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方法的调查-魏旭

合集下载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研究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研究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研究
杨淑香;吴宏伟;董越;李洪峰;包兴华
【期刊名称】《林业调查规划》
【年(卷),期】2024(49)2
【摘要】为提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的准确率和及时率,减少森林资源损失。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MODIS-NDVI数据反演可燃物的湿度指数,以气象指数、植被指数、闪电指数、湿度指数共同计算得出森林火险指数,以火险指数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的量化指标,并对火险等级进行分级,获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

该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将闪电指数引入到预报模型中,并实现了定量化估测。

同时,以近几年发生在该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为例,对该预报模型进行了验证。

该方法可较好地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进行定量化预报。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杨淑香;吴宏伟;董越;李洪峰;包兴华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市气象局;根河市根森公司森调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2.31;S711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研究与应用
2.内蒙古森林、草原火险等级中期预报方法研究
3.内蒙古森林草原火险等级预报方法研究及系统开发
4.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火险等级评价与区划研究
5.连续化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模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森林火灾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森林火灾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森林火灾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一、前言森林火灾是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也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给环境、生态和财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对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涉及气象、地理信息、遥感、火灾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二、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复杂,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象条件、林地生长状况、地形地貌等方面;人为因素包括火源的种类和来源以及人为的破坏行为等方面。

三、森林火灾的监测方法森林火灾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巡查、遥感监测和气象监测三种方法。

1. 人工巡查人工巡查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森林火灾监测方法,主要通过人工巡逻森林或在森林观察塔等高空采集火情数据。

但人工巡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巡查人员数量少、监测范围有限;二是巡查频率低、时间间隔大,监测效率较低。

2. 遥感监测目前,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可定时或实时获取森林火情信息,便于对火势扩散趋势进行监测和预警。

遥感监测常用的方法包括红外线监测、微波辐射监测以及卫星遥感监测技术。

3. 气象监测气象监测可通过监测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力等,来判断火灾的天气预测和防范措施。

气象监测通常利用气象站、气象雷达等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

四、森林火灾的预测方法森林火灾的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火势扩散模型预测和气象预报预测。

1. 火势扩散模型预测火势扩散模型是利用数学模型,对森林火灾的火势扩散趋势进行模拟和预测。

常用的火势扩散模型包括FASTER、FLAMMAP、BEHAVE等。

2. 气象预报预测气象预报预测通过分析气象因素对火势扩散的影响,预测出未来的天气变化,提前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抑制火情扩散。

五、森林火灾应急响应一旦发现火情,必须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分为预警、报警、扑救三个阶段。

1. 预警阶段:要及时发布火灾预警,提醒广大民众对火灾心存警惕。

常用的预警方式包括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如何预报森林火灾事故情况

如何预报森林火灾事故情况

如何预报森林火灾事故情况一、森林火灾的预报原理1.气象条件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

高温、干燥、风力大是森林火灾易发生的气象条件,因此气象条件是预报森林火灾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可以更好地预测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和规模。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影响森林火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山地、森林与草原等地貌会对火灾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产生影响。

通过地形地貌的分析,可以预测火灾的传播路径和范围,为森林火灾的预警和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报森林火灾需要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

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社会发展等因素,可以更好地预测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和规模。

二、预警方法1.气象预警气象预警是预报森林火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时发布天气预警,提醒人们注意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灾害预警系统灾害预警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预警手段的系统,通过监测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人们注意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

3.应急预警应急预警是指在森林火灾发生后,通过对火灾扩散情况、火势大小、风向风力等因素的分析,及时发布应急预警信息,提醒人们迅速撤离火场,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

三、技术手段1.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预报森林火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等手段,可以及时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预测火灾的传播范围和规模,为预报和防范森林火灾提供重要依据。

2.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信息分析、地图制图等功能的综合性系统,可以用于进行森林火灾的空间分析和预测,通过对地形地貌、火灾传播路径等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森林火灾的可能性和规模。

3.气象预报模型气象预报模型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的气象预报工具,通过对气象数据的系统分析和处理,可以进行气象条件的数值模拟和预测,为预报森林火灾提供重要依据。

白山市森林火险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白山市森林火险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6)白山市森林火险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关志宇 吉林省白山市气象局,吉林白山 134300摘要 根据收集的历史森林火情数据、森林可燃物观测数据和林木特征数据,结合预报员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经验,在原有的Nesterov火险指数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的修正后的布龙—戴维斯火险气象因子及其指数查对表(森林火险查算表),增加风速因子,考虑物候和地表影响,建立白山本地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方法。

试报结果表明,此方法预报的森林火险等级符合实际经验和森防一线人员的现场判断,与日常经验预报结论趋势基本吻合,与森林可燃物观测结论对应较好,可以作为实际业务应用。

关键词 火险指数;风速;全国森林火险查算表;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191-03目前,针对森林火险没有客观预报方法,基本是采用人工经验预报,随机性大,无法保障准确率,对森林防火指导针对性不足。

引进改进的前苏联森林火险预报方法,结合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发布的修正后的布龙—戴维斯火险气象因子及其指数查对表(森林火险查算表),并考虑白山地表和物候特点,研发了此预报方法。

1资料来源2006年开始,吉林省白山市气象局在白山市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开展森林可燃物观测,在防火期(每年3月15—6月15日和9月15—11月15日)每10 d进行1次可燃物观测,可燃物包括落叶、枯枝、地表低矮植被,特殊情况下进行加密观测[1]。

测量时,在样点区域内选定1 m×1 m的正方形区域收集全部枯枝落叶与植被的地上部分作为样品。

将样品搅拌均匀,取部分样品,称湿重,然后将样品烘干,称干重。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计算公式如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样品湿重-样品干重)/样品干重×100% (1)鉴于不同站点的数据观测质量和数据完整性,本研究共收集了来自白山站和长白站的森林可燃物样本数205个,其中白山站115个,长白站90个。

森林火灾数据分析预测报告

森林火灾数据分析预测报告

森林火灾数据分析预测报告概述森林火灾是造成生态系统破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重大自然灾害。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和预测研究。

本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以及建立相应模型,提供针对未来森林火灾情况的预测结果,并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1. 数据来源我们从卫星遥感数据、气象观测站点、地理信息系统等渠道获取了涉及森林火灾的多源数据。

2. 数据清洗与整合采用清洗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和筛选,同时利用统计方法将各个来源的数据融合成一个完整且可靠的数据库。

确保所用于分析和预测的数据质量高且无误。

二、历史趋势分析1. 火险等级变化趋势根据历年的火险等级评估指标(如Relative Drought Index, RDI等),我们绘制了时间序列图来展示过去几十年间不同季节的火险等级变化趋势。

通过分析这些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在不同季节和地区森林火灾可能发生的高峰期和趋势。

2. 火灾数量与气候参数的关联结合历史记录的火灾数量和各项气象参数(例如温度、湿度、风速),我们使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来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

建立统计模型,揭示不同气候因素对森林火灾发生和扩散的影响程度。

三、未来预测模型建立1. 时间序列预测根据历年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如ARIMA模型)构建了针对不同地区和季节下未来森林火灾数量的预测模型。

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出可能出现的火灾情况,并及早制定相应防控措施。

2. 机器学习算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基于大量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在给定气象条件下建立了一个辅助判断当前是否存在高险地区以及是否有潜在火源点的模型。

该模型能够提供准确的预警,帮助专业人士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预测。

四、预防与应对策略1. 加强监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对森林火情的持续监测以及及时报警功能。

同时提高地面观测设备覆盖密度和效果,加强实时气象数据收集能力。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及火情监测应用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及火情监测应用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及火情监测应用
王正旺;庞转棠;魏建军;杨艳萍;杨梅红
【期刊名称】《自然灾害学报》
【年(卷),期】2006(15)5
【摘要】通过对1989-2003年500hPa高空天气形势的分析,给出了冬、春季森林火险戒严期的4种主要天气模型。

根据林火气象条件的统计分析,找出了与森林火险天气密切相关的主要气象及物候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火险天气指数的等级划分。

应用vb6.0软件开发建立了运行稳定、精度较高的未来24~48h森林火险预测平台,采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对森林火情进行准确定位的实时监测,提出了森林防火的一些安全措施,为森林火险等级预测和林火及时扑救抢险提供积极的气象保障条件。

【总页数】8页(P154-161)
【关键词】森林火险;天气模型;等级预测;卫星监测
【作者】王正旺;庞转棠;魏建军;杨艳萍;杨梅红
【作者单位】长治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7;S762.3
【相关文献】
1.福建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预报方法 [J], 李兆明;高兆蔚
2.湖南省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测模型研究 [J], 郭海峰;禹伟
3.豫西森林火险天气等级监测预报系统 [J], 张俊洁;王林香;任炳潭
4.林业区划在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中的应用 [J], 代海燕;叶冬梅;苏东玉;那顺
5.森林火灾监测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J], 程家合;韩雪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森林火险预报服务方案

森林火险预报服务方案

森林火险预报服务方案森林火险是指森林或草原地带的干燥程度和易燃物的堆积度达到一定程度,火灾发生的危险程度升高的情况。

森林火险的发生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危及人员的安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进行森林火险预报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我对森林火险预报服务方案的描述。

一、预报技术和手段:1.气象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并分析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因素的变化,以确定火险等级的变化趋势。

2.气象模型预报:使用先进的气象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分析,提供准确的火险等级预报。

3.空间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植被、湿度等信息,对森林火险进行监测和预测。

4.数据分析和统计:对历史火险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提高火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预报内容和形式:1.火险等级预报:根据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提供火险等级的预报信息,包括低、中、高、极高等级。

2.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发布火险预警信息,包括火险等级提醒、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预防措施等。

3.应急指南:提供火灾应急指南,包括避难的地点、应急电话、灭火设备使用方法等,帮助人们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4.空间分布图:提供火险等级的空间分布图,帮助相关部门和人员了解不同区域的火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服务对象和方式:1.行政管理部门:向森林防火、气象、环保等相关部门提供火险预报信息,帮助其制定和调整防火预案,提前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2.企事业单位:向森林管理区、旅游景区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火险预报信息,帮助其采取防火措施,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3.公众和游客: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和游客提供火险预报信息,引导他们采取防火措施,增强防火意识,避免人为火灾的发生。

4.移动应用程序:开发移动应用程序,提供实时的火险预报信息,方便用户随时获取相关信息,并提供个性化的推送服务,提醒用户注意火险情况。

四、服务机构和合作方式:1.气象局:与气象局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结果,进行火灾预测和预报。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的研究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的研究

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的研究摘要:由于森林资源质量下降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火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种现象不但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森林火灾的关注度,并对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来降低森林火灾出现的频率,为宝贵的森林资源增添一层保护伞。

本篇文章就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方法研究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希望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有所帮助。

关键词: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病害、虫害和火灾都会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但是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最大,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最严重的。

如果当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抢险团队没有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灭火,那么不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引发森林火灾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且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影响范围也比较广。

所以,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便成为了预防森林火灾最重要的武器。

如何有效的利用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预防森林火灾,也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森林火险气象指标大量研究表明,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为进一步说明森林火险与气象条件的密切关系,在分析了寿宁县2001年―2006年森林火灾和气象资料后,确定四个气象因子,即每日14时相对湿度、日降水量、日蒸发量、日较差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能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

一般情况下,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不易发生火灾;但如果长期未下雨,即使短期内相对湿度达80%PAA,也可能发生火灾;相对湿度在50%―70%时,可能发生火灾;小于50%时,可发生大火灾,若小于35%!时,发生特大火灾的可能性就更大。

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与降水最和降水日数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降水偏少的月份发生的次数也较多;连续无降水达3天以上,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性较大,日降水量在2―5毫米时,因为有了降水的滋润,降低了林区的燃烧性,仍有可能发生火灾,但机率不是很高;大于5毫米时,林区地面可燃物和树枝等吸收了较多的水分,有的甚至达到饱和状态,不易发生火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方法的调查
——魏旭
摘要:森林是人类共有的自然界重要资源之一,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我国是个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首.如何更好地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森林防火宗旨,就迫切需要做好森林火险预测工作。

关键词: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方法
一、森林的重要作用
森林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提供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肩负着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及旅游保健等多种使命.同时,森林还是农牧业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森林火灾的严重危害
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病害、虫害、火灾)之首.我国是个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从建国初期到2002年,我国共发生森林火灾约70万起,年均1.4万起,烧毁森林约82.2万公顷,我国因森林火灾而损失的自然资源,其经济价值为同期全国火灾(不含矿井)损失的10倍左右。

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而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具体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一)烧毁林木
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死许多树木,使森林蓄积下降,而且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的利用价值。

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

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
年才能得到恢复。

例如,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场火灾的过火面积101万hm2,其中有林面积70万hm2。

这场特大森林火灾之后,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段的森林严重火烧之后基本变成了荒草坡,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再要恢复成森林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烧毁林下植物资源
森林除了可以提供木材以外,林下还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如东北大兴安岭林区的“红豆”、“笃斯”、黄芪,长白山林区的人参、灵芝、刺五加等珍贵药材,这些林副产品都具有重要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然而,森林火灾能烧毁这些珍贵的野生植物,或者由于火干扰后,改变其生存环境,使其数量显著减少,甚至使某些种类灭绝.
(三)危害野生动物
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由于火灾等原因而造成的森林破坏,我国不少野生动物种类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因此,防治森林火灾,不仅是保护森林本身,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进而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四)引起水土流失
据测算,每公顷林地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立方米.三千公顷森林的蓄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因此,森林有“绿色水库”之美称.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五)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
森林多分布在山区,山高坡陡,一旦遭受火灾,林地土壤侵蚀、流失要比平原严重很多.大量的泥沙会被带到下游的河流或湖泊之中,引起河流淤积,并导致河水中养分的变化,使水的质量显著下降.此外,火烧后的黑色物质(灰分等)大量吸收太阳能,使得下游河流水温升高,千万鱼类容易染病.特别是喜欢在冷水中生存的鱼类,火烧后常常大量死亡.
(六)引起空气污染
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类物质约占所有烟雾成分的90%~95%;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
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约占10%~5%.除了水蒸汽以外,所有其他物质的含量超过某一限度时都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及野生动物的生存.1997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燃烧了近一年,森林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不仅给其本国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还影响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邻国.许多新加坡市民不得不配戴防毒面具来防止烟雾的危害.
(七)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火灾常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全世界每年由于森林火灾导致千余人死亡.1871年发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和密执安州的一场森林大火烧死1500余人;1987大兴安岭的一场大火烧死212人.此外,森林火灾还会给人民财产带来危害.林区的工厂、房屋、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畜牧、粮食等常常受到森林火灾的威胁.例如: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烧毁三个林业局址(城填),九个林场场址,四个半贮木场(烧毁木材85万立方米),桥梁67座,铁路9.2km,输电线路284km,房屋6.4万平方米,粮食325万kg.各种设备2488台.损失十分惨重,直接经济损失4.2亿元人民币.同时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

三、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方法的调查
(一)预测预报历史
我国林火预报研究始于 1966 年,起步较晚,但 20 世纪 80 年代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特别是 1992 年 3 月国家发布了 LY1063-92《中国森林火险区划》行业标准(1063-1992 L),规定了全国森林火险等级及其区划方法,为全国各地开展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林火预测预报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进展较快,已由单纯的火险天气预报向林火发生预报和潜在火行为预报发展,并开始研制全国性的林火预报系统。

(二)预测预报方法
(1)利用历史火灾资料来研究林火预报,此法简单,不需要特别布置观测,只凭气象站的走时观测资料就可计算火险的大小,但准确性较低。

(2)利用可燃物湿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进行林火预报,但受测量手段制约,精度有限。

(3)利用点火试验进行林火预报,此法根据点火试验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报,并需要在不同森林可燃物类型的一定面积上进行多次点烧,一般野外点火试验其准确性更高。

不仅能预报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林火发生的可能性,还能预报林火发生后的蔓延速度和火强度等林火行为。

(4)综合法进行林火预报,此法将可燃物湿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点火试验等方法结合起来,并引入火源因素来进行林火预报,准确性较高,预报的项目多而全面,它可以预报火灾出现的时间、火的蔓延速度和火强度等,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比较多。

(5)利用林火模型来进行预报,此法主要对影响着火和蔓延的各种要素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出的数值,再到野外进行检验修正,这种研究方法是目前发展的方向。

我国地域辽阔,各有林地区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可燃物、气候和地形特征等实际情况,确定哪种火险等级预报系统更适合本地区,以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舒立福等.林火研究综述——林火预测预报
2、廖兆建. 强化森林火灾预防的措施
3、于成龙.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
4、浅谈森林火灾特点及火灾扑救基本方法.中国消防网
5、耿晓雪、陈辉.浅谈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6、谢慧. 对我国山区森林防火对策的一些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