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贾体简介
诗话—常识

西昆体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
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呈现出整饰、典丽的艺术特征。
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它们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的关系,也很少抒写诗人的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
西昆体简介中国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体。
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二年(1005)至大中祥符六年(1013)间,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历代君臣事迹》,诏题《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
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
《西昆酬唱集》收集了十七位作者的250首近体诗,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的就有202首。
杨亿在《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这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
故最能代表西昆体的是杨,刘,钱等人。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兼学唐彦谦。
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以求意旨幽深。
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他们不满白体诗的浅切,也不满晚唐体的枯寂,提倡学习李商隐,主张诗歌语义要深,词章艳丽,用典精巧。
对偶工整。
由于西昆体作家,大多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优越,因此他们的词少有现实内容,多为酬唱之作。
另外,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词藻,所以被嘲为把李商隐“挦?”得“衣服败敝”,更被复古派的石介视为“怪”现象加以攻击。
其后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新的诗风,西昆体乃告衰歇。
西昆体,内容空虚,片面追求李商隐的雕彩巧丽和唐彦谦的韵律铿锵,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许多进步作家竞起补偏救弊,大力呼吁文风改革,一场轰轰烈烈的诗文革新运动因而兴起,它直接影响到宋代各种文学样式的发展。
时带唐风情韵,然已入宋调——谈欧阳修诗歌的诗史意义

诗 人群 , 开启 了一代 新 诗风 , 为这 一新 的 艺术 范式 构建 了大体 轮廓 并
正
第
co
期
^
总
第
和框 架 。大 体 的评 价是对 的 , 但还不 够 确切 和全 面 。其 中忽 略 了非常 重要 的一点 就是欧 阳修在诗 歌理论 方面 的贡献和影 响 。 欧 阳修 在诗歌 理论 上 的首 要 贡献 即其 “ 穷而 后 工” 。更 为重 诗 说
意象 、 意境 、 法 等方 面 都 较 为 陈腐 , 乏 新 创 。苏 轼评 价 宋 初 诗 坛 技 缺 说 :宋兴 七十余 年 , “ 民不 知 兵 , 富而教 之 , 至天 圣景祜 极 矣 , 斯文 终 而
~
有愧于古, 士亦因陋守旧, 论卑而气弱。(六一居士集叙》文坛上整 ”《 ) 体体现为一种格卑气弱、 柔媚巧靡之风。因此 , 宋初三体在宋代新 的 时代特征、 审美崇 尚及情感心理特征下依然一味沿袭唐诗而不知创 新, 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宋诗的发展一定要找到适合 自己时代特征
蠢 重
~
力求将反映民瘼、 讽刺时弊与感遇兴寄、 理性精神相结合。与宋初文
坛流行 的优 游娴雅之酬 唱与浮靡 卑弱之 歌颂 相 比 , 诗歌新 变派 显示 了
新一代士人情志的充实和精神的恢张。在艺术风格上, 他们提倡豪健 和古淡两种风格。以豪健振卑弱 , 以古淡矫浮嚣 , 从而在北宋诗文革 新中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绩。由此可见 , 如果说“ 宋初三体” 在精神内 容方面的浮靡卑弱以及体式上偏重近体 、 意象趋于程式化、 语言过于 雕刻的特征共同将宋初诗歌推向了一个靡丽雕琢、 委顿孱弱而缺乏气 格的境地 , 那么欧阳修及其诗歌新变派则 部分承袭 了韩孟诗派的作
姚贾简介及人生经历

姚贾简介及人生经历姚贾:战国时期魏国人,出身“世监门子”,其父是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
经历更是让人非议,乃至于韩非后来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
在赵国受命联合楚,韩,魏攻秦,后来秦国使间,被赵国逐出境。
他得到秦王嬴政的礼遇和赏识。
奉命出使四国之时,始皇竟然“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
这种待遇,有秦一代,并不多见。
出使三年,大有成绩,秦王大悦,拜为上卿,封千户。
人生经历:四国拼搏:当秦国兼并战争到了最后关头,其时韩、魏两国已经濒临灭亡,齐国因其相后胜多收秦国贿赂,不设攻战之备,楚、燕、赵、越等国想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马上命大臣商议,姚贾自愿出使四国,经过姚贾用重宝和巧舌在四国间周旋,果然四国都不肯出兵,而愿与秦国交友。
四国的最后抗秦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姚贾回来报告成果,秦王大喜,封贾食邑一千租户税,拜为上卿,然后,秦王将四国各个击破,最后统一中国。
韩非遇害:韩非对姚贾获得封赏颇为不满,就到秦王面前说姚贾的坏话。
一开始攻击姚贾用秦国财宝贿赂四国君王,是“以王之权,国之宜,外自交于诸侯”;接着又揭姚贾的老底,说他是“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认为重赏这种人是不利于“厉群臣”的。
秦王召姚贾质问,姚贾对答如流。
说以财宝贿赂四君是为秦利益考虑,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国;对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隐讳,并列举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为例,说明一个人的出身低贱和名声不好并不碍于效忠“明主”。
他劝秦王不要听信谗言,于是秦王信任姚贾而杀了韩非(韩非曾上书劝秦始皇先伐赵缓伐韩,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诋毁地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
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政认可了他们的说法,下令将韩非入狱审讯。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让他自杀。
韩非想向秦始皇自陈心迹,却又不能进见。
硬笔书法姚字

硬笔书法姚字引言硬笔书法是指以硬笔为工具,将汉字书写在平面上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
其中,姚字是指代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繁荣的姚体字。
本文将从姚字的历史渊源、书写技巧、艺术特点以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任务主题。
姚字的历史渊源姚字起源于中国汉字发展的演变过程中。
具体来说,它是在近现代汉字书法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体字。
姚体字起初由姚喜先生创造,后来得到了发展和推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主流字体之一。
姚喜先生的创造姚喜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也是姚字的创造者。
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汉字的形态美有独到的见解。
姚喜先生通过对汉字结构的深入研究和对世界字体发展的借鉴,创造了姚字,以其独特的笔画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姚字的推广与应用姚体字以其规范、刚劲的特点,很快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姚字被广泛应用于书法作品、宣传、广告等领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符号之一。
姚字的推广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后来的书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姚字的书写技巧姚字的书写技巧是掌握姚体字书写的关键。
在书写姚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笔画的通透姚字注重笔画的通透感,要求笔画之间不能有过多的重叠。
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力求每一笔都有清晰的起始和结束。
构造的稳定姚字的构造应该稳定而有序,要注重字形的对称和平衡。
在书写时,可以使用铅锤线先绘出字的骨架,再逐渐填充细节,以保证字形的整体平衡。
用笔的节奏感姚字书写中,要注意用笔的节奏感。
通过适当地加入停顿和加速,使书写的过程有起伏感,并增加书写作品的艺术魅力。
姚字的艺术特点姚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
刚劲有力姚字以其刚劲有力的笔画,展现了中国汉字书法的豪放之气。
姚字的笔画饱满有力,给人以挺拔、有力的美感。
线条流畅姚字的线条流畅自然,注重笔画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通过流畅的线条连接,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姚字具有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姚贾诗派简论

隐 着 一 种 挽 救 社 会 和 重 塑 观 念 的 需 要 暗示 和 对 社 会 的 真 实 关 怀
钻 营的生话 。他们 的野 性表现 出一种在精神 上 自
我 与 自然 的统 一 , 诗人 们 在反 抗社 会堕 落和人 是
格 迷失而 寻求心 灵的 自由和意 义的真实 。他们 在
这种 清寒甚 至苦 僻 的生 存状 态 中感受 到物 我的融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2期
20 0 2年 6月
徐 卅 师 范大 学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l 哲
Vo . 8 No 2 12 , Jn ,0 2 u . 20
J 0 X zo o aU i Pis h n oa Si c d l ) . I uhuN r l n (ho p y dSc l cne E io m . lo a i e s t口
一
琴 书, 中独寓居 。朱 庆余 《 惜 ” 自述 》“ :诗人甘寂 寞 ,
居处遍苍 苔 刘得 仁《 ” 夜携 酒访崔 正字 》“ : 只应 芸 阉 吏, 我僻 兼 愚 在姚 贾 诗 派 的价 值 观 中 , 知 ” 朴 愚、 疏拙 成为 了一种 自我认 同的生 存品格 , 他们 在
姚贾的名词解释

姚贾的名词解释相信很多人对姚贾这个词并不陌生,尤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来说。
那么,什么是姚贾呢?姚贾指的是古代中国文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地位和身份,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姚贾进行解释,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社会等级分明,人们的身份地位各异。
姚贾一词最早出自《论佛骨功德经》:“凡菩萨天、龙王、大将军,姚贾主者,皆有佛首。
其宫殿坛场,宏广敷阔,烁摩灯炬光耀,壮丽辉煌。
”可见,在佛教文化中,姚贾指的是大宫殿或帝王所居的府第。
二、姚贾的地位与象征意义姚贾作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具有特殊意义。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姚贾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象征着权力、财富和地位的集中体现。
在政治上,姚贾代表着统治者的地位,是权力的象征;经济上,姚贾代表着巨额财富和经济实力的集中,是财富的象征;社会地位上,姚贾是封建社会中仅次于皇帝的存在,拥有崇高身份和特权。
因此,姚贾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三、姚贾的传承与演变姚贾的地位和意义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经历了演变和传承。
在早期的社会中,姚贾主要指的是皇宫、府第等大型宫殿,并代表皇权。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姚贾的概念逐渐扩展,也出现了更广泛的应用。
除了皇宫外,贵族、富豪和权贵也被视为姚贾,具备着相应的地位和权力。
例如,一些名门望族的府邸也被称为姚贾,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上与皇宫相当。
这种传承和演变使得姚贾从狭义上的皇室领地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
四、姚贾的文化意义除了地位和象征意义外,姚贾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姚贾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元素,体现了封建社会下的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
古代中国的文化体系中,儒家思想强调君臣父子的关系,上下有序,姚贾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和秩序的稳定。
同时,姚贾也代表着富饶和繁荣,宫殿府第的建造、摆设和维护,都是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姚贾是古代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姚的甲骨文详细解释

姚的甲骨文详细解释甲骨文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神秘文字符号,就像隐藏在时光深处的密码,等待着咱们去解读。
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姚”这个字的甲骨文。
你瞧,“姚”字的甲骨文形态,那可不是随便画几笔就成的。
它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弯勾,都好像在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有人说,这“姚”字的甲骨文就像是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在翩翩起舞,你难道不觉得这种想象很美妙吗?那优美的线条,是不是恰似女子飘动的裙摆?还有人觉得,它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伸展着自己的枝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难道不像是“姚”字所蕴含的那种蓬勃向上的意味吗?咱们再深入想想,这“姚”字的甲骨文是不是也能让你联想到家族的传承,源远流长?就好比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又一代地流淌下去。
它或许还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期望,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难道不是吗?就像春天里播下的种子,期待着长成参天大树。
要说这“姚”字,在古代那也是有着丰富含义的。
在姓氏中,“姚”姓那可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那些姓姚的先辈们,说不定就是通过这个字,传承着家族的智慧和精神。
咱们现在看到的“姚”字,虽然和甲骨文的形态有所不同,但那份古老的韵味可一直都在呢。
这就好像我们长大了,模样变了,可骨子里的东西没变,不是吗?你再想想,咱们了解“姚”字的甲骨文,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户吗?能让我们看到古人的智慧和生活,多有意思啊!所以说,研究甲骨文可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儿,它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宝藏,等着咱们去发现,去领悟。
而“姚”字的甲骨文,不正是这众多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吗?我觉得呀,咱们应该多去探究这些古老的文字,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苦吟诗人是什么意思?苦吟诗人代表人物介绍

苦吟诗人是什么意思?苦吟诗人代表人物介绍本文导读:简介在晚唐的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代表人物是以“苦吟”著名的孟郊(751?——814?)、贾岛(779~843)和姚合(775?~855?)。
他们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即着意于音律、对偶、字句的推敲锤炼。
其诗多写琐细的日常生活情景,内容比较狭窄,有佳句少佳篇。
著名人物孟郊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家境贫寒,曾羁旅河南。
从贞元七年至九年,连举进士不第,直到贞元十二年他46岁时,才登进士第。
作诗以“苦吟”著名。
沈德潜评孟郊诗时说:“孟东野诗,从《风》、《骚》中出,特意象孤峻。
”谢榛认为孟郊诗“苦涩如枯林朔吹,阴崖冻雪,见者靡不惨然”。
代表作品《孟东野诗集》、《登科后》。
贾岛贾岛(779年—843年),字浪先(亦作阆先),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的主要原因是推敲的故事。
相传贾岛曾作诗:“僧推月下门”,后觉不妥,想改为“敲”。
但发现两个词各有千秋,在马上捉摸不定,不慎撞入了做大官同时也是诗人的韩愈的车队里,大失礼节。
最后在韩愈的点拨下,确定改为“僧敲月下门”。
他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典故,指的是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的经历。
他较为擅长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评。
代表作品《寻隐者不遇》。
姚合姚合(775?~855?),陕州硖石人。
中唐诗人。
诗与贾岛齐名,称为“姚贾”,胡震亨《唐音癸签》论姚合:“姚合诗洗濯既净,挺拔欲高。
得趣于浪仙之僻,而运以爽亮;取材于籍、建之浅,而媚以蒨芬。
殆兼同时数子,巧撮其长者。
但体似尖小,昧亦微醨,故品局中驷耳。
”。
代表作《姚少监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 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这首诗体现了在这清闲、清静的城中一隅,诗人是“带病吟虽 苦,休官梦已清”。第三联从“病”写性情,病而不废吟咏, 更显得闲情雅致。连小小的职务也不担任之后,真是梦境也感 到很清闲,很清静了。写来步步幽深,益见静境。借禅理说心 境,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鄙视厌恶之情, 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上静趣的境界。姚合是写五律 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层层写来,一气贯注;诗句平淡文雅, 朴直中寓工巧,而又畅晓自然,所以为佳。
2020/8/15
姚合生平简介
姚合(776~842)中国唐代 杰出诗人,字大凝,[1]祖籍吴 兴(今浙江省湖州市),陕州 (今河南陕县)人,出自大名 鼎鼎的吴兴姚氏,唐代名相姚 崇曾侄孙。
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 然较贾略平浅,世称“姚贾”。 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 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 时有佳句。但风格题材较单调, 刻画景物较琐细。其诗曾为南 宋永嘉四灵及江湖派诗人所师 法。今传《姚少监诗集》10卷, 另编2020有/8/1《5 极玄集》。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 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 “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 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 “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 “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 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 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贾岛著有《长 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 影印明翻宋本。
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晚唐体
诗
歌的创作特点
班级:汉语言文学1103班
组员:张露 0704110301(资料查找) 范婵 0704110314(PPT制作) 李丹 0704110333(PPT制作) 邱美玲 0704110334(主讲)
2020/8/15
贾岛生平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 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代表 作品:《长江集》10卷。录诗370余 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 世。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这首五律是贾岛的名篇。全诗以“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 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语言质朴, 流畅自然,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
晚唐体
何谓“晚唐体”?其本真意涵所指为何种体 格风貌?对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学界一直没有 可靠的结论。元代以后很少有人提及“晚唐体”, 当今一些文学史著作或论文大都是在论述宋诗的 时候谈到“晚唐体”,多将其归结为贾岛姚合诗 风或宋代学习贾岛姚合诗风者的诗体。
中晚唐之际领袖人物:贾岛(诗奴) 姚合(小才之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晚唐体”的创作 特征
1、诗风轻清细微 2、刻意苦吟 3、长于五律
谢 谢 观 赏 !
20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