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 口诀

合集下载

人类染色体图谱+口诀(全套46条)

人类染色体图谱+口诀(全套46条)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符号术语意义符号术语意义A-G 染色体组的名称1-22 常染色体序号
→从…到…+或- 在染色体和组号前表示染色体或组内染
色体增加或减少;在染色体臂或结构后
面,表示这个臂或结构的增加或减少/ 表示嵌合体?染色体分类或情况不明
:断裂::断裂与重接
ace 无着丝粒断片(见f)cen 着丝粒
chi 异源嵌合体chr 染色体
ct 染色单体del 缺失
der 衍生染色体dic 双着丝粒
dir 正位dis 远侧
dmin 双微体dup 重复
e 交换end (核)内复制
f 断片fem 女性
fra 脆性部位g 裂隙
h 副缢痕i 等臂染色体ins 插入inv 倒位
mal 男性mar 标记染色体mat 母源的min 微小体
mn 众数mos 嵌合体
p 短臂pat 父源的
ph 费城染色体pro 近侧
psu 假q 长臂
qr 四射体r 环状染色体rcp 相互易位rea 重排
rac 重组染色体rob 罗伯逊易位s 随体tan 串联易位ter 末端tr 三射体
tri 三着丝粒var 可变区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口诀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口诀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口诀:一秃二蛇三蝶飘四像鞭炮五黑腰六号p似小白脸七上八下九两条十号q三深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十三四五一个样着色深带一二一十六深带连着点十七深带跑得远十八人小肚子大十九中间一点腰二十头重脚轻二十一像葫芦瓢二十二两两一点Y黑脚,Xpq一担挑1号染色体(中央)p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

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

q的次溢痕深染。

2号染色体(亚中)p有间隔较均匀的4条深带,中间的两条稍靠近。

着丝粒染色很浅。

长臂根据标本的质量可间6-8条深带。

3号染色体(中央)p和q中部色浅是3号染色体的特点。

p近着丝粒区通常有两条深带。

远端可见3条,中间的一条最宽最浓。

q臂近端可见两条深带,中间一条明显的浅带,远侧有4-5条深带。

4号染色体(亚中)p有1-2条深带,q有均匀分布的4条深带,在较好的标本还可以分出较好的更多的带纹。

5号染色体(亚中)p有1-2条深带,q中段有3条深带(有时为1条),远端有1-2条深带。

6号染色体(亚中)p中段为一明显宽阔的浅带,这是6号染色体的特征。

远端和近端各有一条深带,后者紧邻着丝粒。

在质量较好的标本可细分q有6条深带。

7号染色体(亚中)p上有3条深带,末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q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端一条较浅,且可分为两条。

8号染色体(亚中)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p的两条深带被一条浅带隔开,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这是8号染色体的特征,q的3-5条带,近侧段内带和末端较浅的一条带常不明显9号染色体(亚中)苗条p有3条深带,远侧的两条深带有时融为一条。

q有2条较亮的间隔均匀的深带,远端的一条有时一分为二,次溢痕不着色,长度变异大,但可用c带等选择性染色。

10号染色体(亚中)第一条宽浓p中段有1-2条深带,q有间隔基本均匀的3条深带。

远端2条相距较近。

近侧的一条着色最深。

11号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可能染色p中央有一宽阔的深带有时再分出较窄的一条。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

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G显带核型分析
9. 弃上清,重复固定1次。 10.弃上清,根据沉淀量多少加入适量滴数新鲜固定
液,轻轻混匀,制成磨砂状悬液。 11.制片:取上述悬液1~2滴,滴至沾有冰水或干燥的
洁净载玻片上,吹散,过火,空气干燥。 12.37℃温箱放置3~4天或70℃烘烤2 h进行老化处
理,以备显带分析用。
【(二实)人验类染方色法体和的G步显带骤】
染色体的带纹是染色体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每条 染色体上沿纵轴显示出的一定数量、着色程度不同、 宽窄不等的横纹。染色体带是染色体固有的、稳定 的特征。染色体G显带是多种显带技术中的一种,是 将染色体标本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再用吉姆萨 (Giemsa)染液染色。G显带技术因其方法简便, 重复性好,带纹清晰且可长期保存而应用最为广泛。
2. 超净工作台内将抗凝血加入RPMI-1640培养液中,
每 瓶加0.3~0.5 ml全血。轻轻混匀。 3. 37℃恒温培养箱静置培养72 h左右(培养24 h后水平 轻摇培养瓶一次,以悬浮混匀血细胞)。 4. 培养至68~72 h(即终止培养前2~4 h),每瓶加秋 水仙素(20 μg/ml)至终浓度0.1~0.2 μg/ml,轻摇 培养瓶混匀,继续培养2~4 h。 5. 终止培养,将培养物吹打混匀后转移到10 ml玻璃离 心管,配平,1800 rpm 离心6 min。
2. G显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包括胰蛋白酶的作用时间、 温度、pH等。其中胰蛋白酶溶液应37℃充分预热,溶 液pH应维持在6.8~7.2,以保证酶活性的发挥。另外 消化要适度,消化不足则带纹不清晰或不显示,消化过 度则带纹模糊甚至损失。
[作业与思考题]
1.简述人类染色体制备的操作过程和基本原理。 2.总结人类染色体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及注意
植 物血凝素(PHA)、秋水仙素(20μg/ml)、 0.075 mol/L氯化钾低渗液、0.85%生理盐水、 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现配现用)、 Giemsa原液、0.25%胰蛋白酶溶液、磷酸盐缓冲 液。

【实用】G带分析PPT文档

【实用】G带分析PPT文档

4
15
12高 4鞭炮
10 5黑腰8源自X2Y6白脸
6
18 22 13 16
19
15
21
7 17 3
12 14
13
1秃 11
2蛇 3蝶飘 20
9
10
11
X
8
2 20
17
15 16
Y
6
5 19
4 1
15
8
18 22
7
16
13 19
13
15 17
21 3
6 21
11 7
12 22
14
9 18
14 2
9 10
1秃 2蛇 3蝶飘 4鞭炮 5黑腰 6白脸
D组(13-15):近端着丝粒 Y G组 无随体
7上 8下 11DBB人 人D11FDAF6D11CB11GD人A1号 秃00735070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组类类类qq长qqq长q2小((近近((带(显近((近( ( ( ( ( ((11GGG远蛇远99白带带均中带带44141111171带 带2带--戴3戴-----33333-122553脸531好好匀点好好蝶( ((------00))脚) )脚)1111212))飘5555) 53332::::镣中: 中:镣:)))))222):000亚亚中 亚中央央7:::::111111:条 条条亚4上11114611中中央 中央着着近近近近近鞭近低低低低q带 带二带88中8缢人人着着着 着着丝丝端端端端端炮端下1111) )四)着2222痕小小丝丝丝丝丝粒粒着着着着着着9染高高高高5丝苗大肚肚粒粒粒 粒粒黑丝丝丝丝丝丝色粒条皮皮((( ((腰粒粒粒粒粒粒深大大pp2p2,短短亚 短亚+))中 )中Y) )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 (1)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 (1)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方法;2.了解人类染色体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1.染色体组型(核型)是指生物体细胞所有可测定的染色体表型特征的总称。

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的形态、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或次缢痕等。

染色体组型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组型分析能进行染色体分组外,还能对染色体的各种特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描述,是研究染色体的基本手段之一。

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鉴别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也是研究物种的起源、遗传与进化,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手段。

2.人类的单倍体染色体组(n=23)上约有30000-40000个结构基因。

平均每条染色体上有上千个基因。

各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各基因间的毗邻关系也是较为恒定的。

人类的24种染色体形成了24个基因连锁群,所以,染色体上发生任何数目异常、甚至是微小的结构变异,都必将导致许多获某些基因的增加或减少,从而产生临床效应。

染色体异常常表现为具有多种畸形的综合征,称为染色体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异常,此外还可看到一些特征性皮肤纹理改变。

染色体畸变还将导致胎儿死产或流产。

染色体病已成为临床上较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病种之一,染色体病的检查、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检查的重要内容。

1960年,在美国Denver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遗传学会议,讨论并确定正常人核型(karyotype)的基本特点即Denver体制,并成为识别人类各种染色体病的基础。

按照Denver体制,将待测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和确定是否正常,以及异常特点即为核型分析。

人类染色体分组及形态特征见表1。

表1 人类染色体分组及形态特征(非显带标本)组别染色体序号形态大小着丝粒位置次缢痕随体I号染色体常见A 1-3 最大M(1、3)SM(2)B 4-5 次大SM中等SM 9号染色体常见C 6-12,X(介于7-8之间)D 13-15 中等ST 有E 16-18 小M(16)16号染色体常见SMF 19-20 次小MG 21-22,Y 最小ST 有(22、21)A组:1-3号,可以区分。

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

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Medical Genetics
X染色体其长度介于7号 和 8 号染色体之间 。着 丝粒有时染色淡。 • 短臂:中段有一条明 显的 深 带 , 宛 如 “ 竹节 状 ” 。 在有 些 标 本上 其 远侧还可见一条窄的、 着 色 淡 的 深 带 。 • 长臂:可见3~4条深带, 近侧一条最明显。此臂 分为 2 个区,近侧的这 条最明显的深带为 2 区 1 号带。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Y染色体略大、长臂平行伸展、无随体
1
2
3
B组
C组 D组 E组
4 —— 5
6 ——12、X 13 ——15 17
16
18
小 F组 G组
19 ——20 21——22、Y
Medical Genetics
一秃二蛇三蝶飘, 四象鞭炮五黑腰; 六号短空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带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号, 三个长臂一二一; 十六长臂缢痕大, 十七长臂带脚镣; 十八人小肚皮大, 十九中间一黑腰; 二十头重脚脚底轻, 二十一带宽身体小; 二十二带小身体大, Y长一宽近末端; X短臂一、长臂三, 中间象个工字般。
Medical Genetics
第8号染色体:短臂上 一般可见到二条着色 较深的带而远侧部的2 区2带比近侧部的1区2 带着色较深些,这恰 好与第10染色体短臂 上出现二条带的情形 相反。长臂上几条深 带的界限不清楚,一 般为3~4条,由近及 远,越来越深。
第9号染色体:着丝 粒深染。短臂可见二 条深带,有时它们融 合为一条较宽的带。 长臂上有二条明显的 深带,次缢痕通常不 着色且往往是多态性 的;在有些标本上呈 现出特有的狭长而扭 曲的“颈部区”。

人类染色体G显带

人类染色体G显带

人类染色体G显带1p短臂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

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

q长臂的次溢痕深染。

1号染色体: 着短臂——近侧段和中段各有一条深带,其中段深带稍宽,在处理较好的标本上,远侧段可显出3~4条淡染的深带。

此臂分为3区,近侧的深带为2区1号带,中段深带为3区1号带。

长臂——次缢痕紧贴着丝粒,染色浓。

其近侧为一宽的浅带,中段和远侧段各有两条深带,以中段第2深带染色较浓,中段两条深带稍靠近。

此臂分为4个区,次缢痕远侧的浅带为2区1号带,中段第2深带为3区1号带,远侧段第3深带为4区1号带。

短臂——可见4条深带,中段的两条深带稍靠5号染色体(亚中) p有1-2条深带,q中段有3条深带(有时为1条),远端有1-2条深带。

长臂——近侧段有两条深带,染色较淡,有时不显;中段可见3条深带,染色短臂——中段有一条明显而宽阔的浅带,近侧段和远侧着丝长臂——可见5条深带,近侧的一条紧贴着丝粒。

6p中段为一明显宽阔的浅带,这是6号染色体的特征。

远端和近端各有一条深带,后者紧邻着丝粒。

在质量较好的标本可细分q有6条深带7p上有3条深带,末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q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端一条较浅,着丝粒较短臂——有3条深带,中间的一条深带窄而且着色极淡,有时长臂——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侧近末端的一条深且可分为两条。

8p 的两条深带被一条浅带隔开,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这是8号染色体的特征,q 的3-5条带,近侧段内带和末端较浅的一条带常不明显8号末端有一条很深的带,9号末端是两条深带 8号短臂中间是浅区短臂——有两条深带,其间有一条较明显的浅带,长臂——近侧段可见2~3条分界不明显的深带,远短臂——远侧段可见两条深带,在长臂——可见明显的两条深带,次缢痕一般不着色,在有些标9号染色体(亚中)p有3条深带,远侧的两条深带有时融为一条。

q有2条较亮的间隔均匀的深带,远端的一条有时一分为二,次溢痕不着色,长度变异大,但可用c带等选择性染色。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2纸准备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11主要特征带型主要特征带型11秃秃22蛇蛇33蝶飘蝶飘44均匀均匀55黑腰黑腰66号小白脸号小白脸77似戴帽似戴帽88三长两短三长两短99细颈长两条细颈长两条1010三条带型好三条带型好1111低低1212高高xx染色体一担挑染色体一担挑131314141515四二一低中高四二一低中高1616深带连着点深带连着点1717深带跑得远深带跑得远1818人小肚子大人小肚子大1919点黑腰点黑腰2020头重脚轻头重脚轻2121似像角似像角2222戴小帽戴小帽2全部g带特征
实验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目的要求
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G带形特征 2、掌握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实验内容 G显带照片核型分析
照片和玻片标本的来源
取外周血---体外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 渗---固定---制片---老化处理---胰酶处理--Giemsa染色---观察---显微摄影。
• 2、全部G带特征: 剪贴配对后观察 (考试要求) 3、实验报告当堂交
1、主要特征带型
• 1秃 2蛇 3蝶飘 4均匀 5黑腰 • 6号小白脸 7似戴帽 8三长两短 • 9细颈长两条 10三条带型好 • 11低 12高 X染色体一担挑 • 13、14、15 四二一、低中高 • 16 深带连着点17深带跑得远18人小肚子大 • 19点黑腰 20 头重脚轻 • 21 似像角 22 戴小帽
G显带染色体的命名
染色体号---臂的符号---区号---带号---亚带--亚亚带
如:1q34 5p23.3 14q22.23
图8 人类C带核型,C带显示的是着丝相观察---实验报告纸准备 (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 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染色体G显带示意图
口诀:
一秃二蛇三蝶飘四像鞭炮五黑腰
六号p似小白脸七上八下九两条
十号q三深带好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四五一个样着色深带一二一
十六深带连着点十七深带跑得远
十八人小肚子大十九中间一点腰
二十头重脚轻二十一像葫芦瓢
二十二两两一点Y黑脚,Xpq一担挑
1号染色体(中央)
p近侧1/2有两条宽阔和浓染的深带,远端有3-4条较窄较淡的带。

长臂有5条深带,中央有一条最亮最深的带。

q的次溢痕深染。

2号染色体(亚中)
p有间隔较均匀的4条深带,中间的两条稍靠近。

着丝粒染色很浅。

长臂根据标本的质量可间6-8条深带。

3号染色体(中央)
p和q中部色浅是3号染色体的特点。

p近着丝粒区通常有两条深带。

远端可见3条,中间的一条最宽最浓。

q臂近端可见两条深带,中间一条明显的浅带,远侧有4-5条深带。

4号染色体(亚中)
p有1-2条深带,q有均匀分布的4条深带,在较好的标本还可以分出较好的更多的带纹。

5号染色体(亚中)
p有1-2条深带,q中段有3条深带(有时为1条),远端有1-2条深带。

6号染色体(亚中)
p中段为一明显宽阔的浅带,这是6号染色体的特征。

远端和近端各有一条深带,后者紧邻着丝粒。

在质量较好的标本可细分q有6条深带。

7号染色体(亚中)
p上有3条深带,末端一条较宽且色深,有如“瓶盖”,q有3条明显的深带,远端一条较浅,且可分为两条。

8号染色体(亚中)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
p的两条深带被一条浅带隔开,最后一条深带宽浓,粗壮,这是8号染色体的特征,q的3-5条带,近侧段内带和末端较浅的一条带常不明显
9号染色体(亚中)苗条
p有3条深带,远侧的两条深带有时融为一条。

q有2条较亮的间隔均匀的深带,远端的一条有时一分为二,次溢痕不着色,长度变异大,但可用c带等选择性染色。

10号染色体(亚中)第一条宽浓
p中段有1-2条深带,q有间隔基本均匀的3条深带。

远端2条相距较近。

近侧的一条着色最深。

11号染色体(亚中)着丝粒可能染色
p中央有一宽阔的深带有时再分出较窄的一条。

着丝粒可能染色。

q近着丝粒有
一深带,中部有2条紧邻的宽阔的深带,后者常融合为一。

12号染色体(亚中)
p中部为一条深带,q近着丝粒有一深带,中段有一宽阔的深带,这两者之间有一明显的浅带。

在较好的标本上中段宽阔的深带可分为3条。

中间一条较宽,着色较浓。

此外。

在末端还可见另一条较窄的深带。

11号和12号带型相似,但可根据臂率(11号p较长)和q中段深带的位置(即11号的深带稍偏远端)等加以区别。

13号染色体(近端)
q远端着色较深,常可见4条中等着色带,中部两条宽而深。

14号染色体(近端)
q有4条深带,近端一条窄的和一条宽的深带常融合在一起,中部深带很窄,远部深带很宽。

15号染色体(近端)
q中部为一较宽深带,近端有一较窄深带,远端的深带接近末端。

16号染色体(中央)
p有一条较浅的着色深带,q近端次溢痕处中等着色,远端1到2条中等着色带。

17号染色体(亚中)
p为浅染,有一较窄的深带,q近端有一阴性节段,远端为一条中等着色带。

18号染色体(亚中)
p浅染,q近端和远端各有一条深带
19号染色体(中央)
着丝粒两侧为深带,其余均为浅带,但在较好标本中,p可见有一条深带,q臂有2条深带。

20号染色体(中央)
p上有一明显的深带,q上有2条深带,但染色较浅。

21号染色体(近端)
q近侧有一宽阔浓染的深带。

22号染色体(近端)
着丝粒两侧深染,q中部有一条窄的深带。

x染色体(亚中)
p中央有一明显的深带,宛如“竹节状”,在较好标本,q的近侧和远侧还可见一窄带。

q上可见4条深带,近侧的一条最明显。

Y染色体(近端)
p末端有一窄的深带,q的远侧深染。

较好的标本中,Y的q可区别4条深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