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7561114286.doc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7561114286.doc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7561114286.doc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矿井概况 (1)

三、通信联络系统编制依据 (1)

四、通信电话安装要求 (2)

五、通信联络系统简介 (2)

六、通信设备安装位置要求 (3)

七、通信线路安装要求 (4)

八、技术管理要求 (5)

九、通信联络系统安装标准 (6)

十、使用、维护与管理 (7)

十一、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8)

十二、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12)

十三、附件 (13)

1、通信联络系统验收报告

2、通信联络系统图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一、前言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安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完善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保证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通畅、便捷、有效、快速,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通信联络系统安装设计方案,以便在灾害急救时,能够达到抢险救灾,施救的目的。

二、矿井概况

东坪煤业有限公司现主采15 # 煤层,井田面积14.65Km 2 ,地质储量1.04亿吨,可采储量500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该矿井由主井、副井、风井三支斜井组成,井田开拓方式为斜井单水平开拓;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为机械负压抽出式;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式轻型液压支架放顶煤综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综掘机开拓、准备巷道;提升运输系统设备采用带式输

送机;双电源双回路供电,供电系统为6KV高压入井。

三、通信联络系统编制依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2.《《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第444条、第459条、第467条、第469条、第478条、第481条)。

3. MT 401-1995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4、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

四、电话安装要求

(1)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保证矿内各部门及井上、下通信畅通。

(2)生产调度通信系统主机能与矿行政通讯,同时具备强拆、强插功能和紧急呼叫功能,并符合《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401-1995)。

(3)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4条、第467条要求;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

(4)通信系统应有备用电源,与主电源能实现自动切换,备用电源的容量保证系统连续运行不少于2小时。

五、通信联络系统简介:

1、我公司通讯网络系统由地面有线系统、井下有线系统、组成。该系统通过数字中继交互对接而成,实现了互联。

a、井下通讯联络系统

采用双回路通讯系统,一路运行,一路热备用。该通讯系统包括:

JSY2000-08型数字程控调度机触摸屏调度台一套和HJD-2000数字集团电话交换机一套。JSY2000-08型数字程控调度机触摸屏调度台可容纳有线终端200部;具有会议群呼、催挂、拆线、强插、分组、录音等功能。HJD-2000数字集团电话交换机该系统可容纳有线终端200部,热备200部可实现故障时自动切换。井下安装生产电话56部,安装位置为: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变电所、水泵房、压风机房、各皮带装载点、移动变电站、巷道分支处、采掘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m -50m 范围内,采煤工作面

距两端10m -20m 范围内、采掘工作面顺槽长度大于1000M 的顺槽中部)。

b、井上通讯联络系统

HJD-2000数字集团电话交换机可容纳有线终端200部。井上生产电话80部,安装位置为:办公区董事长及各经理办公室、各车间、坑口、部室均安装直通电话。

2、通讯联络系统的主机设在调度监控室,使用双机,双回路供电,24h不间断监控,备机在3分钟内启动,备用电源保证2h以上,调度室24h值班。调度通信系统具备录音、群呼、强插、强拆、监听、电话会议等功能,录音保存时间超过三个月,各种功能使用正常。并符合《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MT 401-1995)要求。六、通信设备安装位置要求:

(1)董事长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安全副总办公室、生产副总办公室、技术总工办公室、机电副总办公室;安全科、生产调度室、技术科、机电科;采煤队、掘进队、通风队、机电队;地面变电所、地面通风机房、地面主井皮带机房、地面副井绞车房均已安装能与平地和井下各个地点及调

度监控室互通电话机。

(2)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主副井井底及各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机电设备硐室、各运输设备转载点处均已安装KTH3本质安全型自动电话机,号码不重复、不串号,并能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

(3)临时作业区域也应单独设置电话。

(4)回采工作面的电话设置在距工作面15m范围内的安全地段,掘进工作面的电话设置在距工作面50m范围内的安全地段,并保证距现场作业人员不大于15m,保证通讯畅通。

(5)电话设置地点设有明显的电话标志。

七、通信线路安装要求

(1)通信线路要保持畅通,悬吊要整齐,与动力电缆间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69条要求,接口连接要规范,严禁出现明接头等失爆现象。

(2)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3)井下电话线路严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4)井下通信线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

(5)接地线必须和任何导线完全隔离和绝缘,且仅能在建筑物的真正接地线盒电源中性线相接。

(6)为避免电磁干扰,宜采用将多种接地的接地线分别接到接地母线上,由接地母线采用一根接地线单点与接地体相连接的单点接地方式。由设备至接地母线的连接导线应尽量缩短连接距离,尽量使各接地点处于同一等电位上。

(7)接地线不是电源的中性线。

(8)接地线接地电阻阻值<5欧姆。

(9)电源输出插座测得的中性线与接地线之间的电压<1伏。

(10)电缆敷设前应该绝缘测试,确定电缆完好后,方可敷设,敷设完毕后,应做同样的绝缘测试。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交接试验标准,做过试验后的电缆要充分放电。

(11)敷设过程中,一定要符合以下规定:光缆、电缆严禁有裂纹、绞拧、铠甲压扁,保护层断裂式表面严重划伤等缺陷。

(12)电缆终端头和终端头的制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电缆头牢固固定可靠、相序正确,各项测试指标均符合要求。

(13)光缆、电缆敷设要求:光缆、电缆敷设位置正确,光缆、电缆标志柱,标志牌设置准确、清晰、齐全。在支架

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光缆、电缆的拐弯处和分支处不絮乱,不交叉,走向整齐清楚。

(14)光缆、电缆在水平面敷设要平直,要避免交叉。光缆、电缆头制作的大小、高低应看齐。控制电缆芯线按设计标出芯线号,号头不易掉色,光缆、电缆在始、终、拐弯处挂设标志牌,标明型号、规格、走向、长度、起始点。

(15)敷设质量要求:

①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②电气回路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③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要清晰正确,标号不易脱落。

④接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八、技术管理要求

1. 煤矿企业必须制定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制定通

信联络系统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检查、

检修制度。

2. 煤矿企业必须明确通信联络系统系统管理的部门和

维护、维修人员;维护、维修人员必须每天对通信设施、设

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建立矿井通信联络设备

台帐、通讯故障记录表、巡查和检修记录。

3.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设计,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由开滦、冀中能源集团的二级子公司设计部门编制,二级子公司审批、验收, 并建立验收档案;地方煤矿由具有资质的设计院所编制,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验收,并建立验收档案。

4. 绘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布置图,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及时修改、调整和审批, 需要时能随时打印出图。

5. 通信设备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井下用电话应选用本质安全型,并具有“MA”标志证书。

6. 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后,方准入井。

九、通信联络系统安装标准:

1、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符合《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及(AQ6210-2007)的要求,建设井下通信系统,并按照在灾变期间能够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

2、进一步建设完善通信联络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3、发生险情时,要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煤矿应安装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井下电话机应是本质安全型。掘进工作面距端头30米~50米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距两端10米~20米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的顺槽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顺槽中部应安设电话。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应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及设施。

4、井下电话应设置在便于使用、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十、使用、维护与管理:

1、通信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

2、通信联络系统的备用电源在电网停电时,能立即切换和正常使用。

3、每年雨季前,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对调度交换机等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有测试报告。

4、通信设备应有专业的维护人员,保证全矿井的通信系统正常不间断的运行。

5、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定期巡检和维护应包括蓄电池的维护试验、交换设备的除尘及测试、传输设备的除尘及各项参数(包括通道)的测试、传输线路的检查等内容。对易造成通信中断的传输线路、通信设备的电源及接地线等重点部位,应加强巡检和维护。

6、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故障必须由专业人员处理,并填写处理记录,处理故障时,操作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需操作仪器处理的应有安监员、瓦检员现场监护。

7、井上通信联络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12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井下作业地点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立即更换。

8、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有关队组应制定通信设施保护措施。严禁在井下擅自拆开通信设备。

9、井下通信系统图应标明设备编号、型号、安装地点、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改,每季度末报矿井负责人审批签字。

十一、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1、为完善本矿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矿实际,制定本规定。

2、通信联络系统应配备负责人1人、通信联络总机房值班员2人,系统安装维修人员不少于4人,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

3、应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责任制、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值班制度、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4、应编制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并包含系统的故障应急检修内容,明确故障处置程序、

故障处置负责人和具体处置人员。

5、六大系统办公室负责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下通信系统图。

6、通信联络系统应建立系统设备、仪器的检查、检修等台账。

7、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8、井下设置通信终端的的位置必须设置电话号码排版,以便及时查询。

9、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指示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2)、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

(3)、井下固定电话应有与矿调度室或安全指挥中心具有直通功能。

(4)、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全呼和组呼功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

(5)、调度交换机应能召开多方会议。

10、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设施。

11、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h。

12、通信联络设备应有必要的备用,发生故障,应及时更换故障设备。

13、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采区变电所、采区水仓、水泵房、皮带输送机控制硐室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矿井的最高点,应安设电话。掘进工作面距窝头50m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轨道、胶带两巷端头50m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

14、井下固定通信电话应设置在便于检修、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15、井下通信电缆应采用专用通信电缆、橡套电缆。

16、严禁井下通信电缆与其他动力电缆、安全监控设备

等电缆共用。

17、地面通信总机房以及通信系统操作台应由专业人员安装、调试,非工作人员不得随便更改设备的安装位置、设备参数等。

18、通信设备使用前,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试设备,并在地面通电运行24小时,合格后方可使用。

19、通信联络系统的备用电源在电网停电时,能立即切换和正常使用。

20、每年雨季前,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对调度交换机等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有测试报告。

21、通信设备应有专业的维护人员,保证全矿井的通信系统正常不间断的运行。

22、通信联络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定期巡检和维护应包括蓄电池的维护试验、交换设备的除尘及测试、传输设备的除尘及各项参数(包括通道)的测试、传输线路的检查等内容。对易造成通信中断的传输线路、通信设备的电源及接地线等重点部位,应加强巡检和维护。

23、通信联络系统故障必须由专业人员处理,并填写处理记录,处理故障时,操作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需操作仪器处理的应有安监员、瓦检员现场监护。

24、井上通信联络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12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井下作业地点通信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在8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否则,立即更换。

25、通信设备的关键及易损件备件数量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20%。

26、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有关队组应制定通信设施保护措施。严禁在井下擅自拆开通信设备。

27、井下通信系统图应标明设备编号、型号、安装地点、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改,每季度末报矿井负责人审批签字。

28、建立健全下列通信联络系统台帐记录:

(1)、系统运行记录。(2)、巡检记录。(3)、检修记录。(4)、设备故障记录表。(5)、设备及线缆回收台帐。

29、六大系统办公室作为负责全矿通信联络系统的专职

机构,实行通信联络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统一管理。

30、应每年组织人员进行学习通信联络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有关部门应自发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单位内部的专业知识交流,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工作能力。

十二、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1)、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

组长:董事长、总经理、矿长

副组长: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

机电副总

分管负责人为机电副总,分管部门为机电部,机电部长具体负责

成员:机电部长

技术部长

通风科长

掘进队长

调度主任

安监部长

通风队长

采煤队长

(2)、职责

1、组长负责提足用好煤炭生产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从人、财、物等各方面保证建设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科学组织施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2、副组长负责认真执行组长布置的一切任务,并及时向组长汇报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3、分管负责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方案,明确通信联络系统建设完善的目标、任务、措施及进度安排。负责牵头制定通信联络系统的相关制度,并严格监督落实。

4、各成员在副组长的带领下,严格执行本矿有关通信联络系统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监控调度室负责对本矿通信联络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

十三、附件

附件一、通信联络系统验收报告;

附件二、通信联络系统图;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通讯录管理系的设计与实现 姓名:钟婷英 班级:计122 学号:1213023039 时间:2014年1月10日 1,问题描述 通讯录是用来记载和查询联系人通讯信息的工具,电子通讯录已经为手机,电子词典等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软件,请设计一个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软件,基本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 输入:记录的录入。 显示:通讯录的显示。 查找:按指定方式,输入关键字,查找指定记录。 插入:实现记录的添加或在指定位置插入记录。 保存:将内存中正在被操作的通讯录以文件形式保存到磁盘。 读入:保存的逆操作,讲存在磁盘中的通讯录文件读到内存中。 排序:按指定关键字对通讯录数据进行排序。 修改:提供修改某条记录的功能。 移动:移动记录在通讯录中的存储位子,使其被查找或显示时的位序前移或后移。 退出:结束程序运行。 2,设计要求 (1)设计通讯录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通讯录至少包括下列数据信息:姓名,电话,单位等。 (3)完成图示基本功能。 (4)软件易用,操作简单。 (5)根据自己使用通讯录体会扩充其他功能,如按姓名查找,按号码查找,按序号删除等。 (6)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 主程序 输 入 显示 查找 插入 删除 保存 读入 排序 修改 移动 退出

(7)数据输入有效性检验:如姓名不能为空,号码中不能有非法字符等。(8)提供分组管理的相关功能,如:分组显示,加入组,组创建,组查询等。(9)可视化的界面设计。 3,概要设计 1,使用struct data struct addressList定义结构体类型,struct data结构体中包括年月日的定义,strcut addressList中包括联系人ID账号,名字,性别,名族,生日,手机号码,QQ号码和家庭地址等。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struct addressList { char ID[10]; char name[10]; char gender[4]; char minzu[2]; date birthday; char shoujihao[14]; char QQ[11]; char address[40]; }; 2,程序设计过程中用到的函数有: int zhujiemian( ); void tianjia(fstream & ); void xiugai(fstream & ); void shanchu(fstream & ); void chazhao(fstream & ); void liulan(fstream & ); int findRecord(fstream &, const char *); int getAmount(fstream & ); 3,整个程序用的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在主函数中调用各种函数,来实现通讯录的功能。在主函数中,使用的是c++语言中的开关语句(switch)用来选择通讯录的各种功能。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扰度试验 ( idt IEC 61000-4-3:1995 )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抗扰度试验( 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 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 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 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 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 录音等。 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 注意总调(调度中心) 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 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 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 d ”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 e ”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 部分:本质安全型“ i ” 度试验( idt IEC 61000-4-5:1995 )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 试验和测量技术 )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浪涌(冲击)抗扰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1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煤矿在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联络的系统 实现全矿井 2 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使调度与设在生产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实现直 接通话联系,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通信系统。 3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矿井无线通信的系统。 4 矿井广播系统能够实现矿井中地面对井下语音广播的系统。 5 组呼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终端设备。 6 全呼输入全呼指令呼叫系统中全部终端设备。 7 广播 对系统内所有终端设备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 通信状态 8 插播强行切断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语音通话,并强制其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通信状态。 四、分类 1 型号产品型号应符合MT/T 286 的规定。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录音等。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注意总调(调度中心)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通讯录系统设计说明书

通讯录系统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500字) 一、设计思想 通讯录管理系统是每一个用户管理通讯录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管理信息系 统,它的内容对于用户的管理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通讯录管理系统应 该能够为每一个用户的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大大的方便用户合理的管理通讯录。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通讯录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 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通讯录管理的效率,也是用户理财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先进科学技术接轨的重要条件。 开发这一系统的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存储大量的通讯录信息,安全、高效; 第二、只需一档案录入员即可操作系统,节省人力; 第三、可以迅速查到所需通讯录信息。 二、系统架构及运行环境 系统架构: 运行环境: 1、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 2、技术平台:.Net Framework 3.5 三、系统数据库介绍 用户:用户名,密码 联系人:联系电话,姓名,工作单位,电子邮件,头像 用户登录

联系人 数据库表结构:登录表

联系人表 四、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本系统由1个功能模块(主界面)和5个表单(新增联系人,删除联系人,修改联系人信息,视图,搜索联系人)组成。 主要功能: (1)录入所有通讯人员的相关信息,当单击新增按钮时,就会弹出

增加信息的窗体。 (2)修改当前记录:当选择功能菜单时,会出现一个新用户界面对话框用户根据对话框提示进行当前记录的数据的修改直到修改完所有的信息 (3)删除记录:当用户选择要删除人员的姓名即可删除 (4)查询记录:本程序可以通过姓名、电话进行查询。 五、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登录窗体

通讯联络系统

调度通讯系统技术方案 5.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为满足山西汾西矿业集团生产规模庞大和跨矿/局调度、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功能,该项目要求集团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并且能一键直呼及强插集团下属各煤矿调度用户,使得总调能和下属各煤矿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录音等。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注意总调(调度中心)与各煤矿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在紧急状态下强插下属各矿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这需要各矿调度机给集团公司总调提供具有调度功能的高级用户,来实现集团总调能一键直呼下属主要分机、强插下属各矿调度用户等功能;本次项目考虑总调与各煤矿之间通信设备采用七号信令2M连接;我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建设与2001年,其所有功能已经满足不了集团公司对调度通信系统的要求。无法实现集团调度对我矿主要调度电话一键直呼及强插矿调度用户。为此建议更换能满足全集团公司调度通信功能的调度通信交换机。 5.2技术标准 1)《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及附件》(YDN065-1997); 2)《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GF002-9002.1); 3)《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54-1998); 4)《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GB3377-82); 5)《电话自动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GB3378-82); 6)《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直流信号方式》(GB3379-82); 7)《电话自动交换网铃流和信号音》(GB3380-82); 8)《电话自动交换网局间中继数字型线路信号方式》(GB3971.2-83); 9)《程控数字用户自动电话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4381-93);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

方案通讯系统安装调试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 项目经理: 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分包方: 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审核:

批准: 22009年月日6 目录 3卷 ........................................ 本项目工程概况第1 3卷 ..................................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第2 3........................... 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第1章 4................................... 施工高峰期的工作第2章4.............................................. 施工依据第3卷 4 ........................................... 第3章施工规范 4 ................................. 第4章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4 卷.............................................. 施工准备第45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5卷 .................................... 第5........................................... 章线路敷设第5

5........................................... 章设备布局第6 6....................................... 电缆桥架安装第7 章 ............................ ........................ 6运 1第节搬 ............................. ....................... 6储节第2存9章第8配 线 ............................................... 9........................................... 章系统调试 9第017第卷 ......................................... 质量安全措施0章1质量措施 .......................................... 10第011第章.......................................... 安全措施 1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数据结构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系: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开课时间:2011-2012学年一学期 宿迁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起止日期: 设计题目一: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概述 现状分析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以某一门课程为基础,涉及和课程相关的各方面知识,是一门独立于课程外的特殊课程。课程设计就是让所有同学对课程更全面的应用。本次实验项目“通讯录管理”就是针对数据结构的一门应用较为广泛的系统管理方法。 实现意义 本次实验应用性能很好,结构清楚,能随时添加、删除、查找、修改、输出联系人;并且可以用姓名、编号两种方式;而且其中增加了排序功能,使得插入之后排序为接下来的操作提供便利,操作更精确,以人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效果十分突出。 2 系统分析 编程完成通讯录的一般性管理工作如通讯录中记录的增加、修改、查找、删除、输出等功能。每个记录包含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号码、住址个人基本信息。用《数据结构》中的链表做数据结构结合c语言基本知识编写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本程序相对简单,使用方便,几乎不用特殊的命令,只需按提示输入即可。对于建立通讯录管理系统,则需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尤其在算法方面,链表及结点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概要设计 算法的设计 本实验从整体上分为七大模块:(1)通讯录链表的建立;(2)通讯者结点的插入;(3)通讯者结点的查询;(4)通讯者结点的删除;(5)通讯者结点的修改;(6)通讯录链表的输出;(7)退出通讯录管理通讯者结点的删除系统。 通讯录系统图 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所示: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完善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矿井调度中心应配备通信联络系统负责人1人、系统安装维修人员不少于4人,负责通信联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责任制、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矿井必须建立健全通信联络系统值班制度、设计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维护管理制度、机房及设备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 第四条矿井应编制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修改。 矿井每年至少组织1次应急通信演练。 第五条矿井必须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下通信系统图。 第六条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 第二章设计与安装 第七条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第八条矿井井下调度通信系统应与行政通信系统分开,行政通信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络联网。 第九条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一)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权和呼叫权限,应具有紧急呼叫功能。 (二)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指示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三)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 (四)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矿井调度中心具有直通功能。 (五)调度交换机应可以随时呼叫系统内的终端,可强拆、强插中继或用户线。 (六)调度交换机应配置可接收系统内终端紧急呼叫的设备,显示紧急呼叫的终端号码,发出声光报警,并可进行语音录音。 (七)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全呼和组呼功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 (八)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地面专网(公网)组网的功能。 (九)调度交换机宜能召开多方会议。 (十)无线通信系统应支持手持移动电话的自动漫游、越区切换。手持移动电话应具有抗震、防水、防腐功能。 (十一)无线通信系统宜具有非法用户禁用功能、短信功能、支持脱网呼叫功能。 (十二)井下广播系统应具有紧急广播功能,宜具有组播和选播功能。 第十条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设施。 通信线路入井处必须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第十一条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h。 第十二条通信联络设备应有必要的备用,发生故障,应及时更换故障设备。 第十三条调度交换机必须安设耦合器等预防杂散电流入井的装置。 第十四条调度交换机与井下基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km。 手持移动电话与基站语音通信距离:直巷断面小于13m2时不小于100m,大于等于

通信系统规划设计

附件2 第一部分: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通信网络是一切信息传送的载体,它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南海区一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是否成功。因此,根据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建设特点,需要考虑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建立整个系统的通信网络,以保证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运行。 目前,通信网络可以选择有线和无线两种。其中,无线通信又分为很多种,主要有超短波和微波,微波的传输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山体、建筑物的遮拦,对微波都有影响。 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需要,在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指挥中心与下面17个中队的分中心及关键节点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将对南海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实时传送图像、实时控制信号等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个南海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和辅助决策水平。为此,建议在大队指挥中心、中队队部及重要道口等关键节点之间采用光纤传输。 平时可以用光纤通道作为主通信通道,传送数据、图像信息(实时图像)。同时,在未来建设中,可考虑采用无线网络作为备份网络,在光纤网出现故障时,作为数据、图像信息的备用通道。 此次建设的无线系统主要是为移动警务系统服务,并有部分用作交通流信息检测系统。 二、系统设计原则 (一)网络的先进性 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在不降低整个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备和通讯线路,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组建先进、可靠、具有升级潜力的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网络。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高水准、最优化的系统集成方案及一流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将南海区交通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一个性能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高效的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整个网络系统除具有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功能可扩展性及操作方便性之外,还需结合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情况,使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引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 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可以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GPRS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

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此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通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图1给出了GPRS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GPRS终端通过接口从客户系统取得数据,处理后的GPRS分组数据发送到GSM基站。分组数据经SGSN封装后,SGSN通过GPRS骨干网与网关支持接点GGSN进行通信。GGSN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Internet或X.25网络。 若分组数据是发送到另一个GPRS终端,则数据由GPRS骨干网发送到SGSN,再经BSS发送到GPRS终端。 2 嵌入式GPRS通信系统的实现 2.1 GPRS模块的硬件设计

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问题描述: 纸质的通讯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容易丢失,查找困难等问题是纸质通讯录所不能克服的缺点。“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是为了帮助老师、同学,或者其它一些需要使用的通讯录的人员进行管理和应用的一种应用程序。 需求分析: 1)输入数据建立通讯录。 2)查询通讯录中满足要求的信息。 3)插入新的通讯录信息。 4)删除不需要的通讯录信息。 5)查看所有的通讯录信息。 主界面设计要求: 1)通讯录的建立 2)插入通讯录记录 3)查询通讯录记录 4)删除通讯录记录 5)显示通讯录记录 6)退出系统 设计要求: A.建立通讯录时,每个学生的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电话。

B.查找时,学号、姓名、电话均能够作为查询字段。 C.查看所有的通讯录信息时,所有记录需要时有序的(按学号排序,按姓名排序(字典序),按电话号码排序)。 D.存储结构:要求使用顺序存储结构。 E.数据使用:使用本班级的具体信息。 需求分析: 本次设计目的是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存入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所有学生信息都可根据名字、学号、电话、邮箱进行查询,也都能够根据这四个基本信息检索到一个学生并删除其数据。输入形式:student.txt,以文件形式进行输入。 输出形式:根据不同的输入进行不同的操作。 达到功能:能插入一个学生的信息,能删除一个学生的信息,能查询一个学生的信息。 测试数据:班上70个同学的基本数据。 概要设计: 数据类型:顺序链表 ArrayList类 学生数据结构:StuData类包含name、id、phone、email四个String基本类型。 所有操作写在Structure中,包含insert、remove、query、printAll。 Main函数用Java标准输入,循环输入,用switch判断输入进行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试行) 前言 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G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eqv IEC 60079-0:1998)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eqv IEC 60079-1:1990)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eqv IEC 60079-7:1990) GB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eqv IEC 60079-11:1999)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YD/N 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梯控系统设计方案

电梯楼层按键管理系统方案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4) 第三章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5) 3.1系统设计目标 (5) 3.2系统设计原则 (5) 第四章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描述 (6) 4.1系统概述 (6) 4.2系统基本功能及特点 (6) 4.3系统结构 (7) 第五章设备介绍 (8) 第六章工作原理 (10) 第七章系统设备清单及价格 (11) 第八章工程实施 (12) 第九章售后服务 (14) 第十章质量保证 (15)

第一章概述 1.概述: 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人员为了能对楼宇内各种人员的进出进行更有效、更安全的管理,有效的控制闲杂人员的进入,可以通过采用对电梯的合理控制实现这种功能需求。VD-TK800是专门用于楼宇的电梯控制和集成的电梯专用控制器。通过采用VD-TK800对电梯按键面板进行改造后,所有使用电梯的持卡人,都必须先经过系统管理员授权。使用电梯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限分配,每个进入电梯的人经过授权可以进入指定的区域或楼层,并且可以根据时间表进行授权管理。未经授权,无法进入管理区域的楼层,并对重要楼层进行时间段控制。控制器不管是脱机运行还是联机控制,都可记录大量的交易数据,使得电梯的所有人员进出记录都有据可寻。 VD-TK800基于控制软件平台使用的一个控制模块,它与ACS2002门禁控制系统相互兼容,组成一个强大的保安系统网络,也可以独立使用来控制电梯。VD-TK800可在线运行,可以单机独立运行,即使关闭PC机,VD-TK800也可以正常使用,确保其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从而提高楼宇管理层次。 VD-TK800/E智能电梯控制器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GPRS无线通信系统 设计方案 1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引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能够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能够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特别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内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GPRS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一般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能够做到”永远在线”。另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经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图1给出了GPRS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3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验时间:2011.1.13 班级: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1.问题描述: 通讯录是用来记录,查询联系人通讯信息的工具。电子通讯录已成为手机,电子词典等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软件。设计一个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软件。 基本功能模块:输入,显示,查找,插入,删除,保存,读入,排序,修改,移动,退出。 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1.设计通讯录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2.通讯录至少包含下列数据信息:姓名,电话,地址等。 3.完成图示基本功能。 4.软件易用,操作简单。 5.根据自己使用通讯录的体会,扩充其他功能,如按姓名查找,按学 号查找,按序号查找等。 (2)较高要求 1.数据输入有效性检验:如姓名不能为空,号码中不能有非法字符等。 2.提供分组管理的相关功能,如:分组显示,加入组,组创建,组查 询等。 3.可视化的界面设计。 3.测试案例: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1 分别输入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地址(输入0 结束通信录的建立):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编号:0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2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是否继续添加?(Y/N):N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3 请选择查询的方式(1 编号,2 姓名):1 请输入编号:01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请问是否继续查询?(Y/N):N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4 输入删除编号:01 删除学生信息如下: 编号:01 姓名:张三 电话:152****1919 地址:2-222 请输入您的选择(0--6): 5 通讯录的全部信息如下: *****编号*****姓名*****性别*****电话*****地址*****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连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暴力算法在旅行商问题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开发案例 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操作性□设计性 综合性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44 学生姓名:赵耀学号:2014082430 实验日期:2017年3月6日—4月27日 实验地点:金石滩校区I303机房 实验学时:24学时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赵戈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本项目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简单的通讯录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对联系人信 息进行“增删改查”。系统的UI设计基于Windows系统自带的控制台。测试结 果表明该通讯录管理系统可以稳定正确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通讯录管理系统;C++语言;Windows 控制台 目录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3) 2.需求分析 (3) 2.1 用例图 (3) 2.2 用例文本 (4) 3.总体设计 (5) 3.1 通讯录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5) 3.2 主控main函数执行流程图 (6) 3.3 执行流程图的解释说明 (6) 3.4 存储结构设计 (7) 4.详细设计 (8) 5程序运行结果 (9) 6总结和展望 (9) 7附录 (10) 程序源代码: (10)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打破了地域时间限制,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便捷,这就使得要经常与很多人保持着联系,而单纯依靠人脑已经很难记住所有人的联系方式还有其各做附加信息。通讯录系统能方便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迅速、准确的查找修改或者删除联系人信息,把各个联系人信息以文件保存。本文介绍了c++编写简易通讯录管理:系统的分析,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的流程图及运行界面。此系统的主要管理的信息由:联系人的姓名、性别、电话号码,加深对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解,提高算法设计的能力,锻炼编程的能力。用c语言编程一个通讯录管理系统软件,要求能实现通讯录管理系统中的增加信息,删除信息,显示通讯里的所有信息,按名字查询信息,保存通讯录,退出系统。。 2.需求分析 2.1 用例图 通讯录管理系统的用例图如下图所示: 图2.1 用例图

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办法

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设计与安装 第一条所有井下通信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符合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第二条井下调度通信系统应与行政通信系统分开,行政通信系统与公共通信网络联网。 第三条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一)通信联络系统应能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优先权和呼叫权限,应具有紧急呼叫功能。 (二)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和实时故障指示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 (三)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录音功能,多通道同时录音,具备一个放音通道,可在线实时查询录音、监听、回放、存储等。 (四)井下固定电话和手持移动电话与矿调度室具有直通功能。 (五)调度交换机应可以随时呼叫系统内的终端,可强拆、强插中继或用户线。 (六)调度交换机应配置可接收系统内终端紧急呼叫的设备,显示紧急呼叫的终端号码,发出声光报警,并可进行语音录音。 (七)调度交换机应具有全呼和组呼功能,同时处理多路呼叫。 (八)调度交换机应具有与地面专网(公网)组网的功能。

(九)调度交换机宜能召开多方会议。 (十)无线通信系统应支持手持移动电话的自动漫游、越区切换。手持移动电话应具有抗震、防水、防腐功能。 (十一)无线通信系统宜具有非法用户禁用功能、短信功能、支持脱网呼叫功能。 (十二)井下广播系统应具有紧急广播功能,宜具有组播和选播功能。 第四条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设施。通信线路入井处必须装设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 第五条通信联络系统必须有备用电源,备用电源持续工作时间不小于4h。 第六条通信联络设备应有必要的备用,发生故障,应及时更换故障设备。 第七条调度交换机必须安设耦合器等预防杂散电流入井的装置。 第八条调度交换机与井下基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km。 第九条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水泵房、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矿井的最高点,应安设电话。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范围内,应安设电话。采煤工作面机、风两巷端头50m范围内,应分别安设电话。采掘工作面巷道长度大于1000m时,在巷道中部应安设电话。

通讯录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通讯录系统的设计说明书 R—日11级1班11号 金伯胤

1概述 (3) 1.1系统简述 (3) 1.2软件设计目标 (3) 1.3参考资料 (3) 1.4版本记录 (3) 2术语表 (3) 3用例 (4) 3.1系统用例图 (4) 3.2用例描述 (4) 3.2.1添加联系人 (4) 3.2.2删除联系人 (5) 3.2.3查找联系人 (5) 3.2.4修改联系人 (6) 4设计概述 (7) 4.1简述 (7) 5静态模型 (7) 5.1系统类图 (7) 6动态模型 (8) 6.1场景 (8) 6.1.1场景1:用户浏览通讯录 (8) 6.1.2场景2:生成授权码 (9) 6.1.3场景3 : 使用授权码 (10) 6.2状态图 (11) 6.2.1系统登录状态图 (11) 6.2.2联系人状态图 (12) 6.2.3用户状态图 (13) (13) 7非功能性需求 (13) 7.1.系统未来的方向 (13)

1概述 1.1系统简述 本系统是市面上常见的也被广为人用使用的通讯录系统。但是它与其他通讯录不同的一点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联系人。想象一个场景,添加联系人时往往会遇到对方名字打不出来的尴尬,或是开会时,大家分享一位联系人时要记录姓名、电话、宅电、公司、地址等等。。。很不效率。通过本系统用户只要输入一段特的数字或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将一位或多位特定的联系人同步到自己的通讯录中,是不是很方便。通过网络,将自己本地的通讯录上传到“云端”,用户可以在更换设备时就不必再次手动录入通讯录了,只要一键同步到本地即可。还有更多功能等待你去探索。科技本该让生活跟简单。 1.2软件设计目标 由于通讯录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了,本次设计希望突出“分享”这个功能,并且使用交互式设计更加人性化,其他通讯录的基本功能就不赘述。 1.3参考资料 2014年暑季课程设计《普通通讯录系统的设计》 1.4版本记录 本文档于15.01.13完成 文档中的参考绘图与15.01.10完成 2术语表 联系人被此系统使用查找、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的信息。 用户通过此系统使用查找、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的人。 系统联系人通讯录系统。 J2EE规范 J2EE(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是SUN公司定义的一个开发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的规范。它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分布式应用模型和一系列开发技术规范。 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管理员也通过DBMS进行数据库的维护作。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 通讯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一 项目经理:-------- 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分包方: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月22009年6日专业资料. 目录 第1卷本项目工程概况 (3)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 (3) 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 (1) 施工高峰期的工作章 ......................................... 第2 施工依据 .................................................... :B3卷 施工规范 (3) 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 第4章4 施工准备 .................................................... 第.4卷4 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 (5) 线路敷设5章 ................................................. 第5

设备布局 ................................................ 章第65 电缆桥架安装第7 ........................................... 章6 搬运第1 .............................................. 节.6 储存第2 ............................................... 节.6 配线第 ..................................................... 章.89 系统调试第章9 (9) 质量安全措施卷7第 ......................................... 10 质量措施 安全措施章 第11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工程地点:南京市中华门外新建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内 工程范围:梅钢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包括精矿、燃料及熔剂系统通讯安装,配料混合系统通讯安装,烧结冷却抽风系统通讯安装,成品筛分系统通讯安装,除尘系统通讯安装,

C语言通讯录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通讯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信三班傅得耕 3.1系统的需求分析 通讯录系统作为一个应用软件将为人民提供一个可以串联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的一个平台。根据系统界面的提示信息对通讯录进行查询、初始化等操作。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描述如下: (1)创建联系人。 (2)显示所有联系人:显示可以进行的操作。 (3)删除联系人。 (4)查询:根据姓名进行查询,并可显示所有关于该人的信息。 (5) :退出。 3.2系统的设计 3.2.1 系统的总体设计 下面从系统的整体流程的功能模块、系统界面及数据结构进行总体设计。 (1)总体思想 本系统主要设计思想是实现通讯录系统信息的创建联系人、删除、查找等主要功能。系统的设计方法是结构化实际方法,系统用C语言进行开发用户可以清晰的了解联系人的情况。 (2)系统模块结构图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通讯录系统可以分为五大模块:创建联系人模块、显示功能模块、查找联系人功能模块、删除联系人模

块以及退出模块。 ㈡查询人物信息 进入此菜单功能模块,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的名字。 图书查询模块流程如图: 3.3 创建

删除系统 3.4 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LEN sizeof(struct people) struct people { char name[10]; char address[50]; char postcode[7]; char phonenum[12]; struct people * next; }; int n = 0, c; static struct people * head; void insert(); void sho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