜增生和硬化(<50%),罕见小的新月体,肾小管和肾间质无改变;Ⅲ级:弥漫系膜增生和增宽(偶尔局灶节段),偶见小新月体和粘连,肾小管和肾小球局灶间质水肿,偶见细胞浸润,罕见肾小管萎缩;Ⅳ级:重度弥漫系膜增生和硬化,部分或全部肾小球硬化,可见新月体(≤45%),肾小管萎缩,间质浸润;Ⅴ级:病变性质类似Ⅳ级,但更严重,肾小球新月体形成>45%,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类似Ⅳ级,但更严重[5]。

1.4 观察内容对入院的IgA肾病患于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进行心理状况评估,应用焦虑自评表(SAS)包括20个项目,焦虑评定的分界值为50分,分数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数据出炉软件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入院的IgA肾病患者120例,大学78例,大中专22例,高中及以下20例,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表(SAS)的分值,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焦焦虑自评表(SAS)的分值
注: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护理干预前P>0.05,无明显差异性;各组在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干预前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

3 结论
IgA肾病在许多国家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最常见病因,起初学者认为其预后良好,然而今年来大样本研究表明5%-15%的IgA肾病患者在确诊5年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15%-30%IgA肾病确诊15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6]。

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存在诸多的担心和忧虑,甚至悲观绝望。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能够降低自身的焦虑情
绪,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待疾病,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的进行治疗,规避延误治疗和不规范治疗带来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任高、李幼姬、刘冠贤.临床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193.
[2] Lee.SM,Rao Vm,FranklinWA,et al. IgA nephropathy:morphologic predictors of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J].HumPathol,1982,13(4):314-322.
[3] 樊均明.《肾脏疾病》临床循证治疗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32-35.
[4]叶任高、孙升云.肾脏病中西医诊治精要.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58.
[5]黎磊石,刘志红.中国肾脏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48-451.
[6] Kusuhioto Y,T akebayashi S,Taguchi T,etal.long term Natural prognosis and prognostic indues of IgAnephropalhy in Juvennile and adult Janpanese.Clin Nephrol1987;28:118-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