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技术概述PPT(共 59张)
合集下载
智慧楼宇解决方案ppt

网络层技术
01
02
03
互联网技术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楼宇 内各种信息的共享和远程 控制。
局域网技术
通过局域网技术将楼宇内 的各种设备、设施和系统 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 互通和协同工作。
无线通信技术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 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
应用层技术
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
通过对感知层收集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楼宇管理和决策提 供支持。
等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
实施效果
改造后,该高校的教学资源利 用率提高了30%,设备维护及 时率提高了20%,同时提高了 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广州某地铁站智慧楼宇解决方案
பைடு நூலகம்
01
建设背景
广州某地铁站每日客流量巨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安全、便
捷、环保等方面的需求,需要进行智慧化改造。
02
解决方案
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乘客出行系统,实现客
流预测、安全预警等功能,同时对站内的环境进行智能调节和控制。
03
实施效果
改造后,该地铁站的客流量预测准确率提高了80%,安全预警及时率
提高了70%,同时站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为乘客提供了更加舒适
便捷的出行体验。
05
智慧楼宇的未来趋势与挑 战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
总结词
舒适、节能、环保
详细描述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通过对楼宇内部环境的监测和控制,调节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环境,同时降 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设备管理系统
总结词
智能化、高效化、节能化
详细描述
智能设备管理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楼宇内的各种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和管理水平,实现智能化和高效化。
《建筑智能化技术》课件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源
01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建筑智
能化技术开始萌芽。
发展阶段
02
20世纪90年代,智能建筑开始兴起,各种智能化系统逐渐应用
于建筑中。
成熟阶段
03
进入21世纪,建筑智能化技术逐渐成熟,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
建筑中。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智能办公楼
《建筑智能化技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建筑智能化技术概述 •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构成 •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关键技术 •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建筑智能化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02 跨学科性
03 系统性
04 集成化
05 智能化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指将现 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相 结合,通过对建筑物的结 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 行优化整合,实现建筑物 高效、安全、舒适和可持 续发展的目标。
案例2
某办公大楼采用智能空调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室 内外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空调运行状态,提高 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智能家居案例
01
02
03
智能家居案例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人 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家居 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 控制。
案例1
某家庭采用智能安防系统 ,通过摄像头、门禁等设 备实现家庭安全监控和报 警功能。
控制技术是建筑智能化技术的核心, 它能够实现对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效 率。
控制技术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 工业以太网等技术,这些技术能够实 现对建筑设备的精确控制和远程监控 。
楼宇智能化课件

1.1 楼宇智能化概念与特点
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 即智能型建筑, 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 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用户 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4个基本要素 进行优化组合, 提供一个投资合理, 具有高效、舒 适、安全、方便环境的建筑物, 达到有效节省电 能、大量节省人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有效加 强管理、保障设备与人身的安全等目的, 是应用 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的完美结合, 实现了对建筑 物科学、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化管理, 改善 了人类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1.2.2 楼宇智能化系统功能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智能化工程各系统要体现当今时代潮流, 设计合理,
具有既可单独操作控制, 又能整体管理的功能, 安 装维护方便, 安全可靠。 建立大楼的计算机数据网络, 满足用户的信息服务 要求。 建立大楼的安全防范系统, 方便大楼的封闭管理, 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所用设备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性能价格比 较高的产品。 所用设备便于操作、便于维护, 稳定性好。
1.2.1 楼宇智能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智能化楼宇的基本要求是: 有完整的控制、管理、 维护和通信设施,便于进行环境控制、安全管理、 监视报警,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发人们的 创造性。简言之,楼宇智能化的基本要求是: 办公 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通信系统高性能化,建筑 柔性化,建筑管理服务自动化。外部电路设计主 要包括与PLC得连接电路,各种运行方式的强电 电路,电源系统及接地系统的设计。这是关系 PLC系统的可靠性、功能及成本的问题。PLC选 型再好,程序设计再好,外部电路不配套,也不 能构成良好PLC控制系统。
第1章 楼宇智能化技术基本概念
楼宇智能化技术课件

o 广播系统工程; o 会议系统工程; o 视频点播系统工程; o 智能化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 o 可视会议系统工程; o 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 o 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 o 火灾报警系统工程; o 计算机机房工程。
绿色智能化
可持续发展 需求推动
支撑面
IT技术,自动化技术,生产商,系统集成商...
楼宇智能化技术
1.1.2“楼宇智能化”是一个新的学科 (3)
“楼宇智能化”是否是一个学科?
➢ 楼宇智能化技术是指为了建设智能楼宇而所涉及 的各种工程应用技术。
➢ 智能化己扩展到各类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住宅 小区、智能校园、智能医院、智能体育场馆、智 能会议中心、智能办公大厦、智能博物馆…。
楼宇智能化技术
《9.工信点程息型及技感设术温备系火质统 灾量间探验远测收程器规通技范信术和要信求息及交试换验局方域法网》和(GB城4域71网6-》20(G0B5)15629.11-2003) 《信线建息型筑处光电理束气系感工统 烟 程光火施纤灾工分探质布测量式器验数技收据术规接要范口求》及》(GB试(I5S验O03方903法1-24》-010(:2G1)B98194)003-2005) 《光点智纤型能分红建布外筑式火工数 焰 程据探质接测量口器验(性收能规FD要范DI求》)及(高GB试速5验0局3方域39法网-2》标00(准3G)B》1(56A3N1-S1IX939T59).5)
(7)根据不同地区的气侯和资源条件,发展该地区 适用的智能楼宇技术。
(8)与建筑学科的结合,发展新型楼宇结构和型态 (移动、多功能空间、摩方…)。
楼宇智能化技术
1.1楼宇智能化技术的基本概念(6)
1.1.3智能楼宇体系结构
智能楼宇应有三大方面的功能特征:建筑基本功能、设备自动化功能和服 务智能化功能。图1-2智能楼宇体系结构参考模式,描述了智能化建筑的 逻辑构成。
写字楼智能化介绍PPT.

RX
TX
ACT RX
TX
Extreme Networks Summit 24e2
25
1000BASE-X
26
LINK
ACT RX
TX
ACT RX
TX
LINK
Extreme Networks Summit 24e2
25
1000BASE-X
26
LINK
ACT RX
TX
ACT RX
TX
5楼下侧分配线间
1-7楼 数据点
Console
M DI-II
2
4
6
8
1
3
5
7
LINK
ACT
Power Status
M DI-X
Console
M DI-II
2
4
6
8
9
11
13
TX
5楼上侧分配线间
网络接入分布
16楼机房
1
3
5
7
LINK
ACT
Power Status
Console
MDI-X MDLI-IINI K
21
34
65
87
ACT
Power Status
MDI-X
Console
MDI-II
2
4
6
8
1
3
5
7
LINK
ACT
Power Status
MDI-X
Console
MDI-II
MDI-X
Console
MDI-II
2
4
6
8
9
11
13
楼宇智能化系统介绍PPT课件

.
6
4、运行高可靠性
我们所选用产品,在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上 要是业界最优秀的产品,并配合我们公司 优良的施工与售后服务体系。能保证整个 系统安全运行。
.
7
设计特点
一、先进的网络设计:
核心网为千兆以太网,百兆到各信息点。核心交换机要求 主控板、电源系统等所有关键部件支持冗余热备份设计。 为提高设备管理能力,核心设备需采用全分布式体系结构, 采用模块化设计。
干线子系统
由楼宇主设备间 (如计算机房、程 控交换机房)到各 楼层弱电管理间。 它采用电缆或光缆, 两端分别接在设备 间和管理间的跳线 架上。
工作区
水平子系统
一般是 从楼层 弱电间 开始到 各个办 公室内 的线路 与设备
.
3
1、综合布线产品的先进性
布线系统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20年以上, 因此在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时候我们特别 考虑到了技术的更新发展,目前网络系统 是以以太网(10M)和快速以太网(100M) 为主,并在向-千兆以太网(1G)的发展,随 着技术的发展,千兆以太网是必然的趋势。
.
1
一.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是
指建筑物内部的语音(电
话)、数据(网络)、视
频图象(监控图像)等系
统的线路布设。
基于楼内所有弱电线路的整 体考虑.做到一次性布全.并 为以后扩展余留充足的空间.
1、设备的先进性
2、扩展良好性
3、运行可靠性
4、对下代产品的兼容性
.
2
A: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管理区 楼层弱电间
而是集电力、空调、建筑、装修、消防和安全等多
方面的综合设计和施工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机房是
各种信息系统的中枢,只有构建一个高可靠性的整
《楼宇智能化技术》.ppt

信噪比是反映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关系,信噪比越高,说 明图像的质量越好。信噪比的典型值是46dB,若为50dB, 则图像有少量噪声,但图像质量良好;若为60dB,则图像 质量优良,不出现噪声。
楼宇智能化技术
2.镜头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相当于人 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镜头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体质量。因此,摄像 机镜头的选择是否合适,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 程造价。
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常用的主要设备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摄像机、镜头、云台、 防护罩、云台镜头控制器、画面处理器、视频处理器、监 视器、录像机等。
1、摄像机
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摄像机是摄像头和镜头的总称。
楼宇智能化技术
根据摄像机的原理和功能可以有如下分类。
(1)按照性能分类
① 普通摄像机:工作于室内正常照明或者室外白天。 ② 暗光摄像机:工作于室内无正常照明的环境里。 ③ 微光摄像机:工作于室外月光或星光下。 ④ 红外摄像机:工作于室外无照明的场所。
① 黑白摄像机:图像颜色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清晰度和 灵敏度高,但不能显示图像的真实颜色。适用于光线不足 和一般监视。
② 彩色摄像机:能够显示图像的真实颜色,适用于景物 细部辨别等要求较高的监视。
摄像机的主要传感部件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部件,CCD能够将图像光线变为电 荷,并可将电荷转变成电压信号。因此CCD是理想的摄像 元件,目前是代替摄像管的新型器件。
像素数量决定了显示图像的清晰程度,像素越多,图像 越清晰。像素在38万以上的称为高清晰度摄像机。
芯片尺寸是指CCD靶面的大小,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尺 寸,常用的是1/3英寸和1/4英寸。CCD靶面的大小、CCD 与镜头的配合情况将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大小和图像的清晰 度。
楼宇智能化技术
2.镜头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相当于人 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镜头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体质量。因此,摄像 机镜头的选择是否合适,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 程造价。
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常用的主要设备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摄像机、镜头、云台、 防护罩、云台镜头控制器、画面处理器、视频处理器、监 视器、录像机等。
1、摄像机
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摄像机是摄像头和镜头的总称。
楼宇智能化技术
根据摄像机的原理和功能可以有如下分类。
(1)按照性能分类
① 普通摄像机:工作于室内正常照明或者室外白天。 ② 暗光摄像机:工作于室内无正常照明的环境里。 ③ 微光摄像机:工作于室外月光或星光下。 ④ 红外摄像机:工作于室外无照明的场所。
① 黑白摄像机:图像颜色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清晰度和 灵敏度高,但不能显示图像的真实颜色。适用于光线不足 和一般监视。
② 彩色摄像机:能够显示图像的真实颜色,适用于景物 细部辨别等要求较高的监视。
摄像机的主要传感部件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即电荷耦合部件,CCD能够将图像光线变为电 荷,并可将电荷转变成电压信号。因此CCD是理想的摄像 元件,目前是代替摄像管的新型器件。
像素数量决定了显示图像的清晰程度,像素越多,图像 越清晰。像素在38万以上的称为高清晰度摄像机。
芯片尺寸是指CCD靶面的大小,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尺 寸,常用的是1/3英寸和1/4英寸。CCD靶面的大小、CCD 与镜头的配合情况将直接影响视场角的大小和图像的清晰 度。
智能化介绍PPT课件

九、多功能会议系统
智能多功能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
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
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
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会议的智能化
一
卡
通
管
理
系
统
信息设施系统
以
太
变
配
电
监
测
给
排
水
监
控
照
明
监
控
通
风
空
调
监
控
电
梯
监
控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网
楼宇智能化系统集成
机房工程
建筑基础
.
冷
热
源
监
控
门
锁 智
及 能
电 客
梯 房
控 控
制 制
系 系
统 统
智慧楼宇管理系统
智
能
灯
光
控
制
系
统
能
量
计
量
管
理
系
统
酒店智能化系统组成
程
控
数
字
交
换
系
统
可
视
对
讲
系
统
无
线
对
讲
系
统
.
系统特点
本通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国际最新的通信科技,使其在国内专网通信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
★结合业务实际,建立高可用性的通信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 出 模中 拟继 模 中继 拟线路 用 户 级 入中继
交 换 网 络
话务台
市话局程控交换机
18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的入网方式(DODl+DID+BID )
• 外线(中继) 容量:表明连接其它交换机的中继线路数量 •
• (2) 中继接口类型
• 环路中继: 环路中继是模拟中继线路 • E1中继:E1中继是数字中继线路 • E&M中继:E&M(Ear and Mouth)中继也是模拟中继线路,一
般用于与专网的连接
13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PABX
数字
数字
出中继
入中继
模拟
中继线路
模拟 入中继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话务台
市话局程控交
17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的入网方式(DOD2+BID )
呼出采用DOD2方式,呼入采用BID方式 ,由话务员转接至各分 机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PABX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楼宇智能化技术
许锦标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
1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第4章 授课重点(4学时)
智能化建筑内的电话网以及与其相关的新技术,内容包 括PABX技术、VoIP技术和CTI技术。 PABX是当前构建智能化建筑内电话网的主流技术。VoIP 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语音(电话)通信的技术,是一种有广 阔前景的数字化语音传输技术。 CTI技术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呼叫中心、报警中心、求助 中心、自动语音应答系统、自动语音信箱、自动语音识别 系统、故障服务、声讯台等。
三种E1数字中继线路
一个E1的传输速率是2.048Mbps, 包含30路中继线路,可以指定其中每一 条中继线路的方向(是作为入中继或是出中继,或者双向中继)。
市话局程 控交换机
同轴电缆,距离不超出500米
PABX
市话局程 控交换机
光端机
光纤,可远距离传输
光端机 PABX
市话局程 控交换机
两对电话线,距离不超出3KM
PABX
楼内电话网
市话用户
远端模块
6第4章 电话网技术
采用PABX组网的方式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汇线通方式(直线)
本地电信业务经营者所提供的虚拟交换方式、配置远端模块或设置 独立的综合业务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等方式 (直线)
PSTN公用电话网
远端模块
市话用户
市话用户
楼内电话网
市话用户
远端模块
5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程控用户交换机(PABX)方式
用户自行购置PABX构成一个星式网,并负责运行、管理和维护。 PABX的基本功能包括呼出外线、外线呼入、转接外线来话和内部通 话等,内部通话不经过市话网,故不发生电话费用。
PSTN公用电话网
远端模块
市话用户
市话用户
市话用户
市局交换机 中继线路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PABX
数字
数字
出中继
入中继交
PCM数字
换
中继线路
网
数字
数字 络
入中继
出中继
市话局程控
15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的入网方式(DOD2+DID )
DOD2+DID中继方式 ,是直拨呼出听二次拨号音、直拨呼入中 继方式。 DOD2(Direct Outward Dialling-two)即直拨呼出听二次拨 号音方式,2为含有听二次拨号音之意
HDSL
HDSL
PABX
14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的入网方式(DOD1+DID)
DOD1+DID中继方式,是直拨呼出/呼入中继方式。 DOD1(Direct Outward Dialling-one)即直拨呼出中继方式, 1为含有只听一次拨号音之意。 DID(Direct Inward Dialling)即直拨呼入中继方式
用 户 级
交 换 网 络
PABX
数 出字 中继 PCM数字 用 户 级
交 换
中继线路
网
数字
数字 络入中继ຫໍສະໝຸດ 出中继市话局程控交
16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的入网方式(DOD1+BID )
呼出采用DOD1方式,呼入采用半自动中继方式,即BID(Board Inward Dialling)方式 ,由话务员转接至各分机
2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4.1 PABX通信网络
1)PABX基本原理/功能/组网结构 2)PABX的入网方式 3)PABX网络设计要点和实例
3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用户终端能通过电话电网与话公网用通支信持网多互通种,通实现信语业音务、数据、图像、多媒体业
务的通信。
蓄电池
操作 目录
PABX 程控交换机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系统维护管理计算机
配线箱
RS-232
PABX的系统维
护由一台计算
系统维护管理界面
机完成
中继线 路监视
来电 记录
话单 显示
内线 状态
12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 (1) 容量
• 内线容量:表明可装设的内线户用数量,一般从几十线(门) 到几千线(门)不等
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俗称: 程控交换机、程控用户交换机、电话交换机、集 团电话等。用户自行购置PABX构成一个星式网, 并负责运行、管理和维护。
汇线通(Centrex)即集中用户小交换机,又称之 为“虚拟用户交换机”。实质上就是在电信局交 换机上将若干用户终端划为一个用户群,为其提 供用户小交换机的功能
电话网的极高的可靠性是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尚不能达到的,由此可见智
能化楼宇内电话网的重要性
电话 图文传真
计算机,数字设备 MODEM
电话网 电话网
电话网
电话 图文传真
计算机,数字设备 MODEM
4第4章 电话网技术
4.1 PABX通信网络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楼宇内电话网的构建方式
目前楼宇内电话网有两种构建方式:程控用户交 换机(PABX)方式和汇线通方式。
市局交换机 中继线路
市话用户
市话用户
远端模块
汇线通方式
7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基本原理
8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9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10第4章 电话网技术
【楼宇智能化技术】第4版
PABX具有强大的组网能力
PABX
11第4章 电话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