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学复习题

品种学复习题
品种学复习题

《葡萄品种学》复习提纲

一、绪论

1、什么是葡萄品种学、种、种群、品种、品种群、无性系品种及品系?

2、良种在生产中有何作用?

3、一群野生葡萄或一个优良单株能否称为品种?为什么?

4、葡萄品种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二、葡萄的起源与分类

1、有关葡萄的世界果树起源中心有哪些?

2、葡萄科植物分为哪两个亚属?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3、葡萄属植物在分类上属于什么门、纲、亚纲、目和科?

4、麝香葡萄亚属分为哪几个种?利用价值最高的是什么?

5、真葡萄亚属分为哪几个种群?在育种上有何价值?

6、欧洲葡萄、山葡萄、葛藟葡萄、蘡薁葡萄、刺葡萄、毛葡萄、秋葡萄、美洲葡萄、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圆叶葡萄各属哪个种群?它们的学名及育种价值?

7、栽培品种按起源和特性分为哪几类?在栽培和育种上各有何价值?

8、欧洲葡萄分为哪三个生态地理群?其主要区别及利用价值是什么?

9、栽培品种按用途分为哪几类?按成熟期分为哪几类?成熟期的概念?

三、葡萄性状研究的方法

1、现代葡萄性状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2、葡萄性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什么是植物学性状、经济生物学性状?

4、嫩梢、新梢、幼叶观察描述的时间及方法?

5、成熟叶片描述的时间及方法?

6、什么是萌芽率、结果枝百分率、结实系数?

7、出汁率高低评比的标准?

8、果实香味分为哪两种?熟记评价标准并举例。

9、果实品质的研究包括哪几个方面?

10、什么是丰产性、早实性、早熟性?

11、什么是抗寒性、越冬性?鉴定的方法?

12、抗病性鉴定的方法有哪几种?

四、葡萄性状的遗传规律

1、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饰变)的概念与区别?

2、说明植物变异表现的主要方面?

3、遗传的变异包括的主要方面?

4、无性繁殖、无性系(营养系)与有性繁殖的区别?

5、营养系(无性系)变异的概念及其遗传基础(或来源)?

6、葡萄芽变的特点?芽变与营养系变异的关系?

7、植物LⅠ、LⅡ、LⅢ组织原层衍生的主要组织(器官)?葡萄哪些性状的

变异分别与LⅠ、LⅡ、LⅢ有关?

8、嵌合体的概念及其类型?

9、芽变不稳定的原因?

10、果树杂种后代的变异趋势和遗传特点?

11、根据涅格鲁里和Levadoux的理论,葡萄雄花、雌花和两性花的基因型?

12、下列杂交组合F1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

ff×Fnf ff×FnFn Fnf×Fnf Fnf×FnFn FnFn×FnFn

13、果实大小、成熟期、颜色、含糖量及香味的遗传特点?

14、葡萄抗病性的遗传特点?

15、实生变异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葡萄品种学》复习提纲

五、葡萄品种选育的途径与方法(一)

1、葡萄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和途径?

2、葡萄品种选育的特点(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3、葡萄品种选育的程序及其主要任务?

4、加速葡萄品种选育过程的主要方法(措施)?

5、种质及种质资源的概念?收集保存种质资源的意义(重要性)?

6、葡萄种质资源(按来源)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7、葡萄种质资源收集的时期、对象和材料?

8、葡萄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9、引种的概念及意义?

10、简单引种与驯化引种的区别?

11、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论、栽培植物起源中心论及气候驯化论的主要内容与优缺点?

12、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水热系数的概念及意义?

13、引种的原则和方法?

14、实生选种的概念与意义?

15、营养系选种与芽变选种的区别,意义?

16、葡萄营养系选种的方法?

17、葡萄芽变选种的关键及方法?

六、葡萄品种选育的途径和方法(二)

1、葡萄有性杂交的概念与意义?

2、葡萄主要杂交方式及特点?

3、杂交计划包括的主要内容?

4、杂交组合数与花序数确定的方法?

5、童期?促使杂种苗提早结果的措施?

6、杂种选择的阶段?具体方法?

7、葡萄多倍体品种的特征及主要选育途径?

8、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

9、葡萄抗病育种的主要种质资源与杂交方式?

10、现代葡萄杂交育种的特点?

11、简单杂交、回交、重复杂交、综合杂交、混合花粉杂交、循环杂交的概念及优缺点?

12、抗病性、避病、抗侵入、抗扩展、垂直抗性、水平抗性的概念?

13、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概念?

14、单性结实、假单性结实的概念?

15、什么是葡萄的闭花受精?在杂交中如何避免?

七、酿酒葡萄品种

1、干酒及其对葡萄品种的要求?

2、甜酒及其对葡萄品种的要求?

3、熟记下列红色(黑色)品种的名称(别名)、种类、来源、主要特点、葡萄酒种类和质量: 赤霞珠(解百纳)、品丽珠、法国蓝(法兰西)、梅鹿特(梅尔诺)、佳丽酿、黑比诺、灰比诺、北醇、双优、公酿一号

4、熟记下列白色品种的名称(别名)、种类、来源、主要特点、葡萄酒种类和质量。

霞多丽、雷司令(雷斯林、里斯林)、意斯林(贵人香)、白诗南、赛美蓉、缩味浓(长相思)、米勒、白玉霓、白雅、白羽、小白玫瑰、昂托玫瑰

八、鲜食葡萄品种

1、优良鲜食葡萄品种所具备的条件?

2、熟记下列品种

莎巴珍珠、早玫瑰、京秀、郑州早红、早玛瑙、凤凰51、乍娜;

京亚、高墨、早生高墨(紫玉)、高尾;

葡萄园皇后、玫瑰香、比玫佳、牛奶(宣化白葡萄、玛瑙);

白香蕉、巨峰、京超、黑奥林、红瑞宝、龙宝、先锋、藤稔;

龙眼、大宝、白富士、红地球。

九、无核、制汁及其它葡萄品种

1、制干和制汁分别对葡萄品种的要求?

2、作为优良葡萄砧木的条件?

3、熟记下列葡萄品种:

制干:无核白、京早晶、大无核白、京可晶、无核红

制汁:康可、康早(康拜尔早生)、香槟、柔丁香、大可满、卡托巴

砧木:久洛、3309、SO4、贝达、山葡萄、沙地葡萄、河岸葡萄

十、葡萄品种区域化与良种繁育推广

1、品种区域化的概念、任务和方法步骤?

2、葡萄气候区化的主要指标?

3、良种繁育的意义及程序?

4、果树品种退化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5、良种繁育档案的主要内容?

6、无病毒苗木生产的关键及方法步骤?

7、品种试验的原则和主要的试验设计方法?

8、提高品种试验准确性的方法?

9、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水热系数的概念

环境毒理学课后习题讲课稿

环境毒理学基础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 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是利用毒理学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是什么?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阐述环境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体外试验(in vitro test): 器官水平(包括器官灌流和组织培养,基本保持器官完整性,常用于毒物代谢的研究); 细胞水平(应用的细胞包括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可用不同的器官进行制备),可用于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和致癌性的各种过筛试验,也可用来研究化合物的代谢和中毒机理的探讨); 亚细胞水平(研究中毒机理、毒物引起损伤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化合物代谢); 分子水平(如研究毒物对生物体内酶的影响)。 体外试验的优点:简单、快速、经济、条件易于控制。缺点:缺乏神经—体液调节因素等的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整体状况下的生物学效应。 整体内实验(in vivo test): 急性毒性实验(acute toxicity test 指一次染毒或24h 内重复染毒的毒性实验研究); 亚急性毒性实验(subacute toxicity test 或称为亚慢性毒性实验sub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认为1~3 个月为宜,但具体实验期限随实验要求而异); 慢性毒性实验(chronic toxicity test 一般指6 个月以上到终生染毒的毒性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 B.商品属性; C.商品价格; 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300年前; D.400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 D.商业教育的发展 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著作是()。 A.《完美商人》; B.《商业之美》; C.《商品学导论》 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约翰·贝克曼; B.达尔文; C.陆羽; D.李时珍 15.()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 B.1949; C.1978; D.1985 三、多项选择题 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 B.阳光; C.雨水; D.原始森林 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的支配。 A.价值规律; B.供求规律; C.竞争规律; D.社会规律 3.商品流通包括()等。 A.运输; B.装卸; C.储存; D.销售 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有()等。 A.送货上门; B.售后维修; C.免费调试; D.使用说明书 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的是()。 A.商品质量; B.商品标准; C.商品检验; D.商品包装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信息计量学复习题

第一章 1.信息计量学的发展逻辑过程: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2.(了解)与文献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相类似,网络计量学的内容体系是由它的理论、方法 和应用三部分组成的,理论是基础,方法是手段,应用是目的。 3.信息计量学(名词解释):主要内容是应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过 程中的种种矛盾;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信息的动态特性, 并找出其中的内在规律 4.信息计量学的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定律、洛特卡定律 5.引文分析(名词解释):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 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 和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6.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关系:从信息计量学的概念和内容体系来看,信息计量学与文 献计量学彼此交叉渗透,既有许多共同的研究内容,又 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 1)信息计量学着眼于“信息”本身的计量问题,文献计 量学主要以作为情报载体的“文献”为计量对象 2)信息计量学较之文献计量学来说,其研究范围更广泛 一些 3)从任务和方法上来看,信息计量学研究的任务更为艰 巨,更难找到恰当的定量方法及途径 第二章 1.文献信息流的特性:文献信息流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科 学文献在空间的分布性质,如集中-离散分布、文献按著者分布、词 汇在文献中分布、引文分布、主题相关分布等规律性;动态特性是指: 科学文献随时间的延续而增长和老化的性质) 2.科学知识量的急剧增长的科学文献激增的主要原因 3.普赖斯是最早提出“文献信息指数增长规律” 4.文献信息增长规律的应用(论述):1)在科学学和科技史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文献数量的 增长变化规律来判断和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状况, 继而探索整个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科学史和科学学 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2)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从科学情报学的角度出发, 科学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是科技人员和情报工作人 员开展情报分析研究,掌握科技发展动态,进行科 学预测的可靠手段。科学文献数量的增长可以反映 一个国家某项技术发展的最敏感指标 3)在文献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一个图书馆或情报机构 确定经费的合理分配、资料搜集的原则、馆藏增加 的策略、存储空间扩大的措施、情报加工处理和传 递交流新技术的应用,等等,都要以科学文献的数 量及未来的增长趋势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第三章 1.半衰期(名词解释):指某学科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试题与答案

《商品学基础与实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11-11-24 12:48:04| 分类: 课程学习|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1章商品学认知 一、选择题(1-4为单项选择题、5-6为多项选择题) 1、据西方与日本文献记载,现存世界上最早地商业著作,就是( )、 A《茶经》B《商品学导论》C《商品研究通论》D《商业之美》 2、( )被西方称为《商品学》地创始人、 A阿里·阿德·迪米斯基B约翰·贝克曼C普那裴特D户田翠香 3、我国古代( )一书,从学术角度,可以说就是商品学地萌芽、 A《茶经》B《荔枝谱》C《禽经》D《本草纲目》 4、当今世界商品学界存在( )大学派、 A 两 B 三 C 四 D 五 5、商品学地技术学派主张把商品地( )研究商品学、 A 内在质量 B 质量标准、检验 C 鉴定方法 D 市场质量 6、商品学既就是一门( )学科、 A边缘学科B 应用技术C 综合性较强D 前沿 二、简答题 7、商品学地研究内容主要有哪些? 8、商品学研究地任务主要有哪些? 三、实务分析题 9、试分析说明商品学形成与经济发展地关系、 10、试分析论述商品学地基本理论如何指导企业商品生产与商品经营管理、答案:1、D 2、B 3、A 4、B 5、ABC 6、ABC,其它各题略、 第2章商品了解与介绍 一、选择题(1-2为单项选择题、3-11为多项选择题) 1、相传唐代李白“解貂续酒”就是指( )、 A汾酒B泸州老窖C古井贡酒D剑南春 2、相传康熙皇帝感觉名称不雅,遂题名地茶就是( )、 A西湖龙井B黄山毛峰C安溪铁观音D碧螺春 3、供给人体能量地( )称为三大营养素、 A 蛋白质 B 维生素C糖类 D 脂肪 4、食品中可能存在地有害因素按来源有( )、 A食品污染物B食品中天然存在地有害物质 C食品添加剂D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产生地有害物质 5、西餐地主要特点就是( )、 A主料突出B营养丰富C供应方便D刀工讲究 6、下列属于蒸馏酒地有( )、 A啤酒B白兰地C伏特加D玫瑰酒 7、被称为服装地“骨骼”就是( )、 A服装面料B 服装里料C服装衬料D服装垫料 8、合成洗涤剂包括( )、 A表面活性剂B助洗剂C辅助剂D发泡剂

环境毒理学题库

一、填空题 1.接触频率与期限:分为三种,即。 2.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处置包括_____、_ ___、 _和_____四个过程。 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和__ _。 4.机体最重要是排泄器官是: 5.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6.有机酸主要在内被吸收,有机碱主要在被吸收。 34.凡是分子量小的()水溶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滤过 35.凡是逆浓度梯度而转运需要载体能量,脂溶性大分子量的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 方式 36.凡是脂/水分配系数大,非离子性化合物通过生物膜方式 3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 生物膜方式 38.凡是液滴或大颗粒的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39.葡萄糖由胃肠道进入血液,由血浆进入红细胞再进入神经组织,一系列通过 生物膜的方式 40.铅、锰、镉、砷、铊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主要的体内屏障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营养物质通过的方式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而大部分环境化学物透过胎盘的方式是。 9.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外来化合物联合作用的类型有 5.化学致癌的三阶段论中的三阶段是指: 3.根据致癌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可分为 与细胞恶性转化有关的基因主要有___和____。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两类:土壤污染的特点是隐蔽性、蓄积性、恢复难。 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 体内的铅90%以上存在于骨骼内。 二、选择题 1吸收速度最快的是: A:皮下注射B皮肤涂布C:经口摄入D:腹腔注射 2.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A:氟B:铅C:锶D:Hg 3.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4.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A.铅 B.铬 C.锰 D.铁 5.急性毒性实验的观察时间是:( ) A:7天B:14天C:30天 6.外来化合物的概念是()。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并非人体成分和营养物质 E.以上都是

商品学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

商品学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5%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或技术要求)。 商品的可靠性:指商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及一定条件下完成规定的使用功能的能力。 (有机体商品的)呼吸作用:指有机体的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呼吸,分解体内有机物,产生热能,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出入境动植物检疫:通常指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是指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它有害生物人为地传入、传出国境而由政府部门采取 的综合措施。 质量认证:由一个公认的权威机构对企业的质量体系、产品、过程或服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标准、规范和有关政府法规做出的合格性鉴定,并提供文件证明的活动。 二、填空题:30% 1.按照商品的_____用途_____构成的许多类目名称,如玩具、医药品等,都已成为固定下 来的专有名词。 2.纺织纤维按照来源可以分为_____天然_______纤维和______化学_____纤维。 3.化学肥料按照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可以分为氮肥、_____磷肥______和_____钾肥______。 4.标准化组织CAC的中文全程是____________食品法典委员会_____________。 5.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习惯上把其中的第0~4类商品称为___初级产品_______, 而把第5~8类商品称为________制成品_______。 6.商品标准按其表达形式可分为_____文件标准_____和_____实物标准_____两类。 7.商品质量监督的方式有抽查型质量监督、___评价型质量监督____和___仲裁型质量 监督___三种。 8.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规定,只有当标准版条码所占面积超过总印刷面积的__25__%时,申 请使用缩短版条码才是合理的。 9.商品包装应达到“科学、___经济___、___牢固___、美观、适销”的基本要求。 三、判断正误:15% (√ )1.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是由具有一定结构的单位(单体)多次重复连接而成的。 (√ )2. 一般来说,柔性商品的抗弯强度较高。 (√ )3. 微生物学检验法,是判断商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 )4. 现代意义上的商品质量表现为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综合。(√ )5.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 (√ )6.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体系采用5位数字编码。 (√ )7. 一般来说,没有经过自愿认证的产品也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 )8. 集装箱既是运输工具,又是包装方法、包装容器。 (√ )9. 证明商标完全不涉及商品提供者的信息,不表明商品的来源。 ( ×)10. 型式试验主要是指从市场上随机抽取样品,由国家认可的独立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确定质量符合标准的过程。 ( ×)11. 标准化经济效果=标准化有用效果×标准化劳动耗费 (√ )12. 外贸企业在直接收购商品时,派驻厂员到产品生产厂进行质量监督检验,属于消费者质量监督。 (√ )13. 美国、欧盟等一些国家经常以保障人类健康、安全、卫生和保护环境为借口对进口商品设限。 ( ×)14. 妥善衬垫是收缩包装常用的缓冲技法之一。 ( ×)15. 标准化的本质是“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四、单项选择题:10% 1.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规定,认证合格产品加贴______2______。 1. CCIB标志 2. CCC标志 3. 长城标志 2. 无机盐是物质经高温(550~600℃)煅烧后残留下来的不挥发物,也称______1______。 1. 矿物质 2. 杂质 3. 碳水化合物 3. 丝织品有绫罗绸缎等14大类,这是按照_____1_______进行分类的结果。 1. 商品的加工制造方法 2. 商品的性质 3. 商品的外观形态 4. 国际海运危规把危险货物分为_______1________。 1. 9大类 2. 10大类 3. 21大类 5. 代号为DB31/T的标准是一种________3_________。 1. 行业标准 2. 国际标准 3. 地方标准 6. 所谓内控标准,主要指的是_______2_______的一种类型。 1. 行业标准 2. 企业标准 3. 地方标准 7.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或消费者实际使用的手段来检验商品质量的方法称为______3______。 1. 感官检验法 2. 理化检验法 3. 实用性检验法 8.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授予国际标准期刊的前缀码是______3______。 1. 979 2. 978 3. 977 9. 《协调制度》的英文简称是______3______。 1. CCCN 2. SITC 3. HS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目录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3) 第三章商品品种 (5) 第四章商品质量 (8)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10) 第六章商品标准 (13)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16) 第八章商品检验 (19) 第九章商品包装 (21)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23)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25)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4.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用其进行交换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货币,成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5.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对其消费者、用户所具有的直接的消费使用价值。由商品的有用性在实际消费中所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用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世纪末;世纪末;年前;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 D.商业教育的发展

环境毒理学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 A A.有机污染物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 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D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D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D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D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 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4.外源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的主要方式为 A

商品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目录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4) 第三章商品品种 (6) 第四章商品质量 (7)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9) 第六章商品标准 (11)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12) 第八章商品检验 (13) 第九章商品包装 (14) 第十章商品储运的质量管理 (15) 第十二章新产品开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理解记忆 1.商品学 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商品的有形附加物 商品的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志、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 3.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意义或积极作用,或者说是指商品具有能够满足人或社会需要的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 B.经营者; C.社会; 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 B.附加服务; C.使用价值; 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 B.商品属性; C.商品价格; 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技术科学; C.社会科学; 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7月考试《卫生信息管理学》考查课试题

(单选题) 1: 以作者本人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论文、报告等,并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各种文献,属于(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卫生信息化工作起源于( )。 A: 日本 B: 美国 C: 欧洲联盟 D: 中国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下列信息类型中属于按信息存在形式划分的是( ) A: 内部信息 B: 外部信息 C: 非记录信息 D: 语法信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信息管理各理论学派中强调多学科、多领域团队工作与合作研究的是:( ) A: 信息系统学派 B: 信息管理学派 C: 信息用户学派 D: 信息交流学派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信息管理者即信息经纪人。"是哪种卫生信息管理者角色观的观点?( ) A: 资源管理观 B: 特性控制观 C: 作业辅助观 D: 信息经济观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卫生信息管理的应用学科中,研究卫生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属于( ) A: 卫生行政信息管理 B: 卫生服务信息管理 C: 卫生信息生产管理 D: 卫生信息系统管理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下列关于信息标准化“四原理”中的简化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简化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简化的范围,应能包括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B: 简化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C: 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地满足需要 D: 简化是相对的,确定的简化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作为实验室检验项目和临床观测指标的通用标识符可以解决实验室或诊断服务部门系统与临床医疗护理系统代码不一致无法转换的难题的是:( ) A: DICOM B: LOINC C: HL7 D: Snomed CT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 )用来区别和描述对象,是对象类的特征。 A: 数据元 B: 数据元概念 C: 表示

环境毒理学环境毒理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环境毒理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一下那些物质不容易在骨骼中沉积:()( ) A.氟 B.铅 C.锶 D.Hg 2、生物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器官是:()( ) A.心脏 B.肾脏 C.肝脏 D.肠胃 3、以下可通过钙转运系统吸收的是()( ) A.铅 B.铬 C.锰 D.铁 4、最小有作用剂量是()。( ) A.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出现了亚临床症状的最小剂量 B.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造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损伤的最小剂量 C.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与人接触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小剂量 D.DNA 大段损伤的最小剂量 E.一种化合物按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使某项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的最低剂量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A.定性评定 B.定量评定 C.剂量反应关系确定 D.毒性评定 E.危害性评定 6、危险度是()。() A.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能力 B.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C.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 D.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 E.外来化合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 7、染色体断裂后不重接则不能形成下列哪种形态学改变()。() A.无着丝粒断片 B.染色体缺失 C.环状染色体 D.微核 E.微小体 8、动式染毒主要优点是()。() A.装置备有新鲜空气补充 B.受试化合物保持浓度不变 C.保证染毒柜内和二氧化碳分压恒定 D.温湿度恒定 E.以上都是 9、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操作方便 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E.以上都是 10、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信息计量学期末复习资料

1、 信息计量学有代表性的各种定义,其有共同之处,构成的基本要素为: a 是一门学科; b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 c 以各类文献为基础; d 对文献及其各种特征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2、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是由研究的对象与任务决定的,形成三大模块:时间序列、信息 分布、引证研究。是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向网络计量学发展 3、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方法体系: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分析法,引文分析法,计算机辅助信 息计量分析法 4、 信息计量学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文献可计量;大数量;有规律 5、 文献计量学的特点(现象):人为的计量、近似的统计、精确的计算 6、 信息计量学研究对象:消息、数据、事件、实物、文本和文献 7、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文献增长/分散/老化/引用/著者/词频/利用…… P19 8、 图书馆有那些可量度的单位? 枚举图书馆常用的文献计量学单位(量度)或衡量一个图 书馆的基础指标是哪些?馆藏量/馆舍/TDB/用户数。藏书,建筑面积,年经费,工作人员…… 成为衡量一个馆大小的量度 9、 文献计量学特征变量:文献量/类型/读者/馆空间容量/文献信息检索点。如:期刊,学位 论文,专利,DB 10、 图书馆工作中的计量单位:利用率,满意度,文献购置结构,差错率,借阅率,拒 借率。藏书利用率=全年出借册数/全馆藏书总册数x100% 11、 从图书馆OPAC 查书,(小于100),可借状态下,在架的拒借率是与什么因素有关? 12、 信息计量工具:SCI (WOS ), SSCI A&HCI, ESI, JCR CSCD, CSSCI, CNKI SPSS 13、 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的“载体”表象—形式特征。 信息计量学研究的是情报 的“信息”知识—内容特征 14、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类型有:出版物、著者、科技用语、引文分析、信息利用等统 计 15、 统计一般过程:收集 (聚集)\整理 (分类 / 整序)\分析(找规律)\推断(预测) 16、 统计特征值有:中位数,极差,众数,平均值,加权,环比 17、 情报吸收系数 I=N/M 统计时内发文总数/被利用的文献总数P262 18、 文献信息统计原则: 针对性,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累积性 19、 文献增长规律研究的模型:与质量有关,指数;逻辑;滑动;直线 20、 增长模型。按指数曲线增长,其翻番如何计算,年增长量又如何计算 21、 普赖斯曲线的主要性质,特点时的文献累积量当年的文献累积量∞→---->+=-t t t F b ae k t F kbt κ)()0(1)( 22、 文献老化机理(现象) 内容:知识的时效性, 载体:物理的破损性, 理论:用户兴趣与 数模相对稳定性 (成本信价比提高) 23、 文献老化: 定义。。。。利用的减少论 内容的过时论 使用价值的衰减论 24、 方向: 文献老化理论—文献传播动态规律 /定量描述文献数模方法与老化规律 /文 献老化应用研究,指导馆藏建设等 25、 半衰期:在被使用的学科文献中,近期文献增长并占全部文献一半所花去的时间 26、 普赖斯指数 bt Ae t F A bt F =+=)(ln %100*)5(被引文献总引 量年被引文献P r ≤=λ λλ)(Ae t F ,bt ==)(0 ,4/1,2/1,4/31

所有商品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单项选择 1.商品是(B )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 B.人类社会生产力; C.工业化; 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 )。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3.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B )。 A.功能; B.有用性; C.价值性; D.价格 4.商品学是研究( D )的科学。 A.商品质量; B.商品品种; C.商品消费; 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5.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C )。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价值; 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 D.微观、宏观管理 6.商品学起源于(D )。 A.美国; B.英国; C.意大利; D.德国 7.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 )。 A.约翰·贝克曼; B.达尔文; C.陆羽; D.李时珍 8.商品分类是商品学研究的(C )。 A.前提; B.条件; C.基础; D.本质 9.根据( A )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 A.用途; B.原材料; C.加工工艺; D.化学成分 10.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关系是(A )。 A.分类在先; B.编码在先; C.不分先后 11.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一种(A )条码,可被机器快速识读和处理。 A.数字型; B.字母型; C.模块组合型 12.EAN/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A )的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 B.较大; C.不分大小 13.厂家条码是由( B )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 A.供应商; B.生产商; C.销售商 14.商品只有通过( C )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题目版环境毒理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1. 环境毒理学研究对象是D A.有机污染物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名词解释】 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和人群,以及相关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2.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特别是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个体和群体以及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问答题】 1.环境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P2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P3-5 3.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趋势是什么?P5 第二章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选择题】 1.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 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 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 3.pKa为 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4.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动物种属 B.年龄 C.生理状态

D.以上都是 5.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6.肾脏排泄主要的机理是 A.肾小球简单扩散 B.肾小球主动转运 C.肾小球滤过 D.肾小管主动转运 7.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A.N一氧化.苯胺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8.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9.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10.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11.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A.肝 B.肾 C.肺 D.小肠 12.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反应 A.甲基化 B.羟化 C.共氧化 D.环氧化 13.外源化学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商品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8章商

目录 一、名词解释 (159) 二、多项选择题 (162) 三、问答题 (162) 一、名词解释 1. 商品储运:商品储运是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总称。商 品储存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暂时停留和存放过程。商品运输是指运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使商品产生位移的过程,商品运输实际也是短时的储存。 2. 挥发:挥发是低沸点的液体商品或经液化的气体商品,在空气中经汽化而散发到 空气中的现象。 3. 溶化;溶化是指固体商品在保管过程中,吸收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 时,就会成为液体的现象。 4. 熔化:熔化是指低熔点的商品受热后发生软化甚至变为液体的变化现象。 5. 渗漏:渗漏主要是指液体商品发生跑、冒、滴、漏的现 159 6. 串味:串味是指吸附性较强的商品吸附其他气体、异味,从而改变本来气味的变 化现象。 7. 沉淀:沉淀是指含有胶质和易挥发的商品,在低温或高 温条件下,部分物质凝固,进而发生下沉或膏体分离的现象。8.玷污:玷污是指商品外表沾有其他脏物、染有其他污秽 的现象。

9. 破碎与变形:破碎与变形是指商品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形态上的改变。 10. 商品的化学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是指不仅改变物质的外表形态,也改变物 质的本质,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现象。 11. 氧化:氧化(包括锈蚀)是指商品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放出氧的物质接触,发 生与氧结合的化学变化。 12. 分解:分解(包括水解)是指某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商品,在光、热、酸、碱 及潮湿空气的影响下,会由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现象。 13. 化合:化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互相作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160 维等)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光、热、氧等的作用,出现发黏、龟裂、变脆、强力下降、失去原有优良性能的变质现象。 15. 聚合:聚合是指某些商品组成中的化学键在外界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成为聚 合体而变性的现象。 16.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有机体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 中,由于氧和酶的作用,体内有机物质被分解,并产生热量 的生物氧化过程。 17. 后熟作用:后熟是指瓜果、蔬菜等类食品脱离母株后继续成熟过程的现象。 18. 霉腐:霉腐是商品在霉腐微生物作用下所发生的霉变和腐败现象。 19. 虫蛀:商品在储存期间,常常会遭到仓库害虫的蛀蚀 20. 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指空气的冷热程度,又称气温。 21. 空气湿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22.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用“克/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电大信息计量学试题

《信息计量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信息计量学的逻辑发展过程一般认为是() A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B 统计书目学→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C 科学计量学→统计书目学→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D 文献计量学→统计书目学→科学计量学→信息计量学 2. 科学文献激增的直接的主要原因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B图书馆增多C科学知识量急剧增长D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3. 一般来说,历史悠久的学科的文献要比新兴学科的半衰期();比较稳定的学科的文献, 要比在内容上或技术上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的学科的文献半衰期()。A长、长B 短、短C 长、短D 短、长 4. 不属于信息计量学三个层次的结构的是() A现象学层次B 理论学层次C 元学层次D 方法学层次 5. 布拉德福定律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预计检全论文总数B 计算查准率C估计检索范围D 计算检全率二.多项选择题 1. 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A消息B 数据C 事件D实物E 文本、文献

2. 文献计量的指标可以分为() A绝对值指标B 一级指标C相对值指标D 二级指标E 多级指标3. 信息计量学的三个层次的体系结构分别是() A现象学层次B 元学层次C理论学层次D数学层次E 方法学层次 4. 布拉德福分布存在着众多的分布模型,主要有() A 西蒙的随机模型 B 布鲁克斯的混合泊松分布模型 C 纳兰南的序性流模型 D 阿拉麦斯库的科学势扩散模型 5. 测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如果从测定的标准来划分,主要包括()A以载文量为标准的方法B 文摘法和引文法C 以流通量为标准的方法D 综合评价法 三.简答题 1、文献信息老化的主要度量指标有哪两个?两者有何异同? 2、简述布拉德福定律的基本内容。 3、简述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4、何谓核心期刊?举一种方法说明其测定步骤。 5、信息计量学在科学研究中应用原理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有哪些?四.论述题 1. 论信息计量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趋势。 2. 试述信息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关系。 3. 科学文献指数增长率是如何发现的?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4. 文献增长规律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商品学》试题带答案

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商品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容是(C) A、商品使用价值 B、商品质量 C、与商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问题 D、商品性能 2.质量认证是指(C)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注册活动。 A、顾客 B、公司自己 C、第三方 D、政府 3.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 )。 A、劳动产品 B、社会产品; C、工业品 D、农产品 4.商标的本质作用是( B ) A.促进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保证商品质量 B.区别商品的不同生产者和经营者 C.保护生产者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D.便于广告宣传 5.ISO9000是由( A )制订和颁布的标准。 A、国际标准化组织 B、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C、英国标准学会 D、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 6.白酒的酒度是指(C )。 A、麦汁浓度 B、总酸度 C、酒精度 D、甜度 7.易发生老化的高分子材料是(A )

A、塑料 B、玻璃 C、不锈钢 D、瓷 8.电冰箱必须具备保鲜性能,这是对商品质量中(A )的基本要求。 A、适用性 B、安全卫生性 C、耐用性 D、造型结构合理性 9. EAN是( B )的简称。 A、库德巴条形码 B、国际物品条形码 C、三九条形码 D、通用产品条形码 10.无公害产品标志是属于( A ) A、证明商标 B、销售商标 C、制造商标 D、都不是 11.库房湿度指标用( D )来表示。 A、含水量 B、回潮率 C、含水率 D、相对湿度 12.“小心轻放”标志是( C ) A、商品标志 B、收发货标志 C、指示标志 D、危险品标志 13.国际标准是由( A )制订和颁布的标准。 A、国际标准化组织 B、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C、英国标准学会 D、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 14.保温瓶必须具备保温性能,这是对商品质量中( A )的基本要求。 A、适用性 B、安全卫生性 C、耐用性 D、造型结构合理性 15. UPC是( D )的简称。 A、国际物品条形码 B、库德巴条形码 C、三九条形码 D、通用产品条形码 16.“防潮”标志是( C). A.商品标志 B.收发货标志 C.指示标志 D.危险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