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课件]]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鉴赏》ppt课件
D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作者登楼为何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内容 /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水调歌头》
苏轼
[答案: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四、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___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2)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中考语文】初三初三古诗词赏析课件(共39张PPT)

【中考语文】初三初三古诗词赏析课件(共39张PPT)


(龚自珍《己亥杂诗》)
•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

(范仲淹《苏幕遮》)
•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元·张可久
嗈嗈①落雁平沙,依依②孤鹜残霞,隔水疏 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①嗈嗈(yōng):雁鸣叫声。②依依,轻飞的样子。
1.这首词描绘了暮秋江上 傍晚 / 黄昏 (时间) 的景色和渔家 从容闲适 / 宁静恬美 的生活 情景。(2分) 2.此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表现了作者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

雁作为候鸟,被赋予诸多人格化的象征意
义,使之成为古代文学中一个符号化的意象。
它们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
情和羁旅伤感。
关于“鸿雁传书”的传说出自《汉书·苏武 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鸿雁也就成为了 传书的信使,也指书信。
•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 2.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
山水田园诗
(四)兰溪棹歌①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①棹(zhào)歌:船歌。
1.“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 它启发读者去想像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 溪水平静清澈,倒映着月光山色,摇曳生姿,朦胧缥缈。
2.“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精彩传神,营造出优美 活灵的意境,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描述了鱼抢春水,涌上溪滩,啪啪蹦跳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内心荡漾起的欢乐之情。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28页)ppt精品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28页)ppt精品课件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 闲适的生活态度
【鉴赏示例1】
•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马致远 •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
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 这首曲子可谓“曲中有画”,视野开阔。
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哪些景色?这 些景色在曲中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什么 样的情怀? • 【参考答案】 • 提示:除重点写“晴岚”外还写了花村、 草店、晚霞、山色等景色;这些景色的作
• 答: (1)深秋晚景图(1分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 情感。(2分)(意近 即可)
• (3)作者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 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 ( 2 分)
• 【词写的是秋季景色,应为西风。西风较 寒,使人的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能
【鉴赏示例1】
• 谢亭送别 许浑
•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 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 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什么 感情?
•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 不同?
• 【参考答案】
• 答1:不是同一时间,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 间间隔。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强化送别的
• 【参考答案】
4【“田园山水诗”的特点与鉴赏】
• 古代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 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 “田园山水诗”的一些基本特征: •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
光、农家生活 •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
• 新晴野望 王维

中考复习指导《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中考复习指导《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41张PPT)

2、看题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所以有时候了解古诗词的 标题也是把握其意的一个重要手段。 3、诗词中的解释及小序。在理解诗文时,必须掌握其部分解 释和写作背景(在小序中有介绍),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理 解诗词。(如:中学语文课本每册后的十篇古诗阅读)
旅夜书怀———杜甫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看作者。即明确诗歌是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 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 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 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他的诗歌主题主要是忧国忧民。
古诗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 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 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说明) 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 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等。
2、 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 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 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 雪通人心的灵性。(语意相近即可) 返回
3、能有联想、想象空间,使眼中有诗,脑中有画 古诗词中都一种意境,而我们读诗的人就是从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类的
(炼字型)
知识积累: 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炼字可以炼数词,炼字也 可以炼特殊词。炼字还可以活用词语。 应答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 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 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 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二、提问方式: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生动) 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 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 赏析。

【中考语文】初三年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57张PPT)

【中考语文】初三年中考复习古诗词赏析课件(57张PPT)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请你说说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对 应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情怀?
诗中洪波巨浪的大海和充满生机的海岛 融注了曹操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 壮志。
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莲—爱的象征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 古诗 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红豆—爱情或相思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悲凉、高洁 青鸟—信使 (4)其它羌笛—凄切(征人思乡)
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从题眼入手 从关键诗句入手 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诗歌的题目 因为有的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 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李白的《送孟 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杜甫的《春夜喜雨》、张养浩的《山坡 羊 潼关怀古》、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诗歌的主旨句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 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 的句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 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 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 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 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 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 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总结
写景:春夏秋冬 抒情:思乡、亲情、友情、爱 情、伤时、怀古、爱国之情 叙事:人、事 说理:人生 治国 抱负 理想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古诗词赏析(29张PPT)
1、李 白:《行路难》《送友人》 《月下独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峨眉山月歌》《春 夜洛城闻笛》《渡津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2、杜 甫:《江南逢李龟年》《登楼》《望岳》
《石壕吏》《羌村三首》《春望》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观刈麦》《望月
有感》
4、王 维:《竹里馆》《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5、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6、苏 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答题规范:要具体、准确、直接
悟情技巧:四读
一读:读作者 二读:读诗题 三读:读注释 小序 四读:中心句(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词句品味 七、字词品味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 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词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 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 意境、情感来分析。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 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参考规范:画面+情感 注:审准要点
六、主旨(情感)把握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 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 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 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2:古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PPT课件12:古诗词鉴赏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渡荆
03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04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05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06
二、[2013·乐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字直接点题(扣题), “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2012·河南] 古诗欣赏。
第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第二篇 古诗文阅读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PART01
古诗词鉴赏
【命题规律】 1.赏析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即事感怀、托物言志诗为辅。 2.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3.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题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 4.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形象分析题、诗句赏析题、画面描绘题、阅读评价题。
第12课时┃ 古诗词鉴赏
解 析 本题属于古诗词的思想感情题,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的。考生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结合全词,知人论世,理解它所表达的情感。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PPT优秀课件下载11(31张)

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PPT优秀课件下载11(31张)

试题演练
十 五 夜 望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情景?(2分) 答案示例:诗人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创设了一种万籁俱寂 的情景,衬托了自己孤寂的心境,为下文写“秋思”作了 铺垫。(2分,意思对即可)
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词语 的Fra bibliotek析试题演练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 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 要的分析。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 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 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 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 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例题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压、满
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答案:“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 而有动感。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5、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句子 的赏析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 手法; (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 作用。
例题分析
(1)抓准意象; (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 地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 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 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 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 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 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4.赏析词句:
例:(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的 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007年义乌卷) (2)“东风忽起垂杨舞”一句极为传神,请作简 要赏析。(2008年湖州卷)
5.体会情感:
例:(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008年嘉兴卷)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2008年衢州卷)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5、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从关键诗句入手。 (3)从作家的相关背景入手。 (4)从意象的象征义入手。
(5)从诗歌的题材入手。
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3)动物类
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蝉—高洁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 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 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 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 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 亲人的忧伤、孤独。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
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
(2)植物类
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
(1)从语言的生动形象、准确传神 等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
(2)结合语境,展开联想,点出该 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 的感情。
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句子 的赏析 (1)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或表现 手法; (2)分析该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语境 作用。
5、把握情感类题型的解答:
(1)从题眼入手。
2.描写画面:
例:“越中山色镜中看”中的“镜中看”启发读者去想象 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具体描述。(2007年杭州卷)
3.理解意境:
例:(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 “塞下风景”的哪些特点?(2008年金华卷) (2)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静悄悄感觉的短语 是-------。(2008年义乌卷)
中招考试“古诗词鉴赏”
鹿邑县枣集一中
张江涛
一、考试目标
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
能力层次:C
二、考题特点:
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 握; 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 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 主题。
三、常见题型:
1.寻找意象:
例: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007年台州卷)Βιβλιοθήκη 谢谢四、解题方法:
1.寻找意象类题型的解答:
读诗作
解诗意 找意象
2.描写画面类题型的解答:
(1)抓准意象; (2)展开联想,形成画面; (3)运用恰当的修饰语或修辞通顺流畅 地表达。
3、理解意境类题型的解答: (1)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语,再现画 面; (2)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概括特征。
4、赏析词句类题型的解答——词语 的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