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87-第十二章 大型声乐作品实例
河南省濮阳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河南省濮阳市高职单招2021-2022学年艺术概论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 毕加索是__________著名画家。
()A.荷兰B.法国C.德国D.西班牙2.19.下列作品属于西方高度技术派建筑的杰作之一的是___。
( )A.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B.圣彼得教堂C.巴黎圣母院D. 朗香教堂3. 《拾穗者》是画家_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达.芬奇B.拉斐尔C.凡.高D.米勒4. 出品《未来世界》、《超人》这两部影片的国家是()A.瑞典B.美国C.法国D.意大利5.《西厢记》的作者是()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王实甫6.以下()不属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设专门学校的教育内容。
A.思想教育B.法制教育C.生活教育D.劳动技术教育7.民间舞《洗衣歌》具有浓郁的()族歌舞艺术特色。
A.藏族B.蒙古族C.维吾尔族D.傣族8.《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的是法国的()。
A.罗丹B.丹纳C.歌德D.高更9. 我国______时期画家荆浩有著名的山水画《匡庐图》传世。
A.汉朝B.东晋C.唐朝D.五代后梁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A.A.新闻学B.宣传学C.传播学D.政治学11.()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罗丹的名作《思想者》、《巴尔扎克像》等。
A.19B.18C.17D.1612.持游戏说这一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的思想家是()A.德谟克利特B.亚里士多德C.苏珊·朗格D.斯宾塞13. 《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它的作者是()A.郑板桥B.王维C.展子虔D.唐伯虎14.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______独奏曲。
A.京胡B.板胡C.二胡D.古筝15.绘画中的画布、画笔、水墨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属于()。
音乐类专业省统考声乐曲目库(共400首)

中国 歌曲 外国 歌剧选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外国 艺术歌曲 外国 歌剧咏叹调* 外国 歌曲 外国 歌剧咏叹调*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外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外国 歌剧咏叹调* 外国 歌剧咏叹调* 外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剧咏叹调* 中国 歌曲 中国 歌剧咏叹调* 外国 歌曲 外国 歌曲 中国 歌曲
237
拾彩贝
238
世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能活
239
数九寒天下大雪
240
谁不说俺家乡好
241
水调歌头
242
水姑娘
243
说给大海
244
思恋
245
思恋黄河
/s?__biz=MzA3NDMwOTczMg==&mid=201581585&idx=1... 2014-7-28
分享:音乐类专业省统考声乐曲目库(共400首)
Page 6 of 10
211
清晰的记忆
212
情歌
213
情深谊长
214
请不要说
215
请告诉我
老师,我总是想起你
144
理想佳人
浅谈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以六首声乐作品为例

浅谈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以六首声乐作品为例作者:陈秋月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陈秋月作者简介:陈秋月(1978~)女,沈阳音乐学院教师。
[内容提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声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愈来愈多的年轻一代作曲家的作品涌入人们的视野。
在这些青年作曲家当中,既能创作声乐作品、又能为声乐作品配写钢琴伴奏和管弦乐伴奏、还能以钢琴艺术指导身份频繁亮相国内外民族声乐音乐会的人才并不多见,胡廷江就是其中之一。
胡廷江集创作与艺术指导于一身,曾两度获得全国音乐金钟奖“最佳钢琴伴奏奖”;至今创作歌曲几十首,编配歌曲近百首,并为多位歌手的专辑制作音乐。
本文以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为论点。
为了进一步丰富本文的论据和论证以期得出正确结论,笔者选择了胡廷江原创歌曲《溜溜的竹排溜溜漂》;哈萨克民歌改编曲《玛依拉变奏曲》;湖南民歌配伴奏曲《马桑树儿搭灯台》;声乐作品配伴奏三首:《为你歌唱》(叶旭全词、李小兵曲,胡廷江配伴奏)、《绒花》(刘国富、田农词、王酩曲,胡廷江配伴奏)、《芦花》(贺东久词、印青曲,胡廷江)共六首声乐作品为例。
以此为基础,从钢琴伴奏编配的织体运用、节奏音型特征、意境烘托、织体布局等方面对胡廷江钢琴伴奏编配中织体运用的艺术特色加以论述。
[关键词]胡廷江/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织体运用/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 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736(2014)02-0191-7绪论胡廷江(1981~),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教师,声歌系艺术指导,青年作曲家,2000年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师从著名作曲家金湘教授,2004年荣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伴奏奖;2005年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破格留校任教;2007年第二次荣获“金钟奖最佳伴奏奖”。
除了在舞台上是一名优秀的艺术指导,胡廷江还为几百首声乐作品编配钢琴伴奏,如《江山》(晓光词、印青曲)、《红旗颂》(车行词、戚建波曲)、《峡江情歌》(牟廉玫词、王原平曲)、《断桥遗梦》(韩静霆词、赵季平曲)、《蓝色爱情海》(樊孝斌词、印青曲)、《沂蒙山,我的娘亲亲》(张太旗词、王佑贵曲)等等。
声乐艺术之西洋声乐艺术-大型声乐作品

作品
欣赏
致远方的爱人
特点:全套曲以爱情为主,饱含着对爱情的幻想和激情,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旋律亲切优美。
西洋声乐艺术——大型声乐作品
第四节 声乐套曲
二、声乐套曲欣赏
作品
欣赏
美丽的磨坊姑娘
《美丽的磨坊姑娘》
《美丽的磨坊姑娘》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是舒伯特根据 德国诗人缪勒的同名长篇诗谱写而成。
西洋声乐艺术——大型声乐作品
二、教堂音乐欣赏
《安魂曲》又称《安魂弥撒》,由威尔第创作于 1873―1874年。这部作品是为纪念好友、意大利诗人及小 说家罗西尼而作,于罗西尼逝世一周年时在米兰首演。
全曲规模宏伟、气势磅礴,透过拉丁语的宗教歌词, 全力表达了世人浓烈的情感、深切的怀念、英勇的搏斗、 深刻的痛苦、愤怒的抗议、美好的幻想和由衷的倾诉,以 强烈的戏剧性、深刻的悲剧性、由衷的抒情性以及逼真的 造型性,淋漓尽致地讴歌了生与死、爱与恨、欢乐与痛苦 这一人生的永恒主题,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灵魂,使人思 绪万千。
如从前。
康塔塔的发展历程
西洋声乐艺术——大型声乐作品
第三节 康塔塔
二、康塔塔欣赏
《 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
《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这首康塔塔是巴赫为复活节的第一天而创作的。 目前世界上演唱的版本都以此修改谱本为基础。
结构:共分为八段,第一段是序曲似的“交响乐”,其他七段,每段都是原众赞 歌的一节,共七节。
教堂音乐 清唱剧 康塔塔 声乐套曲 合唱音乐
— 17 —
西洋声乐艺术——大型声乐作品
一、康塔塔概述
康塔塔是一种由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 二重唱和合唱组合而成,并由管弦乐队伴奏的 大型声乐体裁,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声乐题 材之一。康塔塔突破了清唱剧单一的宗教性, 使世俗题材得以发展。
声乐作品赏析

外国声乐作品赏析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
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剧创作《费黛里奥》也在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首演。
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
门德尔松曾经将贝多芬的一份手稿在众人面前展示。
在这张稿纸上,有一处改了又改,竟贴上了十二层小纸片。
门德尔松将这些小纸片一一揭开,发现最里面的那个音符(即最初的构想)竟然与最外面的那个音符(第十二次改写的)完全一样。
他写作歌剧《费德里奥》时,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后拟定过十种开头。
蒙特威尔第(1567—1642),意大利作曲家,作品有《奥菲欧》《坦克雷与克罗伦达之战》《尤里适斯回国》等。
他是意大利作曲家,对歌剧、和声学、交响乐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他的歌剧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批歌剧,包括《奥菲欧》(Orpheus)、《坦克雷与克罗伦达之战》、《尤里适斯回国》、《朴比的加冕》。
而其他很多作品已经遗失。
从许多方面来看,蒙特威尔第的歌剧甚至比瓦格纳或普契尼的作品更符合现代人对歌剧的概念。
就我们的观点来说,出现于蒙特威尔第之前的音乐,甚少具有斐然的个人风味,唯独蒙特威尔第在这方面显得出类拔萃。
他那强而有力、风味盎然,又能将心境表达淋漓的声音,藉着清晰直接的方式,赞颂著人生的喜怒哀乐。
歌剧占去蒙特威尔第绝大部分时间。
他的搭档是裘里欧·史卓希。
这两人都对剧本和情节表现抱持坚定的理想。
两人对文诌诌、典雅脱俗的语言同表鄙夷,只对角色的合理发展感兴趣。
西方音乐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位不是古希腊的悲剧作家?()A:毕达哥拉斯B:埃斯库罗斯C:索福克勒斯D:欧里庇得斯答案:A2.希腊语把音乐叫做mousike,它出自希腊神话的()。
A:太阳神阿波罗B:酒神狄俄尼索斯C:智慧女神雅典娜D:缪斯女神答案:D3.《荷马史诗》由两部长篇史诗组成,分别是()。
A:《奥德赛》B:《伊利亚特》C:《俄狄浦斯王》D:《美狄亚》答案:AB4.以下关于抒情诗的说法,错误的是()A:来源于古希腊文学B:里拉琴伴奏C:歌唱的形式D:来源于民歌答案:A5.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A:错B:对答案:B6.古希腊时期音乐的基本特点是单声部织体、没有和声对位、音乐与诗歌的节奏一致。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圣咏主要的演唱方式有()。
A:应答歌唱B:交替歌唱C:其余都是D:直接齐唱答案:C2.中世纪的盛期是指:()。
A:16世纪B:11-13世纪C:14世纪D:5-10世纪答案:B3.罗马天主教会圣咏又叫什么?()A:莫扎拉比圣咏B:安布罗斯圣咏C:高卢圣咏D:格里高利圣咏答案:D4.以下哪些是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A:由男生演唱B:旋律以跳进为主C:音域较窄D:节拍自由答案:ACD5.罗马教会的礼拜仪式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A:错B:对答案:B6.常规弥撒主要包括五段,顺序是慈悲经、圣哉经、信经、荣耀经、羔羊经。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是()。
A:克劳苏拉B:奥尔加农C:第斯康特D:经文歌答案:B2.圣母院乐派的创作风格主要有哪些()A:华丽奥尔加农B:经文歌C:第斯康特D:孔杜克图斯答案:AC3.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是3个声部。
()A:错B:对答案:B4.经文歌的“复歌词”现象是圣咏声部的拉丁文歌词和上方两声部法语歌词混合在一起。
()A:错B:对答案:B5.孔杜克图斯也被称为“节奏化了的奥尔加农”。
声乐鉴赏课ppt课件

这是流行于江西兴国的一首山歌。
26
民歌欣赏
民歌欣赏17:小河淌水
[作品简介]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云南 弥渡山歌。
民歌欣赏18:马桑树儿搭灯台
[作品简介]
这是流行于湖南桑植的一首革命历史民歌。
27
民歌欣赏
民歌欣赏19:放马山歌
[作品简介]
这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汉族放牧山歌。
11
《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的最 后一幕。冷酷无情的公主所出的三个谜语都被卡拉夫 王子猜到了,公主应该嫁给他。但是公主不愿意嫁, 反悔了。这时候卡拉夫王子又给公主一个机会,只要 公主能猜到他的名字,就可以不嫁给他。公主让全北 京城的人都不要睡觉,连夜查出这个人究竟是谁。卡 拉夫王子被关在自己的房子里,公主也很着急,如果 这一夜查不出就要嫁给卡拉夫王子。卡拉夫王子坐在 屋子里胸有成竹,他觉得胜利一定属于他,因为没有 人知道他是谁。他站在窗前,听见外边所有的卫兵都 在喊——不准睡觉、不准睡觉,这种回声在城里四处 在响。这是他看着天空,充满信心唱出这首咏叹调。
艺术歌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古琴歌曲。古曲。 夏一峰传谱。阳关三叠.mp3
古代歌曲欣赏2:满江红 满江红 施鸿鄂演唱.flv
[作品简介]
宋代岳飞作词,古曲。
14
满江红的含义: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阑,骤急的风 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 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 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 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 时徒自悲切。靖康两帝,至今仍被金人俘虏。作为国 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 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发誓 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 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大型声乐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 曲
清唱剧
清唱剧是一种介乎歌剧和大合唱之间的 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 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各乐章的歌词在 内容上较大合唱更具有连贯性。
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 ~
《冰湖大战》是全剧发展的中心段落, 冰湖大战》 也是全曲的高潮。一开始就显示出一幅 晦暗的冬天情景,冰封的湖面上寒风凛 冽、风雪交加,远处传来日耳曼人的号 角声,小号吹出“起来,俄罗斯人民” 的主题,那是俄罗斯军对在前进,随后 是两军激战,日耳曼人节节退败。乐曲 以惨澹的景色开始,在明朗的气氛中结 束。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二)大型声乐作品
大合唱
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 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与合 唱(有时穿插朗诵)等。通常用管弦乐 队伴奏。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 《黄河大合唱》演出后,轰动了整个延安。1939 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一周年的晚 会上,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连 声称赞。同年7月,周恩来也观看了《黄河大合唱》 的演出,并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 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 的序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 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 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 震撼人的心魄。” • 《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对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起 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你 了 解 这 位 伟 大 的 音 乐 家 吗
冼星海(1905——1945) )
• 《黄河大合唱》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请用一句话来表达。 • 你体验最深的是哪一首歌曲?试唱出其中 的一两句。 • 请说出《黄河大合唱》中八首歌曲的声乐 演唱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大合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这是整部大合唱的终曲,它综合展现了全部 大合唱的几个基本主题,总结概括了各乐章 的基本内容,使得抗日、爱国和必将胜利的 内容得到艺术上的完美体现。
黄河大合唱
这部声乐套曲自始至终用朗诵作为贯穿全曲、 推动音乐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她是我国近 代大型声乐作品的典范,也是我国近代合唱 音乐创作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采用 自由的三部曲式,以气势宏大、宽广豪迈的 旋律,讴歌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热 情地咏叹着她的雄姿,赞美着她的伟大。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配乐诗 朗诵。
黄河大合唱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三部合唱、混 声合唱。这是一首民谣风格的抒情叙事曲, 叙述了人们对过去和平生活的美好回忆,以 及日寇入侵后人们所遭受的深重灾难。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全曲共分为八个乐章,但每 一章都不雷同,各具自己的性格、特点,每 段都扣人心弦。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音乐采用劳动歌 曲体裁的形式,通过对黄河船夫奋力与惊涛 骇浪拼搏的生动描绘,象征着中国人民吃苦 耐劳和勇于胜利的品质。开始的船夫号子和 其中的领唱、合唱形式,表现出了强烈的生 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热情、深切。这首歌的音域虽然不广,只有一 个十度音域,但要唱好它,也并非容易,独唱者 要充分研究整体的布局,抓住
3.黄河之水天上来
(配乐诗朗诵)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琵琶伴奏)是一首叙事长诗。。这首配乐诗主 要在于朗诵者的处理,应运用中国的吟颂,节奏 鲜明,意味深长。乐队不能喧宾夺主,要照顾和 突出琵琶和朗诵, 音乐是为朗诵陪衬的背景。
(男声对唱与合唱) 1= F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河边对口曲》是一首男声二重唱
与混声合唱, 歌曲吸收了中国传统的说唱音乐 和山西民歌音调的特点。要求演唱者要有自 由发挥歌词内容的能力,在说唱的基础上,赋予 作品人物不同的性格。
6.黄河怨
(女高音独唱) 1=A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这首女高音独唱,运用大小调的对比
8. 怒吼吧!黄河
(混声四部合唱) 1=B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 这首合唱运用了主调与复调等混合
的写作手法,以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表现出 了强烈而震撼人的伟大力量,象征着东方巨人 为最后唱、合 唱。采用山西民间音调的对答形式,刻画大 片国土沧丧后,人民悲惨的遭遇。最后的混 声合唱体现了人民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 胜信念。
黄河大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声独唱,以激愤 悲切的音调,表现了一个失去丈夫和孩子、 遭受敌人蹂躏的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齐唱、轮唱。描 绘出一幅出没于崇山峻岭、青纱帐里的游击 健儿的英雄群像,表现了黄河儿女英勇不屈 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的战争场面。
和节拍的变换,以悲惨缠绵的音调,塑造出了一 个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痛苦哀怨的 形象。这是含着眼泪唱出的一首悲歌。
7. 保卫黄河
(齐唱、轮唱与合唱) 1=C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这是一首以轮唱为主的合唱曲,很成
功运用了西洋的卡农技法。演唱时要注意唱 出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强弱对比。
4.黄水谣
(混声四部合唱)
1= E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这是一首民谣式的三段体合唱,歌 曲前后两段的曲调一样,但表达的情绪却不一 样。一、二两段形成速度、力量上的对比,要 表现出同是一条河流,但鬼子来后,景象就不同 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了,要尽量处理得人 格化一些。
5.河边对口曲
87-第十二章 大型声乐作品实 例
大型声乐作品
什么是大型声乐作品?
大型声乐作品主要指结构庞大,规模宏伟的 单乐章或多乐章的大型声乐曲。
大合唱
康塔塔
清唱剧
弥撒曲
安魂曲
黄河大合唱
这部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声乐套 曲,产生于抗日战争初期,是诗人光未然 (张光年)和作曲家冼星海合作的一部成功 的大型声乐作品。1939年4月13日首演于陕 北公学礼堂,获得很大成功。从此,这首以 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 战斗意志、歌颂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 充满着无限激情和雄伟宏大气势的大合唱, 很快就传遍全国,并显示出它旺盛的生命力, 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的音乐巨著。
1.黄河船夫曲
(混声四部合唱) 1= D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黄河船夫曲》吸取了民间劳动
歌曲,特别是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运用动机式 的主题核心贯穿发展手法和领唱、合唱相呼 应的演唱形式而写成。
2.黄河颂
(男中音独唱) 1= C 光未然 词 冼星海 曲 演唱提示:这是一首男中音独唱,音乐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